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防疫
#全國二級警戒第一天
早上,在議會備詢之後,我和鄭怡靜的爸爸在電話中相互加油,希望怡靜經過幾天休養後,能夠在女子團體賽有好的表現。
我們的子弟在東奧競賽,我們也在和疫情競賽。體育和防疫一樣,只要團結合作,無論什麼風風雨雨,都能夠戰勝重重挑戰。
終於,我們攜手熬過了這一段疫情猛烈突襲的日子。
今天,是台南第30天+0,謝謝市民朋友全力配合市府團隊齊心抗疫,我有一些心裡話,想跟大家說一說。
5月15日那個週六,雙北地區先升為三級警戒,氣氛浮動著緊張。當天中午,我緊急召開防疫應變會議,把所有一級主管都叫回開會,我們把每個局處業管的食衣住行育樂和生老病死,從各面各向,逐一討論,在未知的病毒面前,禦敵從嚴。
那一天,我們敲定執行「夜市不內用只外帶」,以及「老人共餐變領餐」和「長照分艙分流」等措施,甚至連雙市政中心設置戶外洽公都已規劃好,防守腳步不只跑得比別人快,也要跑得比病毒快。
5天後,全台一起升為三級警戒,自此,各縣市「警鈴」不斷響起。
台南陸續挺過了幾波驚濤駭浪,其中,6月最後一個週日爆發「安南家庭群聚案」,一口氣確診8人,不僅市民驚嚇,說真的,連我和團隊也都非常害怕,實在超級擔心病毒是不是早已擴散出去了…
幸好,我們團隊很快穩住專業步伐,擬出完整應變措施,從「精準疫調」做起,緊接著,「匡列」、「篩檢」、「隔離」,全面擴大、一氣呵成。
第一時間果斷開設社區篩檢站,加上進駐安南果菜市場的成大團隊火力支援,我們馬不停蹄在3天內完成近4000人篩檢,老天保佑,全數PCR陰性,迄今已滿4週沒有新增個案。
我們深知台南沒有大意的本錢,面對每個環節,都謹慎地近乎龜毛,就像台南早在5月23日就完成全市醫療院所「清零計畫」,迄今不曾發生過院內感染。
5月底南市衛生局檢驗中心率先通過PCR核酸檢驗認可,這不僅是全國衛生機關首創,更直接擴大台南在地篩檢能量。
有人說,市場感染跟「教科書寫的不一樣」,其實,看完教科書也該要懂得從做中學,台南早在去年因應疫情時,就開始補助公有市場攤商設置「熟食遮罩」,不只全國首創,還是超前部署,更直接把AI智慧科技導入傳統市場和交通場站去偵測人流,這些從來都不是書上教的,而是我們一步一步去設想、去把關,用心寫下的抗疫紀錄。
另一方面,為讓防疫新生活回歸正軌,我們在5月25日發表「台南便利送」線上平台,這是全國第一個媒合傳統市場、商圈與大賣場、計程車業者的平台,鼓勵民眾線上購買,也幫商家維持生計,至今累計近1萬5000筆訂單,金額超過932萬元。
而在唐鳳政委推出1922疫苗預約平台前,台南7月初先推出「台南打疫苗」Line系統撐場,幾乎零負評,不到1分鐘就能登記,民眾一用就上手,就跟南市教育局5月20日啟動公版線上直播教學一樣,都引起其他縣市家長和老師觀看並跟進。
這兩個多月,台南防疫第一線的同事們,各自就戰鬥位置在基本功裡紮實付出,一路超前部署,不能放鬆也不曾放鬆,所以,台南是六都確診人數最少的城市,我們用盡全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就算台南疫苗數量是六都分配最少,但是,我們依舊守得最好。
這場漫長戰疫的馬拉松,「疫調匡列」慢慢交棒給「接種疫苗」,身為府城古都也是眾神之都,規劃出一系列特色接種站提供民眾挑選,我們一起在藝文展館和夕陽海景邊,寫下台南人優雅抗疫的一幕又一幕,讓這些原本各自精彩的場域,更具時代意義。
我曾對媒體說:「這場戰爭沒有人是局外人」,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疫情衝擊,遲了一年,奧運終於在日本開始了,來自各個國家的選手上場接受挑戰時,揮汗揮淚展現「勇敢」與「拚搏」,就像全球人類這些日子對抗疫情時的精神一樣。
「要大家一起好,台灣才能重新好起來」,這是我一直告訴同仁的一句話,接下來,終於盼到降回二級,喘口氣之餘,我們一定要更自律,也該清楚不再追求+0,戴口罩、打疫苗、保持社交距離…這些,把自己份內防疫工作做好,學會與疫情共存,才能回到日常,才不會解了又封,說好了,我們不走回頭路。
真心感謝醫護、國軍、警消、清潔隊員等所有基層第一線防疫人員,當然,還有住在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你。
台南,缺一個都不行,讓我們一起,守著台灣守著你。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70的網紅侯友宜 houyui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持續傾聽新北各區大小事,第三年的 #行動治理 座談會就從 #新北八里 開始。 這一次會中聚焦重要道路規劃,及 #八里市民活動中心、#大崁老人文康中心 等公有場館整建工程等議題。未來不論是將在2024年完工的 #淡江大橋 及台64線接台61線匝道、可行性評估中的 #八里輕軌 及正爭取中央補助的 #市道...
老人助步車補助 在 林佳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一個人都會變老,每一位老人家都該有依靠
我們都無法逆轉歲月,陪伴長輩給予溫暖的照顧服務,讓他們在人生的後半場,快樂緩步前進變得相當重要。會有感發,是要恭喜近日得知的台中市立仁愛之家興建多功能大樓,獲得了2021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的優質獎。
仁愛之家多功能大樓40多年來未曾重新整建,佳龍在2017年市長任內向中央衛福部爭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補助經費8,100萬元,加上地方自籌的3億6千9百多萬元,就是盼能夠擴大照顧能量。
新大樓為地下1層、地上4層的照顧園區,興建面積約1342.7坪,也將活化與修繕舊園區。除了提供原本的安養照護外,將提供長照、安寧、失智照顧專區,還有家庭照顧者喘息支持服務據點,也設置卡拉ok、運動、園藝治療等在地社區服務方案。並規劃單人臨時性住宿、社區預防性照護,更提供長照人力培訓實務場域,呼應未來長照發展人力需求,成為長照園區典範。未來整體園區照顧人數預計從目前260位至提高至420位左右,讓弱勢無依的中、低收入的更多年長者能夠得到更完整的照顧與服務。
我們顧念長輩,也感恩年長者過去付出的一切。佳龍過去在擔任台中市長任內,內心一直想實踐「721托老一條龍」的政策願景。讓7成老人都能健康樂活、預防成為被照顧者,讓2成亞健康老人提升復原力、強化生活自理能力, 讓1成失能老人也能獲得完善照顧。
我們推出老人共餐、長青元氣學堂,提供長照服務、實施老人假牙補助有5萬名長者使用,也將全市廣發長者的「敬老愛心卡」,1000元點數可坐公車等大眾運輸、全市衛生所折抵看診相關費用、折抵計程車車資等,守護長輩的多元學習與交流互動。
延緩老人邁入失能,照顧好長者安心變老,也讓年輕人安心工作,帶來良善的效益循環。一個進步的社會,當注重老人家的健康照護。每一個人都會老,每一位老人家都該有依靠,讓我們一起為台灣長照而更努力。
老人助步車補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走過這段路,並非理所當然》
過去兩個月,我們曾經恐慌疫苗短缺,彼此爭奪,權勢者匡列自己人先打⋯⋯直到日本捐贈、美國捐贈、特別是三大慈善機構終於獲准捐贈,我們才從人性的污濁泥淖中,爬了出來。
過去兩個月,中央與地方權鬥,北農、環南市場群聚感染,人們想到的是嗆聲和搶麥克風。
但這兩個月,我們可以慢慢走出來,並非靠著這些噪音。
公衞專家學者要求普篩,經過一年爭執,最好的專家被政府孤立,近期終於同意了。
北農爆發群聚感染,最危險時默默走入病毒區域,進行核酸檢測的是台北榮總團隊。那是一個週末,由副院長陳威明帶隊,他們犧牲假期,大熱天之下,包得像棕子,全副武裝。
走進市場前,拿起一個小小的運動飲料,即傳照片給我,表示「感恩」。這是多麼偉大的情操,又多麼謙虛的人格。(圖一)我受之有愧。
過去兩個月,北榮團隊冒險深入多個病毒區,沒有人搶麥克風。沒有人宣揚自己的功積。
過去兩個月,公衞專家及若干台灣僅存的知識份子,選擇勇敢對抗威權。
過去兩個月,以霸氣知名的大企業家吞下所有的不合理,掏出可以炒五十棟豪宅的資金,盼求全政府支持,只為完成救人的使命。那背後是多麼強的大愛與意志。
過去兩個月,在台灣最痛且最恐慌的兩個月,他們共同圖繪了另一個台灣,人性自私恐慌的另一面台灣。
於是我們共同目睹搶奪疫苗、不承認政策錯誤的無情領導、網軍攻擊迫害言論自由尤其科學專業的現象,⋯⋯終究,那只是台灣一時籠罩的烏雲。
烏雲密佈,終有散盡之時。
以下是:也算高齡了,但仍駐守北榮專責醫院副院長高壽延,傳來他的專責醫院駐守日記:分享他點點滴滴的日記,讓人們知道,我們大多數的人,可以一一度過危機,因為這塊土地上仍有許多奉獻者。
* 6/29 週二
全國54例 台北 20例
B107 12/30 剛到108 趁大夥交完班空檔和護理長哈啦了些言不及義話題,才驚覺自己沒有戴N95,可能是因為108是口外病房,多年來慣了、潛意識裡在108䕶理站心情會比較放鬆。
趕緊換上N95和明主任繼續今日行程。離開108時看到牆上快20年前的心血,不勝唏噓。
看看思源7~11F專責病房、應是回不去原狀了,未來五官科(Eye、ENT、OS)專科病房何去何從,在原先Cov疫情前的全院病房空間配置規劃中、並無此節,看來勢須再作調整。
今天多了一位由T031轉入疑似其它病毒感染重症患者,1天內肺變白 、30多歲 heavy smoker,二採陰,狀況不佳、原因仍待查。每天吞吐吸納的肺、平日真要善待它!
B097 CU 7/17、 分子雖愈來愈小,今天97卻特別熱鬧,不巧的是少掉的數字不是轉輕症,而是CPR後往生。
另一位急送思源OR負壓手術室氣切,平日慣例是由OR派人接,Cov現況特殊,而是由三位醫師護理師全套披掛親自由9F送至思源3F手術室。
為了坐那一部電梯(應該是坐3號)和找人先來控管電梯問題,大概略事折騰了一下。原則上、常規性工作如一,碰上了特殊狀況時,才知問題何在。
簡言之、平常有Cov病人要轉上來的時候都會預先通知,所以事先安排專人控管特定電梯、不是問題,但是緊急要往下運送的時候,才出現狀況。
一個患者就是如此,可見平日做消防的演練更是重要,小狀況定要當場解決。
笑咪咪的婉明副護理長不忘我們離去前説,昨晚大夜熱爆了,但不知原因為何。
97CU是電動門、遇上隨病患移送後面的消毒外包人員,還真拿他沒辦法,電動門有兩個開法,一種是使用按鈕、一種是使用暴力。他選了後者、自己推開門出去😄。
B098 13/36 正巧 軾旋護理師已換好裝入艙,提水壺入房給病人房間裡倒水,倒完後要把空壷拿到門口,由另一位外面護理師把艙外的水壺裡的水在門口倒入內艙水壼裡,我不是在繞口令、S O P就是這樣!
B087 17/34 目前維持一人一間其實比較好照顧,也是因為居隔檢疫的關係。每天都有意外!
預定7月4日解隔的15位中又出現一位陰轉陽,確診後只得轉107,可見得在專責病房不要小看檢疫病人,Cov說變臉就變臉,一定要以同規格標準的重裝備伺候、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B077 12/22
佩瑩副護理長很慎重介紹現況後,看到兩位專責住院醫師在護理站,問了他們、再兩天他們也要"解隔"了。
值完後,回到原單位。
B078 8/22 張婉筠副護理長提到,一大早送走了一位病患。
難怪前兩天聽住院醫師説光接新病人就蠻辛苦的;78就等同是急診重症的後送單位,其實照護工作的確並不輕鬆。
並非Cov確診就比較難照顧,像78的肺炎+高齡+重病,光收了8位就夠嗆了,另一方面照護時身上穿戴的的也是差不多一樣。一位中年患者猛咳又有心肌炎,挺麻煩的。反而是肺部呼吸道症狀重的病人,病況不好時,需10分鐘才能換了衣服進去抽啖。
RCU 6/18 今天也走了一位NonCov。護理長穿著便服月底拿來加班,要完成一些文書作業,真辛苦。改裝後的新CU、進來易走,臨離去時、因為要轉個彎,突然找不到門在哪裡。
巧遇眼科理長、暫時調去支援精神科,好給別的護理長年中休個假,聽起來,左臂做做復健針灸𢓭好多了。可喜可賀!
* 6/30 週三
防疫日記
晨防疫會:
院長表示疫情趨緩個案減少、改善疫苗殘劑注射流程、協助北市府北農篩檢。
討論事項:
~常規麻醉支援專責插管;一般專責插管先送重症,麻醉支援144、031、CVSB 防護完整。
如何擴大至所有專責病房與緊急插管檢討。
院長總結:
1、馬副、侯副院長主持,共同與麻醉及相關部門研商訂出SOP於專責病房插管妥適流程,協助麻醉進行迅速安全之病患插管。
2、疫苗有效率服務、非常感謝家醫等相關部門。
3、北市北農篩檢由威明副院長帶隊、7月1日前往。
4、行政部門加強紙本公文一>電子公文比率。
*下班前馬副院長表示已完成麻醉插管協調任務,制定SOP規範*
2PM全國55例 北市20例
專責病房日記:
下班離峰時段到思源專責,小夜入艙、白班離開了、護理站冷清許多,倒是多處見到月底交班中的住院醫師。
叮嚀他們最佳的防疫,要靠自己做好防護SOP。
B107 10/30 僅7臥床了,工作是專責護理師全了、但還是要年輕有力氣點的護理師去作翻身比較合適。
記得清潔大隊求才、不就是考背沙包跑50米嗎?💪😆⋯⋯不好笑。
CVSB 4/6
4位醫護同處理一位葉克膜患者。
B097 7/17
出到剩7位,副護表示、這些多bed ridden..。😞
B098 12/36、 看來每個病房都比昨天更少了,對國家疫情真是好事,但每個病房剩下的多是"重裝特種部隊"病患,頑強抵抗,挑戰!
B087 17/34、交班中的住院醫師也提到長照這批、能解隔前、快要再做一次PCR,希望事不過三,前面出現兩個陽性的、故事就到此為止,則甚幸。
B077 12/22
護理長打趣、我不到她不下班。
小弟強烈虛榮心油然而生,奉上雞肉照一張供覽閲。看到病房休息室裡一大堆善心人士當日捐贈的高卡飲用食品,疫情结束,姐妹們的BMl🤨⋯⋯不胖死才怪。
B078 6/22
幾位二採陰的胸腔重症轉出,回到CM加強照護、勉強鬆口氣,但見護理長一人還沒下班在電腦前整理月底的報表。
* 7/1 週四
~有月/有日/幸無年~
~最近NBA東西區決賽、太難看了,每隊5個人在場上鬥牛,全是單打~
~北榮戰疫、今天威明副軍團出征北農愈來愈精彩~
全國<50、北市20
T031、 外艙5、負壓2
裡外多插管重症,外艙並無生理監視器,差不多CU患者的病情、多是高齡重症、然照顧確是不方便。
B107 10/ 30 此時不大變動的分子,代表的住院中病患的高齡與難癒,即便解隔,也是全身系統性問題多。就須時日消化,希望不是消失。
CVSB 3/6 護理人員在CU中工作負荷量原本很大,尤其是護理長眼看著處理葉克膜患者問題時、臨時需要更多人手,在專責小規模的CU裡真會捉襟見肘,那護理長承擔的壓力就更多了。
能前去多聽聽、也當作是一個讓她們釋放壓力的出口。
B097 7/17 97CU也是如此,摩術數字停在7,多是極高齡;好多時候副護理長也是要披掛上陣、協助翻身、照護、諸般雜務,擔任救火隊,婉明副護理長依舊笑容可趜如是説。
B098 12/36 護理長也表示、未來病人太少的病房,會依疫情趨緩的現象作整併,這應該也是免不了的。
阿長來自B118、也相當關心未來思源11F的何去何從。117/118這兩個單人房病室過去曾經在已走入歷史的時代、經歷許多風華。
記得自己還是住院醫師時,偶爾就會見到大批大直七海官邸的衞隊人員出現在此。主治醫師時奉命來給已彌留的老夫人拔搖搖欲墜的牙齒,還沒到牙就不見了、引起家屬和醫護一陣恐慌,最後發現是藏在舌下。
B087 18/34、7月4日就是這15位長照老人家再篩檢的日子,前兩天出現一位陰轉陽,大夥殷殷期盼結果順利。要費事披戴、進進出出為許多位病患每兩小時的翻身和防止很多已經壓紅了的屁股惡化,如履薄冰。
B077 14/22 還見兩人一室,剩下一個夫妻檔 ,真鶼鰈情深,太太已呈陰性、還要繼續留下在裡面照顧先生。聽副護理長説在專責的護理長居然沒有一個月600NT的補助。這又似乎有些奇怪了,需要進一步瞭解。
B078 7/22 這病房、出入換率高,多重症病患、照顧真是辛苦,副護理長上午一進艙直到4PM才出來吃中飯。
著藍衣褲的住院醫師也跟著跑出來加入阿長行列,直說肺炎高齡重症多,簡直就是急診部的E I C U,然而整個病房照護設施、又遠不如ICU。它的存在確是為急診一採陰的重症患者找到一個暫時"中途島",等二採陰後上轉。
上:忙碌交班中的T031
中:進艙前98護理師
下:一湯匙一口的協助臥床病人餵食。
* 7/3 週六
防疫日記
全國 本土76 北市48例
今日北榮重點:
1、承接公路總局1500員工+外送人員、週末順利完成施打疫苗。
2、北榮篩檢快打部隊清晨出發環南市場;國家社會需要時、北榮責無旁貸。
一早、其實也不早了,7點半至孝威館看看今天週末北榮承接政府任務、大量施打公路總局駕駛同仁和快遞外送人員(Food Panda、Uber eat⋯),現場來得人真不少,幸好幾個部門、護理部明主任、社工室陳寶民主任和向主秘和許多有經驗的同仁都在、辛苦支援的分局駐區警員、院內警衞、許多志工也駕輕就熟、指揮協調非常順暢。
凡事起頭難,雖然八點前已排至大門口,但裡面幾個大棚子報到等待區、直通孝威館內有冷氣設備,施打區一樓大廳和內部幾間韻律體操室都放好位子、供大家坐定,由護理師走動施打;畢竟家醫陳曾基部主任和陳育群科主任指揮疫苗施打過去在平日已有相當經驗,當時頭一回85yr老人家疫苗施打的塞車現象早不復見,過程非常流暢。
開始打了段時間,孝威最大間的施打室已坐滿、坐定,當工作人員一喊"張先生"請舉手,結果滿屋子人的手全舉起了,原來電腦資料安排是按照姓氏規劃的。
同一個時候、陸續看到北榮同仁在環南辛苦篩檢的數字和新聞陸續傳至手機,孝威這時也非常順暢,跳出放心的數字,北榮南北戰線狀況穩定,孝威的來訪媒體也愈來愈多,差不多是時候了,接著黃副、侯副院長都陸續會到,小弟一身輕衣勁裝短褲球鞋,還是當個快閃族,和同仁小別,深深一鞠躬致謝趕緊回去做家事、接著準備帶女兒去學開車。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公路總局的員工和外送員多少可以直接從樣子區分得出來,當然外送多年輕人、頭髮長些、偶有刺青、小胖子男女皆有,但他們都是默默的社會基層、關鍵服務業的大眾,少了他們、大家都會很不方便,年輕人只要願意外出工作就該要鼓勵!
工作人員不斷用手提廣播器、提醒大家熱天打完回去休息了,要記得先拿瓶冰筒裡的水喝掉。這批辛苦年輕人(有些也不小了)、搞不好打完就接著要上工、記得騎車騎慢點,還要多喝水。
最不捨的是一位50多歲男性外送員、稍胖、平日少醫療控制,大熱天老遠騎個摩托車才到了、坐下一量血壓就>200,接著頭暈就立刻送急診⋯,現在在神經加護病房,幸好這是在醫院裡。
多少基層、為了維持家庭生計又想到要有平安的身體,跑來注射疫苗。
誠如最後陳曾基主任晚間留言,1212總局員工+外送員,疫苗全數施打完畢、一支殘劑不剩。稍感安慰!
[註]107 年騎乘機車造成人員當場或24 小時 內死亡案件之死亡人數①881 人,占整體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1,493 人)59.0 %,死亡率②為每10 萬人口3.7 人。~當中又以年輕人居多,別忘了當時外送員可沒現在那麼多。~
專責病房:
晨護理部明主任在孝威忙至中午自己先去巡一趟。
小夜時段,先搞定其他事了,自己再快走一趟,去聽聽輿情打打屁😆、那當然早已洗好澡、又換了另一套乾淨輕衣勁裝"去嚇人。不然會臭死人、戴N95都會聞得見。回家自然要再沖一回。
B107 9/30、 幾位同仁在䕶理站、她們耳聞幾個病室因為病人數少了,要作合併,目前就屬10F的後勤區、大小、位置都相當寬敞,應優先保留,我也一定把意見反應。確實在所有病室的員工後勤區域、只有這間病房可以聞到麥當勞🍔和炸雞香味。
CVSB 3/6 小夜leader見到我、提了一下稍晚從97CU要上轉入一位,兩個葉克膜的都還在,目前思源專責、就這病室的6間獨立加護床位有前室,最符合遠距監控的加護中心規格。比B097的17CU床理想,不過未來有機會、就一定要再修繕提升規格成標準負壓,目前尚屬微負壓,氣流外排。
B097CU 6/17、 重症集中的病室,小大夜間往生了一位極高齡。
敬業的醫護人員態度,面對再不容易的病情、大家還是盡力而為,目前這現象多少正也反應了台灣的醫療現況。
也是真佩服亞東醫院前後收了那麼多加護重症,這大概和現任林芳郁院長過去是心臟血管外科權威的"超前部署"有點關係吧!
台大醫院首當萬華熱區、其實能先快速內控篩檢、維持正常運作又收了那麼多病患、著實不容易,不愧是台大!
回憶5月中時、自己所屬的北榮一警覺情況不對了,許院長也隨即緊急召集防疫會,把戰況急迫性升至最高,動員+動工、在CDC要求的期限內交出了全院1/10床數的246張全國最多的專責病床數,緊接著隨著救護車每天將患者一批批送至,一層層開出專責病房至今,不過也才2個月。回去真該看看"危機總動員"這部老電影!
B098 11/30 包括98和其他專責病房多位參與出征環南市場篩檢的護理師,趁住院病患少了些、專責區年輕護理師的特質,就是生怕自己閒下來被調來調去、不怕忙、不畏艱險、見義勇為、連CPR時都奮力到自己N95口罩都鬆掉。
B087 18/34 剩14位頤園長照高齡,正好一人一間了,已預定好了未來幾天要篩檢和注射疫苗流程,希望別再有陰轉陽!屆時87很容易再清空,方便調整。
B077 13/22
思源頭一個成為戰區的77病房依舊靜靜的擔任守門人,兩人一間的夫妻、一位同樣默默的照顧另一位的復原。待久暫出不了院的多不年輕,就讓專責同仁的努力、讓時間來消化病情的好轉,當高齡醫學遇上Cov照護。想起一部好來𡡅影片"當沙莉遇見哈利",保証專責的年輕醫護沒聽過這部電影!
B078 6/22
78每日病患數的浮動最大,送來等待二採陰各科重症有時待上2~3日才送得出各自專科病房,高齡全人重病照護大不易。
回首,北榮上下展現的領導效率、團隊紀律、動員協調、和行動力,讓我們身為北榮一份子為榮。
⋯⋯⋯⋯
因為以上這些人,我們以身為台灣人為榮!
老人助步車補助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持續傾聽新北各區大小事,第三年的 #行動治理 座談會就從 #新北八里 開始。
這一次會中聚焦重要道路規劃,及 #八里市民活動中心、#大崁老人文康中心 等公有場館整建工程等議題。未來不論是將在2024年完工的 #淡江大橋 及台64線接台61線匝道、可行性評估中的 #八里輕軌 及正爭取中央補助的 #市道105號 拓寬計畫,搭配物聯網、遊樂設施進駐,盼能帶動地方產業發展。
我上任後推動行動治理,與29區的1,032位里長召開131場座談,總計列管2,391案,列管情況截至今年2月,已解決2,125案,解列率高達88.9%。非常感謝在第一線里長們與市府團隊攜手合作,即時反映地方大小事,讓 #新北市 不斷進步。
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積極傾聽各區聲音,完成市民所託。透過影片讓大家看見各局處的努力與這座城市的改變。留言處也將放上前兩年的行動治理影片,歡迎大家收看。
#安居樂業 #侯友宜
老人助步車補助 在 楊華美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社會處業務質詢
花蓮縣議會第19屆第一次定期會,於5月10日開始。在眾所矚目的縣長施政總報告之後,5月14日開始縣府各局處陸續向議會展開工作報告,議員們也針對局處職掌範圍提出問題與建議。
今天的貼文跟大家分享:昨天(5/15)我在會議中對社會處業務所提出的四個問題,以及兩項資料索取的影音紀錄。社會處回覆的部分,我們也現場做筆記,內容如下:
-----------------------------------------------
❓問題⓵:身障館溫水游泳池何時能啟用?暫時和亞威合作的替代方案,進度如何?
-----------------------------------------------
‼社會處現場答覆:身障館興建於民國86年,按照法規民國88年12月以前蓋的房子,必須通過耐震初評。耐震初評報告五月底會出來。五月底初評出來,屆時會召開說明會。
社會處四月份暫時與相關的身障團體辦理游泳訓練營,名額30,不過報名未額滿。開訓之後,處長有實地查看,理事長與會員對於亞威中正的設備是滿意的。
💰費用的部分:原本亞威對於身心障礙者就有百分之五十的減免,另外百分之五十,社會處編預算補助,所以基本上是免費。五月份試辦一期。五月下旬,請協會來開會議檢討,研議長期的辦法。
⁉楊華美詢問:請問處長報名為什麼沒有額滿?(處長請議員告知)因為資訊不夠公開。會使用溫水游泳池的,不單單是某一個肢障協會的人,是各種障別的人、老人都可能會使用。如何讓不在協會的人,公平使用這個資源,是社會處基本應該做到的。資訊公開,才能讓更多民眾感受到社會處的溫暖。
-----------------------------------------------
❓問題⓶:有四歲和七歲的孩子的家庭,去只能讓六歲以下的兒童進入的洄瀾親子館時,該怎麼辦?
-----------------------------------------------
‼社會處現場答覆:洄瀾親子館設定只讓六歲以下兒童進入,是為了安全起見。為六歲以上的兒童,在入口區設有等候區,備有桌遊繪本等等,家長社福館內三樓花好學苑有木板區有提供兒童繪本閱讀,高年級鼓勵到青少年中心,有體育設施及閱讀的區域。
-----------------------------------------------
❓問題⓷:花蓮縣勞動檢察的狀況為何?
-----------------------------------------------
‼社會處現場答覆:勞檢分為專案檢查與一般檢查。凡是機構單位公司有違反勞動基準法、性別工作平等法、退休金條例等條例、勞資爭議需要處理時,或是勞工提起訴訟時,我們會派員去做專案檢查或一般檢查。108年1月到3月,檢查的案件數:43。一般申訴檢查案件:3,透過1955申訴案件:2 ,關於勞動條件的檢查裁處:5件。
-----------------------------------------------
❓問題⓸:社會處委外辦理的方案,能否逐步預撥而不要讓承辦單位墊支?
-----------------------------------------------
‼社會處現場回覆:有關於衛福部委辦的案子,現在每個月還不斷在增加中。去年的數據,在會後會再回覆。人事費的先撥,不要讓接受委辦的單位墊支,人事費畢竟是吃重負擔。但是因為六個科,不同的委辦案經費來源不同,掣據核銷不同。華美議員在社工節活動時跟我們反應,要求我們朝這個方向去努力。社工科目前有9個案子委辦出去,分四期撥付,先給委辦單位30%。我們會繼續努力。
-----------------------------------------------
✏資料索取㈠:請縣府提供兩份資料:身心障礙兒童和十八歲下青少年人數和障別清冊?
✏資料索取㈡:復康巴士使用率?反應為何?配置多少人力負責業務?從北到南如何運作?
-----------------------------------------------
‼社會處現場回覆:多位議員(蔡依靜、張美慧等)關心的復康巴士,目前全縣總共21部,分北中南三區配置,北區14、中區2、南區5。長照巴士,也分北中南三區配置,其中門諾基金會於北區有7部,中區2部,一粒麥子於中區有5部,總共14部。總體而言,復康和長照巴士數量是不足夠,我們暫時的作法時提供愛心計程車,目前有17部。
老人助步車補助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080524蘋果日報地方中心:動新聞報導
嘉義市議會問政夯直播,新科市議員凌子楚在這次議會定期會施政總質詢,採臉書直播方式問政,每次質詢都吸引2500多人觀看,至今已累積超過10萬點閱率;另有九頭身美女議員之稱的戴寧,直播起步較慢,但也累積有八萬點閱率。
多年前曾競選過嘉義市立委,得票數不差的凌子楚,沉寂多年,首度出馬競選議員即漂亮當選,他跟著時代潮流,架設臉書直播,把握為期一個月的定期會,就市民關心的大小事進行質詢。 今天他針對中小學生,上下學的安全以及年輕人返鄉就業問題,嘉義市能像新竹設立科學園區,讓青年得以返鄉工作等問題提出關切,另對於市容北排惡臭改善等也提出質詢,並透過臉書直播。
凌子楚強調,幼兒園門口紅線,不守法的反而可以違停接小孩,守法的反而不接不到;教育局能否有一套SOP,例如台南的「好望角計畫」是一個成功的計畫,把圍牆拆掉了,讓校園的土地,也可以讓家長的車子停進來。可不可以從法律來修正,讓交通處有據,讓社區與學校共融。
市長黃敏惠說,教育是她十分重視也很關心的區塊,給學生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給家長安全的接送小孩空間,是市府努力的目標。
凌子楚認為,中央政府欠嘉義市一個工業區,因為缺少科學園區;讓年青人不得不到異鄉工作,無法返鄉陪伴父母,甚至祖父母安享晚年。他盼「勇媽」市長向中央:「給我們一個科學園區」。
他說,若能夠把牛稠溪岸變成工業區,整個嘉義市會變的很不同,嘉市本身有好吃的美食,有好玩廟宇古蹟;但可惜城市卻逐漸老化,是失落的貴族。然而新竹市就不同,因為他們因為機緣,有了科技園區之後,整個發展就完全不同了;新竹的的人口,房價,與收入都比嘉義市要好很多。
護理師出身,有漂亮寶貝之稱的美女議員黃思婷,針對長照及高齡友善城市延伸出的議題提出看法,她建議,市府要具體提出長照政策,以及如何配合地區或區域醫院有一個完善的發展。另外,她也關心老人假牙補助問題。她說,包括桃園、台中、新竹市以及嘉義縣都已經在今年4月1日,針對65歲以上老人有假牙補助,嘉義市財政都這些縣市都好,應該盡快施行該政策造福市民。(徐彩媚/嘉義報導)
老人助步車補助 在 永樂屋小學堂【輔具篇】助步車怎麼選? 有補助嗎?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助步車 到底該怎麼選?誰適合使用 助步車 ?講這麼多那有沒有可以 補助 呢?0:00 助步車 適用的對象1:38 助步車 分類1:58 軟底座 助步車 介紹3:20 硬底座 助步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