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會分享轉貼文章到這裡來,
但是這一篇讓我有很大的感觸。
我認同父母有權利去教育孩子。
但我不認同父母有絕對的主權去控制孩子。
尤其是用以暴制暴的方式。
...Continue Reading
#懂得感恩
朋友偶爾在我家吃早餐,兒子像往常一樣,為客人盛粥剝雞蛋,朋友竟握住兒子的手,連聲道謝。我和兒子都有些不習慣,平日裏,有人誇兒子乖巧懂事,有人誇我教子有方。可這樣慎重其事地向一個小孩子道謝的,朋友還是第一個。
我笑著勸阻:「好了,你是長輩,不用這麼客氣。」朋友卻認真地解釋:「長輩更要懂得感恩。」我擺擺手:「你越說越離譜了,感恩是孩子的事……」朋友正色道:「你講錯了,感恩是雙向的! 」
我看看錶,欲言又止,再辯下去,大家都要遲到了。我送朋友到樓下,兒子忽然追了上來,他叫道:「阿姨,你忘了拿文件袋!」朋友愣了一下,她蹲下來,攬住氣喘吁吁的兒子說:「寶貝,你知道這份文件對我多重要嗎?請接受我的感恩!」
晨風裏,花香微微,很熟悉的香,我卻怎麼也想不起名字來。
晚上回家,我接了個老同學的電話,不知不覺竟講了很久。放下電話,便急忙衝進廚房,沒想到,兒子居然已經將米淘洗好了,他正邊洗菜邊哼歌,臉上的酒渦若隱若現。我摸摸他的頭:「老師獎你小紅花了? 」他含笑搖頭;我又問:「你聽寫得滿分了? 」他還是神秘地搖頭;我愈發好奇:「你們班得獎了?」
兒子卻仰著頭笑問我:「媽媽,阿姨什麼時候再到我們家?」看著我不解的目光,他輕聲說:「今天早晨,阿姨對我說感恩時,我特別開心,開心得要飛起來。」我不禁感慨:「那麼多人都表揚過你,怎麼沒見你飛起來? 」兒子深深吸了口氣,眼裏有夢幻般的笑意:「那不一樣!」
這句話,這個表情,刹那間擊中了我的心,一時間,我竟說不出話來。
飯後,收到朋友的短信,說有郵件給我。於是,我看見了朋友轉發過來的文章——《感恩是雙向的》。令我驚訝的是,這個故事中的孩子,幾乎是兒子的縮影。父母們說話的口吻也如出一轍:「為了你,媽媽才放棄那份工作的,你要聽話哦!為了給你買鋼琴,爸爸不知加了多少班,你要好好練啊!為照顧你,爺爺奶奶操碎了心,你要有良心哪……」不僅是我,身邊的許多家長,也都是這樣進行感恩教育的。
文中說:「這些看似尋常的話語,會令孩子心生惶恐,認為自己是個大大的負擔,凡事都是自己不好。」難怪,有一次上網,我隨口說了句:「今天網速怎麼那麼慢! 」身旁的兒子怯生生地問道:「是因為我不乖嗎? 」當時,一家人都笑得前仰後合,可誰會想到,這稚氣的疑問裏,藏著孩子多少說不出的惶惑。
「當孩子對自己失望時,我們的教育已經失敗了。即便他們暫時表現得很聽話,那也是緣於壓力,而不是愛。」這段話,令我驚心動魄。
沒錯,我常常聽見有父母抱怨:「這孩子從前那麼乖巧聽話,怎麼長著長著就成了小刺蝟了呢?」他們質疑學校教育,抨擊網路弊端,甚至夫妻之間開始相互指責。可誰會想到,在那深灰的抑鬱裏,只能生長出銳利的尖刺,哪裡能培育出溫厚的感恩之心呢?
朋友在信末告訴我:「父母也應懷一顆謙遜之心,感謝這個小天使,給家庭帶來的快樂與希望,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也是芳香的。」
窗外,風搖樹梢,那熟悉的花香再次襲來,這一夜,我無法入眠。
我找出從前給兒子拍的DV,一點點從頭看起。剛滿月時,他半瞇著眼睛,嘟起圓圓的嘴唇吸吮奶瓶;八個月時,他在海洋球裏笨拙地撲爬,皺著鼻子要哭不哭;十一個月時,雖然只有洋娃娃那樣大,卻已會坐在我的腳上盪鞦韆了……每一段時光,都如春水般柔軟。
那年除夕,我們一家人去看焰火。人山人海裏,小小的兒子,摟著我的脖子,仰頭唱:「我是乖乖,媽媽愛愛!我是乖乖,爸爸愛愛……」所有親友的稱謂都唱完了,他仍不肯停,指著滿天煙花和擠擠挨挨的人,繼續唱:「我是乖乖,花花愛愛!我是乖乖,大家愛愛! 」那時,滿空的焰火,身邊的人,都笑了。
原來,孩子,就像雪域裏最溫柔的陽光,所到之處,雪融,花開。
我繼續往下看著──爸爸感冒了,兒子要求鑽到他肚子裏,去把病毒打敗;我午睡時,他輕輕拍我,唱道:「寶寶乖,寶寶睡」;在老家過春節,鞭炮聲裏,他跑去給太奶奶發壓歲錢,惹得一村人又是稀罕又是笑……
一段段看下去,我終於明白,愛並不孤單,它如對生的葉片,相依相偎,而大人們,總以為只有自己在開花。
而如今,兒子已沒有了從前的嬌憨。他小心翼翼,唯恐犯錯,努力地讓大家滿意,人卻變得越來越沉默。若不是朋友提醒,我會認為,這就是「長大」。感慨萬端的我,鄭重地回覆朋友:「謝謝你,我將學著做一個懂得感恩的母親。」
我打算從說「謝謝」開始。當兒子給我端水時,替我拿晚報時,甚至當他幫我繫上圍裙的帶子時,都是道謝的最佳時機。誰知,這兩個簡單的字眼,竟在舌尖上你推我搡,不肯出來。
那天,因為工作上出了點失誤,我極為沮喪。晚上回到家後,找一本資料又找不著,恰好兒子說英語試卷要簽字,看見那兩道錯題時,我突然爆發,將一腔惱怒傾瀉而出,聲色俱厲地指責他的疏忽,兒子怔住,小臉通紅,淚光閃閃,我長歎一聲,進臥室躺下了。
第二天早晨,我驚訝地發現,被我翻得亂七八糟的書櫃,已經恢復了整齊。一本書立在櫃前,旁邊有張字條:「媽媽,錯題我都改好了,你要的那本書也找到了。」這一刻,晨曦染窗,鳥鳴啾啾,我忽然哽住,我想像我的朋友那樣蹲下來,擁抱著我的孩子,向他說對不起,說謝謝。
雖然,這並不是我要找的那本書,可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已從那張小小的紙條裏,學到了感恩、寬容以及愛,並且有勇氣表達出來。
列印文檔時,我的手指被紙鋒利的邊緣割破,我感謝兒子的眼淚,還有他拿來的創可貼。那片溫柔的創可貼能止血,而那關切的淚水卻可止痛。節食時,我感謝兒子的慷慨——將自己的巧克力送給我,他並不知我為愛美而減肥,我卻因他愛我而欣慰。為工作不順歎息時,我感謝兒子結結巴巴的笑話,他不能替我解決任何難題,卻能令我有勇氣去面對人生一切困境。
對孩子說謝謝是快樂的,看他眉毛彎彎,嘴角上揚,你會明白,這就是幸福的弧度;看他雙眸晶瑩,臉頰粉潤,你會深深地知道,這就是幸福的光澤。兒子說:「從前做家務、招呼客人,是因為怕媽媽生氣,現在做這些,是因為自己開心,媽媽開心。」
兩顆快樂的心,是會笑會鬧的小水珠吧,滾動在歲月的荷葉上,圓潤、澄澈、自在。
那天,我們去廣場看花展,可沒想到,去得太遲,盛會已結束了。我怏怏地站著,忽然,兒子舉起手臂,將雙臂環在頭頂,側過頭嚷道:「媽媽,看,這裏有一朵牡丹!」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裏,在喧嘩的笑語裏,我的兒子開成了一朵流光溢彩的牡丹。
我的心,忽地一震,我也模仿著兒子,緩緩舉起手臂:「看,這裏還有一朵! 」天微藍,雲不動,我與兒子相視而笑,他的花枝,緊挨著我的花枝,而我的花瓣,也觸到了他的花瓣。
~~本文摘自劉繼榮 & 張一凡 母子共同著作《兩個中等生:孩子教我這些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廖小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疆物產豐富,商品架上玲琅滿目。新疆的特產都有哪些呢? #特別之處# 這所有的影像,都是在強調新疆和我們的不一樣,氣候不一樣,物產不一樣,語言不一樣,五官不一樣,裝束不一樣,宗教信仰不一樣,生活習慣不一樣,民族個性不一樣… 所有的記錄,都有意無意地進行著似有若無的對立和差別,徬佛世人是要利用他...
「脖子 有一 顆圓圓的不 會痛」的推薦目錄:
脖子 有一 顆圓圓的不 會痛 在 廖小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新疆物產豐富,商品架上玲琅滿目。新疆的特產都有哪些呢?
#特別之處#
這所有的影像,都是在強調新疆和我們的不一樣,氣候不一樣,物產不一樣,語言不一樣,五官不一樣,裝束不一樣,宗教信仰不一樣,生活習慣不一樣,民族個性不一樣…
所有的記錄,都有意無意地進行著似有若無的對立和差別,徬佛世人是要利用他們的「特別」來證明自己此行不虛,證明自己有一雙見多識廣的眼睛,一顆包羅萬象的心。
但我想要寫的、要尋找的,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並印象深刻的,確實是他們和我們一樣的地方。
一樣清澈的眼睛,
一樣的嬉笑怒罵,
一樣有所喜愛、有所痛恨。
#吃醋#
賣樂器的店裡,問老闆娘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她很耐心地一一告訴我。不一會兒,另一位維族面孔的小哥出來了,拿起手邊的冬不拉就對我彈奏起來,聳肩挑眉,還叫我和他一起「跳!」,我被逗得哈哈大笑…
這下吸引了好多人,我見堵在門口不好,就退進店裡,結果老闆娘黑著臉叫我:「走!走!不要來了!」
我嚇了一跳,想不明白…是聽說過新疆人性格「暴躁」直接,說來就來,隨時可能動手⋯
後來再想,突然就懂了!我咋這麼遲鈍呢!那小伙子是她男朋友啊!對一個年輕女孩又笑又唱⋯她當然不樂意啦…
老夫妻一樣會坐在馬路邊看車來人往。
賣手抓飯的店員小伙子躲在櫃台下自拍被我發現,一樣會羞澀地吐舌頭。
中年的兒子,一樣會推著雙腿不便的父親出來散步。
打扮精緻的女人口紅花了,一樣要拿出來補上。
#唇印#
火車站候車,我拆開一包辣條津津有味吃著,旁邊一個小孩時不時轉過頭來看著我,黑秋秋的眼睛⋯就這麼盯著我手裡的辣條和起伏的腮幫子…
她的眼睛是那樣大又黑!整個就是年畫上福娃的模子!臉圓圓的,蘋果肌像吹了氣,脖子上掛了紅白兩串塑料做的珍珠項鍊,十根短胖的指頭尖上還塗了大紅色的指甲油。
在貧瘠的大地上,
再怎麼愛美也不為過,
再怎麼花哨,也不囂張。
這片土地,需要色彩。
「要不要!」我問。
她媽媽聽見了,
用哈語問她要不要。
她沒有搖頭。
我把辣條推出來,以為她會用手扯出來,結果她把小腦袋湊過來,用嘴巴咬住…
好乖的樣子。
再看包裝袋,蹭了一點粉色的口紅印…
———
小花
2019.08.04
———
烏魯木齊是一般的城市景觀,
讓我驚訝的是,
不是她多美多繁華,發展得多快,
而是她原本可是一片荒漠啊!
平地起高樓,如今高鐵brt捷運公車飛機火車全部都四通八達⋯驚訝在此。這是建設的力量,是人類的力量⋯我不知說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