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多了解「#高敏感特質」】
有幾個人來提醒我好久沒寫高敏感相關的文章(其實對我來說,我們全家都高敏感,每一篇文章都是高敏感文啊0rz),剛好最近有重新思考我的理解、應對和觀察,決定來個總整理。
今天這篇文是知識文,內容包含:
@#高敏感特質是什麼,#跟內向外向有什麼關係?
@#適合高敏感兒的活動和給爸媽的相關建議
@#如何支援家裡有高敏感兒的家人或朋友
@#高敏感相關推薦書單
@#大人與小孩的敏感特質量表
---
【高敏感特質是什麼,跟內向外向有什麼關係】
「高敏感」是一種人格特質,他不是一種疾病,所以並不會「康復」。高敏感特質的孩子大約佔五分之一的比例,本來就是健康正常的孩子,但是他們確實有比較獨特的地方。他的感受力天生比較敏銳,所以在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等方面感受到的層次跟幅度都會比非高敏感的孩子多很多,也因此很容易被激發出非常強烈的情緒,不管是正面負面都是,容易大喜大悲。
高敏感兒時常被認為「難帶」的理由,其一是因為他們強烈的感受力造成他們對於「舒適」的要求非常精準又難以妥協,年紀小時也無法完整說明,所以經常需要爸媽面對一個大哭大叫瘋狂崩潰的孩子去猜測到底發生什麼事。其二是他們各種正負情緒的表達都非常誇張,難以控制。如果在一個很需要遵守規則的環境下,例如說高級餐廳,捷運,或圖書館,很容易讓爸媽或同行的人覺得很難堪。第三是他們一次接收太多訊息,很容易「過度刺激」,也就是超載。超載的時候會非常難安撫,像是「壞掉」一樣,有時甚至會嚇壞沒有經驗的爸媽。
無論只有符合以上一點還是全部都符合,這些都不是高敏感孩子的「錯」,他們只是需要來自爸媽更多的理解,幫忙他們找出自己介意的各種細節,懂得怎麼避開。或者透過觀察自己身體給予的訊號,了解自己已經過累,需要停下來休息。同時可以多接觸各種類型的藝術,找出最適合自己抒發各種感受的方法。
高敏感兒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內向的孩子,因為他們強烈的感受力讓他們時常很謹慎小心,不輕易嘗試新事物,這樣的表現跟內向的孩子很相像。但是,「高敏感」,「內向」,「外向」其實是三種不同的特質。內向的人不一定高敏感,高敏感的人也不一定內向。那應該要怎麼分辨才好呢?
「高敏感」的孩子其實跟「內向」的孩子真的有很多特質很類似,例如「內向」的人非常需要時間獨處和思考,遇到新事物刺激的時候通常會退縮,比起廣泛接觸各式各樣的體驗,更喜歡深入的探索,這些都跟「高敏感特質」的人很接近,差別在於感受力的敏銳程度,現在有一些基本的量表可以檢測(文末會有連結)。事實上高敏感族群裡有70%都是內向者,重疊程度真的很高。
容易搞得別人很困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的是剩下30%「高敏感外向型」的人。因為「外向」的特質讓人樂於接觸很多人,從人群中感受到活力,熱愛新事物,喜歡往前衝,這些都跟「高敏感」的謹慎,喜歡深度思考,容易過度刺激相抵觸。我自己就是這個類型。從小到大我一直搞不清楚我到底是內向還是外向。明明在團體中我非常主動去認識別人,很喜歡跟不同的人交談,興趣也很廣泛,但是跟熟人聚餐超過五個人我就會很不自在,週末也只能參加一場活動,其他時間都躲在家裡想東想西,這方面感覺又很內向。最後才知道是因為「高敏感」加上「外向」兩件事情造成我這麼矛盾的個性。
---
【適合高敏感兒的活動】(也很適合高敏感的大人)
前面說過「高敏感特質」並不是一種疾病,所以並不需要刻意幫孩子或幫自己「降敏」,反而應該鼓勵他們接納自己的特質。但是確實有一些活動可以幫助高敏感人抒發壓力,讓情緒更加穩定。
@親近大自然
高敏感兒因為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情緒或者是環境裡的聲音光線等等的事物干擾,甚至是過度刺激到很不舒服的地步,所以經常帶他們去接觸大自然會有很大的幫助。他們可以盡情觀察各種微小的細節,聆聽各種舒適的聲音,開心的話也可以無拘束地大喊大叫或胡亂奔跑,對紓緩他們的壓力和情緒有很大的幫助。
@自由塗鴉創作
高敏感兒的內心裡有非常豐富的情緒,也因此會觸發頭腦裡有非常多的想法,很多時候甚至沒有辦法用語言捕捉,所以很需要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幫忙抒發。如果能夠在家裡準備一個讓他們隨時可以創作的角落,像我們就在餐桌旁的櫃子準備非常多的白紙和有顏色的紙,同時還有蠟筆彩色筆水彩剪刀白膠紙膠帶等釘書機等等大量的文具,蕃茄隨時都可以去抽出一疊紙來畫圖,或者是做一些自己發明的小勞作。
@聽音樂跳舞
音樂也是幫助高敏感兒抒發的好工具,在家裡播放不同風格的音樂,讓高敏感兒隨著自己身體的直覺舞動,會讓他非常的開心。如果其他的孩子跟大人可以一起加入的話更好,每個人發明屬於自己的舞蹈,是一個可以全家一起哈哈大笑的好活動。
@聊天
高敏感兒非常擅長捕捉周遭的人的情緒和表情,但是他卻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可以精確理解引起那些情緒的原因,常常會過於在意。所以如果可以時常跟高敏感兒分享自己的情緒,例如說「我今天提早下班了好輕鬆」,「今天路上沒有塞車讓我心情很好」,「沒有買到想要的水果很失望」等等,都會對高敏感兒幫助很大,同時也是一個很容易拉近親子距離的互動方式。甚至是在跟孩子一起出門等車或是在公園的時候,如果孩子沒有要去跟其他小朋友玩,跟他一起玩「猜猜那邊那個大人/小孩是什麼心情,為什麼?」的遊戲也很棒的。
---
【不同類型的大人遇上高敏感兒的困擾】
@非高敏感家長+高敏感孩子
這個組合最常見的狀況是,家長完全搞不懂孩子到底在爆炸什麼,是在意什麼。衣服哪有粗粗的?摸起來還好啊?牛奶味道哪裡怪?差不多啊?由於家長自己本身「毛」沒有那麼多,很容易誤以為孩子在無理取鬧,或者是在「演戲」,或者以為自己做錯什麼。哪有那麼誇張!哪有那麼嚴重!
我個人覺得最好的方法是,詢問家族裡其他也有高敏感特質的人,或者是有高敏感特質的朋友,請他們分享一下自己的童年經驗,還有希望當時可以得到什麼樣的幫助。透過他們的經驗分享,非高敏感的家長可以比較能理解孩子「真的不是故意的」。
@高敏感家長+高敏感孩子
這個組合的好處是,因為家長自己也是從小各種「毛」就多,所以對於孩子的困擾比較能夠感同身受。但另外一方面,如果家長跟我ㄧ樣本身就高敏感,很可能為童年時被誤解的經驗,有時候不自覺會太保護孩子,太擔心他受到過度刺激,或者是因為孩子的反應被觸發一些不好的回憶等等。也有可能因為無法接納自己的特質反而強烈要求孩子要改變。所以很有可能需要花上很多時間跟自己的內心溝通,才能夠好好面對孩子。
---
【如何支援家裡有高敏感兒的家人或朋友】
高敏感兒容易大喜大悲,情緒起伏大又立刻就會表現出來,而且一旦超過負荷會非常難安撫,會給照顧者帶來非常大的精神壓力。如果高敏感兒正在失控的當下(不管是正面或負面情緒都有可能失控),你是剛好也在場的朋友或家人,以下幾件事情可以幫忙減輕家長的壓力:
@除非家長要求,不然請「不要」主動幫忙逗弄孩子,也請「不要」給意見。高敏感兒對於很多事情的要求非常精準,如果你的互動方式錯誤,反而會讓狀況更糟,請交給最懂孩子的家長處理。安靜在旁邊等待就是最好的幫忙。
@跟家長說:「沒關係,你專心處理孩子就好。」如果有路人或店員來關切,可以幫忙說明情況(或者請他們離開)。
@如果家長為了應付孩子分身乏術,可以主動幫忙留意貴重物品,或者把孩子身邊容易打翻或打破的東西迅速移走。
@如果在公共空間,可以幫忙巡視周遭,有沒有比較合適不打擾別人的角落可以帶孩子過去冷靜一下。看見的話立刻告訴家長,或者主動把他們拖過去。
@如果有一起出去玩的孩子在現場,請幫忙把其他孩子帶開去其他地方玩。如果你知道前因後果,可以跟其他孩子說明一下發生什麼事。
@如果家長的情緒壓力過載了,可以主動換手讓家長喘息一下。如果這時孩子還沒冷靜下來,就不需要跟孩子互動,在他身邊坐著確保他的安全即可。如果孩子已經恢復穩定,主動表示想跟你互動,那就可以自然回應。
---
【高敏感特質相關推薦書單】
以下是我從讀過的書當中精選出來的幾本,覺得對認識高敏感特質,或是跟高敏感特質的人相處會有很大幫助的書籍。
《高敏感族自在心法》
這本是第一個提出「高敏感族」概念的伊蓮・艾融博士的著作,可以說是全世界第一本完整介紹高敏感族的書吧。這本書的文字很平實通順,說明也很詳盡,讀完之後對這個特質可以有很完整的理解。但是因為涵蓋的範圍很廣,稍嫌有點雜亂不夠有系統。
《高敏感是種天賦》
這本是丹麥諮商師伊莉絲・桑德的著作。如果時間有限或者不擅閱讀長篇,我推薦從這本書開始。作者的文字精準,說明清楚,是目前相關書籍中最容易閱讀的,可以放在提包裡隨時拿出來讀兩段。書中介紹了幾種不同的高敏感類型,常見的心理困擾,還有一些跟自己和別人更和諧相處的建議。
《蘭花與蒲公英》
這本是三本高敏感相關書籍中最新的,讀起來也最像「醫學雜誌」,2019年出版。作者湯瑪士・波依斯用「蘭花」來比喻非常需要細心照料的高敏感兒,非常傳神。如果喜歡腦神經學相關知識或者是心理學實驗的人可以試試看這本。
《內向心理學》
雖然標題只說了「內向」,但是這本書對於內向和外向兩種特質都說明得很清楚。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種類型的高敏感人,這本書可以幫忙你分辨。如果你是內向型的高敏感人,這本書提供很多理解自己和跟自己相處的方法,我覺得會對你很有幫助。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你的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敏感兒強烈的反應和情緒很容易牽引出爸媽過去還未處理的傷痕,讓大人陷入自己最不想要的理智斷線,大吼大叫,或者是動手打人的應對方式。這本書可以幫忙爸媽找到方法穩定自己,進而找出更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
---
【高敏感特質量表】
@大人版自我檢測量表
https://www.suncolor.com.tw/event/books/highlysensitive/quiz.html?fbclid=IwAR3KVLzBo4-NWyfxKHTDlBn_gXW4TazcRbOV6vKSXV9xnajWeToJBCZYobc
@兒童版檢測量表 (這是我自行翻譯的版本,量表在文章最後)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a.160200058958437/129504142028029
---
如果還有興趣,以下是我之前寫過跟高敏感特質相關的文章,也歡迎閱讀。
【什麼是高敏感特質?為什麼我需要知道我的小孩是不是高敏感兒?】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a.160200058958437/146417313670045
【 聊聊小蘭花的高敏感特質:「對事物的感受特別深刻」讓他既浮誇又失控,「快樂」的小蘭花更需要家長強壯的內心力量】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a.160200058958437/151474836497626
【 聊聊高敏感小蘭花:到電影院看電影?再等五年看看吧。】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198114758500300
「聊聊高敏感小蘭花」的推薦目錄:
- 關於聊聊高敏感小蘭花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聊聊高敏感小蘭花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聊聊高敏感小蘭花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聊聊高敏感小蘭花 在 [心得] 聊聊高敏感特質-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聊聊高敏感小蘭花 在 聊聊小蘭花的高敏感特質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聊聊高敏感小蘭花 在 跟內向外向有什麼關係】 「高敏感」是一種人格特質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聊聊高敏感小蘭花 在 高敏感族群共感人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聊聊高敏感小蘭花 在 高敏感族群共感人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聊聊高敏感小蘭花 在 [心得] 聊聊高敏感特質- 看板BabyMother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聊聊高敏感小蘭花 在 [心得] 了解「高敏感特質」對我們的幫助-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聊聊高敏感小蘭花 在 Re: [心得] 聊聊高敏感特質 - PTT評價 的評價
聊聊高敏感小蘭花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聊聊高敏感小蘭花:到電影院看電影?再等五年看看吧。】
寫了上一篇才發現,好久沒寫高敏感文了,趕快來補齊一下進度!
高敏感兒指標項目當中,有一個是「#對事物有很深刻的感受」。這句話在我們家的具體表徵之一叫做「#看電視很容易覺得可怕」。
蕃茄大概一歲之後開始,每天可以看半小時的電視。當時他很喜歡Super Simple Song系列,裡面都是配上音樂的英文童謠。年紀還小的他似懂非懂的,會跟著音樂搖擺、點頭,有時候還會拍手大笑,非常可愛。
好像差不多是一年過後,蕃茄對整個世界的理解程度增加,開始看得懂動畫裡的「真相」,就開始一直被嚇到。
「不要這個!!!!轉掉!!!!」蕃茄大聲尖叫。
「猴子拿很多香蕉很開心啊⋯⋯」
「不要!可怕!」蕃茄用手把眼睛摀住。
「⋯⋯。」好吧,我快轉。
是因爲香蕉拿太多,一副走不穩快要掉下來的樣子嗎? 我十分不解。
「不要這個!!!轉掉!!!」蕃茄大聲尖叫。
「老師在教小朋友跳舞不喜歡嗎?」
「老師的臉太可怕了!」蕃茄在沙發上縮成一顆球。
「⋯⋯。」好吧,我快轉。
之後大概一兩年的時間,大概都是這樣的狀況。明明已經是最最初階,嬰幼兒親善的天使節目,還是時常會出現讓蕃茄大喊「我不要這個」的橋段。理由千奇百怪:爸爸快要生氣了;房間好黑;弟弟在睡覺不要吵他;東西快被吃完了;樹叢動的樣子很奇怪;唱歌的聲音不好聽⋯⋯。
到後來我也懶得問了。只要旁邊出現尖叫,我就機械式拿起遙控器快轉再放下,動作順暢俐落完全不用經過大腦。
今年三月,英國政府下令封城,原本習慣每天去公園,加上三個白天蕃茄去上學的空閒時間的我們,突然變成二十四小時一起關在公寓裡。我們決定給自己一條生路,訂了Disney Plus, 打算全家一週來個一次電影時間。反正蕃茄又大了一點,心臟有變強壯,只要避開近年那些節奏很快特效很絢麗的動畫,專找三五十年前那些慢板舊卡通,應該就可以安心看完吧。
果然還是太天真了。
看「一零一忠狗」,看到披著皮草大衣的阿姨走進來就大叫「我不喜歡他我不要看了」,好說歹說繼續看下去,看到小狗被偷走,說了一句「爸爸媽媽一定很難過」,然後就嚎啕大哭,哭一哭好不容易停下來,又冒出一句「小狗一定也很難過」,然後大哭第二輪。
真的是一直哭一直叫一直怕,搞得好像我們在看什麼虐童恐怖片一樣,整個荒謬到我笑出來。不是,這位孩子,你是個小孩,這些電影是設計給小孩看得開心的,不是嚇到做惡夢的啊!
也不知道怎麼,三個人一起嘗試看卡通版的「阿拉丁」時,當阿拉丁掉進黑漆漆的洞穴裡,蕃茄發著抖說「好黑喔好可怕」,我跟傑克突然一起抱住他說:「太可怕太可怕了啦!」
然後,我們就成功一起看完了生平第一部電影,也是最吵的電影。
精靈出現的時候,全家一起模仿他奇怪的動作跟聲音,笑得東倒西歪;賈方要使出壞把戲的時候,蕃茄立刻大喊:「快快快趕快抱抱!!」全家就抱在一起說「太可怕了太可怕了」;阿里王子出現時的大遊行,蕃茄在沙發上興奮地大吼大叫跳來跳去,爸爸媽媽跟著打拍子唱歌;公主和阿拉丁在魔毯上的時候我們要大聲說「咻~~~」,然後比賽誰知道他們現在路過哪一個國家。最後大決戰的時候大家再一起大喊「太可怕了太危險了這個人太壞了糟糕要小心啊不行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直到結束。
「這部電影太好看了!我太喜歡了!!!」蕃茄的眼睛亮閃閃,充滿感動。
原來電影是要這樣看的啊!我恍然大悟。
從此之後,蕃茄家建立了以全世界最入戲的方式看古早電影的傳統,皆大歡喜。電影院?暫時不用,謝謝。
聊聊高敏感小蘭花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聊聊高敏感小蘭花:快樂,來自遇見同一個星球的朋友】
最近看到唐鳳的新書簡介,發現原來他也是高敏感人,真的深深佩服他的母親,在孩子不斷轉學,被霸凌,周遭親友也不諒解的情況下,持續堅持嘗試,直到找到最適合孩子的環境為止。對於有高敏感兒的家庭,家長經常會受到的責難或是壓力,我們很能感同身受。
雖然現在「高敏感兒」,或是「高敏感特質」感覺被提到的場合增加了,但是我們其實很少有被理解的感覺。
有時跟一些在台灣的朋友聊天,會有人提到他的孩子也高敏感,但是因為我住在國外,沒有機會見到面,很難憑空想像是什麼樣的情況。加上有一些真正接觸到親戚朋友的孩子的時刻,發現他們口中所謂「大呼小叫」或是「崩潰大哭」的程度,對我們來說往往出乎意料的溫和。於是我幾乎不跟傑克以外的人討論育兒的想法,因為我實在是很難判斷誰的經驗跟我們類似,可以真正理解我們遇到的困難。
我胡亂猜測可能跟育兒方式也有關係,畢竟日本跟台灣都算是非常注重孩子的規矩的文化,也許就算是高敏感的孩子們,都已經習慣了比較收斂的表達方式。等我們搬到英國,確實這邊的孩子外放很多,不管是肢體語言、音量或是遊戲方式都五花八門。但是就算是這樣,一年多以來,我們還是沒有遇過跟蕃茄一樣,會在公車上一路飆高音到下車,在馬路上突然開始跳舞無法拖走的孩子。
我們的心情其實是很孤單又害怕的。
有高敏感特質的孩子,明明佔了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蕃茄特別不一樣?蕃茄如果真的這麼「奇怪」,跟大家都不一樣的話怎麼辦?雖然目前為止,周圍的人對蕃茄突如其來的大動作都很友善,有時甚至會停下來稱讚他,不像在台灣或是日本他經常會被白眼。可是一旦開始上學,如果他還是這樣我行我素,常常天外飛來一筆就大聲尖叫,亂舔或是戳人,會不會交不到朋友?他的話那麼多,只要醒著嘴巴就沒有停過,如果跟其他人話不投機,會不會被討厭?
入學以後,很快到了第一次參加生日派對的當天。我跟傑克都是懷著「看看他到底怎麼跟其他小朋友相處」的心情去的,結果蕃茄根本沒在理其他人,自己拉著爸爸到處跑,好像是我們家自己來玩一樣。
既然如此,我就趁機多跟其他的媽媽打交道,以備不時之需,順便觀察一下蕃茄的同學都是什麼個性的孩子。沒想到這些媽媽們一個比一個放鬆,大家找了一塊草地就一起坐下來聊天,聊到一個段落才會轉頭確認「喔,我家的是遠方那個小白點」,「我家的在你家白點的旁邊」。
這讓我衝擊很大。可以這樣毫不在乎讓小孩自行野放是一回事,但是小孩都不會需要跟爸媽說話嗎?這在我們家完全行不通,蕃茄不管看到什麼都一定要叫我們去看,所以我們都無法離他太遠,至少都要在他大喊的時候可以聽見的範圍之內。原來別人家的孩子並不是這樣的嗎?
我覺得不太自在,沒有辦法像他們那麼放心地聊,就站起來四處走動,結果看見小提和媽媽維多莉亞在遠處玩爬欄杆。
「太好了,也是有媽媽是緊緊跟著小孩的!」
我有種找到「同類」的感覺,趕緊湊上前去跟他們打招呼。聊沒幾句,小提兩歲多的弟弟被別的東西吸引,自行往別的方向晃過去了。維多莉雅趕緊追上去,我擔心被單獨留在欄杆上的小提會緊張(因為蕃茄的話一定會),就開口跟他打招呼。
「哈囉,我是蕃茄的媽媽。」
「這個地方好高,但是我很努力爬上來了。今天的太陽好大,我的眼睛都快睜不開了。我有戴眼鏡,因為我不戴的話我就看不清楚,但是⋯⋯」
出乎我意料,小提自顧自的就跟我聊起來。原來也是一個話多的孩子。我指了指他腳上的雨鞋。
「你的雨鞋,是紅色的呢。是你最喜歡的顏色嗎?」
「這是我喜歡的顏色,但是不是我最喜歡的。我最喜歡的顏色是彩虹。」
彩虹!跟蕃茄一樣!我突然想起來蕃茄之前很開心地告訴我們,班上有個同學跟他喜歡一樣的顏色,原來就是小提嗎?
一股強烈的直覺驅使我,接下來都緊緊跟著小提一家人。當天班上十個小孩,只有我們兩家人是全家出動的。我跟小提互動,也觀察他跟家人的互動。他那停不下來的說話方式,對文字細節的堅持,尖叫一般的笑聲,無法理解的肢體動作,對速度太快的的遊具表現出來的厭惡,絕對沒錯——
「老公,我覺得蕃茄班上的小提是高敏感兒!他們應該會很合!!」
我實在是太興奮,都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說起。雖然小提跟蕃茄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是那些共通點我從來沒有在其他孩子身上看過。這種感覺幾乎像是在海外小鎮上突然聽到身後有人用台語說話一樣驚喜!
然而,蕃茄跟小提並沒有如我預期的合拍。幾個禮拜過去了,從蕃茄回家分享的片段聽起來,他跟小提在學校的交集甚少,感覺對小提沒有什麼興趣。幾次在附近的公園遇到,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轉變。
也許是我自己太一廂情願了吧?
好在蕃茄成功交到幾個朋友,每天放學後時常一起去公園玩。傑克觀察到,蕃茄跟朋友玩的時候,彼此都很少說話,多半都是一起撿東西蓋東西,或者是追逐跑跳之類的遊戲,跟在家裡收音機似的狀態完全不同。畢竟蕃茄的英文能力還不夠,四五歲的孩子也還在比較依靠直覺相處的階段吧。
某一天,小提破天荒放學後跟著大家一起去公園玩。不知怎麼的,小提跟蕃茄那天突然對上頻率,玩得難分難捨。我們兩家住在隔壁棟,兩個孩子玩到回家時在我們公寓門口哀求:「爸爸我要小提到我們家玩!」「媽媽我要去蕃茄家玩!」
「我跟你說,蕃茄跟小提一起玩的時候完全不一樣。」傑克跟我說。
那天之後,蕃茄每天在家裡問「小提什麼時候可以來家裡玩」,小提每天在家裡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去蕃茄家玩」,等家長們終於喬好時間,把小提送到我們家門口,兩個孩子邊奔跑邊尖叫「蕃茄~~!」「小提~~!」然後緊緊相擁,好像三生三世沒見到面一樣。
接下來的四小時讓我非常震撼。傑克說得對,蕃茄跟小提一起玩的時候完全不同。他們可以不玩玩具,就這麼唧唧喳喳說個不停,從蕃茄口中說出一句又一句我從來不知道他有能力說出來的英文。兩個孩子甚至神秘兮兮地把房間門關起來,才可以聊得更盡興。
吃點心的時候到了,小提跟蕃茄肩並肩坐在餐廳的長凳上,四隻小腳懸空搖來搖去。
「你最喜歡的點心是什麼啊?」蕃茄嚼著餅乾問。
「我嗎?我最喜歡的是巧克力。」小提說。
「我也是耶!我最喜歡巧克力了!」
「但是餅乾我也喜歡。」
「對,我也喜歡,但是沒有巧克力那麼喜歡。」
「對,還是巧克力最棒。」
天啊,這兩個孩子在聊天!我的內心無比激動。蕃茄是一個喜歡攀談的孩子,從他滿三歲能夠講出足夠長的句子以來,只要看到年齡相近的孩子,他都會想辦法去跟別人聊:「你在換牙了嗎?」「你最喜歡什麼動物呢?」「你喜歡什麼顏色?」「你喜歡什麼水果?」
這是第一次,對方自在又輕鬆地接起這個話題,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對話,而且沒有大人在場。
蕃茄跟小提變成了非常特別的朋友。雖然不是每天在一起,但是一起玩的時候,感覺周遭都會冒出彩虹。蘭花和蘭花相遇的時刻,原來是這麼美好!
幾天之後,在社區遇到小提跟他爸爸要回家,不知怎麼,小提堅持要鑽進樹叢中間某個細縫,理由是那是一條近路。爸爸有點崩潰地說:「你就不能像個一般人一樣走路嗎??」
我們愛死這句話了。
有同伴的感覺,真好。這是在說爸媽,也是在說孩子。
聊聊高敏感小蘭花 在 跟內向外向有什麼關係】 「高敏感」是一種人格特質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今天這篇文是知識文,內容包含: @#高敏感特質是什麼,#跟內向外向有什麼 ... 【 聊聊小蘭花的高敏感特質:「對事物的感受特別深刻」讓他既浮誇又 ... ... <看更多>
聊聊高敏感小蘭花 在 高敏感族群共感人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高敏感 族群的人天生對於資訊的接收與環境的訊號有很強的敏銳度:看到難過的消息可能會被影響好 ... 【 聊聊小蘭花的高敏感特質:「對事物的感受特別深刻」讓他既浮誇又 ... ... <看更多>
聊聊高敏感小蘭花 在 [心得] 聊聊高敏感特質-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聊聊高敏感特質:難搞,龜毛,情緒起伏大,堅持,愛哭,超會察言觀色,完美主義,為
什麼為什麼大轟炸...沒關係的,這樣的孩子一樣可以好好長大。(文末附高敏感特質量
表)
好讀網誌版:https://reurl.cc/e8gYNm
以上的形容很接近你家的小野獸嗎?如果你的心頭一直出現「中獎」的感覺,也許你家的
孩子也跟蕃茄一樣,是具有「高敏感特質」的孩子。
蕃茄剛滿三歲不久,我跟傑克去幼稚園參加人生第一次的家長會。萬萬沒想到,這個第一
次就得到一份「大禮」。老師告訴我們,蕃茄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孩子,建議我們要留心。
「他有一個揉臉的習慣動作,」老師邊模仿邊說明:「在我的經驗裡,有高敏感特質的人
常有這樣的動作,只是我第一次在這麼小的孩子身上看到。」
我看得出老師非常極力在澄清一些事,他補充了很正面的敘述:「這沒關係的,這是好事
,表示他會很有創造力,感受力很強,只是他會需要多一些關心。」
但老師的態度反而讓我們焦慮起來,為什麼需要「留心」?為什麼他要說「沒關係」?我
們需要「關心」什麼?他為什麼看起來好像在安慰我們?是因為在日本,老師不敢直接跟
我們明說孩子有問題嗎?我們的小孩到底怎麼了?
經過一個禮拜不眠不休瘋狂地在網路上鑽研,我才終於好好「消化」了老師給我們的提醒
。
「高敏感特質」這個概念的歷史其實很短,一九九六年由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博士
所提出,距離今天也才不過短短二十四年前。高度敏感不是一種需要矯正的疾病,而是一
種人格特質,就像「外向」或是「內向」一樣。雖然這個族群不是社會中的多數,但是比
例上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擁有高敏感特質,並不少見。
擁有高敏感特質的孩子有什麼實際上的不同?美國的醫學博士湯瑪士波依斯使用了一個很
美麗的比喻:「如果想像養育其他的孩子是種植蒲公英,那麼養育高敏感特質的孩子就像
是培育蘭花。」
白話文就是:「其他的孩子隨便養隨便大,高敏感的這一個就是要耗盡心力專搞他一個人
就飽了!」(抱頭痛哭)
突然間,蕃茄一切的怪僻都得到了解釋。難怪他會抱怨某些老師或同學的聲音不好聽,所
以不想跟他們說話。難怪他去沙坑只肯要我們玩給他看,自己絕對不動手。難怪吃個東西
一直討衛生紙擦嘴擦手,有沾到就要擦。
我由衷的感謝蕃茄的老師當初給我們的提點。這件事對我們最大的幫助,就是讓我們做好
心理準備,知道這是一朵獨一無二的小蘭花,它對自己生長的溫度,濕度,土質,日照都
有非常精細的要求。就算有蘭花的基本教養指南,我們還是得自己去摸索出最適合這朵小
花的條件,才能幫助他成長茁壯。
每個高敏感特質的孩子都不一樣,但他們總是會注意到你看不見的細節,聽見你沒有察覺
的聲音,聞到嚐到你不覺得有什麼不一樣的味道,抱怨你從來不覺得是困擾的問題。家長
必須要變身成偵探,去猜,去想,去溝通,去推理,去嘗試。學會不怕犯錯,不怕堅持底
線,不怕地雷爆炸,不怕收拾殘局,不怕修補關係。
經過這樣的痛苦掙扎之後,這朵小花會在每一次你開始懷疑自己的時刻,用他自己的方式
告訴你:爸爸媽媽,沒問題的,我又更長大一點了。
___
「好奇你的孩子是否有高敏感特質嗎?」以下的量表來自伊蓮・艾融博士的高敏感特質網
站,原文是英文,以下是我自行翻譯的版本:[Is Your Child Highly Sensitive? –
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https://hsperson.com/test/highly-sensitive-child-test/)
*很容易受到驚嚇
*時常抱怨衣服的材質,襪子裡的織線,或者是背後的標籤讓他不舒服
*通常不怎麼喜歡太大的驚喜
*溫和提醒比嚴厲的處罰有效果
*好像有讀心術一樣知道家長在想什麼
*會使用對他的年紀而言很高深的字彙
*會注意到非常細微的異味
*有很獨特的幽默感
*似乎有很強的直覺,可以幫助他做判斷
*如果太過興奮會很難入睡
*很難適應大的改變
*如果衣服濕了或者沾到沙子就得把衣服換掉
*有大量的問題想問
*有完美主義
*會注意到其他人強烈的負面情緒,例如說擔憂,哀傷或是痛苦
*比較喜歡靜態的活動
*會問一些很深刻,很有啟發性的問題
*對疼痛的感覺非常敏感
*很受到吵雜的空間的干擾
*會注意到微小的細節,例如有東西被移動過,或者某人的外型改變了之類的
*在爬到高處前會先確認是不是安全
*在沒有陌生人的環境下表現得最好
*對事物有很深刻的感受
如果回答「是」的項目超過13個,或是只有一到兩項符合但是符合的程度非常極端地高,
那你的孩子很有可能擁有高敏感特質。
蕃茄總共拿下21個項目(攤手),你們家的孩子有幾項呢?
------
高敏感兒的生活記錄,教養和反思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8.148.172.210 (英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05536976.A.C65.html
我們自己也是這樣的情況
但是我也想跟你表達,因為你的文字有點武斷,我其實讀了之後有被指責的感覺。
我相信這並不是你的原意。
我們確實沒有聽說過「高敏感特質」這樣的性格分類,
但是並不表示我們「之前都沒有在理解孩子」。
只是在瞭解之後,發現原來他的這些表現是這種類型的孩子獨有的特徵而已:)
只是一種人格特徵,所以並沒有治療或協助的時機的疑慮唷。
這個特質在出生幾個月內就會顯現了
感覺起來喜歡靜態活動是孩子的天生喜好
有陌生人就不講話也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很自然的表現:)
我自己的弟弟小時候也是這樣的情況
後來發現是因為「在馬桶上上廁所」讓他更不能忍受
所以他寧可滿屁股大便也不肯說
也許可以觀察看看是不是有讓孩子更介意的地方
光憑這樣的資訊其實很難做出什麼樣的推測。
與其擔心小孩正不正常,
從安全感、內外向的個性、環境適應程度、老師的個性等等不同的角度
去觀察或思考孩子表現跟平時不同的原因,我想會比較有幫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