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下
#末代指考考生的權益也要顧
#成功要求教育部提出染疫考生補救措施
因為疫情關係,今年的指考破天荒地延期至 7 月 28 - 30日,教育部也早在六月就先行公布部分的防疫措施,針對居家檢疫、隔離中的學生,安排了獨立的備用試場。
不過,不幸確診的考生該怎麼辦呢?更令人擔心的是,這次指考將是最後一屆,若沒有相關的補救措施,就代表著這些不幸確診的高三孩子,必須等待一年之後再行重考,不只延後了一年入學,而且,還得面對完全不同的考試方式、課綱內容、升學方式。
然而,當時,教育部先前對此的回應卻是,「確診無法應考者,將不會安排補考」。
我認為,在疫情之下,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確診,病毒的散播也不會看身份,更不會因為是要指考的學生就不會被傳染,染疫與否,絕非考生所願,不該就此犧牲這些孩子們的權益。
所以,我也在 6 月 10 日發函要求教育部與疾管署,必須共同研議補救措施,之後時代力量黨團在紓困黨團協商時也提案要求教育部,應該顧及考生權益,研擬相關辦法。
在將近一個月的努力之下,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終於在昨天發布新聞稿,宣布針對確診無法應考考生,將會有補救措施協助!
必要條件除了必須事先報名今年度的大學指考外,也必須在 7月 26 日上午 9 點起到 8 月 2 日下午 5 點止,檢附相關證明向招聯會申請。
補救措施分為三者:
1️⃣ 類似學測個人申請,考生檢附自傳、讀書計畫及高中 3 年在校成績單等備審資料,並填妥最多 6 個志願校系後,提交招聯會轉送申請校系審查、分發。考生若有參加今年學測,成績則會提供給選填校系參考,但若今年沒參加學測,也可選用本管道。(但醫學系、牙醫系、中醫系、師資培育生公費系組及全師培系組,因牽涉到政府人力管控,均無法適用上述補救措施。)
2️⃣ 今年大學繁星入學已獲錄取並放棄的考生,可申請分發回原錄取校系。
3️⃣ 今年以學測個人申請獲「校系正取」或獲「校系備取且經分發」後放棄的考生,可以選擇1個校系分發。
如果還有其他疑惑的話,也歡迎學生或家長們來訊詢問。
不過,我們仍希望盡量不要有考生們需要使用到這樣的補救專案,也希望今年的指考可以順利舉辦,在落實相關防疫措施的情況下,讓每個考生都能安心無虞的順利應考!
繁星放棄個人申請 在 立法委員林奕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指考確診生不能參加指考,具備四要件者,補救措施可3選1:
今年大學指考確診生不能參加考試,招聯會今天宣布補救措施,#考生須同時具備以下4條件:
一、考生須已報名110大學指考。二、確診治療尚未痊癒或尚未解除隔離而無法參加指考。
三、已通過110學年考試入學招生管道證明文件審查,提出確診隔離治療通知書佐證,在7月 26日上午 9 點起到8月2 日下午5點止,以網路向招聯會申請。
四、經本會審查認定通過後,在8月16日前繳交備審資料及志願切結書等相關表格。
🔺#補救措施3選1:
第一類:
選擇考試入學管道志願校系的考生,檢附自傳、讀書計畫及高中三年在校成績單等備審資料及志願序表,提交招聯會轉送所申請的校系審查,最多填6個志願,按獲錄取校系及志願序分發。考生如果有參加今年的學測,成績則由大考中心提供給學生選填志願的校系參考。
第二類:
今年大學繁星推薦入學已經獲錄取並放棄,則可以申請分發原繁星錄取校系。
第三類:
今年以個人申請入學管道獲「校系正取」或獲「校系備取且經分發」後放棄的考生,可以選擇 1 個校系分發。
其中第二、三類是直接獲分發,第一類6個志願錄取與否是由校系審查後決定,皆採外加名額。
但是,牽涉到政府人力管控的醫學系、牙醫系、中醫系、師資培育生公費系組及全師培系組的志願,均無法適用上述的補救措施。
#新聞連結🔗
指考確診生不能參加指考 補救措施3選1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713003364-260405?chdtv
繁星放棄個人申請 在 翻轉教育 Flip‧Educati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學生提問:老師,我想申請繁星,是不是高中三年都要泡書堆了?】
#繁星第一階段 在今日放榜,有近6成的學生成功錄取
對在校成績不錯的學生來說,繁星制度無疑是他們嶄露頭角的機會
但為了申請繁星,是否高中三年都需放棄一切、汲汲營營於衝刺成績?
--
熱愛賞鳥的許宸反而因為興趣,培養出自律和時間規劃能力,也讓他找到人生方向。去年3月,更以繁星申請上南大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持續探索環境議題......更多有關他的故事⬇ #看J編
⭕️偏鄉高中老師:傳統考試升學,讓弱勢孩子更難靠教育翻轉
>>cplink.co/KTBwW1Yn
⭕️學測個人申請大補帖:一次掌握「自傳、讀書計畫、面試」的關鍵
>>cplink.co/3PvJ7F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