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萊拉 ◎Carol Ann Duffy 凱洛・安・達菲
教我,他說——
我們坐在床上——
如何關愛。
我輕咬他的耳朵。
你這是什麼意思?跟我多講些。
他坐了起來,伸手拿啤酒。
我可以自老虎的咽喉
扯掉吼叫,
或者用火漱口,
或者整晚睡在牛頭人身怪物的巢穴,
或者自熊的身上
剝取咆哮的毛皮,
全憑一身膽識。
我無所懼。
把你的手放在這裡——
他引領我的手去摸
他心臟上方的疤痕,
戰場上得到的四面勳章級的傷口——
但我無法溫順,或愛憐,或溫柔。
我得勇猛。
有何療方?
他再次肏我
直到他渾身酸痛,
然後我倆沖個澡。
後來他將頭枕放我膝間
躺了一小時,天色漸暗;
他的聲音變了,輕柔的喉音
我僅能依稀聽見。
是的,我確知
他想改變,
我的戰士。
我就在那裡。
所以當我覺得他癱軟睡著時,
當他開始,一如往常,打鼾時,
我任由他滑落,呈大字型躺臥,英俊而巨大,
在地板上。
在我拿取剪刀磨利之前——
先剪下充滿聖經味的黑色空氣——
我用鐵鍊將門綑綁。
事情如此、因此、於是發生。
隨後我用從容不迫、熱情洋溢的雙手
剪掉他的每一綹頭髮。
*在聖經故事中,狄萊拉(Delilah)是大力士參孫所愛的女人,也是背叛他的女人。她剪去參孫的頭髮,讓他神力盡失,並將他交給非利士人,參孫因此雙眼被挖並被囚於監獄,受盡羞辱。
--
◎作者簡介
凱洛.安.達菲(Carol Ann Duffy)1955年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五歲時隨家人遷居英格蘭斯塔福郡。後進入利物浦大學就讀,1977年獲得哲學學士學位,2008年獲頒基爾大學和斯塔福郡大學之榮譽博士學位。
達菲在2009榮獲英國桂冠詩人,是341年來英國首位女性桂冠詩人,也是第一位蘇格蘭籍的桂冠詩人。
達菲寫詩,也寫劇本。著有《站立的裸女》(Standing Female Nude)、《另一個國度》(The Other Country)、《陰暗時光》(Mean Time)、《癡迷》(Rapture)、《世界之妻》(The World’s Wife)等。
◎譯者簡介
陳黎,1954年生,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等。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2005年獲選「台灣當代十大詩人」。
張芬齡,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現代詩啟示錄》,與陳黎合譯有《辛波絲卡詩集》、《聶魯達雙情詩》、《精靈:普拉絲詩集》、《拉丁美洲現代詩選》等。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小品文獎,並多次獲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
--
◎小編R Shu Poem4Life 賞析
|狄萊拉:聖經故事中的壞女人|
狄萊拉是聖經故事中,大力士參孫的情人。因為參孫的母親非常虔誠,神於是賜予參孫超人般的神力。當時以色列人正跟非利士人打仗,也因為參孫能夠一個打三十個,因此成為以色列人眼中的英雄。
不過,聖經也提到,參孫個性剛愎,且不尊重以色列人的律法。他不只娶非利士女子為妻,更與妓女狄萊拉交往。非利士人為了打敗參孫,用金錢誘惑狄萊拉,狄萊拉最後也逼問出參孫的弱點:只要他的頭髮被剪掉,就會失去過人的力氣。
一夜,狄萊拉讓參孫躺在她的腿上,等參孫睡著,便讓非利士人把他的頭髮剪掉。參孫也因此失去力氣,被非利士人關進牢裡,受盡磨難。
|「教我,如何關愛」詩人眼中的狄萊拉|
在聖經故事中,狄萊拉無疑是個背叛者。但凱洛・安・達菲改寫了參孫被剪掉頭髮的故事,也給予狄萊拉完全不同的定位。
詩的一開始參孫向狄萊拉「求救」:「教我,如何關愛」,在狄萊拉溫柔的引導下,參孫告訴狄萊拉,他雖然有過人的膽識跟力量,可以隻身與老虎、熊、怪獸對抗,但他無法示弱。
身為族群英雄的參孫,長期被要求展現勇猛的樣貌,讓他忘卻了如何溫柔。在參孫身上,連心的所在,都包覆著殺伐得來的傷口。
而狄萊拉面對情人痛苦的告解,除了陪伴、除了做愛、除了讓對方躺在自己膝間稍微安睡,別無他法。
就在那一夜,狄萊拉看著愛人熟睡的臉龐,下定決心,要帶他脫離這個輪迴。她先用鐵鍊將門捆死,避免非利士人闖入,之後,趁參孫熟睡時,剪光他的頭髮,讓他失去所有的力量,暫時,卸下英雄的武裝。
|釋放武裝,我們都需要一個狄萊拉|
帶有寓言意味的聖經故事,或許想要教誨世人,不要剛愎自用,不要沈淪女色,否則就會像參孫一樣遭受背叛。聖經中的狄萊拉也因此被貼上所有負面的標籤:淫蕩、貪財、背叛。但在凱洛・安・達菲的筆下,狄萊拉才是最深情、最溫柔的人。
參孫的故事並非只是翻轉聖經,同時也是現代人——尤其男性——時常遇到的困難。
不少男生從小就被教導「男生哭什麼哭」、「跌倒不會站起來啊」,久而久之,也讓男性難以察覺自己的情緒,甚至失去了哭泣的能力,不知道如何排解情緒。所有的負面情緒,歉疚、悲傷、自責,不安,全都轉化為「心煩意亂」的模糊感受,然後轉變為男生唯一被允許的情緒:生氣。
這樣的狀況,也不只出現在男性身上,在強調理性的工作場合,在講求效率與權力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或許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位狄萊拉,讓我們得以暫時放下武裝,展現真實多元的自己。
|我們需要怎麼樣的華文課本|
聖經在英語世界的地位,或許就如同台灣課本中的論語孟子,其中不是沒有可以轉化出現代意義的故事,只是多數老師礙於壓力緊湊的進度,沒有辦法告訴學生,這些古典故事怎麼跟跟現代做結合。
比如古代詩人貶謫的心情,怎麼應用到考試不順、升遷失利?孔子周遊列國說服各國君王回歸周代禮教的故事,是不是可以跟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前往聯合國演講做個對比?聖經中的善惡二元論,在人心如此複雜的現代,是否可能有新的解讀方向?
對我來說,古典並非沒有意義(作為前車之鑑也是一種意義),但如果缺乏跟現代的連結,所謂經典,只不過是一堆過時死人murmur而已。
--
美術編輯:宇軒
圖片來源:宇軒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1/20210126.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告別國語 #華語文 #華文課本 #狄萊拉 #凱洛安達菲 #桂冠詩人 #聖經 #參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VOGUE Taiw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破解五個關於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的誤解! #請訂閱 #開啟小鈴鐺 #性別 你知道1.7%的人口是「雙性人」,就和天生紅髮的人一樣常見嗎? 【 其他熱門主題】 女孩們活出最美的自己!Work it ► http://smarturl.it/r7si6s 芭蕾舞者們的血淚史 ► http://smartu...
聖經 二元論 在 吳祥輝 Brian W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摘自「磅礡美國」
馬克吐溫,傑克倫敦,史坦貝克,三位作家的作品都名列「塑造美國的書」Books That Shaped America。88本書由美國國會圖書館在2012年選出。從1607年,美國第一個殖民地在維吉尼亞Virginia詹姆斯鎮Jamestown落腳起算,四百年來,選出88本。不是里程碑作品,恐難入選。
(略)
殖民地時代的文學價值,貴重在反抗統治體制。「常識」是本小冊子,被譽為「史上少有任何國家的任何刊物,造成像常識這樣大的風潮」。面對世界上最強大的大英帝國軍隊的恫嚇,潘恩給美國人簡單的「常識」:一個小島想永久統治一片大陸是非常荒謬的。
他稱英國和歐洲的貴族是「一種從腐敗社會生長出來的霉菌」。「先烈的熱血和天理之聲在召喚,獨立的時刻到了。」「常識」成為美國獨立革命的聖經。華盛頓深受震動。民間和軍中都在讀。識字的讀給不識字的聽,長官對著部隊朗誦。
(略)
「紅樓夢」是中國在大清帝國殖民時期臣服的經典顛峰。殖民風的舊文學價值和品味已在中國終結,卻在台灣成為文學主流的傳承。從文學就可洞悉台灣的殖民地本質。殖民地的品味和性格,就是風雅和馴服。
批判是現代文學的核心價值,帶來獨立思考和反省。批判是起點,原創是核心。原創就是對傳統批判的最具體表現。批判和創新同時進行。「非虛構」的作品,也可以這樣看。1907年,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實用主義」Pragmatism,調和「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不服從二元論的傳統哲學觀點。
(略)
跨領域和跨界的緊密結合,從二十世紀下半葉就開始,已是二十一世紀美國文學主流。小說和非小說,虛構和非虛構的傳統界線已被打破。非虛構小說中充滿真人真事的成分,以及科學和歷史等知識。創造性非虛構Creative Nonfiction或稱文學性非虛構Literary Nonfiction,使用文學性的風格和技巧表現知識,閱讀趣味像在讀小說。
文學之旅就是國家心路歷程。人生不是朝露,人生從母親最勇敢的那一天開始。
(圖為史坦貝克中心,故居,和「憤怒的葡萄」中洪水暴漲的薩利納斯河,和「人鼠之間」的孤獨鎮)
書訊請見留言 謝謝
聖經 二元論 在 Sam Tsang 曾思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似乎十分想像地去思考路德兩個國度的教義, 或許一份可靠的引介文章能克服我們的困擾。 鄧紹光老師的〈路德論政教〉相信能恰如其分地擔上此角色, 十分值得花上時間細心閱讀。
本文收於鄧紹光編《回到根源去:福音信仰與改教精神 》(基 道:199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鄧紹光︰〈路德論政教〉
一、 引言
路德的兩個國度的教義(Doctrine of Two Kingdoms, Zwei-Reiche-and-Zwei-Reginet-Lehre)十分複雜,卻是他成熟的政治和社會思想的關鍵觀念。大體來説,路德此一兩個國度的敎義,成於一五二二至一五二三年間,以〈世俗權柄︰順服至何等程度〉一文為起點,此後雖有改動,但都只是語言名詞,而非意念思想。1 路德的政治思想並非憑空臆造,若沒有一五一七至一五二零年間的神學革命,斷斷不可能現兩個國度的教義。2 兩個國度的教義,一方面根源自他的神學思想 · 另一方面也貫穿了他的政治論述︰政府、教會與國家、基督徒在社會中的角色,成為一十分重要的政治神學的核心概念,能夠弄清楚其含義,即能幫助我們確定其對政教關係的了解。然而,過去歷史上的實踐表明了對兩個國度的教義的了鮮並非一致的,甚至現了互相矛盾的解釋、援用,例如在東西德統一之前,西德某些信義宗信徒以此教義為由支持保守的政治勢力,而東德的信徒則以同樣的教義來合理化他們居住在共產主義的國家之中;又如二次世界大戰時,既有據此而反對第三帝國採取中立態度,也有從中獲取理據反抗納粹暴政。3 這種現象基本上反映了路德兩個國度觀的弱點,下面將會進一步指出。
二、 兩個國度的三種含義4
Cargill Thompson的硏究指出,路德的兩個國度教義包含了三組元素,這三組元素雖然互相分別,但又關係緊密,不能分割開來了解。第一組是兩個領域(two realms, Zwei-Reiche)或秩序,一個是靈性的領域(spiritual realm, des geistliche Reich),另一個是時間或世俗的領域(temporal realm, des weltliche Reicht)。這兩個領域都是上帝為人類的存在而設定的,分別對應人類的兩種本性︰靈性的和肉身的。要注意的是,這兩個領域是平行的而非對立的,分別表明人的兩種關係,與上帝的跟與人的。前者是救恩的領域或秩序,後者為自然的領域或秩序,都是人活出其本性的領域。
第二個組別是兩個政府(two government of the world)。上帝在地上/世界為人類設立了兩個不同形式的政府,一個是靈性政府(spiritual government, des geistlische Regiment),以「道」管治,另一個是時間政府(temporal government, des weltliche Reginment),以「劍」管理。明顯地,這兩個政府是對應第一個組別的兩個領域,也是平行而非對立的。第一個組別是從人性論的角度來講,第二個組別是從上帝的角度來著眼,透過兩種不同形式的政府來實現第一個組別的兩重關係。
在兩個組別之外,尚有第三個組別,這就是上帝的國度(Kingdom of God, Reich Gottes, Reich Christi)和撒旦的國度 ( Kingdom of the Devil, Teufel Reich, Reich der des Welt)。這兩個國度跟第一和第二組截然不同,雖然路德很多時會以「國度」來講述領域/秩序和政府,因而帶來不必要的混淆和混亂。可是,在本質上,這兩個互相對立的國度並不就是兩個領域或兩個政府,是不能互相等同的。然而,這兩個互相對立的國度卻又跟這兩個領域和兩個政府關係緊密,同為兩個互相對立的國度的爭戰是以兩個領域和兩個政府為戰場的。一方面,上帝以之為武器對抗邪惡的勢力,另一方面,撒旦則不斷以各種方式擄掠人心歸於邪惡國度之下。
在此可以稍作總結,在路德的兩個國度的教義中,包含了兩對二元論在內,互相交錯。第一對是上述所指的第一組別和第二組別,都是上帝所設定的,並且上帝透過這兩個組別工作。在本質上,這一對二元論不純是對應人性的兩面,並且是具體表明上帝在地上的活動,上帝與人的兩種關係,一為直接的,另一為問接的。因此,這一二元並非互相對立的,而是彼此平行、互相補足的。相反,另一對二元論卻是上帝與魔鬼之間的衝突,沒有任何妥協,彼此之間的爭戰就構成了人類歷史的方同。莫特曼在討論路德兩個國度教義的文章以一圖表(見下頁)總結下這兩對二元論之間的關係。5
三、 兩個政府的關係:互相分別、彼此限制
在神學根源上,路德的稱義神學(Theology of Justification)決定了兩個政府的關係,乃必然的分割,人在自然秩序中所作的一切均不能有助其在靈性秩序中的生命;6 然而,即使是基督徒,卻又只是「同時為義人,同時為罪人」(Simul justus, simul peccator),他們在地上生活仍需要法律來約束,抑制罪性,7 更何況是非基督徒。因此,上帝設立兩個政府、兩重秩序是必要的,一個是拯救的,另一個是創造的;一個是內在內心的義,另一個是外在行動的義;一個是內在永恆的平安,另一個是外在的平安;一個是非強制性的,另個是強制性的。路德認為這是上帝管治這個世界的方式,其實是管治人的兩種本性︰靈性與肉體。
由於兩個政府,兩種秩序各有自己管轄的對象,因此自然地就有其領域與範圍,不能混淆,越俎代庖。靈性的政府不能定下法律規限人的行為,因為其權柄是非強制性的;世俗的政府不能設定法律干預信仰或強逼人接受上帝,因為其權柄涉及生命與財產而非靈魂。話雖如此,即使在原則上,此一分別其實並非如路德所想像般一刀兩斷的(clean-cut),亦因此而帶來不同的實踐方向。
除此之外,路德更進一步從兩個敵對國度的脈絡來堅持分別的重要性。8 他認為在整個上帝與撒旦的爭戰中,兩個政府、秩序處於非常核心的位置,撒旦一直嘗試運用形形式式的手段引誘當中擔任不同崗位的人濫用其權力,而其中最有力的攻擊莫過於混淆兩個不同的政府(Confusio regnorum),忽視靈性政府與世俗政府的分別,並互相干涉、混亂二者,後果是以世界而亂天國,以天國而亂世界,帶來的只會是混亂而非秩序。在路德眼中,教宗是混亂兩個政府的典範,故稱之為敵基督(Anti-Christ)。教宗不單宣稱世俗與統治者的權怲必須於教宗,更把世俗政府的統治方法引進屬靈領域,從而定下法律以強逼信仰、把自願特性的靈性政府轉為一法律和刑罰的世俗政府。路德亦同時警告當時的諸侯,切勿干預信仰事務,因為他們在此領域無任何權柄,不能任意妄為。兩個領域、政府不相干涉,不僭越己分,就能發揚各自的功能,抵擋魔鬼,一旦越權代理,則陷入混亂而為撒且所用,這是路德何以堅持兩個政府必互相分離的究竟原因。
如此一來,正是因為互相分離有別,故能彼此限制。這種限制並非否定了各自的獨立自主性,而是明各自的獨立自主性是有其範圍的,而非無所不及,一旦離開其範圍則失去其主宰能力,其自作主宰的能力只能及於其被劃定的秩序、事務之內。由於這兩個政府管轄的範圍已窮盡人類的生活領域,故此,在邏輯上,它們是互相限制的。這種互相限制的能力可以進一步表現在各自對對方越軌行動的否定之上。世俗政府一方面固然不能越權以行政手段干預宗教自由、教會該如何解釋聖經、制定教義。但另一方面卻可以懲治那些違反法律,如犯上偷盜、欺詐、謀殺等罪行的教會中人,那怕是牧師、教宗,因為這是他們管轄的範圍。靈性政府以愛心寬恕的方式對待這些罪人是合理的,然而卻不能以此代替了世俗政府的執法,就這個意義來説,世俗政府履行其懲治功能正是限制了靈性政府的處事方式於其自身的範圍之內。同樣地,靈性政府不能教導或指引世俗政府如何治理社會國家(how to rule),正如不能教導廚師該如何烹飪;可是,神職人員卻有責任指出擔任公職的人並不因其為執法者而為義人,他們可以同樣犯上種種一般人會犯上的靈性罪行,更重要的是提醒執政者切勿以行政主導宗教,重申世俗政府並不能帶來拯救,以此來限制對方的功能。
兩個政府之間的互相分別,彼此限制,後果是否定了聖化的政權,避免了政治化的教會。
然而,兩者的關係是否真的如此乾淨俐落呢?路德自己就從消極的限制轉至積極的干預。原來兩個政府盡其本身的職權伸展至對方領域內以懲治犯法或防止權力越界,路德卻更進一步。當路德限制神職人員不應干預世俗政府運作之時,他卻給予他們對抗一切罪惡(sin)的責任,不單是個人性的罪,並且包括一切濫用職權的罪,這樣就涉嫌干預統治者如何使用職權,指導執法者如何對待被統治的人民。路德明確指出牧者傳道需要積極勸誡當政者不能以權謀私,反之卻要秉行公義,善待百姓,如此一來,也就不單只是消極地阻止限制世俗政府的運作範圍,並且是積極地教導應如何統治,如何行使其職權,這就犯丁路德原來自己訂下的原則︰兩個政府是互相分離,不相干涉的。此外,路德在界定世俗政府懲治罪行的範圍亦十分廣闊,他很早就把任何公然反抗上帝的罪行也歸於世俗政府懲治的權力之內,如褻瀆、咒詛等。之所以如此乃因為路德依據傳統把自然律(natural law)等同十誠來看待,因此任何在行動上對抗上帝的都需要受到懲罰(第一誡、第二誡),雖然世俗政府不管靈魂的事,可是,管治外在的行為卻為其不可推卸的貢任,這樣就擴闊了其職權,伸展至靈性政府負責的領域,或者應該説,這是代靈性政府頭而以法律懲治宗教罪行。9
兩個政府分離的原則原來是以消極的方式防止彼此的越權,可是現在卻各自在原屬對方的管轄範圍內指手劃腳,越俎代庖,積極地干預對方。
路德這樣的看法,可能是來自他以兩個政府,兩種秩序均出自上帝之手的觀點。若從兩個政府的角度來看,則強調分別。但若從上帝的角度來看,則兩個政府同是上帝手中的工具,用以對抗邪惡的國度。於是,當任何一個政府以上帝為標準,則可依此而批判另一政府,甚至指導其當如何運作。他的眼目所著意的是兩個敵對國度的爭戰,從這個角度來看,則兩個政府都有需要被指導以對抗邪惡的國度。於是就忽略了原來訂下的只作消極干預不作積極指導的原則。或許,在路德看來這是從一更高層次──上帝的角度——來決定,故可違背原來的原則,因為這種違背並非出自兩個政府本身,而是自設定這兩個政府的上帝。即使這樣,也會出現上帝違背自身的難題︰一手設立分離的原則,一手又破壞之,難以理解。
無論如何,路德在處理兩個政府之間的關係所出現的不一致情況,結果是預備了材料讓後來者任意選取以支持自己的立場。
四、 一個評論性的結語
莫特曼指出,路德的兩個政府觀必須置於兩個敵對國度的架構來理解。這樣,其互相分離的性格就可因著共同對抗邪惡國度不敢互不相干,10 雖然這並不能合理化積極的干預,可是卻提醒我們路德的兩個政府的神學並非為基督教倫理提供任何基礎,而是表明上帝跟邪惡國度的對抗。事實上,如上所述,無論路德強調兩個政府相分相離,抑或容許兩者相互指導,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彰顯上帝的統治,抗衡邪惡國度的入侵、擴散,因此,路德這方面的思想就是歷史神學(theology of history)而非倫理(無論是政治的或社會的)的基礎,更不能提供具體的指引。
然而,莫特曼指出這歷史神學卻是一天啟式的終末論(apocalyptic eschatology),起點是兩個敵對國度的爭戰,然後在此景觀內來了解基督及其工作,換句話說,是由信與不信、上帝與撒旦的鬥爭為架構來看待歷史。但莫特曼指這是兩個國度裏最根本的問題所在,就是未能從基督的觀點來掌握歷史和歷史的終結,即放棄了以上帝在基督的復活所顯明的勝利為起點,結果是,在路德的兩個國度觀,勝利只發生在天啟式的將來(apocalyptic future)而非始自基督勝過罪惡、死亡、魔鬼和復活事件之上。11
如果兩個國度觀建立在基督從死裏復活的事件上,則基督就不再只是靈性政府的主,也是世俗政府的主,而世俗政府亦不軍是防止罪惡,同時亦可積極爭取公義,這並非由靈性政府所指定,而是基督從死裏復活所指向的終極天國所要求的,因此也就不會犯上兩個政府互相積極干預的問題,因為標準已經在基督事件的終末意義中被確立了。換句話説,基督事件規範了兩個政府的功能,特別是世俗政府,而毋須靈性政府提供任何指引。如此一來,世俗政府並非無所規範,但此規範既非由其自己來決定,但也非來自靈性政府,而是來自上帝在終末性的基督事件所啟示的;是上帝決定了世俗政府賞善罰惡、秉行公義、維繫和平的職責,如此一來,任何人都可以依此而監管世俗政府的運作,當然,包括靈性政府在內。
最後要再一次重申,路德的兩個國度的神學仍然只是一套歷史神學,舖陳國家與教會在上帝國度中扮演的角色︰對抗魔鬼國度,由此而肯定世俗政府的相對獨立性和正面價值,打破路德之前的政教完全合一,或者更準確地説,是宗教或靈性政府管轄世俗政府這層級式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互相平行、相對地自主的關係,即使是互相積極干預,但仍是處在一平行的互動關係裏面,而非重返路德之前那種教宗凌駕於皇帝之上的局面。相信路德的貢獻正在於此,可是,這一兩個國度的理論,實在並不能為基督徒提供任何具體的倫理抉擇的指引。
注釋:
1. W.D.J. Cargill Thompso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Martin Luther, ed. P. Broadhead (Brighton, Harester, 1984), p. 19.另參P. Althaus, The Ethics of Martin Luther, trans. R.C. Schultz(Philadelphia︰Fortress, 1972), pp.1-53. Althaus認為路德不再以邪惡國度來了解世俗的政府乃一根本的變。然而,據Cargill Thompson的分析,路德並未放棄邪惡國度的觀念,並且,世俗的政府若然為撒旦勢力所擄,則路德會稱之為邪惡國度。參Cargill Thompso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Martin Luther, pp.50-53. esp. p.53。路德這種看法實與其天啟式的終末端(apocalyptic eschatology)有關,並非基督論式的終末論(Christological eschatology)。
2. 同上,Chapter II, “The Implications of Luther’s Theological Revolution.”
3. J. Moltmann, On Human Dignity: Political Theology Ethics, trans. M. Douglas Meeks (London: SCM, 1984), p.63.
4. 這一節主要根據Cargill Thompso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Martin Luther, pp.37-39。
5. Moltmann, On Human Dignity, p.73.
6. Cargill Thompso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Martin Luther, pp.42&44.
7. 同上,頁58-59。
8. 以下討論參Cargill Thompso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Martin Luther, pp.55.
9. 同上,頁133-134。另亦參Althaus, The Ethics of Martin Luther, pp.130-131, 125-126.
10. Moltmann, On Human Dignity, pp.73-74.
11. 同上,頁75-76。
聖經 二元論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破解五個關於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的誤解!
#請訂閱 #開啟小鈴鐺 #性別
你知道1.7%的人口是「雙性人」,就和天生紅髮的人一樣常見嗎?
【 其他熱門主題】
女孩們活出最美的自己!Work it ► http://smarturl.it/r7si6s
芭蕾舞者們的血淚史 ► http://smarturl.it/uhot5l
唐綺陽12星座深入剖析 ► http://smarturl.it/in8eqp
美容編輯正芳隨你問 ► http://smarturl.it/zf5840
口音、服裝專家拆解經典電影 ► http://smarturl.it/zcbgmf
---------------------------------------------------------------
【追蹤 VOGUE TAIWAN】
★訂閱VOGUE TAIWAN Youtube:http://smarturl.it/xbtuuy
★VOGUE TAIWAN 官網:http://www.vogue.com.tw/live/
★VOGUE TAIW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VOGUE TAIWA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oguetaiwan/
★VOGUE TAIWAN LINE:https://reurl.cc/V66qNn
★美人會不會 FB社團:http://hyperurl.co/rgfitl
★訂閱GQ TAIWAN Youtube:http://bit.ly/2fBjdcD
★GQ TAIWAN官網:http://www.gq.com.tw/
★GQ TAIWAN粉絲專頁:http://smarturl.it/r9gauv
★GQ TAIWAN Instagram:https://pse.is/JVNES
★GQ TAIWAN LINE:https://pse.is/FX7T4
▷ Make sure you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hit the notification bell, so you don’t miss any of my new videos → http://smarturl.it/xbtuuy
--------------------------------------------
※關於時尚,VOGUE說了算!自從1892年第一本VOGUE在美國出版以來,至今已有122年的歷史,始終被時尚專業人士所推崇,因此榮譽為Fashion Bible時尚聖經。
--------------------------------------------
※台灣VOGUE隸屬Condé Nast Interculture Group,相關國外影片皆由國外授權提供給台灣使用,台灣VOGUE秉持服務網友,讓更多中文語系觀眾可以看到國際影片跟中文字幕,所以在此頻道分享給大家,如果喜歡我們的頻道,請訂閱我們,我們將會持續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內容。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cEavL27wR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