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的義大利之旅,
很多人問我跟的是哪一家旅行社?
小葳選的是在市場上,擁有好口碑的 加利利旅遊,
但這次回來之後,真心非常、非常、不推薦!
小葳跟團出國已經有10幾次的經驗,
這也不是第一次跟他們家的團,
但為何這次的旅遊,
卻讓我與團員們這麼的不滿意呢?
或許有計劃到歐洲旅遊的朋友們,能參考我們的經驗分享。
_
首先我必須說,
跟團旅遊的品質除了團費是主要影響外,
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帶團的領隊/導遊」,
這次我們遇上了一位不到30歲的年輕領隊,
具他自己所述,進入旅行業五年,已有帶團100次的經驗。
第一天抵達義大利,這位年輕領隊就告訴我們,
他的行事作風是「公事公辦」,當時我們沒太放在心上,
後來逐漸在十天的行程裡就感受到了這是什麼意思。
特別有幾個事件的處理態度,是我們回國後決定集體向旅行社投訴的主因。
-
📍首先,有天晚上,抵達原定入住的飯店後,
領隊卻告訴其中兩組團員,因飯店超賣,
所以幫我們換到隔壁的飯店,過個馬路就到了。
很不幸的,小葳就是那其中一戶。
進到這家飯店的房間後,發現房內傢俱及環境都相當簡陋,
於是我們向領隊反應,我們不太能接受這樣的安排,
希望能幫我們向原本的飯店溝通。
但是領隊卻在尚未和飯店溝通前,就很簡單地告訴我們,
他沒辦法,飯店就是超賣了,
而且「暑假本來就會這樣,很正常~」
這樣的回答令我們當場很傻眼。
其實我們知道,若真是飯店超賣了,這並非導遊的責任,
我們只希望領隊能為我們挺身而出,替我們爭取看看,
盡到身為帶團領隊的基本責任,
如果真是爭取不到,至少也給我們一個比較舒服的說法。
例如「讓大家遇到這種事很抱歉,大家先委屈一晚,
我來跟公司反應這個問題,看看能有什麼方式補償」,
怎麽樣都不要擺出一副「很正常啊,我能怎樣?」的姿態嘛。
畢竟臨時被換到跟其他團員落差很大的飯店,
這對旅客來說,怎麼樣都不可能會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啊!
-
📍飯店事件發生後,又有一件事讓大家覺得悶。
某晚因即將入住托斯卡尼的酒莊旅館,
領隊在車上告訴我們,既然入住酒莊就要暢飲紅酒,
本來晚餐每桌限量一瓶,他特別跟公司爭取讓大家暢飲,
於是大家當晚就決定:開喝!
當晚感情好的團員們,用完晚餐後便聚在一起談天,
每桌一瓶喝完之後,我們跟領隊說要加點,再來幾瓶吧!
領隊卻說:啊?但我剛剛已經結帳了耶,以為你們不加了。
大家一頭霧水,畢竟都沒被詢問,怎會有「不加了的以為」?
而且,結帳了?那難道不能再結一次嗎?
眼看領隊擺明沒有要幫大家解決問題的意思,
大家也不想破壞氣氛,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那我們自費就好。
其實,酒莊裡的酒真的不貴,一瓶就是10-20歐左右,
並非大家負擔不起,讓大家不開心的是,
「怎麼做的都跟說的不一樣?」
-
以上兩件事其實都還不到要讓我們爆炸的程度,
抵達羅馬後某天晚餐的處理方式,就真的是讓人太生氣了。
📍當晚吃的是龍蝦大餐,
小葳吃下一口後發現那是極度不新鮮的龍蝦,
聞起來充滿著類似氨水味的腥味,
同桌團員們也陸續感覺到龍蝦的不新鮮,
我們立刻向領隊反映,請他向餐廳了解狀況。
當下領隊並沒有什麼特別反應,
只說:因為我吃的不是龍蝦,所以我不知道。
進廚房替大家溝通後,導遊領著廚師出來,
抓著兩隻活龍蝦告訴我們:龍蝦都是活的,現殺的。
導遊並拿出魚市場的採購單據替餐廳佐證。
我說:但,我們剛剛就是吃到不新鮮的龍蝦呀,這樣又能代表什麼呢?
領隊說:餐廳就是這麼說,我只是轉達。
接著我們聽到,領隊竟向餐廳老闆與廚師say sorry,請他們先回廚房。
這就讓我們更不解了,要被say sorry的不是我們才對嗎?對象怎麼好像搞錯了?
這時候,領隊的態度讓我發現,
他一直都是個不沾鍋,只負責轉達,從來不想介入任何事,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公事公辦」。
最後,餐廳仍否認龍蝦有不新鮮的問題,
但願意重新做一份,而重新出餐的龍蝦上桌後,
用叉子一叉拉出肉來,發現那是非常新鮮、彈牙的蝦肉,
跟剛剛每個人拿到的品質落差極大,
大家才驚覺,那剛剛我們吃的都是什麼?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吃了沒反映,餐廳打算就用這樣的品質帶過?直到我們發現不新鮮,才要把正常的東西拿出來?
這時候我跟領隊說,如果餐廳是這樣對待你們公司的,
強烈建議要跟公司反映,請公司以後不要再跟這家餐廳配合,
因為大家剛剛吃到的,真的不是後來這份的品質,
你們公司跟我們,都不應該被這樣對待!
-
出了餐廳門口,大家仍議論紛紛這件事,
甚至有團員說:這事情可大可小,畢竟海鮮可不是開玩笑的,
萬一在國外集體食物中毒,那就真的麻煩了!
領隊出來後告訴我們:餐廳覺得他們被冒犯了,不是很開心。
這時候大家的熊熊怒火就噴發了,
「那吃到不新鮮晚餐的我們,就很開心嗎?」
「替團員維護權益,不是領隊的責任嗎?」
「這真的是高昂團費應該換來的品質嗎?」
領隊的說法,讓我們覺得,好像我們是奧客。
-
由於旅程還有最後一兩天,
大家都不想破壞整團的遊玩心情,選擇不在當地爆發,
而是決定回國後再向旅行社投訴,
最後,旅行社針對更換飯店用退一晚房費的方式處理,
但是我們至今沒有收到任何一句來自領隊的道歉。
我想,領隊可能從頭到尾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
因為這一切的發生,都不是他的問題。
飯店-暑假飯店本來就會超賣,很正常。
酒莊-你們怎不早點說,我已經結帳了。
龍蝦-餐廳有進貨證明,龍蝦都是活的。
我們當然都知道,這些並不是領隊的問題,
但是,領隊啊~
每次發生什麼事,你從來不站在團員這一邊,
也從來不幫我們爭取,連做做樣子都沒有。
說穿了,你只是公事公辦的把行程走完,
但從不去好好處理旅程中的突發性問題,更不懂照顧團員的感受,
這是一種極度的「不專業」,只是你並不自知。
-
或許大家看到這裡,會覺得這是領隊的個人問題,
不是旅行社的責任,不過我倒覺得,
選擇優質的領隊與導遊帶團,本就是旅行社的責任,
我們選的是旅行社品牌,
帶團領隊與導遊的品質,本來就該由旅行社把關,不是嗎?
而回國後,大家集體投訴之後的處理狀況,
至今也未能讓大家滿意,細節就不多說了,
行程裡,其實旅行社的問題也不少,列到下一篇再說。
哎!這次的團員裡,
有親子旅遊、有家族旅遊,更有蜜月的新婚夫妻,
好好的義大利之旅,竟是滿腹怒氣的回國,
實在是讓大家非常遺憾啊!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團員們感情很好,
大家來自於各種領域、各個產業,
十幾天下來都變成了把酒言歡的好朋友,
是這次義大利之旅,最大的收穫!
以前我也很推的 #加利利旅遊,真心希望你們振作。
#大家出國務必多比較慎選旅行社啊
#有更推薦的旅行社也請告訴我~
大家也有跟團旅遊時,遇到不ok的狀況過嗎?
小葳這還真是第一次呢!
歡迎一起吐吐苦水吧!
義大利蜜月團費用 在 周小葳的勇敢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個月的義大利之旅,
很多人問我跟的是哪一家旅行社?
小葳選的是在市場上,擁有好口碑的 加利利旅遊,
但這次回來之後,真心非常、非常、不推薦!
小葳跟團出國已經有10幾次的經驗,
這也不是第一次跟他們家的團,
但為何這次的旅遊,
卻讓我與團員們這麼的不滿意呢?
或許有計劃到歐洲旅遊的朋友們,能參考我們的經驗分享。
_
首先我必須說,
跟團旅遊的品質除了團費是主要影響外,
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帶團的領隊/導遊」,
這次我們遇上了一位不到30歲的年輕領隊,
具他自己所述,進入旅行業五年,已有帶團100次的經驗。
第一天抵達義大利,這位年輕領隊就告訴我們,
他的行事作風是「公事公辦」,當時我們沒太放在心上,
後來逐漸在十天的行程裡就感受到了這是什麼意思。
特別有幾個事件的處理態度,是我們回國後決定集體向旅行社投訴的主因。
-
📍首先,有天晚上,抵達原定入住的飯店後,
領隊卻告訴其中兩組團員,因飯店超賣,
所以幫我們換到隔壁的飯店,過個馬路就到了。
很不幸的,小葳就是那其中一戶。
進到這家飯店的房間後,發現房內傢俱及環境都相當簡陋,
於是我們向領隊反應,我們不太能接受這樣的安排,
希望能幫我們向原本的飯店溝通。
但是領隊卻在尚未和飯店溝通前,就很簡單地告訴我們,
他沒辦法,飯店就是超賣了,
而且「暑假本來就會這樣,很正常~」
這樣的回答令我們當場很傻眼。
其實我們知道,若真是飯店超賣了,這並非導遊的責任,
我們只希望領隊能為我們挺身而出,替我們爭取看看,
盡到身為帶團領隊的基本責任,
如果真是爭取不到,至少也給我們一個比較舒服的說法。
例如「讓大家遇到這種事很抱歉,大家先委屈一晚,
我來跟公司反應這個問題,看看能有什麼方式補償」,
怎麽樣都不要擺出一副「很正常啊,我能怎樣?」的姿態嘛。
畢竟臨時被換到跟其他團員落差很大的飯店,
這對旅客來說,怎麼樣都不可能會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啊!
-
📍飯店事件發生後,又有一件事讓大家覺得悶。
某晚因即將入住托斯卡尼的酒莊旅館,
領隊在車上告訴我們,既然入住酒莊就要暢飲紅酒,
本來晚餐每桌限量一瓶,他特別跟公司爭取讓大家暢飲,
於是大家當晚就決定:開喝!
當晚感情好的團員們,用完晚餐後便聚在一起談天,
每桌一瓶喝完之後,我們跟領隊說要加點,再來幾瓶吧!
領隊卻說:啊?但我剛剛已經結帳了耶,以為你們不加了。
大家一頭霧水,畢竟都沒被詢問,怎會有「不加了的以為」?
而且,結帳了?那難道不能再結一次嗎?
眼看領隊擺明沒有要幫大家解決問題的意思,
大家也不想破壞氣氛,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那我們自費就好。
其實,酒莊裡的酒真的不貴,一瓶就是10-20歐左右,
並非大家負擔不起,讓大家不開心的是,
「怎麼做的都跟說的不一樣?」
-
以上兩件事其實都還不到要讓我們爆炸的程度,
抵達羅馬後某天晚餐的處理方式,就真的是讓人太生氣了。
📍當晚吃的是龍蝦大餐,
小葳吃下一口後發現那是極度不新鮮的龍蝦,
聞起來充滿著類似氨水味的腥味,
同桌團員們也陸續感覺到龍蝦的不新鮮,
我們立刻向領隊反映,請他向餐廳了解狀況。
當下領隊並沒有什麼特別反應,
只說:因為我吃的不是龍蝦,所以我不知道。
進廚房替大家溝通後,導遊領著廚師出來,
抓著兩隻活龍蝦告訴我們:龍蝦都是活的,現殺的。
導遊並拿出魚市場的採購單據替餐廳佐證。
我說:但,我們剛剛就是吃到不新鮮的龍蝦呀,這樣又能代表什麼呢?
領隊說:餐廳就是這麼說,我只是轉達。
接著我們聽到,領隊竟向餐廳老闆與廚師say sorry,請他們先回廚房。
這就讓我們更不解了,要被say sorry的不是我們才對嗎?對象怎麼好像搞錯了?
這時候,領隊的態度讓我發現,
他一直都是個不沾鍋,只負責轉達,從來不想介入任何事,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公事公辦」。
最後,餐廳仍否認龍蝦有不新鮮的問題,
但願意重新做一份,而重新出餐的龍蝦上桌後,
用叉子一叉拉出肉來,發現那是非常新鮮、彈牙的蝦肉,
跟剛剛每個人拿到的品質落差極大,
大家才驚覺,那剛剛我們吃的都是什麼?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吃了沒反映,餐廳打算就用這樣的品質帶過?直到我們發現不新鮮,才要把正常的東西拿出來?
這時候我跟領隊說,如果餐廳是這樣對待你們公司的,
強烈建議要跟公司反映,請公司以後不要再跟這家餐廳配合,
因為大家剛剛吃到的,真的不是後來這份的品質,
你們公司跟我們,都不應該被這樣對待!
-
出了餐廳門口,大家仍議論紛紛這件事,
甚至有團員說:這事情可大可小,畢竟海鮮可不是開玩笑的,
萬一在國外集體食物中毒,那就真的麻煩了!
領隊出來後告訴我們:餐廳覺得他們被冒犯了,不是很開心。
這時候大家的熊熊怒火就噴發了,
「那吃到不新鮮晚餐的我們,就很開心嗎?」
「替團員維護權益,不是領隊的責任嗎?」
「這真的是高昂團費應該換來的品質嗎?」
領隊的說法,讓我們覺得,好像我們是奧客。
-
由於旅程還有最後一兩天,
大家都不想破壞整團的遊玩心情,選擇不在當地爆發,
而是決定回國後再向旅行社投訴,
最後,旅行社針對更換飯店用退一晚房費的方式處理,
但是我們至今沒有收到任何一句來自領隊的道歉。
我想,領隊可能從頭到尾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
因為這一切的發生,都不是他的問題。
飯店-暑假飯店本來就會超賣,很正常。
酒莊-你們怎不早點說,我已經結帳了。
龍蝦-餐廳有進貨證明,龍蝦都是活的。
我們當然都知道,這些並不是領隊的問題,
但是,領隊啊~
每次發生什麼事,你從來不站在團員這一邊,
也從來不幫我們爭取,連做做樣子都沒有。
說穿了,你只是公事公辦的把行程走完,
但從不去好好處理旅程中的突發性問題,更不懂照顧團員的感受,
這是一種極度的「不專業」,只是你並不自知。
-
或許大家看到這裡,會覺得這是領隊的個人問題,
不是旅行社的責任,不過我倒覺得,
選擇優質的領隊與導遊帶團,本就是旅行社的責任,
我們選的是旅行社品牌,
帶團領隊與導遊的品質,本來就該由旅行社把關,不是嗎?
而回國後,大家集體投訴之後的處理狀況,
至今也未能讓大家滿意,細節就不多說了,
行程裡,其實旅行社的問題也不少,列到下一篇再說。
哎!這次的團員裡,
有親子旅遊、有家族旅遊,更有蜜月的新婚夫妻,
好好的義大利之旅,竟是滿腹怒氣的回國,
實在是讓大家非常遺憾啊!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團員們感情很好,
大家來自於各種領域、各個產業,
十幾天下來都變成了把酒言歡的好朋友,
是這次義大利之旅,最大的收穫!
以前我也很推的 #加利利旅遊,真心希望你們振作。
#大家出國務必多比較慎選旅行社啊
#有更推薦的旅行社也請告訴我~
大家也有跟團旅遊時,遇到不ok的狀況過嗎?
小葳這還真是第一次呢!
歡迎一起吐吐苦水吧!
義大利蜜月團費用 在 MissAnita 御姊愛 (徐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跟團哪有那麼簡單
最近有個新聞,一位媽媽抱怨跟團去歐洲的時候,團員對她兩歲不到的孩子不友善,對她飆罵很委屈(看到這裡我本來蠻同情媽媽的...)
結果團員貼出影片自清(https://goo.gl/Fe7X9T),看完嬰兒哭鬧影片我就無限同情團員了,我一分鐘都忍不了的事,非親非故的他們居然忍了好幾天。
話又說回來,跟海外團其實是亞洲人特別流行的旅遊方式,在西方人眼裡本來就特別奇怪(是的,他們就算來到語言不通的亞洲也不常跟團,除非本來就是什麼組織和協會),西方不是沒有團,只是通常是一天或是短短兩三天的當地Local tour(我在當地玩了多次,倒真的從來沒看過有帶孩子玩local tour的人,有孩子的通常都會自駕比較方便)
我在歐洲旅居的時候,歐洲人只要看到路上有亞洲團,領隊還拿個小旗子,他們常會好奇問我,「為什麼亞洲人那麼愛跟團呢?自己玩不是很好嗎?」
自己玩不是很好嗎?
是啊,可是不用說你們也知道,種種理由例如「不會玩」,「語言不通」,「不知道該怎麼為自己規劃住宿交通」,「怕,需要團隊安全感」,「以為自己玩一定會比較貴」....加上亞洲文化又特別不介意團隊生活,甚至鼓勵團體行動,於是跟團把行程交給別人,享受貌似比較優惠的價格。
可是,跟團就是團體生活,團體生活好幾天哪有那麼簡單?唸書或當兵也就罷了,這種歐洲團可是人人掏大錢,難得來享受的(如果是常有機會出國的,其實往往很少想跟團),不要說小孩尖叫了,能讓人不快樂的機會多的是。
例如說,年輕人不小心跟上了老人團,一路唱卡拉OK,吆和來吆和去,若遇上行動緩慢或不怎麼方便的長者,也許每次上下車移動都要等個20分鐘;洗手間20分鐘;飛機入座卡20分鐘如果細算的話,旅遊時間也可能因此而被壓縮。
甚至也有許多情況是「隱形不便」,我聽過剛失戀的人跟團義大利想散心,結果遇上蜜月團,一路上被甜甜蜜蜜閃瞎,還要他幫拍照,簡直瘸子遇上坑。
還曾經聽過有對收入一般的夫妻省吃儉用籌了一筆錢圓夢,跑去參加歐洲頂級團,沒想到團裡多的是貴婦們,玩到哪掃貨掃到哪,妻子忍著一天沒買、兩天沒買、第三天被同團貴婦問「妳當真都不買一些啊?很便宜耶,都到歐洲了」,妻子情緒大崩潰,本來不覺得自己窮,突然之間覺得社會真不公平,她不是買不起,而是花不起,跟不明究理的老公吵了起來。
回到話題。
帶嬰兒的媽媽覺得委屈,自己也繳了旅費,應該受到公平的對待,但是換個角度想,假設一人團費10萬,旁邊還有團員20人,也就是其他人用了200萬成本在「享受」嬰兒的哭鬧,多麼大的一筆成本?還不包括這20人可能是跟公司請假、放下手邊工作特地安排了一年一次的休假(甚至一生一次的願望)而來,對其他團員來說,又哪來的公平?
我猜新聞裡的媽媽會帶著嬰兒來跟團,可能原本也是想,行程中至少有其他團員,能互相照應,但說實話,對非親非故的人想「互相有照應」本來就是一種吃豆腐的想法,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應該互相照應誰,會願意這麼做的,是因為對方本身懷有一種高尚的情操(但我們不應假設每個人都該對自己施予更高尚的情操)。
跟團就是團體生活,每個人在參加之前本來就該要求自己要有更高的道德標準。舉例來說,就像日本人是超愛團體生活的民族,但他們同時講究更高自律標準,以不影響他人為前提,唯有如此,才有資格過團體生活。
飆罵不應該,影響他人也不應該,但我想更重要的是,在「跟團」之前,更應該想想的是,自己究竟「適不適合」跟團?
我個人的想法是,跟團真的沒有比自己玩簡單,偏遠國家不敢說,但在先進國家大家真的可以學著自己行動啦(力推)。
**補充一點:其實如果有能力玩中高價的團,通常自己行動也不一定比較貴,一來飛機艙等和住宿環境可能可以選好一些,二來飲食交通還有玩樂的時間也會充裕一點,把隱形成本和情緒成本算一算,自己玩說不定根本比較值。
圖示/歐洲羊 (這樣應該圖文有符吧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