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戰略學者舉「六日戰爭」警示臺灣:慎防共機擾臺變毀滅性奇襲
自從 2020 年 1 月蔡英文總統連任後,中國軍機侵擾我國 ADIZ(防空識別區)次數與日俱增,到現在幾乎已成為日常。
近日,馬來西亞國防大學教授 Adam Leong Kok Wey投書美國政治外交雜誌《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以 1967 年 6 月以色列跟埃及等國爆發的「#六日戰爭」為例警告臺灣,必須嚴防已經像「日常活動」的共機擾臺,某一天突然轉為大規模奇襲,對臺灣國防造成致命打擊。
👇六日戰爭是什麼?跟臺灣現在面臨的「共機擾臺」又有什麼關聯呢?
https://waa.tw/Sla4Kb
原文出處:https://waa.tw/d3hKxu
--
延伸閱讀
📚戰略學者:臺灣更該防範中國「戰略欺騙」|https://waa.tw/D184Mj
📚嚴防中共「混合戰」|https://waa.tw/6xyk3P
總統連任 次數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蘇、陳、趙三個家族在蔡總統政治路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最短時間讓她從不食人間煙火,成了縱貫南北最具基層實力的政治明星。但一人得道後,如羅文嘉去年所說「民進黨失去過去理念價值,成為世俗化政黨」,「遲早會出事」。三個家族成了總統的黑瘡疤,只因民進黨派系接班內鬥白熱化,反蝕這號稱「救起民進黨」的領導人;但引人深思的是,若蔡英文真的挽救被貪腐摧毀的黨,為何她最終得面對如此綠到發黑、黑到腐爛的局面?或者這就是不計一切取得權力的代價。>
從南部黑槍泛濫,到松山之亂,接著「趙氏家族」在民進黨的黑色豪門企業曝光,要不是綠營派系內鬥,人民怎能目睹台灣的黑從空汙到治安,從肺葉到政局,黑得徹底,連史上最高票的總統都黑影幢幢。
北市警方的松山與北投之亂,皆為黑道踐踏法治的寫照,與過去不同的是,松山之亂包夾警政署長與內政部長恩怨,署長背後有閣揆撐腰,部長則是總統人馬。
而北投之亂惡水更深,作亂的黑道黨代表趙介佑,一家撐起民進黨台北市黨部,自蔡總統上任後總綰大小選舉提名等黨務,是英系大椿腳,現任市黨部主委吳怡農也靠趙家抬轎上馬。巧的是,涉嫌滅證的松山分局前分局長林志誠,數月前還在北投分局任職,他和徐國勇都是趙家座上賓。
有心人趁著松山之亂踢爆趙氏黑色豪門,黑道不只是治安問題,更成為綠營派系火拼的馬前卒,也突顯幫派在民進黨生態中舉足輕重。民眾得目睹,在改革光環下,政治明星無論被網軍打造得多文青、多壯闊,一步登天的政客私下少不了黑道奔走代勞「基層工作」。
蔡政府才被批評「派系治國」,又被加碼成「黑道派系共治」,詭異的是,蘇貞昌對治安敗壞毫不以為恥,對趙氏家族盤據市黨部,立馬高談當年勇,稱其黨主席任內絕不容許黑道染指黨,還說「蔡總統連任後,在黨代表大會也有宣示」,這是在提醒世人「今不如昔」嗎?
黑道從市井扶搖直上伴駕君側,有心人連日在網路論壇有系統釋出蔡總統與英系大將黃承國、趙氏家族等黑底勢力的過往互動,連小英男孩、時力前主席黃國昌都友情演出。他趁勢爆料英系掌門陳明文替黑幫安排增加探監殺手的次數,還加碼掀底趙介佑4年前毒駕判刑,黨部lag至今還沒開除。
掀這些黑瘡疤都劍指蔡英文而來,即使黨中央一再下金牌要求吳怡農速鍘切割,也無法讓她置身事外。蘇揆特意提起去年黨代表大會,蔡總統宣示不容民進黨受貪腐侵蝕,讓人想起當時令總統蒙羞的蘇嘉全叔姪,而黃國昌牽出陳明文替黑道喬事,即使阿文聲稱「選民服務」,說服力之差令人免不了記起高鐵上裝著300萬元的「一卡皮箱」。
【重磅快評】當蔡總統的黑瘡疤一一被揭開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5426936
總統連任 次數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Joe:「其實美國開始對中國反擊,然後逼製造業移出中國的外交策略以來,台灣出口到中國的金額雖然相當龐大,但更高比例是來自於美國的訂單,生產則是還在中國,如果美國也要打壓台灣,那台灣勢必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科技訂單了。」
南韓第一大報《朝鮮日報》感嘆台灣的經濟成長已連續3年完勝南韓,2020年甚至相隔29年超越中國,2020年經濟成長最為耀眼的國家是人口約2357萬人的台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0年10月的預測,南韓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為-1.9%,中國則為0.9%,IMF當時預測台灣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為0%,但2020年10月、11月,台灣的出口額創下史上最高、次高紀錄,反映2020年下半年的經濟超乎預期的好,台灣政府於是在11月把經濟成長率從1.56%上修至2.54%,若台灣的這項預測順利成真,將是自1991年以來、29年來首次,追過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同時也是,在人口2000萬以上的世界主要國家中,登上經濟成長率第一名。
據IMF的2021年度經濟成長率預測,台灣同樣會以3.2%的成長率,勝過南韓的2.8%。文在寅自2017年上台後,這5年來(2017~2021),南韓除了在2018年經濟成長率有勝過台灣外,其他4年全不敵台灣,自2020年起台灣更是連續3年(2019~2021)勝出。一般預料,台幣今年會漸漸升值,台灣的人均GDP將首次突破3萬美元。
IMF的報告,有關(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台灣雖從2017年的34.0%增至2020年的35.6%,但預估到了2025年會降至29.3%,反映台灣政府安定管理。反觀南韓不但從2017年的40.1%增至2020年的48.4%,到了2025年還預估會惡化至65.0%。這顯示,就算比較政府的財政運用能力(對於國家預算的管理),台灣都被認為是比南韓還要出色的「模範國家」。
但究竟為什麼台灣會逆轉呢?報導先講出結論:那就是兩國執政階層對中國的態度,成了兩國的經濟命運與國家命運的重要分水嶺,台灣與南韓都是經濟高度依賴中國的國家,若以GDP及總輸出額中的對中國貿易佔的比率來看,分別排名世界第一、第二。但這四年來,兩國的做法卻成了對比。接著,《朝鮮日報》把「與中國堂堂對抗」的台灣,和「把中國敬奉為上級國家」的南韓做比較。
《朝鮮日報》先舉中國武漢肺炎的防疫方式為例,台灣是全球第一個全面中斷與中國互航的國家,打造強力的「對中國防火牆」。南韓則是憂心影響到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及經濟面的衝擊,不願全面對中國關上國門。而結果就如大家所知道的,文在寅政府自豪的「K防疫」(韓式防疫)根本完全敗北。
報導分析,蔡英文總統自從2016年5月上任後,大力推動的「脫中國產業政策」(脫離依賴中國的產業政策),也為台灣的經濟復甦注入一大力量。蔡總統點出中國的經營成本上升且企業環境不穩定(如:動不動就可能震碎小粉紅的玻璃心),積極勸誘台商回流,結果光是至2019年8月已有102家企業決定收掉中國的工廠、擴大投資台灣,包括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商「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捷安特)、筆電手機代工大廠「仁寶電腦」,以及世界最大的晶圓代工半導體製造廠「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台積電),這些企業對台灣的投資額達5047億元台幣。
在美中對抗轉趨激烈的大環境中,台灣政府同意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也許可鴻海旗下的「富士康」於威斯康辛州投資,清楚地站到美國那一側。結果台灣的IT企業,享受到美中對抗等地緣政治變化帶來的反射利益,再加上中國武漢肺炎帶來特別需求,訂單殺到,2020年飽嚐到史上最高的好景氣,相較於台灣因為「脫離中國」經濟「超級好」,親中的南韓則是到現在還未獲中國完全解除「薩德」(THAAD,全稱: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的報復措施。(編按:南韓因為2017年讓美軍部署薩德,引發中國強烈反彈,招來報復。)
2020年5月,蔡英文總統連任的就職儀式上,包括美國國務卿龐皮歐在內的41國、92位政要紛紛透過視訊祝賀,過去一直被國際社會孤立的台灣,存在感急增。而南韓政府文在寅宛如把中國敬奉為「上國」(受小國朝貢的大國),但2017年底他訪問中國,結果4天3夜下來,文在寅和中國指導層一同用餐的次數僅2次,其餘6次都只能「一個人默默吃飯」。再者中國祭出的「薩德」報復措施,至今已超過3年,文在寅仍無法獲得中國承諾解除。
《朝鮮日報》最後指,天安門大屠殺已過31年,2020年全球迎來「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最強的反中浪潮,不光是與美國親近的日本、澳洲、加拿大,連向來對中國友好的歐盟、印度、東南亞各國也紛紛從「對中國的幻想」中清醒,開始背向中國。本月20日上台的美國Biden政權也已多次表明會對中國祭出高強度的壓力。不幸的是,2021年的文在寅仍陷在「對中國的幻想」中,持續看著中國的臉色,結果經濟惡化,與台灣的差距持續拉大,這樣下去難保南韓的國運不會衰退。
中國國台辦認為,如果沒有「祖國中國」發展機遇帶動,台灣經濟將難以維持正成長。中國官方單位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源自於台灣對於中國的出口屢創新高所致,但是,若從美國對中國的科技管制趨嚴以及美中貿易衝突所導致的中國供應鏈外移來看,中國經濟持續下行應已是普遍的認知,加上中國中國武漢肺炎持續加速國際供應鏈移轉,中國經濟只會加速下行,在中國經濟下行應會使得包含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與中國的貿易活動減緩,除非中國對於某些產品有迫切進口的需求。換句話說,國台辦對台灣出口到中國的貿易額增加解釋為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提高是邏輯不通的。
台灣貿易若以國家別來區分,累計1至11月台灣對中國與香港出口1,367.4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增168.3億美元(+14.0%),占台灣總出口值的43.8%;台灣對美國出口460.4億美元,增39.9億美元(+9.5%),占台灣總出口值的14.7%。從上述出口數字來看,僅能陳述台灣出口到中國比重甚高的客觀事實,並無法說明台灣對中國經濟依賴提高。
就出口數字本身而言,台灣對中國出口數字增加可能原因有二,其一為台灣廠商一定要將產品賣到中國不可,其二為中國廠商迫切需要台灣廠商的出貨。前者即為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後者則是中國對台灣的依賴程度提高。如前所述,在中國經濟下行之際,中國市場對台灣產品的胃納量頂多持平,不太可能在1到11月可以較2020年同期增加14%。
若從產品別來區分,累計1至11月出口比2019年同期增126.1億美元(+4.2%),其中電子零組件增207.6億美元(+20.3%)、資通與視聽產品增58.4億美元(+15.1%)、光學器材增2.5億美元(+2.4%);礦產品減61.1億美元(-47.2%)、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減24.1億美元(-9.5%)、化學品減21.0億美元(-12.2%)。其中,台灣出口到中國與香港的電子零組件以及資通視聽影音產品在1月到11月增幅為24.3%與20.1%,台灣出口到中國與香港的化學品、塑橡膠及其製品與機械則分別衰退了14.8%、4.5%與1.8%,從上述資料可知,台灣對中國的出口的增加僅集中於電子零組件以及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的出口又集中於積體電路。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受惠於ECFA早收清單且真正依賴中國市場的產業在今年的對中出口是呈現衰退的。
台灣在半導體、高階伺服器以及未來5G產業的許多硬體製造在全球產業鏈的重要地位已無需贅述,因此,由國家別以及產品別的出口統計可知,台灣出口到中國市場的產品也集中在我國具有壓倒性優勢的相關產業上,特別是積體電路的出口,主要是來至於美國商務部對於中國企業採取科技管制的影響所致,換句話說,台灣對於中國的出口增加都是中國迫切需要台灣幫忙生產的產品,而非台灣只能賣到中國市場的產品。再者,台灣許多科技大廠的訂單也都使得產能滿載,即使中國需求消失,也會有其他國家的廠商補足,亦即,出口的國家可能有不同,但產品別的出口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最後,過去台灣出口到中國的化學品、塑橡膠與工具機等產業確實也如預期都因全球經濟衰退與中國經濟下行而隨之衰退。我們可以理解中國官方希望凸顯中國對於台灣經濟不可或缺的期待,但是,統計數據的交叉分析結果不能因此被扭曲。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87984?fbclid=IwAR1MMd3MPInO5WdqpXtMUlUW7bRZAJavehsqFQpgMPcdHbNNuruLcXS-dLM#.X-00Lmf6fps.facebook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0103/QFCOJ7YAANBR5K5HVLPEZU5C3A/
總統連任 次數 在 台東高中103 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公民與社會題目卷期末考適用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以下對於我國公民投票的敘述何者正確(A)目前我國所舉辦的公投皆為強制性的(B)全國性公投公民連署為最近一次總統選舉人數5% (C)全國性公投公民連署為最近一次總統選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