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治療活動】視知覺延續篇👀
多謝「經濟日報副刊-親子廊」📰嘅訪問,等OTmama可以透過傳媒介紹下什麼是「視知覺/視覺感知」同有關嘅訓練活動比更多人了解,原來同小朋友日常生活跟學習係息息相關架!🤗
今日新鮮出爐架👏👏👏,平時OTmama都好少買報紙睇,都晨早去買返份「經濟日報」留念下,想了解更多,不妨回顧下OTmama早前嘅貼文,黎緊我會將其餘嘅視覺感知能力再詳細交代一下比大家😊
💡記得讚好本專頁👍
www.facebook.com/doublecute.otmama
同時訂閱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qTcxtZmpjKp6ycAQNRahA
#訪問嘅電子版將於2星期後網上免費收看
#雙翹真係好上鏡
#停課又係時候諗多少少活動比雙翹消磨時間
#職業治療 #視知覺 #視覺感知 #學前教育 #停課活動 #抄寫 #學習 #自理 #遊戲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副刊 在 意大利衣食住行- KK Life in Ita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7月25日香港經濟日報(副刊)
Today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多謝Fiona一早交功課
我會買多份送俾我媽媽作紀念
經濟日報副刊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年輕記者加油]
第一個主動找我做訪問的記者,來自經濟日報副刊.我好奇問她:「你怎麼知道我?」她說,四年前,我和另一作者張婉雯在尖沙咀一間書店辦講座,談諾貝爾文學獎白俄羅斯女作家亞歷塞維奇的作品,這麼冷門的題材,吸引了只有二十人來.
她說:「我當時還是學生,聽了你們的講座,記得妳,開始留意你.」對於以前微小的事,無意識地打動別人,然後別人回饋你播下的種籽,這種相遇,總讓我心頭溫暖.
整個早上我們談天,談記者,談出書.她和另一位記者一起來(是我的學生呢!)我們談到這個年代年輕記者的困惑.如何才能回應機構和讀者的期望,硬着頭皮學習制作多媒體的壓力,思考着副刊記者可以如何面對洶湧的時代.
她們交出了我的人物專訪,感謝。經濟日報的讀者我甚少有機會接觸.連做銀行界的朋友都說,在報紙看到我.希望這位有心的年輕記者,可以堅持下去,做有意思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