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nna Philharmonic New Year's Concert
奧地利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新年音樂會
.
2021年,奧地利維也納愛樂如期舉辦新年音樂會
從1939年開始,這項維也納愛樂所延續81年的傳統,今年是由 義大利指揮家 Riccardo Muti 擔任新年音樂會的指揮,這次他第六度受邀擔任維也納愛樂新年音樂會的指揮,過去曾在1993、1997、2000、2004、2018年合作。
.
本年度,今年因為全球疫情的關係,成為首次"無觀眾入場"的新年音樂會。
奧地利政府針對疫情限制,規定到2021年1月18日之後,觀眾才可以進入藝文表演場所,因此 "新年音樂會" 就無法開放觀眾入場。針對維也納愛樂樂團團員也對於安全健康原則,每天都會做檢測。
因為2021年無觀眾入場,就連每年傳統都會在最後精彩的 " Radetzky March ",會邀請觀眾一起拍手,非常具有參與臨場感,但是,今年是無法有觀眾入場一起拍手這首名曲 " Radetzky March "
.
本場音樂會則會透過網路以及電視轉播到全球許多國家,讓全球愛樂迷共同參與2021年新年音樂會,也沒有被疫情而影響取消今年音樂會
.
今年度演出的曲目如下:
法蘭茲.蘇佩:《芳婷妮莎進行曲》
小約翰.史特勞斯:《聲波》,華爾滋,作品148
小約翰.史特勞斯:《尼可波爾卡舞曲》,作品228
約瑟夫.史特勞斯:《無憂無慮》,快速波爾卡,作品271
卡爾.賽勒:《礦燈》,華爾滋
卡爾.米洛克爾:《揮霍》,蓋洛普舞曲
法蘭茲.蘇佩:〈序曲〉,取自輕歌劇《詩人與農夫》
卡爾.柯姆札克:《溫泉鄉的女孩》,華爾滋,作品257
約瑟夫.史特勞斯:《瑪格麗特波爾卡舞曲》,作品244
老約翰.史特勞斯:《威尼斯蓋洛普舞曲》,作品74
小約翰.史特勞斯:《春之聲》,華爾滋,作品410
小約翰.史特勞斯:《在克拉芬森林》,法蘭茲波爾卡舞曲,作品336
小約翰.史特勞斯:《新旋律四對舞》,作品254
小約翰.史特勞斯:《皇帝華爾滋》,作品437
小約翰.史特勞斯:《翻騰在愛情與舞蹈裏》,快速波爾卡,作品393
(曲目中文翻譯來自高雄衛武營藝術中心)
.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傳統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史上首次(希望是唯一一次)沒有觀眾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抗疫摧毀音樂產業,無論是古典抑或流行——流行已淪為一個貶詞。
Muti已經80歲,第六度擔任新年音樂會指揮。過去每位憑票入場的觀眾,都會期待尾聲奏起《Radetzky Marsch》,因為這是一個台上台下一同創造音樂的難得機會,觀眾終於不需要保持安靜,他們終於可以嘈了,齊齊遵循傳統跟着進行曲的行進鼓掌打拍,把演奏會的氣氛推向高潮。可是今年此境不再。
Muti被問到如何在沒有掌聲的情況下演奏《Radetzky Marsch》,他這麼回答:
「我告訴你一些事情:這曲是在沒有掌聲之下寫的!」
不過,當他聽到黃金大廳傳來掌聲之時,可能會覺得詭異。負責直播的ORF引入互動鼓掌系統,據稱可以實時反饋來自世界各地的掌聲,讓演奏者仍能感受應得的榮譽——這是一個謊言——因為傳播必有時延,世上不會有一隻耳朵可以實時聽到三千里外的聲音。
這是一個失真的世界,元兇是我們一同假裝它沒有失真,假裝一切如常。科技確實可讓人與人的距離拉近,創造仿似親臨其境的視聽體驗,問題是經過長期的潛移默化,人們竟把仿真當成真實本身,旅行反成了旅遊節目的失真版。對聲響的美學理解也是如此,人們以為音樂不外乎是旋律節拍對聽覺毛細胞的陣列刺激,遺忘了它與空間的共振關係,有些東西只能在Live的時候聽得到。耳機不只仿製這種震動,它更經過壓縮重製,同一個YouTube音樂會因應各自的喇叭產生了千百萬種聲音,即使是同一款喇叭也會因為擺位不同而產生不同聲響。然後,我們都在假裝我們體驗相同的東西。
續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5667804
作者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傳統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臺北大學聖誕點燈和管樂節,12月20日下午3時,因天雨一併移到公共事務學院119會議廳舉行 。
三點開始管樂節表演,接著點燈儀式。邀請您於三點入席欣賞音樂會並參與點燈!
第三屆北大管樂節,同樣邀請國內新銳的頂尖音樂家來擔任獨奏。本次邀請的李季鴻老師,留美多年,現在任職於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擔任長號首席,是台灣首屈一指的長號演奏家之一。
國立台北大學管樂團將與李老師共同合作一首長達25分鐘的《丁骨》長號協奏曲,樂團方面有非常複雜的技巧段落,對獨奏者以及樂團而言都是艱鉅的任務,因此這首曲子雖然有名,卻不是經常能夠在音樂會上說演就演的作品。
這一次的曲目安排,除了協奏曲與聖誕樂曲這兩樣傳統之外,因應著由北大社科院USR計畫主持人曾敏傑教授的理念,推出了一系列耳熟能詳又雅俗共賞的曲目。上半場會是知名古典音樂為主軸,帶來英國的第二國歌《威風凜凜進行曲》以及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必備曲目《拉黛斯基進行曲》;下半場北大管則要跨足電影與流行文化,帶來法櫃奇兵與星際大戰的選曲、日本最經典的動畫,如科學小飛俠、七龍珠、海賊王等的組曲。此外,也安排了江蕙與張雨生傳唱至今的經典歌謠。
如果是北大管樂節的忠實觀眾,一定會發現今年的曲目更貼近社區,希望藉由精緻化的流行音樂,達成與社區共榮的目標。如果過往沒有參加過管樂節活動,今年的樂曲安排更是您假日的最佳選擇。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傳統 在 #消息#分享2022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指揮公布與2021 ...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哈囉,朋友們好,先說一下2022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指揮~,在今年音樂會 ... 曲子中部分的旋律來自俄羅斯傳統民謠「喀秋莎」,下面另外準備讓各位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