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蠟筆」是一則怪談系的都市傳說。
聽說有些房子會殘留從前住在這裡的人所遺留下來的意念,像是不捨、愁苦、埋怨、忿恨、委屈、懊悔、憂鬱、酸楚、焦慮不安等情緒。
一般仲介帶客戶看房子的時候,只能憑藉房屋的外觀以及仲介透露的資訊來判斷這房子適不適合住進去,能掌握的訊息十分有限。其實還有一件事情很重要,那就是如果看中意的房子,應該要找機會在不同的時間跟附近的住戶還有店家聊聊天,通常社區裡發生過什麼事,左鄰右舍都會有所耳聞,稍微瞭解一下前一手的住戶或是這棟房子的來歷,是買屋的必備常識。
聽說在城市的近郊有著這麼一棟中古洋房,整體外觀屬於磚造建築,採光不錯而且通風良好,交通環境也相當便利,附帶一提,它的房價相當便宜,條件這麼好的房子感覺好像天降下來的禮物。於是有一對夫婦透過仲介看房,很快地就下定決心買下它,並且在短時間之內搬進去住。
在此之前,這棟房子閒置了很久,也不曉得是什麼原因,但因為房子本身滿乾淨的,沒有堆放什麼陳舊的物品,這對夫婦對於撿到如此便宜的物件感到喜出望外,自然不會去多想,也請了搬家公司把日常需要的物品還有家具,統統搬進了新家,開始全新的生活,就如同好萊塢電影常演的那樣,一切美好得不像是真的,其實從這裡就應該開始懷疑才對,但人們總是會忽略一些細節,選擇自己想看見的部分。
才住進去沒有多久,丈夫在屋內的走廊上發現了一枝蠟筆,它是紅色的,沒有人住的房子,怎麼會出現小朋友塗鴉用的蠟筆呢,這對夫妻並沒有生孩子,所以不可能是他們帶進來的,最有可能的就是前一任房客忘了帶走,可能是小朋友遺落的物品,丈夫也沒多想,順手就把紅色蠟筆扔進垃圾桶,繼續忙他自己的事,就這樣怪事接二連三發生。
過了幾天,這次換成太太在走廊上撿到了紅色蠟筆,可是說也奇怪,屋子的門鎖並未被撬開,窗戶也完好無缺,沒有外人侵入的痕跡,照理說不會有誰惡作劇,刻意把紅色蠟筆遺留在地板上,先前搬家工人來的時候,地板上的雜物都清掉了,印象中也沒發現過紅色蠟筆,所以它為何會出現在這裡,真的教人摸不著頭緒。
丈夫也感到不解的搔了搔頭,明明我已經把蠟筆扔進垃圾桶裡,怎麼還會出現在此,他覺得有點生氣,於是乾脆把紅色蠟筆拿出屋外,走到露天的垃圾回收區把它扔進子母垃圾車裡面,頭也不回的轉身往家的方向走去,並把大門給關上。
接下來的發展,想必你已經猜到了吧。又過了幾天,這對夫妻再次於走廊上發現了紅色蠟筆,社區附近幾乎不見小朋友的蹤影,但他們確認過是同一枝蠟筆沒錯,雖然覺得事情並不單純,可是除了蠟筆之外,也沒有別的線索,於是他們對了一下眼神,決定開始搜索蠟筆掉落的附近,有沒有什麼可疑的地方。
於是發現到牆角的壁紙有剝落的痕跡,而且剝落的地方還不只有一處,顯然因為牆壁受潮使得壁紙與牆面開始剝離,用力撕開一角,裡頭竟然不是磚砌的牆,而是水泥牆,這使得兩夫妻開始有了懷疑,莫非在這棟洋房裡,還有他們原本不知道的隔間,也就是說在可見的屋內,還隱藏了另一個房間,並且被壁紙悄悄的掩蓋住,只不過現在被他們發現了,但他們不知道接下來將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祕密。
這次他們找了工人把壁紙全部撕開,並且開始敲牆壁,想知道裡頭的房間究竟是什麼情況,花費一番工夫,終於牆壁被敲開了,裡頭果然是一個小房間,但空無一物,牆上其實有個木造的小門被鎖起來,鑰匙也不知去向。房內的空氣中飄散著一種異味,很像是死老鼠的屍體在空氣中靜置許久最後乾掉的氣味,令人作嘔,他們在暗不見光的小房間裡,拿起手電筒往裡面照過去,只見房間的牆壁上被紅色蠟筆密密麻麻寫滿了同樣的字句:
「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像是聲嘶力竭,血淋淋的吶喊著。
猜想應該是有個孩子被困在這裡,做媽媽的不讓孩子出去,是基於什麼樣的理由做出這種禁錮孩子自由的動作,沒有人知道,可是從牆上零亂而重複的字句當中可以感受到孩子當時的惶恐、不安、哭泣,無人伸手求援的絕望感,但四處察看,並沒有發現任何小朋友的屍體或是隨身物品。
這則都市傳說會讓人害怕的點在於,不曉得當初被關在這裡的孩子最後有沒有順利的離開,或是孩子是否遭受苛酷的虐待或毆打不得而知,但會讓人聯想到那些被綁架的孩童,他們默默地在某個黑暗的角落等待救援,最後還是遭遇了毒手,尤其像是這種可能被掩埋在屋內的某處,若不是紅色蠟筆的指引,可能真相不會被公諸於世,它讓人有許多恐怖的聯想,便宜的老房子、無端多出了一個被隱藏的房間、可能的受害者、被虐待的孩童,這一連串的元素,很適合被拍成恐怖電影的題材,好萊塢的「厲嬰宅」系列不也是如出一轍。
大部分的都市傳說都有著發源地不祥,聽朋友的朋友如此轉述的性質,很少有這種怪談故事是有明確出處的,根據維基百科的條目記載,這則怪談,是由作家伊集院光在廣播節目中向聽眾朋友公開述說的。對於伊集院光來說,這是完全創作出來的怪談,也是他平日的樂趣之一,能說出令人發毛的怪談故事,對於想像力超乎常人的作家是一項頗具吸引力的挑戰。
只不過透過廣播的傳播媒介,聽眾或許會誤以為是真人真事,於是會告知自己的親友,我從廣播上聽到這麼一則怪談,也有聽眾大概是聽了這集的節目,而把聽來的故事當作親身體驗的怪談投稿到雜誌或社群平台,形成了一種通過「朋友的朋友」聽聞而來的管道,於是擴大了故事的知名度,逐漸形成一則都市傳說。
任誰也不想住進像那樣可怕的房子裡,但怪談的迷人之處,就在於轉述的人會添加自己的想像,讓故事本身有更多豐富的元素,添加其血肉。所以即使原本是一則創作出來的怪談,也因為轉述的人相信確有其事,而增添了可信度,於是像不幸的連鎖信一樣,持續透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將故事的生命力延續下去,或許下次在屋內撿到紅色蠟筆的時候,你也有自己的故事版本可以說了。
文字 / 銀色快手 怪談師、偽民俗學家
我把紅色蠟筆的影片放在留言的第一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觀賞
「維基百科可信度」的推薦目錄:
- 關於維基百科可信度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維基百科可信度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維基百科可信度 在 血。拾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維基百科可信度 在 [轉錄]獨立思考--維基百科可不可信? - 看板NTU-Karate 的評價
- 關於維基百科可信度 在 維基百科可信度怎樣?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維基百科可信度 在 維基百科可信度PTT - 財經貼文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維基百科可信度 在 維基百科的可信程度?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維基百科可信度 在 說書人大戰殭屍,嘗嘗老衲的桃木劍啦! feat. 史前文話(阿前) 的評價
維基百科可信度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港撕裂之下,#維基百科 也淪為 #舉報 、 #割席 的資訊戰?】#回顧 https://bit.ly/3AWeg3x
據Hong Kong Free Press(HKFP)報道,#反修例運動 之後,中文維基百科(Wikipedia)屢次爆發資訊戰。其中香港及內地用戶出現較大分歧,在CGTN、《 #蘋果日報 》、《 #立場新聞 》等媒體的可信度上發生爭議。有內地編輯甚至聲稱要向國安舉報香港編輯。
回顧反修例運動之前的中文維基,其實有不少內地人「翻牆」參與編輯貢獻,這對於他們來說具有怎樣的意義?現實世界中的安全紅線,積年累月是否已經內化成了他們的一種本能? https://bit.ly/3AWeg3x
💪在媒體生存環境愈加惡劣的當下,我們更需要你 #付費支持我們,助力我們產出更多優質深度內容
#端Plus會員計劃:https://bit.ly/2UL1Tqt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香港 #審查
維基百科可信度 在 血。拾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智囊招募】讓你的故事,成為力量!💡
#為健康而相聚 #讓更多人因你而重返生活
⠀
血拾人生團隊成立進入第3⃣年啦!
我們聽過許多人應對血液疾病的歷程,以及如何調適這條"抗癌賽道“中遇過的生理、心理衝擊。不論是自己挺身撐過、親友陪伴,每次遇到的「難題」經過努力找解方,都累積成「珍貴經驗」
⠀
逐漸從健康谷底往上爬的我們,希望讓這段「不愉快的經驗」轉為更有價值的力量!
⠀
👇我們想做
整理血拾人「珍貴經驗」+分享給「需要的病友」
讓大家對陌生的病程、未知的生活影響
有一些「實際經驗」參考,安心定心
⠀
👩❤️👨我們期待「智囊們」的樣貌
⠀1.經歷過血液疾病治療
⠀2.對疾病相關主題挖掘有許多想法
⠀3.喜歡透過文字分享心情
⠀4.常關注其他病友的粉專
⠀5.收到資訊願意探究內容可信度
⠀
🔹計畫內容🔹
⠀
#血拾輔導室 是什麼?
:曾患血液疾病的我們,都經歷過罹癌時出現一大堆艱澀複雜的問題,無從找尋解答。「血拾輔導室」希望集結對「血液疾病的治療」有經驗的前輩、以及具醫學背景專業人員,以一問一答的型式,統整大家的知識精華,方便後進癌友找尋繁雜問題的答案。
⠀
#血拾共筆 是什麼?
:願景是邀集約5-6人的小團隊,開設共筆檔案滾動更新「進入移植室前後」會遇到的任何事情,從物品到飲食、從照護到體能恢復。想成血液移植版的維基百科XD
⠀
⠀
如果你有興趣想了解「血拾智囊計畫」
也希望分享經驗幫助其他病友的人
歡 迎 留 言 報 名!
⠀
#白血病淋巴癌 #化療 #復發 #leukemia #lymphoma #bonemarrowtransplant #血癌 #血拾人生 #血拾人
維基百科可信度 在 維基百科可信度怎樣?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維基百科可信度 怎樣? - 維基百科可信度怎樣? 看起來引經據典頭頭是道, 但是如何驗證真實性. thank you.(閒聊與趣味第1頁) ... <看更多>
維基百科可信度 在 維基百科可信度PTT - 財經貼文懶人包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關於「維基百科可信度PTT」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Fw: [問卦] 維基百科都亂寫的八卦? - 看板Wikipedia - 批踢踢實業坊。 您好,我是中文維基百科的前管理員 ... ... <看更多>
維基百科可信度 在 [轉錄]獨立思考--維基百科可不可信? - 看板NTU-Karat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獨立思考 -- 維基百科可不可信?
https://0rz.net/f610b
by KaurJmeb|KJ (中文維基百科管理員)
隨著維基百科的名聲水漲船高,網路評論家們提高了對這個網站影響力的關切,質
問是否大量、無償的編輯者們可以和付費專業的正確性相提並論?著名的國際學術期刊
Nature,在12月14日的新聞中提出了一些數據,他們請了一些專家學者,將Wikipedia和
大英百科全書做了一些比較。
在這個測試中,由兩個百科全書中找出了42個相同的文章,在不告知審查員出自何處
的情形下,交由他們審查並由其間挑出bug。在審查結果中,總共發現了8個重大的錯誤,
Wikipedia和大英百科全書各四個。許多疏漏、讓人誤解的錯誤表達的內容比約是
Wikipedia:大英百科全書為162:123。(英文維基人又將這個統計做了一個計算,結果發現
,線上大英百科每2KB有3.6個錯誤,維基百科有1.3個錯誤,大英百科每篇的大小約2.6
KB,維基百科每篇的大小約6.8KB。)
在這個測試中挑出的文章,大多和科學有關,而且是熱門的科學名詞,審查員們認為
在兩者間存在的錯誤差距不大,但是在維基百科中的確存在著結構不完整、和另人疑惑的
問題。
但是Wikipedia上發現的162個錯誤可以馬上修改,而大英百科的123個錯誤將會在下
個出版週期才會修改,也許是十年後。(?)
最近在美國發生了一件新聞,某美國前政府官員開記者會,聲稱Wikipedia將他生平
介紹中,植入了錯誤的內容長達四個月之久,在台灣,部分新聞媒體不約而同使用了「可
信度危機」當作這篇報導的標題。而en-wikipedia最近也在編輯自由度上改變了策略,未
註冊的用戶將只能修改文章內容,無法創建新條目(僅英文版)。
如果要KJ對這件事發表什麼看法,那就是很多人還是不知道wiki是可以發現錯誤馬上
修改的平台。
其實我更想說的,是一種獨立思考的態度。
我們受教育,並不是要我們去相信課本上所說的一切,課本只是一個引導,許多更深
的知識都在課本之後,難道228事件就像歷史課本上寫的那樣簡單嗎?看到這樣的描述,
你有沒有懷疑的能力?你有沒有提問的能力?你有沒有找出答案的能力?找出答案之後你
有沒扳倒別人立論、或完整別人立論的能力?這是獨立思考,在我們受教的過程中,老師
們都直接或間接的教了我們這些,但是很多人只學到相信學到乖乖聽話,而沒有學到反向
思考與建立觀點。在Nature的報導中,伊利諾大學資科學系的Michael Twidale說,我們
常視出版品的內容為金科玉律,但仔細審視之後,它其實只有18K,而不是24K的純金。所
以,你看到一篇文章時,你要去思考,你要去懷疑,不管它是來自大英還是來自
Wikipedia。
在Nature的這篇新聞中也提到,Nature訪問了一些人,只有70%知道wikipedia,這些
人中只有少於10%的人會參與修訂。這讓KJ想起了一位已過逝的研究所教授,他在課堂上
嚴格地要求每個人都要對台上的講者提問,他說:你應該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講者這
麼用心地準備演講和你分享這個領域的研究,如果你偷偷把你的想法和問題藏起來,是一
種自私的行為。
和KJ聊維基百科時,可能都會聽我說過這些話,有越多人的加入會讓維基百科的內容
更加豐富更趨平衡;有不同想法的刺激才能讓維基百科更加進步;和越多人分享,得到更
多。
PS:在本文中提到的Wikipedia,主要是指英文版的Wikipedia,中文版的內容跟人家還差
得遠咧!大家加油吧!再怎麼說,華文將是這個世紀全世界人趨之若騖學習的語言!
本文以 cc-nc-nd-2.0Taiwan版權宣告,歡迎轉載。
版權說明頁: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2.0/tw/deed.zh_TW
---
這篇文章光在批兔的8A版,被轉出近百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8.142.17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