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綿的貿易戰,你投資怎麼調整?
2019也快近尾聲了,纏綿許久的貿易戰依然要繼續下去,紛紛又來了許多同樣的問題,老師:「投資怎麼調整啊!」,前些日子已經都提醒大家怎麼調整了,而我自己「沒調啊」,因為我一直都是這樣投資的。
歷經了中美貿易戰、阿根廷事件,你應該要深深體會「高配息、高風險」,我真的要再次地提醒你:
1.買債券基金95%以上都是長期投資領息,能賺到資本利得的很少,因為不是淨值低買進,淨值高賣出就能賺到錢,還有匯率、手續費的問題,把這些全部考量進去,也許只賺一點、也許沒賺、更也許是賠的,又何必大費周章地走一遭。2008年時各類資產暴跌,光高收益債券基金就跌了40%,淨值很低但當時台幣兌美元曾來到1:35,你自己算一算,有因淨值低而買到多的單位數嗎?
2.既是要長期投資領息,當然不會挑高配息高波動的基金,因為高波動的基金如何長期投資?你想要心驚膽跳一輩子嗎?你想要你買的基金淨值長期趨勢是往下的嗎?你想清楚一點,98%以上的人是無法接受的,你確定你是那2%?
3.所以「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基金」非常不適合長期投資,還有有些基金有類似穩定配息級別(如聯博全高收AA級別),的,事實上都不適合長期投資,因為其淨值長期趨勢是往下的,但如果長期投資買聯博全高收AT級別,就很OK(我一定是強烈建議買AT級別)。也許你現在可以不在乎淨值的大波動(或長期趨勢往下),但再過了10年,你又是甚麼想法?我還是那句話:98%以上的人是無法接受的。
4.你買的全高收基金、美高收基金,想過你的配息率為何總比別支同類型的基金多嗎?我教大家SOP四步驟,check一下你的基金投資CCC(及以下)級別的比重有多高?超過10%?15%?還是20%?越高你的基金配息就越多,你有確定要買CCC比重這麼高的嗎?想清楚呀!高收益債本身就是個高風險的產品,如有3支高收益債,其CCC(及以下)級別的比重分別是:5%、15%、25%,為什麼你偏偏要挑那個配息率特別高的CCC(及以下)級別的比重25%的,在高風險產品中再挑風險最高的,還說要長期投資領息,這樣的邏輯對嗎?
5.不是基金的名稱沒有「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基金」這幾個字就不是「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基金」,用SOP四步驟的第3個步驟check一下就知道了。若是「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且SOP四步驟中第3步驟check的結果,基金的貨幣分布,大都是美元(有些基金名稱叫「新興市場強勢貨幣基金」,那麼就大致沒甚麼問題。
6.定時定額也建議大家未來將「美國」+「科技」比重調高,二類加起來50%也不為過
(1)美國基金買大型股還是小型股?我不挑任何一種,我選不要一定要大型或小型的基金。
(2)科技類:美國科技基金、全球科技基金、台灣科技基金都可以,其中台灣科技基金也不一定非選科技類不可,只要你買的台灣股票型基金不是以投資傳產為主的,基本上都是科技占比很高的。
(3)區域型基金的比重調降,其他單一國家(如中國、印度)沒說不可以,也沒說增加或減少,請依個人狀況自行決定。
(4)如何調高比重:若你尚未買,或有錢想加碼時,自然增加到「美國」+「科技」這二類上,若不是,那就等其他的基金贖回時再好好的重新調整比重。
以上的投資建議,可以『耐』隨時產生的地震,我是一直都是這樣的配置,因此當大家何時問我:配置怎麼調整時,我的答案都是「沒調啊!」。
附註1:
四大步驟了解一檔基金的波動度
請你一定牢記以下四步驟
1.該基金投資在哪些地區?(新興市場要特別的看國家別及分散比重)
2.該基金投資哪些標的?(高收益債要特別看CCC(及以下)級別的占比)
3.該基金投資用甚麼幣別買這些標的?(美元?歐元?當地貨幣?)—看月報中的貨幣分布即可知
4.你選擇用甚麼幣別投資這檔基金?(你買基金時都挑美元計價?澳幣計價?南非幣計價?)
只要能先清楚知道上述的四個要點,就能判斷波動的大小(風險的高低),進而問自己是否能接受?
附註2:若你買了這些高風險的產品,也覺得現在(或未來)自己是無法承受的,就趕緊換吧!千萬別因為它淨值跌了,又加碼想攤平,本已風險高,再來個風險高,怎麼想邏輯都不通!
聯博美國收益南非幣 在 姐夫的理財心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新消息!有基金公司將在11月底12月初停賣手續費後收型基金(俗稱B股基金),這一年來在鉅亨寫了很多篇B股基金相關的文章,也有一些迴響,有朋友半開玩笑說,因為我的文章,B股基金業績差很多,我必須說:我真的沒那麼偉大,我也不背這種黑鍋,老子我這輩子最不喜歡被誣賴。因為
1.早八百年前就有一些部落客在寫了
2.金管會已經盯上B股基金,我知道後才把這訊息揭露給大家知道,不是因為我寫,金管會才查
3.很多媒體知道不寫而已
4.很多國家都早已不賣這種基金,也有基金公司雖然在台灣有核備這種基金,早就宣佈不賣了
5.讀了四年的新聞系,我承認沒唸得很認真,但至少還學到有新聞性的消息,只要是事實,就可以寫,所以寫B股的出發點,就是那麼簡單,大家不必用陰謀論看文章,想太多了。
八月時,有再寫了一篇B股基金的文章,因某些原因,網路應該查不到了,今天聽到這消息,想把這篇文章在我臉書再貼一次,有興趣,有耐心看的人可以參考,更歡迎分享
又來了!哈哈哈!B股基金加警語嘸效啦 因為……
主管機關終於要管B股基金了(後收手續費型基金),媒體報導說,管的方式是「廣告加警語」,有管總比沒有好啦,但看到這消息,我噗哧笑了出來,心想:又來了!哈哈哈!
每次有基金投資糾紛出現,主管機關要求業者提出解決之道,最後最常用的改善方式就是廣告加警語,而主管機關也就買帳了,好像認為加警語就能解決問題,於是現在的基金廣告上警語「落落長」,不要說投資人不會看,連理專都不一定會有耐心理它。
然而,加了警語卻幫基金業者或是銷售機構開了巧門,以後碰到問題時,就有了合理反駁的藉口說:我都有提醒你喔,是你自己沒看,責任可不在我。就像前幾年的連動債一樣,銷售機構都說合約上有提醒投資人,賠了錢不關他們的事。當然,我說過,投資人自己沒搞清楚商品,要負部份責任,但糾紛的來源其實是銷售行為背後的運作,這才是主管機關要好好監督之處。
B股基金暗藏什麼玄機,之前就寫過,但今天就把它寫更清楚一點吧!愈來愈多的銀行在推薦B股基金,就是因為銀行賣B股基金可以拿到比前收手續費基金更多的手續費收入。台灣基金史上,第一波讓銀行開始嚐到甜頭的就是聯博系列的基金,後來駿利系列的基金也靠B股基金打響了名號,只是後來美國出現了基金醜聞後,駿利在台灣就沒有太強推B股基金了,至於接下來會不會因應台灣的形勢重新大推,那就請大家仔細追蹤囉。
由於B股基金對銀行業績實在太補,所以,了解這個生態的台灣業務人員只要能夠說服境外基金公司在台灣賣B股基金,幾乎無往不利,後來的鋒裕系列基金也因為跟銀行合作賣B股賣得嚇嚇叫,躋身台灣前十大境外基金公司,這兩年的另一代表作則是路博邁基金。
路博邁一進台灣,就一口氣賣了B股與C股基金(都是後收型基金,只是持有時間長短收取費用的不同,先前的文章有提過),甚至還開出了各種不同的計價幣別基金,如澳幣、南非幣(最近買了這些計價幣別基金的投資人恐怕要哭了吧)。一開始只跟玉山銀行獨家合作,沒想到玉山賣太好了,於是其他銀行也搶著要賣。而其它基金公司看到路博邁的例子,之前沒賣的,也開始要特別為台灣量身訂作後收手續費型基金,其它銀行同業看到玉山的例子,也紛紛要求行員要賣這類基金。為路博邁打下一片天的高層團隊最近跳槽到了鋒裕,會不會如法炮製相同的銷售模式,業界都在睜大眼睛看。
基金公司為了鼓勵銀行賣B股基金,不惜血本花大錢,獎金、獎品、假藉教育訓練名義行國內外旅遊之實等等前金後謝的銷售行為,早就是業界公開的祕密,能給就盡量給,毫不手軟,銀行為了手續費收入,那管得了投資人的績效,許多不知情的人就這麼迷迷糊糊地買了B股基金而不自知,主管機關不知是不知情,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為了業績而不當推銷金融商品,這在歐美部份國家可是重大違法事件,但在台灣卻成了理所當然,這才是主管機關真正要管而沒管好的事。
所以,要管B股基金該如何才是對症下藥呢?其實之前也陸續講過,除了加警語,告訴投資人有各種內含與外加的費用,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賣B股基金,就得強制揭露前收與後收手續費基金績效的差別,讓投資人了解省了手續費但卻可能賠了績效。
然後呢,現在B股基金最新戰場是類全委保單,這可是基金公司心目中的肥沃的處女地,很多銷售基金不能做的事,在賣保單時都可以肆無忌憚地大做特做,而且費用收更凶,我實在也不懂,主管機關都是同一個,同樣都是在賣基金,為何可以一國兩制?
總之,一句話啦,無論是直接買基金還是透過保單投資基金,請了解B股基金後再決定要不要買。也希望主管機關要管就管對方向,否則下一個金融地雷可能就在這裡!尤其是後收型、雜幣計價的高收益債券基金。
聯博美國收益南非幣 在 【精華版】年化配息高達10% 南非幣商品該怎麼買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