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中的泰瑞】
#鴨嘴獸
#牠們其實不是藍綠色的
#也沒辦法當特務
#還很難養
鴨嘴獸作為澳大利亞的象徵,在當地可說是無人不曉,但在台灣,這種好像拼接出來的奇妙生物,除了國中生物課本提到的非胎生哺乳類之外,迪士尼動畫《飛哥與小佛》中,可愛的5歲寵物鴨嘴獸特務─泰瑞,或許是許多社會大眾對鴨嘴獸一詞的第一印象,而在現實中,究竟有沒有寵物鴨嘴獸存在?或者說,有人養鴨嘴獸嗎?
其實,當今世界上除了澳洲本地的幾家機構(包括墨爾本動物園、塔龍加動物園、雪梨海洋生物水族館等)外,並沒有任何地方有圈養的鴨嘴獸,其原因可以簡單的歸納為兩點:1.鴨嘴獸很難養2.澳洲政府禁止出口。所以,就算現實中真的有神通廣大的福林家族,估計也很難在三州地區養一隻寵物鴨嘴獸(畢竟就連英國的喬治小王子也要不到他想要的兔耳袋狸)。
野生的鴨嘴獸棲息在人為干擾極少、水質極為清淨的溪流,靠著電磁波感應藏在石塊或沙地中的甲殼類動物並以此為食。也因為如此,在圈養環境下,牠們的神經質與對於水質的苛求使得圈養工作難以推展。在展示設計方面,一定少不了的就是營造內亮外暗的光線,減少遊客對鴨嘴獸的視覺刺激,也方便為遊客塑造一股寧靜的悠然感,並且明確一個觀念─在展館中,鴨嘴獸作主。不過因為牠們晝伏夜出,難得現身時還游得極快,說實話並不是一個適合展示的物種(跟無尾熊一樣,難養又難展),與眾不同的生理也加劇了牠們的飼養難度,就算哪天開放出口,除了那些與澳洲當地保育有合作的動物園,有膽量引進的機構可能一隻手就數的過來。
而說到澳洲野生動物的進出口限制,就不得不提他們那遺世而獨立的獨特生態系統,這樣細膩的結構,很容易因為外界干擾而被打亂,再加上那些我不是很懂的政治因素(像中國的金絲猴也是同理),基於保護當地環境與文化的立場,也就不難理解澳洲政府為何作出這樣的決定。現在,除了幾種袋鼠、無尾熊,還有這幾年剛開放的袋獾,基本上所有尤物都出不了澳洲,我們在各地動物園中看到的針鼴、袋熊等特有動物,大多是在澳洲發佈限制令前的先朝遺民,鴨嘴獸在那段時期也曾經到過世界上的其他角落,最有名的莫過於紐約的布朗克斯動物園(延伸網址: https://goo.gl/HNdwMF,內有影片),但礙於飼養技術與族群基數無法擴充的限制,澳洲以外的個體終究是不了了之無法延續,也因此還留著的那些物種就格外仰賴動物園彼此的交流來更新血源。
而前不久,科學家們發現了鴨嘴獸的乳汁有著殺滅超極細菌的功效(袋獾好像也有,澳洲生物真是神奇),或許有朝一日能夠為醫療技術帶來大躍進(相關報導:https://goo.gl/M8ysfp),澳洲的動物園若是能進一步發展飼養技術,讓科學家更容易在圈養環境下取得乳汁作研究,將又是一例動物園發揮研究職能的經典案例。
胎生哺乳類以外 在 毛醫師哺乳諮詢門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與各位家長分享陳鈺萍醫師超級精彩的文章!
幾乎每一段都可以當成一堂課來上!
重點1: 人類嬰兒相對於其他哺乳類嬰兒是早產兒, 許多功能(特別是腦部)的發育要仰賴母親
重點2: 嬰兒一與母親分離就會哭,是一種自我保護機轉,因為沒有媽媽等於沒有奶等於活不下去
重點3: 母嬰的肌膚之親,對寶寶無論是生理上心理上的生長發育,都是很有幫助的。寶寶腸胃吸收更好,免疫功能發展更健全。寶寶比較不緊張,體溫較高,血氧濃度也較高。寶寶較少哭泣,睡眠品質較好,與媽媽之間建立的信任感與滿足感,也幫助媽媽對哺育母奶更有信心、奶量更足、餵得更久。
重點4: 母嬰同睡,彼此在生理與行為上是互相影響的。雖然醒來的次數較多,對寶寶來說,可能就是這樣降低了呼吸中止發生的機率,對媽媽來說,雖然睡眠一直中斷,可是統計起來,媽媽感覺睡得好與睡得飽的比例卻遠遠多於母嬰分眠的媽媽。母嬰同眠時,媽媽與寶寶睡眠是同步的,也就是寶寶醒來要喝奶時,媽媽也醒了。
結論: 如果沒有特殊狀況(孩子生病,母親生病或上班),就讓母親和嬰兒待在一起吧! 讓嬰兒想吃就餵,無限暢飲,就是哺乳最容易成功的捷徑了,因為這就是哺乳動物的自然法則啊!
真心建議大家把文章看完,各位會更了解母嬰是一體且互相影響的!
[母乳哺育與母嬰同眠] 陳鈺萍醫師
(內容整理自 Texbook of Human Lactation by Hale & Hartmann's)
睡眠與夜奶,一直是許多媽媽的困擾。
就生物學來講,寶寶出生後至少頭一年中,跟媽媽一起睡與夜奶是必要的。長久以來,考慮新生兒的問題,母嬰是一體的,不可分的。寶寶出生之後,是子宮內到子宮外,母子關係的延續。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透過羊水,聽著媽媽的聲音,聞媽媽的氣味,跟媽媽一起動,感覺媽媽的血管跳動與呼吸,出生後,母嬰一直在一起,延續這樣的熟悉感,而臍帶與羊水的功能就改由母奶來替代。
要談到母嬰的關係,就必須從演化的觀點來看。十九世紀工業化之後,西方國家在這個世紀以來捨棄演化觀點,也捨棄傳統文化母嬰關係的密切,將新生兒問題單獨討論,以至於越走越偏,把母嬰越推越遠,甚至公共政策還提出親子同睡是危險的,而不去細究之中的原因(床墊太軟?母親抽菸?)。以至於這世紀以來,配方奶與母嬰分離,反而製造出更多的危險與問題。(相對於西方所謂的先進國家,一些西方世界視為落後原始的地方,維持母乳哺育與母嬰同眠,反而沒有睡眠呼吸中止這些問題。)就自然演化來說,母嬰是一體的,雙方在生理上、心理上,互相影響。母乳哺育應該是由嬰兒來主導(寶寶餓了,有需要就喝,而不是照表操課),母嬰一直在一起,延續子宮內的連結才是對寶寶最好的照護方式。
寶寶出生時,腦容量只有成人的1/4,無法自己移動,除了哭以外,無法讓照顧者知道他要什麼。如此不成熟,需要照顧者全心的照顧。就演化方面來說,人類因為要進化成雙腳站立,空出雙手來使用工具,骨盆腔越變越窄小,腦容量越變越大。所有其他胎生動物寶寶的頭都比骨盆腔出口小,獨獨人類寶寶的頭比媽媽骨盆腔大,所以對人類來說,生產是危險與困難的。也因為如此,寶寶要在頭還沒大到生不出來前就出生。即便和人類的近親猩猩比起來,人類出生時相對不成熟許多。可以說所有的人類寶寶若要跟猩猩寶寶比,都算早產兒。所以母嬰更加不能分離,寶寶許多功能的建立,器官的發育,都還要靠媽媽呢!
跟其他哺乳動物比起來,母奶中的脂肪與蛋白質比例較低,含的卡路里(熱量)也較低,所以寶寶必須賴著媽媽,頻繁的喝奶。但是因為腦容量出生時只有成人的1/4,頭兩年要長到80%,所以乳糖(腦部發育必須的成分)占很高的比例。而嬰兒一與母親分離就會哭,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轉,因為沒有媽媽等於沒有奶等於活不下去。以獅子為例,獅子的奶脂肪與蛋白質含量高,熱量也高,獅子媽媽可以外出獵食12小時之後再回來餵獅子寶寶,媽媽離開時寶寶也不會哭(而且媽媽要離開那麼久,哭會招來敵人)。所以有一派說法說是寶寶哭不要理,可以訓練他獨立,餵食要按時間,這些就生物演化觀點來說都是不對的。
一般的觀念會認為寶寶的呼吸,是自我調節的,不會受他人的影響。然而,寶寶跟媽媽在一起,寶寶的呼吸會受媽媽影響,也就是媽媽可以幫助呼吸系統尚未完備的寶寶,讓他呼吸更規律。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就已經開始練習呼吸了。最早在21周,就可能有呼吸動作,寶寶到30至31周大時,就已經有40%的時間有呼吸。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呼吸動作配合媽媽的心跳頻率,也就是媽媽心跳兩下,寶寶呼吸一次。觀察懷孕30周的媽媽24小時,發現寶寶的呼吸頻率每個小時都不同,媽媽吃完飯後2-3小時是最頻繁的時候。另外,凌晨4點至7點也很頻繁,推論此時媽媽血糖濃度最低,周遭環境最安靜,寶寶專心地配合著媽媽的血流聲音,調節呼吸頻率。把一隻有呼吸動作的機器泰迪熊放在患有呼吸中止的新生兒旁,寶寶呼吸中止的頻率減少了60%之多。要引發呼吸動作,靠的是呼吸中樞的二氧化碳濃度。寶寶在媽媽身邊,媽媽呼出的二氧化碳,可以幫助寶寶引發呼吸動作。另外媽媽呼吸時胸部的起伏,也對教導寶寶呼吸有幫助。已有研究報告證明與媽媽同床的寶寶,呼吸比跟媽媽不同床的寶寶規律多了。這也可以證明睡眠呼吸中止而猝死的問題,不會發生在母嬰同床的寶寶身上。
當寶寶趴在媽媽身上時,無論是早產兒或是足月兒,寶寶呼吸規律、能量運用更有效、血壓較低、長得較快、壓力較小較安心。這些數據告訴我們媽媽與寶寶之間的感覺傳達,調節了寶寶尚未成熟的生理系統。所以,母嬰是一體的,嬰兒不該離開媽媽。
已有許多研究報告證實母嬰的肌膚之親,對寶寶無論是生理上心理上的生長發育,都是很有幫助的。觸覺的刺激,經由迷走神經的傳導,可以使寶寶腸胃吸收更好,免疫功能發展更健全。同時寶寶比較不緊張,體溫較高,血氧濃度也較高。寶寶較少哭泣,睡眠品質較好,與媽媽之間建立的信任感與滿足感,也幫助媽媽對哺育母奶更有信心、奶量更足、餵得更久。即便是其他哺乳動物,剛出生時與人類相較起來成熟許多,與母親分離,仍舊會造成心情憂鬱、心律不整、體溫降低、壓力上升、睡眠不好、容易感冒‧‧‧等許多問題。所以,要討論寶寶的問題,不該只著眼於寶寶,母嬰是一體的!
當公共政策,社會潮流,認為母嬰該分開、寶寶哭了不要理、配方奶對寶寶比較好‧‧‧這些觀念「荼毒」母親們近一世紀之久之後,近幾十年來終於開始改觀。(西方國家母乳哺育的最低點在1972年,之後一些有心的媽媽們組成推行母乳哺育的義工組織之後,才慢慢改善。)舉個例子來說,孩子哭的時候,媽媽是會噴奶的!孩子哭要媽媽不去抱,是何等的酷刑啊!除了一般大眾的觀念要改善之外,醫學也該改。可以說新生兒科也是建立在母嬰分開來考慮的基礎上,這幾十年才漸漸改變。幾十年之於一世紀,我想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在西方社會,認為母嬰該分開是長久累積下來一些宗教上、道德上、文化上的推論。這些包括:1.人性本惡說,認為孩子如果不從小訓練管教,會被寵壞。2. 怕小孩看到爸爸媽媽在做愛。 3. 有些媽媽承認為了控制家庭人口數而殺嬰(這段如果有興趣的,可參考《母性》這本書,新手父母出版社出版,裡頭對殺嬰行為有詳細的分析與討論),所以教會禁止媽媽與寶寶同眠。4. 社會價值觀認為要盡早讓小孩自律、自我控制、獨立。5.專家的產生,父母養育小孩轉向醫生、專家求助。6. 過分強調夫妻之間的愛,認為不該讓小孩介入破壞。7. 過分強調新科技的優點(認為配方奶優於母奶、會動的玩具刺激優於媽媽與寶寶之間的肌膚之親)。在英國,約莫一世紀前,一位很有影響力的醫師Truby King,寫了一本《英國的母親》,教導媽媽們如何當母親,書中建議母嬰分房睡且要照嚴格的時間表餵食與睡覺。在美國,Dr. John Watson全力支持與推廣此一論調,還加入心理學,認為這樣對小孩的身心健康來說是最正確的。Watson強調,晚上父母與小孩接觸越少越好,時間越短越好,如有需要,不要超過輕拍三下與額前一吻。之後陸續有許多所謂的專家,師承此一學派,加以發揚光大,甚至在媒體大力宣傳。當然也有一些學者提出相反的看法,然而這些聲音被淹沒了,父母被教導著如何順應時勢,訓練小孩,儘管他們內心本能與這些所謂正確的方法是完全相反的。之後的科學研究當然也以這樣的基礎論調去研究,無怪乎研究結果更加強了這些觀念是正確的!
據研究,全世界有44%至75%的媽媽是與小孩一起睡的。甚至說,把西方國家分開來看,在其他地方沒有媽媽是跟寶寶分開睡的。而母嬰同眠的形式最常見的是寶寶挨著媽媽身邊睡在同一平面上。這樣對寶寶同時有觸覺、聽覺、嗅覺、視覺的刺激,與媽媽的互動。在UC Irvine 醫學院與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Mother Baby Behavioral Sleep Laboratory,針對寶寶與照顧者的睡眠,已經做了20年的研究。歸納母嬰同眠,短期的益處,對媽媽來說包括:睡得較多、對睡眠品質較滿意;對寶寶的生理反應較敏感;較有能力解讀寶寶釋放的任何訊息;奶量較充足;泌乳激素濃度較高延長產子間隔;很快的呼應寶寶的需求;對上班媽媽來說有較長的親子相處時間。對寶寶來說包括:增加母奶量,時間跟次數都增加了;增加寶寶睡眠的時間;較少哭泣;對媽媽溝通的敏感度增加;淺眠時間(第1.2期)較多,深眠時間(第3.4期)較少,但就年紀來說是適當的;心臟跳動次數增加;減少睡眠第3.4期發生呼吸中止的次數;清醒時表現較佳。觀察的寶寶年紀是11至15周大,這些寶寶挨在媽媽身邊睡,晚上平均約1.5小時要喝一次奶。喝奶的時間與次數增加,對媽媽跟寶寶都有益。母嬰同睡,彼此在生理與行為上是互相影響的。雖然醒來的次數較多,對寶寶來說,可能就是這樣降低了呼吸中止發生的機率,對媽媽來說,雖然睡眠一直中斷,可是統計起來,媽媽感覺睡得好與睡得飽的比例卻遠遠多於母嬰分眠的媽媽。母嬰同眠時,媽媽與寶寶睡眠是同步的,也就是寶寶醒來要喝奶時,媽媽也醒了。
一直以來,認為寶寶一覺到天亮,才是對寶寶健康最好的。其實這是不對的,一直處於深沉睡眠當中,寶寶反而容易發生睡眠呼吸中止而猝死。撇開攸關生死不說,獨睡的寶寶,據統計,反而較容易發生睡眠障礙與睡眠問題。這些獨睡的孩子,長大上學後,也較容易被老師認為難以控制、較不快樂、還有許多負面的影響。也就是當初獨睡的本意是要盡早訓練小孩獨立自主,孩子反而因為嬰兒期沒得到該有的安全感與滿足,影響到日後的表現,適得其反。而與母親同眠的孩子,日後對自己較有自信,較快樂,較不怕與人接觸,較不容易有精神上的狀況。
關於親子同眠的安全可參考台灣兒科醫學會網站http://www.pediatr.org.tw/people/edu_info.asp?id=14
(photo from: https://www.facebook.com/…/pcb.10153050…/10153050185049630/…)
胎生哺乳類以外 在 老鼠是哺乳類嗎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老鼠是哺乳綱、齧齒目、鼠科的齧齒類動物,俗稱“耗子”,繁殖方式是胎生,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全世界有鼠類大約480種,無論室內、野外都可以看 ... ... <看更多>
胎生哺乳類以外 在 老鼠是哺乳類嗎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老鼠是哺乳綱、齧齒目、鼠科的齧齒類動物,俗稱“耗子”,繁殖方式是胎生,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全世界有鼠類大約480種,無論室內、野外都可以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