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會上發生許多重大刑案,當事件發生時,我們總是在尋找事件發生的成因,伴隨著許多憤怒、驚恐、悲傷等種種情緒,而媒體在報導時為求點擊,總是採取「標籤化」的方式,求取最大的媒體效益。
但事情發生的成因,真的只因為當事人的某個身份、職業,或是從事某項運動嗎?我想大家冷靜想想都知道,事件的成因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的,複雜的人事物尚待時間去釐清,任何「標籤化」的用語都無助於我們去理解這些問題的背後,以及為預防下一次的悲劇產生效果,媒體實不應該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
而這樣的言論確實有污名化練拳、健身等運動族群的可能,盼台灣社會對於公眾事務的討論,無論是否針對重大刑事案件,都能更加以獨立思考的方式,減少情緒性的謾罵與「標籤化」的字眼,也記得,多多關懷身邊的人,讓社會能多一些溫暖。
#練肌肉與學格鬥都只是運動一部分
#適當運動有益身心健康
#提升輿論品質你我一起努力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