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觀察】哈利波特:魔法覺醒 - 一款「強社交」的即時對戰遊戲
.
《哈利波特:魔法覺醒》應該是繼《原神》後,第二款上市同時支援跨平台遊戲的即時對戰手遊,且採全球營運,目前營收表現頗為亮眼,iOS暢銷榜最高達到第1名;Android暢銷榜最高達到第13名。
.
遊戲一開始代入感就做得非常好,進入伺服器選單時就能聽到令人熟悉的哈利波特音樂,彷彿已經要準備引領你進入魔法學校。
.
而後續的新手流程,從選角、採購魔仗、挑選貓頭鷹、進入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搭乘校車、帶上分類帽選擇學院等一系列遊戲過程都依照小說架購走。
.
且有趣的是,甚至遊戲內人物我認為也有依照電影角色來刻製,因此不會有讓你覺得「他是石內卜嗎?」的突兀感。
.
我認為這樣對玩家的學習成本大幅下降,畢竟電影太有名而且角色的塑造與刻劃十分成功,很難令人忘記,沉浸感大幅提升。
.
在核心的即時對戰上,《哈利波特:魔法覺醒》可以想像是《爐石戰記》+《皇室戰爭》的玩法,一方面需要像《爐石戰記》一樣充分了解卡牌特性,在戰場上做到克敵制勝,另一方面需要像《皇室戰爭》一樣留意卡牌施放的時機與位置,還要注意角色的走位,如此多元的戰鬥特色也讓玩家能夠體驗到魔法世界中巫師對抗的刺激感。
.
新手教學完畢實際進入到遊戲內時,一開始我是手足無措的,因為遊戲內容除了戰鬥外,加入了宿舍、探索、社團、舞會等元素,因此進入主介面後很難明白要怎麼玩才對,我自己的摸索方式是按照每日任務以及新手七日任務一步一步完成,大概摸個一兩天就能慢慢上手。
.
而整個介面會那麼複雜(往好的方向說是「豐富」),有很大的原因在於《哈利波特:魔法覺醒》並不僅僅只是一款即時對戰遊戲,而是一款帶有「強社交」的手遊,遊戲內除了聊天室外:
.
●有「寢室」系統:四人一組的寢室名單其實就相當有趣,一方面讓你邀請身邊的好友入局,另一方面有多少人選女角是想要跟女生同寢請舉手!(雖然有很大機率你認為的女生,其實也是個男生...)
.
●有「社區」系統:類似布告欄,上面可以看到學院內玩家發佈的消息,而且還可以附圖,如果有女生圖片,底下留言與愛心數通常都會爆炸。
.
●有「社團」系統:旁邊的女生更多,很容易失焦...不是,是加入社團後,裡面有許多活動需要和社團成員一起完成。
.
●有「舞會」系統:可以在裡面認識新朋友,邀請舞伴一起即時共舞,男生邀請男生共舞通常會被打槍就是...
.
其他還有:
●有「探索」系統:可以選擇單人或是雙人完成探索以獲得更高等級獎勵
.
●有「課堂」系統:魔法史教室或奇獸飼育學都需要和玩家一起解題或是打怪
.
因此整個盤點下來,遊戲內的社交元素非常強烈,甚至如果不想參加即時戰鬥的玩家,都能夠在《哈利波特:魔法覺醒》上找到其他發揮的空間。
.
「強社交」這件事情一開始對我是有些不習慣的,因為對我來說,即時戰鬥遊戲最大的魅力就是「即開即玩」,意指打開遊戲後:對戰→領卡牌→強化卡牌→對戰,可以形成一個非常簡單易懂的循環,像是《皇室戰爭》、《荒野亂鬥》都是如此。
.
但《哈利波特:魔法覺醒》融入高強度的社交模式後,對我來說反而有點壓力,總覺得似乎每天都得上線參與不同的活動與社團,如果沒跟上的話,可能會有資訊或進度落後的感覺。
.
因此整體來說,我認為《哈利波特:魔法覺醒》打造的獨特魔法世界能夠帶給玩家相當大的沉浸感,而強社交元素則能有效吸納更多不同客群玩家(如女性玩家)並大幅提高留存。
.
但對於單純想要享受即時對戰而不想面對過多社交的「孤狼」玩家來說,初期玩這款遊戲可能會覺得有些負擔。
.
以上就是我對於《哈利波特:魔法覺醒》的遊戲心得,週末愉快!
.
📖延伸閱讀:哈利波特 魔法覺醒:想知道你是哪根魔杖的主人?留下個資吧
https://bit.ly/3AzqQ7Z
.
📖文章同步部落格:https://bit.ly/2VS2YxG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成大要求三級警戒期間曾返鄉又回到學校的住宿生,須自費500元做PCR檢測,且若未返鄉的室友不同意其回到房間,就會安排到一人一室的宿舍區,卻遭學生投訴限制人身自由。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085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
群育學校宿舍 在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學會不會變成防疫破口?」線上記者會
壹、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貳、視訊時間: 110年9月16日(週四)上午9:30
參、主 持 人:高永光(國政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
肆、與會來賓:
一、立法委員(依姓名筆畫排序)
李德維、林奕華(邀請中)
二、專家學者(依姓名筆畫排序)
張瑞雄(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校長)
陳宜民(國政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
魯俊孟(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副教授)
伍、問題背景:
大學院校即將於9月中下旬陸續開學,究竟是實體上課或遠距教學,各校不同調,甚至有且戰且走的態勢,相當混亂。
比起中小學,大學似乎更可能成為防疫破口。首先,大學教師並非疫苗施打的優先對象,大學生則是在相關教育團體及各黨立委極力爭取後,才得以優先施打BNT疫苗。教職員沒疫苗可打,一旦開學,若發生感染,疫情恐將一發不可收拾。
其次,大學宿舍也是群聚感染的高危險區。今年已有爆發案例,其中亦包含境外生。在疫情警戒未完全解除之前,仍不宜掉以輕心。
依據大學法,各大學享有充分自主的權利,但教育部做為主管機關,亦有提供充分資源與輔助的義務。在防疫方面,教育部對大學是否已善盡應有的責任?
陸、討論題綱:
一、教育部規定大學實體授課上限人數為80人,此依據是否合理?若部份課程為實體,部份為線上,是否有執行上的困難?有否可能造成師生困擾?
二、疫苗供貨不足,大學師生多數仍未完成兩劑疫苗接種,該如何因應?
三、為保障大學校園衛生安全,教育部公告的大專校院開學防疫指引,以及各校相關的人力、物力及措施,是否有需要加強之處?
四、該如何避免大學宿舍群聚感染?境外生的防疫措施該如何加強?
五、其他相關問題。
#大學校園
#防疫
群育學校宿舍 在 聯合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幼兒園已經爆了,政府SOP再不明訂,下一個爆的地方會是哪裡?
依據教育部目前的「模糊」說法,一下子是「命令」,一回又說「建議」,那就是想管又不想負責。因為一旦指示太過「明確」,可能成為究責的依據。
醫學專家認為,大學跟幼兒園不一樣,上課時不需要靠太近,且大學其實很適合遠端上課。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問題不是課堂上,而是在宿舍。之前發生文化大學宿舍確診案,群聚的生活方式,學校與學生都很惶恐。
沒有廣泛施打疫苗,就很難恢復正常的教學活動,但對於大學以下改如何做到最有效率的遠距學習,也是個問題。
#聯合報會員 歡迎加入閱讀更多
群育學校宿舍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成大要求三級警戒期間曾返鄉又回到學校的住宿生,須自費500元做PCR檢測,且若未返鄉的室友不同意其回到房間,就會安排到一人一室的宿舍區,卻遭學生投訴限制人身自由。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085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群育學校宿舍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全國三級警戒是否延長?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早召開行政院擴大防疫會議,會中裁示三級警戒管制再延長兩週到6月28日,各級學校也停課到暑假。有鑑於苗栗爆發移工宿舍群聚感染事件,新北市長侯友宜一早前往視察移工宿舍環境,希望企業增加兩項機制,包括快篩預防機制,以及鼓勵外籍勞工不外出的獎勵。台北市則因應即將展開的大規模疫苗接種,針對可運用的場地進行評估。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964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群育學校宿舍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國立宜蘭大學一名在學校男生宿舍工作的安心上工人員,昨天晚間確診,由於他曾在櫃台幫忙量體溫,恐接觸不少學生,校方請目前仍在宿舍,約五百名學生留在房內,也召回曾和這名人員接觸,但15日前離開宿舍的學生回來,接受衛生局的疫調和篩檢。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693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