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重練的全新憲法 🇨🇱
「你也想要一部去除威權印記的全新憲法嗎?」因首都地鐵票價調漲而起,延燒成全國性大抗爭將近一年,累積數百人被軍警鎮壓打爆眼珠、至少31人因衝突喪命...之後,曾以長年獨裁統治為代價換來「經濟奇蹟」之名的南美國家——智利——25日晚間終於以78.3%的壓倒性結果,確認將「重新制憲」,以全面取代由獨裁者皮諾契特所制定遺留的「威權時代舊憲法」。消息出爐後,智利全國上下皆進入了狂歡狀態,歷代的民主鬥士、發動抗爭的學運青年、朝野主流政黨,甚至是一度派兵鎮壓、最後卻同意示威訴求「重新制憲」的現任總統皮涅拉,也都以「民主的勝利!智利歷史轉捩點的一天」來向智利全國人民道賀致敬...儘管歷史的轉變進程與掌權階級的政治算計,仍留下了許多「暗招伏筆」與不確定因子。
2020年的「智利制憲公投」,原本是因應2019年智利10月全國示威大抗爭的政治和解承諾。其原本預設的投票日,本來設定在2020年4月,卻因武漢肺炎疫情嚴重,而一路順延到了10月25日。儘管過程中有疫情恐慌與議題熱度退燒的打擊,但最終投票率依舊過半、總投票人數亦高達755.8萬人,清楚地創下了智利民主化以來的最高投票人數紀錄。
在公投選票上,智利民眾需要回答兩個題目:(1)請問你「是/否」同意制定全新的智利憲法?(2)請問你支持「全民直選制憲委員會」還是「混合式制憲委員會」?
根據智利中選會的計票結果,78.3%的智利選民支持「重新制憲」,79%的選民支持「全民直選制憲委員會」——因此根據公投決定,智利將在2021年4月舉行特殊選舉,全民直選出155名制憲委員。之後,制憲委員會將以1年為期、可順延一次但不得晚於2022年6月提出「新憲草案」再交全民公投決定。
「我們吶喊了30年了,終於終於終於...智利人民終於可以擺脫皮諾契特的威權鬼魂了!」在公投壓倒性過關後,首都聖地牙哥的中心地標「義大利廣場」,也瞬間湧入了數以萬計的狂歡民眾,眾人施放煙火、拍手大笑,然後高聲合唱著智利的抗爭金曲《被遺落者之舞》(El Baile De Los Que Sobran)。
《被遺落者之舞》是1986年、皮諾契特執政末年的智利民歌,內容以輕快的旋律講述年輕學子「追求夢想人生的徒勞無功」。因為在威權政府的填鴨教育下,學生們不被允許多想;真正的教育與階級翻身,又總被那些菁英權貴給壟斷,社會要求你竭盡全力、卻總不正面告訴你在這場階級遊戲裡,「魯蛇」絕不可能翻轉階級——無奈的歌詞正好諷刺了皮諾契特推行的「經濟新自由主義」,是如何重新定義了所謂的「機會」與「公義」。
智利當前的憲法,是皮諾契特在1980年過關的「威權舊憲」。儘管當皮諾契特於1990年下台、智利展開民主化進程後,歷代政府先後推動了30幾次修憲,關於集權崇拜、歷史不義的種種條文,已大多被刪除或修正。但關於經濟、預算與萬事私有化的「芝加哥男孩原則」(借代新自由主義經濟實驗),卻始終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經年累月下來後,智利的整體經濟數據與財政健康雖是拉美最佳,但財富集中與社會階級流動卻是徹底被卡死,幾無活路。
為了確保自己的芝加哥男孩實驗不會被「未來」給推翻,皮諾契特留下的憲法埋下了大量的制度伏筆。之中包括極高的修憲門檻、排擠小黨與獨立派的特殊選舉制度。直到今天,相關的新自由主義方針,仍是不可挑戰的國家神諭——小則教育學費、日常生活費高度私有化;大則財團治國、貪腐滲透侵蝕國家政經財政,卻都無法可管無力究責——最終,國家憲法保障了坐擁資源者的競爭力,但卻無法相應滿足國民對於公義與平等的冀求。
這也是2019年聖地牙哥地鐵只有3.3%票價漲幅,卻突然引爆全民怒火,進而促成國家憲政轉型的背後原因...但推動歷史的過程,真的有那麼線性與直觀嗎?因為智利保守派與同樣崇拜新自由主義的總統皮涅拉,也同樣仍留下了許多制憲伏筆。
智利憲法公投原本應該在今年4月公投投票,明年4月選出制憲委員會。然而當公投因疫情蔓延而延期半年後,制憲委員會的全民直選時程並沒有相應推遲——換句話說,智利各界只剩半年,得馬上推出憲改委員名單。
此外,155名制憲委員會的提名與選舉,將採用名單比例代表制。雖然選委的組成名額有「男女性別各50%」的保障條件;但卻沒有設定原住民比例,也沒有各自依照可能的憲法領域再細分專業編組。因此在時間匆促的背景下,智利專家輿論大多認為:就算是民眾直選,制憲委員仍極容易被傳統「大黨聯盟」壟斷多數,進而挾持由上而下的制憲方向與結構。
由傳統左右政治聯盟來「間接主導」修憲名單,雖不盡符合智利社會的改革想像;但對於大型財團與國際市場,卻是智利憲改的最後保障——像是芝加哥男孩的大本營,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就以〈智利的自殺任務〉為評論標題,質疑當前的憲改氣氛,很可能重新拖回拉美流行的「民粹式社會主義」,進而摧毀智利自皮諾契特以來的經濟自由化成果,反讓過往的「政治犧牲」變得毫無意義。
不過就現實層面而言,皮涅拉總統與智利的傳統左右大黨,則都希望透過「順應民心」的方式,暫時平撫社會的反菁英情緒。畢竟2021年11月,智利仍將迎來總統與國會大選,「2022新憲公投...只算是『後面的事』。」
Photo:AFP
#Aprueba #同意 #同意啦那次不同意 #智利 #Chile #公投 #plebiscito #轉型正義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完整文章請見: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09183/ 美國股市三大指數戲劇性的大跌,拖著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一同下水,堪稱是全球金融市場最糟糕的一週。美股的翻黑,分析師們一一跳出來發表意見,話題始終環繞著中國打轉。 中國在全球經濟的影響力隨著改革開放、全球化和...
經濟新自由主義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南美 #智利 #貧富差距 #自由民主
智利抗爭一周年🇨🇱
>>>2020年10月18日,智利首都 #聖地牙哥 湧入了數萬的抗爭者,眾人一方面要紀念去年此時「智利10月大抗爭」的一周年;一方面也是為了7天後、歷史性的10月25日「智利制憲公投」預熱衝刺。
>>>被燒毀內殿的聖法蘭西斯科.博爾哈天主教堂,又名「智利卡賓槍騎兵教堂」(La iglesia de los Carabineros),是智利國家警察用於各種儀式與忠烈婚喪的宗教禮儀場地。
>>>儘管智利後來在1990年代展開了漫長但相對和緩的民主化進程,但貧富不均與 #社會階級流動 困難的狀況,卻仍因為過往「#經濟新自由主義」的財團方針,屢屢引發政治危機。像是在2019年因首都捷運票價漲價的學生抗議,就因警察暴力執法與政府鎮壓的強硬手段,最終演變成了燒遍全國的10月大抗爭——當時的政治衝突雖然一度接近革命,但最終仍在政府讓步、展開社會溝通、並承諾公投展開「#新憲法制定程序」下暫時緩解。不過智利警察與民眾之間的高度仇恨與不信任感,卻也自此成為彼此難以化解的對抗心結。
經濟新自由主義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警察教堂放火 🇨🇱
「誰降了惡火?誰觸怒了天條?」2020年10月18日,智利首都聖地牙哥湧入了數萬的抗爭者,眾人一方面要紀念去年此時「智利10月大抗爭」的一周年;一方面也是為了7天後、歷史性的10月25日「智利制憲公投」預熱衝刺。儘管示威活動大致和平,但警民之間的緊張對立最終仍擦槍走火,演變成激烈的街頭武鬥。過程中,聖地牙哥市中心的巴克達諾廣場成為了暴力熱點,1876年建立的歷史建物——聖法蘭西斯科.博爾哈天主教堂——也在媒體眼前遭「示威者」攻陷、縱火焚毀。歷史教堂被毀後,不僅極度震驚的智利天主教會與智利警察,全都大力譴責「示威失控的暴行」;但在後續的新聞追蹤中,卻出現了令人困惑的複雜進展,而究竟又是怎樣的理由與可能動機,才會變成放火燒教堂?
被燒毀內殿的聖法蘭西斯科.博爾哈天主教堂,又名「智利卡賓槍騎兵教堂」(La iglesia de los Carabineros),是智利國家警察用於各種儀式與忠烈婚喪的宗教禮儀場地。此地原本建於1876年,但後來因為年久失修與聖地牙哥市中心的都會擴張,因此在1960年代一度遭遇「被都更」的命運,所幸在教會、智利大學學者與鄰里信眾的奔走下,最後才憑「交接給國家警察使用」為交換條件,以公署之姿免除了被拆命運。
由於國家警察的特殊使用地位,教堂才獲得了「智利卡賓槍騎兵教堂」的綽號。然而教堂轉型的交接期間,智利卻於1973年9月11日爆發了軍事政變,在美國政府的「兀鷹行動」支持下,由皮諾契特將軍(Augusto Pinochet)奪權,展開了長達26年的獨裁恐怖統治。而原本用於保護治安的警政單位,亦被吸納為追捕異己與白色恐怖的鷹爪系統。
不過與同期進入軍政府統治的阿根廷、巴西不盡相同的是,智利的天主教會在1973年政變當下與皮諾契特掌權期間,相對沒有一面倒地支持「獨裁統治」。譬如在阿根廷的「骯髒戰爭」期間,阿根廷天主教會就遭後世控訴「對軍政府暴行默不作聲...甚至配合迫害學生與政治犯」;但智利天主教會仍在一定空間之內出手,庇護被迫害的異議人士,甚至在皮諾契特當權末期,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都曾公開批評智利的恐怖獨裁,進而鼓勵了智利在80年代末期的民主化運動。
儘管智利後來在1990年代展開了漫長但相對和緩的民主化進程,但貧富不均與社會階級流動困難的狀況,卻仍因為過往「經濟新自由主義」的財團方針,屢屢引發政治危機。像是在2019年因首都捷運票價漲價的學生抗議,就因警察暴力執法與政府鎮壓的強硬手段,最終演變成了燒遍全國的10月大抗爭——當時的政治衝突雖然一度接近革命,但最終仍在政府讓步、展開社會溝通、並承諾公投展開「新憲法制定程序」下暫時緩解。不過智利警察與民眾之間的高度仇恨與不信任感,卻也自此成為彼此難以化解的對抗心結。
「不喜歡警察是一回事...難道就可以燒教堂嗎?」在聖法蘭西斯科.博爾哈教堂被燒後,相關爭議與辯論不僅在智利國內沸騰,就連其他國家的教會媒體也都對於聖地牙哥的「極左派暴行」痛心譴責。然而隨著事件調查的持續,除了「單純暴動」與「無政府主義者的惡意破壞」外,智利媒體之間卻也傳出各種複雜卻又模糊的事件陳述。
像是在《法新社》回傳的火場照片中,就能看到一名蒙面的示威者,在卡賓槍騎兵教堂內,揮舞著一面「馬普切民族旗」——馬普切人(Mapuche)是南美州西南部、分散在智利與阿根廷的美州原住民。在西班牙殖民時期,馬普切人的傳統信仰與種族身份,時常遭到征服者與傳教士聯手同化的文化迫害;而到了軍政府統治時期,智利與阿根廷政府也陸續透過強制手段驅逐馬普切人,並將其傳統領域以「國有地放領」的形式,成批出售給財團開發。
儘管在民主化時代後,馬普切人的原住民權與歷史正義問題已逐漸被重視,但傳統領域變成財團農場、富豪渡假村、或頁岩氣田的土地權問題,卻仍不斷引發官民衝突,至今仍是智利與阿根廷無法真正和解的歷史傷口。
但揮舞馬普切旗的,就真的是馬普切人嗎?在教堂的縱火現場,警方也逮捕了另一名身份爭議的「暴徒現行犯」——一名服役於智利海軍的「現役軍人」——相關消息已由智利國防部出面證實,確認被捕的縱火犯是一名效力於海軍航空兵基地的士官。
儘管全案已進入軍法調查程序,但「軍人被捕」的消息,卻在左翼示威組織中引發了各種「臥底內鬼」、「軍警聯手自導自演」的陰謀揣測與疑慮。這一方面顯示了政府與街頭群眾之間的高度不信任,二方面也顯示了社會撕裂後的政治和解,沒有想像中的容易。
智利的憲法公投將於10月25日舉行。根據當前民調顯示,智利超過7成的民意都認為應當制定新憲法,以取代由皮諾契特將軍於1980年強行過關的爭議舊憲法。但在周日公投過關後,智利預計還要1~2年的制憲討論與接續公投。因此不少左翼與反對派都懷疑,這可能是右翼總統皮涅拉「爭取時間...敷衍民意反抗」的緩兵之計。
Photo:AFP
#智利 #抗爭 #教堂 #馬普切 #Mapuche #警察 #公投 #轉型正義 #歷史 #天主教 #示威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經濟新自由主義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完整文章請見: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09183/
美國股市三大指數戲劇性的大跌,拖著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一同下水,堪稱是全球金融市場最糟糕的一週。美股的翻黑,分析師們一一跳出來發表意見,話題始終環繞著中國打轉。
中國在全球經濟的影響力隨著改革開放、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區域經濟體系的建立,作為全世界最重要的消費和製造市場,它的一舉一動牽動整個世界。在中國國家主席習進平政府推動的一帶一路經濟方針、鞏固中國經濟勢力的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更是把主要國家串連在一塊,說是中國一打噴嚏,世界就感冒,一點也不誇張。
隨著24日,中國股市「黑色星期一」震撼地下跌近9%,台股放寬漲跌幅限制後,週一也大跌超過500點;日股、港股無一不是隨著震盪大跌。全球金融市場彼此的連結,隨著新自由主義帶來的自由貿易、跨國企業、經濟全球化,國與國之間聯繫變得更加緊密,同時也成為全球市場的內部危機。市場中的小投資人,不想要荷包憑空蒸發,可得睜大眼睛,仔細地看個清楚了。
諮詢顧問: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策略分析師 顏承暉
鉅亨網總主筆 邱志昌
關鍵評論影音粉絲團開團囉!更多優質影音好內容,趕快按讚加入:https://goo.gl/KTbcz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