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詩派與巴蜀詩群(1980年代) 責編文/柄富
⠀
70年代末中國的朦朧詩人們開出了第一排槍聲,在持續且穩定的詩歌產出下,80年代的中國詩歌更是百家齊鳴,在中國各地傳回了對朦朧詩的迴響,基於此各種詩派甚至於詩群的林立,撐起了中國詩歌風起雲湧的80年代。
⠀
首先是各地的大學作為一種集結點,寫詩的青年們或者就學或者就近集結,發表詩歌、成立詩刊。如吉林大學徐敬亞、王小妮等的《赤子心》詩刊,華東師大宋琳、張小波的《夏雨島》社刊,四川南充師範萬夏、李雪明創辦的《彩虹》詩刊等等。以大學為單位的詩歌重鎮,讓一批青年詩人開始密切地接觸彼此,泛稱為「大學生詩派」。其中,尤以北京大學79、80級的海子、西川、駱一禾最負盛名,人稱北大三才子;而由海子的詩歌與生平向外擴散的文化效應也最具影響力。因此本週我們將北大三才子由大學生詩派獨立出來為北大詩派,單獨集中來讀,其他同樣發跡於大學校園的傑出詩人,則待下週的大學生詩派主題來分享。
⠀
而以地域作為詩學典型劃分的,在1980年代復有「新邊塞詩」或稱「西部詩」等地域詩學的概念被詩論家所提出,新邊塞詩以長期居住在青海的詩人昌耀、新疆詩人楊牧、周濤為代表。學者認為「在詩歌偏離意志、情感的『集體性』表達,更多關注個體的情感、經驗、意識的情況下,『地域因素』對寫作,對詩歌活動的影響就更明顯。偏於高亢、理性、急促的朦朧詩之後,詩歌革新的推進需要來自另外的因素作為動力.......」
⠀
1980年地域詩學上最有影響力的當推四川的「巴蜀詩群」,在重慶出生的詩人柏樺,亦肯定「地域」作為一種觸發詩歌的機制,「重慶的本質就是赤裸!詩歌也赤裸著它那密密麻麻的神經和無比尖銳的觸覺。」,他說。而之所以巴蜀詩群有影響力,是因於八零年代揭竿而起的「非非主義」、「莽漢主義」、「新傳統主義」、「整體主義」,這麼多條完整主張的詩歌道路同樣都以巴蜀為起點,以四川盆地為中心。在這些主義(我們沒有時間一一去說)之前,有四川五君子之稱的柏樺、張棗、翟永明、鍾鳴、歐陽江河,也會是我們本週選詩的重點。
參考資料:
張桃洲《中國大陸先鋒詩歌簡史》,秀威經典,2019
洪子誠、劉登翰《中國當代新詩史》(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p221
柏樺《左邊:毛澤東時代的抒情詩人》第3卷,《西藏文學》1996年第3期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中國當代詩 #1980年代 #北大詩派 #巴蜀詩群 #北大三才子 #四川五君子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5/20210510.html
義大宋天洲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斯達:超譯《六國論》— 想解決問題 卻無意中成為國家滅亡的注腳】
特區政府改變考試安排,收窄範文考核範圍,不考《六國論》和《岳陽樓記》。有人認為,這是教育局為了「避諱」,以免那句「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觸動北京神經。
雖然話就話一次半次,個人亦不相信長期由工商理科人掌管的教育局,會有這樣的意識形態敏感度;但既然保安局近來也說過,要「清理」好教育界,未來在這些關節動刀,亦非不可想像。2019 年初,中國也在考試中刪除了《史記.陳涉世家》,那篇就是寫一個在大澤鄉起義的秦國公務員。所以要杜絕以古非今的歪風,港中一體,拿《六國論》來祭旗亦合乎「新常態」。
六國論的前設問題
《六國論》表面上講六國其實並非打不過秦國,只是六國競相向秦國獻媚自保,不去團結抵抗,最終被逐個攻滅。然而《六國論》不是史書,而是一篇史論。寫史論,必然會挑選自己合意的素材,亦無意扮演「上帝視覺」。秦國的西北軍事體制、軍事技術、全民皆兵的程度,就遠遠優勝過其餘六國;最快「胡服騎射」的趙國、以及同樣鄰近蠻族的燕國,也撐持很久,就因為他們技術上體制上與秦國相似,但他們總量太小,就算國家換代升級,僅只能自保,打不過秦。
越接近「華夏」,時間就流得越慢,也就是其他傳統國家,像齊、魯乃至周室,都因為周制難脫,貴族政治橫行,擁抱蠻風的速度不夠,是結構性問題。戰爭時期,就是一場軍事技術升級的競賽,像德國已經研究核武器,美國也要落場爭,才搞「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六方團結,當然好難,大家彼此都有新仇舊恨;但即使合眾,是否就打得過軍事已經升級的秦國?等於敘利亞、伊拉克、埃及、約旦、科威特、黎巴嫩六個國家聯手,是否就打得過美國?至少中東國家真的團結圍毆過以色列,但也打不過。
六國作為地理的犧牲者
回到戰國,技術既然要更新,當然要跟外面接觸。秦國在西邊邊境,幾乎全部與「非周天子領土」接壤,也就是他們不斷與蠻族交流,又打又降,互有勝敗,有利輸入戰爭技術。而北方的趙、燕兩國,也有很長的異族介入線,他們也跟外族打仗和交流。三條在「周天下」北面的長城遺址,就是對外頻密交往/戰爭的事實物證。
而處於「周天下」中間和核心位置的國家,就受到地理詛咒,因為他們較難接觸外面,他們的鄰國,又是是升級換代極慢的技術弱國。戰國時期也有「資源詛咒」的概念,你血緣上越接近周王室,那你的封地就越接近中原,身份尊貴,但也因為這樣,從先世以來就截斷了與異族文明接觸/打仗的機會,那就從創業開國之先,已經將滅亡的成局寫在了牆上。
澶淵之盟與六國論
《六國論》作者蘇洵飽讀詩書,而且比較實務,未必不知道是否賂秦,可能都改變不了結果。然而,蘇洵寫這篇文,不是在乎秦國為何稱霸,他是想問,宋國如何面對敵對的遼國和契丹人。
蘇洵生於 1009 年。在他出生 6 年前,北宋面對契丹人遼國侵略,激戰一輪之後,宋軍已經基本形勢佔優,朝廷竟然決定議和,訂「澶淵之盟」,「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守存」,宋人還每年向遼國課金,與遼國互約為兄弟之國。宋為兄、遼為弟。簽了,已經是政策。幣是歲歲輸,而且遼國還可以要求你加課金。
在之後長大的蘇洵,想必覺得喪權辱國,形勢亦不可持久。他寫《六國論》講一個道理:我們向蠻族輸幣,能夠解決遼國問題嗎?會不會重覆六國被秦國打爆的結局?雖然他力主宋人不應走向課金保平安,但「澶淵之盟」還是確定了輸出戰馬和屬於國防重地的燕雲十六州,仍然由遼國控制。
當時停戰,是由於遼軍大將被流矢射殺,加上宋真宗「親征」到達前線,宋軍士氣大振,其實借勢進攻,奪取燕雲十六州,亦未嘗無可能,反正宋軍也可說是自衛反擊;但宋帝選擇議和,明明很想要回十六州,但沒有以戰勝國的身份索要。
議和可以令軍費支出大幅度下降,之後幾十年確實亦基本上和平;然而這燕雲之地,仍然成為宋人內心的刺,最後成為自己的滅亡遠因。之後的宋人,仍然很想奪取燕雲之地。也有後繼皇帝透露過自己有「山後之志」。
多年以後,被契丹人長期欺壓的女真人建立了「金朝」,形勢更加複雜。金國要打遼國,就自然拉攏宋國,宋人因為太想要回燕雲十六州,竟然答應。最終金兵打爆了遼國,但同時金人也通過合作看清了豬隊友戰力何等腐敗,於是轉個頭又攻打宋國,後者兵敗如山倒,金人擄去宋國宗室,那就是南宋岳飛說的「靖康恥」。
《六國論》在蘇洵年代,受惠於刻印技術發達,文章流傳甚廣,也有很多 Fans 去學其寫作方法。在朝廷圈子,蘇洵有極大影響力,甚至被譽為「一人改變宋初浮靡文風」的 KOL,與韓愈、孟子等以鬧交著名的地圖炮宗師並列。
因為「澶淵之盟」的刺激,產生了《六國論》,也產生了最後的主戰派宋徽宗。因為「澶淵之盟」的記憶,他們對燕雲十六洲 (或廣義的收復中原)更加執迷。面對金國聯金滅遼的提議,徽宗竟然傻呼呼答應,並夢想著金兵如約歸還燕雲十六州,並且可以長期保有勝果。最後金兵反悔,當然是實力主義,但藉口還是燕雲十六州的歸還接收問題。
靖康恥雖然可歌可泣,但某程度上就是決策失誤,導致事態更嚴重。
之後宋室南渡。經靖康一役,宋人已經跟金人結成世仇。到蒙古提議想聯宋滅金,宋人就馬上應允了,因為宋人實在太想金人陷家產,之後的都是歷史。
宋的軍事弱勢以燕雲開始,也是「燕雲復國運動」令宋國多次陷入毀滅性泥沼,最終亡國。不是輸幣令其滅亡,而是「燕雲復國運動」令宋國徹底陷入致命戰略被動。
六國論作為宋人愛國主義的物證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文本似乎想力挽狂瀾,但似乎它在宋國邁向毀滅的路上,產生了負面效果。《六國論》想要解決領土不完整和輸幣予蠻夷的地位失序感,但燕雲十六州卻是無法突破的技術瓶頸。當技術無法突破,就算多麼團結一齊行動,都無助事態。遼國滅亡之後,宋還是打不過金,便說明了宋人自身有某些軍事、體制、後勤的長期缺陷,便不是大家齊心就能解決。
最大的問題是,宋國處於多個民族帝國並立的困難時代。正是因為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宋人在文化上淡雅,但在政治上激進。宋人並不擁有天下,是事實,也是今日的現狀,但士人自視為中華,便非常憂患。他們喋喋不休討論甚麼王朝屬於正統,潛意識便是害怕「我朝不是正統」。宋人幾次重大起落,都是「自視為中華」的意識形態和現實起重大衝突的結果。
尚武是應當的,宋軍亦不是如教科書般說得文弱,否則怎能對抗遼軍很多年;在歐洲已經大片淪陷於蒙古鐵蹄的時候,南宋也頂了很多年。然而文人精神世界建構的尚武,往往用錯地方,他們內心難以接受中國已經變成「國際」,有不同的國家,領土爭議必然導致產生不必要的敵國,而後續戰爭亦可能引致自身徹底滅亡。
宋國在多民族諸帝國的壓迫下,也發展出某種國族主義,否則不會兵敗時有軍民死戰殉國的光輝歷史。然而「宋人愛國主義」就是由於精神高尚、現實骨感的不調和所致,由於自己不是真命天子,所以更要努力去證明。越努力去證明 (要收復燕雲之地),就越遭遇失敗,越失敗就越要去證明,惡性循環。
聯金滅遼,從了;聯蒙滅金,又從了。自己加速作為戰略緩衝的鄰國滅亡,戰略上看來愚不可及,卻完全表達出宋人在心理上隱秘的共通矛盾。因為他們太恨遼國。遼國比他們強大,宋人不可以做阿二,為了戰勝遼國而不顧一切;為了戰勝遼國,造成了靖康之難。
現在的宋人愛國主義
宋人愛國主義在香港也有,因為我們一直在秦政以外,但自己又被異族殖民統治,大家就不斷離岸地製作中國符號,以顯示自己的正統性。戰後古裝劇、金庸小說、新儒家大一統史觀、中國水災香港捐錢、愛國者認為香港才是真正的中華.......都是香港人當年扮演了南宋角色的物證。在蠻族的包圍下,宋人只能更加確信自己就是正統,就是中華文明的傳人,才能自我定位。
當新中國在文革終結後拋棄共產主義,進入國際政治之後,他們完全吸納了香港創造的關於中國歷史、文化的想像,他自己固然成為「正統」的統治者,香港在他們眼中則成了蠻夷,而中國人看世界,則尤如回到 11 世紀的中原。外面有西夏,有遼,有金,有蒙古。而中國的燕雲十六州,可能是晶片制程、美元霸權、香港和台灣等等。說來原來《六國論》是中國人此時此刻很應該讀的救國書。
宋「朝」情結,苦害過香港,也正在將中國拖入泥石流。
義大宋天洲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盧斯達:超譯《六國論》— 想解決問題 卻無意中成為國家滅亡的注腳】
特區政府改變考試安排,收窄範文考核範圍,不考《六國論》和《岳陽樓記》。有人認為,這是教育局為了「避諱」,以免那句「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觸動北京神經。
雖然話就話一次半次,個人亦不相信長期由工商理科人掌管的教育局,會有這樣的意識形態敏感度;但既然保安局近來也說過,要「清理」好教育界,未來在這些關節動刀,亦非不可想像。2019 年初,中國也在考試中刪除了《史記.陳涉世家》,那篇就是寫一個在大澤鄉起義的秦國公務員。所以要杜絕以古非今的歪風,港中一體,拿《六國論》來祭旗亦合乎「新常態」。
六國論的前設問題
《六國論》表面上講六國其實並非打不過秦國,只是六國競相向秦國獻媚自保,不去團結抵抗,最終被逐個攻滅。然而《六國論》不是史書,而是一篇史論。寫史論,必然會挑選自己合意的素材,亦無意扮演「上帝視覺」。秦國的西北軍事體制、軍事技術、全民皆兵的程度,就遠遠優勝過其餘六國;最快「胡服騎射」的趙國、以及同樣鄰近蠻族的燕國,也撐持很久,就因為他們技術上體制上與秦國相似,但他們總量太小,就算國家換代升級,僅只能自保,打不過秦。
越接近「華夏」,時間就流得越慢,也就是其他傳統國家,像齊、魯乃至周室,都因為周制難脫,貴族政治橫行,擁抱蠻風的速度不夠,是結構性問題。戰爭時期,就是一場軍事技術升級的競賽,像德國已經研究核武器,美國也要落場爭,才搞「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六方團結,當然好難,大家彼此都有新仇舊恨;但即使合眾,是否就打得過軍事已經升級的秦國?等於敘利亞、伊拉克、埃及、約旦、科威特、黎巴嫩六個國家聯手,是否就打得過美國?至少中東國家真的團結圍毆過以色列,但也打不過。
六國作為地理的犧牲者
回到戰國,技術既然要更新,當然要跟外面接觸。秦國在西邊邊境,幾乎全部與「非周天子領土」接壤,也就是他們不斷與蠻族交流,又打又降,互有勝敗,有利輸入戰爭技術。而北方的趙、燕兩國,也有很長的異族介入線,他們也跟外族打仗和交流。三條在「周天下」北面的長城遺址,就是對外頻密交往/戰爭的事實物證。
而處於「周天下」中間和核心位置的國家,就受到地理詛咒,因為他們較難接觸外面,他們的鄰國,又是是升級換代極慢的技術弱國。戰國時期也有「資源詛咒」的概念,你血緣上越接近周王室,那你的封地就越接近中原,身份尊貴,但也因為這樣,從先世以來就截斷了與異族文明接觸/打仗的機會,那就從創業開國之先,已經將滅亡的成局寫在了牆上。
澶淵之盟與六國論
《六國論》作者蘇洵飽讀詩書,而且比較實務,未必不知道是否賂秦,可能都改變不了結果。然而,蘇洵寫這篇文,不是在乎秦國為何稱霸,他是想問,宋國如何面對敵對的遼國和契丹人。
蘇洵生於 1009 年。在他出生 6 年前,北宋面對契丹人遼國侵略,激戰一輪之後,宋軍已經基本形勢佔優,朝廷竟然決定議和,訂「澶淵之盟」,「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守存」,宋人還每年向遼國課金,與遼國互約為兄弟之國。宋為兄、遼為弟。簽了,已經是政策。幣是歲歲輸,而且遼國還可以要求你加課金。
在之後長大的蘇洵,想必覺得喪權辱國,形勢亦不可持久。他寫《六國論》講一個道理:我們向蠻族輸幣,能夠解決遼國問題嗎?會不會重覆六國被秦國打爆的結局?雖然他力主宋人不應走向課金保平安,但「澶淵之盟」還是確定了輸出戰馬和屬於國防重地的燕雲十六州,仍然由遼國控制。
當時停戰,是由於遼軍大將被流矢射殺,加上宋真宗「親征」到達前線,宋軍士氣大振,其實借勢進攻,奪取燕雲十六州,亦未嘗無可能,反正宋軍也可說是自衛反擊;但宋帝選擇議和,明明很想要回十六州,但沒有以戰勝國的身份索要。
議和可以令軍費支出大幅度下降,之後幾十年確實亦基本上和平;然而這燕雲之地,仍然成為宋人內心的刺,最後成為自己的滅亡遠因。之後的宋人,仍然很想奪取燕雲之地。也有後繼皇帝透露過自己有「山後之志」。
多年以後,被契丹人長期欺壓的女真人建立了「金朝」,形勢更加複雜。金國要打遼國,就自然拉攏宋國,宋人因為太想要回燕雲十六州,竟然答應。最終金兵打爆了遼國,但同時金人也通過合作看清了豬隊友戰力何等腐敗,於是轉個頭又攻打宋國,後者兵敗如山倒,金人擄去宋國宗室,那就是南宋岳飛說的「靖康恥」。
《六國論》在蘇洵年代,受惠於刻印技術發達,文章流傳甚廣,也有很多 Fans 去學其寫作方法。在朝廷圈子,蘇洵有極大影響力,甚至被譽為「一人改變宋初浮靡文風」的 KOL,與韓愈、孟子等以鬧交著名的地圖炮宗師並列。
因為「澶淵之盟」的刺激,產生了《六國論》,也產生了最後的主戰派宋徽宗。因為「澶淵之盟」的記憶,他們對燕雲十六洲 (或廣義的收復中原)更加執迷。面對金國聯金滅遼的提議,徽宗竟然傻呼呼答應,並夢想著金兵如約歸還燕雲十六州,並且可以長期保有勝果。最後金兵反悔,當然是實力主義,但藉口還是燕雲十六州的歸還接收問題。
靖康恥雖然可歌可泣,但某程度上就是決策失誤,導致事態更嚴重。
之後宋室南渡。經靖康一役,宋人已經跟金人結成世仇。到蒙古提議想聯宋滅金,宋人就馬上應允了,因為宋人實在太想金人陷家產,之後的都是歷史。
宋的軍事弱勢以燕雲開始,也是「燕雲復國運動」令宋國多次陷入毀滅性泥沼,最終亡國。不是輸幣令其滅亡,而是「燕雲復國運動」令宋國徹底陷入致命戰略被動。
六國論作為宋人愛國主義的物證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文本似乎想力挽狂瀾,但似乎它在宋國邁向毀滅的路上,產生了負面效果。《六國論》想要解決領土不完整和輸幣予蠻夷的地位失序感,但燕雲十六州卻是無法突破的技術瓶頸。當技術無法突破,就算多麼團結一齊行動,都無助事態。遼國滅亡之後,宋還是打不過金,便說明了宋人自身有某些軍事、體制、後勤的長期缺陷,便不是大家齊心就能解決。
最大的問題是,宋國處於多個民族帝國並立的困難時代。正是因為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宋人在文化上淡雅,但在政治上激進。宋人並不擁有天下,是事實,也是今日的現狀,但士人自視為中華,便非常憂患。他們喋喋不休討論甚麼王朝屬於正統,潛意識便是害怕「我朝不是正統」。宋人幾次重大起落,都是「自視為中華」的意識形態和現實起重大衝突的結果。
尚武是應當的,宋軍亦不是如教科書般說得文弱,否則怎能對抗遼軍很多年;在歐洲已經大片淪陷於蒙古鐵蹄的時候,南宋也頂了很多年。然而文人精神世界建構的尚武,往往用錯地方,他們內心難以接受中國已經變成「國際」,有不同的國家,領土爭議必然導致產生不必要的敵國,而後續戰爭亦可能引致自身徹底滅亡。
宋國在多民族諸帝國的壓迫下,也發展出某種國族主義,否則不會兵敗時有軍民死戰殉國的光輝歷史。然而「宋人愛國主義」就是由於精神高尚、現實骨感的不調和所致,由於自己不是真命天子,所以更要努力去證明。越努力去證明 (要收復燕雲之地),就越遭遇失敗,越失敗就越要去證明,惡性循環。
聯金滅遼,從了;聯蒙滅金,又從了。自己加速作為戰略緩衝的鄰國滅亡,戰略上看來愚不可及,卻完全表達出宋人在心理上隱秘的共通矛盾。因為他們太恨遼國。遼國比他們強大,宋人不可以做阿二,為了戰勝遼國而不顧一切;為了戰勝遼國,造成了靖康之難。
現在的宋人愛國主義
宋人愛國主義在香港也有,因為我們一直在秦政以外,但自己又被異族殖民統治,大家就不斷離岸地製作中國符號,以顯示自己的正統性。戰後古裝劇、金庸小說、新儒家大一統史觀、中國水災香港捐錢、愛國者認為香港才是真正的中華.......都是香港人當年扮演了南宋角色的物證。在蠻族的包圍下,宋人只能更加確信自己就是正統,就是中華文明的傳人,才能自我定位。
當新中國在文革終結後拋棄共產主義,進入國際政治之後,他們完全吸納了香港創造的關於中國歷史、文化的想像,他自己固然成為「正統」的統治者,香港在他們眼中則成了蠻夷,而中國人看世界,則尤如回到 11 世紀的中原。外面有西夏,有遼,有金,有蒙古。而中國的燕雲十六州,可能是晶片制程、美元霸權、香港和台灣等等。說來原來《六國論》是中國人此時此刻很應該讀的救國書。
宋「朝」情結,苦害過香港,也正在將中國拖入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