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接受的最長也是最細緻的採訪,人物雜誌記者像私家偵探一樣,從我和朋友的交談,從各種出乎我意料的文字視頻資料裡面,打開了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一面。有不少獨家的秘聞,歡迎點擊。
李開復:最大化戰爭的倖存者
本文來自《人物》雜誌
文|李斐然
編輯|朱柳笛
攝影|尹夕遠
……………………………………
坐在李開復對面是一種持續的挫敗和絕望。技術要比人性更根深蒂固地活在他身上,那種感覺很像是跟Siri聊天,全程剔除人類情緒。這讓人產生一種不太對勁的迷惑:如果他參加圖靈測試,能通過嗎?
這種最大化的氣質只在一種狀態是合理的,那就是科學家的實驗室。這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最典型的科學家故事,一個天才,迷戀技術,與機器共存,活在實驗室裡。但顯然,李開復早在30多年前就放棄了這條路,這也是他的故事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天才決定離開實驗室,投身複雜、渾沌、充滿局限又充滿活力的商業社會,活在人群中。
┃最大化戰爭
李開復的西裝褲口袋是一個精確測試後確定的尺寸,它和最新款iPhone的尺寸貼合,既不會淺到放不進去,又不會深到不容易取出來。在重要場合,他會戴寬度7釐米的細領帶,比市面上大部分領帶細1釐米,因為他經過實驗發現,這樣的搭配顯瘦。就連他的笑容,都像是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職業偶像營業時的idol smile,這是他大部分照片裡的固定微笑的弧度。
坐在這樣的李開復對面是一場持續的心理危機。他的人生經歷被量化,像一個可查詢的資料庫,他的回答基本上全部出自他出版過的8本書,以及迄今為止發表過的公開演講、訪談和文字記錄。如果你讀過這些內容,就可以準確預測他每一次的答案。因為不管問題是什麼,他都會繞回到這些公開信息的範疇之內,邏輯落點始終是——“世界因你而不同”,每個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而現在,我們應當關注“AI未來”。這些是他的自傳標題,也是他研究後發現最適宜大眾傳播的話題。
他的生活是一場最大化的戰爭,在有限條件裡,最大化時間,最大化效率,最大化確定性,不允許冗餘。偶爾助理給他在兩個時間段中安排了休息,會遭到他委婉的批評:時間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這場最大化戰爭貫穿了李開復30多年的職業生涯,他擁有一個商業偶像的完美履歷:畢業於學術頂尖的哥倫比亞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工作過技術最頂尖的科技公司,蘋果、SGI、微軟、Google,而後在2009年創辦創新工場,投身中國的創業熱潮。
在每一個階段,他都創造過最大化的奇跡:在蘋果,他曾將尚處於實驗室階段的前沿語音辨識系統,壓縮了1000倍後應用在當時的蘋果電腦裡;在微軟,他創建了微軟中國研究院,這成為後來世界知名的微軟亞洲研究院,走出來許多AI領軍人物,被《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稱為“世界上最火的電腦實驗室”;Google中國也在他的推動下,從一個人到700人的團隊,實現了最具歷史意義的當地語系化。
過去10年中,他的最大化戰場是中國的互聯網創業。創新工場所投資的項目超過350個,已經誕生了17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基金規模超過20億美元。“創業本身就是一場最大化。人們在創業環境中得到的成長,是在其他環境裡不會得到的。創業就是做出了有限性和無限性之間的連接,達到了人的最大化。”
技術造就的商業奇跡,是過去10年間中國互聯網的獨特景象。技術高度集中化了效率,放大了個人的力量,讓所有人親歷了一場肉眼可見的奇跡——一個創業者能改變所有人購物的方式,一個聊天工具能顛覆此前所有的通訊龍頭企業,一個網紅主播能直接決定一款口紅的生產……中國市場成為全世界資本最為矚目的新大陸,它吸引著一個又一個人投身這片土地的最大化戰爭,在這裡,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親手創造一場影響14億人的奇跡。
“看到時代的變遷,看到迎頭而來的機會,總在想怎麼去調整自己,才能捕捉到這些機會。如果你讓我每天做一樣的事情,我會枯燥到死。”李開復說,“每一年我說不出來我做了兩三件很驚人的事情,好像就白活了。”
不過,這場最大化戰爭也多少吞噬了人性。在家裡,他陪家人的時間是經過精密規劃的最大化策略,“既不會少到讓她們抱怨我不是好丈夫、好父親,又不會多到影響工作效率”。妻子謝先鈴有次跟他吵架,氣到離家出走,不接電話,不回短信。結果,李開復選擇用技術回應。他在Google搜了大概1000條道歉短信,從裡面挑了50條比較接近他的口吻的,自己又寫了50條,湊成了一個100條道歉信的資料庫,然後寫了一個程式,每隔45分鐘隨機發送短信,不間斷地一直發,連續發送到第三天的時候,妻子敗給了程式,認輸回家。
創業夥伴陶甯從微軟時代就認識了李開復,那時候,連跟他吃飯都是一場智力競賽,要一邊吃一邊玩難度極高的推理遊戲。她注意到,同樣使用語音輸入,李開復的語音轉化準確率要比周圍所有人都高。因為他常年訓練自己,用機器習慣的穩定狀態說話,“不要只train機器,還要train自己。”
與他結識近14年的黃蕙雯是創新工場現任CMO,起初她並不想接受這份工作,就跟李開復說,北京霧霾好重,我不要搬過去。結果過了一會兒,她在微信上收到了他的答覆,他依次發來中國氣象局的監測結果、社科院的研究報告,以及協力廠商機構的觀察統計。李開復糾正她,準確的事實是,北京的空氣品質已經有了大幅改善。這構成了李開復強悍的說服力,但也讓黃蕙雯不得不沖他吐槽:“你一定要每天都過得這麼用力嗎?”
所以,坐在他對面是一種持續的挫敗和絕望。技術要比人性更根深蒂固地活在他身上,那種感覺很像是跟Siri聊天,全程剔除人類情緒。這讓人產生一種不太對勁的迷惑:如果他參加圖靈測試,能通過嗎?
這種最大化的氣質只在一種狀態是合理的,那就是科學家的實驗室。這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最典型的科學家故事,一個天才,迷戀技術,與機器共存,活在實驗室裡。但顯然,李開復早在30多年前就放棄了這條路,這也是他的故事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天才決定離開實驗室,投身複雜、渾沌、充滿局限又充滿活力的商業社會,活在人群中。
┃與複雜共存
商業世界有一些暗號。特別是創業者見投資人時,他們一般不會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你只能去捕捉一些訊號——聊天中他有沒有看手錶,中途接電話有沒有回來,如果聊了半小時他還在提問,要麼這次有戲,要麼他不懂這個賽道,想讓創業者幫他普及一下背景。最直接的失敗徵兆是,“我後面還有個會。”
但是,李開復會給出不太一樣的訊號。他愛談論技術,見他需要準備好充分的資料材料,以備他即時提問。他尤其鍾情于技術天才,有時甚至會打破自己縝密的時間規劃,跟他們多聊。可是,如果技術天才只講技術,他會直截了當地告訴對方,“你的想法太天真了。”
他的本質是一個電腦科學家。在成為投資人、創業者、職業經理人之前,他是足以躋身世界一流的人工智慧專家。電腦博士李開復設計過一款人工智慧博弈程式Bill,擊敗當時奧賽羅棋世界冠軍;他還使用一種叫做“隱瑪律可夫模型”(HMM)的方法,建造出世界上第一套非指定語者連續性大詞彙語音辨識系統Sphinx。學術界一種開玩笑的說法是,衡量一個人的研究高低,就去看他的論文能在多少年後還持續折磨著後輩入行必讀。而李開復的論文,直到今天還有程式師將其翻譯成中文,細細研讀,距離他發佈這些論文已經33年了。
走出實驗室後,他親歷過這個時代幾乎每一次最重要的技術變革,參與它們的落地。陶寧記得,即便在微軟、Google這樣的頂尖公司,想要讓技術進入產業也是一場惡戰,李開復要反反復複做演示,跟不同人群磨合,他們之中大部分人不懂技術,“99%不是你的技術同類”,但他們又有自己的立場和顧慮,李開復的工作就是需要彌合這種人群之中的認知差異。
商業是人構成的戰場,在這裡,贏的關鍵是學會與複雜共存。尤其在中國創業,是一場全世界最殘酷的戰爭。所有參與者將最大化推向極致,只有親自下場,你才能明白這種現實的顛覆性力量。天才的最大失利往往不是技術缺憾,而是誤讀了人,誤讀了人性,誤讀了人群之中的風向。
在微軟的時候,到美國總部開會,坐滿一屋子的天才工程師總提中國盜版,討論的主題都是怎麼抓、怎麼告、怎麼正版化、能賣多少錢。“我說你們根本不懂中國人的思維,我就帶他們來中關村,教微軟的人怎麼理解中國市場。”
李開復設計了一套小實驗,他讓來北京的美國高管們先去一趟當時的電腦大賣場海龍大廈,每人發同樣的錢,買一個電腦回來,去親眼看看在中國做生意是什麼樣子。結果在中關村購物一圈,連最理性的CTO都陷入了中國充滿感染力的消費亢奮之中,回來熱情地跟李開復說,什麼都有,什麼都有,什麼都有!那是一種誰也阻止不了的商業生命力。只有親歷才能明白,你沒法跟一顆破土而出的種子講道理,靠理智否定它的生長。它會不惜一切代價活下來,最優解是與它共生。
過往的經歷把他訓練成一個務實主義者。2006年,他參加香港科技大學前沿研究討論會,臺上坐著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時任科大校長、物理學家朱經武,還有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得主邁克爾·阿蒂亞爵士。他們熱烈地討論“詩人科學家”這個議題,數學好美啊,數學充滿想像力,只有他不太同意。
李開復很客氣,這是他身上的另一個重要特質。他婉轉地提醒:“這個世界需要有像他們那樣偉大的科學家,留在高校研究院,來探索數學之美,但是也需要像我們這樣的工程師,來把它做成有價值的東西,解決人類的問題。這兩者缺一不可。”
他必須要學會在人群中生存。王詠剛是創新工場CTO,也曾在Google工作了10多年。他知道,跟形形色色的人談技術,是個苦差事,講深了大家聽不懂,講淺了大家覺得沒有用。碰上完全不懂技術的人,尤其是傳統產業的老闆,也得講得下去才行。他有一次聽到李開復不得不跟一個地方老闆解釋,“AI是一種新時代的Excel”,因為Excel對他們來說已經代表了複雜,他耐心地解釋,“像Excel那樣,你把資料填進去,結果就能算出來。”
“我就沒有開復那樣的好脾氣,講不明白我就不想說了。但是他還是很有熱情,能在不同場合,耐著性子,讓所有人聽懂。”王詠剛說。
“市場接受了,技術就得到了承認;市場不接受,再奇妙的技術也不名一文。”李開復曾這樣寫道,市場是一切技術的試金石,只有不適應市場的技術,沒有不適應技術的市場。就算是地球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技術不能落地,也在市場一文不值。
整個過程都要對抗人群中的懷疑、不解和誤會。智明星通的CEO唐彬森說,10年前覺得李開復不像個投資人,每天叮囑他關注技術趨勢,“老發一些沒什麼用的話”,“我們還在創業苦哈哈的,滿腦子想的還是人怎麼招啊,工資怎麼發啊,他老說要all in移動互聯網,老說比爾·蓋茨的名言,‘人們永遠會高估一兩年的發展,而低估了未來10年的發展。’我當時心想,手機螢幕就這麼點大,性能又特別差,能怎麼樣?”
如今,技術奇跡驗證了李開復的判斷。前不久,創新工場10周年紀念,他給李開復發了一條資訊,“偉大的時代需要有偉大的想像力。”
然而,人群之中,質疑總免不了。出現負面評論的時候,陶甯和李開復經常爭論。李開復希望能把事實解釋清楚,但陶寧告訴他,如果他相信,自己事業的目標是把技術落實進產業裡,就必須專注於技術的落地,“活在一種不理解中,學著與噪音、反對、誤解共存”,對這個世界說,那好吧。
“你說他沒有生氣過10分鐘、1小時,他肯定是不高興的,但是他得用理性的方式去處理。”陶寧說。“況且,創業中太多你想要做的事情,已經填滿你的時間了。像開復這樣從學界跳到工業界,面對客戶、投資人、產品、團隊,他已經生活在人群之中了,必須學會接受過程中的噪音。”
這大概就是時代留在他身上的一種複雜性。他的技術信仰分成兩半:前一半是個科學家,能寫最複雜的論文,調教機器理解人類;後一半是個商人,能洞悉客戶的需求,教會人類理解機器。自始至終,他都是流動在兩者之間的人。
┃吞噬與救贖
技術將李開復的最大化戰爭推向了頂峰,他不僅要最大化技術在商業上的效益,還要最大化自己的影響力。
微博最熱的時候,他給自己的微博寫了一個AI程式,讓機器自動抓取即時熱門的話題,以及與他有交集的主題,以影響力排序轉發,連發送時間都是精准實驗的結果,間隔10分鐘發會掉粉,間隔40分鐘發又不能實現每天發送量最大化,衡量過後得到最優解,間隔30分鐘發一條,每天發送25條,以實現每天穩定漲粉的目標。機器全程類比人類發送的隨機性,避開整點發佈,以免留下機器痕跡,機器甚至能代替他自動回復留言,為他增加粉絲互動頻率,維持熱度。
那段日子,向來平靜的李開復持續生活在一種強烈的情緒衝擊裡,憤怒、喜悅、興奮、焦躁,所有血流都沖向大腦。他每天都會檢查自己的粉絲數,如果沒有達到增長預期就會不高興。他變得對最大化數值有所偏執,“一場演講沒有1000個人我就不去,每天微博不新增1000個粉絲我就不開心,一個記者來採訪我,讀者不夠多我就拒絕。”
一切都是最大化的工具。曾經的創新工場合夥人王肇輝結婚,邀請李開復致辭,儀式結束後,他發現李開復寫了中文發言稿、英文發言稿,在微博、推特、臉書全平臺上都發佈了一遍。作為新聞發言人的他感到高興和感動。但是,李開復大女兒上大學收到的父親的信,也被父親同步發在了網上。雖然贏得了點擊率,女兒卻非常不高興。
今天回憶起這一切,最大化影響力的念頭“就像腫瘤一樣長在我身上,頑強、固執,並且快速擴張”,直到疾病的突然到來。
在經歷了常年的熬夜、高壓、疲勞作戰的生活後,李開復的體檢報告裡檢測出腹部存在26個腫瘤,醫生確診為淋巴癌四期。當整個中國互聯網在井噴似的蓬勃發展時,李開復花了17個月養病。最大化戰爭暫時休戰。
休假對於他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一開始,他還不能正確融入這種生活裡面。在動完手術的幾個小時後,他還試圖再度投入工作。他在家的臥室裡搭建了一個工作臺,用金屬臂把顯示器懸掛在枕頭上方,躺著回復郵件。
因為生病的緣故,他提前立下遺囑。寫遺囑的時候,他第一次認真注視自己手裡的筆,“那支筆曾在上萬冊書上簽名,暢銷的自傳,鼓勵中國年輕人努力工作、開拓事業的書,這些書每一本反響都很好,如今,同一支筆卻見證了我的失敗。”
寫完遺囑,他坐在母親旁邊,母親已患阿爾茲海默症多年,只能勉強認出他。直到那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最大化的影子還有另一面。自傳是一個朝氣蓬勃的故事,但對當時在美國陪讀的母親而言,那是寂寞的回憶。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兒子上課的時候,她只能在家對著電視,一台一台換。因為語言不通,她只看得懂一個猜價格的節目,節目很熱鬧,但她也只能猜測這種熱鬧。從天亮到天黑,只有捱到兒子回家,才有人跟她說話。
成功人生的所有細節都顯現了另一個模樣。在臺灣養病期間,他試著參與家裡的裝修,兩個女兒告訴他,過去他花了大工夫,把房間佈置成公主房,買小星星的貼紙,自己一顆一顆貼在天花板上,但其實,她們並沒有想要成為公主。
小女兒說,她更想要收到爸爸的信,因為爸爸過去經常寫信,寫給爺爺奶奶,寫給媽媽,寫給姐姐,但是他已經很久沒寫了,自己高中畢業的時候,還會收到爸爸的信嗎?
生病期間,李開復重讀了許多年前自己父親寫來的家書。原來早在他事業的最開端,父親就曾在信裡,反復叮嚀 ——
先鈴、開復:
先後接到你們來信,一則以喜,一則以慮(我未用“憂”字)。喜看開復的研究受到別人的注意、重視,但我要說一句話是,做學問的要有自尊心,但更要有謙遜心。學習是無止境的。
經過了這麼多年後,他終於開始理解,和自己渴望的最大化不同,父親治學的根基恰恰是渺小。父親70歲的時候選擇當教師,教了幾十個學生。學生寫給他的訃文裡反復提到這位老師謙遜的治學觀點,他相信研究任何歷史最忌諱的是“成見”,“歷史是沒有官方說法的”,自己的觀點也不是最終的答案,應該歡迎反駁,包容不同的意見。
“我才發現,他寫給我的每一封信裡都隱含著一些人生建議。他教我怎樣去做一個更好的人,不要為了一些沒有價值的事情讓自己太忙碌,做人要謙虛,千萬不能驕傲。父親通過這些信,以非常溫和的方法來傳遞他的愛,而我感知得太晚了。”
在臺灣養病期間,住在他家附近的鄰居楊柏林是一位畫家。他看了李開復的故事,送來一幅畫。這幅畫是很多種顏色一起在流動,黑色包裹著紅色,藍色流向了金色,畫面正中央是蔓延開來的白色,如同水一樣,不斷流動,這是他所理解的李開復。
楊柏林說,他在李開復身上看到了自己。這位畫家一直以來的創作理念就是“影子和自我”,而在李開復身上,他看到這個主題的又一次呈現——“真實的我是影子的救贖,而影子的另一面,是我更遼闊的世界。”
┃回到人群中
病癒回到工作中,李開復回到了他的平和狀態。他是一個始終很客氣的人,很少生氣,總是保持弧度穩定的微笑。最大化模式並沒有完全消退,連軸轉地飛行、演講、開會。妻子常常問李開復,“你到底要幾歲退休啦?”
他還不想退休,多久都不想。他還在享受流動在人群中。今年秋天,李開復去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演講,飛回北京沒幾天,又到釣魚臺國賓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會議間隙的大廳,遇到的幾乎每個參會者都會跟他打招呼,停下來聊一聊。他像水一樣流動在不同群體之間,對決策者解釋技術的苦處,得給民營企業一些幫助,然後鼓勵研究員多參與實踐。
只是,贏已經不重要了。“經歷的災難多了,人就學得會客觀了。人從挫折中學到的東西,遠比成功裡學到的多。碰到好多問題,上報紙了怎麼辦,大會不能開了怎麼辦,他們說,開復你怎麼還這麼鎮定?我說我都被微軟告過了,這算什麼?我都得過癌症了,還怕什麼?”李開復說,“這一生活得已經很值了,得到了超過我能想像的很多東西,我已經很感恩了。如果我失去一切,那也值了。”
在互聯網世界,這也許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平靜。他的辦公室位於中關村,就在樓下吸煙區,休息時間會有許多掛著工牌的人聚在一起抽煙,他們鎖著眉頭,抱怨美國貿易管制黑名單、競爭對手使過的黑招、擴大市場的壓力……互聯網,一種焦慮、廝殺、競爭的象徵,是全世界最殘酷的競爭市場。焦慮是他們被這個技術時代所塑造的一種底色。
經歷過技術時代屢次變革,現在的李開復覺得,在10年中國互聯網中誕生的最有價值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背後精於執行的人。“我覺得中國創業者是很強大的一批人,整體來說他們不會是很恐懼的人,一方面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萬一真的做不成,那就公司關了再創一家,做一家倒一家,倒一家就再開一家,真正厲害的創業者都是這樣起來的。”
一個重要的領悟是,人的最大化,不能做簡單的量化。一個不能透露姓名的創業者說,當時他有一個合夥人,很多投資人不看好,都不願意投。但李開復對他說,“我知道這個事你肯定會踩坑,但我也知道如果出了問題,你也可以收拾得了,所以我們冒一點風險,還是會投。大不了到時候麻煩一點,幫你解決問題。早期多犯點錯誤,總比後邊犯錯成本小得多。”事實證明,他的合夥人果然出了問題,但這名創業者也的確熬過了這個錯誤,帶著公司成長為市場的關鍵玩家。
最近,李開復開闢了一個新的最大化戰場——讓AI落地。
他在創新工場設立了一個人工智慧工程院,給學生做技術夏令營,找傳統產業談合作,還聯繫了大學,幫忙設計人工智慧的教材。作為人工智慧工程院的執行院長,王詠剛常常和他一起出差,去工場考察。他在一家工場車間呆了一天,生產線上1000多個人,王詠剛挨個去看每個人的工作,看看能不能用自動化取代。車間工人用很細的鑷子,貼一張小小的貼片。一個工人一整天困在自己的工位上,反復這個枯燥的動作,拿起來、貼上,再拿起來、再貼上。這是一個亟需得到解放的重複性勞動,但是,今天的AI只能在虛擬世界起效,做語音和人臉識別還可以,一旦進入真實世界,又粗糙又笨拙,遠遠不能取代細活兒。
“那天出來我就在想,未來AI是一個無論怎麼想像都不過分的發展。讓它發展取代工人,這不是一個效率問題,而是一個人道問題。人類是不應該被困在這種枯燥的重複性勞動裡的,應該做一些更自由的事情。今天的AI還在非常非常早期的起步階段,如果AI真正能落地達到90分的話,世界會變得非常不一樣。這是我或者開復,以及一些做AI科研的人所相信的AI。”王詠剛說。
這又將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就像是他所親歷的每一次技術落地,又要跟決策者建言,又要面對陌生人的迷茫和質疑,想辦法讓人聽得懂,又要耐心勸服創業者相信,這背後是下一場技術奇跡。但李開復似乎很享受這件事,每天連軸轉地面談,演講,參加討論。
1983年,李開復在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科學系攻讀博士學位,那裡是世界人工智慧尖端研究的前沿陣地。他的博士生研究計畫中這樣寫道:
“人工智慧是人類學習過程的闡明,人類思考過程的量化,人類行為的解釋,以及對智慧原理的瞭解。它是人類瞭解自身的最後一步,我希望投身這門新的、有前景的科學。”
今天重讀這番宣言,李開復似乎的確在用自己的時間,踐行著這場實驗,他把自己訓練成機器的思維模式,量化自己的行為,去教機器理解人類,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機器的理解,把它推向人類,實現“人類瞭解自身的最後一步”。
“我確實是用了20年的時間,才慢慢地瞭解他,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不是個最理性的人,他是一個像我們一樣的人,是一個領導,一個下屬,一個朋友,一個長輩,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他是一個生活在人群之中的人。”陶寧說,“他的主線是忠於技術,圍繞著技術他做了所有事情,做了研究,做了產品,做了投資,收集了人才,也獲得了很多朋友。技術改變了他的人生,他也因為身處這樣的技術時代,改變了別人的一生。”
┃只屬於自己的房間
現在的李開復試著活在一場最大化的寬鬆裡面。他已經不怎麼再發微博了,自動定時發佈的程式已經終止了,他只會偶爾上去看看評論。過去看電影,他會按照IMDB排序,從9.2到6.5依次看,他在家裡裝了160T的伺服器,確保他準確擁有全部6.5分以上的電影。現在也沒關係了。他最近在重看《教父》,看了好多遍,他現在喜歡教父那樣的英雄,說不上是英雄,卻也並不是壞人,一生與人性的種種複雜面共存,是一個活在人群中的人。
李開復有一個秘密,那就是吃。他熱愛美食,也熱衷於研究美食。每年大董上新菜,他都會受大廚邀請試菜,跟大廚討論菜品。曾有一家出版社知道了他的美食喜好,想給他出一本美食書。但是,在李開復決定之前,王肇輝就直接拒絕了:“我說不行,只要我還在PR這個崗位上管事,就不可能有機會。我不希望開復的公眾形象變得不專注。我希望科技、投資是占他人生符號99%的東西。不能讓人感覺不務正業,跑去做美食了,這不合適。我不同意這樣的事情出現。”不過現在,這個秘密也不需要隱藏了。講述美食時候的李開復,有一種毫無掩飾的由衷快樂,他花了整整10分鐘時間,認真描述如何煮一顆最完美的雞蛋。這是他經過反復試驗、調試,推算出的完美雞蛋烹飪資料。
他選擇Google工作的其中一個條件是,參與Google中國餐廳的籌建。幾乎每個和他在Google共事過的人都記得,每天中午的試菜環節,會看到一個神采奕奕的李開復點評菜,面試大廚,提很多專業問題。
現在不需要爭奪最大化流量了,他開始允許自己說點真正想說的話,吃到好吃的東西,他會給它們拍特寫,傳上網。其實,如果沒有其他人反對,李開復還挺想寫美食的。但是,他是一個溫和的人,不喜歡跟人起衝突。他也尊重別人的專業,只要是他認定的資深人士的建議,他大多會接受。所以,這個出版計畫最終流產,李開復只說了一句話,“那好吧。”
病癒之後,為了讓更多人對AI感興趣,李開復願意去展露更多真實。他參加了奇葩大會。在去錄製的車上,他準備了一份詳盡的發言稿。助理提醒他,那兒鼓勵現場即興,你自由發揮就好啦。但這是李開復所不習慣的場景,他反問,“自由……怎麼自由?”
結果,奇葩大會收穫了嘉賓語音聲波最平穩的一期節目。錄製結束後,蔡康永跑來找他的助理:“開復在幹什麼啦,讓他來玩的,一上來就講課,也不跟我們打招呼,難道他是緊張嗎?”
習慣是不容易更改的,他還是喜歡活在精確的最大化裡。臨近採訪結束的時候,李開復展示了自己手機相冊,裡面有兩部評分7.9分的電影。“這是我最近發現的兩部電影,我還沒有看過。”他說回家後會把這兩部電影下載來看,所以此時此刻,寫稿還不能寫“李開復看過IMDB上所有6.5分以上的電影”,準確的說法是“所有6.5分以上的電影,減去兩部”。
生活也依然追求一種最大化,但如果沒做到,那也沒關係。李開復在家裡追求極簡,一切都要藏起來,相冊藏在抽屜裡面,電視藏在油畫後面,電腦藏在飄窗裡面,音響藏在房間隱蔽的壁龕後面。他試圖也把妻子的化妝品藏起來,為此設計了一個能夠裝400個瓶子的鏡櫃,完美容納妻子現有化妝品。然而,住了一段時間後,滿載的鏡櫃外面不知道為什麼又冒出來100瓶。於是,他從自己的護膚品裡拿了20瓶出來,也放在外面。李開復說,這是適應環境的新策略,既然要存在冗餘,就讓冗餘也搭配著來,在一種新的平衡裡,與冗餘共存。
他再一次開始寫信。小女兒畢業上大學那一年,他給她寫了一封不再公開發表的信。信的最後一段是:
我問媽媽想說點什麼,媽媽讓我告訴你,我們非常愛你。我問她,這句話是不是應該說,我們愛你,比昨天多一點,比明天少一點。她點點頭,眼睛裡閃爍著一點光,那就像是在你小時候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同樣的光芒。
後來不久,小女兒把回信文在自己的身上。一個是Stay Gold,它出自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詩,原意是,美好總是容易消逝(Nothing Gold Can Stay),但她改了一下,對她來說,美好也可以永不消失。另一個是一組數學符號,那是長大之後終於領悟的父親的關心,一個大於號,一個小於號。
今天的創業依然是一場最大化戰爭,但作為親歷者,他也得到了珍貴的經驗:“最大化會發揮人的潛力,但也會犯錯誤。我學到的就是不要去算計到這麼細,分清楚哪些是自私的最大化,哪些是真正對世界有意義的最大化。”
李開復的家裡現在有兩間書房。一間是給外人看的,是他完美一面的呈現,乾淨到空無一物的書桌,所有物件都可以完美收納,曾經的獎狀、獎盃和畢業證書,整齊地排列在櫃子裡,是展示給世界看的戰利品。
另一間書房非常狹小,裡面完全沒有裝飾,沒有吊頂,沒鋪地板,抬頭就是黑壓壓的暖氣管道,屋裡只有一把歪到有點散架的椅子,勉強可以坐下。這裡放著他在家裡佈置的伺服器,以及所有不想被外人看到的東西。
這裡藏著所有他生活的秘密回憶。曾經手寫給妻子的情書,父親寫的信,自己的病歷,過去工作用的舊名片,只對自己有意義的工作紀念物,亂糟糟地堆在一起。他跟自己約定,老了退休了,他就把這些回憶按順序整理好。但現在還不用,這樣就好。
只有在那個房間裡,他不用活在最大化裡。這是他精緻的家裡唯一一個亂糟糟的地方,沒有條理,沒有分類,不用小心翼翼。他時不時要去那兒維護伺服器,跑資料的十幾分鐘時間裡,讀一會兒信,發一會兒呆,想念父親和母親。所有情緒都允許得到短暫的表達,懷念,生氣,懊悔,沮喪,難過,也有希望。這是最大化戰爭的一條縫隙,只在這裡,活著一個真實的李開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輩子偷偷藉由小說來偷偷抱怨自己太太公主病的費茲傑羅? #大亨小傳 #費茲傑羅 #書單 ☞〈那些年我們一起(錯)追的女孩〉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1/14/%E9%82%A3%E4%BA%9B%E5%B9%B4%E6%88...
給你我的1金雞蛋線上看 在 熊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感謝 Combos康博士 隔海訂購我的專輯
還打了如此誠意十足的樂評!已感動~
(文長有雷慎入)
在樂評開始前,我想說一個故事,還記得2011年的11月,在某個下雨的晚上,我第一次參加台大嘻研的社課,其實當天又濕又冷,那時候要從大直跑去台大實在有點遠有點不想去,然後那邊也沒有認識的人,不過想到自己很遺憾在學生時期沒有太多志同道合聽hiphop的朋友,然後反觀這群學生竟然有模有樣地運用自身現有資源並規劃社課課程與主題,羨慕心態與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我仍決定隻身前往。進入教室後我坐在最後面當自閉兒環顧身邊的人,當天的課程主題是取樣,熊仔在示範教學,八八男那時候還不是八八男也是跟我一樣第一次上社課,BR穿著紫色SoftLipa外套邊玩手機邊跟旁邊的妹聊天,盤尼西林很熱心地教我GoldWave的使用,說它取樣時特別好用,然後還有一群遲到的高中屁孩靠在牆上看似愛理不理的,這是我最ㄧ開始認識的台大嘻研。
剛開始注意到熊仔是SV時期"韻毒販"、"紳士氣度"跟"神話"這三首歌,當時聽到很興奮,因為從沒想過中文繞舌可以藏那麼多韻腳與描寫這種題材,隔年2012年一月,"我可能不會饒舌"這首歌釋出,我不太喜歡去分派別,不過我個人認為這首開啟了學院派在台灣地下繞舌的大門並豎立了旗幟,上班時還看到新聞陳柏霖在網路上分享了自己唱這首歌的影片,那時候我就知道熊仔這傢伙遲早會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時間問題而已。2012~2013年熊仔累積了許多跟別人合作的高水準網路作品,漸漸提高了他的知名度,13年五月的"我不可能會饒舌"奠定了他[韻腳無限總裁]的封號,我個人認為這時候熊仔也找到了最適合詮釋自己的聲線,13年十一月與14年ㄧ月,兩場Diss: RBL的Battle讓熊仔完全地浮出檯面,這時候台灣嘻哈圈已經沒有人不知道他了。
反觀新生代太多Wannabe,沒有明顯的風格與獨特處,也讓我開始自省,在看到別人成功之前,請先衡量自己,想要成為一個全方面的rapper,從歌詞flow、韻腳、深度,到編曲、取樣、後製錄音,台灣能同時在這些技術上有高造詣的rapper我猜十根指頭數得出來,配上真正熱愛繞舌所連帶的研究精神與默默無名時仍抱著不怠惰的態度持續創作寫歌,這時候你就會明瞭熊仔的成功與快速崛起絕對不是運氣或偶然。
[正文開始]
說實在之前寫了許多NBA球員的評比,寫中文繞舌樂評倒是第一次,有點緊張。從ㄧ拿到專輯拆開包裝後,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張環繞著零(0)、黃金比例(Φ)與無限(∞)三個意象符號的概念專輯,基本上如果你跟我一樣是比較偏向視覺或圖像記憶的話,歌詞本的第一頁就有個令人很清楚明瞭的結構圖,所以這張專輯也是建議照著曲目編排順序一口氣把它聽完,更可以完整體會到背後想要傳達的訊息與巧思。
1. Intro
首先,先用磅礡充滿氣勢的電吉他與爵士鼓的配合登場,接著電子迷幻的琴音彷彿瞬間跳入虛空,也像是帶你進入熊仔內心的世界ㄧ般,伴隨著娓娓道來的自白,很清楚且誠實地表達內心的心境與這張專輯的意義。
[亮點]: "這個學期 他想學琴......每個絕技 stop" 這段verse,不但每個字句結尾都壓雙韻以外,利用巧妙的flow斷點編排,又恰好跟下一句的句首第一個字作連結,組成另一組雙韻。連Intro都下足功夫,展現出這張專輯的用心與另一個level,也給聽眾一個心理準備:"接下來的ㄧ小時我得乖乖坐好戴上耳機把這張專輯好好聽完了!"
[雞蛋裡挑骨頭]: skit中春艷的聲音還可以再屁孩一點。
2. 你我可以
平平是中文繞舌情歌,熊仔用文字刻畫、中英文夾雜與清楚咬字的功力在這首展露無遺,verse 1生活化的歌詞,都像是我們曾經講過的話一樣,很自然地營造出畫面感,綿密的韻腳利用游刃有餘的flow而聽起來舒服沒有壓迫感,在技術層面的要求下熊仔並沒有忘記要兼顧這首朗朗上口、可愛又浪漫的訴求與氛圍,副歌部分非常catchy,基本上聽過一遍就不會忘記,搭配J.WU老師這位台灣嘻哈圈重要的推手與前輩所編的曲,還有J.Sheon獨特聲線詮釋bridge部分,這首絕對會是之後現場帶High氣氛的表演曲目。
[亮點]:
a."hi 我是熊仔 幸會幸會....心會領會" 不經意地放入四個四韻,語意也很通順。
b."(一拍)即合的節奏不知道合不合你 如果(一拍)不夠 在給我八個八拍可不可以" 這種中文的雙關真的很有趣。
c."你欣(賞新月)我欣賞 (賞心悅) 目的你" 利用同音不同字在同一句子組合成不同的意思。
d."I服了U I'm a fool for you........愛 莫能助" 利用諧音,自然地夾雜中英文的學習範例。
[雞蛋裡挑骨頭]: 歌詞本錯字 ("再"給我八個八拍可不可以)、J.Sheon的dubbing部分oh~有點太多autotune有點調太重。
3. 無名火
以中文繞舌來說,這首我覺得曲風很特別,取樣羅大佑的京夜城,也完美反映出這首歌想要表達的憤慨。反擊haters/naysayers的題材在繞舌歌裡早就被寫到爛,這首無名火卻帶來了新的律動,讓我想到了林老師的一段歌詞"你還沒想的我已寫了你寫的我早已不用 你不用的我又重新拿來賦予新的律動",可以看出verse 1 2 似乎在描述自己就是自己的hater?! 到verse 3 "I don't know what the fuck you're doing",矛頭從自己轉向外界。歌詞方面除了"火"以外,也用了許多像是"助燃物" "fuel" "祝融" "溫水煮熟" "熱臉" "烙印"帶有溫度的字,搭配激昂的配樂與戰鼓,真的讓人有熱血憤怒的感覺。聲線部分可以聽出熊仔揣摩壓抑、怨恨的音色。而熊仔flow變化的純熟功力,在verse只有簡單的鼓聲配樂中也不會令人覺得聽起來單調。
[亮點]:
a. verse 2 "再次向下窺探內心底層禁忌的枯井...."之後的兩句句首會各別先停頓難以預料的一拍與兩拍,然後"突然 角色互換..." 這邊再換成急促的flow,很漂亮地詮釋場景與心境的替換。
b."那些阻攔物 怎麼攔得住我....燃了怒火" 又是一個漂亮的三韻與四韻對杖。
c."小不點 你跑不遠 我聽你散布著謠言....是鐵條在幫你烙印" 四句中藏了許多工整的三韻與句末雙韻,漂亮的譬喻也暗示著對小人們的厭惡與超越前輩的野心。
[雞蛋裡挑骨頭]: 不論題材與創意,然後硬要去比較的話,這首歌我覺得是這張專輯最不耐聽的一首歌。
4.NeoN
SV時期的歌,記得當時熊仔給我聽這首歌時,幹覺得超好聽又超屌的,取樣老歌Sound of Silence改得真的很好聽,然後還利用諧音把七彩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不著痕跡地藏在副歌歌詞裡,也呼應了此歌曲Neon霓虹,光線中的顏色。我相信許多離鄉背井去外地打拼、讀書的朋友們聽到這首一定會很有感觸。而最後用飛蛾撲火,描述著人們嚮往著有如霓虹燈般美麗繁華的城市,就算遍體鱗傷也在所不惜,為這首歌劃下完美的句點,然而飛蛾撲火的現象卻永遠沒有句點。
[亮點]: 整段verse2 不論是韻腳、flow的快慢頓點編排與舉例譬喻,都值得好好研究。
[雞蛋裡挑骨頭]: 有J.WU老師,不過在編曲上似乎跟之前SV版本沒什麼不一樣?!
5. 小雨
這首應該是最不用花心思去研究歌詞技巧的一首歌了,單純閉著眼睛聽感受就好,非常喜歡verse段落中間那段只有口哨與雨聲的橋段,不用任何文字贅述,回憶的畫面與孤單感油然而生,讓我想到"少年維持著煩惱"這首歌裡面也有一段只有音樂沒有歌詞卻充滿畫面感與情緒的橋段。而在最後一次的副歌中也承認了留下的軌跡並不是雨滴而是淚水,不過也都不再重要了,因為淚水與回憶全都摻雜進雨水裡了。
[亮點]: verse 2句子中唸唱輪流搭配,背景加上木吉他與大提琴等弦樂器,情緒瞬間堆疊到最高峰,相信很多失戀過的朋友們聽到這邊應該都心有戚戚焉吧,對那種同個場景卻帶給你截然不同的情緒的經驗產生共鳴。"小雨來得真巧 也省得我們爭吵" 又是一個看似普通,仔細看就會覺得寫得真妙真有畫面的句子。
[雞蛋裡挑骨頭]: 歌詞本錯字 (verse 2的符號打錯成1)
6. 兇宅
這首作為專輯主打與第一部釋出的音樂MV,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這首歌說真的實在太適合當主打歌,從歌名就可以知道不但用了諧音與名字作雙關,意譯上也可以解釋成又兇又宅N.W.A. (Nerd with Attitude),verse 3又清楚地表達了專輯中第二個黃金比例(Φ)的概念,闡述如何達到能文能武又兇又宅的黃金比例。這首我覺得最屌的地方就是每個捧自己的地方都是事實,相較於其他fake ass rappers裝gang唱著自己有30公分的大屌歌時,這首真的找不到點攻擊或酸。
[亮點]:
a.verse 2 "還記得剛開始..." "Look at this guy...." "關於小熊仔..." 三部分用不同的聲線詮釋著不同角色(自己,haters, 旁白)。
b.verse 2 "鬼才想的到 難怪他們說我是鬼才",看似單純把同個字眼換個位置擺是對同字眼詞性變化的玩弄,但是擺得那麼剛好又那麼巧妙就得靠本事了。
c.bridge部分的三韻對仗,學生時代考試時的描寫令人會心一笑。
d.verse 3 開頭連綿不絕的歌詞與flow,配上"uh-huh"dubbing會讓人不自覺地點頭,"沒辦法克制 歇斯底里..."那邊再轉flow,整段不同的flow展現卻渾然天成一點也不覺得衝突。
e.verse 3 "允文允武 但韻文就是我裝備的武器.... 所以有的是實力"不但先藏了四個四韻,最後再利用"五""武"、"十""實"同音不同字創造出新的音譯雙關與"雙""二"的意譯雙關。
[雞蛋裡挑骨頭]: MV會讓人無法控制地ㄧ直重複"聽"verse2。
7. 十字路口
這首歌其實在之前上台大嘻研社課時,我就有跟熊仔說這首是他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首,當然那是在發專輯之前,對我個人來說這種說故事的題材總是很吸引我,而能從不同角色(窮、富、路人)的角度描寫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那還真的不容易,也讓我想到"兇手不只一個"那種描述不同角色卻環環相扣的緊湊感,而這首verse 3最後把故事的結局攤開,"你別看我 我只是路過"這句唸出來時真的會起雞皮疙瘩,有一種對現實的無力感與冷漠感,跟"兇手不只一個"MV中最後一幕有異曲同工之妙。
[亮點]: Punchline人之前有講過了
[雞蛋裡挑骨頭]: 總覺得新的編曲很棒也很豐富(Tower老師的吉他solo好銷魂),讓故事鮮明生動了起來,但是我還是獨鍾之前youtube上的版本,稍偏單調的beat反而凸顯出唸字flow的節奏感與城市的冷漠感,旁白的聲音也則更讓人有想像空間,然後敬堯好聽溫暖的聲音反而跟這首冷冷的歌有點不搭嘎,最後把之前的flow編排硬套進新的編曲時,總覺得有點憋憋的。
8. 解碼
這首真的屌到會讓人想哭,搭配歌詞本的符號與歌詞,每一句唸出來時都會令人打個冷顫倒抽一口氣,因為終於可以明白這張概念專輯背後到底花了熊仔多少時間與心血才能想出這樣的idea,也給整張專輯一個完美的解釋。光這首歌就把中文繞舌專輯帶入另一個層級了。老實說"O不是O O是O"這邊開始搭配鼓、貝斯與電吉他時,我就哭了。
[亮點]: 整首
[雞蛋裡挑骨頭]: 硬要挑的話,"warning"這聲音特效在第三首"無名火"的verse 1裡用過了。
9. RIP撕裂
這首的編曲聽起來很詭譎很黑暗,很特別,非常符合這首歌想表達的那種自我內心交戰的矛盾窘境。副歌低沉的聲音搭配熊仔接近崩潰的聲音顯得異常合適。這首歌熊仔也誠實地並血淋淋地把自己在兼顧音樂、課業、同儕、長輩與粉絲時所承受的壓力一併釋放在歌詞中,最後用失訊的雜音斷掉所有外界的期待、質問與責備,巧妙又令人瞬間回過神的收尾。
[亮點]:
a.verse 2 "實驗室寫歌 別人在寫paper 練團室讀paper 又多了幾個hater" 短短四句話,道盡了在時間壓力下扮演不同角色的錯亂。
b. verse 3 "掌聲是嗎啡 將我麻醉 喪失了知覺 任由人肢解" 傳神又合邏輯的譬喻,肢解又跟撕裂概念作出了連結。
c. verse 3 "一雙雙年輕眼神 正對我冀望.... 不敢說的真相 是我比你們迷惘" 中文繞舌中很少出現的半哭半唸崩潰聲線,而把心底想法扒開攤給大家看,又是需要多大的勇氣。
[雞蛋裡挑骨頭]: 整首歌從verse 1到verse 3可以聽出聲線的層次與情緒慢慢堆疊上去,不過整體聽起來每個字都唸得太過用力,聽起來容易有聽覺疲勞,不過也確實帶給聽眾那種撕裂窒息的壓迫感,如果verse 1用沉著平淡類似第三者旁白的聲線然後到verse 2 開始唸出揪心感,最後到verse 3再用爆發崩潰的聲線詮釋,會不會更有層次感?
10. 遺書
同樣是SV時期的歌,相較於十字路口,這首的新編曲真心覺得大加分,加上迷幻詭異的樂音(不知道為什麼會讓我想到周星馳[整鬼專家]裡的配樂 哈哈)讓這首歌多了種空靈感,而這首歌的歌詞本的設計也是我整張專輯最喜歡的,讓聽眾清楚分別遺書的部分,"睜開眼成為新生兒.."這邊節奏與旋律隨著遺書的開始瞬間變換,馬上帶人進入遺書中。verse 3開始的背景鋼琴旋律又悄悄地將人拉回原本的時空,類似風琴與小號的莊嚴音色和葬禮場景作結合,伴隨著verse 3獨白接近尾聲,又是首高完整性、層次分明,令人雞皮疙瘩的歌。
[亮點]:
a. 這首在聲線上完美地詮釋不同角色與情緒。
b. 副歌"再見了 再見了" dubbing部分好好聽也很搭。
c. 用遺書這題材來描寫創作者心中高處不勝寒、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心境,令人玩味。
[雞蛋裡挑骨頭]: 還沒找到
11. 歸零
這張專輯我覺得最舒服耐聽的ㄧ首歌,曲目順序方面,這首擺的位置讓聽眾耳朵有機會放鬆休息一下,或許可以用這首開拓更多主流市場聽眾。
[亮點]: verse 2 "就 沒有對白....就此解脫" ㄧ整大段用著ㄐㄧㄡˋ 這個音當作flow頓點與同音不同字的字眼,最後配上少見卻莫名超搭的"wow"狀聲詞結尾,一氣呵成。
[雞蛋裡挑骨頭]: 歌詞本錯誤 (就讓我歸零 打成了 那只能歸零, "都" 不會再回來)、 私心希望verse2 加ㄧ些女聲的dubbing (許珮羚聲音好好聽喔)、想知道bridge部分時的竊竊私語在講什麼(依稀聽到什麼"無限"的)
12. 信
如果要在這專輯找ㄧ首推薦給不聽繞舌的朋友,那我ㄧ定選這首,因為這首已經跳出了繞舌歌的框架,它是警世的金玉良言,也是音樂人最終的目標最大的理想,就是可以在現實中正面地影響聽眾,不再只是單純欣賞ㄧ首歌了。
[亮點]:
a.葉丙成老師完全word up!
b."問題不在夢想與現實如何二擇ㄧ 活出自己 讓兩條路線二合ㄧ" 這句話打醒了我
[雞蛋裡挑骨頭]: 歌詞本錯字 (做好自己 打成了 活出自己)、私心希望葉丙成老師可以rapㄧ小段
13. 再聯絡
我聽完ㄧ遍馬上直接匯入itune加入ipod的ㄧ首歌,如果你對"仇人的孩子"、"爸爸的手錶"這類型的歌很有感觸的話,這首歌絕對會打入你心房。編曲中那連續的四個重拍,彷彿在敲擊每個有共鳴的聽眾的心臟,刺激著淚腺。
[亮點]: 熊仔唱歌原來蠻好聽的(雖然只有幾句)、真情流露不炫技的繞舌也可以好迷人。
[雞蛋裡挑骨頭]: 英文文法小尖兵 (Don't you know it hurt"s" me so)、歌詞本錯字("撥"亂我的頭髮)、熊仔賠我一包衛生紙
前前後後花了四天反覆聽這張專輯,寫了這樂評,首先我認為ㄧ定要能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到別人,而無限專輯中的13首曲目,其實說實在的就是熊仔將他自己看到聽到或感受到的日常經歷寫下來,每一首說穿了都是描述自己或是寫給自己的歌,反觀很多rapper喜歡寫ㄧ些虛無飄渺的題材,或是沒有親身體會過的經驗,當然就很難達到無限這張專輯帶給聽眾的共鳴與感動。再來是skit用貫穿整個專輯的故事方式呈現,就已經是一個創舉了,把整張專輯轉化成Ego人格特化療程的概念也讓我想到電影[Her]裡面那性感卻沒有生命的聲音,總之這種skit把每首曲目串連起來,重點就不再是單ㄧㄧ首歌而是整個概念。最後很喜歡熊仔ㄧ直以來常會用不經意地輕描淡寫的方式埋下許多梗,用游刃有餘不急不徐的flow藏了許多韻腳,不斷repeat就會知道這張專輯背後的巧思與ㄧ次次的精心安排,還有太多屌的東西我沒有打出來,希望你們可以自己發掘。
對我來說這已經不單僅僅是花錢買一張專輯了,而是買一個出生在80 90年代熱愛嘻哈的孩子們的共同回憶、經歷與夢想,還有整個台灣繞舌圈進步的證明與提升過程。如果說蛋堡的歌讓原本不聽中文繞舌的人開始會聽,那熊仔的歌則會讓原本聽中文繞舌的人繼續想聽。
by. Combos
給你我的1金雞蛋線上看 在 Combos 康博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長有雷慎入)
在樂評開始前,我想說一個故事,還記得2011年的11月,在某個下雨的晚上,我第一次參加台大嘻研的社課,其實當天又濕又冷,那時候要從大直跑去台大實在有點遠有點不想去,然後那邊也沒有認識的人,不過想到自己很遺憾在學生時期沒有太多志同道合聽hiphop的朋友,然後反觀這群學生竟然有模有樣地運用自身現有資源並規劃社課課程與主題,羨慕心態與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我仍決定隻身前往。進入教室後我坐在最後面當自閉兒環顧身邊的人,當天的課程主題是取樣,熊仔在示範教學,八八男那時候還不是八八男也是跟我一樣第一次上社課,BR穿著紫色SoftLipa外套邊玩手機邊跟旁邊的妹聊天,盤尼西林很熱心地教我GoldWave的使用,說它取樣時特別好用,然後還有一群遲到的高中屁孩靠在牆上看似愛理不理的,這是我最ㄧ開始認識的台大嘻研。
剛開始注意到熊仔是SV時期"韻毒販"、"紳士氣度"跟"神話"這三首歌,當時聽到很興奮,因為從沒想過中文繞舌可以藏那麼多韻腳與描寫這種題材,隔年2012年一月,"我可能不會饒舌"這首歌釋出,我不太喜歡去分派別,不過我個人認為這首開啟了學院派在台灣地下繞舌的大門並豎立了旗幟,上班時還看到新聞陳柏霖在網路上分享了自己唱這首歌的影片,那時候我就知道熊仔這傢伙遲早會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時間問題而已。2012~2013年熊仔累積了許多跟別人合作的高水準網路作品,漸漸提高了他的知名度,13年五月的"我不可能會饒舌"奠定了他[韻腳無限總裁]的封號,我個人認為這時候熊仔也找到了最適合詮釋自己的聲線,13年十一月與14年ㄧ月,兩場Diss: RBL的Battle讓熊仔完全地浮出檯面,這時候台灣嘻哈圈已經沒有人不知道他了。
反觀新生代太多Wannabe,沒有明顯的風格與獨特處,也讓我開始自省,在看到別人成功之前,請先衡量自己,想要成為一個全方面的rapper,從歌詞flow、韻腳、深度,到編曲、取樣、後製錄音,台灣能同時在這些技術上有高造詣的rapper我猜十根指頭數得出來,配上真正熱愛繞舌所連帶的研究精神與默默無名時仍抱著不怠惰的態度持續創作寫歌,這時候你就會明瞭熊仔的成功與快速崛起絕對不是運氣或偶然。
[正文開始]
說實在之前寫了許多NBA球員的評比,寫中文繞舌樂評倒是第一次,有點緊張。從ㄧ拿到專輯拆開包裝後,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張環繞著零(0)、黃金比例(Φ)與無限(∞)三個意象符號的概念專輯,基本上如果你跟我一樣是比較偏向視覺或圖像記憶的話,歌詞本的第一頁就有個令人很清楚明瞭的結構圖,所以這張專輯也是建議照著曲目編排順序一口氣把它聽完,更可以完整體會到背後想要傳達的訊息與巧思。
1. Intro
首先,先用磅礡充滿氣勢的電吉他與爵士鼓的配合登場,接著電子迷幻的琴音彷彿瞬間跳入虛空,也像是帶你進入熊仔內心的世界ㄧ般,伴隨著娓娓道來的自白,很清楚且誠實地表達內心的心境與這張專輯的意義。
[亮點]: "這個學期 他想學琴......每個絕技 stop" 這段verse,不但每個字句結尾都壓雙韻以外,利用巧妙的flow斷點編排,又恰好跟下一句的句首第一個字作連結,組成另一組雙韻。連Intro都下足功夫,展現出這張專輯的用心與另一個level,也給聽眾一個心理準備:"接下來的ㄧ小時我得乖乖坐好戴上耳機把這張專輯好好聽完了!"
[雞蛋裡挑骨頭]: skit中春艷的聲音還可以再屁孩一點。
2. 你我可以
平平是中文繞舌情歌,熊仔用文字刻畫、中英文夾雜與清楚咬字的功力在這首展露無遺,verse 1生活化的歌詞,都像是我們曾經講過的話一樣,很自然地營造出畫面感,綿密的韻腳利用游刃有餘的flow而聽起來舒服沒有壓迫感,在技術層面的要求下熊仔並沒有忘記要兼顧這首朗朗上口、可愛又浪漫的訴求與氛圍,副歌部分非常catchy,基本上聽過一遍就不會忘記,搭配J.WU老師這位台灣嘻哈圈重要的推手與前輩所編的曲,還有J.Sheon獨特聲線詮釋bridge部分,這首絕對會是之後現場帶High氣氛的表演曲目。
[亮點]:
a."hi 我是熊仔 幸會幸會....心會領會" 不經意地放入四個四韻,語意也很通順。
b."(一拍)即合的節奏不知道合不合你 如果(一拍)不夠 在給我八個八拍可不可以" 這種中文的雙關真的很有趣。
c."你欣(賞新月)我欣賞 (賞心悅) 目的你" 利用同音不同字在同一句子組合成不同的意思。
d."I服了U I'm a fool for you........愛 莫能助" 利用諧音,自然地夾雜中英文的學習範例。
[雞蛋裡挑骨頭]: 歌詞本錯字 ("再"給我八個八拍可不可以)、J.Sheon的dubbing部分oh~有點太多autotune有點調太重。
3. 無名火
以中文繞舌來說,這首我覺得曲風很特別,取樣羅大佑的京夜城,也完美反映出這首歌想要表達的憤慨。反擊haters/naysayers的題材在繞舌歌裡早就被寫到爛,這首無名火卻帶來了新的律動,讓我想到了林老師的一段歌詞"你還沒想的我已寫了你寫的我早已不用 你不用的我又重新拿來賦予新的律動",可以看出verse 1 2 似乎在描述自己就是自己的hater?! 到verse 3 "I don't know what the fuck you're doing",矛頭從自己轉向外界。歌詞方面除了"火"以外,也用了許多像是"助燃物" "fuel" "祝融" "溫水煮熟" "熱臉" "烙印"帶有溫度的字,搭配激昂的配樂與戰鼓,真的讓人有熱血憤怒的感覺。聲線部分可以聽出熊仔揣摩壓抑、怨恨的音色。而熊仔flow變化的純熟功力,在verse只有簡單的鼓聲配樂中也不會令人覺得聽起來單調。
[亮點]:
a. verse 2 "再次向下窺探內心底層禁忌的枯井...."之後的兩句句首會各別先停頓難以預料的一拍與兩拍,然後"突然 角色互換..." 這邊再換成急促的flow,很漂亮地詮釋場景與心境的替換。
b."那些阻攔物 怎麼攔得住我....燃了怒火" 又是一個漂亮的三韻與四韻對杖。
c."小不點 你跑不遠 我聽你散布著謠言....是鐵條在幫你烙印" 四句中藏了許多工整的三韻與句末雙韻,漂亮的譬喻也暗示著對小人們的厭惡與超越前輩的野心。
[雞蛋裡挑骨頭]: 不論題材與創意,然後硬要去比較的話,這首歌我覺得是這張專輯最不耐聽的一首歌。
4.NeoN
SV時期的歌,記得當時熊仔給我聽這首歌時,幹覺得超好聽又超屌的,取樣老歌Sound of Silence改得真的很好聽,然後還利用諧音把七彩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不著痕跡地藏在副歌歌詞裡,也呼應了此歌曲Neon霓虹,光線中的顏色。我相信許多離鄉背井去外地打拼、讀書的朋友們聽到這首一定會很有感觸。而最後用飛蛾撲火,描述著人們嚮往著有如霓虹燈般美麗繁華的城市,就算遍體鱗傷也在所不惜,為這首歌劃下完美的句點,然而飛蛾撲火的現象卻永遠沒有句點。
[亮點]: 整段verse2 不論是韻腳、flow的快慢頓點編排與舉例譬喻,都值得好好研究。
[雞蛋裡挑骨頭]: 有J.WU老師,不過在編曲上似乎跟之前SV版本沒什麼不一樣?!
5. 小雨
這首應該是最不用花心思去研究歌詞技巧的一首歌了,單純閉著眼睛聽感受就好,非常喜歡verse段落中間那段只有口哨與雨聲的橋段,不用任何文字贅述,回憶的畫面與孤單感油然而生,讓我想到"少年維持著煩惱"這首歌裡面也有一段只有音樂沒有歌詞卻充滿畫面感與情緒的橋段。而在最後一次的副歌中也承認了留下的軌跡並不是雨滴而是淚水,不過也都不再重要了,因為淚水與回憶全都摻雜進雨水裡了。
[亮點]: verse 2句子中唸唱輪流搭配,背景加上木吉他與大提琴等弦樂器,情緒瞬間堆疊到最高峰,相信很多失戀過的朋友們聽到這邊應該都心有戚戚焉吧,對那種同個場景卻帶給你截然不同的情緒的經驗產生共鳴。"小雨來得真巧 也省得我們爭吵" 又是一個看似普通,仔細看就會覺得寫得真妙真有畫面的句子。
[雞蛋裡挑骨頭]: 歌詞本錯字 (verse 2的符號打錯成1)
6. 兇宅
這首作為專輯主打與第一部釋出的音樂MV,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這首歌說真的實在太適合當主打歌,從歌名就可以知道不但用了諧音與名字作雙關,意譯上也可以解釋成又兇又宅N.W.A. (Nerd with Attitude),verse 3又清楚地表達了專輯中第二個黃金比例(Φ)的概念,闡述如何達到能文能武又兇又宅的黃金比例。這首我覺得最屌的地方就是每個捧自己的地方都是事實,相較於其他fake ass rappers裝gang唱著自己有30公分的大屌歌時,這首真的找不到點攻擊或酸。
[亮點]:
a.verse 2 "還記得剛開始..." "Look at this guy...." "關於小熊仔..." 三部分用不同的聲線詮釋著不同角色(自己,haters, 旁白)。
b.verse 2 "鬼才想的到 難怪他們說我是鬼才",看似單純把同個字眼換個位置擺是對同字眼詞性變化的玩弄,但是擺得那麼剛好又那麼巧妙就得靠本事了。
c.bridge部分的三韻對仗,學生時代考試時的描寫令人會心一笑。
d.verse 3 開頭連綿不絕的歌詞與flow,配上"uh-huh"dubbing會讓人不自覺地點頭,"沒辦法克制 歇斯底里..."那邊再轉flow,整段不同的flow展現卻渾然天成一點也不覺得衝突。
e.verse 3 "允文允武 但韻文就是我裝備的武器.... 所以有的是實力"不但先藏了四個四韻,最後再利用"五""武"、"十""實"同音不同字創造出新的音譯雙關與"雙""二"的意譯雙關。
[雞蛋裡挑骨頭]: MV會讓人無法控制地ㄧ直重複"聽"verse2。
7. 十字路口
這首歌其實在之前上台大嘻研社課時,我就有跟熊仔說這首是他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首,當然那是在發專輯之前,對我個人來說這種說故事的題材總是很吸引我,而能從不同角色(窮、富、路人)的角度描寫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那還真的不容易,也讓我想到"兇手不只一個"那種描述不同角色卻環環相扣的緊湊感,而這首verse 3最後把故事的結局攤開,"你別看我 我只是路過"這句唸出來時真的會起雞皮疙瘩,有一種對現實的無力感與冷漠感,跟"兇手不只一個"MV中最後一幕有異曲同工之妙。
[亮點]: Punchline人之前有講過了
[雞蛋裡挑骨頭]: 總覺得新的編曲很棒也很豐富(Tower老師的吉他solo好銷魂),讓故事鮮明生動了起來,但是我還是獨鍾之前youtube上的版本,稍偏單調的beat反而凸顯出唸字flow的節奏感與城市的冷漠感,旁白的聲音也則更讓人有想像空間,然後敬堯好聽溫暖的聲音反而跟這首冷冷的歌有點不搭嘎,最後把之前的flow編排硬套進新的編曲時,總覺得有點憋憋的。
8. 解碼
這首真的屌到會讓人想哭,搭配歌詞本的符號與歌詞,每一句唸出來時都會令人打個冷顫倒抽一口氣,因為終於可以明白這張概念專輯背後到底花了熊仔多少時間與心血才能想出這樣的idea,也給整張專輯一個完美的解釋。光這首歌就把中文繞舌專輯帶入另一個層級了。老實說"O不是O O是O"這邊開始搭配鼓、貝斯與電吉他時,我就哭了。
[亮點]: 整首
[雞蛋裡挑骨頭]: 硬要挑的話,"warning"這聲音特效在第三首"無名火"的verse 1裡用過了。
9. RIP撕裂
這首的編曲聽起來很詭譎很黑暗,很特別,非常符合這首歌想表達的那種自我內心交戰的矛盾窘境。副歌低沉的聲音搭配熊仔接近崩潰的聲音顯得異常合適。這首歌熊仔也誠實地並血淋淋地把自己在兼顧音樂、課業、同儕、長輩與粉絲時所承受的壓力一併釋放在歌詞中,最後用失訊的雜音斷掉所有外界的期待、質問與責備,巧妙又令人瞬間回過神的收尾。
[亮點]:
a.verse 2 "實驗室寫歌 別人在寫paper 練團室讀paper 又多了幾個hater" 短短四句話,道盡了在時間壓力下扮演不同角色的錯亂。
b. verse 3 "掌聲是嗎啡 將我麻醉 喪失了知覺 任由人肢解" 傳神又合邏輯的譬喻,肢解又跟撕裂概念作出了連結。
c. verse 3 "一雙雙年輕眼神 正對我冀望.... 不敢說的真相 是我比你們迷惘" 中文繞舌中很少出現的半哭半唸崩潰聲線,而把心底想法扒開攤給大家看,又是需要多大的勇氣。
[雞蛋裡挑骨頭]: 整首歌從verse 1到verse 3可以聽出聲線的層次與情緒慢慢堆疊上去,不過整體聽起來每個字都唸得太過用力,聽起來容易有聽覺疲勞,不過也確實帶給聽眾那種撕裂窒息的壓迫感,如果verse 1用沉著平淡類似第三者旁白的聲線然後到verse 2 開始唸出揪心感,最後到verse 3再用爆發崩潰的聲線詮釋,會不會更有層次感?
10. 遺書
同樣是SV時期的歌,相較於十字路口,這首的新編曲真心覺得大加分,加上迷幻詭異的樂音(不知道為什麼會讓我想到周星馳[整鬼專家]裡的配樂 哈哈)讓這首歌多了種空靈感,而這首歌的歌詞本的設計也是我整張專輯最喜歡的,讓聽眾清楚分別遺書的部分,"睜開眼成為新生兒.."這邊節奏與旋律隨著遺書的開始瞬間變換,馬上帶人進入遺書中。verse 3開始的背景鋼琴旋律又悄悄地將人拉回原本的時空,類似風琴與小號的莊嚴音色和葬禮場景作結合,伴隨著verse 3獨白接近尾聲,又是首高完整性、層次分明,令人雞皮疙瘩的歌。
[亮點]:
a. 這首在聲線上完美地詮釋不同角色與情緒。
b. 副歌"再見了 再見了" dubbing部分好好聽也很搭。
c. 用遺書這題材來描寫創作者心中高處不勝寒、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心境,令人玩味。
[雞蛋裡挑骨頭]: 還沒找到
11. 歸零
這張專輯我覺得最舒服耐聽的ㄧ首歌,曲目順序方面,這首擺的位置讓聽眾耳朵有機會放鬆休息一下,或許可以用這首開拓更多主流市場聽眾。
[亮點]: verse 2 "就 沒有對白....就此解脫" ㄧ整大段用著ㄐㄧㄡˋ 這個音當作flow頓點與同音不同字的字眼,最後配上少見卻莫名超搭的"wow"狀聲詞結尾,一氣呵成。
[雞蛋裡挑骨頭]: 歌詞本錯誤 (就讓我歸零 打成了 那只能歸零, "都" 不會再回來)、 私心希望verse2 加ㄧ些女聲的dubbing (許珮羚聲音好好聽喔)、想知道bridge部分時的竊竊私語在講什麼(依稀聽到什麼"無限"的)
12. 信
如果要在這專輯找ㄧ首推薦給不聽繞舌的朋友,那我ㄧ定選這首,因為這首已經跳出了繞舌歌的框架,它是警世的金玉良言,也是音樂人最終的目標最大的理想,就是可以在現實中正面地影響聽眾,不再只是單純欣賞ㄧ首歌了。
[亮點]:
a.葉丙成老師完全word up!
b."問題不在夢想與現實如何二擇ㄧ 活出自己 讓兩條路線二合ㄧ" 這句話打醒了我
[雞蛋裡挑骨頭]: 歌詞本錯字 (做好自己 打成了 活出自己)、私心希望葉丙成老師可以rapㄧ小段
13. 再聯絡
我聽完ㄧ遍馬上直接匯入itune加入ipod的ㄧ首歌,如果你對"仇人的孩子"、"爸爸的手錶"這類型的歌很有感觸的話,這首歌絕對會打入你心房。編曲中那連續的四個重拍,彷彿在敲擊每個有共鳴的聽眾的心臟,刺激著淚腺。
[亮點]: 熊仔唱歌原來蠻好聽的(雖然只有幾句)、真情流露不炫技的繞舌也可以好迷人。
[雞蛋裡挑骨頭]: 英文文法小尖兵 (Don't you know it hurt"s" me so)、歌詞本錯字("撥"亂我的頭髮)、熊仔賠我一包衛生紙
前前後後花了四天反覆聽這張專輯,寫了這樂評,首先我認為ㄧ定要能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到別人,而無限專輯中的13首曲目,其實說實在的就是熊仔將他自己看到聽到或感受到的日常經歷寫下來,每一首說穿了都是描述自己或是寫給自己的歌,反觀很多rapper喜歡寫ㄧ些虛無飄渺的題材,或是沒有親身體會過的經驗,當然就很難達到無限這張專輯帶給聽眾的共鳴與感動。再來是skit用貫穿整個專輯的故事方式呈現,就已經是一個創舉了,把整張專輯轉化成Ego人格特化療程的概念也讓我想到電影[Her]裡面那性感卻沒有生命的聲音,總之這種skit把每首曲目串連起來,重點就不再是單ㄧㄧ首歌而是整個概念。最後很喜歡熊仔ㄧ直以來常會用不經意地輕描淡寫的方式埋下許多梗,用游刃有餘不急不徐的flow藏了許多韻腳,不斷repeat就會知道這張專輯背後的巧思與ㄧ次次的精心安排,還有太多屌的東西我沒有打出來,希望你們可以自己發掘。
對我來說這已經不單僅僅是花錢買一張專輯了,而是買一個出生在80 90年代熱愛嘻哈的孩子們的共同回憶、經歷與夢想,還有整個台灣繞舌圈進步的證明與提升過程。如果說蛋堡的歌讓原本不聽中文繞舌的人開始會聽,那熊仔的歌則會讓原本聽中文繞舌的人繼續想聽。
by. Combos
給你我的1金雞蛋線上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輩子偷偷藉由小說來偷偷抱怨自己太太公主病的費茲傑羅?
#大亨小傳 #費茲傑羅 #書單
☞〈那些年我們一起(錯)追的女孩〉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1/14/%E9%82%A3%E4%BA%9B%E5%B9%B4%E6%88%91%E5%80%91%E4%B8%80%E8%B5%B7%EF%BC%88%E9%8C%AF%EF%BC%89%E8%BF%BD%E7%9A%84%E5%A5%B3%E5%AD%A9%E2%94%80%E2%94%80%E8%B2%BB%E8%8C%B2%E5%82%91%E7%BE%85%E3%80%8A%E5%A4%A7%E4%BA%A8%E5%B0%8F%E5%82%B3%E3%80%8B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fbclid=IwAR0CRPn_h2sypklRnpQIdV4Xx-hOR28qLbHmC-tuF2f_g2KkK0GNzQAsOjs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黛西顯然依舊依戀著蓋茲比,然而同時卻又態度曖昧──她舉棋不定,不知是否該就此放棄不怎麼完美的婚姻(以及相當完美的物質生活,以及「慣於」此類生活的惰性)。而蓋茲比呢?伊格言說,他比黛西單純得多;毀滅他的並不只是他對黛西的純愛,還有對純愛的貪婪。那貪欲如此純真無邪,璀璨耀眼,如同鮮花、香檳泡沫或豪宅中川流不止的人群般指向永恆的虛空。問題在於,對純愛的貪婪是有罪的嗎?對幻象的迷戀真是有罪的嗎?
故事中緊接著發生了一場現實定義中的「罪行」。湯姆、蓋茲比、黛西、尼克一同開車進城去,準備前往另一場聚會──對吧,我們說了,當然要想辦法把所有人都湊在一起才有戲;那也是好萊塢通俗電影的敘事技術之一:快速升高角色間的衝突以導向結局。炙人的暑熱隱喻著所有人內心的焦躁,預示著災難即將來臨。一場致命車禍發生了,同車的蓋茲比和黛西不小心撞死了人,而執掌方向盤的正是黛西。
對,「死亡」和「罪行」緊接在這繁華宴席之後。這當然也是為了召喚最強烈的對比:一切事物皆瀕臨毀敗,而城市的無數幻影正試圖將其自身之輪廓隱沒入漫無邊際的蒼茫暮色之中。怯懦的駕駛黛西隱瞞了此事,因為有人十分樂意幫她隱瞞;那就是痴痴愛著她的蓋茲比。他乾脆謊稱自己就是駕駛,替黛西頂罪。在這罪行和死亡的場景之後,費茲傑羅如此描寫敘事者尼克與大亨蓋茲比的最後道別:
我們握握手,我慢步離去。走到樹籬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什麼,於是轉過身去。
「他們是一群混蛋!」我隔著草坪對他喊道:「他們那群人全部加起來都比不上你!」
我一直很慶幸當時說了那句話。那是我對他說過的唯一一句讚美,畢竟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贊成過他。剛開始他只是禮貌地點點頭,接著他臉上綻放出那種容光煥發的會心微笑。他那件華美的粉色西裝在白色臺階的相襯下顯得特別鮮豔。我想起了我第一次來到他這棟豪宅時的情景,那是三個月前──當時他的草坪和車道上擠滿了猜測著他是靠什麼罪行賺得大錢的面孔,而他就站在臺階上,隱藏著他那無罪的夢想,揮手向他們道別。
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人為何總愛上不該愛的人?......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