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歷史,悲劇就會重演!#千萬要記住!
許政維:環保組織一向都只關心自己想要的,不管文化、不管經濟、什麼都不管;指控別人自私自利之際,他們看不見自己也是眼中只有「自我」的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22819544748772&id=1580695095
脫北者冰狼:高度肯定這次環團不溝通的決定,看到藻礁仔扁就對了,公投就是同意跟不同意而已,不得不說環團還比進步人腦子清楚,挾連署書自重幹嘛跟你溝通?
他們本來就不是來解決問題的,很明白把時間用在搞連署書博聲量跟關注這樣才能持續有斗內進來啊,永續社運才是環團的核心理念好不。
但進步人的:「他們都是投蔡英文」「大家都是隊友好好溝通不要吵架」的說法是不是已經不攻自破了阿?
#有時間上中天沒時間跟政府溝通讚讚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69733514592770&id=107376217495168
Marco Chu:比起投票,我比較想呼籲不要再捐款給任何做「永續社運」的環保團體,尤其是訴求可能影響台灣能源安全的環保團體。
台灣正面臨非常重要的產業轉型期,由於全球晶片產能面臨短缺,而同時所有的半導體業者正在努力突破5奈米、3奈米的製程挑戰,可以說接下來的十年是台灣至關重要的時間點。
之所以說台灣有矽盾、在美國的非官方盟邦中佔有一席之地,晶圓代工正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要持續在技術上領先,又要不使用諸多爭議的核能,又不能使用燃媒,以天然氣作為穩定的電力供應方案是唯一的選擇。也是台灣能源安全的基礎。
半導體代工是台灣重要的籌碼,目前環團主推的護藻礁公投除了製造未來的電力不穩定,同時還可能影響台積電在台灣的佈局和規劃。
台灣的資源有限,我們不可能無限制的滿足環團一個又一個的訴求,讓台灣因為能源風險失去矽盾的領先優勢,一旦半導體業失去優勢,保護再多藻礁也沒有意義。在產業處於高風險狀態時,也不會有人去工業港讚嘆藻礁的生態保育。事實上,民進黨執政期間沒有放棄過藻礁保育,桃園市政府與環團達成協議而成立的觀新藻礁保護區,都仍然持續受經費支持並運作。但用盡全力滿足各種反覆訴求的台灣,其實已經沒有任憑環團索求的空間了。
想想是藻礁讓台灣受到國際重視和保護,或是半導體。你就該知道是要繼續浪漫的支持公投,或是停止捐款,將連署書全數撤回,並在公投日投下反對票。百分之九十九的環團辦公室在夏天也沒有放棄啓動冷氣,卻告訴你藻礁比發電重要。世界上沒有任何謊言比這個更浪漫了。
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jurvetson/39188583425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8936918484380&id=543264379
Patato Hsieh:哇哩咧幹,所以當初三接環評就是你們「民間環評委員」自己搞出來的??官方代表只佔1/3,你們還可以投到輸,現在才在永續社運,死皮賴臉,賴到給韓粉核終搭順風車?
修改:我要收回搭順風車這句話,他們是自願給人騎的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18973354592859&id=1473785203
Zohan Narciso:就永續社運,什麼方案都會反對,永遠都無法前進。
今天就是要找能源轉型替代方案才來蓋天然氣接收站的,少來藻礁跟核能無關,環團裝什麼無辜。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9752884634869&id=634529868
沈倉毅:拜託,不要再永續社運
永續人權了
台權會有一堆人關心香港
卻挺拜登
都還會笑使用拜登曲線的人很low
所以,不要再暇挺某些環團
其實,我的文,一直沒有公開我要護藻礁或反藻礁
因為未來的某天,台灣沒有國民党
世界沒有中共,我寧願省一點苦一點快樂一點
但....
現在不行,台灣還沒有辦法
我對2018,2020有太大PTSD
政治的問題,我們政治解決
既然你是撈仔還想裝聖人,台派
林北就請你從台灣先消失
我先把會跟國民党合作團體清掉
(切記,我不說你側翼)
我就請你滾蛋
尤其是永續非核/廢核的團體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8475175908564&id=746738563
【回顧】
方小頁:萬事問臉書:
環團的人最近又去跳舞又去受訪的,到底踩死了多少藻?不是都說幾千年才能長出一咪咪?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65842318340749&id=100047449492980
方小頁:觀新藻礁保育區300公頃,核心保育區禁止參觀;緩衝區每日限額200人進入,需預約;再外圍親水區需走木棧道。園區導覽強烈叮嚀藻礁脆弱,#嚴禁踩踏。
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66609958263985&id=100047449492980
王浩宇:藻礁禁止踩踏。
你先是帶了一大群記者去踩踏藻礁礁體、在上面跳舞拍照說是表演藝術,然後發新聞稿質疑為什麼被禁止進入?
問你呀!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8904060356851&id=1775451270
Patato Hsieh:帶記者進去踩藻礁的人,不是本來就該滾嗎?還要怪別人擋你喔?有點分寸好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18993153127810&id=1473785203
Patato Hsieh:BTW,像我這種從小就被教育要注重生態保護的人,去到海邊是非常小心翼翼,什麼都怕踩到的,因為我自認不是很懂海岸生態,那起碼不要腳賤亂碰
結果潘忠政那樣領銜藻礁公投的人,竟然帶記者去踩,我根本不相信他有多在乎藻礁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18993170008232&id=1473785203
方小頁:要不是民進黨成立了300多公頃的觀新藻礁保育園區,你們這些護礁人士根本拿不出活藻礁的照片來衝連署啊。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66954414896206&id=100047449492980
方小頁:大潭那裡的礁,上面如果還有藻,也會是全世界最耐踩的藻。
應該取名叫做膠頭牌腳藻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66908561567458&id=100047449492980
一「名家論壇》海人/護藻礁,別藉環保之名行政治動員 | 要聞 | NOWnews今日新聞」
一「黎時潮:藻礁與政治」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31846200288783&id=584986081641475
綠色製程英文 在 青創學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當理想與市場相悖,你願意繼續堅持嗎?
「給了對方7次名片都被丟棄,直到第8次對方才記起我們、認可我們,雖然推廣環保理念是一條艱辛、漫長的路,卻是最有意義的事。」
20年前的臺灣,環保意識尚未深植民心,多數廠商仍停留在以石油提煉原料生產清潔劑的時代;羅允俊當時任職於一家日系公司,在日本老闆決定遷廠回國的當下,擁有電子製造業相關背景的父親看準不含螢光劑、漂白劑等成分、不會傷害人體健康、對環境不會造成汙染及負擔的天然洗劑,必將成為未來主流趨勢,因此決心承襲日本的環保精神與匠心技術,並給予羅允俊強力奧援,帶領他踏上充滿無盡挑戰的創業路。
然而,儘管清淨海擁有優質產品,一開始卻無法喚起消費者認同,直到現今環保意識高漲,加上政府大力倡籲、企業積積響應實踐綠色製造與民眾自發性落實綠色消費習慣後,公司才開始走出低谷,迎來一道久違的曙光,「當時的洗碗精只要銅版價,清淨海推出的環保洗潔劑,售價高出市場行情好幾倍。」由於初期消費者無法體會產品伴隨的環保理念,因此市場接受度並不高,讓羅允俊難免產生「曲高和寡」的無力感與挫折感,公司品牌拓展備受阻礙,通路上架也屢遭挫敗,「總被認為是銷售毒藥,浪費陳列空間,每次拜訪店家時,遞上名片後一定要先解釋10分鐘,才不會讓人誤認為自己是做直銷或販賣靈骨塔。」
走出低潮陰霾 迎來成功曙光
為了突破事業瓶頸,羅允俊積極向通路商家宣揚自家企業理念及優質產品,然而理想最終還是敵不過現實考驗,因市場開發窒礙難行,讓他多次萌生放棄念頭,直到某天向父親訴苦,卻惹來一陣嚴厲訓斥後,才讓他重新鼓起勇氣,征服事業重重難關,從此再也絕口不提「放棄」這兩個字。
「創業最困難的莫過於讓消費者認同你的理念,心甘情願掏錢支持我們。」在羅允俊辛勤耕耘、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事業終於迎來關鍵的突破轉機;當時因竹科餐廳需要使用洗潔劑,給了他拜訪竹科管理局的機會,「雖然價錢高了一點,在竹科的上班族應該還是可以接受啊,但你要如何證明你的產品有多好?」這句話彷彿當頭棒喝般,讓他過去從過去行銷的認知中驚醒, 於是他開始將產品送去行政院農毒所進行無毒測試,也積極向環保局申請環保標章及證書、食藥署做檢驗,用成分與數字來印證自家產品是真正的天然無害;順利取得竹科訂單後,清淨海逐漸在公務體系打響口碑,建立穩定的銷售網絡,公司也開始轉危為安、穩步成長。
2012年羅允俊開始投入大量資源與行銷預算,積極運作實體通路,希望將「清淨海」3個字,深深烙印在民眾腦海中;由於清淨海長年秉持對地球環保與消費者的承諾與堅持,提供價格親民的多元化商品,也贏得消費者一致的好評與迴響,為公司樹立優質品牌形象,目前在各大實體賣場與電商通路建構也近趨完整,讓清淨海成為優質的品牌的市場代名詞。
「我始終深信自己是在做對社會及環境有意義的事情,再辛苦都是值得的。」清淨海堅持只做百分之百純天然環保洗劑,從原料採購、製程、產品,都緊緊圍繞著環境永續的核心價值,嚴格把關、不投機取巧、不偷工減料、生產線透明化,以最高標準自我要求,研製最好的產品,更在無形中激發出員工對組織理念目標的強大認同感與凝聚力,讓他每天走進公司,都能清晰感受到滿滿正能量與成就感。
聚焦綠色環保 迎接美好未來
目前清淨海已通過環保署開放國家環保認證標章多達165項的申請規格,遙遙領先同業,而新推出的環保洗車精,更取得臺灣唯一一個環保標章認證,今年也開始配合政府政策,與中油公司旗下的加油站洗車業務全面結合,解決洗車後排放廢水造成環境汙染的問題,不僅成為業界環保先驅,更躍居領導品牌地位。
除了積極落實綠色企業理念,羅允俊也致力以人性化管理,將清淨海打造成幸福企業,營造和諧、團結的工作氣圍,更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以身作則帶領員工和其眷屬長期投入植樹、淨灘、認養河川、捐助弱勢團體物資...等公益活動,用行動徹底實踐,企盼能為下一代承諾一個永續的美好生活。
清淨海的公司英文名Seamild,涵義是溫和的海,而羅允俊最重大的使命,就是為地球守護這一片清淨的海洋;忠於自然,源於自己的初衷,20年來對環保的堅持與傻勁,終於成就了現在的事業榮景,「創業一定要趁早嘗試走一條跟別人不一樣的路,才能創造出企業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羅允俊說,「夢想雖然會讓你充滿熱忱向前衝刺,但現實的殘酷,往往會像冷水般不時澆熄你的熱情,要找尋折衷之處,必須從細微處著手,放大自己的格局,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一條路,而那一條路,只有你才能走。」
#創業誌
#清淨海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羅允俊總經理的創業故事
綠色製程英文 在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科技加油站】臺灣企業如何探索國際循環經濟商機?
近期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發展趨緩,臺灣企業如何在這波疫情中,能順利轉型再出發呢?
「循環經濟」便是近年各國都相當關注的議題
2016年蔡英文總統在520就職演說上宣示「要讓臺灣走向循環經濟的時代,把廢棄物轉換為再生資源」後,循環經濟儼然成為國內的熱門趨勢,這波全球性的趨勢必將改變企業既有的經營思維,更是臺灣企業的挑戰與商機。
循環經濟不只是為了迎合環保,而是企業從成本、風險、領先性上追求「有利可圖」的一種創新商業模式。
想知道如何落實綠色製程管理,維持企業的競爭力嗎?
詳見 https://reurl.cc/kd1x3G
🔎因應疫情產業相關的中小企業紓困方案請參考
https://reurl.cc/yZrdKM
亦或撥打1988紓困振興專線
#防疫加油 #臺灣加油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與您一起對抗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