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享就有機會!
【#免費門票:台灣限定《#情攝大師》電影有獎活動】
著名時尚攝影師 #HelmutNewton 紀錄片《情攝大師》將於12月初在台灣上映, #前景娛樂 聯同本專頁向身處 台灣的讀者帶來有獎活動,送出免費特映場電影門票!(#詳情參看文末)
今年是德國猶太籍攝影師 #漢姆特紐頓 100歲冥誕紀念,這位充滿爭議性的時尚攝影師,60多年攝影生涯中,曾為多本國際時尚雜誌拍攝,帶領時裝攝影的潮流,亦引來女性主義和性別平權運動者的猛烈抨擊。
「攝影界有兩句髒話,一是『藝術』,二是『好品味』」Newton說:「我喜歡粗俗(vulgarity)。我對壞品味非常著迷,它比所謂的好品味更令人興奮,這無非是一種標準化看待事物的方式。好口味是反時尚,反照片,反女生,反色情的!」
在今天政治正確和 #MeToo 的年代,我們該如何看待Newton的照片?導演 #GeroVonBoehm 在紀錄片中邀請了多位與他共事過的女星、模特兒和時尚圈重要人物現身說法。
——————————————————————
《穿Prada的惡魔》角色藍本如何看Newton?
受訪人物包括:《 #穿Prada的惡魔 》小說和電影角色藍本、美國版《VOGUE》總編輯Anna Wintour,80年代名模、歌手、演員、《 #007雷霆殺機 》龐德女郎Grace Jones,有「 #真人芭比娃娃 」之稱、由老佛爺Karl Lagerfeld提拔名模Claudia Schiffer。
由模特兒轉型成演員、拍攝 #DavidLynch 經典電影《藍絲絨》(Blue Velvet)的女星Isabella Rossellini,以及曾拍攝《星塵往事》、《池畔謀殺案》等過100部電影的女星Charlotte Rampling等,逐一回應種種爭議,訴說照片背後故事。
導演 Von Boehm曾奪得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世界金牌獎」,本身是一位作家、記者,也是Newton相交多年的好友,他取得Helmut Newton Foundation授權使用從未公開過的影片、錄音和獨家素材,還有Newton妻子攝他的家庭錄像,來紀念這位攝影師傳奇的一生。
——————————————————————
怪癖之王挑戰女性刻板印象?
「我愛女性,勝過其他任何事物。」Newton在片中宣稱,否認作品物化女性的指控。
「一堆厭女的男人都會這樣說。」著名的作家、評論人、女性主義者 #蘇珊桑塔格 ( #SusanSontag )反駁指:「主人都會愛慕他的奴隸。」雖然,她沒有在著名的評論集《 #論攝影》( #OnPhotography )談及Newton的照片,但她在法國一個談話節目中指,儘管Newton是個友善的人,可是「作為一位女性,你的照片讓我感到非常 #貶抑女性 ( #misogynist )。」
Newton以拍攝性感而形象強勢的女性黑白影像見稱,他的照片介乎在時尚攝影和情色攝影之間。一方面,相中都是身材高䠷、衣著暴露、具情色暗示的年輕女性;另一方面,這些女性看起來具有自信和力量,挑戰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
有別於從前廣告攝影,著力拍攝貌美的女性穿上漂亮的時裝,Newton打破了這個規舉,照片更進一步在顯示出財富、慾望和一種令旁人稱羨的生活方式,開創出新的廣告攝影潮流。70年代起,他的拍攝主題更經常加入戀物、暴力、SM等禁忌的元素,作品經常受到社運團體及時尚圈的批評,更令他獲得「 #怪癖之王」( #KingofKink )的稱號。
——————————————————————
照片物化女性還是讓女性充權?
例如他會讓女性與一隻看來具侵略性的狗隻一起拍攝、在女孩旁邊加上利刀等危險用品,相反,在他的照片中,男性「就像帽子或鞋一樣的配件」,常常成為可有可無的元素。其中一張照片,一位手上帶有 Bulgari 鑽石的女士用力把烤雞撕開,照片惹怒了這家奢華珠寶品牌,威脅要停止在法國版《Vogue》登廣告。另一張為《Stern》雜誌拍攝女星Grace Jones封面廣告照片,Jones赤裸對鏡頭微笑,雙腳被鎖起,則被在Alice Schwarzer等女權份子告上法庭。
另一邊廂,他鏡下的女性卻對照片有自己的見解,德國名模Sylvia Gobbel說:「Helmut給我的感受是強大的能量,我控制整個場面,我不再是隻鹿,而是與獵人平起平坐。」Newton在古典場景拍攝他拍攝女星Charlotte Rampling側身全裸入鏡的照片,也被倫敦 #國家肖像館 (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收藏,足見其作品的藝術水平。
Newton形容,自己照片展現出女性「勝利」的姿態。「對我來說,肖像攝影吸引我的地方在於權力和性。性與賦予權力,我想當我為有政治權力、經濟權力和性權力的人拍攝肖像,他們是很不錯的拍攝對象。」
——————————————————————
因德國納粹流亡的前半生經歷
1920年,Helmut Newton生於德國柏林猶太家庭,父親是鈕扣廠總經理,他在12歲擁有自己的第一部相機 #KodakBrownie ,經常深夜進行實驗性的夜景拍攝。16歲起成為傳奇女攝影師 #Yva 的攝影學徒,開始接觸時裝、肖像和人體攝影,學習了扎實的佈光、攝影技巧和黑房技術,為將來的創作打好了基礎。
那時候Newton喜愛剪報收集報章上的新聞或狗仔隊拍攝的照片,也喜歡翻揭母親購買的時尚雜誌,為女友拍攝肖像。「在我13歲的時候,希特勒掌握了權力,不久之後,我完全被納粹的美學所包圍。」他瘋狂地愛上攝影和電影,經常溜進電影院觀看電影,例如是蘭妮萊芬斯坦( Leni Riefenstahl )的納粹政治宣傳片《 #意志的勝利 》便令他留下深刻印象,令Newton的照片至今仍會被指控受到納粹美學影響。
「我成長的時候,如果你在紅燈時過馬路,納粹黨可以把你捉走來到集中營。」1938年,Yva的工作室在納粹壓力下關閉。那年冬天,德國發生 #水晶之夜 ( #Kristallnacht ),納粹黨員襲擊德國全境的猶太人,事件被認為是納粹有組織地屠殺猶太人的開端。後來Yva死於集中營內。
同年,Newton離開乘火車離開德國,他的父母轉向南美洲,而他來到意大利里雅斯特,再坐船到中國。船未抵達中國時,他已在新加坡下船。幾年間,他曾在《海峽時報》擔任新聞攝影記者,也曾因貧窮而當上女人包養的「高級伴遊」。
其後,Newton來到澳洲定居,遇到後來的太太、同樣是攝影師的 June Brown(又稱: Alice Springs ),受到妻子鼓勵,兩人一起創作,Newton開始在攝影事業上展露鋒芒。兩人在澳洲生活了10多年,並取得公民身份。1956年,來到倫敦一年後轉到巴黎居住,開始在歐洲的創作生涯,成為《 Vogue 》、《 Elle 》、 《 Playboy 》等刊物的攝影師。
2004年,Newton在美國三藩市駕駛SUV時出外拍攝時,心臟病發作,高速撞向一幅混凝土牆,送往醫院後失救逝世,終年84歲。
《情攝大師》這部紀錄片提出提問,「Newton如何影響我們對女性身體的凝視?他照片傳達了甚麼視覺和慾望?照片中的是剛強的女性抑或只是被性化的物品?」或許正好讓我們重新思考,今天藝術對於女性身體的凝視,當中涉入性別政治與權力。
撰文: #難分
——————————————————————
*參加辦法:
1.讚好本專頁
2.在個人臉書帳戶上公開分享此帖文
3.留言說明想看這套電影的原因
4.只限身處台灣的讀者
5.留言最有心思的5位讀者,將有機會獲得特映會門票每位2張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11月28日(六)23:59截止
開獎時間:11月28日(日)在本文底下公布得獎者名單
領獎方式:現場領票,本專頁將私訊得獎者留下姓名及電話以供領獎核對
電影票有限定場次:12/01(二)21:00 @長春國賓廳《情攝大師》特映會
#時尚攝影 #情色攝影 #HelmutNewtonTheBadandtheBeautiful
老男人美國版 在 Zero+ Emma愛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物分享。返老還童面膜💜
.
.
🔍#Hanacure凍齡換膚精華凝膜
.
女人 到ㄧ定年齡後
就會開始瘋狂的追求 凍齡
甚至是男人😂
.
這款 韓國品牌 Hanacure 在好萊塢名星圈內的好用推薦
始得在 美國瘋狂熱銷百萬盒 更因此登上美國版《Vogue》具有人氣的《Beautiful Secrets》影音單元 邀請產品愛好者少女時代 - Tiffany 貼身分享。
.
📽 https://youtu.be/hKTIYo3X5mI
.
看完影片 已經有點吸引了
立馬試用
使用方法:
洗完臉擦乾後 將提拉精華液倒入膠體精華液盒中,用力捏住膠體溶液的邊緣,搖晃約20秒,再用附贈的刷子 均勻塗抹臉部
等待約30分鐘全乾後 洗淨 就ok 囉 !
.
膚完後 妳們真得要認真看清你的皮膚
提拉、緊緻、皮膚光亮、毛孔縮小的改變太明顯了🤭不可思議 返老還童 少女肌
這讓我 以後必需必需 收到我的 保養盒裡😍
.
你們也快來試一試跟我分享吧🌿
👉🏻 涵娜奎爾 Hanacure Taiwan
官網
🛒 www.hanacure.com.tw
.
.
.
.
.
.
#hanacuremask #老人面膜 #疆屍面膜 #hanacure凍齡煥膚精華凝膜 #面膜 #保養 #臉部保養
老男人美國版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短髮時尚】
自從2006年《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電影上映後,時尚雜誌《Vouge》美國版主編 Anna Wintour時尚女魔頭的形象便跨越時尚圈,普及全世界。Anna Wintour不管參加任何場合,多半是以優雅幹練不負時尚界教母聲望的衣著現身,她的招牌裝扮還有長年不變的齊瀏海鮑伯短髮,加上據她自己表示可掩飾細微表情的墨鏡。
不過短髮就短髮,為何還有鮑伯之稱?
=====================
Bob一詞有減短、短髮之意,在17世紀時便是指輕便型假髮,雖說假髮早於古埃及和羅馬時期便已成為貴族裝扮必備。
17世紀的法國,正是馬屁精們追隨太陽王路易十四費心於假髮的年代。路易十四不但自己愛美,也把愛美的決心轉化成對時尚產業的支持,包含制定對服裝、假髮和鞋履的相關規定與獎勵措施→眾所皆知,路易十四更是高跟鞋擁護者。
然而此時假髮只風靡於男性,並不包含女性。上行下效PMP(拍馬屁)的結果,使得男人們沒有幾頂體面假髮根本難以出門見人。何況國王本倫約莫30歲便已面臨禿髮危機,由40名工匠所製作的約1000頂各式各樣假髮,大大有助於挽救歐陸強權太陽王的顏面與威望。
接下來路易十五年代盛行洛可可時尚時,誇張假掰到極致的女性假髮才開始上陣。即使波旁王朝垮台後,拿破崙執政時期流行簡約復古新古典時尚,也只是把長髮挽起仿效古希臘羅馬風格。此後女子們的髮型依舊只有萬年長髮單一選項。
=====================
一直到1909年,波蘭裔髮型設計師〝安托萬先生〞(Monsieur Antoine,Antoni Cierplikowski,1884 – 1976)將短髮引進巴黎時尚圈,此番大膽之舉打破傳統,驚世駭俗嚇暈大家之餘,卻也形成一股風尚。
這位波蘭小子的美髮沙龍Antoine de Paris 受到巴黎女人和歐洲名媛擁戴,常有眾多名人出沒,例如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1883-1971)、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1905-1990)、羅馬尼亞王后,和美得要命的碧姬・芭鐸(Brigitte Bardot,1934年-)等人。你瞧,香奈兒女士後來總以招牌短髮示人。
但讓人意外的是,20世紀初期製帽師引領潮流的作用,其實比髮型師來得大。不過也就是〝安托萬先生〞開創短髮風潮,好跟新興的鐘形帽(Cloche Hat)搭襯得俏麗嬌美,從此讓短髮和鐘形帽成為20年代經典象徵。想像一下,鐘形帽搭上長髮的畫面效果如何?
=====================
若追溯女人與短髮的淵源,15世紀時帶領法軍抵抗英軍的法國民族英雄-聖女貞德(Jeanne d'Arc,1412-1431)也是代表。
根據史料記載,貞德髮至耳上,就像她同時代的男人一樣,形狀像個倒過來放的湯碗,或者類似我們慣稱的古代〝西瓜皮〞(經過髮型師精心打造的現代西瓜皮不在此列),這當然一點都不時尚→拚得你死我活刀劍滿天飛時,誰還管他什麼鬼時尚?再者西瓜皮短髮在雙方交戰浴血廝殺的時候,反而可讓貞德便於作戰並偽裝身分。
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貞德這份英勇愛國的情操與實用考量更是徹底實踐。戰時人力短缺,婦女需從事軍務勞動,投入救援傷兵等工作,再加上物資緊縮,基於衛生因素考量,短髮風潮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另外,女性終於可以開始出外工作、享有投票權,從事休閒運動,再也不需年長婦女陪伴便可自由外出,捨棄被視為女性柔順特質的長髮,便也宣告自我解放及獨立。何況有許多以前一路管到太平洋的男人們已經倒臥在一戰沙場上,或者死於傷亡更甚一戰的西班牙流感。
=====================
至於短髮在美國風行,則來自當時一位被視為時尚指標的舞者艾琳・卡索(Irene Castle,1893-1969),但她卻是因為無法忍受住院期間被醫護人員摧殘秀髮而剪下長髮。類似這種盲目跟風的名人效應,直到現代依然來得莫名其妙,不過短短一周,就有許多人跟進卡索拋棄了長髮。
《大亨小傳》(The Great Gasby,1925)作者費茲傑羅(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1940)在1920年曾出版一篇短篇小說《柏妮絲剪髮記》(Bernice Bobs Her Hair),描述女主角柏妮絲剪去長髮,從甜姐兒變身成復仇蕩婦的故事。
此作一出,馬上成為全紐約時髦年輕女子的熱門話題,也更加強當時女性追尋自我和獨立的渴望。只不過一開始紐約市美髮沙龍數量不足,導致排隊等著剪頭髮的人太多,會剪短髮的髮型師太少,根本供不應求。要到1923年後陸續有歐洲髮型師來到美國後,才滿足了大家想變髮的需求。《大亨小傳》電影裡頭,無論1974年舊版或2013年新版,仕女們的精緻短髮造型,也都讓人目不暇給並勾起許多美好想像。
再者,消費者文化、科技進步、電影的推波助瀾以及名人加持都是促成20年代短髮盛行的原因。例如永遠的時尚典範香奈兒女士便是於1916年便開始她往後的短髮造型,之所以加入短髮行列,原來是效仿她因失戀而剪去長髮的舞蹈老師凱莉亞希絲(Caryathis,1888-1971)。
直到如今,短裙、短髮、熱愛爵士樂的20年代Flapper girl形象仍鮮明深刻,來不及躬逢其盛的我們,也可透過電影不斷複習短髮造型曾經的嫵媚嫣然,以及兩次大戰間歌舞狂囂的熱鬧氣氛。
=====================
身為現代女性,非常幸運擁有極大自由意志,髮型選擇已不須再受限於社會觀感或性別限制。不管名人、藝人或老百姓們想要來個造型大改造時,短髮也能達到極佳效果,並且擁有煥然一新,神清氣爽新面貌。何況挑對髮型剪得好的話,看來既時髦又減齡。唯一缺點就是,萬一想換髮型,等著留長的過渡期真讓人望穿秋水。
乍暖還寒的春季日漸流逝,夏季腳步將近,可清麗可俐落的短髮或許更能讓你時髦輕快度過炎炎夏日,心動了嗎?
#短髮時尚
#我也想把頭髮剪短了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0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