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口譯 #口譯人生 #同步口譯
#國際譯者節快樂🥳
有一間跨國大企業要找中韓同步口譯,認識的翻譯社PM找上了我,問我那時間有沒有空,還說正式會議之前要跟韓國主管線上面談,並請我找一個我的同步口譯夥伴,這時翻譯社提出了一個神奇的要求,希望我找的夥伴是「年輕」的譯者,還說希望在四十以下😆天哪我自己都快超過了😂而且台灣的經驗豐富中韓同步口譯老師們真的大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師年紀啊~
約好了3:30線上面談,面談的主管是該企業韓籍北美總監,負責韓國、台灣、香港等地的業務。總監詢問我跟搭檔老師的學經歷,很訝異台灣的中韓譯者都非譯研所出身,因為在韓國要擔任同步口譯工作的譯者99%都是譯研所畢業的。而且總監說他之前來台灣出差或跟台灣團隊開會時的同步口譯譯者多半是華僑而且年紀都蠻大的(我這時才知道翻譯社提出年紀要求的原因應該是在這兒😆),他很好奇為什麼台灣跟韓國的狀況差那麼多。
大家應該都知道,台灣的譯研所或者大學推廣部、口筆譯補習班只有中英跟中日選項,所以我一直很羨慕中英/中日譯者好友們都有機會進修。而我們中韓文的市場實際上歷史也比中英/中日短很多,可以說是2000年韓流開始盛行後,市場對中韓文人才需求增加,也才開始有更多中韓譯者投入這一塊耕耘。
我自己就是在這一個最好的時機點加入的,在我之前,市場上的中韓譯者幾乎都是華僑,很少看得到台灣籍譯者,所以我很湊巧地填補了這一個空缺,一路順利地接很多案子並工作至今,累積了各行各業不同的口譯經驗。而在二十年後的現在,台灣市場的中韓譯者主要由華僑、台籍譯者跟韓籍譯者佔據,雖然同步口譯譯者人數依然不多,但初中階的譯者人數眾多,案子很快被瓜分完畢,新人再也不是那麼容易加入了。
很多人覺得同步口譯比逐步口譯厲害、同步比較難,但其實同步口譯與逐步口譯的技巧不同,不一定哪個比較厲害,只是沒有受過同步口譯訓練的譯者不是那麼容易能做到同步口譯需要的一心多用。因此逐步口譯入門比較容易,但逐步口譯需要的記憶力、表達能力、重組能力、邏輯思維整理跟摘要能力又跟同步口譯不相同,同步口譯做得好的人不一定逐步口譯就做得好,同理,逐步口譯做得好的不一定同步就做得好,但當然很多技巧都能相輔相成,可以同時培養同步跟逐步的口譯能力,能互相幫助並成長進步。
因此台灣目前的同步口譯老師多半是經驗豐富的華僑老師們,他們也大都是在累積了豐富的逐步經驗後踏入同步領域的。
我自己是2015 年時,認識的中英同步口譯譯者找我一起做了一場化妝品國際教育訓練的同步口譯,那是我第一次踏入同步口譯的領域,真的是初生之犢無所畏懼,收到邀約就去了,也沒想過自己做不做得來😆而且這場還是沒有搭檔的單人同步口譯,講者講日文,聽眾有聽日文的、英文的、中文的還有韓文的,所以有日英、英中、英韓(變中韓)同步口譯。一開始客戶希望我做英韓同步口譯喔,但我做了之後放棄英韓改成中韓relay,因為發現英韓我腦袋處理速度跟不上。幸好中韓的同步口譯沒有問題。還記得那時候因為做relay,講者說了一個動作要學員們跟著的話,聽日文的學員第一個動,接著聽英文的動,再來是聽中文的,而韓籍學員每次都是最後一個,讓我覺得有點抱歉~
👉印象最深刻的是日籍日英同步口譯老師超酷,她會說「現在腦袋負荷量超過了,需要休息」強制中斷會議,幫譯者們爭取到合理的休息時間,這真的要是經驗豐富的老師才做得到的👍
👉那場教育訓練學員是來自亞洲各國該化妝品品牌旗下的教育老師們,每個都皮膚超細膩年輕的,讓我從此很相信該品牌的功效😂
總之我真的運氣很好地在做了多年逐步口譯之後,也有人不嫌棄找我做同步口譯,不知不覺中同步口譯經驗亦累積好幾年,雖然做的場次沒有厲害的華僑老師多,也是每年平穩地成長中。到目前為止都戰戰兢兢且算是順利完成同步口譯工作,還沒有搞砸過自己的口碑😆合作過的同步口譯搭檔老師也蠻多位的,像這樣有前輩可以依靠真的很不錯。現在有很多年輕的譯者去韓國就讀譯研所,他們陸續畢業加入這塊口筆譯市場,相信以後專門從事口譯工作的人數會更加壯大,而品質也會不斷地提升。
跨國企業韓籍總監表示他這次會面試很多組譯者,明天才會給答覆。雖然不知道對方會不會選擇我們,總之已經盡人事就聽天命囉。自由業接案的譯者就得習慣這種案源不穩定的生活,也要習慣不被挑選上的命運😆不豁然一點就也不大適合做自由業啊~🤣
👉好好奇他會面試誰哦🤔應該也會有其他我認識的前輩❤️
但還是祝自己好運good luck🍀
🌵🌵🌵🌵🌵
班級招生中
五級班:首爾大5A,週一晚上7:00-10:00
一級班(快升二級):高麗大1,週二晚上7:00-10:00,11月初開班
線上口譯班:10/7-11/25週四晚上7:00-10:00
口語表達班規劃中
有興趣者請跟我說🤗
推薦書籍👇
https://www.facebook.com/754823874713495/posts/1716918118504061/
我也有YouTube頻道了
雖然還很貧瘠但拜託大家順手訂閱一下啊❤️
https://www.youtube.com/user/abycat0118
線上課程
https://bit.ly/3qc2gEw
페이스북 언어교환 그룹 臉書語言交換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63378430545552
라인 언어교환 채팅방 賴語言交換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754823874713495/posts/1291325547729989/
인스타 IG
https://instagram.com/abycat0118
https://instagram.com/gin_fung
韓文書推薦
https://www.facebook.com/754823874713495/posts/1716918118504061/
Clubhouse
@ginfun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9的網紅劉櫂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委劉櫂豪委員為了讓更多台東子弟有實踐夢想的機會,以20萬元為圓夢基金辦理「2015愛台東夢想資助計畫」,徵求夢想實踐者。劉櫂豪闡述日本生態攝影家星野道夫傳奇一生的故事,強調「愛台東夢想資助計畫」是一個種子計畫,希望這個種子埋在台東這塊土地上,能夠幫助年輕人實現心中的夢想,同時讓台東這塊土地茁壯成長...
耕興面試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北美領航計畫: 職場上的導師及超強夥伴, 一年心得及推薦 (& 新一期報名啦)
過去一年多, 我除了忙碌的上班及家庭生活, 也參與了北加州清華校友會和北京/新竹兩岸清華企業家協會聯合創辦的領航計畫。 我一年多前從公司參與過的同事介紹推薦,研究了領航計畫的細節後, 我也迫不及待的申請, 並很榮幸的被選中參與第六期的領航計畫。
去年的我大概有 7 年工作經驗, 工作上有一定的積累, 但在工作的方向上,有時候也有迷失或是希望有更資深導師指導的時候。 我在公司會和我的 manager、 skip manager 討論我的職業規劃, 然而在比較大的職業方向或是個人選擇上,我希望有更多第三方角度的導師或是同才可以和我激盪想法並且給我建議, 讓我職業可以更上層樓,領航計畫希望培育北美華人社區的領袖, 深度溝通、拓展人脈, 並協助職業發展, 我想應該是我們可以得到公司外最好的輔導資源了。
領航的宗旨、介紹大家可以從領航頁面來了解。 我這裡就具體用我的經驗來分享, 讓大家了解如果你被錄取後大概可能的經歷。 我領航被分配的小組導師有 Facebook, Google 的 director, 也有熱門上司公司的 C-level 的管理層。 小組成員則是遍佈灣區各知名科技公司的資深工程師,並也有幾位工程經理。 因為疫情的關係, 我們從開/閉幕典禮、課程、活動都是在在線上進行。
領航的課程是由各個小組自己規劃, 小組成員自己討論,並和導師提課程 proposal, 導師在課程時間再依據內容給予指導建議。 舉例來說, 我們的小組在過往的幾個月, 從開幕式到最後閉幕典禮之間,我們每週都會線上討論 (風雨無阻, 我們一共有 26+ 週週間晚上有在線上聚會討論, 只有 Christmas 那週讓大家休息, 當然如果真的有事的話還是可以請假, 只是我們組上一般都會有一半以上的人參加週會)。 我們一開始會先 brainstorm 討論大家有興趣的方向, 再投票來決定我們幾次課程方向。
決定的方向之後, 我們會自願/選出 2 位夥伴來先設計第一版的課程提案, 並且尋找組內 1-2 位有相關主題的問題的夥伴來當 case study 。因為每次都是不同的夥伴規劃及他們親身困擾的問題,大家在課程參與上有更深刻的體驗。 在課程提案出來後, 我們小組會先模擬上課, 除了給予大綱內容建議外, 也會就 case study 學員給予我們反饋。 我們自我模擬後, 負責規劃的學員會再修改, 到每次和導師上課前, 我們至少會經歷過 2 次的模擬及潤飾, 確保我們的問題在給導師看的時候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及迭代後的。
領航的導師陣容超級堅強, 從各大科技公司的高階主管, 到創業家、創投, 可以從導師頁面這裡查看所有參與的導師 (其實應該還有一些導師沒有列出, 我們組的其中個一位導師就還沒有被更新放到名單上)。我們的組除了 6 次的討論課程, 在去年底的時候還得到導師們的特別加開 1:1 時間,更深入和導師討論我們自己的情況。 導師們每次在課程上, 都給出對我們主題相關問題的深刻的看法、還有許多實用的心法技巧, 我自己每次課程完都寫下滿滿的好幾頁的筆記!
總結來說, 將近一年的領航活動, 讓我結識同組優秀的成員, 大家每週閒聊、討論許多工作、生活上的難題,幫忙彼此。從導師的課程, 我學習到職業上做事的道理及技巧, 除此之外,導師們都能感同身受我們的困惱, 也常會用他們過去的經驗例子來告訴我們他們自己面對類似問題的情況及他們如何發現、整理、及克服的。 有些困難並不是知道後幾天幾週就能立刻解決的, 常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努力耕耘, 但克服後就海闊天空地進到下一個階段。 時常自我反思,深入了解自我、及不要 run away from a problem 是我從導師們學到最重要的幾個觀念。
寫了這麼多, 最後來做一個簡單的 Q&A 吧:
Q: 請問只有灣區的人可以參加嗎?
A; 計畫有分美西及美東的組, 每個地區的導師組成不太一樣, 可以參考領航計畫的導師頁面查看, 但基本上是面向北美華人社群, 所以如果你在北美工作的話都可以報名。
Q: 我只有一點經驗、 不是 tech lead 或 manager 等級以上 , 或是我對創業比較有興趣,請問還可以報名嗎?
A: 可以的, 職業組有分稍微資淺的 1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組及資深組,資深組的光譜很廣,有超級資深的 senior manager /director 的組及一般資深組 XD。 此外也有創業組, 希望培養全職創業者。
Q: 我不是 Software Engineer, 我是 PM/ designer/ data scientist/ hardware engineer/ finance / or 任何你可以想到的職業, 請問可以報名嗎?
A: 可以的, 計畫沒有特別說只招工程師, 我看到也有許多不同職業別的夥伴加入。 從活動頁面上說: “如果你想成為未來的科技領袖職業,如果你想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如果你想在創業路上得到幫助,那你就可能領航計劃的標準 ”, 所以只要你想要成為未來的科技領袖, 就都可以報名的!
A: 我不是清華的畢業生, 可以報名嗎?
Q: 可以的, 我自己也不是清華的畢業生,錄取的夥伴畢業學校其實蠻多元的!
Q: 除了組上的活動, 還有什麼活動嗎?
A: 有的, 開幕式及閉幕式都有 keynote speech, 一年中也有一些全部大組的活動。 一些組的活動也有開放其他組旁聽, 所以活動還挺多采多姿的。
Q: 你們組上的成員這一年有什麼成長呢?
A: 這是個好問題, 過去一年, 我們組上的成員, 有一位升職成 engineer manager, 兩位面試到更心儀的公司, 此外,每一位都藉由學習到的心法, 有深刻的反思,和自己的 manager / peer 有 career conversation , 更好的溝通自我的期待及目標, 及得到更符合自己的 scope 的機會。
在海外工作有許多酸甜苦辣, 如果你想要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相互切磋的同伴、或是帶領你的導師, 提升你的視野、給你更好的方向、指引,領航計畫可以提供你一個平台及資源, 幫助你成為你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遠,心動的話,從現在到 2021 年 7 月 25 日, 趕緊到領航頁面報名第七期領航計畫吧!
部落格原文: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21/06/linghangmentorship.html
耕興面試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發光發熱的不是人,是能量」
憶起我興致勃勃地看著台灣奧運射箭代表隊,在2016里約奧運比賽中,屏氣凝神地在鏡頭前跟著譚雅婷小心翼翼,希望風此刻剛好小一點吧,幸運之神快來啊,千鈞一髮的下一刻居然正中紅心!再放大,啊,是紅心中的正中心啊!太不可思議了!太神了!……試想:令全台灣驚奇的這一刻,如果沒有觀眾也沒有轉播,運動競賽是否就失去了神采?事實上,最致勝關鍵的是這名選手當下非凡的身心能力,只有這個人,以及和她百萬次在家鄉練習場一樣的訓練動作,甚至沒有身體碰撞,也不屬球類運動,光是想像如果在一旁看她的日常練習不知會有多無聊。但是有了觀眾有了轉播(也有了廣告和贊助商),運動競賽竟可以同時變成一種國力的產業、主辦國的自我介紹、運動員的成就展示、老百姓向這項專業致敬的場合。有了媒體,運動賽事就是那麼熱鬧、好玩!
同樣的,當麥克風遞給最後贏得勝利喜極而泣的素人歌手時,會不會有一群年輕人也在電視機前心想:「我也要站上我自己的舞台發光發熱」?會這樣直接聯想的原因,是因為每次戲劇系入學考時,總有幾位考生會在面試時提到動機:「我將來想要在舞台上發光發熱」,甚至好些考生是一邊發抖一邊說這句經典台詞。我在想,歌唱選秀節目除了讓觀眾聽好聲音之外,是否也讓我們投射自己就是闖關者,是否餵養我們一種辛勤練習努力耕耘練歌的幻覺,或是可以評斷好壞選角的權利?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夢想」這兩個字,開始住在電視裡、網路裡,「夢想」這兩個字對我而言,開始變得一點都不困難(因為他們會去做)更沒有想像力(而且還有下一季)以至於在文創商品間、鼓勵青年創業種種文案裡,每每嗅到「夢想」的姿態時,我像是電腦當機一樣麻木不仁。
並不是所有戲劇系的人畢了業都服事劇場,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表演,於是我面對必修的基礎表演課程,就把它當作一門通識術科在教授。然而有些對表演充滿期待的學生,在一年級時還是會告訴我“我對上台有恐懼”。雖然這本來就是我的工作,想方設法讓「表演學」彰顯其本質,讓演員無所畏懼站在台上。但有時候我們在課堂上做個小練習(比方很簡單的重複對話練習或在空間裡集體遊走),事後,也會有人直接下課問我「老師你覺得我剛剛那個練習做得如何」,我對他說,表演練習有時候只是為了體驗,不需要給評價,他們又會心存懷疑地心裡不踏實(似乎他們做了我就有義務給分給評價)。
在他們腦中的交友網路連結,那世界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而敏感,但肉身本體本人,卻遲鈍得無法動彈。這個網路世代有另一種價值正在格式化,要他們不分心實在太難了!而劇場的定義也因為科技生活的新型態,也正在從事各種跨界與轉型,大學導師們也要額外的去處理學生手機沾黏問題或是即時上傳的癮症。他們有太多太多的資訊需要消化之外,別人的眼光是最大的壓力,太多成功案例太多厲害的想法太多人在我前面了太多的障礙太不公平太難了啦……他們該靜下心來長大的很多時候,都拿去焦慮掉了,上初級表演課就會很看得很清楚,一般資質的學生困在別人的眼光裡最嚴重,想展現自我卻容易逃避。面對面是表演藝術中最基本的能力,被看,需要很健全的心理素質。可能光是站在台上呈現三分鐘,他們腦袋裡已經根植了歌唱選秀節目或“才藝表演”的概念。網紅的崛起也讓學生誤以為,鏡頭前那樣日常能量的表演也可以成立重點是要有梗不無聊,LINE、IG或FB的活動突破時空無限蔓延的資訊頻繁來往,一人一平台,使得他們的身心比較難放鬆在現場,大家可以在網路上看各種東西說任何話跟陌生人約炮……。學生在某堂課大量身體活動後反應:「老師我覺得很爽,很舒壓」,我常揣想他們口中的「舒壓」二字。我必須要對學生釐清,媒體上網紅的背後有著其商業動機,有時候我們要十分耕耘不問收穫,然而,當所有人都在打卡、所有人都希望分享自己的精彩時,“不能無聊”的時間壓力或“覺得自己太無聊乾脆躲起來不做不說當然也就不會錯”的逃避心態、“我不能浪費時間!要是這個做不好,就換吧!”的棄保概念,這類無形中的評價、壓力,已經過度炫染開來。
我們正面臨的是「我其實越想要表現好,我就越緊張沒法做好」這種表演舞台下的心理問題,我們正處在影集《黑鏡》系列裡扮演要角,我手邊也偶能翻到像《與石頭交談》詩裡的世界。不談選擇,不談安靜,真正能發光發熱的應該不是明星,也不是夢想,應該是一種能量。專注而持續一些練習幾乎是練功(像那無聊的射擊練習)狀態,或是像唱歌這般與自體的肉身共鳴存有著。夢想需要先剛強有力且勇敢的去實踐自愛,夢想是要堅守著,對遙遠那方的注視。 (原載於《文訊》405期)
耕興面試 在 劉櫂豪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立委劉櫂豪委員為了讓更多台東子弟有實踐夢想的機會,以20萬元為圓夢基金辦理「2015愛台東夢想資助計畫」,徵求夢想實踐者。劉櫂豪闡述日本生態攝影家星野道夫傳奇一生的故事,強調「愛台東夢想資助計畫」是一個種子計畫,希望這個種子埋在台東這塊土地上,能夠幫助年輕人實現心中的夢想,同時讓台東這塊土地茁壯成長。並且希望藉由拋磚引玉,讓更多的台東子弟有勇敢實踐夢想的機會,期待夢想能量傳遞給社會大眾,讓每一個夢想計畫能夠成為種子,埋在這塊土地上,逐漸茁壯成長,能夠影響更多人來改變這土地,讓這塊土地變得更加美好。
劉櫂豪表示,「愛台東夢想資助計畫」雖然只是20萬規模的小活動,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對待,或許對台東這塊土地的影響能夠更為深遠。活動一推出,反應熱烈,在徵件期限內共有35件符合資格申請者,評審分為二階段,分為書面初審與面試複審,劉櫂豪特邀請5位學有專精的評審,以中立客觀的立場選出資助名單。五位評審委員為台灣史前博物館卑南文化公園主任林志興博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博士台東大學廖秋娥教授、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理事長楊坤城、永續發展學會總幹事黃正德、知名繪畫藝術家李檬等5人,於3月7日終於完成最終評選,分別選出「失意旅人」、「主體・探索:台東文化的初步調查」、「後山藝文希望種子深耕贊助計畫」、「在自己部落開演唱會」等4個計畫,由於「版畫藝術推廣活動」在評審討論過程中獲得高度的評價,但因活動經費有限無法最終入選,劉櫂豪特再增加預算額度,提供特別鼓勵獎名額,因此總共5項計畫入選。
從5位得獎者發表的感言,都深深的表達對這塊土地的情感,願意為這塊土地付出,並且把這股能量傳遞給每個人,希望從周遭力能所及的部分開始做起,逐漸改變這塊土地,無論是從文史記錄、音樂、藝術傳授等,每個人都從自己的領域出發,為這塊土地努力圓夢。評審林志興表示很榮幸能獲邀參與評審,在評審過程中有熱烈甚至激烈的討論,在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共識,透過這些交流討論,再次感受到有夢真好,希望這些獲得肯定的年輕人,對於這次的圓夢計畫是未來更大夢想的支持。評審李檬也表示,夢想就是連接外在空間與內部想像的一種表達,今天許多年輕朋友勇於表達自己心中的夢想,是非常值得鼓勵的,而透過這次活動,深刻理解到劉櫂豪委員關懷社會、關心這塊土地的情懷,也感受到政治人物不同的一面。
劉櫂豪表示,看到這些計畫申請資料,深刻感受到台東子弟對於家鄉的情感,相信台東每一位鄉親都有同樣的心情與情感想要去表達,「愛台東夢想資助計畫」評選出5件夢想計畫,未來將舉辦成果發表,期待今日種下去的種子,能夠茁壯成長,讓台東這塊土地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