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慢性疾病和平相處》
胡大一教授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重量級心血管科名醫
十年前我借調南京擔任台資明基醫院醫療副院長時與他有過短暫的接觸
是一個走入凡塵十分務實醫徳可風的醫學教授
馮周琴教授則是河南省人民醫院的重量級神經內科名醫
兩位的肺腑之言與我長年來對健康的看法不謀而合
因此転載2019 年兩位七十多歲老經驗醫師的對話在此分享大家
🔶🔷兩位醫學大咖的對話
轉帖:胡大一教授和馮周琴教授兩位醫學大家精彩對話
胡大一:
在生活中,對疾病的態度,應該是,不與慢性病為敵,要與慢性病為伴,合理管控,正常生活。
馮周琴:
大一你好,我完全同意你的觀點。由於先進檢查設備的使用,現在,要想證明一個人沒有任何病,很難。要想證明一個人有病,很容易。你身體再棒,也經不住B超、CT、磁共振、MRI、DSA等各種檢查或化驗的考驗。如果按照正常標準,可以證明人人都有疾病,特別是中老年人。加上有的醫療單位把體檢當成生意做。有的人原本沒有任何症狀,檢查中偶然發現一點異常就過份敏感,有的醫生不瞭解檢查中發現的異常,如:腦內脫髓鞘啊,腦萎縮啊,腔隙性梗塞啊,某條腦血管狹窄啊,等等。常常會放大異常,把危險因素當成疾病,把陰天看成已經在下雨了。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天還沒有下雨,就穿上雨衣,撐起雨傘,穿上雨鞋,大家一定會認為他是「神經病」。但在治療疾病時,這樣的「神經病」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卻沒人感到不正常。這真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
還有一種情況是,把老看成是病,老就是老,和年輕就是不一樣,根本不能用年輕人的標準去衡量一個老年人是否正常。我們看到自己臉上有皺紋,頭髮變白了,從來不會擔心害怕,但看到自己頸內動脈有一個斑塊,就整天惶惶不可終日。這是完全沒有必要嘛。你看看你們家的水管,看看你們家的茶壺嘴上是否有水鏽,這斑塊不就是因為血管使用時間長了產生的變化嗎?如果人的器官始終沒有變化,那秦始皇到現在恐怕還活著。
因此,我完全同意您與慢性病為伴,不與慢性病為敵的說法。
胡大一:
一個人,與慢性病為敵,過度治療它,它一定也會以你為敵,更加傷害你的健康。
我遇到過一個59歲的女強人,沒有任何症狀,卻強烈要求在體檢中增加一個腦血管檢查項目。MRA檢查發現她左側大腦中動脈狹窄,她又強烈要求放支架。支架術中,血管破裂,導致腦出血,昏迷,一周後就告別人世。她愛人後悔得悲痛欲絕。
實際上,介入治療(支架)的適應症,是正規抗栓治療無效和症狀性顱內供血動脈的嚴重狹窄。她一條都套不上,而非要裝支架,真是何必呢?
聽完兩位醫學大家的對話,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和一語點醒夢中人的感覺。生活中,我們要正確看待年齡,看待自己的身體,正確看待疾病,看待醫院和醫生!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冠病毒不只攻擊肺部,有一名確診個案,在準備出院前,似乎出現失憶的後遺症,醫院緊急安排電腦斷層檢查腦部,發現患者腦血管出現血栓損傷,許多腦組織都已發炎,還有肺動脈栓塞、急性腎水腫,醫師研判個案的全身細胞都被攻擊。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
腦血管檢查 在 健康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臨床常見的症狀,如何判別為是否與腦中風有關?
腦血管檢查 在 林奇芬治富俱樂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北投一日遊,健檢兼度假
每年歲末,我都會給自己保留一個整天的淨空,把過去一年的投資績效做個總體檢。包括,檢討每個成功與失敗的投資決策,同時也檢視目前的資產分配狀態,能不能從容應付市場風險。
完成這個財務體檢,總會讓我更安心的面對新的一年。在理財世界中,風險管理是成功投資的重要關鍵。
今年我把這個體檢範圍,從理財擴大到健康。畢竟,已經超過50歲了,健康議題重要性日益升高。12月中旬,我跟先生抽了一天時間,到台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暖湯健康之旅一日遊。
雖說是做健康檢查,但心情卻很愉悅。因為,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就位在新北投捷運站出口附近一棟嶄新建築,出了捷運站已經先感受到溫泉鄉的氛圍。進入這棟醫旅大樓時,也沒有醫院的感覺,因為一樓是一間頗有設計感的歐式餐廳,二樓到五樓是健檢報到處,六樓以上則是北投老爺酒店。是一棟結合健檢與飯店的醫旅大樓,感覺上更像是進入會員俱樂部。
專業的健管師一開始就很親切地引導我們到一間諮詢室內,然後由專業護理人員為我們做個人相關資料填寫。之後再被引導到一間舒適的專屬包廂內休息,進行各項檢查時都由健管師帶領。
以前我也到教學醫院做過全身健康檢查,但這次做的檢查不一樣,是針對平常不容易檢查到的腦血管,進行更精密的檢查。包括用零輻射磁振造影、高解析超音波等,對頭頸部、腦血管等,做360度的仔細檢驗。
因為現代人高血壓、中風,時有所聞,此外罹患失智症人數也在增加中。預防重於治療,早一步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態,才能更安心。因此,今年我跟先生一起安排了這個腦血管檢查。
完成所有儀器設備檢查後,中午回到專屬包廂內休息、吃午餐。午餐是經過營養師調配,並由北投老爺酒店餐廳調理,非常美味,可不是一般醫院餐食。稍事休息後,就去聽取醫生報告。
第一次看到自己腦血管的長相,其實,有看沒有懂。但這裡的醫師都很仔細說明,讓我們對這些圖像呈現的意義,有了進一步認知,也對自己的身體有更深層的了解。我們詢問許多問題,醫師也都能一一耐心解釋。但最讓人開心的是,我跟先生的檢查結果一切正常,這也讓我們更安心。
但即使如此,接下來我們還是要保持適度運動與健康飲食。因此聽完醫師報告之後,還有營養師諮詢,針對如何攝取均衡飲食,給了一些建議。但我暗自給自己一個目標,新的一年我要來力行每日萬步行,讓自己保持良好健康狀態。
從早上10點到下午3點左右,健康檢查終於完成了,但今天的健康之旅還沒結束。今天行程還有下半場放鬆之旅,我們緊接著轉到同一棟大樓樓上的老爺酒店客房內,輕鬆的享受了北投的溫泉,悠閒地度過下午時光。
直到夕陽西下,我們來到一樓的餐廳最後一個行程,享用豐盛美味的法式燭光晚餐。此時,正是聖誕節前,有著濃濃的過節氣氛,我跟老公邊品嘗美味餐點邊聊天,為今天的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大部分人對於健檢印象,可能是抽血、驗尿、不舒服的腸胃檢查等,好像經歷一場酷刑。但今天在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經歷的醫旅健康假期,卻把健康檢查與休閒旅遊做了完美結合,過程舒適愉悅,像是度過一天假期。
人們常說,如果沒有健康,再多財富也無法享用。過了中年後,對這句話有更深體悟。從今以後,每年除了盤點財務健康,也要盤點身體健康,才能過樂活人生。
腦血管檢查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冠病毒不只攻擊肺部,有一名確診個案,在準備出院前,似乎出現失憶的後遺症,醫院緊急安排電腦斷層檢查腦部,發現患者腦血管出現血栓損傷,許多腦組織都已發炎,還有肺動脈栓塞、急性腎水腫,醫師研判個案的全身細胞都被攻擊。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007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腦血管檢查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SBD怪獸Podcast #邱個ChillChillderPodcast #SBDTaiwan
呼吸有100%的致死率,曾經呼吸的人,這輩子最後都死惹。😱
曾經聽邱個跟何老師節目的人,這輩子也都難逃一死,也會在接下來的百年之內發生。🤣🤣🤣
本集要來聊聊,到底重量訓練是不是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
先講答案:當然不是!!!
讓我們一起聽下去~
.
本集節目,由SBD贊助播出❤️
月圓人團圓,團圓團購好禮送
滿三件 #用力製造 Supima T-shirt即送SBD Taiwan限量帆布包
❤️ 限時優惠:09/25 (五)12:00 - 10/07 (三)
❤️ 傳送門: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
📍關於於高強度重量訓練,是否為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當然不是)
📍再次定義:『何謂大重量訓練?』
📍 大重量訓練,會不會有顱內出血(腦中風)的風險?
📍 伐氏操作(Valsalva maneuver)短期用力、多次進行的閉氣用力屬安全步驟,每天的日常活動中就有許多相似的行為。
📍 什麼是努責?
📍 世界盃健力錦標賽,黎巴嫩選手硬舉項目整整拉了20秒,狂!
📍 如果呼吸法操作得宜,爆血管的風險是會降低的。
📍 血管要爆裂,內壓要大於外壓,但是體腔壓力會壓回血管壁壓力,反而受到保護。
📍 喝很多咖啡,生氣,驚嚇,用力大便,性行為,擤鼻涕,劇烈運動的排序?
📍 腦血管破裂是一個長期發展的病程,而且多少有一點先天的問題。
📍 運動前的醫療檢查(推薦:安民家醫)
📍 人生難免一死,登出之前絕不倒下,奮戰到底。強壯,才是最棒的效益。
📍 你怎麼解釋?到了30~40歲之後大重量訓練的高峰,重量往下滑?
📍 散步甩手,跟日常生活的強度差距比較小。大重量訓練,比日常生活強度差異較大。
#SBD怪獸Podcast #SBD限量帆布包 #折扣碼CHIOUGRR
#何立安 #邱個 #SBD #CHIOUGRR #只送不賣
腦血管檢查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隨著飲食西化、生活型態的轉變,脂肪肝成為台灣人最普遍的肝病,比例達43%,其中男性上班族更高達49%,儼然成為新國病。若置之不理,可能引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多種癌症,千萬別輕忽!
脂肪肝對身體的危害?
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說明,很多門診病人常會有誤解,認為脂肪肝是一種良性疾病,對身體不會有太大影響,但事實上脂肪肝是一種因為胰島素抗性較高,所導致的一種多系統性疾病。
脂肪肝可能引發的疾病
糖尿病
由於產生胰島素抗性,脂肪肝患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5倍。
心血管疾病
由於脂肪過多,脂肪肝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較高,連帶可能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腦血管病變、腦中風」等疾病發生,死亡率也因此提高。
多種癌症
研究發現,脂肪肝會引發諸多癌症,除了肝癌外,還包括:食道癌、胃癌、乳癌、腎臟細胞癌等。
張振榕醫師提醒,脂肪肝不是良性疾病,實際上它對身體有著非常長遠且廣泛的影響。
脂肪肝發生的原因?
張振榕醫師指出,台灣人之所以會罹患脂肪肝,還是與飲食及生活習慣最相關。他舉例,缺乏運動,長時間久坐的上班族,或本身喜歡攝取高油脂、高膽固醇飲食的族群,都是脂肪肝的高危險群。
導致脂肪肝的飲食
高油脂、高熱量、高膽固醇:油炸類、精緻澱粉等
高果糖:手搖飲料
張振榕醫師表示,缺乏運動又吃下過多熱量,就容易造成「中廣型肥胖」,腹部囤積過多脂肪,長期下來就可能導致脂肪肝。
脂肪肝如何預防?
想要遠離脂肪肝,張振榕醫師建議,從飲食及運動著手。
1、培養運動習慣
一般建議一周運動5天,每天至少30分鐘。
2、改變飲食習慣
足夠維生素B群
全穀類、糙米飯等都富含維生素B群,有助肝臟代謝。
優質蛋白質
張振榕醫師建議,可以選擇白肉,例如:魚肉、雞肉或瘦豬肉等,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抗氧化蔬果
遵守彩虹五蔬果原則,一天至少要吃3至5種不同顏色的蔬果。因為蔬果當中含有大量植化素,能夠提供身體抗氧化物質,抵銷因脂肪肝所產生的氧化壓力。張振榕醫師特別推薦十字花科蔬菜,像是花椰菜、大白菜等,都是很好的抗氧化蔬果。
硒及牛磺酸
魚貝類:牡蠣、蛤蜊及秋刀魚等都是富含硒及牛磺酸的食物,張振榕醫師表示,平時多攝取這些微量元素及必需胺基酸,能幫助提升肝臟的解毒能力,遠離脂肪肝的傷害。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71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1月號《逆轉脂肪肝》,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相關影片】
瘦的人也有脂肪肝,6指標自我檢查遠離癌【張振榕醫師】
https://youtu.be/OFtSCKbrf2E
與癌症、脂肪肝相關,控制糖尿病,這運動最適合【林嘉鴻醫師】
https://youtu.be/YV3WC9r075Y
一餐雞蛋減肥法,醫師瘦身同時逆轉脂肪肝
https://youtu.be/ja_X8lcNGkY
【相關文章】
逆轉脂肪肝!台灣一半成人脂肪肝,但9成都能治好!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441
脂肪肝惡化當心肝癌!逆轉脂肪肝醫師公開最佳方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172
每2人竟就有1人脂肪肝!做這項運動能夠有效逆轉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656
#脂肪肝 #張振榕 #糖尿病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腦血管檢查 在 MRI腦血管健檢 - 新光醫院 的相關結果
MRI腦血管健檢 · 檢查內容 腦部MRI · 說明 包含大腦、小腦、腦幹、眼球、鼻腔、鼻竇、中耳、內耳等部位,早期發現及評估是否有腦血管疾病引起之微小梗塞、腦腫瘤、腦血管異常 ... ... <看更多>
腦血管檢查 在 健檢常忽略腦血管檢查醫:50歲以上民眾要做 - 元氣網 的相關結果
一名婦人才做了全身健檢不久,日前卻突然倒地不起,檢查才知她因腦動脈血管瘤破裂引起,至今仍陷昏迷。對此,醫師指出,腦動脈血... ... <看更多>
腦血管檢查 在 腦神經、腦血管健檢,你該做嗎? - 康健雜誌 的相關結果
訴求一天之內,針對中風、失智、頭痛頭暈、失眠、慢性疼痛等現代人常有的毛病,提供基本血液生化檢查、血管超音波檢查、腦部核磁共振掃描或腦部電腦斷層、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