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 網寮漁港】
這裡是 #嘉義 #東石鄉 的「網寮漁港」
天氣好時,天空以不同顏色、乾淨無瑕的樣貌呈現
景觀相當迷人且壯觀😍😍
#網寮漁港 的港口滿佈竹筏及蚵架👀
景點沒有過多的人潮,附近村民也多以養蚵為生
但除了可以看見漁民乘著竹筏四處採蚵
水面在陽光的照映下顯得波光粼粼✨✨
而這裡的 #夕彩 與 #霞光 也非常有名
到了傍晚更有機會見識到如 #電影特效 般的場面🤩
場面震撼、別有一番風味!讓人彷彿身到了另一個奇幻世界!
沒像到一個港口也能這麼美❤
常常吸引許多攝影同好來此拍攝,氣氛超棒!
而且這裡還是 #電影 #蚵豐村 的拍攝地點喔😎
去嘉義旅遊時千萬別忘了加進行程啦~~
📍地址:嘉義縣東石鄉網寮村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照片來源:
https://bit.ly/31aRoxc
https://bit.ly/2CLqnY3
https://bit.ly/34gGWGI
https://bit.ly/2CI3NPT
https://bit.ly/2E6Rnlm
Instagram @lilianwang_tw
Instagram @yusin.tw
Instagram @sheng.0620
Instagram@liulinjin
Instagram @ muma4x4
-
非常感謝大方的網友們提供照片😊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生長於彰化的柯金源,體驗到工業化、產業發展對生態的可怖破壞力。他的原生家庭,父親家族務農,由於工廠的廢水汙染,使得農田生產的糧食有著品質的疑慮,母親家族是沿海養殖漁業,1980年代因工業發展需求,要填海造陸,養殖地乃被徵收,遂失去生活空間。於是,環境的受害,也連帶造成弱勢族群更大的痛苦。 堪稱臺灣...
網寮 港 在 蔡易餘 家己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持續變化,今天一共增加 #333例本土案例,防疫視同作戰,未來這兩個禮拜,將是台灣最關鍵的時刻,易餘呼籲民眾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並避免不必要的出外行程,這一關需要由你我一起來守護,相信我們一定會克服!
嘉義縣政府針對東石、網寮及白水湖漁港多艘娛樂,由於經營旅遊船的型態無法落實安全防疫措施,目前已暫停營業活動,等疫情趨緩後在公告恢復營業。此外,布袋觀光魚市、東石拍賣魚市也安排專人控管人流,並實施實聯制入場,全程戴口罩、量額溫、手部消毒等防疫措施。
#COVID19 #防疫 #保持社交距離
#攜手向前度過難關 #台灣加油
網寮 港 在 蔡易餘 家己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嘉義縣沿海盛產牡蠣,蚵農清晨出海採收,會將一簍簍牡蠣吊到岸上,尤其東石、布袋為當地蚵農重要作業場所,於是易餘與紅姐-姜梅紅議員、黃東岳-東石鄉代表會主席以及徐明勳代表不斷向中央、地方爭取天車式吊蚵機與蚵棚整補作業平台,也在近期終於順利 #核定4000萬元(漁業署3600萬加上縣府400萬),期盼未來漁港設施建置完成後,讓養蚵農更便利!
工程內容包括:
🐟塭港第二漁港蚵架作業平台改善工程
🐟朴子溪出口增設蚵架作業平台
🐟東石舊港增設2座吊蚵機及蚵架作業平台
🐟網寮漁港增設1座吊蚵機
🐟鰲鼓漁港旁吊蚵機改善工程
網寮 港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生長於彰化的柯金源,體驗到工業化、產業發展對生態的可怖破壞力。他的原生家庭,父親家族務農,由於工廠的廢水汙染,使得農田生產的糧食有著品質的疑慮,母親家族是沿海養殖漁業,1980年代因工業發展需求,要填海造陸,養殖地乃被徵收,遂失去生活空間。於是,環境的受害,也連帶造成弱勢族群更大的痛苦。
堪稱臺灣自然生態環境紀錄片代表人物的柯金源,30年來,始終如一地在同一個領域奮戰,他自言沒有倦怠的時間,即使仍舊悲傷、憤怒和無力,包含非但沒有因為報導或紀錄片的探討,改善環境污染,反倒讓受訪者遭受黑道的攻擊等,他仍舊鏗鏘有勁地表示,自己沒有悲傷的權利,必須將那些情緒轉換成保持前進的力量,直到改變的發生、到來。
柯金源認為,這是他長期性的志業,唯有持續不懈,才能創造臺灣將來的可能性。
多年下來,即便有各種挫折與痛苦,但柯金源的絕不停歇,終究累積不少成果,召喚起更多人對環境的關注,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使得對於自然的愛護之心萌芽在社會各個層面。
當發財成為長久以來臺灣某種奇怪的慣性思維時,柯金源直指核心地說明,一旦環境被破壞,譬如空氣、水遭受污染,將來我們反而需要花更多的錢去買健康的水與空氣,這是異常荒謬的決定。唯有此刻設下環境的停損點,讓島國的生態慢慢修復,才不會導致慘烈局面在日後發生。對柯金源來說,這是價值觀的選擇,攸關於臺灣優質環境的想像與其未來。
小檔案
柯金源,人稱柯導、柯師傅,現任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1962年出生於彰化伸港,1980年代以打工方式購買第一部相機,開始記錄台灣自然景貌,而後任職媒體,主跑政經與社運。1990年,因目睹嘉義東石網寮村因颱風淹水39天卻缺乏媒體關注之慘況,決心專注耕耘環境新聞,並開始參與電子媒體。1993年起在平面媒體撰寫環境議題專欄,前後長達12年,共累積超過30萬字的臺灣環境田野調查資料。1998年他進入公視新聞部服務至今,已累積20多萬張環境紀錄圖像、27部環境紀錄片作品。
紀錄片作品有《來自斷層的消息》(2000)、《烏坵》(2002)、《阿瑪斯》(2003)、《彌猴列傳》(2004)、《記憶珊瑚》(2004)、《天大地大》(2005)、《產房》(2006)、《天堂路》(2007)、《前進南極》(2008)、《夢想巔峰》(2009)、《登峰造極》(2009)、《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2010)、《海岸群像》(2011)、《黑》(2013)、《空襲警報》(2013)、《餘生共游》(2014)、《命水》(2015)、《水戰》(2015)、《海》(2016),《前進》(2017)等。亦曾發表攝影個展如《意念的表象》(1990)、《再見海洋》(1998)、《海洋臺灣》(2000)等,並著有《山美-達娜伊谷的傳奇》(2002)、《臺灣水資源脈絡》(2003)、《我們的島》(2006)、《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2018)等書。
1997年起,柯金源入圍與獲得國內外超過一百個重要獎項,其中包括個人入圍七次電視金鐘獎、獲頒攝影與非戲劇導演三座金鐘獎,以「動物救援」獲得NPO媒體報導獎【電視報導首獎】,《獼猴的戰爭與和平》更同時獲得美國【CINE金鷹獎】、美國廣播電視博物館【永久典藏】以及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IWFF兩項大獎與九項優異獎,近年代表作為紀錄片《海》,記錄臺灣近二十幾年來的海洋環境變遷,全片沒有旁白與配樂,以質樸的影像敘事深入海洋。多部作品入圍加拿大、瑞典、印度、新加坡、泰國、中國、西班牙等各國相關影展。
創辦人:馬立群 總編輯: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師:吳姿瑩、林艾德 剪接:徐珮珊
作品提供:柯金源 場地提供: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網寮 港 在 理由伯瘋釣魚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釣魚 #理由伯 #瘋釣魚 #前打 #落入 #台湾釣り #대만 낚시 #Taiwan fishing# 前打ち #落とし込み
與兒子白水湖及網寮半日釣遊

網寮 港 在 #網寮漁港-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早期開始東石漁港是臺灣西部重要的漁船進出港,漁獲甚豐,供應全臺各式海產,近年因港內泥沙有淤積現象而逐漸轉型為觀光漁港 ... From the video description. ... <看更多>
網寮 港 在 看見布袋過溝- 我們的鄰居~網寮村「網寮村」位於東石鄉西南側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網寮 村的地理環境蘊涵著豐富的多元生態,廢鹽田裡保留有具歷史感的木電線桿,此地也是各種魚類、留鳥及候鳥的棲地。 網寮港外壯觀的蚵棚、炫麗的夕陽景緻、庄內的百年大瓦 ... ... <看更多>
網寮 港 在 [釣遊] 嘉義網寮漁港- 看板FishShrimp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時間:2012/10/05 14:00-1800
地點:嘉義網寮漁港
釣竿:POKEE 迅猛チヌ 360/450
捲線器:okuma SLV 23
母線:okuma 前打線 3號
子線:PE 2.5
釣鉤:前打專用鉤 2號/4號
釣餌:約一隻手指大小的白蝦
漁獲:
PS.拍完照全數送回海中
------
從台北到來嘉義也2年了,本來只有在回台北時才會跟朋友出去釣魚。直到最近才興起了
不如來南部找尋釣點的想法,這樣以後也可以把南部列入與朋友釣遊的範圍之內。
今天其實是第二天作釣,昨天先到東石釣過,雖然有遇到友善的在地釣友推薦前打點,也
許是在下技術不足,最後還是打龜收場。昨天作釣時間與今天差不多,只有零星魚訊,判
斷應該是小魚在啄,有兩竿有凹但沒抓準良機,放槍後就沒消沒息了。
今天本來是前往溫港,但是到達後沒看到有人在釣(在北部只要有漁港就有釣客),只見
到當地漁民在工作,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還是決定換個地方。本來想說再回東石拚拚看,
想起有在網路上見到網寮漁港這個地名,就決定了今天的釣點。
網寮是個很小的漁港,主要是以停泊養蚵漁民的漁船(或稱竹排?)。進入後見到有一位
阿北在港內做釣,頓時安心不少!?組好竿後就先從港內開始作釣。剛開始港內感覺沒有什
麼魚在咬之後就往靠外海的邊邊釣,下竿沒多久就拉到一隻石斑,在下沒釣過什麼大魚(
海釣場不算),這隻算是很大了XD
接下來就是欣賞海景的時刻了,慢慢的打到最外堤都是沒消沒息,大概5點時往港口的另
一側釣,這時剛好退潮退到底,水淺到不行,不過吃餌的情況卻突然變好,判斷魚訊應該
是小黑鯛,用力巴一下果不其然巴起來一隻大概三指大小的小黑鯛。這時太陽也差不多已
經完全落下了,天色也快完全黑了,整個港口只剩在作業的漁民所使用的機具有亮光外,
也沒其它光源,然後黑黑的有點可怕,所以今天就決定到這結束了。
最後說說第一次在嘉義釣魚的感想,也許是因為北部都是近海漁船,而這兩天在嘉義的兩
個港口是以養蚵為主,所以漁港的深淺差很多,太淺不太習慣。也有可能剛好這兩天都是
在退潮時的關係吧。雖然總結只有釣到兩隻魚,不過有其一隻拉起來蠻爽的。在野外釣魚
大概就是這樣,有拉有爽XD
南部的釣點探尋之旅當然不會只到這還是會繼續,如果有鄉民想一起玩也可以揪一下,當
然如果能指導一下也很歡迎。
PS.釣魚真的好有趣啊~~~
--
我是胖虎我是孩子王~~我是佐為我是棋靈王~~我是阿葉我是通靈王~~
我是魯夫我是海賊王~~我是和馬我是烘培王~~我是遊戲我是遊戲王~~
我是辛巴我是獅子王~~我是小林我是大胃王~~我是阿里我是拳擊王~~
我是阿兩我是烏龍王~我是佛地魔我是黑魔王~我會回甘我是茶裏王~~
我是貢丸我是打字王~~我是餐廳我是海霸王~~我會伸卡我是建民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217.18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