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心、胃液逆流又嘔吐…小心胃潰傷併發出血,致死率高達10%😣 「這些人」是高危險群】
胃潰傷是消化性潰傷之一,常見的症狀是空腹時疼痛、火燒心、血便和體重減輕。常見的致病原因是幽門螺旋桿菌和藥物副作用,若不妥善處理,長期的潰傷發炎還可能惡化為胃癌。
平時有吸菸、酗酒習慣的人,恐增加胃潰傷的風險、且延緩痊癒的時間。其實預防潰傷的方法一點都不難,從日常生活做起,掌握幾點就能避免👇👇👇
-------------------------------------------
🎁加入康健LINE好友,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https://maac.io/1g5Nl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原發性肝癌在香港常見癌症中排第五位,根據醫管局最新數字,2017年有1,834宗新增個案,但原來繼發性肝癌,即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症擴散至肝臟,在臨床上亦十分常見。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表示,以本地頭號癌症大腸癌為例,有四成患者的癌細胞會擴散至肝臟,演變成繼發性肝癌。 不只大腸癌,其實胃癌、...
胃癌痊癒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正自願投入胃癌的懷抱嗎?*
一個50歲左右的女性,曾經因為脹氣及胃食道逆流來看診,做了胃鏡、吃了藥後,就沒有太大問題了,我建議她一年後再回來追蹤胃鏡。她依約回診追蹤,卻意外發現一個不到1公分的胃潰瘍,病灶淺淺的,而且在不太顯眼的位置。任何潰瘍都可能是披著羊皮的狼-胃癌早期病兆,我趕緊替她切片送病理化驗。因為我知道要是這次不小心錯過,一年後再看可能直接是第三期以上。後來的病理報告顯示,她的潰瘍是分化不好的胃癌細胞,不幸中的大幸是屬於開刀治療就有機會痊癒的。
危險因子1:#高鹽飲食
當胃黏膜來不及修護,又吃進過多鹽分,
鹽分就會「侵門踏戶」直搗細胞中,
這被認為可能會提升胃癌的發生機率。
危險因子2:#熬夜與吃宵夜
熬夜使胃黏膜修復力(更新力)減弱。
睡前吃宵夜就像在告訴胃「不讓你睡!」
常逼迫胃「加班」容易導致黏膜受損或潰瘍。
危險因子3:#菸、#酒
酒的乙醇、菸的尼古丁、焦油使胃黏膜充血,
持續處在此狀態導致慢性胃炎或消化不良,
當胃功能一點一滴流失,間接促使胃癌的發生。
危險因子4:#幽門桿菌
幽門桿菌一定要除。研究結果發現,
胃癌病人中9成有感染幽門桿菌,
有幽門桿菌則約1至3%會得到胃癌。
危險因子5:#胃癌家族史
有胃癌家族史發生胃癌風險高出2至3倍。
這並不代表高罹癌風險一定是基因遺傳,
也可能是相似的生活模式、飲食習慣所導致。
危險因子6:#年紀、#性別
胃癌好發在50至70歲,又以男性居多,
這與萎縮性胃炎、瘜肉與腸化生發生率提高有關。
但這並不代表50歲以下就不會得胃癌。
危險因子7:#大範圍胃切除手術
曾進行過胃部分切除手術的族群,
剩下的胃在術後20年之後,
發生胃癌的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出6至7倍。
了解更多
部落格 https://reurl.cc/pmkjVQ
方格子 https://reurl.cc/E29Mam
📣加LINE #因為我值得信賴
https://reurl.cc/E2QR6A
📣看書 #許你一個好胃來
https://reurl.cc/L1Rkpe
#吳文傑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台北中山醫院 #彰化員生醫院
#跨科會診 #終結胃食道逆流
胃癌痊癒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穎養粉好康贈書活動 (文末有抽獎辦法) 本活動已截止 恭喜 Tader Chang Lucy Chen中獎
你有『胸口灼熱、溢赤酸、打嗝、喉嚨有異物感』的症狀嗎?😰
#每四個台灣人就有一人飽受困擾的新國民病 「#胃食道逆流」
這次很榮幸受方舟文化之邀,為《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完全圖解】:日本專科醫師教你這樣做,有效降低80%復發率!》寫推薦序😁😁😁
這本由日本消化系統外科教授島田英昭專業監修,介紹胃食道逆流的發病原因、症狀、自我檢測、生活習慣、飲食建議、運動方法、治療方式等。用詞淺顯易懂,搭配大量插圖與圖表詳解,適合入門者閱讀🙏🙏🙏
#本書亮點
💥在台灣,胃食道逆流盛行率高達25%以上!💥
🌿每個人都可以輕鬆閱讀的「胃食道逆流」完全圖解入門書🌿
👉自我檢測╳調整習慣╳留意飲食╳輕度運動╳積極治療👈
🎵書中八大對策,生活習慣、運動、飲食、治療有效全面守護健康🎵
⭕️生活習慣:要防止壓迫腹部、側躺時「左側朝下」。
⭕️運動:矯正駝背、放鬆上半身肌肉、鍛鍊「橫膈膜」終止逆流、調整自律神經的16個呼吸方法和輕度運動。
⭕️飲食:書中列出宜多食用的好食物、以及應該知道的地雷食物。還有外食菜色怎麼挑、有益消化&妨礙消化的烹調方式、7道美味的改善食譜等。
胃食道逆流不易痊癒,透過此書為自己找回健康—《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完全圖解】:日本專科醫師教你這樣做,有效降低80%復發率!》
🩺博客來購書連結 https://reurl.cc/Gdm31p
🌞🌞🌞〔#推薦序〕🌞🌞🌞
擺脫不當飲食習慣,重獲健康好胃
#趙函穎
#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
喝咖啡、吃甜食,又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我在臨床減肥營養門診中發現,有胃痛、胃脹氣、胃食道逆流的個案愈來愈多,隨著近年來飲食西化,甜食、炸物、加工品無所不在,外食族群愈來愈多,再加上現代人愈來愈大的生活壓力,細數門診裡的肥胖個案,竟然高達七成有爛胃的問題。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論文也顯示:肥胖的人罹患胃食道逆流的機率,高於正常人的三倍,也就是說,飲食西化帶來對我們的影響,不只是肥胖問題,還有大家必須好好認識的新國民病──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帶來的不只是火燒喉、火燒心等急性發炎症狀,更需要注意的是經常被忽略的慢性發炎──胃酸及胃蛋白酶進到食道,開始腐蝕細胞,身體必須開啟修復系統來救援,長期下來,容易導致各種代謝免疫系統失常,甚至有罹患胃癌及食道癌的風險,不可不慎!
從事臨床營養工作20年,我深信:因為「吃」造成的健康問題,也一定可以從「吃對食物」及「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來解決。會導致爛胃的不良飲食習慣包括了:
1.愛吃甜食
2.愛吃油炸
3.愛吃加工食品
4.愛喝咖啡或茶
5.愛喝酒
6.愛吃辣
7.不定時進食
8.情緒壓力大就暴食
9.習慣吃到12分飽
10.吃東西很快
以上只要符合其中兩項,就是爛胃的高風險族群!
這些不良的習慣都會導致胃部受損,導致胃酸分泌異常。因此,好好調整學習健康的飲食,以及改善不適合的生活方式,都比等到胃痛才來吃藥更加重要。
《美國醫學會雜誌》也建議: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含維持理想體重、不吸菸、每天至少30分鐘進行中度的體能鍛煉、每天不喝超過2杯咖啡、茶或汽水,以及健康飲食,可以有效地讓胃食道逆流的症狀降低37%。
本書監修者島田英昭教授,提出了非常詳盡的胃食道逆流改善對策,不只是從臨床治療,還搭配飲食、生活習慣以及運動,提供八大實用的對策,用圖解的方式,清楚明白、容易執行。建議讀者把它當作自救寶典,並分享給親友。誠摯推薦給大家,一起擁有健康的好胃!
#穎養粉好康贈書辦法🎁🎁🎁
本篇文章要送出兩本給 #穎養粉粉
往下看看如何獲得
1.按『讚』本則貼文並留言『 我要跟著 #趙函穎營養師一起擺脫胃食道逆流 』並標註3位好友
2.追蹤 趙函穎營養師的美麗方程式並分享本篇貼文至您的個人頁面
(記得貼文要設公開哦,否則無法參加抽獎。)
❤️我們會在3/19抽出兩位幸運得主,送你《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完全圖解】:日本專科醫師教你這樣做,有效降低80%復發率!》一書❤️
(本活動得獎寄送區域僅限台澎金馬地區)
本活動於3/19 中午12:00截止!祝福各位幸運中獎😇😇
胃癌痊癒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原發性肝癌在香港常見癌症中排第五位,根據醫管局最新數字,2017年有1,834宗新增個案,但原來繼發性肝癌,即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症擴散至肝臟,在臨床上亦十分常見。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表示,以本地頭號癌症大腸癌為例,有四成患者的癌細胞會擴散至肝臟,演變成繼發性肝癌。
不只大腸癌,其實胃癌、胰臟癌以至乳癌等也有機會擴散至肝臟。但由於大腸的血液必須經過肝臟,再流到身體各處,因此大腸癌擴散除了影響局部淋巴外,最大機會是影響肝臟。潘教授解釋,當癌細胞由一個器官擴散至另一器官,可稱為晚期癌症,從前會認為難以治癒,大多會進行姑息性治療,即以盡量紓緩患者的痛苦為本。但近20年不少研究顯示,採取較為進取的治療,先切除或消融已轉移至肝臟的腫瘤,再加有效的化療,部份患者能成功痊癒。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大腸癌 #肝癌 #胃癌 #乳癌 #腸腫瘤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胃癌痊癒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原發性肝癌在香港常見癌症中排第五位,根據醫管局最新數字,2017年有1,834宗新增個案,但原來繼發性肝癌,即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症擴散至肝臟,在臨床上亦十分常見。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表示,以本地頭號癌症大腸癌為例,有四成患者的癌細胞會擴散至肝臟,演變成繼發性肝癌。
不只大腸癌,其實胃癌、胰臟癌以至乳癌等也有機會擴散至肝臟。但由於大腸的血液必須經過肝臟,再流到身體各處,因此大腸癌擴散除了影響局部淋巴外,最大機會是影響肝臟。潘教授解釋,當癌細胞由一個器官擴散至另一器官,可稱為晚期癌症,從前會認為難以治癒,大多會進行姑息性治療,即以盡量紓緩患者的痛苦為本。但近20年不少研究顯示,採取較為進取的治療,先切除或消融已轉移至肝臟的腫瘤,再加有效的化療,部份患者能成功痊癒。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
相關影片:
【瑞士最靚學校】30萬一年酒管學校讀啲乜?同總統子女做同學 五星級宿舍有情侶房 (果籽)( https://youtu.be/0fspyD1XI7s )
【白化病】全身白色途人見到即彈開 白化三兄弟:變相唔使排隊都幾好 (果籽) ( https://youtu.be/eZfM1wgm84w )
【肝臟權威】唔使食補肝品 72歲港大教授黎青龍飲酒兼夜瞓 「我個肝仲幾好」(果籽) ( https://youtu.be/c3ik8wTN1g8 )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
#果籽 #大腸癌 #肝癌 #化療 #肝臟 #腫瘤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胃癌痊癒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從零重生:抗癌鬥士的蛻變之旅,免疫療法抗癌新曙光」新書介紹
專訪:潘怡伶(作者)
許琬柔(台灣癌症基金會企劃)
內容簡介:
面對命運給予的磨難,在痛苦中蛻變成長,從零開始,蛻變重生。
每一次的苦痛都是蛻變,
每一次的蛻變都是成長。
在命運給予的任務下,這些鬥士想起了自己生命最初的樣貌,並憶起誕生剎那就明白的生命意義。
★罹癌,讓我變得堅強、更懂得感恩。—─洪翊玲 / 胃癌
由於癌細胞已經擴散到整個腹腔,一天之內被六位醫生宣判剩下半年不到的生命,經歷多位醫生對瀰漫型胃癌的消極態度,她該如何在只有百分之四的存活率中展現奇蹟?
★這段經歷,使我學會與自己相處,成為更好的人。──潘怡伶 / 乳癌
才剛適應新婚人妻的身份,一夕之間被強制加上了癌症患者的新身份,甚至被剝奪了當人母的權利。面對癌症的未知與恐懼,怡伶該如何調適自己,重燃希望?
★罹癌是老天爺的任務,活出不一樣的自己。──翁崇益 / 鼻咽癌
生日這天得到的生日禮物竟然是「癌症末期」,經過多次的治療發現癌細胞仍不停轉移,甚至被醫生宣告痊癒的機率不到百分之十,他如何擺脫死神的通緝,迎向新的人生?
★免疫治療時代來臨
認識免疫療法:免疫系統在身體內的角色
治療新希望: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免疫治療臨床應用:黑色素瘤、肺癌、胃癌、肝癌、泌尿道腫瘤
免疫治療Q&A:副作用、效果、免疫力的預防與提升
本書特色:
當你遇到突如其來的困境,你會絕望放棄,還是破繭重生,擁抱新生命?
十位抗癌勇士積極正向面對疾病,展現蛻變後的自己。
十位抗癌鬥士的宣言
★放下不安與擔心的包袱,新的世界就在等著你!──賴壽香
★生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葉明祥
★唯有喜樂的心,才是抗癌成功的關鍵!──洪翊玲
★生命不在於長短,而是活出精彩。──康琬琪
★累的時候,可以抱怨、哭泣,但千萬不可以放棄!──陳佩蓉
★面對癌症,妳永遠不是自己一個人!──潘怡伶
★生命可貴,懂得愛自己,步調變慢,把握當下。──林彥伶
★癌細胞教我的事,每天都要說我愛你!──伍釗宏
★將痛苦的「毒」,轉變為歡喜之「藥」的能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張慶彬
★永不放棄的百分之一,相信就會有奇蹟!──翁崇益
編者簡介: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於1997年12月成立,以「熱愛生命,攜手抗癌」為口號,致力於宣傳「癌症不是絕症」、「癌症可以預防」之觀念,落實降低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促進國人健康品質、提升癌症治療水準、增進國際癌症防治經驗之交流、推動癌友關懷與服務、以及維護癌友權益而努力。
多年來基金會推動簡而易行的飲食防癌運動,從「天天5蔬果」到「蔬果彩虹579」,更於2012年推動「全民練5功」整合性癌症預防觀念,鼓勵民眾力行「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定期篩檢」、「體重控制」、「遠離菸害」等,養成健康生活型態以降低罹癌風險。自2007年陸續於北、高兩地成立「癌友關懷教育中心,提供癌友及家屬專業諮詢服務,協助癌友重新適應生活、提升生活品質,降低再發機率。
台灣癌症基金會透過最貼近民眾的方式,從癌症預防宣導到落實癌友服務,希望帶領國人遠離癌症的威脅及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