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搖籃-佛羅倫斯 ,是我在義大利除了卡布里島外最喜歡的城市,但我來兩次都 ☂️下雨 ☔️! 雖然如此還是喜歡~~ 因為這裡多了一種神祕的氣息與藝文的氣質,好像走到每個地方背後都有故事讓人駐足想了解更多,還有走到哪都有"神雕般"的猛男"雕像",真的說"神雕"也不為過,因為各個都出自當代大師之手。
這次來佛羅倫斯ㄧ早就遇上☔️大雨(還超冷🥶)但好在中午就出了太陽(不然差點就連滾帶爬的回家了),因為這樣極端的天氣還讓我們在屋頂酒吧(下面會介紹詳細地址)看到彩虹🌈,也拍到絕美的"耶穌光"也是蠻幸運的!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我們的"神雕猛男們",最多聚集的地方就是領主廣場,在領主廣場一角有一棟很大的建築物附帶著鐘樓就是"舊宮"-市政廳,在舊宮前最有名的猛男就是我們大名鼎鼎的"大衛像"{復刻版,原作目前置放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美術學院}
【大衛像(David)】是文藝復興時代 #米開朗基羅 的傑作,由白色大理石於1504年雕成,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為創造出「靜中有動」的感覺。米開朗基羅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更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
另外在旁邊的"#傭兵涼廊(Loggia dei Lanzi)"就是大群猛男雕像聚集地啦~在這傭兵涼廊下有著幾座最為出名的雕像{復刻品}
【珀爾修斯青銅像 (Perseo)】是著名的藝術家"#本韋努托切利尼"花費了十年時間於西元1554年所完成的作品,表現著希臘神話英雄Perseo斬殺了蛇髮女妖梅杜莎後,耀武揚威地高舉被斬的首級。Perseo的比例勻稱、肌肉發達,臉部壓抑著情感。鮮血從美杜莎的頭部和頸部湧出。非常具有戲劇張力。{復刻品}原作收藏在巴傑羅美術館。
【強擄薩賓婦女(Ratto delle sabine)】是藝術家 #詹波隆那 的作品,他想要創作一部「蛇形圖」-從各個方向都在做向上蛇形螺旋運動。這是歐洲雕塑史上第一次表現超過一個人物,卻沒有優勢角度。它可以從各個方向同樣地欣賞的作品。
【赫剌克勒斯與半人馬涅索斯戰鬥】 也是 #詹波隆納 於1599年雕塑的作品,呈現出彎曲的身體軀幹並表現出強烈的力與美。
還有另外幾座神話猛男雕像要敘述他們的故事也真的太長,改天補寫成文章再慢慢跟大家介紹(😱OMG,這種文藝介紹文章到底要欠幾篇?)
另外有一個最重要的景點【#聖母百花聖殿】這座世界第四大的教堂是遊客來到佛羅倫斯的必遊景點之一,1296年動工、1436年完工,採用哥德式風格設計建造。以顏色深淺不同的粉紅、白、綠色大理石砌成,營造出溫柔浪漫的感覺,最值得讚賞的就是主教堂作的圓頂,其實這麼大的圓頂,以當時的技術根本無法完成,因此才會拖延了一百多年,直到1463年 #布魯內列斯基 大師得自羅馬萬神殿的靈感啓發才突破完成,以完美八邊形比例的橘色大圓頂稱霸佛羅倫斯。這項偉大的工程連米開朗基羅大師都自嘆不如的說:「我可以建一個比它大的圓頂,卻不可能比它的美。」
在雨中看完了這些景點也快中午,雨終於是給我停了🤬~在地的朋友說有一間屋頂酒吧能俯瞰佛羅倫斯的美景,於是我們就跟著這個(巷子裡的人)一起上去喝一杯餐前酒,這是一家在 Hotel Continentale Firenze頂樓的酒吧,可以看到周邊包括聖母百花聖殿與整個阿諾河的景色,真的非常美~~而且因為雨剛停所以還讓我們碰上彩虹🌈超級幸運!!
🍽午餐也是(巷子裡的人)推薦了我們一家在聖母百花聖殿附近的小餐廳,看起來很不起眼但客人絡繹不絕,因為東西真的很好吃~老闆人又超級親切(會說英文),真的非常推薦大家喔!
🔸屋頂酒吧 La Terrazza Rooftop Bar 🔸
✔︎地址:Hotel Continentale - Vicolo dell'Oro, 6 - Florence
✔︎營業時間:每天 1.00 PM ~ 9.00 PM
✔︎酒吧網址: https://www.lungarnocollection.com/la-terrazza-lounge-bar
✔︎訂位用Whatsapp : +39 342 1234710
(巷子裡的人)推薦的餐廳
🔸Trattoria Katti🔸
✔︎地址:Via Faenza, 31r, 50123 Firenze
✔︎營業時間:每天 12.00 PM ~ 10.30 PM
✔︎訂位網址:www.trattoriakattifirenze.com/?act=prenota&l=en
💁🏻♀️ 喜歡我的影片的話,
別忘了訂閱ㄧ大粒人妻的YouTube 頻道喔!
http://bit.ly/Mrsferrari
#免費訂閱 #有Google帳號就可以登入YouTube訂閱囉
每3天上新片~讓你從更日常的角度了解義大利!💋
#你懂ㄧ大粒人妻的義式嗎
#Florence #Firenze #佛羅倫斯 #翡冷翠 #italy #義大利旅遊 #Rooftopbar
🎥 http://yt1.piee.pw/GPSXX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30的網紅Tracy L. 紙上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重點行程 - 聖母百花聖殿 Cathedral of Santa Maria del Fiore 這次有點可惜沒有進去 只能期待下次再訪可以參觀教堂內部 維基百科 https://reurl.cc/GVEMap - 老橋 Ponte Vecchio 維基百科 https://reurl....
「聖母百花聖殿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ㄧ大粒人妻慢活義大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鹿途中旅遊書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飽島不藏:美食郭銘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Tracy L. 紙上旅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一大粒人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Ksnanc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Fw: [閒聊] 哈利波特二十周年台版可能要換繪師了- 看板YOLO 的評價
- 關於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百花大教堂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聖母百花聖殿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聖母百花聖殿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聖母百花大教堂】 --節錄- 背包客棧's post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聖母百花大教堂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聖母百花大教堂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Re: [閒聊] 哈利波特二十周年台版可能要換繪師了 - PTT Brain 的評價
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鹿途中旅遊書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也許因為剛從菲律賓回來,
看到新聞及Roger Kuo的文章特別有感。
我們和菲律賓朋友Glice Manlangit
聊天時聊到因為工作機會不多,
也不是大家都可以靠著觀光業過活,
國內工作機會不多的情況下,
大家紛紛離鄉背井為了尋找更好的發展
及賺取更高的薪水來支持家中經濟。
而每年海外工作的菲律賓人民匯回家鄉的金錢
是菲律賓第2大外匯來源,僅次於出口,
2018年更達到280億美元。
菲總統杜特蒂稱呼這些海外工作的人民為英雄!
在菲律賓雖然才短短幾天,
就已經充分感受他們的友善及熱情。
人和人之間需要互相理解及尊重,
別因為國籍、性別、膚色、性向、宗教等
來侷限了對於世界的認識。
#我們都是瑪利亞
#菲律賓
#永遠的謝謝妳:「瑪莉亞」
.
這周,長年照料家裡的菲律賓籍移工媽媽阿琳合約期滿,我們必須跟她道別。送走家人的心情總是難捨的,但又很開心她終於能和自己的家人團聚,我想那是每個長照家庭都可能歷經的過程。她的全名叫瑪琳.拜爾奈格,還記得第一天到我們家時,謝謝她體恤長輩們不太會發音,主動用燦爛笑臉叫我們直接稱呼她阿琳就好。我們不曾叫過她「瑪莉亞」。
.
在她來之前,周遭鄰居、長輩交的朋友,耳聞我們家即將聘用一位菲律賓移工時,即不斷洗腦我們家人,說菲律賓人「很精明」,要防這要防那,你知道他們是出於善意的提醒,但字字句句都貼滿了令人不舒服的標籤,裡頭充斥著各種刻板印象、歧視與偏見。我自己去過21個國家,更曾在紐西蘭當國際褓姆、在澳洲打工度假兩年,我自己就曾是個他們口中的外勞,「外勞」兩個字本身並無任何問題,有問題的是被曲解後附加在上頭的惡意眼光;而面對鄰居親友的「好言提醒」,我是不為所動的,因為隻身待在異地時,接受過太多來自東南亞國家同事和朋友的援助和照顧,才得以度過一關又一關,我知道要評判一個人,應該是看他個人本身,而且必須經過長時間相處之後,而非究他的國籍和膚色等,但家人們沒有經歷過這些,聽多了閒言閒語難免受到影響而擔心這擔心那,那顯然是因為面對未知所誘發出的恐懼,因為不理解,所以無法包容和尊重。我只能先試著安撫他們,理解,需要投入時間,前提還得必須敞開心胸,我只問他們:「今天如果是我們面臨這個處境,會感覺舒服嗎?」而我慶幸我有一群很棒的家人。
.
菲律賓人真的是我看過最聰明的民族之一,反應快、非常懂得變通、天性歡樂開朗、因此常不畏挑戰,同時菲國也是世界上第五大英語系國家,當母國環境不足以支撐他們時,他們就帶著樂觀和語言優勢往外衝,常常都是整個家族地分散在全球各地找工賺錢,也由於民族性的關係,家人間的連結就我的觀察是比台灣家庭更緊更強的,能力好,就直接在先進國家嘗試拿到護照落地生根,再把父母家人接過來,或者賺了錢,就大量寄回家鄉,除了直系親屬,堂或表兄弟姊妹,以及他們的父母子女,有困難的也不分彼此能幫就幫。
.
還記得我在澳洲肉工廠時,外籍同事裡拿工作簽者就屬菲律賓人最多,而且是多非常多,他們勤奮,多數英文流利,找工作常佔盡優勢,女生就算在母國念到研究所畢業,刀子一拿,羊也是一天幾百幾千頭的殺,一年,兩年,五年……,不被鄉愁打倒,朝目標前進,無所畏懼。在我的書《大澳》裡有篇文章<汪情蘇也>曾提到那年和這群菲籍同事一起過的夏季耶誕節,我被熱情邀請去參加他們的趴踢,整屋都是對我友善親切的菲律賓人,塞給我滿滿菲律賓美食,麥克風一拿,就把我這陌生人抓進包廂一起歡唱,當時他們愛死了流星花園和F4,我帶他們唱著<流星雨>和<情非得已>,字幕是用羅馬拼音拼出來的,他們說其實不懂內容但就喜歡台灣流行文化,整晚我都是愉快的,沒有任何不自在,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我台灣人的身分就先任意貼上任何標籤。當時在澳洲也遇到過越南、印尼、柬埔寨、東帝汶的同事或朋友,相處時同樣讓我感覺非常愉快。
.
還有一件許多人不知道的事,就是當時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背包客,特別是亞洲人,在結束打工度假後,會轉往菲律賓語言學校學英語順便旅行,一待就是三個月到半年,為什麼,因為當地的師資好,物價又便宜,這風潮至今依然持續著。我另一個非常感激阿琳媽媽來到我們家的原因,是她讓我不斷還有機會用英語對話,我的英文算好,和老外對話基本上沒問題,難的是要如何保持語感不退步,她大我8歲,到後來熟了我有時也會叫她Ate(發音近似「阿day」),菲律賓話的姐姐。她也去過中東工作,所以通阿拉伯語,中文和台語也能講,其實她的國際視野和語言能力,可能早就超越許多台灣人,我們偷學都來不及了,哪還有時間歧視。
.
澳打至今,9年一晃眼就過去了,那些在旅途上承接過的善意,我一直記在心裡,這是灌溉人生一輩子的養分,我也一直都準備好要再分享出去。謝謝我的家人們,在磨合的過程中都願意傾聽,也願意共同學習和成長,特別是對已高齡90多歲的長輩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還是有不愉快,有衝突,有爭吵,有文化衝擊,但改變,一點,一滴,你待移工真的像家人,她們自然就願意為這個家多付出一些。曾為了克服阿嬤懷疑她會在外面亂交朋友的不安全感,我們邀請她住在附近的移工朋友們也推著她們的阿公阿嬤來家裡聚會,我訂比薩可樂,讓阿嬤也能認識她們;曾聽阿琳媽媽說,菲律賓單親媽媽的問題很嚴重,她們常常拿到薪水就幾乎要全部匯回家養孩子,於是我辦了巷弄二手市集,請她邀請朋友們來逛來買,也邀左鄰右舍共襄盛舉捐贈愛心;菲律賓人多一出生就是天主教徒,在她生日這天,我特別騎車帶她去市區吃了一頓大餐,再去愛河邊拜訪美麗的玫瑰聖母聖殿為她的家人祈福;我常常在夜間她的休息時間下樓找她聊天,關心她的家人近況,前年颱風夜,她的女兒疑似遭到侵害,她焦急如焚淚流滿面,人幾近崩潰,我們立刻幫她查了廉航機票,颱風一過,火速安排她返鄉善後(還好歹徒沒有得逞),自此我們的關係又更拉近了一些......幾年過去,鄰居那些婆婆媽媽也從懷疑的眼光變成超喜歡跟她喇賽。
.
她常常做超過她分內應該做的事,但她總是淡淡一句:「沒甚麼,因為我們是家人。」她甘願犧牲年假捨棄回鄉探親的機會,只為留下來協助人力不足的我們照顧家裡長輩,她兩個唸國小的孩子常在鏡頭前又哭又鬧找媽媽,酗酒的丈夫總不見人影,她心揪著也要試著解釋讓孩子們理解這是工作,只是電話一說完常自己偷偷窩在被窩裡哭,而在最需要媽媽的年紀,她的孩子們也跟著被迫提早獨立長大,我們只能以自動幫她加薪和增加休假來表達無盡的感激。
.
我還記得,某個演講周,我在重感冒下連講了5天,回到家已攤在床上完全失聲,只見她讓我睡了一陣後,敲了敲房門,門一打開,是整盤熱騰騰的飯菜,還有一大碗我愛吃的海鮮羹,和還冒著煙我教她煮的驅寒黑糖薑母茶……你知道那真正的是家人了,家人從來都不只是血緣上狹隘的定義,而這樣的家人,不只出現在一個家裡,在一個城市,它是一整座島嶼的縮影,瑪莉亞是你,瑪莉亞是我,瑪莉亞也是每個飄洋過海的他,我們和移工們其實並無不同,都是在用勞力為同一個家、同一個城市、同一座島嶼共同努力,使其得以運轉順暢,只是他們承擔了許多更辛苦更低薪的工作,瑪莉亞是奮進的代名詞,它不該背負著歧視。你能想像,當這座島嶼沒有了移工,沒有了這些新住民的加入,會變成甚麼樣嗎?
.
阿琳媽媽離開台灣前,家族長輩們紛紛包了紅包謝謝她,我也另外準備了兩個紅包,一個要給她三月生日的小女兒,一個要慶祝她小兒子四月即將小學畢業,其實我是想謝謝他們,非常謝謝他們用孤獨的童年把媽媽分給了我們這麼多年,上車前,阿琳媽媽已是淚流滿面,我給了她一個很深很深的擁抱,我告訴她,隨時都歡迎回來看看阿公,看看阿嬤,看看我們,雖然她說回去後,想好好休息暫時都不會再回來台灣了,而旅行過的人都知道,說了再見,不見得此生真的會有緣再見上一面,但我知道我們都沒有遺憾了。
.
且相信總會有再見面的那一天。
.
原文同步刊登於 西島撕落:旅行郭銘哲
#我們都是瑪莉亞
#WeAreFamily
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飽島不藏:美食郭銘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永遠的謝謝妳:「瑪莉亞」/ 瑪琳 · 拜爾奈格
https://www.facebook.com/116001985097961/posts/2324401410924663/
#永遠的謝謝妳:「瑪莉亞」
__________________
這周,長年照料家裡的菲律賓籍移工媽媽阿琳合約期滿,我們必須跟她道別。送走家人的心情總是難捨的,但又很開心她終於能和自己的家人團聚,我想那是每個長照家庭都可能歷經的過程。她的全名叫瑪琳.拜爾奈格,還記得第一天到我們家時,謝謝她體恤長輩們不太會發音,主動用燦爛笑臉叫我們直接稱呼她阿琳就好。我們不曾叫過她「瑪莉亞」。
.
在她來之前,周遭鄰居、長輩交的朋友,耳聞我們家即將聘用一位菲律賓移工時,即不斷洗腦我們家人,說菲律賓人「很精明」,要防這要防那,你知道他們是出於善意的提醒,但字字句句都貼滿了令人不舒服的標籤,裡頭充斥著各種刻板印象、歧視與偏見。
.
我自己去過21個國家,更曾在紐西蘭當國際褓姆、在澳洲打工度假兩年,我自己就曾是個他們口中的外勞,「外勞」兩個字本身並無任何問題,有問題的是被曲解後附加在上頭的惡意眼光;而面對鄰居親友的「好言提醒」,我是不為所動的,因為隻身待在異地時,接受過太多來自東南亞國家同事和朋友的援助和照顧,才得以度過一關又一關,我知道要評判一個人,應該是看他個人本身,而且必須經過長時間相處之後,而非究他的國籍和膚色等,但家人們沒有經歷過這些,聽多了閒言閒語難免受到影響而擔心這擔心那,那顯然是因為面對未知所誘發出的恐懼,因為不理解,所以無法包容和尊重。
.
我只能先試著安撫他們,理解,需要投入時間,前提還得必須敞開心胸,我只問他們:「今天如果是我們面臨這個處境,會感覺舒服嗎?」而我慶幸我有一群很棒的家人。
.
菲律賓人真的是我看過最聰明的民族之一,反應快、非常懂得變通、天性歡樂開朗、因此常不畏挑戰,同時菲國也是世界上第五大英語系國家,當母國環境不足以支撐他們時,他們就帶著樂觀和語言優勢往外衝,常常都是整個家族地分散在全球各地找工賺錢,也由於民族性的關係,家人間的連結就我的觀察是比台灣家庭更緊更強的,能力好,就直接在先進國家嘗試拿到護照落地生根,再把父母家人接過來,或者賺了錢,就大量寄回家鄉,除了直系親屬,堂或表兄弟姊妹,以及他們的父母子女,有困難的也不分彼此能幫就幫。
.
還記得我在澳洲肉工廠時,外籍同事裡拿工作簽者就屬菲律賓人最多,而且是多非常多,他們勤奮,多數英文流利,找工作常佔盡優勢,女生就算在母國念到研究所畢業,刀子一拿,羊也是一天幾百幾千頭的殺,一年,兩年,五年……,不被鄉愁打倒,朝目標前進,無所畏懼。
.
在我的書《#大澳》裡有篇文章<#汪情蘇也>曾提到那年和這群菲籍同事一起過的夏季耶誕節,我被熱情邀請去參加他們的趴踢,整屋都是對我友善親切的菲律賓人,塞給我滿滿菲律賓美食,麥克風一拿,就把我這陌生人抓進包廂一起歡唱,當時他們愛死了流星花園和F4,我帶他們唱著<流星雨>和<情非得已>,字幕是用羅馬拼音拼出來的,他們說其實不懂內容但就喜歡台灣流行文化,整晚我都是愉快的,沒有任何不自在,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我台灣人的身分就先任意貼上任何標籤。當時在澳洲也遇到過越南、印尼、柬埔寨、東帝汶的同事或朋友,相處時同樣讓我感覺非常愉快。
.
還有一件許多人不知道的事,就是當時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背包客,特別是亞洲人,在結束打工度假後,會轉往菲律賓語言學校學英語順便旅行,一待就是三個月到半年,為什麼,因為當地的師資好,物價又便宜,這風潮至今依然持續著。
.
我另一個非常感激阿琳媽媽來到我們家的原因,是她讓我不斷還有機會用英語對話,我的英文算好,和老外對話基本上沒問題,難的是要如何保持語感不退步,她大我8歲,到後來熟了我有時也會叫她Ate(發音近似「阿day」),菲律賓話的姐姐。她也去過中東工作,所以通阿拉伯語,中文和台語也能講,其實她的國際視野和語言能力,可能早就超越許多台灣人,我們偷學都來不及了,哪還有時間歧視。
.
澳打至今,9年一晃眼就過去了,那些在旅途上承接過的善意,我一直記在心裡,這是灌溉人生一輩子的養分,我也一直都準備好要再分享出去。謝謝我的家人們,在磨合的過程中都願意傾聽,也願意共同學習和成長,特別是對已高齡90多歲的長輩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還是有不愉快,有衝突,有爭吵,有文化衝擊,但改變,一點,一滴,你待移工真的像家人,她們自然就願意為這個家多付出一些。
.
曾為了克服阿嬤懷疑她會在外面亂交朋友的不安全感,我們邀請她住在附近的移工朋友們也推著她們的阿公阿嬤來家裡聚會,我訂比薩可樂,讓阿嬤也能認識她們;曾聽阿琳媽媽說,菲律賓單親媽媽的問題很嚴重,她們常常拿到薪水就幾乎要全部匯回家養孩子,於是我辦了巷弄二手市集,請她邀請朋友們來逛來買,也邀左鄰右舍共襄盛舉捐贈愛心;菲律賓人多一出生就是天主教徒,在她生日這天,我特別騎車帶她去市區吃了一頓大餐,再去愛河邊拜訪美麗的玫瑰聖母聖殿為她的家人祈福;我常常在夜間她的休息時間下樓找她聊天,關心她的家人近況,前年颱風夜,她的女兒疑似遭到侵害,她焦急如焚淚流滿面,人幾近崩潰,我們立刻幫她查了廉航機票,颱風一過,火速安排她返鄉善後(還好歹徒沒有得逞),自此我們的關係又更拉近了一些......幾年過去,鄰居那些婆婆媽媽也從懷疑的眼光變成超喜歡跟她喇賽。
.
她常常做超過她分內應該做的事,但她總是淡淡一句:「沒甚麼,因為我們是家人。」她甘願犧牲年假捨棄回鄉探親的機會,只為留下來協助人力不足的我們照顧家裡長輩,她兩個唸國小的孩子常在鏡頭前又哭又鬧找媽媽,酗酒的丈夫總不見人影,她心揪著也要試著解釋讓孩子們理解這是工作,只是電話一說完常自己偷偷窩在被窩裡哭,而在最需要媽媽的年紀,她的孩子們也跟著被迫提早獨立長大,我們只能以自動幫她加薪和增加休假來表達無盡的感激。
.
我還記得,某個演講周,我在重感冒下連講了5天,回到家已攤在床上完全失聲,只見她讓我睡了一陣後,敲了敲房門,門一打開,是整盤熱騰騰的飯菜,還有一大碗我愛吃的海鮮羹,和還冒著煙我教她煮的驅寒黑糖薑母茶……你知道那真正的是家人了,家人從來都不只是血緣上狹隘的定義,而這樣的家人,不只出現在一個家裡,在一個城市,它是一整座島嶼的縮影,瑪莉亞是你,瑪莉亞是我,瑪莉亞也是每個飄洋過海的他,我們和移工們其實並無不同,都是在用勞力為同一個家、同一個城市、同一座島嶼共同努力,使其得以運轉順暢,只是他們承擔了許多更辛苦更低薪的工作,瑪莉亞是奮進的代名詞,它不該背負著歧視。你能想像,當這座島嶼沒有了移工,沒有了這些新住民的加入,會變成甚麼樣嗎?
.
阿琳媽媽離開台灣前,家族長輩們紛紛包了紅包謝謝她,我也另外準備了兩個紅包,一個要給她三月生日的小女兒,一個要慶祝她小兒子四月即將小學畢業,其實我是想謝謝他們,非常謝謝他們用孤獨的童年把媽媽分給了我們這麼多年,上車前,阿琳媽媽已是淚流滿面,我給了她一個很深很深的擁抱,我告訴她,隨時都歡迎回來看看阿公,看看阿嬤,看看我們,雖然她說回去後,想好好休息暫時都不會再回來台灣了,而旅行過的人都知道,說了再見,不見得此生真的會有緣再見上一面,但我知道我們都沒有遺憾了。
.
且相信總會有再見面的那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都是瑪莉亞
#WeAreFamily
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Tracy L. 紙上旅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重點行程
- 聖母百花聖殿 Cathedral of Santa Maria del Fiore
這次有點可惜沒有進去 只能期待下次再訪可以參觀教堂內部
維基百科 https://reurl.cc/GVEMap
- 老橋 Ponte Vecchio
維基百科 https://reurl.cc/exOj7j
- 中央市場 Mercato Centrale
部落格介紹文
https://jay7134.pixnet.net/blog/post/220017179?m=on
- 百年牛肚包 Da Nerbone (since1872)
我個人覺得超好吃 中央市場必吃!!
部落格介紹文
https://haruhii.pixnet.net/blog/post/46522284-da-nerbone
- Trattoria Armando (sine 1957)
店址 Address: Borgo Ognissanti 140/R - 50123
電話 Tel: +39-05521726
午餐 二到五 12:30 - 14:00
晚餐 一到六 18:45 - 22:00
Lunch: from Tuesday to Friday 12:30-14:00
Dinner: from Monday to Saturday 18:45 to 22:00
八月只有晚餐
In AUGUST we are open for dinner only
網站 http://www.trattoria-armando.com/
- 佛羅倫斯 聖徒約翰慶典 Festa di San Giovanno, Calcio Storico
早上. 市民遊行 & 彌撒
晚上. 在舊橋邊10 - 11pm有煙火秀
六月佛羅倫斯有非常多活動 這個慶典最重要的一天是6/24
不過整個月都有為此有特別的活動 如果是六月前往 不仿做做功課
可以看見更不一樣的佛羅倫斯
慶典完整介紹(英文&義大利文)
https://www.visitflorence.com/florence-events/june-24-feast-day-in-florence.html
- 時尚精品GUCCI的發源地就是義大利的佛羅倫斯
Gucci Garden
地址 Piazza della Signoria, 10, 50122 Firenze FI, Italy
Gucci 佛羅倫斯的另外兩間店
地址 Via de' Tornabuoni, 73r, 50123 Firenze FI, Italy
地址 Via Roma, 32r, 50123 Firenze FI, Italy
我很喜歡佛羅倫斯的GUCCI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發源地個關係
每間店都有自己的特色 如果喜歡藝術設計 就算不買進去逛逛也很棒!
- 皮件、包包的店沿路都是 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逛
✏️文具控行程
- Parione Uno (since1923)
網站 http://www.parione.it/en/
店址 Address: Via dello Studio, 11/rosso 50122 Firenze
電話 Phone: +39 055 215030
- IL Papiro Frienze
網站 https://ilpapirofirenze.eu/en/
這的品牌在佛羅倫斯有六間分店 所以就不一一打上來
下面這個網址店進去往下滑 可以看見所有分店的資訊唷!
https://ilpapirofirenze.eu/en/content/12-shops
- Rilegatore di Libri: Ablerto Cozzi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lbertocozzifirenze/
店址 Address: Via del Parione, 35 r, 50123 Firenze FI, Italy
電話 Phone: +39 055 294968
- Scrivimi di S.M. Davidso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category/Local-Business/Scrivimi-165778016795891/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crivimi_firenze/
店址 Address: Piazza del Mercato Centrale, 40, 50123 Firenze FI, Italy
電話 Phone: +39 055 265 8275
💤Airbnb推薦
Monteverdi 3
https://www.airbnb.com/rooms/18318182?source_impression_id=p3_1586592116_%2BP6ukrz7bXx63cHc
-
音樂 / Music: Elodie, Marracash - Margarita
演出者 / Performer: Elodi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gnPeROggH4
音樂 / Music: Benji & Fede - DOVE E QUANDO (Official Video)
演出者 / Performer: Warner Music Ital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QhyYngmW0I
音樂 / Music: ARROGANTE - IRAMA OFFICIAL VIDEO
演出者 / Performer: IRAMA OFFICI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x0Sm83tmHY
音樂 / Music: Elisa, Carl Brave - Vivere Tutte Le Vite (Lyric Video)
演出者 / Performer: ELISA Offici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tsiqgAM0U
剪輯軟體 / editing tool: Premiere Pro
-------------------------------------------------------------------------------------------
- 手帳 | 文具 | 封蠟 | 印章 | 拼貼
Journal. Stationery, Wax seal. Stamp. Cut and paste
- 喜歡分享紀錄自己的生活
Loving to share and document my life
- 從寫手帳 專頁 到現在的影片
From document on paper, social media, and now filming
Facebook: Tracy L.
https://www.facebook.com/heyiamtracy/
Sharing Instagram: @_tracysjournal_
https://www.instagram.com/_tracysjournal_
Personal Instagram: @_iamtracy_
https://www.instagram.com/_iamtracy_/
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一大粒人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歡迎訂閱我的 YouTube頻道➨ http://bit.ly/Mrsferrari
別忘了要把"🔔"打開讓你更快收到新片消息 ❤️
#文藝復興搖籃-佛羅倫斯 ,是我在義大利除了卡布里島外最喜歡的城市,但我來兩次都 ☂️下 雨 ☔️! 雖然如此還是喜歡~~ 因為這裡多了一種神祕的氣息與藝文的氣質,好像走到每個地方背後的故事都讓人駐足想了解更多,最重要的還有走到哪都有"神雕般"的猛男"雕像",真的說"神雕"也不為過,因為各個都出自當代大師之手。
這次來佛羅倫斯雖然一早就遇上☔️大雨(還冷到不行🥶)但好在中午就出了太陽(不然真的差點就連滾帶爬的回家了),因為這樣極端的天氣還讓我們在屋頂酒吧(下面會介紹詳細地址)看到彩虹🌈,也拍到絕美的"耶穌光"也是蠻幸運的!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我們的"神雕猛男們",最多聚集的地方就是領主廣場,在領主廣場一角有一棟很大的建築物附帶著鐘樓就是"舊宮"-市政廳,在舊宮前最有名的猛男就是我們大名鼎鼎的"大衛像"{復刻版,原作目前置放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美術學院}
【大衛像(David)】是文藝復興時代 #米開朗基羅 的傑作,由白色大理石於1504年雕成,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為創造出「靜中有動」的感覺。米開朗基羅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更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
另外在旁邊的"#傭兵涼廊(Loggia dei Lanzi)"就是大群猛男雕像聚集地啦~在這傭兵涼廊下有著幾座最為出名的雕像{復刻品}
【珀爾修斯青銅像 (Perseo)】是著名的藝術家"#本韋努托切利尼"花費了十年時間於西元1554年所完成的作品,表現著希臘神話英雄Perseo斬殺了蛇髮女妖梅杜莎後,耀武揚威地高舉被斬的首級。Perseo的比例勻稱、肌肉發達,臉部壓抑著情感。鮮血從美杜莎的頭部和頸部湧出。非常具有戲劇張力。原作收藏在巴傑羅美術館,此處是複製品。
【強擄薩賓婦女(Ratto delle sabine)】是藝術家 #詹波隆那 的作品,他想要創作一部「蛇形圖」-從各個方向都在做向上蛇形螺旋運動。這是歐洲雕塑史上第一次表現超過一個人物,卻沒有優勢角度。它可以從各個方向同樣地欣賞的作品。
【赫剌克勒斯與半人馬涅索斯戰鬥】 也是 #詹波隆納 於1599年雕塑的作品,呈現出彎曲的身體軀幹並表現出強烈的力與美。
還有另外幾座神話猛男雕像要敘述他們的故事也真的太長,改天補寫成文章再慢慢跟大家介紹(OMG,這種文藝介紹文章到底要欠幾篇?😑)
另外有一個最重要的景點【#聖母百花聖殿】這座世界第四大的教堂是遊客來到佛羅倫斯的必遊景點之一,1296年動工、1436年完工,採用哥德式風格設計建造。以顏色深淺不同的粉紅、白、綠色大理石砌成,營造出溫柔浪漫的感覺,最值得讚賞的就是主教堂作的圓頂,其實這麼大的圓頂,以當時的技術根本無法完成,因此才會拖延了一百多年,直到1463年 #布魯內列斯基 大師得自羅馬萬神殿的靈感啓發才突破完成,以完美八邊形比例的橘色大圓頂稱霸佛羅倫斯。這項偉大的工程連米開朗基羅大師都自嘆不如的說:「我可以建一個比它大的圓頂,卻不可能比它的美。」
在雨中看完了這些景點也快中午,雨終於是給我停了🤬~在地的朋友說有一間屋頂酒吧能俯瞰佛羅倫斯的美景,於是我們就跟著這個(巷子裡的人)一起上去喝一杯餐前酒,這是一家在 Hotel Continentale Firenze頂樓的酒吧,可以看到周邊包括聖母百花聖殿與整個阿諾河的景色,真的非常美~~而且因為雨剛停所以還讓我們碰上彩虹超級幸運!!
午餐也是(巷子裡的人)推薦了我們一家在聖母百花聖殿附近的小餐廳,看起來很不起眼但客人絡繹不絕,因為東西真的很好吃~老闆人又超級親切(會說英文),真的非常推薦大家喔!
🔸屋頂酒吧 La Terrazza Rooftop Bar 🔸
✔︎地址:Hotel Continentale - Vicolo dell'Oro, 6 - Florence
✔︎營業時間:每天 1.00 PM ~ 9.00 PM
✔︎ 酒吧網址:https://www.lungarnocollection.com/la-terrazza-lounge-bar
✔︎訂位用Whatsapp : +39 342 1234710
(巷子裡的人)推薦的餐廳
🔸Trattoria Katti🔸
✔︎地址:Via Faenza, 31r, 50123 Firenze
✔︎營業時間:每天 12.00 PM ~ 10.30 PM
✔︎訂位網址:http://www.trattoriakattifirenze.com/?l=en&act=prenota
喜歡一大粒人妻的影片嗎?
Vlog 影片每3天上新片,讓你從更日常的角度了解義大利喔!
💋 你懂ㄧ大粒人妻的義式嗎?更多關於義大利與人妻的義大利小生活動態
▒⑅ ʟɪғᴇ / ᴛʀᴀᴠᴇʟ / ʙᴇᴀᴜᴛʏ / sʜᴏᴘᴘɪɴɢ ⑅ ▒
#你懂ㄧ大粒人妻的義式嗎
#佛羅倫斯 #翡冷翠 #藝文之旅 #florence #firenze #義大利旅遊 #義大利 #異國婚姻 #italy #travelvlog #arttour #傭兵涼廊 #神雕般身材 #大衛像 #佛羅倫斯獨家 #rooftopbar
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Ksnanc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記得影片看到最後有彩蛋喔!
週二、週四、週日 晚上9:00PM上新影片喔!
訂閱我的頻道 ➡️ http://bit.ly/nancytsaiyoutube
別忘了把「🔔」打開喔❤️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video ♥
*飯店
Hotel Lungarno Vespucci 50
*景點
領主宮 Palazzo Vecchio
聖母百花聖殿 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
中央市場 Mercato Centrale
新聖母大殿 Santa Maria Novella
彼提宮 Palazzo Pitti
學院橋 Ponte dell'accademia
聖馬可廣場 Piazza San Marco
達涅利飯店 Hotel Danieli
大運河 Canal Grande
*餐廳
Caffè Gilli
Gucci Cafe (THE MALL OUTLET)
La Cantinetta Osteria con Cucina
Osteria del Lovo
Ristorante Rosa Rossa
📷 Camera:Canon G7 X Mark II http://bit.ly/2H4Fbgi
📹 Edited using Adobe Premiere
🎵Music:Duck in a Box - Jobii
♥徵求中英文字幕 Subtitle Wanted♥
上字幕教學➛ https://goo.gl/iURCeD (頁面裡有影片教學)
如果你有提交字幕, 麻煩來信nancy_blogger@hotmail.com 通知我~第一位完成的人我會寄送小禮物給你喔!
More Nancy over here 👇👇👇
📌W E B S I T E ➳ http://www.ksnancy.com
📌I N S T A G R A M 🔍 ntsai25
📌F A C E B O O K➳ https://www.facebook.com/ntsai25/
✉️ Business Inquiries: nancy_blogger@hotmail.com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百花大教堂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No views 18 minutes ago 聖母百花聖殿 … Show more. Show more. Show less. No views • May 26, 2023 • 聖母百花聖殿. 聖母百花聖殿 ... ... <看更多>
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聖母百花大教堂】 --節錄- 背包客棧's post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 --節錄-- 建造時,也必須克服許多難題, ... 布魯內列斯基盡情揮灑的地方,除了圓頂外,聖羅倫佐教堂、聖十字聖殿、最美的廣場聖天使報喜 ... ... <看更多>
聖母百花聖殿英文 在 Fw: [閒聊] 哈利波特二十周年台版可能要換繪師了- 看板YOLO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本文轉錄自 C_Chat 看板 #1V8SiPb5 ]
作者: Satoman (沙陀曼) 看板: C_Chat
標題: Re: [閒聊] 哈利波特二十周年台版可能要換繪師了
時間: Thu Jul 30 03:16:36 2020
※ 引述《zsedcftgbloi (喔)》之銘言:
: 前文恕刪
: 作為一介哈利波特讀者
: 其實我對於新版要改成什麼樣式並沒有很堅持
: 怎樣都好(我就爛)
就當你真的不在意好了。
: 但既然這篇提到建築風格
: 且前文對於哥德式建築似乎有所誤解的情況下
: 覺得不得不出來說明一下
就當你是真的覺得我有誤解好了。
: 若從建築上考究
: 霍格華茲建立於一千年前,也就是約11世紀左右
: 又霍格華茲在設定上建於蘇格蘭
: 因此其建築特色會和當時代的蘇格蘭建築相去不遠
: 這樣解讀我想應該是符合邏輯的
: 而當時的蘇格蘭建築是什麼樣子呢?
: 有興趣的認真黨可以參考下面連結(原文)
: https://tinyurl.com/yyx7nlza
: 礙於篇幅我僅簡單舉兩個較為接近的例子做為代表
: 1.Dunblane Cathedral(推測始建於11世紀,分類上近似哥德式)
:
: https://tinyurl.com/y3ppj86q
: 2.Glasgow Cathedral(建於1136,分類上屬哥德式)
:
: https://tinyurl.com/y2ugp93r
: 哥德式建築的確在12世紀之後才「流行」起來
: 但並不代表12世紀以前完全沒有哥德式建築
你知道自己舉了什麼例子嗎?連英文維基百科都拿出來自己卻沒看過?
第一個是鄧布蘭大教堂,維基百科裡就寫的很清楚了。
它原始11世紀的部分是羅曼式的高塔下半,上方則是15世紀增築的。
哥德式的教堂建築則是在13世紀時增築。
鄧布蘭大教堂不能當作10世紀的蘇格蘭有哥德式建築的證據,你的例子完全錯誤。
第二個格拉斯哥大教堂更莫名其妙。
你都說12世紀後流行起來了,卻舉個1136年的建築物當12世紀前有哥德式建築的例子?
是不是想說寫成1136就會有人認為這是11世紀?
還有雖然維基百科沒寫,但是它的官方網站很清楚的寫明了目前建築物的歷史。
https://www.glasgowcathedral.org/history/
最初石造教堂是1136年建造的沒錯,但早期建築已付之一炬。
現在的建築物則是在1197年開始重建,並在13世紀末成為接近現在的樣貌。
另外,在11世紀末英格蘭,於諾曼征服後建造的達勒姆座堂、
以及諾曼地的萊賽修道院則被認為是最早出現哥德式特徵肋狀拱頂的建築物。
達勒姆座堂內部結構,約於13世紀復原的再現。
只不過這兩個建築外觀上仍屬於承繼於羅曼式的諾曼式建築,
你是看不見很多人朝思暮想的尖塔的,同樣也沒有飛扶壁。
萊賽修道院造型是典型的早期諾曼式建築,不使用飛扶壁,外牆厚重紮實且缺乏裝飾。
所以你要說993年建成的霍格華茲會擁有你所舉例的哥德式特徵,我想是不成立的。
: 因為說穿了,這種建築就是哥德人模仿羅馬式建築的
: 因此所謂「哥德式」(Gothic)這個詞原意為「哥德人的」
: 但後來卻演變成帶有點蔑視的意思「蠻族風格的」
: 這是文藝復興時期那些自詡為正統羅馬風格的義大利地區人
: 看不起那些來自當時西歐(主要為英法德地區)的「蠻族模仿風」才取的概稱
我不知道你建築史學了什麼,但是我確定不是你上課在混,就是根本沒去上。
因為這常識等級的東西不可能有老師會教錯。
在哥德式建築盛行的中世紀,你是看不到「哥德式」這個用法的。
在當時哥德式就是西歐最流行的樣式,頂多被稱為現代風格、法蘭西式、日耳曼式等等。
而「哥德式」這稱呼的出現則是文藝復興時才正式出現。
開創此稱呼的人則是喬爾喬.瓦薩里。
他是一名享負盛名的畫家與建築師,但他最值得一提的作品則是一本書籍:
《由契馬布埃至當代最優秀的義大利建築師、畫家、雕刻家的生平》
這是西方第一本可被稱為「藝術史」的著作,在紀錄、建構、傳承方面貢獻絕大。
由於全名真的太長,所以中文通常簡稱《藝苑名人傳》。
所謂「哥德式」這稱呼的出現通常歸功於此書。
由於他把這種建築的出現歸咎於哥德人,因此「哥德式」一稱才不脛而走。
只不過這裡的哥德人並非真的指哥德人,而是對於原是蠻族、毀滅羅馬的西歐人的蔑稱。
瓦薩里認為他們摧毀古羅馬偉大的建築,還開始亂蓋這種浮誇醜陋的新建築物。
至於真正的哥德人,例如曾統治義大利的東哥德王國是否真的有造過哥德式建築?
一般來說是否定的,從現存文物來看東哥德王國仍是使用圓拱,和「哥德式」截然不同。
例如,這是東哥德開國君王狄奧多里克大帝建造的新聖亞坡理納聖殿。
: 哥德式建築的特色有三點
: 肋拱、尖頂、飛扶壁
: 幾乎所有哥德建築都可以靠上述三種樣式來判別
: 因此哥德式建築看起來有點像柱梁結構
: 它是藉由瘦高的外觀讓人產生可以直達天聽的感覺
: 而圓頂,是正統的羅馬式建築特徵
: 如前所述,由於這技術是源於南歐的義大利地區
: 因此當時那些「蠻族地方」自然蓋不出這種結構
: 這種結構需要靠整面牆體來支撐圓頂自重
: 這並非哥德式建築構造所能達到
: 因此真正源於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幾乎看不到圓頂
: 而是廣泛使用透過肋筋建構成的複合拱頂
聖母百花聖殿的圓頂,
或者我們可以用更精確的名詞「穹頂」,它就是用哥德式的肋拱結構蓋出來的。
這是一段有趣且值得一說的故事。
: 承上,我們可以檢視原文所提到的範例
: 第一是位於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
: 建於13世紀末的文藝復興時期
: 我以前念建築史到現在
: 從來沒看過有人把它列在哥德式建築的範疇裡
我不知道你這麼鐵齒認為它不算哥德式建築的自信是從哪來的。
聖母百花聖殿算是是文藝復興建築的開創之作沒錯,
但不代表它就沒有哥德式的特色。
: wiki上寫的三種風格
: Italian Gothic(義式哥德)
: Renaissance(文藝復興式)
: Gothic Revival(哥德復興式)
: 在文藝復興時期
: 義大利建築基於美感混合了過往多種風格的建築元素
: 因而產生出一種新的風格
: 屬於混合多種形式、新誕生的文藝復興式建築
我引用你自己的回推文,因為你大概只看了旁邊的Style。
Italian Gothic(義式哥德)
這是指聖母百花聖殿動工時的規劃、設計與結構。
這是聖母百花聖殿的內部,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哥德式的肋狀拱頂。
Renaissance(文藝復興式)
這邊是指聖母百花聖殿所開創的建築新樣式,也是建築史上新時代的到來。
也就是你一直強調的文藝復興式建築。
這也是為何這個建築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
Gothic Revival(哥德復興式)
這個就和你講的文藝復興一點關係都沒有。
他在Style裡加上這個,是因為西側的立面其實處於半完工狀態幾百年都未處理。
直到1864年才由名為Emilio De Fabris的建築師接手完成。
所以這部分屬於近代的哥德復興建築,不是像你講的:
「屬於混合多種形式、新誕生的文藝復興式建築 」
: 它位於正統羅馬建築的大本營義大利
你這樣講聖騎兵都要殺過來了,當君士坦丁堡是空氣是不是。
事實上,當時的義大利對於大型圓頂的建築技術的知識頗為缺乏。
他們在這方面遠不如東方的拜占庭帝國。
雙方最大的差距是拜占庭有著帆拱的技術。
在古羅馬時代,人們就已經在萬神殿上蓋起了巨大且莊嚴的圓頂。
但是圓頂給予下方的牆壁極大的壓力(明確來講是向外的推力,環向應力),
所以萬神殿的建築形狀必須是圓形的,而且牆壁非常厚實以承受圓頂給予的壓力。
萬神殿的內部。
在東羅馬也就是拜占庭帝國時期,這個限制在建造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時候被打破。
他們在方形建築物上架起了起了三角形的帆拱(或稱穹隅),讓圓頂得到了足夠的支撐。
如此一來,大型圓頂下方的空間才得以是最能妥善運用的方形。
圓頂、帆拱的組合示意圖,在圓頂下方的b就是帆拱(穹隅)。
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圓頂、帆拱、方形空間,可以和上面的萬神殿作個比較。
可是這個技術在當時的義大利,也就是建造聖母百花聖殿時仍未被清楚掌握。
: 或許有些建築元素跟哥德式建築相似
: 那是因為哥德式建築後來遍佈歐洲後
: 在建築技術的進步之下
: 部分做法失去了原本的構造意義,而淪為一種美感元素或符號
: 而這個教堂僅是利用了這種符號而已
並不是。
聖母百花聖殿的哥德式主要還是在結構方面,而不是什麼美感元素或符號。
事實上,聖母百花聖殿還沒有飛扶壁這個傳統的哥德元素,
因為當時佛羅倫斯認為這東西醜到有礙觀瞻根本不給用。
和你講的剛好相反。義大利城邦厭惡哥德式建築浮誇高聳的外型,
所以許多義式哥德建築物都盡量減少飛扶壁、小尖塔等構造。
但是從結構來看,它們仍是使用了哥德式的建築工法。
: 再怎麼分類也不會把這座經典教堂歸在純哥德式
: 而是屬於混合多種形式、新誕生的文藝復興式建築
我從來沒說它是「純」哥德式建築,
反到是你從頭到尾鐵口直斷說它只能是文藝復興式建築不是嗎?
從以上論點看來,我只能猜你從根本就沒搞懂聖母百花聖殿本身的歷史與意義。
聖母百花聖殿的建造始於1296年,但卻直到1436年才宣告完工,
一切都是為了那無比雄偉,莊嚴神聖的圓頂。
13世紀,義大利諸多城邦不只在軍事與貿易競爭,同樣的也在城市的門面上競爭。
當時,佛羅倫斯的主要競爭對手比薩、西恩納都有了自己雄偉的宗教建築,
並且有著漂亮的圓頂。
在對手陸續蓋起世界奇觀的壓力下,佛羅倫斯也不想落於人後。
他們想要一個更勝於其他城邦的偉大宗教建築。
重點則是要有個更大、超大、全世界最大的超巨型圓頂,
如此一來才可以彰顯城市的偉大與繁榮。
全體市民將他們的期望投注於主教座堂,也就是聖母百花聖殿的建造。
建築師、雕刻家阿爾諾佛.迪甘比歐接下了設計與建造聖殿的重任。
他完成了建築物最早的設計圖與結構。
為了滿足市民的心願,迪甘比歐絞盡腦汁設計了一個匠心獨具,
卻也要相當的建築技術才能完工的建築。
其建築物平面主要為傳統拉丁十字的造型,在十字架交叉處卻有著獨特的八角形聖壇。
在聖壇上方則是最重要,也是建築本身最大難題:巨型圓頂。
聖殿的平面圖,雖然之後建造時有過諸多修改,但型狀和原始設計相差不遠。
動工六年後阿爾諾佛本人過世,建造的工作之後斷斷續續的進行了數十年,
中間也曾因黑死病的肆虐,導致城市喪失八成人口而不得不長期停工。
建造工作輪轉至多名建築師手上,他們也各自對原設計進行修改和增築。
直到距離開工已有近百年之久的1380年,下半部建築物才大致上完工。
但是,最重要的圓頂仍然沒有著落。
聖殿的圓頂的設計實在是太大,建築師們曾多次挑戰在那八角形聖堂上將之架起,
卻總是以失敗崩落收場。
而圓頂每一次的崩塌,都被一個名為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的少年看進了眼裡。
布魯內萊斯出生佛羅倫斯小康的公務員之家,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儘管家人希望他和父親走同一條路,
但熱愛藝術的布魯內萊斯基卻跑去加入工匠公會,並成為了一名金匠。
布魯內萊斯基第一次在藝術界嶄露頭角,
是參加了鑄造聖殿聖喬凡尼洗禮堂的青銅門的競賽,這也是他第一次與聖母百花聖殿結緣。
但儘管布魯內萊斯基的作品相當優秀,但卻是人外有人天上有天。
名為洛倫佐.吉貝爾蒂的金匠的作品略勝一籌,
他以整塊青銅鎔鑄而成的銅門渾然天成、巧奪天工,並獲得了全數評審的青睞。
儘管布魯內萊斯基因為其優秀的履歷同樣得標,
但天生傲骨的他倍感屈辱,索性放棄工作機會拂袖而去。
吉貝爾蒂之後鑄造完成的作品,也就是米開朗基羅所稱的「天國之門」。
布魯內萊斯基這賭氣並非就此沉淪,而是轉換了跑道。
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佛羅倫斯人,他知道這個城市目前所遭遇的最大建築瓶頸。
他找了雕塑家好友多納太羅同行,兩名藝術家開始了一趟古羅馬的遺跡聖地巡禮。
布魯內萊斯基此行最大的目標當然就是萬神殿的圓頂,
他希望透過實地考察解開巨型圓頂建築的工法難題,並讓自己為接下來的挑戰做好準備。
1418年,聖母百花聖殿的圓頂再次開始招標。
布魯內萊斯基以建築師的身分參與了這次的競圖,
無巧不巧,他的宿敵吉貝爾蒂也同樣參與了這次的招標。
這些參與的建築師要處理的難題主要為以下兩點:
1.佛羅倫斯希望圓頂有古羅馬時代潔淨樸素的外觀,不得使用任何的外部扶壁作為支撐。
2.要在施工時撐起圓頂,那就必須在底下搭起高聳的拱狀鷹架。
但是聖殿的的圓頂設計實在太高大,根本不可能找來如此巨大且數量眾多的木材來搭建。
來自各地的菁英建築師們七嘴八舌的辯論討教,
其中最具趣味的建議則是在建築物內填滿混有金幣的泥土作為支撐,
等到完工後再以挖金幣作為號召讓市民們幫忙清除泥土。
但在熱鬧的招標現場,有個特異獨行的異類出現了。
布魯內萊斯基彆扭的臭脾氣再度發作,害怕想法被剽竊的他拒絕向他人說明自己的計劃。
他還發下豪語,說自己不靠鷹架就能完成圓頂,要在場的眾人相信他能做到就好。
相信我之術理所當然的失敗了。
畢竟口說無憑,布魯內萊斯基暫時無功而返。
但是他確實不是信口開河,因為他早就在好友多納太羅的幫助下完成了圓頂的模型,
其中甚至包含了極具說服力的大型磚造模型。
布魯內萊斯基的木造圓頂模型。
最終,布魯內萊斯基的熱忱與硬底子抵銷了他臭脾氣帶來的壞印象,
圓頂的建造工程由他和宿敵吉貝爾蒂一同包下。
只不過布魯內萊斯基的G8個性仍未收斂,
他知道吉貝爾蒂對於建築技術的理解不如自己,因此刻意裝病告假讓宿敵出糗。
吉貝爾蒂最終認知到自己力有未逮退出工作,
布魯內萊斯基則是一手掌握了教堂圓頂的建築工程。
不藉由鷹架和扶壁蓋起這座世上最大的圓頂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不可能的任務」這種描述代表它最終會被人完成,而那人就是布魯內萊斯基。
他採用的並非古羅馬的厚實圓壁,因為圓頂下方早已定型為八角型的外壁。
他也沒有採用拜占庭的帆拱,可能是當時他們對此技術仍不太熟悉。
讓人想不到的是,布魯內萊斯基借鑑了哥德式的肋拱技法來營造這個圓頂。
布魯內萊斯基設計的圓頂並非傳統的圓殼,而是框架結構。
他以八條主肋架卷、十六條副肋架卷將圓頂分為八片,並以此結構架起了圓頂。
藉由肋架結構,布魯內萊斯基將圓頂巨大且全面的環向壓力轉嫁給各條肋架,
如此一來他只要強化肋架基座的承受力即可,不用像萬神殿將底下的牆壁蓋得又圓又厚。
而肋架結構也減輕了圓頂本身的重量,
這是因為肋架中間的「蹼」不用承重,可以造得比傳統圓頂更加輕薄。
另外,他設計聖殿圓頂其實是雙層的。
兩層圓頂中間有著橫肋相互連接,這些橫肋起到了近似於飛扶壁的作用,
將壓力傳導致外殼結構和基底八角型鼓座,進而增強了圓頂的結構。
在建築時他則是將圓頂分為數層,就像是魚的骨架一般,一層又一層的向上堆建。
以已經建好的圓頂結構支撐下一層的圓頂結構,並且圓頂越往上蓋,結構就越加輕薄。
這就是他當初心高氣傲的豪語:「不使用鷹架」背後的祕密。
布魯內萊斯基在聖殿圓頂的成就不僅只於建築物本身,還有他對於工程機具的發明。
為了完成這史上最龐大的圓頂,一定少不了好的工具從旁輔助。
但是當時的機具都無法達成布魯內萊斯的要求,所以他乾脆連機具都親自設計建造。
他設計了新型的絞盤與起重機,
原本要六頭牛才能拉起的重物,布魯內萊斯的絞盤卻能只靠一頭牛就將之拉起。
就這樣,布魯內萊斯基與工人們辛勤工作了14年,總算是完成圓頂的基礎建設,
聖母百花聖壇終於有了佛羅倫斯人朝思暮想的圓頂。
在教皇尤金四世親自出席的祝聖儀式上,人們無不讚嘆聖殿圓頂的壯觀與莊嚴。
至此已無人能質疑布魯內萊斯的鬼才與貢獻。
1446年,布魯內萊斯基因急病過世,他在聖殿的工作則是由米開羅佐接手。
他的工作則是處理圓頂上方尚未完工的燈塔,
1461年,由雕刻家委羅基奧製作的青銅圓球成功安置在燈塔頂端,
此時整個圓頂才宣告正式完工。
協助委羅基奧工作的學徒在那時驚嘆於布魯內萊斯基設計的機械之精巧,
自此對機械結構著迷不已。
在驚嘆之餘,他也著手為這些機具畫下了數張素描,
讓後人有機會見識這是名匠的巧思與鬼才。
其實這位學徒應該也算是各位的在ACG世界中的熟人了。
是的,你沒猜錯。他就是李奧納多.達文西。
附帶一提,《藝苑名人傳》的作者瓦薩里則是參與了之後圓頂壁畫的作畫工作。
想必他在工作過程中也感受到布魯內萊斯基的鬼才,所以在書中對其推崇至極。
聖母百花聖殿的圓頂壁畫。
布魯內萊斯基對佛羅倫斯和文藝復興的貢獻不僅只於聖殿的大圓頂,
佛羅倫斯育嬰堂、聖神大殿等建築都是出自他的一手規劃。
拜占庭的帆拱技術也被布魯內萊斯基引進,並在佛羅倫斯重新復活。
讓後世建築師建造圓頂時不再迷茫,而是以帆拱結構作為標準。
布魯內萊斯基潔淨、調和的建築風格為之後文藝復興的建物築帶來了全新的典範,
「建築師」這個職業也正式成型。
人們開始注重設計圖,建材逐漸標準化,建築師也不用總是常駐現場親自指揮施工。
建築史因此出現了「文藝復興式建築」的時代。
身為讓聖母百花聖殿竣工的最大功臣,布魯內萊斯基獲得了安葬於聖殿中的殊榮。
而在聖殿外的廣場上,也豎起了這名鬼才建築師的雕像。
正如同所有造訪花都的旅人,布魯內萊斯基在此抬頭眺望著自己畢生的傑作。
聖母百花聖殿作為哥德式建築的確不是一個很明確的例子。
我舉它為例最主要的原因是知名度,
外加可能很多人曾經(在刺客教條裡)親手在上面爬來爬去的,應該會比較親切。
如果你想要更明確一點,那我再舉個西恩納主教座堂當例子好了。
相較起聖母百花聖殿,西恩納主教座堂的哥德式特徵在外觀更加明顯。
它是很典型的義大利哥德式建築。
而聖母百花聖殿,我覺得日文維基的講法是最洽當的:
義大利哥德式建築的晚期、文藝復興式建築的黎明。
: 第二什未林城堡,現今可見到的結構建於19世紀
: 已經相當接近近代
: 因此這裡的狀況也像前面所述
: 圓頂應該也僅是一種套用在這個近世建築的符號而已
: 再來倫敦塔
: 現在的有圓頂也不代表以前就有圓頂
: 這是15世紀的倫敦塔
:
: 雖不敢保證以前絕對沒有圓頂
: 但就現階段的圖像來看它與現今的外貌有諸多不同
我文中也講了,JK羅琳對霍格華茲的建築歷史相當稀少。
你在這裡強調圓頂只是符號一點意義都沒有,因為沒人可以證明它沒圓頂。
而倫敦塔則是一直有人說不夠英國,我就拿個倫敦地標給他們看什麼是英國。
至於你拿以前外觀來講我就不知道到底用意為何?
既然倫敦塔可以加建圓頂建築,那為何一個魔法城堡不行?
請問你是在自打臉嗎?
: 其他例子我就不贅述
: 基本上若不是在文藝復興時期前就保留下的建築物
: 那很多建築基本上都會被混上哥德跟羅馬式建築的符號
: 因此其參考性就會相對地變得很低
就算是文藝復興前保留下來的建築物,之後也是有增築改建的可能。
沒人能篤定一個建築物會被改建加上什麼風格的特徵,就像霍格華茲一樣。
所以你的參考性之說我完全不能理解是想表達什麼。
: 個人覺得從小說出發去針對建築物做考察是一件很棒的風氣
: 也很值得讚賞的事情
: 但希望還是可以在搜集正確的資訊並多方比較思考後
: 再把比較客觀正確的資訊傳達給大家是最好的
這句話你想想你自己都寫了些什麼,然後再來跟我講比較合適。
: 以上淺見
: 若有錯誤請指教 謝謝
我不是什麼建築系,只是個連學店都念不完的輟學仔。
只是我本職是需要大量收集資料的企劃、編劇,
所以某些時候涉及到有接觸過的東西時,我就剛好特別有東西講而已。
我也自知用詞不明確,所以有錯誤一樣煩請指教。
對了,聽說哈利波特美版內容會有一些用語修正。
所以我有點懷疑會不會是美版有過修正,
把spire或pinnacle改成比較好懂的tower和turret。
剛好國家圖書館有英版的原文書,我也去查了一下避免自己也在歐北共。
第二集:
第五集:
嗯,還是一樣的tower和turret,我多心惹。
大家可以反觀整天只會拿錯誤資訊鬥繪師,自己什麼也不查的狂哈粉了。
穴穴。
--
(と・てノ) 翼龍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209.6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596050201.A.945.html
是,我找不到常見的中文譯名想改卻只改一半,抱歉 ==
他本名是Arnolfo di Cambio
真的要舉例的話征服者威廉的華威堡應該比較接近吧。
只是照這個畫沒尖塔有人又要暴怒了 ==
※ 編輯: Satoman (1.163.209.63 臺灣), 07/30/2020 04:41:42
還好啦,霍格華茲993年,所以大概一百年左右吧。
只是華威堡也不是本來的造型,但是以規模和建築特色來看它頗符合的w
手遊糞GAME啊w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okcool (1.171.59.51 臺灣), 08/01/2020 18:05: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