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遊北海岸 #看綠石槽 #泡黃金湯 #吃石蓴和石花凍
#汽車日報總編輯趙惠群開車逍遙遊
完整訪談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HyW7aGmekkg
◎3/23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晚):馬祖「藍眼淚」被CNN評選為世界15大自然奇景之一,而就在上週末,有民眾在新北市金山區中角灣,突然瞧見遠方的浪潮頂端浮現藍光,竟也發現「藍眼淚」,連忙拍下將照片發文,引起大家欣喜又驚訝。今晚資深記者、現任汽車日報總編輯的趙惠群大哥就帶領大家到金山北海岸遊玩。金山中角不若北海岸其他知名地點有名,卻也是許多衝浪者喜愛的地方,在這裡玩水之後,可以到舊金山總督溫泉泡泡湯。舊金山總督溫泉是日據時期總督的溫泉招待所,獨立湯屋跟頂樓有著美不勝收的觀海美景,還有金山溫泉稀有的海底溫泉。另外來到這邊也可以爬爬獅頭山公園,欣賞自然景觀、有著外型獨特的燭臺嶼,還可以到位於新北市石門區的老梅綠石槽,放眼望去,綠意盎然。當然最後不能錯過、要享用這裡獨特的石蓴、石花凍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fb
#youtube超級美食家
#中廣流行網FM103和中廣線上聽app
#每天中午11點和晚上6點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一周9集內容全新不重播
總督之屋線上看 在 迷子少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公益圖書館「文房」與齊東街日式老屋散步(台北)
不能出國的連假,只好在台北城內蹓躂,拜訪了齊東街的日式宿舍群。(老實說我真的很期待連假啊,殘念!)
齊東街——在日本殖民時代稱為「幸町」,是日本總督府職務官員們的宿舍區,現已成為台北市指定的聚落風貌保存區。
從忠孝新生五號出口走出來,映入眼簾的第一個風景是灰撲撲的民宅,高聳而枝葉雜亂蔓生的茂盛,白鐵窗,冷氣外露,紅線內停機車。簡直是台灣住宅風景的濃縮精華(比較美而詩意的那種)。
接著我發現,齊東街這一帶非常寧靜。大馬路忠孝東路與新生南路像是一刀劃開了那一頭華山1914、三創、光華商場的熙來攘往,留在這一頭的巷弄安靜而沈穩,一路上綠樹林蔭,走起來非常舒服,彷彿不像在台北鬧區。
我主要的目標是公益圖書館——文房。日本殖民時代的官宿舍,經過專人細心打理,搖身一變成為一間免費而全部採取線上預約制的閱讀空間。一天開放三時段預約,每時段人數不會超過30人,維持穩定的參觀品質。一次時間近兩小時,由工作人員帶領解說導覽。
一進門,馬上聞到一股怡人的檜木芬芳。導覽員說,這裡的天花板及地板在翻新時都是使用台灣檜木,打造出使人心神寧靜的閱讀空間。這棟屋子原本就是和洋折衷建築,格局特殊,東邊洋式、西邊和式,在台灣日本建築中很少見。改建後只留下了大格局,細部的裝潢擺設全部都重新設計過,玄關口的瓷器碗所製成的造型燈具、鋼琴房牆上懸掛的花窗裝飾、隱身在屋內一角進行光合作用的綠色植栽...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細膩的巧思與品味。
屋內一圈簡單的導覽後,便是自由閱讀的時間。屋內搜羅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大量藏書,種類豐富,可以自由選幾本有興趣的書籍,到喜歡的座位去。座位——該這麼說嗎?看得出來,屋子的設計者很用心在打造各種不同的閱讀環境,可以選擇端坐大餐桌上看書、跪坐在窗邊的三角小茶几看書、或是舒服地靠躺在書房的古董沙發上看書,甚至還有幾具小學的課桌椅,你總會找到屬於你自己、不被其他人打擾的空間。
除了文房之外,這附近還有數間同樣也是日式宿舍改建的古蹟建築——台北琴道館、台北書畫院、齊東詩社、李國鼎故居等,而且還有一區古蹟仍在整修中。也許是這一帶比較早期就開始老屋翻新的緣故,竟然沒有一間老屋是變成咖啡店或民宿,而是由不同的文化單位進駐管理。也許是這樣,這裡的氣氛比較沒那麼潮,反而飄著一種古樸的氣質,適合用一個早上的時間悠閒散步。
---
文房
https://www.chapter.com.tw/
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27巷1號
---
總督之屋線上看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傳統技藝的再發揚與舊城復甦如何更好?
文/ 洪正
感謝 三民惟新 陳柏惟 ,上週末我們一起大港開唱,柏惟介紹了 言成金工坊 - 駁二 的創辦人洪明雄、洪明輝與我認識,從他們的故事可以一窺老高雄的近代轉變。
✦ #高雄都市化的濫觴
日治時期總督府自二十世紀初期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填海造陸與築港計畫,打造當時高雄最現代化的區域,包含寬敞平坦的街道、西式建築、鐵道、銀行、學校、公園、市場等,更有自來水與電氣設施,帶動了哈瑪星與鹽埕一代成為高雄的政經中心,可以說是高雄近代都市化的起點。
儘管戰爭帶給高雄莫大破壞,但這波隨著築港工程帶給高雄港龐大的商業驅動力也持續到戰後。
1950 年韓戰爆發,美軍為穩住亞洲情勢,在台的中國政府(你沒看錯,當時的中華民國是唯一合法的中國代表)允許美軍艦泊靠在鹽埕區的三號碼頭。隨著人流物流金流的湧入,鹽埕埔穩坐高雄商業中心歷久不衰,直到 1960 年代更是全高雄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而本月初剛拆掉的大新百貨更是台灣戰後首家大型百貨公司。
當時的盛況可以這樣想像:到銀座買衣服或布料請人裁製、至堀江尋找舶來品,逛累了就到大溝頂品嚐美食,最後再到新樂街買個金飾回家。而言成金工坊的故事,或許可以從這裡說起。
1960 年代的鼎盛時期,整條新樂街上有三、四十家以上的金飾店,言成金工坊創辦人的父親洪清發更是當地赫赫有名的金工師傅。但隨著金價飆漲、金飾設計品牌與新的銷售通路興起、機械化大量製造的飾品擠壓傳統金工業的生存空間,加上外在環境——都市擴張與商業機能轉移,使得鹽埕埔的榮景在 1980 年代後就不復見,逐漸轉變為具有慢活感的舊城區。
這段期間,洪金發師傅轉為金工教學,而後兩個兒子洪明雄、洪明輝更立足於傳統工藝,融合創意元素,與因應市場變化成立《#言成金工坊》,並於 2016 年向高市府文化局申請「人才回流計劃」、進駐 駁二藝術特區 The Pier-2 Art Center 持續發展至今。
✦ #駁二如何更好?
為了振興經濟、重回榮景,市府在 2000 年前後多次編列經費改造鹽埕埔,包括在制定統一規格的商店招牌、設立新式路燈、規劃新樂街行人徒步區、改善堀江商場周邊道路景觀、光榮國小地景地貌改善等,加上駁二的發展,結合高雄從過去到現在的諸多獨有特色,例如海港碼頭、工業倉庫、臨港鐵道⋯⋯其效應也擴散到高雄早年的市中心鹽埕埔,讓舊城區的重生與藝文能量的帶入相輔相成。
近年鹽埕的復甦,雖然和駁二有相當關係,但駁二以外的老鹽埕,包含最精華的新樂街,一方面有老屋復活再生,但老店也不斷的凋零。不論產權、租金的困擾、跨業合作的障礙,或城市環境的欠缺友善,都讓老市區再生的步伐無法盡如人意。
鹽埕的發展,應該已經跨過了點和線的階段,進到「面」的全市型提升,台北大稻埕、台南正興街、文華街,都結合了不等程度的在地商家與庶民文化。我認為在不斷的引進「文創」元素之際,現有業種與在地商家傳統技藝的發揚與設計宣傳,再到民間自主組織的合作發聲(如 打狗文史再興會社 、 叁捌地方生活 等),都會是區域復甦的基礎動能。
我認為,駁二的魅力來自新與舊的結合,我們期望新建設與新建築帶來更豐富機能,但在鹽埕近年老屋仍繼續消失、鐵道文化資產日漸凋零的遺憾下,我期許「#老屋修復」、「#工匠傳承」、「#鐵道文化」能以駁二作為櫥窗,結合適當場域與商業/行政模式,#讓年輕團隊可負擔場租的成本,獲得發展機會,才能使老高雄過往的繁華記憶,能成爲下一代的資產!
--
今晚《言成金工坊》頭家洪明雄也會上節目唷!歡迎大家收看:
🍍直播時間:3月27日(二) 19:00
🍍主持人:陳奕齊(台灣學堂副執行長)
🍍來賓:洪明雄(言成金工坊掌櫃)
🍍直播網址: 鳳梨直擊台 https://goo.gl/Qaoy7J
🍍四季線上影音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4gtv.tv/videos/1776968229278043/
#鹽埕 #傳統技藝 #新樂街 #金仔街 #舊城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