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求世 38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以弗所3-2(2015)
土耳其雖然現在是伊斯蘭國家,但在基督教的傳布過程中,這裡是非常重要的先啟地,而艾菲索斯更是極其重要的聖地。因為耶穌死時的羅馬帝國,對於基督教還是採取迫害手段,耶穌要後繼者將福音傳播開來,奉行不渝的第一代領導者要算是保羅了,他首創向非猶太人轉播基督的福音,一生中至少有三次遠行傳教的旅程。
但當時耶路撒冷以西充滿風險變數,往東成為較佳的選擇,相較於同時的歐洲,這裡天高皇帝遠,帝力於我有何哉?直到西元313年,羅馬君士坦丁大帝才頒布米蘭飭令,宣布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因此保羅在第三次傳教時來到了今天土耳其的以弗所及小亞細亞,和教徒們在小亞細亞建立了七教會: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等七個教會,這些教會是基督教早期傳教歷史中重要的灘頭堡,也以此奠基。基督教繼續接力東傳,西元301年,亞美尼亞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信奉基督教的國家。
因為小亞細亞是族群文化複雜之地,基督教東傳之前,這裡早就有豐富複雜的信仰及語言,保羅是羅馬公民,這樣的身份有助於他遊走各地,再加上他精通許多語言,更能打破各地文化本位主義差距的藩籬,但在這樣的外在環境誘惑下,要保持信仰的堅貞就面臨許多外在的考驗。
因此在過程中,保羅向七教會寫信,提醒告知他們信仰基督教的重要與虔誠,先說一些肯定的話,然後再告知各個教會不同的過錯,要記得改進並勿忘初衷。提醒以弗所和老底嘉要恢復純真的愛心,避免失去起初的熱誠;勸勉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要守住正義,防止情慾上放縱,拜偶像、道德墮落,保羅也寫了《以弗所書》給以弗所的基督徒。
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約翰,接受耶穌死前托付,照顧母親聖母瑪利亞,據說也是遷居到以弗所安享晚年。18世紀時,一位德國修女因為神蹟可以清楚描繪出祂晚年故居週遭狀況和位置,但她卻從沒來過艾菲索斯,西元1881年,一位法國牧師根據描述發現石造屋舍遺跡,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實,但1951年天主教教宗將此屋舍提升到聖地的地位,近期的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與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則分別在1979年與2006年參訪此神聖的屋舍。至此真相似乎已不重要,我看到教徒在小屋裡感動流淚的場景,也看到異教徒臉上顯而易見滿臉嗤之以鼻的表情。約翰後來因傳教被羅馬放逐到愛琴海的拔摩島(帕特摩斯島Patmos),寫下了啟示錄,西元100年在以弗所逝世,就埋在阿特密斯神殿附近的小山丘,六世紀查士丁尼大帝在此興建聖約翰教堂,只可惜如今已是廢墟。
在羅馬人興建的以弗所城,海港大道底以大理石板鋪成的廣場上,出現刻劃的像是派狀圖,又像分切的披薩的神祕符號,任何遭迫害的宗教,會創造出一種自己才能理解的暗號,一來為了保護自己,二來增添神秘色彩,希臘文是早期基督教的語言,耶穌的名字被當作字謎隱藏在魚的形象中,因為希臘文中的魚(IXΘYΣ)剛好是以下詞句起首古希臘字母的組合,「耶穌基督,救世主上帝之子」(Jesus Christ Son of God Saviour),當基督徒看到這個暗號,表示這是座有基督兄弟姊妹的城市。
西元431年,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在以弗所召開第三次基督教大公會議,約兩千名主教出席。討論關於耶穌的神性與人性關係之爭,瑪利亞是否具備神性的議題,以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聶斯托里為主的人強調耶穌的人性,淡化其神性,同時主張將瑪利亞稱為「耶穌之母」,而非「天主之母」,經過辯論角力後,失勢的聶斯托里派東傳入波斯,唐朝時傳入中國,被稱為景教,西安碑林博物館還有一塊「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見證歷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耶穌十二門徒 在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細到米開朗基羅本人藏在畫裡,也看得見】
《創世紀》、《最後的審判》西斯汀禮拜堂名畫細節放大看
《最後的審判》耗時6年的作品描繪善惡有報,而貫通古今東西的不朽神作,有發掘不完的彩蛋在其中,現在翻閱《西斯汀禮拜堂壁畫全集》可以看得更加仔細:人物面目猙獰,深怕趕不上通往天堂的路,一不留心就忘了魔鬼藏在細節裡。
畫作中最為人熱烈討論的,就是米開朗基羅本人究竟在哪裡?他把自己的容貌刻畫在一張人皮上,而提著他皮囊的,正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巴托羅謬......↘↘↘
▍《#西斯汀禮拜堂壁畫全集》(THE SISTINE CHAPEL)
>> https://bit.ly/35bZFT4
▍以讀攻毒防疫書單>> https://bit.ly/3vYF67V
▍防疫補給站>> https://bit.ly/3hMt7qj
-
#誠品線上 #浪漫精明學
單筆滿$1,200即贈100元!
滿8次再享超值好禮四選一
▍百大浪漫商品>> https://bit.ly/3ed84eb
▍活動優惠詳情>> https://bit.ly/2SoVfVH
#外文書 #藝術設計 #繪畫作品集
耶穌十二門徒 在 Dr. Shu 的旅遊文化攝影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今天來到南歐的宗教聖地:Ohrid。
上次提到馬其頓作為一個民族概念、甚至是地理概念,是近代的是。作為一個國家,那更是二戰以後的事。
這並不表示這個地方是化外之地,花不香、鳥不語。
相反地馬其頓的Ohrid在歷史上可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Ohrid在AD990 – 1015 是第一保加利亞帝國的首都,也是保加利亞正教會Bulgarian Patriarchate的教座,掌管所有保加利亞基督教(東正教)一切事務。
東羅馬帝國佔領保加利亞之後,這個教會地位不變,只是從自主轉而接受君士坦丁宗教會管轄。
到了十六世紀,地位更高,還囊括掌管今天摩達維亞(Moldova)與塞爾維亞地區、甚至部分義大利的事務。
其次,大家可能知道西瑞里克字母,它的創造也與Ohrid有關。
Saints Cyril and Methodius是一對兄弟,生活在九世紀。
皇帝Boris I不希望拜占庭對他的國家有太多影響,於是希望所有教會都使用斯拉夫語,而不是希臘語。
為此,他做了兩件事:一,懇請Saints Cyril and Methodius成為主教。第二,創立學院,以斯拉夫語教授神學。這兩位聖者就因此創造了西瑞里克字母。今天甚至遠到吉爾吉斯都使用這種字母。
而Ohrid就是兩座學院所在城市之一,另外一座現在已成廢墟。
Cyril的學生之一是Clement克雷蒙,就成為Ohrid學院的校長。
今天在Ohrid還有一座克雷蒙教堂,據說是他親自設計的。
不過Ohrid最上相的教堂是另外一座:Church of Saint John the Theologian, Kaneo。
看到今天的照片,大家一定馬上就知道為什麼。
這座教堂供奉的是John of Patmos,後者是他被羅馬帝國流放的一座希臘島嶼。
這位約翰是《聖經》最後一篇「啓示錄」的作者。有些人認為與耶穌十二門徒之一、同時是約翰福音的作者是同一人。
我們這幾天都會在約翰教堂背後的山丘上,欣賞不同時間的景色,並且來聊聊馬其頓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亞歷山大。雖然當時的馬其頓帝國位處於希臘北部。
耶穌十二門徒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KEkMtZ8n5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