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次去鄉下住羅賓爸媽新蓋好的小木屋🛖
天啊超漂亮!!
第一次看到瑞典的家裡有裝冷氣耶🤩🤩
疫情期間他們乾脆直接定居鄉下的夏日小屋遠離人群~
有一天兩人坐著看夕陽時發呆突然想到「我應該要活在當下」💪
然後就開始了這項原本退休後才要開始的擴建大工程
開始丈量規劃擴建
開始陸續找人完工
開始增添設備~
首先執行的就是這個小木屋
讓小孩來鄉下玩的時候有個獨立空間可以住
另外也蓋好了一個工具倉庫
(就是電影裡放了各種木工機械的那種😆)
以前他們雖然每年夏天都會微改造鄉下房子
但進度大概就是一個夏天完成一個廁所這樣
其他的明年再說🤣
這次直接把以前腦中想做的全都ㄧ步一步排好行程
下一步就是森林中的玻璃屋了
看了設計圖真的好夢幻啊😍😍
兩人神采奕奕的講著這個大工程
還買了鐵板燒台要放在烤肉爐旁邊
(因爲他們去日本吃到鐵板燒覺得很酷)
哈哈哈我也超期待鐵板燒啊🤩🤩
腦中立刻出現各種鐵板料理🤤🤤🤤🤤
這一年因爲疫情
而把自己退休後的夢想清單提早實現
把未來式變成現在式
把閉關的一年變成實現夢想的一年
羅賓爸媽太勵志了啦🥺👏👏👏👏
羅賓冷氣 在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孩子不會讀書,成績不好,父母可以怎麼辦?
這些年寫教養文章,遇到讀者問最多的問題就是「孩子不會讀書、不喜歡讀書,成績不好,要怎麼辦!」
我們先問問自己,你覺得,孩子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孩子又覺得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現在政府施行十二年國教,如果孩子不會讀書,不喜歡讀書,那這十二年國教,是只要混一個文憑嗎?
被媒體封為全球的教育部長,「讓天賦發光」的作者肯•羅賓森說:「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周圍的世界和自身的天份,幫助他們擁有充實的人生,並成為有熱情,有生產力的公民。」
孩子從出生後,就靠著養與教,去慢慢的熟悉與適應社會,最後要融入社會生活。而在學校的教育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找尋出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以後可以安居樂業。
會不會讀書?成績好不好?其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有沒有付出自己的努力?有沒有熱忱的學習態度?是不是具有責任心?知道自己以後要靠自己工作來養活自己?
養活自己與把自己照顧好,是每個負責任的人,都該做到的最基本的事。但是,現在有些孩子,卻把成績不好,不喜歡讀書當脱辭,賴在家裡,既不升學,也不就業,每天在家滑手機、追劇。
十幾歲的孩子,父母還不太老,好像還可以養他們,但是,父母還可以這樣養孩子多少年呢?
父母要趁早讓孩子認清社會的現實面,孩子不會讀書,更要培養出一技之長,雖然媒體總是說,未來的工作會大量被機器人所取代,但是,機器人需要人類來發明,操作,保養與維修,孩子只要肯學習、肯努力,不會找不到工作。
在台灣,是緊密連結的群體關係,只要孩子願意做,就不會失業,反倒是父母,不能總希望孩子不要吃苦,不要找太辛苦的工作,最好「錢多、事少、離家近。」
父母請不要騙自己,每個工作,都有不為人知的辛苦與壓力,不要只羨慕別人擁有的高薪或是光鮮亮麗,每一種行業,都有它的風險與委屈,為什麼做那行的人願意做呢?除了興趣以外,也許是它的報酬,值得工作者的需求與付出。
讓孩子尊重各行各業,孩子才不會眼高手低。
不管孩子是接受十二年國教,或是十六年大學畢業,還是十八年拿到碩士,甚至是讀二十幾年的書變成博士,孩子最後都要就業,貢獻心力回饋社會。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就要帶領孩子探討未來的生涯規劃,讓孩子務實地知道有付出才有所得,每個行業都有對社會的貢獻,請不要只問孩子的成績如何?而是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態度和價值觀:
一、尊重各行各業
行行出狀元,社會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投入,才可以協和發展。不要讓孩子覺得穿西裝、打領帶,在辦公室吹冷氣才是上班,而是要讓孩子去找出自己有興趣的工作,不要好逸惡勞,更不可以好吃懶做。
二、不推託不耍賴
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事負責,讀書是為了增強自己,也學著付出自己的能力。現在的父母太寵孩子,除了讀書、補習、學才藝,孩子在家什麼事也沒做,所以當孩子書也不讀時,父母自然驚嚇異常。
要讓孩子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自己該做的事就要負責任地做好。
三、不追求完美但要完成
孩子讀書,成績不一定要名列前矛,但要有認真學習的態度,人生不能用混的,更不能有得過且過的心態。
不要有混一個文憑的觀念,混來的文憑,既不能吃,在就業市場也不具備競爭力。要讓孩子養成,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的習慣,做不完美沒關係,但要做完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是日後就業的育成階段,鼓勵孩子積極學習,勇敢地多方面嘗試,不要害怕失敗,而要記得學會、學懂,並且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喜悅與成就。
四、幫孩子找出他的熱情與強項
天生我才必有用,孩子一定有他有興趣與有能力的地方,陪孩子認識自己,強化他的優點與能力。
孩子的無能是父母養出來的,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分配給孩子年齡該做的家事,多讓他了解職場生態,家庭的衣食開銷,讓孩子真的活在真實社會中,而不是校園的象牙塔。除了讀書,孩子要積極參與家庭的生活,在真實的生活互動中,多觀察與鼓勵孩子,讓孩子找出自己生命存在的價值。
孩子需要鼓勵,但是不能放縱;孩子需要學習,但是不能怕苦。現在的孩子,大多不知民間疾苦,因為父母都苦自己,而努力的去滿足孩子,這是本末倒置的事。
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充實自己的能力,日後要投入社會工作,養活自己回饋社會。沒有一個行業的錢,是好賺的,多讓你的孩子學會付出,多帶領孩子體會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讓孩子體會,從不會學習到會的過程,是很珍貴的成長。
不要用孩子的學業成績表現來幫孩子打分數,但是一定要計較與糾正孩子面對學習與人生的態度。孩子所走的每一步路,都在為日後的人生奠定基礎,讓孩子學會負責任、不怕苦、不怕失敗、不好逸惡勞、不以金錢衡量一切,而有控管情緒和適應環境的能力,這些正向面對人生的態度,才是孩子可以適應日後職場生活的能力。
#對生命的叩問是不斷超越的修行
羅賓冷氣 在 語昕/ TOKK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期待已久的圖千呼萬喚始出來~首次14度冷氣團拍攝🎬系列終於出來了‼️好感動謝謝小二攝影師讓我嘗試野外露出🤣🤣🤣
#謝謝蘋果記者訪問跟拍過程。📷攝影師陳紀東 /副攝羅賓/☑️髮妝唐慈君
#今天投了嗎‼️‼️‼️
https://www.jkforum.net/plugin/…
☑️ 報導網址: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realtime/20180218/1298083/
羅賓冷氣 在 F1比利時大賽| 羅賓車談第十季第十二集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