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太熱,植物得更吃苦耐勞?
🌱2021年初台灣乾旱傳出許多農業災情,國外也有糧食受高溫、乾旱衝擊而降低糧食產量的案例。未來極端氣候恐成日常,要餵飽人民肚子,就得依靠「吃苦耐勞」的植物了!
耐旱、耐熱的C4(四碳)植物,如玉米、高粱、紅藜、小米等,可取代耗水較多的水稻、小麥等C3(三碳)植物,或是透過生物科技將C3水稻轉殖為C4水稻......在可見的未來,這些植物將更頻繁地出現餐桌上,改變人類的飲食型態。
#植物 #耐旱 #耐熱 #極端氣候 #C4 #C3 #生物科技 #水稻 #糧食 #飲食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
耐旱作物 在 林佳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身為一個農民有土的地方大概就能耕種
現在我忽然有個大膽的想法..........
聽說鳳梨耐旱是不是?!
#歡迎告訴我其他耐旱作物
耐旱作物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水情吃緊,目前全台農田停灌面積已達7.4萬公頃,佔灌區的24%,創歷史新高。
昨(22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諸多立委就質疑,「每次缺水都犧牲農業?」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則表示,「就算 #水庫 的水都給 #農業 用也不夠」,停灌措施是為了減少農民損失,而非為了民生、工業用水退讓。
因應氣候變遷下的極端酷旱,陳吉仲強調,將提升 #農業用水效率 並擴大 #灌溉服務,目前已於供灌區實施分區輪流灌溉,並將於停灌高風險區加強 #轉型耐旱作物、布建智慧灌溉系統。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耐旱作物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耐旱作物 在 轉作耐旱作物農友仍面臨無水可用窘境【客家新聞20201204】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桃竹苗地區,總面積達1.9萬公頃的農田,全面停灌,除了水稻每公頃補償14萬元之外,其餘作物也提供了相關補償,雖然農政單位這幾年也鼓勵農民轉作較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