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來點… 台博館推飲食展覽與永續議題對話
文化中心/綜合報導
你在哪裡?你都吃了什麼?#國立台灣博物館 即日起至2022年10月30日於南門館推出「#永續年夜飯—人類世的餐桌」特展,以「#台灣多元族群的節慶飲食」、「#年菜與他們的產地」、「#看不見的年夜飯」及「#永續的餐桌」等單元,鼓勵大眾重新想像人、節慶餐桌與大自然的關係。
台灣擁有多樣的地理與生態環境,造就各地豐富而不同的餐桌風景與飲食文化,當中蘊含現代科學難以捕捉的在地智慧。例如Makuta’ay(港口部落)與海共生的飲食文化、都市可食地景計畫、「綠色保育標章」的農產認證及友善環境的水產養殖等等都是值得推廣學習的永續方案。
綠色港口認證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PTT #鄉民 表示:
「罵新疆棉的覺青:zzz」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開到外海就露出真面目了」
「讓我們先支持新疆好嗎」
「總統府:遠洋漁業改革刻不容緩」
「結果漁民補助最多」
「呵呵,彎彎還可以笑新疆棉啊?血汗魚吃了沒」
「貓英媽祖婆:漁船會自律 一定是外勞自己有病」
「我們政府抗中保台 其他的事情不要太嚴格」
「台灣慣老闆又出名了」
「綠畜政府加農漁民補助的新聞不知道還有沒有綠畜記得唷」
「請政府不要帶風向,勞動部不要裝死」
「沒事兒 檢討新疆比較重要」
「黑道治國的國家, 還能奢望DPP改進什麼??」
「洨英政績+1 又讓國際看到台灣了 超棒」
「在我大DPP執政下,台灣自己人都不受政府保護了,要你吃爐渣吃萊豬了,還希望政府會保護外國勞工嗎」
「台灣老闆壓榨勞工聞名全球,讓世界看見台灣,真是笑死」
連續工作最高28小時、數十名工人搶食只有3-5人的飯菜、受了傷只能用過期藥,有人被電擊胸口雙腿廢掉無法走路、有人被船長打死以後屍體跟漁獲冰一起──2020年9月份,美國公佈之「童工或強迫勞動生產之貨品清單」首度列入台灣遠洋漁獲、成世界認證「血汗海鮮」,而今(6)日監察委員王幼玲、王美玉、蔡崇義發佈調查報告與多名外籍漁工第一手證詞,字句血淚。
2019年綠色和平已示警「海上奴役」 各部會卻拖到2020年被美國列血汗海鮮黑名單
據監察院報告,迄2020年9月底,台灣遠洋漁船計1106艘、境外聘僱外籍漁工人數約2萬2000人,這些漁船在世界三大洋作業、使用全球32個港口,顯見台灣是遠洋漁業大國──然而在此同時,台灣也因「血汗漁船」問題屢遭國際關注、重創國家形象。
血汗海鮮成國恥!打死漁工屍冰魚櫃、電擊胸口廢掉雙腿 美國點名台灣「漁獲黑名單」
https://www.storm.mg/article/3658412
綠色港口認證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DNV獲得1,770萬美金的合約,以支持台電公司最大的離岸風電廠開發計畫(03/23/2021 DNV・GL)
★ 編按:很重要,所以要一在的重複強調,讓所有的朋友們清楚掌握這樣的訊息:
台灣推動國家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發電,所可以帶給台灣的,絕對不僅僅是提供低碳、潔淨、永續的再生能源綠電這單一面向而已,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連帶地將台灣的產業技術水平向上提升,跟國際高度接軌,擷取先進的關鍵技術,並且實質的帶動本土的供應鍊同步茁壯成長,創造更多的在地就業機會與本土經濟產值,更不用提,能源轉型所創造的乾淨綠色能源,對於我們國家環境生態,民眾健康,以及符合國際間日益高漲普遍的,對於所有產業供應鏈以及國家減碳、減排的硬性要求的大趨勢。
台電公司選派DNV為300MW離岸二期風電開發計畫的總顧問
DNV, 為一個獨立的能源領域專家及驗證供應商,日前已簽署一個合約總值1,770萬美金(1.5億挪威克朗)的總顧問案,為台灣電力公司離岸二期開發計畫提供技術諮詢。本案為台電公司所獨立開發的項目中,目前為止最大的離岸風電廠。
本合約執行期間將持續至2025年下半年,屆時,DNV之國內外專家將於風電廠施工期間,支援其專案工程審閱及海事協調。合約將橫跨整個專案生命週期,一直到後續的試運轉,其中包含設計審查、製造監督和施工監造。目前本案之細部設計將預計於今年完成,並於2025年第三季開始試運轉。
DNV並將與台灣本地的工程顧問公司 – 吉興工程顧問公司(Gibsin)緊密合作,並分享最佳的執行經驗及知識。
“我們與DNV的合作從幾年前開始,憑藉著兩家公司豐富的文化及技術專長,我們將為台灣乾淨及綠色能源發展做出貢獻”,台電公司副總徐造華先生表示,“這是兩個組織在市場上擁有相同目標,進而組成夥伴關係的真實證明,台電和DNV完全致力於台灣政府為促進本土化和建立在地能量所做的努力。”
DNV能源系統部門亞太區經理Brice Le Gallo表示,DNV很高興在台電公司最大的離岸風電廠中發揮所長,他說:“這次的合作,說明了為什麼我們決定合併DNV的能源和石油與天然氣部門。這次的部門合併使我們在離岸相關計畫和海事協調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進一步確保了專案可順利執行。我們廣泛且專業的知識,幫助我們獲得了DNV於再生能源領域,目前為止總額最大的單一離岸工程專案。
如何加強台灣本地的離岸風力部門發展
DNV正在協助包括吉興工程在內的幾家台灣公司,準備使其從再生能源行業發展中受益。包括提供最先進的施工技術,這些技術是DNV過往於全球能源系統客戶的合作中獲得的。
台灣將成為亞太地區第二大離岸風電市場。台灣的目標是2025年前將再生能源之發電占比達到20%。屆時,計劃從離岸風電獲得5.7GW的裝機容量,其中包括彰化二期和台電公司較早的彰化一期109.2MW。台灣政府並希望在2026至2036年間再新增10GW的離岸風電裝置容量。
DNV台灣再生能源諮詢部門負責人張明輝先生表示:“我們致力於幫助台灣和其他國家的本地開發商評估風險,並協助他們實現再生能源的建置目標。根據我們的經驗,與本地公司合作可以消除業務執行中的一些不確定性。”
例如,DNV正協助全球各地的離岸產業,將建造大型離岸風電場所需的開發時間從7年減少到5年,甚至更少。 “在世界各地建造和安裝離岸風電場的經驗,以及港口和基礎設施等相關配套的開發經驗,都可以幫助簡化此類的建置流程。這將有助於帶動亞太區周邊離岸風電市場的發展(例如在日本,韓國和越南),DNV的團隊也正在這些市場上提供協助。”張明輝先生總結說。
編者註
DNV在台灣已營運超過30年,於台北和高雄皆設有辦公室。該公司於2012年藉由海洋竹南風場開發計畫,開始涉足台灣可再生能源領域。
關於DNV
DNV是保障服務和風險管理方面的獨立專家,業務遍及100多個國家。憑借其廣泛的經驗與深厚的專業知識,DNV推動安全與可持續績效的發展,制訂行業基準,啟迪並發明解決方案。
無論是評估新船設計、最佳化風電場績效、分析天然氣管線的傳感器數據,或是認證食品公司的供應鏈,DNV都能讓客戶及其利益相關者在做出關鍵決策時充滿信心。
憑藉捍衛生命和財產、保護環境的企業宗旨,DNV幫助客戶與全世界應對當前面臨的挑戰與全球能源轉型,為許多世界上最成功、最具前瞻思維的公司提供可靠的意見。
在能源行業
DNV通過諮詢、監測、驗證和認證服務,為整個能源價值鏈提供保障。作為世界領先的獨立能源專家,該保障提供商幫助相關行業和政府應對能源行業在全球和各地區發生的許多複雜、相互關聯的轉型。DNV致力於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並支持客戶更快地經歷過渡期,邁向深度去碳化的能源系統。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dnvgl.com.tw/news/page-198412
♡
綠色港口認證 在 臺中港- 恭喜臺中港取得GPAS認證 港務公司繼107年度由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綠色港口認證 (GPAS)是由亞太港口服務組織(APEC Port Service Network, 簡稱APSN)辦理的亞太地區專屬綠色港口推廣機制,是亞太地區整體綠色發展的計畫之一,及港口間互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