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生的太魯閣號列車事故,使得台鐵的「民營化」和「公司化」議題又被搬上檯面。台鐵工會仍然採取反對立場,認為這些並非台鐵問題的解決辦法。
姑且不論台鐵問題應該如何解決,不過,台鐵工會本身就是利益關係人,參與討論本就有「利益衝突」(conflict of interests)之顧慮。
本篇文章中引用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在《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一書中, 提出「價值鏈」(Value Chain)的概念,強調企業之所以能夠存活,主要是因為企業透過「增值流程」(value added process)為客戶創造價值。
企業透過各種「價值活動」(Value Activities)來將投入(Input)轉變成為產出(Output),並且產生利潤(Profit Margin)。波特又把「價值活動」區分為「主要活動」(Primary Activities),以及支援主要活動順利進行的「輔助活動」(Support Activities)。
我們不妨擴大一下,看看整個政府的管理。如果視中華民國政府為一家企業,那麼總統府就如同董事會一般。而最主要的行政組織,就是行政院,行政院長就是這個企業的CEO。
那麼,為什麼台鐵必須要「民營化」或是「公司化」?如果是政府機關,隸屬於交通部下屬單位,就一定會問題叢生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整個行政院和下屬的部會,都一定會有問題嗎?
會不會是管理的問題呢?那麼我們先來看看政府的人事組織管理,再來對照我寫的這篇文章,增加一點趣味性。
依據維基百科的資料,將「行政院」和「人事」相關機構的職掌,引述如下: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依憲法之相關規定向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簡稱政院。一般所稱的「行政院」,狹義上僅指行政院本部,主要功能為協助行政院院長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廣義上則涵蓋各中央行政機關(即俗稱之「部會」,均由行政院管轄),端看使用的場合而定。需要注意的是,「院本部」並非法定名稱,乃為了區別行政院內部單位與各部會而使用。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Directorate-General of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Executive Yuan),是主管中華民國政府人力規劃、進用、訓練、考核、待遇、福利等,統籌行政院所屬人事人員管理事項工作的中央二級行政機關,以及負責公布全國各縣市氣候異常期間的上班上課情況;並以人事行政總處為中心,在全臺所有公務機關設立人事處或人事室。
考試院是中華民國國家最高考試機關 。其銜稱中的「考試」一詞,不僅指文官的考選,也包括有關文官人事行政的相關事務。除院本部外,考試院下轄4個中央級機關,分別是考選部、銓敘部、保訓會和基金監理會。
監察院為中華民國最高監察機關,1931年2月成立。簡稱監院。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在中華民國五院中可負責行使彈劾權、糾舉權、監察權(調查權)、監試權及審計權;1992年前與國民大會和立法院共同行使國會職權。這個機關相當於歐洲審計院、美國政府問責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
以上提到,人事行政有關的機構,人事行政總處隸屬於行政院下屬單位,而考試院和監察院則直接向總統報告,不屬於行政院管轄。
這就如同一個企業的CEO,卻管不到下屬主管的考選和任用(據維基百科:銓敘部為中華民國考試院的兩個附屬部門之一,為中華民國最高銓敘以及公務人員人事主管機關。),也無法對內部管理者,進行考核、懲處、調查、審計。
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中國革命,倡行「五權憲法」,擷取歐美三權分立制度,與中國御史諫官制度及考試制度之優點,於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之外,另增監察、考試兩權。難怪監察院的網站上面說,我國的監察制度,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我也無意討論中華民國究竟是總統制、內閣制,或是混合制。只是從企業經營的觀點來看,這樣的組織架構下,最重要的人事行政管理,已經是疊床架屋,職權責分離。管理者的心態和做法是否會被扭曲?
如果是的話,那麼跛腳的不僅僅是CEO,所有的管理者也都跛腳了。台鐵的問題,只是冰山的一角。
這篇引言,幾乎獨立寫成一篇文章了。還是請各位讀者讀讀以下的本文,憂國憂民的事情,擺在一邊,先關心一下自己職涯的發展吧。
https://tuna.mba/p/210511?
總統制彈劾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沒有一起來修憲就是打假球!#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
【總統也可以不選了?趙少康宣布下台階:若「內閣制」修憲成功,自己不見得要選2024!】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622783228020806&id=1847777185521418
【賴士葆、趙少康合體談修憲 主張內閣制、恢復閣揆同意權】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8582895077663&id=102884532662
Chun Tse Cheng:來了吧
真的目的出現了
公投為了要倒閣
但我們不是內閣制呢!
#還是國民黨同意要改內閣制
那就一起來修憲啊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9068956638160&id=1745581734
轉:
中華民國憲政的「雙首長制」,本來就是極有瑕疵,實際運作起來,是怎麼回事,大家都明白。關鍵在,立法院沒有「閣揆同意權」,行政院長完全沒有民意基礎,總統說換就換,沒有制衡力,變成總統的免洗筷。
(更正:不過行政院長任免後總統不能主動換,是他自己辭職,如果立法院有同意權那是內閣制。
如果有總統了,行政院長任免還要立法院同意,那就是立法干涉行政了。如果總統對行政院長可以說來就來說走就走,那就不能算是雙首長制啦,另外立法院可以彈劾行政院長。
行政院長有一定的獨立權力,即便他是被總統任免的。
有些情況總統也會基於輿論壓力任免一個不一定聽她話的行政院長,賴清德和蔡英文就是例子,賴聲望高,但他和蔡其實不對盤。)
大概了解一下「三權分立」,幾個大國(尤其法國)的憲政架構,就會明白中華民國憲政體制運作起來的問題。
總統制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0%BB%E7%BB%9F%E5%88%B6
議會制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D%B0%E6%9C%83%E5%88%B6
半總統制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8A%E6%80%BB%E7%BB%9F%E5%88%B6
賴清德主張「完整雙首長制」
https://youtu.be/8JdqGKyIHh4
【回顧】#藍綠一樣爛你還覺醒個屁!
一「評公投結果 紐時:傷及台灣亞洲進步社會聲譽」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26757830797627&id=584986081641475
總統制彈劾 在 民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專文】各界對雙首長制、內閣制的看法與建議(上)
─朝野凝聚共識,建構國家社會長治久安的憲政體制 (4之2)
文/黃炎東(曾任台大教授/中央警察大學教授/崇右影藝科技大學副校長)
王業立教授認為,國內部分支持「總統制」的人士在思考如何擴充總統行政權的同時有無樂見到一個健全的國會也能在臺灣出現?他進一步闡釋說到,國內支持「總統制」的人士,如果只是意在總統如何擺脫國會的掣肘,而不願意賦予立法院完整的國會權力,諸如「人事同意權」、「調查權」、「彈劾權」、「聽證權」……,則我國的中央政府體制,將不可能走向真正的總統制。另外對於走向「內閣制」的困難部分,他也認為,如果臺灣要走向「內閣制」,則我們社會首先會遇到一個難題,我們還要不要直選總統呢?
#修憲 #雙首長制 #總統制 #內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