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偏離事實多遠是大家可以接受的?
.
答案可能很簡單,那就是只要世人不知道真實的版本,無論偏離多遠,大家應該都能接受。
.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無疑是《美麗境界 A Beautiful Mind》(2001),這部作品長期因為與事實偏離太大而遭到詬病,不過顯然一般觀眾並不在意,奧斯卡尤然,在當年授予其最佳影片、導演與最佳改編劇本等四項大獎。特別值得玩味的是,人生被大改的主角本人,竟也毫不在意。
.
如果今天要拍攝的是一個關於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的傳記電影,很多人都自認為能插得上話,一個非關史實的小改動就可能面臨抵制。不過當主角是一個曾經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名為約翰.納許(John Nash)的數學家,一切就容易操作得多了。
.
在《美麗境界》問世以前,世人根本不知約翰.納許是何許人也,他對賽局理論的貢獻也當然只有學界的人才會清楚。好萊塢監製布萊恩.葛瑟(Brian Grazer)是在偶然之下讀了西爾維亞.娜薩(Sylvia Nasar)與1998年出版的《美麗境界》原作,內容詳述了約翰.納許的人生故事,葛瑟很快從中嗅到發展的可能性。
.
當然不僅僅是約翰.納許對20世紀經濟學、電腦科學與軍事理論等領域的貢獻很值得為眾人所知,而是他在正值壯年期間深受思覺失調症所苦,經常妄想外星人傳遞訊息給他,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被逐出學界。葛瑟發現這簡直是現成的好萊塢題材。
.
他找來阿奇瓦.高斯曼(Akiva Goldsman)來接手編劇,並請來朗.霍華(Ron Howard)負責執導工作。高斯曼大筆一揮,果然把約翰.納許的人生竄改得面目全非。在片中幾乎沒有認真提到太多他的學術貢獻,而是將故事重點聚焦在他與太太艾莉卡.納許(Alicia Nash)之間的愛情故事,以及他陷入瘋狂的種種行為。
.
因此《美麗境界》當中除了納許夫婦之外,所有的角色幾乎都是編劇虛構的,未提及他曾與妻子離婚38年。他是一直到他在1994年在諾貝爾獎折桂之後,才與太太復合,《美麗境界》上映的同年復婚。編導甚至為了避免觀眾以為思覺失調是可以透過藥物改善,所以將晚年的約翰.納許描寫成持續在服藥的狀態。就連「放筆」的儀式也是掰的,他本人也根本沒有去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致詞。
.
《美麗境界》的戲劇性大多聚焦在約翰.納許本人紊亂的精神狀況,監製與編導都表明立場,認為既然也沒有人知道他本人當時到底經歷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幻覺,那的確就有「竄改」空間。事實上,他們的確也不是第一個把名人故事拿來技術性重新改寫的人。
.
有趣的是,許多人誤以為納許夫婦可能會對這樣的改編感到不舒服。沒想到在2005年接受《愛爾蘭時報》訪問時,兩人的態度卻是一副輕鬆坦然,一點也不覺得不被尊重。
.
「我一開始只覺得配樂好吵。」約翰.納許說:「但在我進入狀況後,我發現這部電影做對了很多事,例如它給了觀眾一定的懸念與娛樂性。當然我不太能接受這部片對我的描述,但我想它畢竟不是紀錄片,以劇情片來說是很成功的。」
.
他承認自己只跟飾演他的羅素.克洛(Russell Crowe)(附圖)只在拍攝時見過一次面,而對方顯然無意效仿他的口音。不過他跟太太都愛極了他的演出,艾莉卡.納許說:「我們就是愛羅素.克洛,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雖然是純屬虛構。」她還為珍妮佛.康納莉(Jennifer Connelly)叫屈,認為她的戲份應屬主角(卻在奧斯卡得到最佳女配角)。
.
約翰.納許也澄清,自己對賽局理論的「納許均衡」所做出的突破,當然也不是在酒吧裡把妹想到的。但與許多嚴詞批評電影改編的名人不同,約翰.納許相當慷慨,也完全理解電影可能的侷限,他甚至說雖然電影的敘述不甚準確,但卻對他的一生的確試圖提出了一個解釋的角度。
.
「一般來說,思覺失調症患者不會看到幻覺。但電影是一個視覺媒介,所以角色能看到這種幻覺也是正常的。通常真正的患者不一定會看到什麼,但是卻會聽到一些聲音。但想也知道,電影很難這樣做出表現。」約翰.納許明白許多人會批評這部片對思覺失調症症狀的誇張化,但他顯然毫不在意。
.
不過約翰.納許也語出驚人,他首先承認自己的兒子也罹患了類似的精神疾病,同時指出「去除精神病的污名,只有在精神病被完全消除才可能見效」。但他也暗示這條路並不好走,因為有些人總是必須要靠治療精神病患來牟利。
.
事實上,納許夫婦如此捍衛這部電影的理由,除了他們也許真的喜歡這部電影之外,說不定還有一個原因。在當時《美麗境界》作為奧斯卡得主熱門之後,突然出現了一些針對約翰.納許的攻擊,包括指控他有反猶太傾向等等,片廠親上火線,帶著約翰.納許受訪挽回聲譽。可說他的生涯成就幾乎與這部電影完全綁在一起了。
.
2015年,因為在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式上的貢獻,約翰.納許與路易.尼倫伯格(Louis Nirenberg)共同獲得數學界最高榮譽阿貝爾獎。
.
納許夫婦在遠赴挪威領獎後回國,因為改了航班提早返國,原訂的轎車不便接送,只好改攔了一輛計程車。怎料剛入行兩周的司機因為超車失控撞上護欄,納許夫婦被甩出車外,於同日謝世,結束傳奇一生。
.
.
myVideo 影音隨看 《美麗境界》線上看
7/31前可以免費兌換觀賞:
https://pse.is/3jzk4j
#美麗境界 #ABeautifulMind #羅素克洛 #RussellCrowe #約翰納許 #珍妮佛康納莉 #JenniferConnelly #JohnNash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鍵77秒】侯孝賢奪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侯孝賢奪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侯孝賢以新作《聶隱娘》奪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聶隱娘從籌拍到殺青花了10年,是侯孝賢第一部武俠片,入圍坎城影展之後,得獎呼聲很高,在會外賽的時候,林強操刀的配樂就獲得「坎城影展電影原聲帶獎」。得獎之後,侯孝賢表示文化有共通性,...
美麗境界數學家 在 白色豆腐蛋糕電影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蜘蛛人」湯姆霍蘭德所謂的「休息一下」
可能因為「多重人格」變得更辛苦更複雜
湯姆霍蘭德自從演完《蜘蛛人:無家日》後,已是6度扮演「蜘蛛人」彼得帕克,他先前允諾會暫時休息一下,不多想是否要繼續演出「蜘蛛人」一角,但他的新計畫最近公布,可能會讓他變得更辛苦。
湯姆的新劇《The Crowded Room》,由曾得過奧斯卡獎的《美麗境界》編劇阿奇瓦高斯曼一起攜手,影集的故事靈感來自小說《24個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這部多次被改編為電影的精彩人格分裂題材,講述解離性身份障礙症,也就是俗稱的多重人格。
湯姆霍蘭德飾演多重人格患者Billy Milligan,將直接挑戰《分裂》詹姆斯麥艾維、《鬥陣俱樂部》艾德華諾頓的精湛演出,比利在原作小說深受多重人格之苦,曾在16歲嘗試自殺,獲救後反而衍生出多重人格保護自已,更曾犯下多項滔天大罪,但他卻在4位精神科醫師和1位心理學家共同宣示證明下,獲判無罪,引發爭議。
湯姆可能比我們想像中更辛苦,因為他不僅是該劇男主角,也擔綱執行製作人之一,也將與其他資深影人共同從事幕後工作,然則,他所謂的「休息一下」可能反而變得更辛苦,光是在24個人格揣摩上,就有一定難度。
多重人格患者的內心世界,到底會是什麼呢?阿奇瓦高斯曼在《美麗境界》就曾透過知名數學家約翰納許來闡述過思覺失調症,如今再拍心理疾病題材,想必更得心應手。阿奇瓦高斯曼這次與「蜘蛛人」合作,而他之前也有過超級英雄題材的經驗,甚至是HBO影集《泰坦》的主創、編劇,顯見他同時也對超級英雄類型的熱愛。
雖然《The Crowded Room》尚未公布上檔時程,不過Apple TV+近期積極培植新作,最近也宣布與山謬傑克森合作《The Last Days of Ptolemy Grey》、傑克葛倫霍《Snowblind》等強檔新片消息,網羅更多精采電影戲劇,讓Apple TV+在影視上更有絕佳表現,也相信更能打響其品牌內容。
Apple TV
#appletv
#tomholland
#spiderman
#TheCrowdedRoom
#湯姆霍蘭德
#蜘蛛人
#24個比利
美麗境界數學家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週的輕鬆小品,喜歡看電影的人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號稱是 “史上最誠實的編劇指南” ,作者的寫作手法非常幽默卻仍然實用。台灣在多年前就有中文版了。
“Save the Cat” is the screenwriting rule that says: “The hero has to do something when we meet him so that we like him and want him to win.” (讓英雄先救貓咪是一條編劇的原則,原因是故事的英雄出場時必須讓觀眾喜歡而且希望看到他獲勝)
裡面有很多讓我覺得 “喔,真的是這樣耶!”的時刻,會想起很多之前看過的電影,原來劇情,場景,和對話,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和安排的。其中也會看見“創作”是一件非常科學以及有結構的事情。很多人問作者,難道這些原則和結構不會抹煞創意嗎?其實就是因為有這些架構,才能更加幫助創意,同時可以有市場性。雖然大部分的人並非編劇,但其中很多技巧,都可以用在簡報與教學。畢竟,“故事”對於人腦是有著特別的吸引力,可以讓我們記得並且產生共鳴,所以學會說好故事,真的是非常值得不斷精進的一門學問啊!
我個人覺得讓我很驚艷的是作者對於電影的分類方式。不同於一般分類成恐怖劇,喜劇,愛情劇等等,他分為以下十個種類,我寫下中文版翻譯和括號中我自己覺得更傳神的翻譯:
1. Monster in the House 屋裡有怪物 (有怪獸!):大白鯊,侏羅紀公園,異形四部曲等等。這類電影主要是引發人類求生的本能而讓觀眾有所共鳴。
2. Golden Fleece 英雄的旅程:星級大戰,綠野仙蹤,回到未來,魔戒系列等等。這類電影的重點在於主角內心的成長,在克服困難後他也成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人了。
3. Out of the bottle 阿拉丁神燈 (靠,夢想竟然成真!?):例如 王牌天神,摩登大聖,命運好好玩,以及辣媽辣妹還有各種身份互換的電影。這類電影就是主角發現美夢成真是,先是開心的享受了一陣子,但最後還是發現原來自己原本的人生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4. Dude with a problem 小人物遇上大麻煩 : 諸如終極警探前兩集,辛德勒的名單,或是魔鬼終結者,一個平凡的人突然要解決一件大事 (恐怖分子要炸掉整個城市,納粹突然要危害我的猶太朋友們,還是機器人從未來回來要殺掉救世主),小人物要如何找到他內心深處的勇氣呢?
5. Rites of Passage 成長儀式: 例如獨領風騷,可可夜總會,辣妹過招,或是近期的壁花男孩。大部分主角都是青少年,也是我們人生中最尷尬的年紀。隨著故事的演進而逐漸摸索出真實的自己。
6. Buddy Love 夥伴情:例如致命武器,雨人,海底總動員等等,當中兩位主要的主角常常是一開始互相看不順眼,或是反差很大又必須要一起完成任務,在旅程中發現原來不能沒有彼此。這當中也包含很多愛情片,都是走這個路線。這樣看來冰雪奇緣的Elsa and Anna 也是這樣的故事呢!
7. Whydunit 犯罪動機: 唐人街,綁票通緝令,神秘河流等等,描繪動機的成分多過於凸顯個別的人。
8. The fool triumphant 傻人有傻福: 精靈總動員,金髮尤物等等,而阿甘正傳是這當中最經典的。而且通常傻人身邊一定有個配角,一直眼睜睜看著這個傻子一路過關斬將而無法置信 (丹上尉的角色😂)
9. The institution 精神病院 (集體的盲目):例如教父系列電影,美國心玫瑰情,華爾街之狼,甚至我覺得去年的寄生上流都像是這個類型的。同一種人在一個群體中,主角偶然會有一些似乎跳脫的時刻,然後會發現這個群體給他歸屬感,同時也讓他失去一部分自我,而他要如何抉擇呢?這種電影通常在快結束時都有一幕某人睜大眼睛不可置信的表情。
10. The super hero 超級英雄:除了一般認知的超級英雄電影之外,還有類似神鬼戰士或是美麗境界裡的數學家。英雄或天才從有一種“別人都不能了解我”的痛苦,這是可以引起每個人共鳴的心情之一。
書中還有提到很多拯救爛劇本的方法,或是一個小動作就可以讓觀眾被吸引 (例如書名“讓英雄先拯救貓咪”)。推薦給想要說好故事,或是喜歡電影的人!
中文版和其他延伸閱讀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save-the-cat-%e5%85%88%e8%ae%93%e8%8b%b1%e9%9b%84%e6%95%91%e8%b2%93%e5%92%aa/
#電影 #編劇 #savethecat #說故事 #storytelling
美麗境界數學家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關鍵77秒】侯孝賢奪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侯孝賢奪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侯孝賢以新作《聶隱娘》奪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聶隱娘從籌拍到殺青花了10年,是侯孝賢第一部武俠片,入圍坎城影展之後,得獎呼聲很高,在會外賽的時候,林強操刀的配樂就獲得「坎城影展電影原聲帶獎」。得獎之後,侯孝賢表示文化有共通性,在任何角落拍關於人的電影,全世界都看得懂。
美麗境界數學家奈許 夫妻車禍雙亡
曾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數學家奈許,23日與妻子搭乘計程車時發生車禍,雙雙過世,奈許享壽86歲,他的妻子艾莉西亞享壽82歲。2002年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的《美麗境界》就是改編自奈許罹患精神分裂症,卻仍然致力研究的傳奇故事。
楊志良沒過連署 不參選總統
國民黨中央提名審核委員會25日下午開會,審核洪秀柱和楊志良的黨員連署書,但楊志良在上午就發表聲明,表示自己沒有通過連署門檻,無法參選總統。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感謝楊志良的決定,至於是否會徵召以及接下來提名人選的問題,一切都依照制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