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朱宥勳在ClubHouse講「糞寫實主義」論戰,聊起西川滿、張文環、葉石濤等人的恩恩怨怨,精采絕倫,我筆記幾乎來不及記。
不過!西川滿這個人太過精彩,我聽得意猶未盡,相信大家也想敲碗求後續,所以我決定自己開一場。
沒錯!!趁朱宥勳在講課無法開房時(甚至無法當聽眾),我又要開房聊番外篇啦!!就是一個見縫插針、趁你病要你命的企劃!!
6/22(二)晚上七點半,我邀請「臺文界小叮噹」陳允元老師,一起聊聊西川滿的作品、興趣與人際關係,保證顛覆你心中「文壇大魔王」的印象!
大致內容如下:允元老師導讀西川滿的詩作與小說,帶領大家從作品去了解所謂他的「浪漫」、「耽美」、「外地文學」是什麼感覺。
然後由我同時搭配粉絲團照片,介紹西川滿對於裝幀、版畫、藏書票的熱愛,以及他與立石鐵臣、池田敏雄等《民俗臺灣》陣營若敵若友的關係。
圖為他為三歲愛子西川潤出版的詩集,裡面都是他兒子文法不通、發音不準的童言童語,這鐵定是臺灣史上第一本、作者年紀最小的詩集了!這真的是我們印象中,宣揚戰爭、崇拜奉公,鼓吹不要寫與國策無關的那個國家鷹犬嗎!?
--
6/21補充
跟大家說聲不好意思,原本預定明晚要與陳允元老師在ClubHouse開房聊西川滿的節目,因為個人因素取消了~
因為本人這幾年來自知有膽結石的毛病,只是一直拖著沒去斬草除根而已。昨晚突然腹痛如絞,悶痛持續到今日,膽囊阻塞的症狀明顯,所以明天會到醫院掛號把膽子拿出來驗證一下到底大不大。原本與陳允元老師的對談,就暫時延期囉~
暫且告假一陣子,若干日後又是一尾活龍出現在大家面前!大家也多保重!
耽美 發音 在 深度西班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趁著六月是同志驕傲月(真是愛牽拖),身為腐女,我唯一能貢獻給大家的無用貢獻是...
西文腐女介紹文一篇😂😂😂😂(完全無用蓋鋼印)
「腐女」一詞,在西文直接用日文說法,Fujoshi,但感謝阿嬤送給我看了西文字幕版的「阿宅的戀愛好難」,我才發現,原來這邊講到耽美漫畫,不用Boy LOVE或 BL,較常使用Yaoi。
我不是日文通,但推測這個字對西人發音較容易,所以常用。
放心,分享這篇不是逼大家跟妳/你的西班牙伴侶承認自己的「秘愛」,大多數西人根本不在乎這種資訊吧?(斜眼看外子)
那天啊,我試著跟在西國最好的熟女朋友提這一荏,坦承過後,果然得到朋友三條線小丸子笑臉說:妳高興就好啦!
(沒辦法,誰叫我要推薦她看阿宅的戀愛好難,必須先行「教育」對方)
以上,又是篇完全無用的廢文,我廢文我驕傲的大嬸,今天繼續浪費大家時間(但放心,中學生都很愛我😆😆😆)
耽美 發音 在 Dung Kai-cheung 董啟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明周專欄:鬼話連篇
在雜司谷靈園拜訪小泉八雲之墓的時候,我在心裡以英語向這位百多年前的日本文化仰慕者致意。本名拉夫卡迪奧.赫恩(Lafcadio Hearn)的他在希臘出生,父親為英國軍醫,母親是希臘人。童年時舉家回到愛爾蘭都柏林,之後母親離去,父親早逝,赫恩由親戚養大。十九歲為了生計前往美國,輾轉當上報社記者,在一個博覽會上看到日本的展品,深受吸引。後來又在英譯本《古事記》中讀到日本的神話傳說,更為之心醉神迷。
明治二十三年(1890),赫恩以雜誌採訪員的身分橫渡太平洋。登岸的一刻他大概沒有想到,自己會在這個遠東島國終老。年屆四十歲的赫恩,碰上這個新興國家進入現代化的關鍵時刻。當社會制度和建設朝向西化全力開動,這位西方人卻倒過來投進日本傳統的懷抱,並且在之後的十四年間,以英文寫出多部探討日本文化的著作,逆向輸出東洋思想的精髓。其中最著名、影響也最深遠的,是日本民間鬼怪故事集《怪談》。
與歷來的西方傳教士和東洋學家不同,赫恩並不是以外來者的角度關注日本,而是真心地想當個日本人。他不但與舊松江藩士之女小泉節子結婚,還歸化日籍,從妻子之姓氏,並以古出雲國(松江)的歌謠「八雲立,出雲八重垣」,自名為「八雲」。如獲新生的小泉八雲努力地過日本人的生活,融入日本人的文化。身為西方人,雖然在日本可以教授英語和英國文學為業,但工作並不安穩,曾經給東京帝國大學以改聘日本教師為由辭退。在急於學習西方但又不輕易接納外人的社會風氣下,小泉的歸化過程肯定不會事事順利,但這卻無阻他在東洋土地上落葉歸根的決心。也許,完全被神道教和佛教信仰打動的他,深信自己尋回了前世的歸宿。
小泉八雲的《怪談》於一九零四年以英語出版,是他的遺作。英文書名照用日語出雲地區的方言發音 “Kwaidan”。此書後來再由日本學者平井呈一譯成日文,成為了國內家傳戶曉的名著。如此幾經轉折的翻譯,頗有隔世輪迴的意味。書中收錄的是小泉聽取自妻子和其他鄉民的日本傳統民間鬼怪故事。另外,在小泉的其他著作中,如《骨董》、《明暗》、《日本雜記》等,也有零星的鬼故事記載。雖然這類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但如此有意識地記錄下來,並以優美的文筆加以潤飾,《怪談》可以說是首創。
小泉在《怪談》中所用的無疑是小說家的筆觸。當中出現的許多鬼怪,如美豔但淒厲的雪女、沒有五官的野箆坊、頭臚脫頸飛出的轆轤首、樣子醜陋的河童、紅臉長鼻子的天狗等,都是日本妖魔的經典形象。在原始資料不足或者散佚之處,他會嘗試用推理和想像力補足,力求令故事完整。針對西方讀者,作者也會不時插入關於日本文化的解釋。《怪談》的故事雖然詭異懾人,但在經營恐怖感之餘,小泉更在意強調日本人的性格、倫理和信仰特徵,諸如耽美、忠誠、犧牲、無常、因果報應、萬物有靈等。
日本鬼怪寫書的另一經典,是民俗學家柳田國男的《遠野物語》。柳田生於一八七五年,就讀於東京帝國大學法科大學的時候,正是小泉八雲在同校文科大學教授英國文學,並入籍日本之時。我不知道兩人有否交接。年輕的柳田曾在《文學界》雜誌上發表新體詩,又跟年輕作家國木田獨步、田山花袋、島崎藤村等交往甚密。畢業後進入政府農政局工作,擔任公務達二十年,官至貴族院書記官長,與文學創作絕緣。不過,他一直關心日本小農戶的生存處境,對民間風俗亦深有興趣。棄官之後,正式從事民俗學研究,成為了日本民俗學的開山祖師。
研究民俗,絕不能忽略民間故事和傳說。雖然日本的民間鬼怪傳統十分豐富,但歷來也沒有受到重視,除了部分進入戲劇或物語,大部分也只是在地方口耳相傳而逐漸流失。開始的時候,柳田國男大概是以業餘興趣的方式,收集民間鬼怪故事。明治四十三年(1910)出版的《遠野物語》,內容全部取自出生於遠野的友人佐佐木喜善的口述,內容涉及鄉里神、權化神、白樣神、座敷童子、山男、天狗、河童、昔人、離魂、動物妖仙、家族興衰等各種靈異現象。柳田在序言中談及,此類書物「已不符時下流行」,難免有「以一己之狹隘趣味強加於人」的嫌疑。而「生逢此百廢待舉之世,不辨問題之大小,竟著力於枝微末節」,也很可能是此書會引來的批判。換句話說,當時還未有「民俗學」的概念,本地民間文化遠遠不及西學般經世致用,屬於不登大雅之堂的「道聽塗說」,不能得到嚴肅學者的重視。
《遠野物語》原版共一百一十九則,到了昭和十年(1935)再版的時候,再新增二百九十九則「補遺」。這時候柳田國男已經離開政府,全身投入民俗學工作。遠野町是岩手縣的山區,鄉民間流傳很多地道的傳說。與小泉八雲擷取民間鬼怪故事的精華、以文學手法重寫不同,柳田國男採用的是口述歷史的方法,以樸實的文字記錄講者的言辭,甚至保留當中的斷裂和不完整,亦不避材料的重複,力求呈現傳說的原貌。以閱讀的享受而言,當然是小泉的作品優勝,但以多樣的內容、天然的質感和原始的趣味而言,則柳田的記述對一般讀者也有其可觀之處。兩人的著作,共同標記著妖怪故事由口傳進入文字書寫的階段,開啟往後的世紀,在多種新媒體上鬼影幢幢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