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就業數據造勝預期,收水不遠矣?
疫後經濟復蘇推升通脹 一click了解亞太區有咩機遇 https://bit.ly/3Ax8jKc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相信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把很多本來應該很重要的事,都先放下,以後再說。像我就是本來應該去照胃鏡的,但想到要去醫院,就想還是以後再說,結果防了肺炎,來了個胃炎。我的胃非常不爽,我是二娘生的啊? 在國家來講,很多重要的事,也都被丟到後面。 像在美國東南部的喬治亞州就發生一起白人槍殺黑人事件,...
美國勞工部表示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Joe:「美國經濟還是很不錯,但是就業市場成長就相對緩慢,美國消費類股的表現很不錯,最近半年的表現還大幅勝過科技類股。」
中國武漢肺炎Delta變種病毒導致美國疫情反撲,許多人憂心會影響經濟復甦,美國地方衛生官員擔憂若再度祭出防疫限制,將影響經濟復甦成長,因此改採強化疫苗接種應對。但經濟學家認為,其實防疫限制對經濟干擾有限,因為在評估經濟成長前景時,重點不在病例數,而是通膨的穩定,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經濟學家Oren Klachkin表示,Delta的確是經濟衰退的重大風險,但這種風險已被強勁的基本面抵銷,在經歷18個月的居家防疫後,消費者已存有大量現金,也急著大肆消費抒發在家悶壞的心情,並認為目前疫苗應該能夠將病例的高峰維持在相當低的水平。
牛津經濟研究院並未改變對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預測,該機構先前估美國第三季GDP成長近9%,延續今年上半年刺激措施推動經濟成長的動能,另一間預測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表示,通膨才會導致經濟成長放緩,而Delta的病例數不會,分析師Paul Ashworth說:「除非Delta造成的疫情完全失控,否則我不認為會有什麼很大的負面影響。」
美國各地並非各州疫情都升溫,只有在疫苗覆蓋率較低的州才出現較嚴重的情形。此外這次的疫情復燃並未實施如去年春季的大範圍封鎖、裁員、商業活動限制等措施,不過密西根大學的經濟預測專家Donald Grimes表示,儘管Delta變種病毒對經濟影響不大,但政府應對該病毒採取的應對措施可能導致復甦沒有原先強勁,例如大學、私人場所與體育館新的防疫限制,可能減少當地的經濟活動、一些企業也可能不會選擇重新開放公司辦公,影響汽油、交通運輸等秋季消費成長。
此外,經濟學家也預估,職缺招聘也將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成長,職缺數將創下歷史新高,而企業裁員趨勢將有所下降,不過田納西大學經濟學家Marianne Wanamaker表示,儘管如此,Delta病毒還是影響勞動力重返工作職場的時間,就業市場要重振就會更加困難,雖然美國今年6月就業機會迅速增加,但整體就業機會仍比2020年2月少680萬個職缺,Delta變種病毒仍會持續影響股市,今年9、10月對股市來說或許會很艱難,投資者需密切留意。美國勞工部表示,截至7月17日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經季節性調整後為41.9萬人,意外上升。
疫情似乎給全球經濟僵局帶來解藥。2020年美國疫情最嚴峻期間上千萬人頓時失業,但一年後,經濟重新開放的美國卻出現奇怪現象,即數百萬勞工趕著辭職,今年6月辭去工作失業的人數達疫情以來新高,導致多行業缺工,專家預期勞工短缺現象至少會持續一兩年時間,繼4月400萬人辭職創20年來最高數字後,5月又有360萬人辭職。一項調查發現,約95%的人正在考慮換工作,92%受訪者表示會換產業尋找新工作,企業心理學家Anthony Klotz博士稱之為「大辭職潮」。美國總統Biden表示,「我們的經濟實力正幫助我們改變劇本。雇主不是為了稀缺的工作相互競爭,而是為了吸引勞工相互競爭。」
到底美國人辭職的原因是什麼?《Business Insider》訪問Howard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總結三個原因,第一是嬰兒潮一代退休,約有260萬疫情前工作的人已退休且沒有找工作。55歲以上勞工失業率50年來首次高於年輕群體,有些人是在疫情期間得到足夠財務支持,讓本來就準備退休而猶豫不決的人決定今年退休,或其他因素如失業、減薪或疾病被迫提早退休。
第二個原因是,從事低薪工作的人看到新機會。如可能放棄休閒和酒店工作,雖然這行最近薪資成長,但仍遠低於許多職業,即使物流業薪水都較高。專家認為,這並不是說勞工獲得新權力,只是因為其他部門在擴張,所以機會更多,第三個原因是勞工願意等待更好的工作機會。專家認為,現在美國不斷擴大的新機會網路破壞低薪工作的「俘虜性質」,讓勞工的眼睛和錢包看到更廣泛的機會網路,但也有可能產生職缺需求與勞工技能落差,導致長期失業,這在富裕國家特別容易發生。
想在這個時間點離職的原因主要還是倦怠,職業倦怠是95%勞工現在考慮辭職的主要因素,雖然人們以前可能也想辭職,但經濟讓他們有信心說不,讓美國勞工敢離職還是因美國政府大灑錢政策。現在美國有超過900萬個職缺,雖有創紀錄的職位空缺數量,美國人不急著填補,只有約10%求職者積極找新工作,首要原因是擔心疫情,其次就是財務緩衝,為他們提供找工作的時間禮物,到底何時才會積極開始找呢?
Indeed調查發現,除非看到更多工作機會、更多疫苗接種和秋季開學,才會積極找工作。孩子在家也是阻礙,約18.4%失業者表示,照顧責任使他們無法現在開始找工作,美國現在到處都缺工人,隨著秋季開學,美國失業救濟金逐步停發,未來幾個月失業的美國人可能會加快求職步伐,但就業市場不會很快填補,專家認為現在缺工至少會持續一到兩年。
https://technews.tw/2021/07/08/why-americans-quit-their-job/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13009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delta%E4%BD%BF%E7%BE%8E%E5%9C%8B%E7%96%AB%E6%83%85%E5%BE%A9%E7%87%83-%E5%B0%88%E5%AE%B6%E4%BB%8D%E7%9C%8B%E5%A5%BD%E4%B8%8B%E5%8D%8A%E5%B9%B4%E7%B6%93%E6%BF%9F%E6%88%90%E9%95%B7-045343576.html
美國勞工部表示 在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國勞工部表示,上月 CPI 較上年同期上升 5.4%,為 2008 年 8 月以來最高的 12 個月升幅。這一通脹上升反映了強勁的消費者需求。同時勞工部稱,二手轎車和卡車的價格較前月躍升了 10.5%,整體指數的升幅中有三分之一受此帶動。
美國勞工部表示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相信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把很多本來應該很重要的事,都先放下,以後再說。像我就是本來應該去照胃鏡的,但想到要去醫院,就想還是以後再說,結果防了肺炎,來了個胃炎。我的胃非常不爽,我是二娘生的啊?
在國家來講,很多重要的事,也都被丟到後面。
像在美國東南部的喬治亞州就發生一起白人槍殺黑人事件,本來這種涉及跨種族的案件,在美國超級敏感,但因為疫情的關係,凶手逍遙法外整整74天,在現在疫情稍微緩和了一點,媒體終於有版面上這條新聞了,馬上引爆全美怒火
時間回到今年2月23日下午1點鐘,喬治亞州一名25歲的非裔美國青年「亞伯里」(Ahmaud Arbery),像平時一樣在自己家附近社區慢跑,然後,他就死掉了,我不是在開玩笑,亞伯里跑著跑著,突然有一對白人父子檔駕著車、提著槍尾隨他,還下車連開三槍把手無寸鐵的亞伯里打死了!
這起命案發生當時,因為受到疫情影響,沒有獲得太多關注,但5月5日這段影片曝光後,立刻掀起輿論撻伐,但更令人火大的是,犯案的父子檔竟然是影片曝光後兩天,也就是5月7日才被警方逮捕,這空白的兩個多月,檢調機構是睡著了嗎?
這對開槍的父子檔被捕後向警方表示,他們住的社區最近常常發生竊案,當天他們看到亞伯里跑進一個工地,懷疑他就是小偷,才會拿武器駕車尾隨,還指控亞伯里先動手攻擊他們,他們只好開槍自衛。
但隨後曝光的工地監視器畫面,清楚顯示亞伯里兩手空空,看一看就離開,而曾經是運動好手的亞伯里,本來就有在這條路線上慢跑的習慣,也不是第一次跑進這個工地,屋主事後檢查,從來都沒有東西遭竊,監視器還拍到,這個開放的工地原本就有不少居民進進出出,包括孩童和白人情侶,父子檔的說法聽起來有夠沒說服力,但檢調卻非常買帳,讓這起命案差點被「和諧」掉!
原來父子檔中的父親「葛瑞格里」,曾經是當地警局員工,還曾經在地方檢察官辦公室擔任調查員,直到2019年退休。巧合的是,亞伯里過去曾犯下持槍、竊盜案,負責的檢察官就正好是「葛瑞格里」的同事,很多人就懷疑,恐怕是因為亞伯里有案底,「葛瑞格里」才「未審先判」認定他是竊賊,就決定動用私刑!
這個情節,不用太多法律常識,也覺得謀殺的可能性很高吧?但父子檔本來真的差點沒事耶。第一個檢察官在案發4天後就聲請迴避,因為「葛瑞格里」在她的辦公室工作了30年,但在迴避前她曾經指示現場員警,不要逮捕父子檔。
第二任檢察官接手後,還是和父子檔口徑一致,認定亞伯里心理不健康、具有侵略性,是他先出手攻擊,父子檔正當防衛,但這名檢察官的兒子,就這麼剛好也是「葛瑞格里」的同事,還曾經審理過亞伯里的竊盜案,他隨後也聲請迴避。
是一直到兩個多月後,命案影片曝光,父子檔才終於被逮捕。一連串的迴避和包庇,讓美國民眾超傻眼,各地上演示威活動,要幫亞伯里討公道,亞伯里的教練也發起「陪亞伯里慢跑」活動 #IRunWithAmaud,號召民眾出門慢跑2.23英里(約3.6公里),全美不分膚色種族的網友,都紛紛響應。
一名白人男子更故意打扮得像「鬼鬼祟祟」的竊賊上街慢跑,嗆聲白人嫌晃沒事,憑什麼黑人就該死?
亞伯里做了什麼該死的事?他什麼都沒做。
讓人最難過的是,當地很多非洲裔對這麼離譜的事,並不是太驚訝。《紐約時報》指出,亞伯里所居住的「格林郡」(Glynn County),居民大部分是白人,只有27%是黑人,這地方就像美國南方很多地區一樣,有著19世紀對黑人任意動用私刑的悲慘歷史。接下來情節,非常的殘忍,有觀眾如果覺得不恰當,請在一分鐘後回來。
在1899年的喬治亞,一個名叫豪斯的非洲裔,在兩千名白人群眾的圍觀下,手指耳朵生殖器被切掉,臉皮削掉,再活活燒死,死後屍體還被支解賣掉。
在1918年的喬治亞,一位懷孕八個月的年輕非裔女性透納,被用腳踝吊起活活燒死。還沒死的時候,一個白人將她的腹部切開,嬰兒落地後,被踩死。當時也有群眾圍觀。
一百多年後的現在,當地除了能合法擁槍,還能隨身攜帶槍枝上車、去酒吧、進公園,完全不必向任何人報備之外,喬治亞州依一條1863年的法律,仍然允許居民逮捕現行犯,也就是所謂的「公民逮捕權」,過去因為交通不便,執法人員往往要花好幾天才能抵達案發現場,才有這樣的法律,但亞伯里事件發生後,越來越多人呼籲廢除這項過時的法律,況且父子檔只是「懷疑」亞伯里犯罪,根本不構成公民逮捕的要素。
但遺憾的是,父子檔最終也不會被判處,因種族因素犯下的「仇恨犯罪」。被定為仇恨犯罪時,刑期加重很多,但因為喬治亞州是目前美國「唯四」沒有「仇恨犯罪」相關法令的州,當地民權組織只能期盼原本的司法調查和審判「正常運作」,給亞伯里家人一個交代。
美國廢奴已經155年了,但歧視問題依舊無所不在。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公布的《2019美國種族》報告顯示,45%的民眾認為美國在種族平等方面沒有足夠進展,56%的受訪者認為川普讓種族關係惡化,而且美國的種族歧視,血淋淋反映在貧困率、犯罪率、教育程度、和醫療衛生上。
根據美國勞工部2019年的統計顯示,管理階層工作中,82.4%是白人,只有8.2%是黑人;2016年美國白人家庭平均資產(17.1萬美元),足足是黑人家庭的10倍(1.76萬美元),而這樣的差異,還導致美國黑人在Covid-19疫情中,死亡率出奇高,尤其芝加哥市的黑人死亡率,是白人的7倍,難道病毒還會挑膚色?
大家要知道,美國沒有像台灣全民健保這種東西,看一次病或是單純的病毒篩檢,就很有可能讓經濟拮据的民眾傾家蕩產,而非裔美人經濟條件普遍不寬裕,健康狀況不佳,往往住在人口密集區,做的也不是白領工作,常常需要跟人接觸。當不少白人抱怨在家工作好無聊的時候,非洲裔面對的是沒工作、沒收入、沒飯吃,生了病沒能力看醫生,更別提有些醫院直接放棄救治非洲裔的病患,把醫療資源留給白人使用。
好端端跑個步,都會有人懷疑你順手牽羊,美國的種族歧視就是這麼赤裸裸。歐巴馬就曾經表示,「幾乎所有非裔美人在購物時,都曾被跟蹤或密切注意」,包括他本人在內。這點我老公蘿蔔頭就相當有感觸,他是墨裔,小時候只要一走進商店,店員就從頭到尾跟著他,怕他偷東西,讓他非常受傷。結果現在都已經六十歲的人了,走進商店店員如果太“努力”服務他,他都會懷疑對方是不是動機不單純。
根據紐約警方數據,黑人和拉美裔民眾被警方攔查盤問的案件,是白人的至少7倍。我後來想想,紐約反恐的時候,我進地鐵,常常被”隨機“叫去查包包,我以前老是覺得因為我長得美的關係,現在想想,還是因為我長得美的關係。我讓我自己好受一點不行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黑人私刑再現 #種族平權開倒車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美國勞工部表示 在 一、 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BLS)於 ... 的相關結果
二、勞工部部長Thomas Perez表示,雖然5月份由於罷工事. 件造成非農業就業機會成長稍緩,但依據最新就業數據,. 6月份共增加28萬7千個非農業就業人口, ... ... <看更多>
美國勞工部表示 在 美國勞工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美國勞工部 (英語: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Labor),是美國聯邦政府行政部門之一,主管全國勞工事務,成立於1913年3月4日。 ... <看更多>
美國勞工部表示 在 美國勞工部表示相關報導- Yahoo奇摩新聞 的相關結果
最新最豐富的美國勞工部表示相關新聞就在Yahoo奇摩新聞,讓你快速掌握世界大事、財經動態、體育賽事結果、影劇圈內幕、社會萬象、台灣在地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