<生技醫藥新訊>
英國癌友染新冠後腫瘤全消失!專家推測:病毒刺激體內免疫細胞
▪ 淋巴癌患者罹患新冠後癌症不藥而癒
這名61歲的嚴重腎病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療時發現患有晚期霍奇金淋巴瘤,而且身體各處都有活躍的癌細胞。更糟的是,確診不久他又因為呼吸困難再次住院,被診斷出患上了新冠肺炎。在醫院住院11天后,他的症狀得到緩解,出院在家中休養。期間沒有用過任何免疫化療和類固醇治療。
神奇的是,四個月之後,PET/CT檢測發現他體內的腫瘤大部分都消失了,與腫瘤相關的數值也下降了90%以上。
這個結果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2020年6月,同樣發表於《BJH》的一篇文章曾經回顧了迄今為止有關血液癌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發生並發症的證據,並提出由於免疫力下降,血液癌患者可能會在感染新冠後遭受更嚴重的臨床結局。
▪ 曾有淋巴癌患者在罹患肺炎、結腸炎後腫瘤消失
不過,淋巴腫瘤「自癒」的案件並不是第一例。2012年在《Clinical Lymphoma, Myeloma & Leukemia》發布的一篇文章中,一名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在得了肺炎和結腸炎後,腫瘤也自發消失了。當時的研究者猜測,抗腫瘤免疫反應可能是導致腫瘤自發緩解的潛在原因。
基於之前的案例,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猜測可能是新冠感染引發了患者體內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導致腫瘤的消退,作用機制可能是T細胞與腫瘤抗原的交叉反應以及感染時產生的炎性細胞因子,活化了抗癌的免疫細胞。
▪ 疫苗以及病毒感染似乎能活化體內免疫細胞
並不是說明新冠病毒,或者其它病原體可以用來治療癌症。受到感染後腫瘤消失的病例雖然發生過,但是仍然非常罕見。然而,透過活化人體免疫反應來治療癌症和其它疾病的理念卻已經在試驗中得到證實。
上世紀20年代開發成功的卡介苗,接種卡介苗的兒童的死亡率比沒有接種疫苗的兒童要低4倍。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死亡率是所有原因導致的死亡率,而不是因為結核病導致的死亡率。
隨後,研究人員在口服小兒麻痺疫苗,麻疹疫苗中都發現了類似的現象。在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前人研究的系統性分析表明,卡介苗和麻疹疫苗在降低死亡率方面的效果高於單純預防結核病或麻疹得到的預期值,顯示它們可能具有防護其它疾病的潛力。
▪「病毒感染」治療癌症已有前例
而卡介苗在上世紀80年代取代手術切除,成為治療早期原位膀胱癌的首選療法。只要滿足患者免疫系統正常,腫瘤負荷較小,卡介苗能夠直接接觸到腫瘤,而且用藥劑量足夠的條件,卡介苗治療能夠在70%的患者中消除腫瘤。
目前,卡介苗作為免疫療法治療早期膀胱癌的機理還沒有得到完全的澄清,不過科學家們認為最可能的機制是卡介苗通過感染腫瘤細胞,激發了人體的免疫反應。這些免疫反應包括干擾素等多種細胞因子的生成,以及細胞毒性T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巨噬細胞產生的抗癌免疫反應,從而導致腫瘤的破壞。
如今新興的「溶瘤病毒」領域也是遵從這一理念,通過感染腫瘤,不但能夠直接殺傷細胞,而且還可以活化人體對腫瘤的免疫反應。儘管目前尚不清楚導致這位淋巴瘤患者腫瘤消退的具體機制,但是這篇報告為人們進一步了解COVID-19的相關信息提供了參考,同時也有助於未來研究人員挖掘出更有效的癌症免疫療法。
文章來源: https://heho.com.tw/archives/157044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ercedes Benz 減辣AMG E53造型低調 直6引擎配新turbo技術 #Gadget Guy 從型號命名上大概已猜到E53的定位是甚麼,就是一部性能介乎在E63S、E63及E43之間的E-Class,當你嫌401匹的E43未夠辣,612匹的E63S又勁過頭的話,435匹的E53,或許...
腫瘤負荷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過胖是癌症最嚴重的風險因素😭
科學家表示,人類一萬年來的基因組合都一樣,改變的是飲食環境及習慣,均衡飲食運動才是健康之鑰!今晚10點請鎖定公視主題之夜,邀請到中研院龔行健院士,帶你看癌症治療的新觀點!
★【抗癌新紀元】 #癌症 #健康 #新陳代謝 #醫療 #糖
● 4/13週五晚間10點┃公視主題之夜┃公視13頻道
● 網路直播┃https://youtu.be/zjGR32QyTkQ
★與談來賓:中央研究院院士 龔行健
#抗糖尿病用藥能抑制癌細胞?
在1960年代就已上市的糖尿病用藥「#每福敏」,具有抑制肝臟生成葡萄糖的效果,如今被運用在癌症實驗上,藉此切斷癌細胞食物供應,減輕了實驗老鼠75%的腫瘤負荷,取得顯著成效。
#改變新陳代謝從飲食開始
人類的新陳代謝是「改變」的絕佳偵測器,它能察覺飲食的改變,環境的改變,甚至習慣的改變。從新陳代謝再傳到基因,基因再導致疾病, 那是新的典型!
許多方法可改變腫瘤的新陳代謝,從你的飲食著手,降低你所攝取的葡萄糖,及減少你吃的食物量。
但除了飲食外,細胞還受其它因素影響....
★ 了解更多 : http://goo.gl/Vn3zyi
■ 公視主題之夜|首播週五22:00;重播週六凌晨1:00 7:30
■ 公視三台|首播周日13:00;重播周一凌晨1:00
腫瘤負荷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ustralia 甲狀腺癌名醫 也是醫學教育和研究者 professor Bruce Robinson 演講「甲狀腺癌治療與與標靶藥物使用的最適化」,和我的演講「臺灣甲狀腺癌治療經驗分享」,演講重點竟然是好多相似點,都是考量到病人的感受(無法痊癒,副作用難耐)和疾病的悪化速度測量(有無FDG吸收和腫瘤負荷)和葯物效果反應,在討論會時互動频繁,很有收穫!
腫瘤負荷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Mercedes Benz 減辣AMG E53造型低調 直6引擎配新turbo技術 #Gadget Guy
從型號命名上大概已猜到E53的定位是甚麼,就是一部性能介乎在E63S、E63及E43之間的E-Class,當你嫌401匹的E43未夠辣,612匹的E63S又勁過頭的話,435匹的E53,或許是最適合的選擇。
有別於E63及E43採用的V8及V6,E53的重點盡在引擎結構,採用已甚少於AMG或Benz車系出現的直6引擎,除配備了turbo技術外,亦加入了48V Mild Hybrid系統及EQ Boost裝置,但廠方指結構上並非時下流行的混能車,亦沒有純電行車模式,純粹為節能及動力而設。Mild Hybrid裝置位於引擎及波箱之間,另有體積比12V電池略大的48V電池,可透過行車時替電池充電,替整個系統額外多提供22匹馬力及25.5kgm扭力;另一個好處是系統可取替很多與引擎連接着的皮帶(如水泵、發電機),從而減輕引擎負荷,令輸出效率更高,從而節省油耗,就算輸出高達435匹,但平均油耗仍維持在11.5/100km的合理水平。新引擎另一個關鍵系統是EQ Boost裝置,廠方為了改善傳統渦輪增壓器,需要等轉速夠才發揮到功效的遲滯特性,所以便想到於增壓器後方添置多一組電動增壓器,利用電動瞬變特快的好處,可在渦輪還未進入工作狀態、廢氣未能高速轉動渦輪扇葉產生足夠增壓前,便可以電動增壓器預先進行增壓,直接提升渦輪增壓器反應。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尋找以色列 - 足本版】日日炮彈聲送飯 港夫婦耶路撒冷開麵店女兒當兵「呢度係全世界最安全地方!」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yfMJ1OOPK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癌妻疑腫瘤增大再入院】林子博心力交瘁 感激汪阿姐報紙包錢相贈渡難關(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gk83T58fTIs)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頭條動新聞】孕婦被拉跌 社會關注度不及細So與美斯《頭條動新聞》Ep.6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4MaqWS-XFEc)
#果籽 #AMG E53 #BENZ #新車 #試車 #turbo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腫瘤負荷 在 腫瘤突變負荷- Explor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用免疫療法抗癌的成敗還得看「腫瘤突變負荷」(TMB)的生物標誌物,人體內愈多療效愈好」. 現在治療癌症除了傳統的手術治療,放化療與標靶治療之外,細胞免疫療法則 ... ... <看更多>
腫瘤負荷 在 腫瘤細胞的突變負荷Mutation Load in Cancer Cells | 基因體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拍攝日期:2017/05/08主講人:王弘毅(國立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During tumuriogenesis the cancer cells acquire several key mutations that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