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喝什麼呢 ep36 CAFE IN 民權旗艦店
#杏仁冠軍拿鐵
選用alpro杏仁奶
濃縮基底和杏仁奶完美結合
不搶走咖啡的香醇 整體溫潤順口
#衣索比亞耶加雪菲G1日曬
選用不失誤的聰明濾杯
冰的手沖帶出柑橘和莓果風味
座落在台北民權東與中山北交叉口
醒目具有設計感的灰白外觀
正是近年來不斷進步的CAFE!N
乾淨純白的室內空間
二樓大片玻璃對外視野清晰
整體內用空間則是硬咖啡的簡約硬元素
這裡也能喝到阿里山 #鄒築園 的咖啡呦!
#咖啡茵的咖啡日記
#台北咖啡
聰明濾杯 拿 鐵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兩天學長忙著測試
川流濾杯、咖啡王二代、最新的超強錐刀磨豆機(保密)
閒暇之餘看了一下各大手沖咖啡的社團
發現不少人對於是否要多買幾個濾杯有了不同的聲音
學長就想到以下這篇文章,回鍋給大家思考
濾杯當然是一種萃取工具
和廚具一樣,需要搭配你的廚藝,才有價值
但總有需要功力的廚具、和相對比較不吃功力的廚具
就算都是平底鍋,也可能會因為材質、厚薄、大小有差異
有些人一個中華鐵鍋就可以生出上百種好菜
有些人就是需要多種廚具,才能變出他理想的好菜
但誰對誰錯?當然沒對錯啊,能生出好菜就是對
以學長自己來做例子,我會的手法也不少了(詳見youtube)
但我還是有鍾愛的10種濾杯啊,為什麼?
因為有些厲害的味道就是要搭配某些濾杯才更有特色啊
不是光靠手法就能搞定一切的,哪有那麼厲害
(當然也不是光靠換濾杯就能搞定一切,要相輔相成)
--
【手沖咖啡-練習的程度和器材的選擇】
讓我們先舉個生活的例子
學做菜,可以選擇簡單的家常菜也可以做功夫菜
當然需要投入的心思差很多,好吃的程度也不一樣
沖煮咖啡其實也是類似的觀念
你如果選擇比較複雜的路線,像功夫菜
選料、刀工、火候、調味、擺盤,缺一不可
自然也延伸出比較多的基本功,需要大量練習
你如果選擇比較簡單的路線,像家常菜
你需要思考的可能是便利、輕鬆、快速、不膩、健康
練功的需求可能少一點,反而要多思考好用的工具
以上2種選擇沒有好壞高下之分,就是看個人的需求
天天功夫菜會搞死自己
餐餐家常菜也會膩、會想吃點特別的
回歸到手沖咖啡,其實觀念也差不多
給水大小、控水穩定、觀察粉層的狀態
就是最基本的技能,無論功夫菜或家常菜
只要你越熟練,你的菜自然會更好吃
所以這是非練不可,而且也不難練
有了基本,你就可以選擇往功夫菜或家常菜的方向走
-----如果是功夫菜,你可以選擇-----
HARIO v60→就像平底鍋,千變萬化但難上高峰
KONO系統→就像中華鐵鍋,功夫深就無可取代
花瓣濾杯→就像塔吉鍋,懂特殊手法就很好吃
-----如果是家常菜,你可以選擇-----
梯形(kalita波佐見、三洋)→就像鑄鐵鍋,跟著步驟走基本就好吃
波浪濾杯→就像舒肥機,超簡單,但要很好吃要額外調味
聰明濾杯系統→就像水波爐,參數設計好風味也不錯
好多人學手沖都是HARIO v60,這就像平底鍋家家戶戶都有
但他的特色就是易學難精,需要較多的基本功支持
你愛用就要多練功,才能更上一層樓
但如果你沒太多時間學料理,但又想要輕鬆好喝
那就應該選舒肥機、水波爐,而不是選擇平底鍋
舒肥機當然貴一點,但省事又容易成功
食材的成本才是最貴的,你煮壞多少geisha
就像多少人糟蹋了好肉好海鮮一樣
選一些難的工具又不練功,那有甚麼辦法...
這也是精品咖啡的明智未開
很多人買鍋子前都會爬爬文,看看哪個鍋子適合自己
但好像很少人會特別爬文,去了解濾杯的特性
先弄清楚鍋具,再練適度的功
才不會事倍功半,甚至打退堂鼓
如果你選了一支技術要求本就高的濾杯
那就認命練功啊,自己的鍋自己背,自己的水自己練囉
#如果有人買了舒肥機
#還拿鍋鏟拼命在裡面撈啊撈的
#你一定會覺得這個人真傻
聰明濾杯 拿 鐵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手沖咖啡-練習的程度和器材的選擇】
讓我們先舉個生活的例子
學做菜,可以選擇簡單的家常菜也可以做功夫菜
當然需要投入的心思差很多,好吃的程度也不一樣
沖煮咖啡其實也是類似的觀念
你如果選擇比較複雜的路線,像功夫菜
選料、刀工、火候、調味、擺盤,缺一不可
自然也延伸出比較多的基本功,需要大量練習
你如果選擇比較簡單的路線,像家常菜
你需要思考的可能是便利、輕鬆、快速、不膩、健康
練功的需求可能少一點,反而要多思考好用的工具
以上2種選擇沒有好壞高下之分,就是看個人的需求
天天功夫菜會搞死自己
餐餐家常菜也會膩、會想吃點特別的
回歸到手沖咖啡,其實觀念也差不多
給水大小、控水穩定、觀察粉層的狀態
就是最基本的技能,無論功夫菜或家常菜
只要你越熟練,你的菜自然會更好吃
所以這是非練不可,而且也不難練
有了基本,你就可以選擇往功夫菜或家常菜的方向走
-----如果是功夫菜,你可以選擇-----
HARIO v60→就像平底鍋,千變萬化但難上高峰
KONO系統→就像中華鐵鍋,功夫深就無可取代
花瓣濾杯→就像塔吉鍋,懂特殊手法就很好吃
-----如果是家常菜,你可以選擇-----
梯形(kalita波佐見、三洋)→就像鑄鐵鍋,跟著步驟走基本就好吃
波浪濾杯→就像舒肥機,超簡單,但要很好吃要額外調味
聰明濾杯系統→就像水波爐,參數設計好風味也不錯
好多人學手沖都是HARIO v60,這就像平底鍋家家戶戶都有
但他的特色就是易學難精,需要較多的基本功支持
你愛用就要多練功,才能更上一層樓
但如果你沒太多時間學料理,但又想要輕鬆好喝
那就應該選舒肥機、水波爐,而不是選擇平底鍋
舒肥機當然貴一點,但省事又容易成功
食材的成本才是最貴的,你煮壞多少geisha
就像多少人糟蹋了好肉好海鮮一樣
選一些難的工具又不練功,那有甚麼辦法...
這也是精品咖啡的明智未開
很多人買鍋子前都會爬爬文,看看哪個鍋子適合自己
但好像很少人會特別爬文,去了解濾杯的特性
先弄清楚鍋具,再練適度的功
才不會事倍功半,甚至打退堂鼓
如果你選了一支技術要求本就高的濾杯
那就認命練功啊,自己的鍋自己背,自己的水自己練囉
#如果有人買了舒肥機
#還拿鍋鏟拼命在裡面撈啊撈的
#你一定會覺得這個人真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