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軟如棉,百病都不纏💪🏻
試試用手摸一摸自己肚臍周圍,如果有硬塊或感到痛楚,反映你的中焦不暢通。中焦等同身體整體的樞紐,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中焦不通就會中氣不足、運化失常,容易心神不定、口腔上火、易腹瀉和雙腳冰涼。
文章連結:http://blog.angeltong.com.hk/triplewarmer/
📽️更多健康資訊🎞️:
我的天然療法路:https://youtu.be/Nu1f9-nACDA
勿讓小朋友濫吃西藥:https://youtu.be/dMSn5CqnNto
#養生 #排毒 #中焦 #中醫 #健康 #唐安麒
* 圖片來自互聯網
------------------------------
大家記得like我的各個channel啦😁
Mewe:https://bit.ly/39KEGs6
IG 名:DR.ANGELTONG
YouTube:https://bit.ly/3ic4LDT
Blog:http://blog.angeltong.com.hk
KK Box:bit.ly/3r6x6Q3
Sound Cloud:bit.ly/3q8iI8x
SoundOn:bit.ly/2MFFiIg
Spotify:spoti.fi/3q57KB1
Listen Notes:bit.ly/3q61tom
------------------------------
肚臍硬塊痛 在 鄭梨華-抗癌.女人.二十年:因為癌症,她活得比所有人都精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魔鬼藏在肚臍裡?肚臍腫塊不得輕忽⚠】
დ看似出生後無用的疤痕,#卻距離五臟六腑最近
肚臍在中醫上被稱為「神闕穴」,可謂通達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藏之根的養生大穴,與身體的其他器官有密切相連,是某種程度上的健康晴雨表。
დ網路曾流傳「從肚臍的形狀或凹凸,能看出身體的端倪」
專科醫生則表示除非經手術或外傷,一般人的肚臍形狀出生後幾乎不會有變化,因此肚臍的形狀在臨床上不具太大意義。
應是由肚臍與其周圍的異常判斷,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做出正確診斷及處置👩⚕
დ肚臍內若有小痘子、腫塊硬塊等,且不斷變大,則必須要提高警覺❗
因為很有可能是「腹腔惡性腫瘤徵兆」。
此種肚臍結節以發現者 瑪莉約瑟夫 修女命名,在醫學上稱為「#瑪莉約瑟夫結節」,是一種轉移性的臍部病變,通常與腸胃道或婦科癌症有關。
▔▔▔▔▔▔▔▔▔▔▔▔▔▔▔▔▔▔▔▔▔▔▔▔
▶近日有一則新聞報導:
在高雄一位四十多歲女性發現肚臍裡有「肉色小痘子」,因覺奇怪且有疼痛感而就醫。
醫師安排斷層掃描、大腸鏡等檢查後,並經由病理切片,證實為乙狀結腸所轉移出來的腸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肝、肺、卵巢、淋巴等部位,屬於四期腸癌(末期腸癌),患者經過近半年化療、標靶治療後仍不敵病魔離世😢
此外,今年五月在台南,亦有一位七十五歲婦女發現肚臍上有流膿的灰色腫塊,就醫檢驗後,發現是胰臟癌的癌腺細胞所形成。
肚臍有時就像「發出最後通牒」的角色,也許身體曾給過人們許多警訊,卻都被忽視,最後換來的是晴天霹靂。
在察覺異樣不適前,就應該 #養成定期身體檢查的習慣,別讓你以為的小題大作,成了將來的後悔莫及,跟長期治療一樣,疾患也非一夕促成,小小的不對勁,很可能都是身體大大的提醒❗
#身體小警訊不得輕忽
#定期檢驗健康狀況
#根據自身調適_勿濫用醫療資源
肚臍硬塊痛 在 葉勝雄的育兒發燒友.小兒科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嬰兒肚臍疝氣的簡易原則就是「兩歲前可以縮小到兩公分以內」就不用管他。
世上真是無奇不有,中國大陸有一對年輕夫妻看到新生兒肚臍突出,以為是脹氣,竟然拿刀片把肚臍劃開,結果腸子從傷口處被推擠出來達50公分,緊急送醫後才開刀將腸子縫合回去。這個新聞真讓人匪夷所思,小baby肚子脹不看醫生就算了,竟然敢自己拿刀子割開小朋友肚子,只希望這個baby後來平安無事。
<<甚麼是臍疝氣?>>
上面新聞中提到的肚臍突出就是所謂的臍疝氣。臍疝氣就是發生在肚臍的異常突出(如圖)。新生兒臍疝氣算是非常常見的疾病,大約15-25%的新生兒有過這樣的症狀,早產兒腹壁肌肉比較柔弱,所以更容易見到臍疝氣的症狀。
<<臍疝氣的原因>>
新生兒臍疝氣原因是因為胚胎發育時肚臍環關閉不完全所導致,造成肚臍部位的內部沒有筋膜包覆保護,只有皮膚和皮下組織蓋在上面,下方就是腸子。
<<臍疝氣的症狀>>
通常都是父母或是在嬰兒室時護士觀察到baby肚臍部位有一像鈕扣狀的突起,當baby哭鬧、咳嗽或用力時,會突起更嚴重。所有父母都要注意臍疝氣是否有合併鉗閉的症狀(就是疝氣卡住推不回去)。萬一發生鉗閉,babay會有腹痛、嘔吐及肚臍硬塊的表現,這是腹部急症,必須緊急動手術。一般而言,疝氣範圍小於1公分比較容易發生鉗閉,大於1公分反而比較不會。
<<臍疝氣的診斷>>
主要由有經驗的兒科醫師進行身體檢查即可判斷,但要注意baby是否有合併其他先天異常,比如唐氏症、愛德華症候群、甲狀腺機能低下症、黏多醣症、貝克威斯-韋德曼氏症候群及馬凡氏症候群等等。
<<治療與預後>>
大部分的臍疝氣在2歲之內會逐漸關閉,不需要動手術或特別的治療。即使2歲時還沒完全關閉,只要有逐漸癒合的趨勢,醫師會等到5歲再來決定是否需要動手術。
<<貼心小叮嚀>>
以前台灣的習俗會使用錢幣或銅錢把成一個束帶壓住臍疝氣的部位,這是完全不需要的,而且一不小心綁太緊還可能壓迫到腸子造成壞死,或是摩擦造成接觸性皮膚炎等,就得不償不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