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生考科大_明年起有重大變革
高職生升學的管道中,比起「聯合登記分發」只看統測成績,「甄選入學」可以看到學生的修課成績和課程學習成果等,未來將成為最主要的招生管道。
變革1.「甄選入學」原本最多可填3個志願科系,111學年度提高到6個科系。
變革2.「甄選入學」採用學習歷程檔案,計分占比至少40%以上。
變革3. 「技優甄審」持乙級技術士證,採「分級」加分。
另外,還有…↘↘
📕更多相關內容,請訂閱未來Family電子週刊
免費訂閱電子週刊,更多親子教養不漏接>>
#未來親子
https://bit.ly/3DUcvFI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8課綱實施後,高中生與高職生,都要上傳學習歷程檔案,但全教總指出,教育部正研議111年,高三學習歷程檔案的提交時程,不分普高、技高,採用全國一致的上傳時程,但技高生4月30日和5月1日要考統測,得在4月26日前完成上傳,恐怕衝擊技高生準備統測。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
統測108課綱 在 立法委員林奕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培養技職人才,是整個國家的事!教育部、經濟部和勞動部應共同攜手合作!💪
🔆產學攜手很重要,但跨部會合作不夠到位
技職教育是產業發展很重要的基礎,尤其技職人才培育,本來就應該對接產業需求。 #今天奕華擔任教育文化委員會召委,#特別排定教育部_勞動部及經濟部列席,就「 #我國技職教育推動產學訓合一現況及減少學用落差成效與檢討」進行專案報告。
教育部主管技職人才培育,但不會了解產業發展方向,更無法掌握未來五年、十年的產業人才需求。如果經濟部、勞動部不支援,未跨部會合作,如何培養技職人才?尤其形式上都有跨部會平臺或小組,但為何至今成效不彰?
⚠️教育部執行多年的「#產學攜手計畫」,但學用落差卻還是原地踏步:
近3年參加產學攜手的技高學生平均只有整體學生的1.19%,而且參加人數越來越少,不只學生數少,連產業案件數也未見起色。
推動產學攜手,結合高職、技專校院和產業界,才能解決學用落差和學生淪為廉價勞工的問題,但如果經濟部和勞動部不幫忙,只靠學校各顯神通孤軍奮鬥自己找廠商,怎麼可能會有進展?
➡️教育部長宣示將推出「產學攜手計畫2.0」
✅奕華提案:
要求教育部,每三個月應與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部、勞動部等會商討論,提供高中職與技專校院產業缺工需求和媒合報告,以利學校修正人才培育與科系調整方向。
➡️教育部、勞動部、經濟部允諾調整👏🏻
⚠️獲技優甄審、技優保送或特殊選才學生進入優質大專校院卻水土不服,無法一展長才?
許多技術專長的學生反應,透過技優甄審、技優保送或特殊選才等升學管道,如願進入優質技專校院就讀,比如台科大、北科大、雲科大等,但因大專校院端與技職端教學目標不同,導致以技術升學的學生,進入到偏重學術的技職校院會水土不服?甚至被退學或決定休學的所在多有,造成人才損失!這表示技職人才培育,理論與實務有著嚴重的落差!
✅奕華提案:
奕華要求教育部一個月內提出針對技優甄審、技優保送或特殊選才學生如何銜接技專校院課程,發揮所長,以利技職人才培育。
➡️教育部允諾研議👏
⚠️111年四技二專統測分數佔比竟學科分數重於專業科目,恐有違108課綱精神及高級中等教育法第五條之規定,要求教育部3個月內釐清:
🔆依據108課綱「高中建教合作班課程實施規範」闡明,專業科目與實習科目共應佔校訂科目80%以上,其中60%以上應為實習課程,可以看出對於學生實作能力之著重。
另依據「高級中等教育法」第五條之規定,普通型與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有其核心差異。
🔎然而,依據111年四技二專甄選入學,學生需報名統測,而統測考試科目為國、英、數、專業一、專業二等五科。一般科目分數占五分之三,專業科目卻僅佔五分之二,與之前的國英數300分、專業一和專業二共400分不同,恐有違108課綱精神及高級中等教育法第五條之規定‼️
➡️教育部允諾於3個月內針對上述狀況檢討釐清,提交書面報告至本委員會。
統測108課綱 在 learnwithemi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明星高中vs社區高中》
我在社區高中讀了三年,從我明星高中的朋友們口中,也窺探了在明星高中的生活。只能說有好有壞吧,選了其中一個,就能獲得某些優勢,但也要承受相對應的代價。
如果你在明星高中和社會高中之間掙扎,那你成績應該算好,學習能力應該不錯,也相當認真,那麼在社區高中,你應該不會讀得很辛苦,還是可以很得到不錯的成績。
那麼就來看看有什麼優缺點吧~
.
----------------------------------------------------------------------- .
優點
▶️一步一腳印
我覺得社區高中的一大好處是,課程內容學習得比較扎實,就我自己的經驗,老師上課都不會太快(不然就沒有人聽得懂了),考試也不會太刁鑽,有助於我打好基礎,不需要放掉任何一科。上課時,我只要有一點點不懂,都敢直接舉手問老師,請老師再解釋一遍,因為我有把握,班上應該不少人都有差不多的疑問。
▶️成績容易維持
會進入社區高中的人,普遍不是數學爛,就是英文爛,或是全部都普普,那麼你如果原本就沒有弱科,學期成績自然就容易維持在前段。
當然還是不能太小看高中的課業啦,不論是範圍、深度都和國中完全不一樣。
▶️繁星
如果高一高二*成績是全校的1%,學測每科都有頂標的話,幾乎什麼學校、什麼科系都可以填
*108課綱開始採計到高三上
▶️離家近
如果每天上學只要5分鐘,三年下來你省了多少時間,每天能多睡多久呢?
如果家裡距離明星高中要1、2個小時,可能就真的要衡量一下囉
▶️競賽
社區高中的競爭比較少,所以只要你願意爭取,就有較多機會能代表學校出外比賽。
.
----------------------------------------------------------------------- .
缺點
大家都知道不少吧,我就簡單說幾點吧~
.
.
▶️同學
身邊同學的成績和自己會有落差(這代表你不能抱怨自己考的得很爛,不然別人會不爽xD
▶️學校管比較多
一般只有明星學校的校風比較自由。
▶️學校的資源比較少
不論是老師、學長姐、同學爸媽,或是高中本身能否和大學合作,其實都沒辦法和明星高中相比。
假如想要參加競賽的,老師能提供的培訓..額..就那樣
.
----------------------------------------------------------------------- .
還有什麼是我沒有提到的嗎?留言補充吧!
我的學習故事
▶️#𝒆𝒎𝒊學學學
.
----------------------------------------------------------------------- .
如果想認識更多優質學習資源、免費營隊活動、學習的技巧,別忘了追蹤𝑬𝒎𝒊𝒍𝒚 @learnwithemily 唷
喜歡的話也幫我按個讚分享出去吧♥️
.
.
.
.
.
.
.
.
#考試 #110學測#109指考 #109會考 #升學 #學測就上#學測倒數#統測#學測生#指考生#會考生 #升學#讀書#讀書計畫#讀書帳#手帳#筆記#studygram #學習 #讀書 #讀書方法 #讀書計畫 #自主學習 #自學 #經驗分享 #高中#國中#高中生 #北一女#建中#附中
統測108課綱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08課綱實施後,高中生與高職生,都要上傳學習歷程檔案,但全教總指出,教育部正研議111年,高三學習歷程檔案的提交時程,不分普高、技高,採用全國一致的上傳時程,但技高生4月30日和5月1日要考統測,得在4月26日前完成上傳,恐怕衝擊技高生準備統測。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32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統測108課綱 在 李祥數學,堪稱一絕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賣場:https://changhsumath.1shop.tw/ewkhca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2axN3MDyvq01LOK1umZGQ/join
追蹤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garylee0617/
加入我的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g/garylee0617/
有問題來這裡發問: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77900652853942/
喜歡這支影片,記得按個"喜歡",並且分享
訂閱就可以看到最新的影片
你最棒,記得按鈴鐺^^
高中數學重要觀念解析: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kzAh5k3h-CI0-clwS7xsWm
數學思考題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mx__4F2KucNWpEvr1rawkw
關於數學的兩三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lD5ABfGtLkOhNIRfWxIRc5
真的祥知道: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mQC77bAQPdl_Bw5VK8KQc-
YouTube合作影片: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lQk7b-jDmCaUjJ57UMSXsf
高中數學講座: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mgafYQliX1Ewh2Ajun9NNn
學測考前猜題: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ko-fghK4k3eZJ23pmWqN_k
指考數甲數乙總複習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lrdoVFRflK46Cm25CGvLBr
統測考前猜題: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kP_Nvl8iToZUWNfOHT42Pg
抖音精選: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moWuzdrsxoeKQBR_GgZyIk
國中會考總複習: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lbMqjF4W6ElHM_lrFZijkg
統測108課綱 在 李祥數學,堪稱一絕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9比1課程網址如下:https://9vs1.com/course-introduction-GSAT-108-Curriculum-Math-Exam-Questions-gary0617-episode1
線上課程賣場:https://myship.7-11.com.tw/general/detail/GM2103314830237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2axN3MDyvq01LOK1umZGQ/join
追蹤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garylee0617/
加入我的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g/garylee0617/
有問題來這裡發問: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77900652853942/
喜歡這支影片,記得按個"喜歡",並且分享
訂閱就可以看到最新的影片
你最棒,記得按鈴鐺^^
高中數學重要觀念解析: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kzAh5k3h-CI0-clwS7xsWm
數學思考題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mx__4F2KucNWpEvr1rawkw
關於數學的兩三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lD5ABfGtLkOhNIRfWxIRc5
真的祥知道: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mQC77bAQPdl_Bw5VK8KQc-
YouTube合作影片: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lQk7b-jDmCaUjJ57UMSXsf
高中數學講座: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mgafYQliX1Ewh2Ajun9NNn
學測考前猜題: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ko-fghK4k3eZJ23pmWqN_k
指考數甲數乙總複習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lrdoVFRflK46Cm25CGvLBr
統測考前猜題: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kP_Nvl8iToZUWNfOHT42Pg
抖音精選: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moWuzdrsxoeKQBR_GgZyIk
國中會考總複習: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KxvSm6LGlbMqjF4W6ElHM_lrFZi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