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可以做多久 #職涯規劃 #文長慎入
前幾天不小心亂入一個Clubhouse聽了這個主題(我其實不太用Clubhouse, 是剛好有朋友想聽這個Room才進去的)
我其實沒有從頭聽到尾,我是中間才進去的。裡面大部分都是在台灣科技業的工程師,也有幾個在國外工作的人,也有一些是PM而非工程師,所以雖然都是台灣人也是有一些diversity。
內容大致上就是,有意願發言的人,和大家分享對於這個主題的感想,還有他們工作上的心路歷程。有幾個人在產業有十幾二十年經驗,也有討論到中年失業之類的風險。
總之,聽完以後有一些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也很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
首先,以下是我聽到的部分的幾個小結:
1. 有一部分的人對於科技業抱持著還滿悲觀的想法。覺得進去科技業就是賣肝的人,沒有自己的人生,沒有希望的活者,財富自由才是唯一正解。(也可能剛好是我進去的時機不對)
2. 台灣的科技業工時很長,老闆說在意員工都是騙人的,懂的做人才能生存。
3. 有熱情也沒什麼用,到頭來還是生存才是重點,為了自己著想才是正解,不用為了所謂的熱情賣力工作,到頭來是一場空。
中間也有一些讓人聽了不是很舒服的內容,大致上就是有提到,女生長得漂亮可以在公司做的比較順之類的事情,這種話似乎在PTT或台灣科技業還滿常出現的,所以就不對此作出評論。當然身為女性工程師,這部分我是滿反對的,畢竟那樣好像是否定我們的工作能力,而且在歐美國家,這就是一種性別歧視,不過反正就這樣了,沒有必要多做討論。
回到正題,我聽完的感想是:
1. 我覺得普遍是職涯規劃以及產業極限的問題。大部分的人談科技業,在台灣多半是半導體產業,也有硬體跟傳產,所以工作的領域還滿侷限的,加上半導體產業普遍工時長,讓很多人做到最後身體出問題,也對工作沒有熱情,覺得自己只是賺錢工具。
2. 對於工作與科技的熱情,本身就不存在。在台灣唸書的時候,大多數的人之所以會念理工科, 並不是因為從小夢想成為工程師或者偉大的科學家,而是分數夠了,大家都念這個,這個比較好找工作而選擇這個科系。實際上很多人,可能根本不想當工程師,可能想去開F1賽車,想成為美容師,想成為藝術家等等,然而,受到家庭與大環境影響,會覺得自己就是要念大學,找一份穩定工作,才是所謂的成功。
3. 台灣的教育體系中,並沒有很多實際體驗工作的機會,在大學之前甚至沒有任何可以去企業體驗的機會,連參訪可能都沒有。大學可能實習機會也有限,大部分的人可能是研究所才比較有跟企業合作,甚至是研究所畢業以後才真正體驗到工作是什麼樣的。所以會遇到很多,期望落空的狀況。然後社會普遍又喜歡攻擊新鮮人,告訴新鮮人要努力工作,當工作一段時間以後,熱情自然會被壓力以及周遭環境,跟現實生活所消磨殆盡。
所以,到底科技業可以做多久?
我的想法是,如果賣肝的話,真的沒辦法持久,我自己最近加班了幾個禮拜就覺得滿崩潰的,尤其是工作的內容需要高專注力的,需要消耗很多腦力,其實就滿累的。
熱情也的確會被消磨殆盡,即使可以跟大神們一起工作,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身體還是誠實的,當身體沒辦法長期支撐時,精神也會耗盡,無法專注思考跟學習,變得工作效能變差。
然而,至少我在現在的環境,是可以放心請病假,或者像團隊提出需要改善我們的工作狀況等等。可是在台灣很多公司,這樣只會被視為爛草莓,尤其是剛進公司的菜鳥,自然就只能繼續撐下去,撐到老鳥的時候,身體可能也各種病痛了,曾經的熱情什麼自然無法找回,可能只想快點退休。
#如果不用賣肝可是薪水少呢?
其實在英國,剛畢業的軟體工程師,薪水範圍是非常廣的,有很低也有很高,低的話可能比你去Booking.com當客服還少,高的話可能比大部分的資深工程師還多。
我自己也待過錢少但很閒的地方,完全沒有任何發展空間,就是日復一復,每天沒什麼目標也沒什麼事情做,同事甚至無聊到一直在逛網拍,但反正老又大的公司,錢少事少,做越久的話才越有機會往上爬,加錢(但可能是要做個二十年之類)。
我自己也待過新創,錢少,事情沒有很多,但是每天都可以做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就是公司沒有賺錢,甚至可能每天要擔心它倒閉,一開始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因為公司都是年輕人,大家經驗都不足,可能就是最後都是大家一起互相學習,今天要用什麼東西今天學一學就馬上做,馬上上戰場。
最後變成,自己根本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只能期待公司突然被大公司買走,或者就繼續混混噩噩,整天覺得自己好像在學東西,可是其實有點已經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有點像是無頭蒼蠅那樣,整個公司都這樣,也沒什麼成長空間。整天就是有點像是,對公司有那麼一點點希望,因為公司整天都在說,我們正在成長,我們募款到多少錢,但事實是,公司根本沒在賺錢,都在靠Funding之類的,一直誇下海口說一堆大話。(很多新創都這樣)
當然這種情況,也不可能是個長期的歸宿,所以還是要時常戰戰兢兢,思考自己要怎麼找到下一個工作,要找個穩定的工作。
那到底有沒有可以一直做下去的方法呢?
接著會出現以下的問題:
*哪裡才可以繼續一直做下去?
*年紀越來越大,怎麼讓自己有價值?
*公司為什麼不栽培年輕人,反正都要花那個錢啊?
*科技推陳出新,自己越來越學不動,怎麼辦?
*身體越來越差,無法加班會不會沒有競爭力?
*想花時間陪家人陪小孩成長,哪來的時間?
*熱情真的可以當飯吃嗎?老闆又不在意?
*工作除了專業,還要懂的職場政治,心灰意冷怎辦?
*薪資有天花板,可是物價房價沒有天花板怎辦?
*人生好難,為什麼有這麼多問題?為什麼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其實這些問題也不是在台灣工作才會有,在英國工作,也會遇到很多類似的問題,女性工程師也遇到很多,例如放了產假可能失去升遷機會的問題,或者沒時間陪家人等等。
那為什麼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工程師們(我目前只知道軟體界)還是可以做到五六十歲,還是繼續有那樣的熱情呢?甚至還可以出書,拍影片,寫部落格,發推特,還有很多演講。
就我的觀察是,有的人就是自己出來創業,自己開公司,所以比較自由,也不會有很多前述問題。他們創業也幾乎是因為自己在業界小有名氣,出來創一些顧問公司,或者接案。
那問題來了,在業界要怎麼小有名氣?
光是要在某個圈子有名氣,就要不段參加各種meet up, 讀書會,甚至要一直寫部落格,寫技術文章,貢獻開源。這些都是時間,平常工作都已經非常忙碌,怎麼會有時間?
沒錯,就我的觀察,這些人都是每天下班後,假日也都花時間在這些地方上,他們可能很多是犧牲跟家人的相處,可能婚姻不順遂,或者比較晚才結婚生小孩。當然因為在歐洲,跟家人的相處是非常重要的,這邊也有保障一些parental leaves這樣的假,所以大家也比較有時間給家庭生活。
也有一些工程師,是透過拍影片,像是Youtube之類的平台,製作教學影片,或者講一些自己工作的內容,讓自己有知名度。
其餘的話,就是你做到比較資深的話,你在公司可能已經是manager level, 或者principal engineer, tech lead, 那他們雖然會很忙,他們也比較多是責任制的,所以在一些公司,只要團隊很罩,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例如團隊們都是self management, 他們可以信任自己的團隊,不需要一直監督花時間,也不需要一直跟上級報告,因為上級也信任他們。那這種狀況就是要整個公司都非常的進步,也有良好的工作環境跟文化。例如在Google這樣的地方,就比較有機會這樣。
那如果不是在Google這樣的環境,又沒有什麼大公司可以去,怎麼辦?另一個辦法就是做Contractor, 他們就是一次是三到六個月或者一年的合約,這個在英國非常常見。甚至多約聘是在其他國家的,所以時間什麼也比較自由。
在台灣可能就比較困難,而且約聘也沒有保障。就像在台灣要接案,很多法規也沒有保障,可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否則就是要用國際性的街案平台,但又可能有語言障礙,就是要先加強自己英文,另外還有跨國工資的問題,在其他國家像印度可能會開比較低的薪水,雇主就比較偏好選那些比較便宜的工程師。
這時候,就會有人說,那不能追求財富自由嗎?
#財富自由,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首先你要怎麼財富自由?投資?這個部分你需要有龐大的資本額,另外也有相當大的風險。除非你對於投資有相對程度的瞭解,也有足夠資本額,不然進入門檻還是相對高。
另外很多薪水可能不高,又有房貸車貸的人,更不太可能把錢都拿去投資。有錢可能也要拿來貢獻家庭,偶爾自己小確幸。
那如果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難道科技業真的無法做下去?那要靠什麼生活?
在Clubhouse那個room有人提到自己的朋友,辭職去開早餐店,賺的錢也不比當工程師少。的確,轉職是個解,但轉職很多人也害怕,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創業也都是風險,賣早餐ˇ早餐有人買。
我自己的感覺是,如果真的想要繼續做工程師,而且讓這個工作可以sustainable的話,就要有良好的規劃,例如發現自己在現在的公司學不到東西的話,要怎樣讓自己可以學到東西?跳槽或者跳部門?
在Clubhouse也有人提到,如果一直換工作,也害怕被僱主們列入黑名單,台灣這麼小,怕被人覺得沒有定性。
這個也是很能理解的,畢竟不是人人都能想去Google, Facebook就去,大部分的老牌公司也是會在意這些傳統,要待幾年才是好人才之類的。
那就只能說,要嘛給自己定一個期限,在這間公司可能最多待個五年,然後在這五年內,希望達到什麼目標,如果達不到的話,備案是什麼,同時間,找幾間自己覺得很想跳槽的公司,看這些公司是不是會在意那些傳統,如果不在意的話,就往那些公司要求的工作技能發展,然後想辦法跳過去。
如果覺得跳過去門檻太高怎辦?想辦法在工程師的社團建立人脈,或者LinkedIn之類的地方,想辦法找到去那些公司工作的人,問他們,怎麼去,有沒有辦法去?我真心相信,這個業界,很多人都是好人的,我自己在LinkedIn上面也遇到很多人來問我我們公司的事情,或者職涯規劃,我還幫人code review過。
總而言之,就像我之前說過的,自己的人生是自己選擇的,工程師這條路,並不是很容易,但如果自己想要繼續走下去,就要想辦法找到出路。
雖然可能中間會遇到很多心累的事情,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靠“熱情”解決,更不是像外面想像的,大家都是科技新貴。可以在辦公室吹冷氣,甚至在家工作,在咖啡廳工作。
只能說,人生很難,但還是要繼續過。既然都要過,那還不如想辦法讓自己過得比較輕鬆一點點。
當然科技業裡面,除了工程師以外,還有很多其他職缺,由於我目前還沒有做過其他相關職缺,像是PM, BA, UI/UX之類的也有他們的難處,等我有比較多資訊心得再來跟想。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1的網紅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離島人從十歲開始認識林盈君,一直都很羨慕他在圖像處理上的才能。⠀ 童年的記憶有很大部分都是在林盈家和林盈妹玩貓,看漫畫,打電動的XD⠀ ⠀ 林盈君從輔大影像傳播畢業後就前往美國進修,⠀ 而研究所畢業後,現在又在UI/UX上持續發展。⠀ 到今年八月為止就是林盈待在美國的第十個年頭了!⠀ ⠀ 離島人想知...
「美國ui ux研究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Servus Belles Abenteuer in Deutschland 小貝德國冒險求生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Re: [請益] 請問我能申請到中上的美國HCI 研究所嗎 的評價
- 關於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美國UIUX設計師在家遠程工作的一天(全英文Vlog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ChatGPT聲名大噪,到美國攻讀UI/UX 設計碩士美國留學最具 ... 的評價
- 關於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請益申請UX/HCI 英美研究所 - 留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美國ui ux研究所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UX Pacer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交大UX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評價
- 關於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選校] HCI/Interaction Design 選校請益 - PTT評價 的評價
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Servus Belles Abenteuer in Deutschland 小貝德國冒險求生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30+職行力之EP14 美國Google 產品設計師:什麼是UX/UI? 如何從沒有相關背景變成年薪三四百萬的產品設計師? ft.設計早鳥]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v1zWdj
📍換日線專欄: https://crossing.cw.com.tw/author/1124
📍30+職行力Medium: https://medium.com/30plusceo
📍30+職行力Anchor:https://anchor.fm/chia-min-lin
📍30+職行力Spotify:https://reurl.cc/WLm1kD
夭壽喔!我們第一次跟人家feat就是美國Google上班的大咖!
沒錯!這一集我們跟設計早鳥合作,談談George 如何從一個設計門外漢變成當紅的UI/UX 設計師。
因為經營粉絲團的關係,好拉!雖然沒什麼人氣,但是有時候會有一些網友問我,說想要轉行成為設計師。甚至是像我自己的親妹妹,以前本來也要跟他哥哥姊姊一樣到台科大念設計。
但爸爸說,你哥哥姊姊都在台科大打混,所以就叫他去唸陽明了。到現在,他還是心之所屬想做跟設計動畫相關的事情,但是在台灣的環境,有時候並不是那麼容易。一來是重來的成本很高,二來是台灣設計師的薪水普遍不高。
所以我覺得Geroge的經驗可以給很多人很多一些鼓勵跟啟蒙,如何在在發掘自己興趣所在之後轉行,而且透過以及利用一些資源強化自己的設計底蘊。而這幾年UI/UX大紅,許多人想要進入這個領域,但是都不知道從何開始,他也跟大家分享了一些可以使用及運用的資源還有管道
。
我覺得如果你對於設計有興趣,而不是只試看看設計展買買設計商品的話,我覺得這個是一個你可以聽的內容。
他們的Podcast內容我也聽了,短短的不長,然後內容滿有趣的,大家也可以去訂閱。
我自己!私心對於在Google工作非常好奇,不知道是不是如同嘟嘟人所說,去Google就是去養老的,所以希望改天有機會請他來說Google工作現況,可不可以留滑梯上下班這樣。
而對於改善台灣設計環境這一塊,我也很有感,最知名的設計師就是我們學長聶XX了,但其實有更多知名的設計師都在默默的為台灣的設計環境努力,我自己身邊也很多做設計的朋友,他們也都在業界赫赫有名,現在也都自己出來創業。之後有機會的話,也希望讓他們來談一談自己創業跟對於設計事業的看法。
#最近買一堆設計傢俱有感
#買到都是北歐設計師的
#台灣設計師的作品歐洲不知道哪裡買得到
#好奇紐約上班是不是跟youtuberchacha一樣
#無法tag設計早鳥粉專真不爽
#快去聽早鳥吧
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於放棄這件事情
最近突然意識到我在英國已經工作了三年了,讓人想到很久以前,一個朋友跟我說,還好你有勇敢的飛出去了。
我知所底問大家關於大家害怕和希望的是什麼,除了好奇,另一方面我也希望我可以分享一些讓你們覺得有幫助或者安心的資訊。
當我聽到勇敢這個詞的時候,我當下並不覺得自己曾經勇敢飛出去這件事情,我只記得我搭飛機飛出去。之所以為什麼,大概是因為那個時候沒有想太多吧!
到了現在的公司後,我發現我有一些同事跟我一樣,甚至比我更放飛自我,就是會突然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然後很堅持。這個事情發生在昨天搭火車的時候,我們明明在Coach U, 然後販賣部在Coach C.
我的一個同事很堅持一定要跨越人群(火車滿擁擠的)堅持到販賣部,然後買了食物跟熱飲(我們還幫其他同事也買了),當我在跟著他的時候,一直覺得,他很有領袖特質,他是一個目測應該三十到四十歲之間的印度裔美國人,嫁到英國來。是我們的UI/UX!
他總是很有行動力,很有想像力,然後想做的事情一定會堅持到底。他也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例如他可能會說一些瘋狂的話,做很瘋狂的事。例如在Pub他看到我同事拍的鯨魚翻身照片,他也決定模仿鯨魚翻身,然後把桌上的玻璃杯打破了!
怎麼說呢!他讓我感覺就是一個很少年也很少女的人,很像電視劇或電影裡面會出現的那種,勇敢冒險的人物。
總之,我想很多人之所以沒有放棄,是因為可能天生個性就是不會放棄的人,對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特別執著,就像火影忍者裡面為了最後一塊肉堅持的丁次。(不知道為什麼總想到他?)
我覺得有時候,為了堅持而堅持好像也不是很好,因為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沒有原因的話,只是覺得自己應該做,為了做而做,那樣可能會很痛苦。就像為了考試而唸書,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去做一些自己平常不會做的事情。
那如果你什麼事情都不想做怎麼辦?你可以要擔心自己有憂鬱症的傾向,可以建議去做一些心理諮商。(即使我什麼事情都不想做,還是會想要看漫畫吃好吃的之類的,所以如果有一天你已經連你平常會做的事情都不做了,那可以要擔心一下)
我知道很多人是為了自己的前途,自己未來的人生所以想要出國,唸書工作生活。我也認識一些人他們出國並不是認為台灣不好,而是他們覺得台灣讓他們沒有辦法舒適的生活,或者是做不了他們想做的事情。
當然轉職也是一樣的,如果你覺得很喜歡自己現在的工作,很滿意自己現在的生活,你也不太會想要轉職換工作,甚至去挑戰自己沒做過的事情。
所以正常來說,就是有一個不滿意的地方存在,有一個你認為你想要解決的問題,所以去做了其他事情。但是你的解決辦法真的是一個辦法嗎?
假設我因為我覺得在台灣賺得太少,或者一直加班,我想要有生活品質,希望去國外可以改善這樣的問題,去國外真的可以解決嗎?
ˊ#關於放棄這件事情現在的生活很不滿,你很想換工作,可是又怕換不到更好的工作,去了全世界其他地方也是一樣,因為你沒辦法保證。你也可能會因為覺得自己跟不上同事的腳步,想要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而造成你的工時和在台灣一樣,也可能因為你太熱愛你的工作,·所以自主加更多的班。
唯一可以保證的大概只有年假吧!這種法規的部分。
錢也是沒辦法保證的,因為你不知道你在這邊會花多少開銷,每個人都不一樣,可能原本想說要來存錢,但是來了你很想體驗各種生活,想去歐洲旅行,想看音樂劇看歌劇或其他藝術表演,或者花很多酒去Pub買醉。也有人是花很多錢在昂貴的巧克力上面。這種都是因人而異的。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以前我很不喜歡移動,我總覺得這句話對我來說沒什麼用。但現在想想還真的是滿有用的,因為如果我沒有來到英國,沒有去過韓國,我不會改變我原來對這兩個國家的理解以及看法。我更不會去意識到很多全球化產生的問題。
說到最後好像關於放棄這件事情沒什麼關係。我只是想說我其實是一個很容易放棄的人,我不喜歡排隊不喜歡等,可是只要去八方小廚吃小籠包我都可以在門口等超久,等到超餓也堅持要進去吃,即使再冷再累我都會出門。
事情也跟自從我打定要來英國念研究所以後,就一直在心裡想著,我就是要來。雖然有時候會在那邊說,是不是該放棄,可是我心裡知道自己就是很想來,也沒真的打算要放棄。這和學寫程式很不一樣,學寫程式的過程中,我一直以來斷斷續續的,有點半推半就,直到真的成為工程師,發現這個是自己的工作以後,才變得比較上進一點。
我想這也是跟學習的動力有關,或許我就是一個不熱愛學習的人,學法文也是,也是半推半就的,想說反正公司有免費的資源就來學。一直以來我也有在反省,後來我發現和其他朋友一起學習,好像可以督促自己不要這麼快放棄。所以最近我就又找了朋友一起學東西。
如果你現在覺得做某件事情很痛苦很想放棄,你不仿想想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你的初衷是什麼?也許這件事情根本不是你原本打算要做的,或者不是一個好的解決辦法。當你做更多深入的思考後,也許會找回原本的動力。
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離島人從十歲開始認識林盈君,一直都很羨慕他在圖像處理上的才能。⠀
童年的記憶有很大部分都是在林盈家和林盈妹玩貓,看漫畫,打電動的XD⠀
⠀
林盈君從輔大影像傳播畢業後就前往美國進修,⠀
而研究所畢業後,現在又在UI/UX上持續發展。⠀
到今年八月為止就是林盈待在美國的第十個年頭了!⠀
⠀
離島人想知道林盈在前往美國之前,是怎麼規劃自己的career path?⠀
而當年的規劃和現在的差別有在哪裡?⠀
這十年在美國的生活又有遭遇到什麼困難,遇到什麼難忘的經驗呢?⠀
⠀
開始做離島人節目之後才發現,有好多不同專業的人都轉做了UI/UX⠀
也希望能和林盈請教UX Design 的入門與發展⠀
⠀
-------------
補充註1: 關於不同職稱,UI Designer / UX Designer / Product Designer 在不同產業、公司類型上,所要負責的事也會很不一樣。但他們所需的思考的方式、設計能力、流程有很大部分是重疊與相關的。
⠀
補充註2: 關於我們公司的流程,初步研究之後,在我們一開始製作sitemap/wireframe之前,也會有幾個對於使用者的目標核心,來構思想法的可能方向⠀
⠀
補充註3: 關於入門UX的練習,除了自我自發練習、看書外,如果有相關課程(實體或線上)可以加強督促自己練習UX的研究方式到問題的發想與設計解決方式,也會是很不錯的激勵起步方式,但持續的練習、經驗累積和新知識的吸收與閱讀也是滿重要的。⠀
-------------
Ep023 - UI/UX一路向北:林盈君⠀
#林盈君⠀#UIUX #離島人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
-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Motion Media Design⠀
-DDB (NY)/Summer Intern ⠀
-DDB (Chicago)/Designer⠀
-Energy BBDO/Digital Designer - Sr. Digital Designer⠀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參與錄音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nterviewform
🎧 收聽 on Spotify | http://bit.ly/podcast_humansoffshore
👉🏼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g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fb
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UI/UX Design,UI中文稱為用戶介面設計User Interface而UX則為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
用戶介面設計的目標是讓用戶使用電腦、機械、軟體、網站時可以簡單快速的達成用戶的目標。
使用者經驗的概念則是以使用者為中心去思考人機互動,指人使用特定產品或服務時的行為、情緒及態度。
黃潔曾經在淡江大學建築系就讀、IIT建築系畢業後則前往哥倫比亜大學修習Master of sciense in AAD。
畢業之後經過紐約建築事務所的洗禮、目前為自行接案進行UI/UX設計
為什麼在6年半的建築教育之後,黃潔毅然決然的離開了建築產業
轉身以產品設計師的身份跳入科技產業從事User Experience Design 的工作呢?
在科技=王道的美國,這樣的發展對傳統產業產生什麼影響?
而建築這個傳統產業未來的走勢在科技大國會有什麼變化呢?
如果想更深入了解如何從建築或是其他行業跳船北漂到美國
可以到 Fb 上follow黃潔經營的粉專:島外觀察者 @Theislandobserver
- 淡江大學建築系
-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 Arch
- 哥大研究所Columbia University Master of sciense in AAD
- 紐約醫療建築專門事務所
- UIUX design
#黃潔
#IIT
#humansoffshore
#離島人
#podcast
#播客
#經驗分享
#UIUX
#美國
#Unitedstates
#轉職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參與錄音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nterviewform
🎧 收聽 on Spotify | http://bit.ly/podcast_humansoffshore
👉🏼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g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fb
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美國UIUX設計師在家遠程工作的一天(全英文Vlog ...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美國 UIUX設計師在家遠程工作的一天(全英文Vlog) Day in the life of a UIUX ... 《煮婦聊天》空姐轉職 UI / UX 設計師+質感早午餐店@ACME Breakfast ... ... <看更多>
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ChatGPT聲名大噪,到美國攻讀UI/UX 設計碩士美國留學最具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為何要去 美國 攻讀用戶體驗設計( UI / UX 設計)碩士?說到 UI / UX 就不得不提到最近非常夯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這二者又有何關聯性呢?ChatGPT是一款免費的 ... ... <看更多>
美國ui ux研究所 在 Re: [請益] 請問我能申請到中上的美國HCI 研究所嗎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Hi 不好意思後來一忙就忘記要回應了
: : 你說你對於UI有興趣並提出了一些建議
: : 這些建議是“你覺得”應該這樣
: : 還是你有實際上去跟使用者訪談過,透過論壇上搜集使用者的意見
: : 甚至基於設計的原則來指出既有設計的瑕疵呢?
: 我在想若非學術及工作目的,應該不會有人會去做正式訪談吧?更不用說那些不是我的程式了,所以我能給開發者的是我作為使用者的建議。至於我的作品,我會非常關心使用者的情況,即使使用者都是德國人,我還是會每天到論壇看他們的需求、看他們認為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使用上哪裡覺得不方便。而設計的原則就是我需要學習的部分。
正式的訪談倒是不用,不過每當你完成了一個東西
可以去找一些親朋好友有在玩該遊戲的人做一些簡單的測試
抑或是分享到論壇上請大家給予意見
這些資料搜集起還就可以變成一個“本”
當起在論述為何要做這樣的設計之時就可以把這一些當作證據
這也是使用者研究最重要的東西,所以有的設計都不應只基於設計者本身的想像
而是透過資料來推導出最合適的設計
如果你已經有做過這一些東西,
那下一步就是呈現出來
把他們放進你的作品集之中
放草稿->第一版->第二版這樣
並說明這之中是基於怎麼樣的理由做更動
這樣子審閱你申請資料的人就可以很清楚的資料你的思考歷程
: 這就是我最感興趣的部分,像一個設定介面,哪裡需要用下拉式選單,哪裡需要 Tooltip,該用 Check Box 還是 Radio Box?Switch Button 會不會比較好?(不知道這些名詞有沒有錯)或者是我們可以開發出更好的方法?要怎麼做?
這一些學校事實上也不會教,要自己去看書和文件
學校做的事情是Critiq也就是給你一個題目,做出來後再進行評論
甚至學生之間也會互相評論
你可會再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哪時用哪種設計比較好
上課時會教一些原理部分,但這些細項大多是經驗累積的產物
: 所以綜合你以上所有說明,我認為我想學的是 UX 沒錯,一開始在搜尋資料時我也是都搜尋 UX/UI,後來才發現 HCI 這個名詞,所以 UX/UI 是 HCI 的一部份,我說的沒錯吧??
:
: : 如果你對於UI所提供的經驗感興趣且願意使用各種研究方式來證明該如何設計
: : 那HCI可能就是一個合適的方向
: :
: : 最後的最後
: : 雖然我以UI來舉例
: : 但這只是UX裡面很小的一塊
: : HCI研究的東西非常的多
: : 不同領域做的事情也會完全不一樣
: : 不過就我目前所理解的,要能夠被歸入HCI以至於UX,必須的核心原則有四點(個人看法)
: :
: : 1. 所有的設計都是以人為本,所有的研究都是以了解使用者為前提
: : 2. 所有的設計,只要無法達成使用者的目標,增進使用的效率,減少錯誤所造成的損失,
: : 就是不好的設計 (Game Experience Design有一點差別,不過也遵循此原則)
: : 3. 所有的設計決定一定都必須要有研究或是理論支持
: : 4. 所有的程式撰寫與視覺設計永遠都是為了進一步研究的過程而非最終產出
: 我認為我的作品一定有基於 1、2、4 點的原則。
:
: 突然發現,我們的對話好像一個面試XD
這裡我要問一下,
你是對於User Research比較感興趣還是UX Design
如前所述這兩個分滿開的
就業上也會差很多
如果想做UX Design,大部分是看作品說話
你需要弄一個不錯的網站把你的作品都放上去
並且要下功夫琢磨排版,解釋的文字,甚至整個網站的設計(閱讀也是UX的一部分)
而你在Project上有需要著重於設計Wireframe和Prototype
研究一些Information arthictecure和interaction design的東西
如果是User Research則吃重學歷
剛畢業者大公司只考慮博士
碩士以下必須要至少有個2-3年左右經驗才會被考慮
以MSFT來說碩士+2年經驗是
同時也會希望你熟悉統計抽樣等等資料分析與量化研究方法等等
至於申請學校
如果是碩士並不會特別難申請
但是你在你的SOP上要記得把你過去的經驗好好地描寫一下並連上你為何要申請HCI
並且準備一個不錯的作品集
因為UX是一個一天到晚要和不同說話的產業
所以托福大多有底線100的要求要先準備好
有問題可以寄信給我[email protected]
如果我一個星期裡沒有回大概是忘了或信被淹沒了
請不要猶豫再寄一次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3.97.177.2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CI/M.1498424162.A.BC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