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欣賞自己,是我們的有效稱讚】
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來自於被認同與作出貢獻。
凡事被罵、被唸的孩子,成天遭受到負面言語的攻擊,「你真的很不專心。」「你有夠粗心的。」「你實在是很調皮耶!」內心的價值感就會逐漸地低落,因為,他會認為他的付出沒有做出貢獻,也沒有從最重要的人身上獲得肯定。
—
在諮商心理師陳志恆的著作《正向聚焦》中有說道:「一個人的行為,不會永遠一成不變。而且,行為是波動的。」
例如,我們期望下午四點放學的孩子,能在六點前把功課寫完,他卻總是拖拖拉拉,而且完成的時間不會是固定的,有時九點或八點,如果有一天是在七點,雖然沒有達到我們的期望,卻已是在他過往行為波段中的高點。
此時,我們可以在孩子行為的相對高點時,給予正向的回應。
不要總是在孩子的行為當中挑錯,而是要多看到他的好,即使這個好是微小的。
給予孩子價值感的稱讚,有四個要素:
1. 事實的客觀陳述
2. 父母的感受
3. 孩子的內在特質
4. 謝謝他的付出
「你寫功課有時會到九點才寫完,今天居然提早到七點就完成了,爸爸有些驚喜,也很替你開心。你能夠提早也表示你在專注力上有提升,謝謝你願意主動面對煩人的功課了。」雖然孩子寫完的時間,依然低於爸媽的預期,但是,我們肯定的是孩子從九點提早到七點的進步。對孩子的稱讚,要以對他自己的比較為主。
■ 「媽媽在忙的時候,你很貼心的來問我需不需要幫忙,實在感到很窩心。有你的幫忙,真的加速了做家事的速度,你是我最棒的小幫手,孩子,謝謝你的協助喔。」
■ 「你今天寫完功課,很自動的把所有作業都分類好一次拿給我,節省了我許多的時間。我看了內容,你寫得認真又很仔細,真的好棒喔,謝謝你越來越懂得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喔。」
—
當然,如果每次的稱讚都講這麼長,孩子也可能會不耐煩.我們可以把上述四個元素,任意取樣來搭配組合,兩個或三個都行,給予適度的肯定就好。
但是,重點是,「事實的客觀陳述」一定要包含在句子裡喔,因為,把經過詳細地說出來,表達出「你的好,我都有看在眼裡」的意涵,而其他的元素要怎麼排列,請自由發揮囉。
孩子在建構自我認同的時候,最渴望從爸媽的肯定中獲得認同,也是有效稱讚的重要性,即便沒有達到爸媽的期望,我們也能從中讚賞他,這才是真正無條件的愛。
擁有過無條件的被愛,才會有無條件愛人的能力。
.
本文摘自《#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 》
博客來 http://bit.ly/S0500085-B
親子教養類新書榜第一位
親子教養類七日/30日暢銷榜第一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Henry 羅寶鴻老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聽到這則社會新聞,我感到非常痛心,讓我覺得有須要對這件事做些回應。 身為一個父親、和在幼兒園第一線工作許多年的老師,我有責任與義務針對這件事,分享我多年來在教育職場上經營教室的經驗與具體做法,要怎麼做才能減少孩子之間衝突事件。 希望這部影片的內容,能給有需要的父母、老師、及從事幼兒教育...
「給予正向的回應」的推薦目錄:
- 關於給予正向的回應 在 澤爸 : 親職教育講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給予正向的回應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給予正向的回應 在 貓心—龔佑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給予正向的回應 在 Henry 羅寶鴻老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給予正向的回應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給予正向的回應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給予正向的回應 在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閱讀好書】PEP TALK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給予正向的回應 在 情緒與正向教養04:『問題解決』的回應方法(王心寧臨床心理 ... 的評價
給予正向的回應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價值的回應是「有效稱讚」
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來自於被認同與作出貢獻。
凡事被罵、被唸的孩子,成天遭受到負面言語的攻擊,「你真的很不專心。」「你有夠粗心的。」「你實在是很調皮耶!」內心的價值感就會逐漸地低落,因為,他會認為他的付出沒有做出貢獻,也沒有從最重要的人身上獲得肯定。
在諮商心理師陳志恆的著作《正向聚焦》中有說道:「一個人的行為,不會永遠一成不變。而且,行為是波動的。」例如,我們期望下午四點放學的孩子,能在六點前把功課寫完,他卻總是拖拖拉拉,而且完成的時間不會是固定的,有時九點或八點,如果有一天是在七點,雖然沒有達到我們的期望,卻已是在他過往行為波段中的高點。此時,我們可以在孩子行為的相對高點時,給予正向的回應。
不要總是在孩子的行為當中挑錯,而是要多看到他的好,即使這個好是微小的。
給予孩子價值感的稱讚,有四個要素:
1. 事實的客觀陳述
2. 父母的感受
3. 孩子的內在特質
4. 謝謝他的付出
「你寫功課有時會到九點才寫完,今天居然提早到七點就完成了,爸爸有些驚喜,也很替你開心。你能夠提早也表示你在專注力上有提升,謝謝你願意主動面對煩人的功課了。」雖然孩子寫完的時間,依然低於爸媽的預期,但是,我們肯定的是孩子從九點提早到七點的進步。對孩子的稱讚,要以對他自己的比較為主。
■ 「媽媽在忙的時候,你很貼心的來問我需不需要幫忙,實在感到很窩心。有你的幫忙,真的加速了做家事的速度,你是我最棒的小幫手,孩子,謝謝你的協助喔。」
■ 「你今天寫完功課,很自動的把所有作業都分類好一次拿給我,節省了我許多的時間。我看了內容,你寫得認真又很仔細,真的好棒喔,謝謝你越來越懂得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喔。」
當然,如果每次的稱讚都講這麼長,孩子也可能會不耐煩.我們可以把上述四個元素,任意取樣來搭配組合,兩個或三個都行,給予適度的肯定就好。但是,重點是,「事實的客觀陳述」一定要包含在句子裡喔,因為,把經過詳細地說出來,表達出「你的好,我都有看在眼裡」的意涵,而其他的元素要怎麼排列,請自由發揮囉。
孩子在建構自我認同的時候,最渴望從爸媽的肯定中獲得認同,也是有效稱讚的重要性,即便沒有達到爸媽的期望,我們也能從中讚賞他,這才是真正無條件的愛。
若是沒有從爸媽身上獲得認同,就會往外尋求認同,像是同儕或社會。所以不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永遠達不到爸媽的期望,而是要讓他知道:「我對你的期望是我的事,你不用為我的期望負責。不管你做得如何,我都會看到你的好,給予肯定,並接納最如實的你。因為,你永遠是我最愛的孩子。」
擁有過無條件的被愛,才會有無條件愛人的能力。
.
本文摘自
《#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
不說教的情商課,讓親子都被好好理解
.
作者:澤爸(魏瑋志)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篇延續昨天的贈書直播,能肯定他人價值感的人,自己會很有價值感。
我們不斷表達善意,即便這次溝通不成,還會有下次。但沒有善意,說不定對方連聽都不想聽。
澤爸真的很認真,這本書集結了很多好書的精華,相當超值。摘文裡的原則拿到一般關係使用,也都相當好用。
祝願您,不管孩子有沒有達成我們的期望,都能善意且正面地回應他!
給予正向的回應 在 貓心—龔佑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貓心小語
在我的書籍《找回100%安全感》裡面,我曾引用了兩位知名心理學家的一篇研究,提到了 #積極正向 的回應,是增進關係的唯一途徑。
.
什麼是積極正向的回應呢?當我們在回應別人分享的 #正向事件 時,我們會有四種可能的回應方式:
.
●積極正向
●積極負向
●消極正向
●消極負向
.
其中第一種就是, #積極地回應對方分享的事情, 且 #給予正向的回應。譬如你的女朋友告訴你她這次獲得升遷的機會,你為她感到開心,而且告訴她「妳一直以來的努力都值得了。」這就是積極正向的回應。
.
那什麼是積極負向呢?就是你雖然積極地回應對方,但回應的內容卻是負面的,例如:「妳確定妳能應付這份工作嗎?這份工作要花很多時間耶!」雖然積極,但內容卻是負面的。
.
消極正向則是指,雖然回應的內容是正向的,但回應的態度確是消極的,譬如「喔!很棒啊。」「嗯哼,很好阿。」
.
而消極負向則是完全忽略對方所講的話,直接另闢新的話題。
.
那份研究發現,只有積極正向的回應能讓兩個人的感情變得更好,其他的回應方式都將使兩個人的感情變得更糟。
.
其實不難理解,只要用心去感受,就能感覺到其他三者的回應是多麼地傷人。
.
而我認為,同一套邏輯也適用於交朋友之上:想要好的友誼,請找在你分享開心的事情時,給予你積極正向回應的互動對象吧!
.
圖片素材繪製:咪果的繪畫天地OwO///
圖片素材後製:貓心本人
給予正向的回應 在 Henry 羅寶鴻老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最近聽到這則社會新聞,我感到非常痛心,讓我覺得有須要對這件事做些回應。
身為一個父親、和在幼兒園第一線工作許多年的老師,我有責任與義務針對這件事,分享我多年來在教育職場上經營教室的經驗與具體做法,要怎麼做才能減少孩子之間衝突事件。
希望這部影片的內容,能給有需要的父母、老師、及從事幼兒教育的工作者所看到,減少孩子不幸的事件再度發生,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更美好的童年。
如果您喜歡這影片的內容,也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天佑兒童。
Henry羅寶鴻
............
影片重點提醒:
1 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避免被欺負:
a 若別人做你不喜歡的事,若提醒他無效,就要大聲說:「我不喜歡你這樣 ___我!」
b 若對方持續,立即逃離現場;
c 馬上尋求環境裡的大人幫忙。
2 教室氣氛穩定,能減少孩子衝突事件:
a 加強教室裡老師對孩子的觀察能力
b 針對浮躁的孩子,多給予關愛,協助他找到他感興趣的工作與活動
3 當教室出現孩子不當行為,老師有責任團討與宣導正確觀念:
a 這些不當行為很可能其他孩子都看到,所以應該用正向的態度來跟孩子們討論;
b 先以故事敘述、或布偶演繹等方式說明事件;
c 邀請孩子針對這件事情,說出自己的感受、想法;
d 與孩子討論針對何改善問題;
e 絕不指名道性、針對某個孩子;
f 注意:團討是養成孩子用正向態度看待犯錯的善巧活動,絕不是「批鬥大會」。大家不是要藉此機會來批判犯錯的孩子;團討的目的,是要讓孩子們學習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到正確社會性發展的觀念,培養正向的教室氣氛;
4 幫助孩子修正行為的「十二字箴言」:
a 觀察、追蹤;
b 宣導、提醒;
c 約定、肯定。
(詳細內容請見影片)
⋯⋯
【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cplink.co/yab6nz9d
給予正向的回應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8.21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七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僅剩“1”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2”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在跟他人溝通相處的時候,如果有一件,你認為很重要的事情要特別強調,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強化你的訊息?
有些人呢可能是講話更大聲,有些人呢是重複講好幾次;可是你有沒有試過關於「手」,你的手勢、你手部的動作,會不會是更有效的「訊息擴大器」呢?
關於這個問題呢?英國的約克大學心理學家,伊麗莎白.寇克,她的研究團隊呢,就找了78個,大概是9~11歲的孩子,請他們做一個簡單的事情。
讓他們看一些生活當中常見的圖片,像是鋁罐啊、水壺啊、報紙啊;再請他們喔盡可能列出,這些物品的不同用途。
沒有任何時間限制的狀況底下,當這孩子每次停下來的時候,研究人員就會提醒他們,再多想一些方法喔!
結果呢,透過這樣的方式,這孩子分成兩個組,別進行不同的實驗操作。其中一組呢,只需要進行一次的任務,在過程當中他們可以自由的、不被提示的,使用他們自己習慣的手勢。
而另外一組呢,會進行兩次同樣的任務。而不同的地方在於,第二次孩子們的手,會被要求放在固定在桌上的手套裡面,去限制他們手勢的活動。
研究人員就想喔,透過這樣的方式,他們想出點子的流暢度啊、原創程度啊、多樣性啊,看看會有什麼影響?
結果就發現喔,無論能不能自由的擺動雙手,孩子在想法的質跟量的這個部分,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呢,在他們想法的流暢度,卻有高低之分。
那些能夠自由擺出自己手勢的孩子,在敘述自己的新想法的時候會更流暢;而那些不能用手勢的孩子,就會卡卡的。
從這個實驗至少可以知道一件事,「手勢」的自由程度,會跟想法的流暢性有關。可是呢,進一步再思考喔,那我們在想事情的時候多用手勢,會不會幫助創意呢?
於是呢,寇克教授又進行了另外一個新的實驗,來研究這個現象。她另外再找54個年齡大概都相似的孩子,也一樣分成兩組,和上次的實驗任務是一樣的。
請他們看一下日常生活用品,而且盡可能列出這個東西的不同用途。而這兩組的差別,在於有沒有被鼓勵使用「手勢」去配合表達。
也就是說喔,其中一組在想像的過程當中,旁邊會有人鼓勵這些孩子,多利用手勢來示範,如何用不同的方式使用這個物品。而另外一組,沒有給予任何的提示,讓孩子自由發揮。
研究結果就發現喔,那些受到鼓勵多用手勢的孩子,他們平均想出了52種物品的新用途;而沒有受到鼓勵的孩子,只想出了13種用途。
52種跟13種,這中間差了4倍。這就表示哦,我們都用手勢,比較能產生新的想法跟點子,而且會更有原創性跟多樣性。
所以談到這裡,如果你在面對人際溝通,不管是公眾表達,還是一對一的交流的時候;適時的解放你的雙手,適時的呈現必要的手勢。
其實,不管對於自己思維的流暢、想法的彈性是有幫助的。更重要的一點是,也讓坐在你對面的人,或者是你的聽眾,感覺到你的放鬆跟自然。
只是談到這裡喔,就讓我想到在我自己教學的過程當中,尤其是我有一門課程叫「CIA通達力」。這是一門呢,結合小團體的互動,跟個別教練的課。
它會讓所有的參與者,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完全清楚的認知到自己,所有的外在行為的慣性,跟內在思維的慣性;並且透過這樣的認知跟發現,慢慢的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長出自己的力量。
然而,在這門課當中有一個單元,就是讓大家去認識,關於自己身上習慣性的訊號;特別是在「手」的這個部分。
我就發現喔,多數人其實不太知道,他平常在跟人互動相處的時候,他的手是怎麼擺的。他是常常把自己的手藏起來,還是有讓他的手放在桌面上,讓所有人看得到?
他會不會有插口袋的習慣?他在雙手交握的時候,會不會遮住臉上的重要特徵?比如說,遮住眼睛、遮住鼻子、遮住嘴呢?
那還有,當他在強調一件事情的時候,他是習慣性的手心向上,還是習慣性的手心向下呢?
雖然我們知道喔,手勢是在溝通裡面的放大器。然而我說的是「放大器」;至於呢,它是正向的放大,還是負向的放大,那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有很多人喔,透過這一門課才發現,原來他以為他在強調的是,他以為在抓住大家的注意力的那些動作,事實上是把他的聽眾推得更遠;而且呢,創造出聽眾心中很多的抗拒跟排斥感。
其實不只是手,我們全身上下有太多訊號,是我們自己不自知、不自覺,然而卻每天都在重複發生。而他人對我們的認知,正是因為我們這些訊號,所累積下來。
當我們在面對人際,跟人生的問題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直覺的,去處理自己認為關鍵的問題。比如說,學習很多能力,或者是去練習更厲害的口才跟表達。
然而喔,你可能不知道的就是,別人的對待是我們自己教出來的。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全身上下,包含今天所提到的手勢,到底在呈現什麼訊號給他人?
那麼有沒有可能你所做的努力,都是「畫錯了重點」呢?真正重要需要調整的,你們沒有調整,你卻一直努力在自己認為的問題裡。
所以無論如何,不管你會不會進我的教室。我想認識自己,不管是外顯的行為,還是內在的信念,都是我們終其一生,必須也是必修的功課。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如,同今天內容所提到的,如果你想要進一步的認識,自己的外在行為跟內在思維的慣性;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調整,活出你想要的模樣。
那麼我很鼓勵你,可以好好的把握8月21號開課的「CIA通達力」課程。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這一門課的名額已經在倒數了。
所以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給予正向的回應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0/20(六)或 11/25(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12/12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8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11.1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自己,平常每一天的情緒,是怎樣起伏變化的?或者是如果以每週為單位,你從禮拜一、禮拜二,一直到禮拜六、禮拜天;你的情緒,如果要畫出一個曲線,它大概會長成什麼樣子?
那為什麼我會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我最近讀到一個研究,真是太有趣了!在這邊給你分享哦。有兩位康奈爾大學的社會學家,分別是麥肯.梅西,跟史考特.高德。
他們花了兩年的時間,收集了84個國家,大概有240萬名Twitter的用戶,他們所張貼的Twitter的貼文,總共大概有五億則以上。他們希望從這些資料當中,去衡量人們的情緒,尤其是那些「正向的感受」。
比如說像熱情啊、信心啊這些部分;和「負向的感受」,憤怒啊、消沉啊、愧疚啊。那這些「正向」跟「負向」的感受,是怎麼樣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但是你聽到這邊,你一定會很好奇,開什麼玩笑!五億則貼文,他要怎樣去一個一個分析?
所以呢,他們自然不是用這種人力、手工的方法,他們是把這些貼文,丟進一個電腦分析程式裡面,而這個程式的英文縮寫叫做LIWC.。中文的翻譯叫做「語文探索與字詞計算」這樣的程式。
這樣的程式,能夠幫助這些研究者,去分析、評估每一個字所傳遞的情緒到底是什麼?於是啊,梅西跟高德,他們的研究結果,就刊登在聲譽卓著的《科學期刊》裡面。
而結果是什麼呢?他們發現喔,人在清醒的時候,有一個非常一致的模式;一般而言,那些正面的情緒,會在上午開始攀升,然後到了下午急遽下降,到傍晚再稍微回升一些。
不管這些發文的人,是北美洲的人士、亞洲的人士、穆斯林、無神論者、黑人
、白人,或棕色皮膚的人,他們都沒有區別,大概都是這個模式。於是呢,在他們的研究結論裡面就寫哦,類似的時間作用模式,橫跨迥然不同的文化和地理位置。
然後,他們進一步也發現,在星期一或星期四的貼文,也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基本上週間的日子差別不大,到了週末會有一些差異。這個差異來自於「正向的感受」,通常會在禮拜六和禮拜天稍微高一點,可能是因為放假,大家比較放輕鬆。
然後,上午的高峰期在禮拜六、禮拜天的時候,開始的時間,大概會比週間晚兩個小時。這可能是因為多數人在周六、周日,都睡得比較晚的原因;但是整個曲線的模式,基本上是相同的。
當我讀完這個研究的時候,我心裡就一直迴盪著,每一次我在教學的現場當中,就會遇到很多人,皺著眉頭跟我說:「人啊,真的好難懂喔!」、「我真的搞不懂人到底怎麼了?」。
那其實在這些挫折感,跟緊皺的眉頭背後,他沒有先瞭解一個人,只要他身為人類,會有的一些「共同模式」;就像今天分享的這個研究一樣,這是大多數人的「共同模式」。
當你先從這種大多數、大樣本的「共同模式」瞭解起之後。這個時候,你就可以以此作為背景,抽絲剝繭,回到每一個個人,跟每一個個案的個別差異。這種感覺就好像是,在所有的動物跟植物的研究裡面,你一定要先知道,這個動物跟植物長在哪裡,而這個環境、背景是如何?
這個環境、背景當中的動、植物族群,有什麼樣的「共同性」跟「變化」?接下來他們的差異,他們個別、個體,在各自不同環境底下,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跟效果?
這個時候,你才能夠去做細部的區分。甚至於你才能夠去分辨,哪些訊號是值得你研究的;而哪些訊號,他可能只是某個時空底下的特殊個案,如此而已。所以,當你聽到這邊,如果你還是覺得「人很難懂」的話,那或許真的有必要,你要幫自己安排一個,真正去學習「人的模式」。
而「人的模式」就如同今天所分享的這個研究,是從情緒狀態跟每天的週期性,作為研究的開始。那其實只要是人類,當他的情緒有所變化的時候,在他的臉上、在他的表情,都有相對應的「變化模組」。
你也可以把這個視作為「共同的模式」,當你先從這裡瞭解起,自然你對人的判斷,就能夠慢慢的依此而前進。
其實熟悉我的課程的朋友,就會知道,我在『人際回應力』的這一門課,最主要的就是讓你學會,怎樣有效的「辨識」別人的情緒,透過正確的辨識別人的情緒,進而給予最適當的人際回應。
所以,這麼多年的教學經驗下來,我真的深刻覺得,人並沒有你我覺得的「難懂」,但是,你一定要先懂「他的模式」是什麼,只要是人類都會有這樣的「共通性」。
就好像是你看只要是魚類,只要是任何植物,都有它的「共同性」。先從這裡瞭解起,那麼你就會慢慢的明白,這千變萬化的背後,它的根本脈落跟原因,到底是什麼?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剛剛在內容當中提到的『人際回應力』課程。今年的最後一期,是在12月12號開課,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了你;希望能夠跟你一起攜手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給予正向的回應 在 情緒與正向教養04:『問題解決』的回應方法(王心寧臨床心理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正向 教養#問題解決而非懲罰王心寧心理師提到 正向 教養有一個重要核心#問題解決詢問孩子的想法不是命令孩子指導配合,而是「邀請孩子合作」 只有我們和 ... ... <看更多>
給予正向的回應 在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閱讀好書】PEP TALK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而我也常在各種演講及人際溝通課程中,分享「帶給他人更有力量的溝通與回應技巧」相關主題。 其中,同理心、正向聚焦、目標問句、因應問句、回應過程而非結果、正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