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韓晶片競爭,再贏韓國下個10年?】
手機、電腦、汽車或軍事設備必備的晶片💿,
不僅是生活必需品,更是重要的戰略物資,
晶片產業已深刻影響全球地緣政治,
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約4,260億美金,
需求量僅次於石油,半導體也被認為正逐步取代石油的戰略地位。
台灣半導體產值及能力與韓國在伯仲之間(全球產值台佔19.7%,韓佔15.9%),
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的資料,
全球 80% 的晶片產能目前位於東亞(台韓),凡是任何想要發展數位產業的國家,
都勢必得和台灣、南韓購買晶片。
經濟學人稱台韓晶片產能是21世紀的「荷莫茲海峽」(能源咽喉),
彭博則認為台韓半導體業堪比OPEC。
➢領先全球的台灣晶片代工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地位,
主要來自於台積電,台灣的晶片代工業者去年營收占全球同產業63%,
(南韓18%,其他13%,中國大陸6%)
其中台積電就佔54%,更重要的是,
台積電所生產的晶片,
都是使用在最先進的科技產品上🏆。
台積電在去年為全球首家量產5奈米晶片公司(目前只有台積電、三星有能力生產5奈米晶片),
👉3奈米晶片預計今年下半年試場,明年進入量產,
👉2奈米晶片也預估在2023年進行風險試產。
台積電榮譽董事長張忠謀,認為台積電成功,台灣人才佔有很重要因素。
晶片代工之外,封測全球市占率超過30%,同樣位居世界第一 ,
IC設計則佔21.7%位居第二。
➢韓國晶片代工全力衝刺中
韓國除了有全球領先的記憶體產業外,
也有全球第二的晶片代工。
在今年韓國最大的晶片代工三星集團衝刺晶圓代工部門,
南韓平澤新擴建的5奈米廠6月新增產能,
並在6月底宣布3奈米晶片試產成功,
稱要再10年內超越台積電,
👊誓言在2030年成為系統半導體龍頭,
三星原先試產計畫和台積電一致,
但近期動作頻頻,除了提早試產外,
並擴充先進製程5奈米產能計畫,
宣布將加碼投資邏輯晶片事業171兆韓元,
看得出三星集團欲在晶片代工產業發展的野心,#業界高度關注三星及台積電兩強競爭態勢。
➢韓國政府K-半導體戰略,
欲建全球最大半導體基地🧭
美國與中國科技貿易對立下,
韓國政府也意識到半導體競爭已從企業間轉變為國家間競爭,因此認為有必要官民合作一同因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今年5月,
文在寅美國拜登會面,晶片換疫苗,
強化美韓在半導體產業方面的合作。
也在5月韓國政府公布「K-半導體戰略」,內容包括要在未來10年韓國政府將投資 #510兆約韓元(12.6兆台幣),
將挹注給三星及SK海力士等153家企業。
目標2030建設韓國為全球最大、最先進的半導體供應鏈生產基地。
韓國政府全面支援半導體產業發展,
除了鉅額投資外,還包括供租稅減免、擴大金融和基礎設施等支援,
具體措施包括:
✅企業研發投資可扣抵稅率提高至50%。
✅提供特別資金支援設備投資
✅放寬處理化學物資的法規
✅制訂「半導體特別法」
✅10年培育3萬6000名專業人才
韓國的K-半導體戰略,要由西側的七大城市連結至東側的五大城市,形成K字型地帶,要發展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基地」;在強化基礎設施中包含水電、法規及財稅的保障,要轉變韓國為「適合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國家」。
➢台灣應將半導體提升至國家戰略,
正視缺電、缺水及缺才問題📣
雖然台灣與韓國相比,
在半導體上有較完整的產業鏈,
但國際半導體產業由原本專業分工模式轉變為各國自建晶片製造產業,對以專業代工為主的台灣半導體產業,將面臨新的競爭。
但面對國際來勢洶洶的挑戰台灣一刻也不能鬆懈🥺,台灣在半導體發展的隱憂包括:缺水、缺電及缺才等問題。
#缺水
半導體產業需要大量的水電,水電能源供應不穩定,也足以威脅產業發展,
亦突顯台灣關鍵基礎建的脆弱🚧。
今年逢73年以來最大的乾旱,
中部地區實施長達61天「供5停2」限水,
雖然尚未影響半導體產業,但在極端氣候影響下,未來也可能發生更嚴重情況🤦,而蔡政府的因應做為竟是開放科學園區鑿井。
#缺電
在電力方面,五月無預警跳電,兩次分區限電,都暴露嚴重的電力供給問題🔌。2025年蔡政府的非核家園時間迫近,政府規劃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20%,目前再生能源只占5.8%,進度嚴重落後,而蔡政府的做法竟是砍樹種電。
#缺才
除了關鍵基礎建設之外,
「缺才」是最嚴重、最棘手的問題。
現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認為,台灣半導體業最大問題是缺才,而問題的根源在每年研究經費不足,導致願意在此領域深入研究的教授數量不足,相關研究也不夠。另外隨著台灣少子化,理工畢業生年年減少,人才缺口大擴大,再加上AI、軟體領域發展以及國際晶片自主風潮的搶才,更使半導體業人才缺口雪上加霜。若欲維持台灣目前的半導體產業榮景,如何穩定提供高端研發及晶片設計領域的人才投入是當務之急。目前經濟部推動的「埃米計畫」預計未來每年能新增1萬半導體人才,僅勉強補足產業缺口,但人才培育需要時間,且過國內起薪普遍低於競爭國家,以及少子化影響,是否能真能提供預期的畢業生進入產業,仍值得關注。目前看到最積極的作為,就是下架人力銀行中國大陸職缺。
我們看到韓國政府傾國家之力,
奮力協助辦導體產業,
韓國總統直接肩負起談判的責任,
積極的布局半導體產業的海外設廠。
台灣雖然在半導體有領先的基礎,但是在棘手的缺水、缺電及缺才問題上,都無法提出有效的解方。在政策規劃上,各部會雖然都有協助半導體發展的相關計畫 ( 散落於科技部、科技會報、國發會、經濟部、教育部 ) ,但缺乏整合個自為政,看不出整體戰略。而政府半導體產業投資上與競爭對手相比,九牛一毛‼️
(韓「K-半導體戰略」:10年12.6兆台幣;台「埃米計畫」:5年63億台幣)。
台灣雖有很爭氣的企業,卻無強而有力的政府作為後盾,但面對全球以國家戰略半導體產業,傾國家之力推動半導體發展,台灣不應讓企業在國際上自行作戰。因此我要呼籲我們的政府,應盡速將半導體產業,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一環,盤點各部會資源提出技術、產業、人才、資金整合的政策戰略規劃方案,並且增加半導體產業的資源投入,讓台灣可以再贏韓國下一個十年。
#科技力就是國力
#半導體是戰略產業
#穩定水電供應是產業發展基本需求
#決不讓韓國超車
#再贏韓國10年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經濟學 專業分工」的推薦目錄:
- 關於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簡余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元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經濟學_實習課_第5章_專業與分工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張政說經濟】第62期反思專業分工|研究所|公職考試 的評價
- 關於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國立台東高中106學年度下學期第一次期中考高二公民與社會答卷 的評價
- 關於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忘形流簡報-經濟學的世界- 哈佛商業評論 - Facebook 的評價
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簡余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合作而不分工只是擔任每樣工作的人多而已,對生產效率或所謂「綜效」(synergy)毫無助益;經濟原理告訴我們,人多的最大好處是「量變才能質變」,個體可以各司其職、各展所長、專業分工,進而提升團隊合作效率,這是經濟學始祖亞當斯密《國富論》(1776) 的第一課。
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元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貧窮的一個可觀察的特點就是人們整天都在做生產力極低的活動。
而許多環保人士推崇的「自給自足生活」本質就是在推崇「貧窮」。當然,這些人是販賣「貧窮」,不是真想變窮。
------------------------------------------
建議閱讀:
「【the-rational-optimist】一書第三章「the-feeding-of-nine-billion」摘要」https://tinyurl.com/y8yr6h24
1. 2005年全球每英畝農地產出是1968年的2倍(年複合成長率1.89%);反之,如果單位土地產出沒有增加,則全球60億人口需要79億英畝土地(而非現在的37億英畝)來生產糧食,也可以說需要額外一個南美洲大陸(扣掉智利)。
2. 今日人類只在地球表面土地的38%耕耘,若單位產出僅有1961年水平,則需要使用82%土地方可供養今日人口。其關鍵在於「intensification」,密集種植增加產出,讓熱帶雨林中有20億英畝土地被農夫放棄耕作,而重新成為雨林。
3. 常有論調宣稱「生態系統已經因為人類而崩壞」,但事實上人類只消費了地表植物產出的23%。
4. 現代高生產力的農業,事實上不僅僅讓馬爾薩斯會繼續錯下去,也真真正正地保護了稀有野生動物--人類無需也無誘因去開發更多土地。
5. 經濟學家Colin Clark推測地球表面足以養活350億人口(以光合作用的極限值推估);我們根本不需推廣素食,人類食物供給也一樣綽綽有餘。
6. 全球70%的人類用水都用在農作上。但目前農作用水其實相當浪費,超高比例都是蒸發而非真正用於灌溉,不過隨著drip irrigation技術發展,這個現象正快速改進中。作者認為農業用水的浪費,其實反應的是水價過低。(這是相當準確的經濟感受,台灣一堆高學歷理盲還不見得具備如此正確的經濟分析直覺)
7. 上述的糧食生產增加,一部分來自於技術,但更大部分來自於全球市場專業分工。鼓吹在地生產消費是非常愚蠢的主張,這群人只看到運輸費用,卻完全沒看到專業分工、充分利用各地不同之比較優勢帶來的利益有多龐大。再說,為何以國家為單位?為何不以星球為單位,以整個地球來看始終是自給自足啊。也如同前面敘述,自由市場下的專業分工,反而保障了更大面積的大自然與動植物。換言之,讓市場自行運作,我們的子孫不但會吃得更好更享受,還有更多大自然。
8. 遠古人類採集狩獵時期,平均每人需要數千甚至上萬公頃的土地產出才能得溫飽;而如今現代人只需要0.1公頃土地產出,就足以享受今日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需求。人類生產力之進步驚人之外,也駁倒一堆環保夢想家的「今不如古」之愚蠢論點。
Organic's wrong call
1. 有機農業是最糟糕的想法 -- 一者是故意用更無效率的方式來生產作物,結果將使全球有更多人挨餓;二者則是此無效率生產必將被迫使用更多土地,使得雨林與野地更難被保護。
2. 有機農業放棄了一般施肥方式,遲早會耗盡土地的磷、鉀等礦物質,單位地力產出註定要減少,意味著大量採用有機農業必須使用更多土地來生產。尤其是土中的氮,有機農業使用岩石或魚類打碎入土壤中,效率不但輸給工廠生產的氮肥,同時這些額外的氮添加所耗能源、資源都超過工廠。
3. 有機農業還宣稱盡量減少石化燃料的使用。事實上加州的有機萵苣耗費4600fossil-fuel calories來到餐廳餐桌上,而一般萵苣耗費4800,根本沒有多少節省。
4. 唯一解決有機農業低產出、低品質的方法,卻偏偏被有機農業支持者所排斥:基因改造!1930年代,法國發明一種細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噴洒在作物上可以達到防蟲害效果;1980年代各種bt發明,而有機農作人士接受此種抗蟲害方式,認為比化學農藥來得好。可是當生物學家把這種細菌的基因植入作物本身(地一粒為BT棉花),讓作物自己就有抗蟲害效果時,這些有機農作人士不依了。如今全球1/3棉花均是bt cotton。一如既往,印度政府禁止此類棉花種子使用;但當印度棉花農發現鄰居有人非法盜種,深深被其高產出與防蟲效果震撼,強烈抗爭下而終於大量採用。其結果是:印度棉花產量增加兩倍,而農藥使用量減少一半!
從中國到亞利桑那州的各種研究均指出,這種基因改良的防蟲作物可以減少80%農藥使用,且該地區的蜜蜂、蝴蝶數量均有大幅回升現象。
https://youtu.be/RefYunaYWvo
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張政說經濟】第62期反思專業分工|研究所|公職考試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一個 經濟學 非常基本的話題,那就是「 分工 」。相信是大家即使還沒接觸過 經濟學 ,小時候應該也聽常到學校老師或長輩說「 分工 合作」這個 ... ... <看更多>
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國立台東高中106學年度下學期第一次期中考高二公民與社會答卷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D)妮妮:「經濟學的機會成本,只計算捨棄掉最佳機會的價值,不含會計成本。」 【龍騰自命題】. ( B )4. ... 國際貿易應基於何種原則進行專業分工? ... <看更多>
經濟學 專業分工 在 經濟學_實習課_第5章_專業與分工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Your browser can't play this video. Learn more. Switch camera.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