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這樣子的人嗎?
過去我們總是直覺地認為,當你想彈奏一首歌曲時,總是需要先上網找和弦譜,才能知道和弦是什麼、怎麼彈。
可是你是否發現有些人,他們往往在聽到歌曲的當下,就能知道歌曲用的和弦是什麼,並用他們學過的技巧把曲子伴奏的很好聽,完全沒有用到譜呢?
/
以上是前陣子常在Facebook 上看到的廣告
今天就是想來跟你聊聊,這樣的「超能力」到底是怎麼回事
首先要跟你釐清幾個重點:
1.這項超能力不是「絕對音感」
2.這樣的「超能力」是可以訓練出來的
3.學會以後,你可以運用在其他樂器上
/
接下來,我就來和你解釋這項「超能力」是怎麼回事:
你應該很常聽到一個說法:「音樂是一種語言」
甚至Bass大師Victor Wooten,在TedTalk的一場演講就是以此為題目
演講聽完很爽,可是當你拿起吉他,還是彈的跟一團爛泥一樣,根本沒有感覺到「音樂是語言」的那種爽度......
到底我們在學習音樂時出了什麼問題?
以學英文來舉例,現在的音樂學習很像這樣:
當你聽到一個人說:「This is an apple」,你馬上去把這句話的文字找出來,
看到文字寫著「This is an apple」,
接著你把這段文字拼音拼出來:「立斯 以斯 恩 阿婆」,接著念出「立斯 以斯 恩 阿婆」
然後結束,繼續學下一句話
你有沒有發現,從頭到尾,你都沒有搞清楚「This is an apple」是在說「這是一顆蘋果」
你腦袋只有接受到「聲音」,但完全沒有搞清楚它的「意義」
/
相反的,如果你搞清楚其中的意義,你知道這句話是在說「蘋果」,你就可以把轉換成任何其他語言,像是日文「りんご」、法文「Pomme」都是蘋果的意思
(我用goolge翻譯查的,有錯請糾正🤣)
/
回到音樂上,當你聽到一段音樂時,要怎麼搞清楚其中的意義?
最簡單的,就是聽出歌曲的旋律
以吉他初學者必學的的五月天⟪擁抱⟫舉例,第一句是:
「脫下長日的假面 奔向夢幻的疆界」
請問這段旋律的唱名是什麼?
去聽一下,想一下,然後,禁止使用樂器去抓音
你聽得出來嗎?
公佈答案囉
答案是:「Mi Do La Mi Re Sol Re, Do Do Do La Si Si Sol」
當我腦中有了「Mi Do La Mi Re Sol Re, Do Do Do La Si Si Sol」這個意義,我就可以在樂器上彈奏
吉他不用說,一定沒問題,
鋼琴很可以,因為全音和半音的關係一目瞭然
假如你告訴我豎琴的發聲規則,每條弦的音高怎麼排列,我一樣可以在上面彈出擁抱的第一句
掌握了意義,你就可以在任何樂器、任何調上面重現它,這個就是用耳朵學一首歌的精髓
/
如果想知道怎麼訓練這樣的能力,記得在下面留言「+1」讓我知道,我會再說明怎麼訓練喔!
#吉他 #木吉他 #學吉他 #Wen吉他 #Wen吉他誌 #wenguitar #wenguitar01 #吉他和弦 #和弦 #chord #guitarchord #抓歌 #採譜 #聽力 #key #聽音 #聽音樂 #用耳朵聽 #聆聽 #耳朵聽 ##主動聆聽 #絕對音感 #相對音感 #鋼琴 #彈歌曲 #吉他教學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Wen吉他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零開始學吉他: https://wenguitar.teachable.com/p/guitarbasic 👉2017年版的抓歌影片:https://youtu.be/WyDIKxeZErw 你知道嗎?我的音感其實不太好,從我開始學吉他,我就知道我的音感跟其他小時候有學過鋼琴的同學,有好幾條街...
「絕對音感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絕對音感意思 在 WenStudio吉他教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絕對音感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絕對音感意思 在 河西羊的健聲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絕對音感意思 在 Wen吉他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絕對音感意思 在 簡單歌唱 Singpl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絕對音感意思 在 Shoppinglin歌唱教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絕對音感意思 在 Re: [問題] 有關絕對音感- 看板Musicteach 的評價
- 關於絕對音感意思 在 你有「絕對音感」嗎?絕對音感到底是什麼?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絕對音感意思 在 5分鐘搞清"絕對音感"和"相對音感"的分別【中文字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絕對音感意思 在 【絕對音感究竟有多絕對?】 呂岱衛l 文日前發表的一篇文章 的評價
- 關於絕對音感意思 在 Re: [問卦] 有絕對音感是什麼感覺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絕對音感意思 在 絕對音感人口比例的推薦與評價,PTT、YOUTUBE、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絕對音感意思 在 絕對音感人口比例的推薦與評價,PTT、YOUTUBE、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絕對音感意思 在 絕對音感人口比例的推薦與評價,PTT、YOUTUBE、MOBILE01 的評價
絕對音感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365天粉專日記.Day103》讓專業的來!
好,關於昨天微波爐的聲音是往上或往下,雖然惠而浦自己說是向下,但CP查理 (Charlie Puth)既然擁有「絕對音感」,我們來聽一下他的完整解說:
原始影片的音效總共重複三次,查理的說法是這樣的:
「我不算說錯,但也不算全對。讓我來釋疑一下:第一段的結尾其實是C升半音(C#),所以是往上的。可當C#一出來的時候,你的微波爐有一點扭曲變音。」(說到一半他自己都笑場,不敢相信真的在解釋微波爐音效。)
「這個變音導致第一段結尾的C#出現了一個低八度(Octave)的底音,於是讓人產生音調往下走的錯覺。總之,一切都是那個八度音的問題,曲調本身是上揚的。三次的尾音都上揚,只有第一段的結尾出現八度變音,結案!」
音樂中的八度音(Octave)指的是同一個音,例如C,高音C和低音C的頻率不同。高音C的頻率是低音的兩倍。
查理的意思就是說,微波爐的變音導致高音C和低音C同時出現,所以有人聽到的是高音頻率(往上),有人聽到的是低音頻率(往下)。
所以不管它是往上或往下,就原理來說,查理的解釋是很合理的。
CP查理的解說影片:https://is.gd/eWjj9P
絕對音感意思 在 河西羊的健聲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常在粉專寫F4、A4等等專有名詞,總會有人問這到底是什麼意思,F4不是流星花園的四個主角,A4也不是影印機用紙的常用規格,它們在這指的是某個特定的音高。
音高由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愈快、音高愈高。會是C、D、E、F、G、A、B加上數字來表示某個特定音高,是借了音樂上鋼琴的琴鍵配置所致。
A4指的是鋼琴上第四個八度音的A,在ISO的標準中,這個A4的音高訂為440Hz,每秒振動440次。這裡的440Hz指的是這個音彈下去所出現的最低振動,稱為基音,其上還會有整數倍數的泛音,泛音決定了音色,語言性也包含在內,基音決定了音高。(音高頻率表: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F%B3%E9%AB%98)
光這個A4=440Hz就有許多故事可講,這標準是20世紀的產物,早在18世紀這音高的頻率沒這麼快,到了19世紀愈調愈快,最後又在20世紀時拉回來一些,而訂在440Hz,被陰謀論者視為納粹的洗腦頻率。
男聲、女聲聽到鋼琴上的C4,其實會發的不一樣高,卻以為一樣高!?
這大家可以下載Tunner這種App玩玩看(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stonekick.tuner),然後用鋼琴的APP彈個C4,你會發現女聲會發出C4的音高,男聲卻發的是C3,低了一個八度。有趣的是,直覺上男生與女生卻都會覺得對方發的音高跟自己一樣高。
這件事,我找了許多資訊都沒有找到解釋,只能推論看看。有看過一個影片說,其實人類的相對音感是個進化後的產物。相對音感,是指當音樂移調之後,人類仍會覺得是同一首曲子的大腦換算能力。所以,到KTV唱歌,我們會升降KEY,也還是覺得是同一首歌。
其它動物就不是了,鳥類的聽覺不同的音高、相同的旋律,對牠們來說是不同的兩個曲子,無法換算成同一個旋律。而人類有了這個功能,也代表對絕對音感的音高辨識會退化,相對無法確定一個音的絕對高度,所以,男女聲發聲差了八度,大部份人會視為相同的音高。
我女兒有絕對音感,她發生過聽一首被抄襲的歌,因為移了調,使她一時間沒聽出來是同樣的旋律。有了絕對音感,對相對音感的能力往往會下降,兩者間會有些衝突在。
混亂的音高訂名?最好以鋼琴的音高定義來說明!
小時候在合唱團,老師會說:“你們這個1點mi,沒上去。“
這個講音高的方法也常用,中間八度,就直接Do、Re、Mi,高一個八度就叫1點什麼,低一個八度,就叫低音什麼。可是,也不是個清楚的說法,調性有首調與固定調,首調是以曲子的調性為主,換算成新的Do、Re、Mi,而固定調則以C大調為固定。
說到這有些複雜了,總之呀!以音高的角度來看,用C4、A4這種說法會真的精確,往下談也好談,大家定義就會一致了。
定義好音高,發聲的生理現象就好說明與音高間的關係!
我常會寫到發聲的兩個關卡,第一關男聲F3~A3,女聲F4~A4;第二關,男聲D4~G4、女聲A4~D5。前者,是說話常用音高與唱歌需用音高的交界處;後者,是叫”換聲區“、”轉聲區“,指的是聲帶可以拉長或不拉長皆能處理的交界區。
這是個人類的發聲生理現象,到了某些音高自然會出現的天險,當然,每個人聲帶的長短厚薄不同,區間的落點也會有些差異,但大體而言,平均值上就落在這個區域了。
人的音域有多寬!?
成年男性與女性大概都有42~43個半音,這是有研究實證過的,大體上的音域男性可在C2~G5,女性可在D3~A6,這極限值了,每個人不同。以前愛飆高音,有陣子音域可到A1~A5,四個八度寬。後來,就不那麼愛飆,現在大概是D2~G5,前幾天唱了一下安德烈洛依韋伯的音樂劇萬世巨星耶穌基督的選曲Gethsemane,最高音G5還唱的上去,呵呵。
有在用極限且用的得法,音域會寬些,不管高音或低音都會有一點出來,但其實是對聲帶有些損傷的,跟運動一樣,好的運動表現,其實運動並非全然健康,而是達到了損害與修補的平衡,就會特別強壯。
但也代表了風險,哪時這平衡破壞了,就大傷了。運動生理學很大一塊在研究如何保持運動員的顛峰,這顛峰像走鋼索,一失衡就栽了。
極限音域寬就好嗎?!
還真不一定,每個人構造的關係,要能兩、三個八度的聲音都好聽,還真不容易,不管真音、假音哦,就是都好聽,這很吃天份的。
真音與假音還有強假音!?
玩音樂、唱歌的人會談的話題,相同的音高、音色卻明顯的不同,就給了真音、假音、強假音的定義。因為是主觀的感覺,所以這件事一個名詞、各自表述的多。
但的確在真音與假音上,明顯的在聲帶閉合度是有差異,良好緊緻的閉合聲音的中頻會多,聲音聽起來”真。若沒閉合好,低頻會突出,其它頻率則聲量不足,則會聽起來“假”。
那介於中間的強假音,就也是看閉合度的多寡了。所以,有個內視鏡的研究把這個閉合度多寡,加環甲肌在飆高音時的拉長,定義成M0、M1、M2、M3。(不是貨幣供給量哦!我的職業病)
如何控制音色的變化!?
除了真音、假音的關鍵變數~聲帶的閉合度外,口腔內部空間姿態與舌咽肩頸的鬆緊也會影響到音色呈現。原則,空間大一點,聲音洪亮一點,就是立體感增加。空間封閉一點,音色晦暗一點;空間開敞一些,音色明亮一些。
舌咽肩頸緊了,空間會窄,聲帶會強迫閉合,所以聲音會晦暗、沈重些,我稱為“吼聲”,在吼時,這種狀況特別明顯。
所以,人聲音色的變化,關鍵在口腔內部空間姿態與舌咽肩頸的鬆緊控制能力,能力愈好的,音色變化度愈高。
好了,本宮乏了...,大夥也看累了。
再講下去,要另外加錢了。
絕對音感意思 在 Wen吉他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從零開始學吉他: https://wenguitar.teachable.com/p/guitarbasic
👉2017年版的抓歌影片:https://youtu.be/WyDIKxeZErw
你知道嗎?我的音感其實不太好,從我開始學吉他,我就知道我的音感跟其他小時候有學過鋼琴的同學,有好幾條街的差距
光是彈一個音,其他同學可以反應時間不到0.1秒就知道是什麼音,我可能要在吉他上找個5分鐘,還找不出來
還有練團的時候,我某個音彈錯,完全感覺不出來,可是同學可以立即的指正說:「Wen,過門的第二個音,應該是F#,你彈成F了」,當下真的非常羞愧
/
以前學吉他的時候,網路上的樂譜還不發達,主要的流行吉他譜都印在紙本的《六弦百貨鋪》上,有時候整本六弦百貨鋪裡面只有一首喜歡的歌,身為斤斤計較的窮學生,根本買不下去
那遇到喜歡的歌到底該怎麼辦? 很多時候,我都是靠自己土法煉鋼採譜
什麼叫做土法煉鋼? 就是一個音、一個音的慢慢聽
歌曲裡面吉他彈一個音,我就按暫停,在自己的吉他上找出音之後,再按播放聽下一個音,有時候聲音很模糊,光是找一個音就要找超過5分鐘
有時候一首歌抓完就要花上一個星期,而且還抓的不太準
這時候我就很羨慕一些小時候有學過鋼琴的同學,音感海放我好幾條街,一個音一出來,反應時間不到0.1秒就知道是什麼音
/
這些年來我陸陸續續抓了一些歌,雖然說數量不多,但是至少有20~30首,也逐漸整理出一套自己的抓歌步驟,同樣難度的歌曲,以前抓一首要花一個星期,現在大概一個小時就可以搞定。
會有這樣的差距,除了音感有變好以外,方法也是很重要,以下就來簡單和你分享我的抓歌步驟
/
1.找到鑰匙(key)
前面說到,我以前抓歌就是從第一個音開始抓到最後一個音,後來發現這樣的方法很笨,因為這樣做非常沒效率,而且抓不到重點
打個比方,假設今天要你看著「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畫出一張複製畫,你會怎麼畫?
你一定會先發現到這幅畫是一幅人像畫,然後注意到人物與背景的構圖比例,然後嘗試先構圖再畫細節
你應該不會第一步就先去研究左上角天空的藍是什麼藍,然後筆觸的走向如何,這麼detail的東西
而抓歌的第一步驟是什麼? 答案是先去找到這首歌的「Key」
Key這個英文字很有意思,除了「調」以外,還有「鑰匙」、「關鍵」、「竅門」的意思
當你找到一首歌的Key,真的就像找到一首歌的鑰匙一樣,順利把門打開以後,後續抓歌就會非常輕鬆
🌟
有問題的話可以到我的IG找我聊天喔
Instar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wenguitar01/
劇本、講師/Wen
剪輯/Wen
合作請洽: wen@wenguitar01.co
個人網站: https://wenguitar01.co
#點開影片說明欄看更多內容 #抓歌 #ke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VoryYWERh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4rigR_xvYSug3T-HIIYWvqii2Tw)
絕對音感意思 在 簡單歌唱 Singpl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唱歌的時候總是覺得很卡、很吃力嗎?現在點擊下方連結,我將告訴你如何讓唱歌就像講話一樣自然,輕鬆唱出好聽的歌聲的秘密!點我看答案:https://www.thisissingple.com/5-day-challenge/
想不再聽不出音高就立馬索取每日開嗓菜單練習音檔:
http://bit.ly/thisissingple-warmup
受夠了唱歌一直沒進步,想要在能夠馬上在朋友面前唱出好聽的歌聲?
點我了解一針見效的方法:https://www.thisissingple.com/become-pro-in-90-day-yt/
總是唱歌被鄰居抗議嗎?戴上這個降噪口罩【練唱必備神器-beltbox台灣】馬上解決你的困擾:
https://shopee.tw/product/214571033/4834642875?smtt=0.0.9
【FB粉專場】有任何唱歌技巧問題?來找我們吧!
https://m.facebook.com/thisissingple
【唱歌診療室投稿】你也想知道自己的唱歌問題在哪?點我馬上投稿!:
https://thisissingple.typeform.com/to/gf5U3gVn
關於 簡單歌唱 Singple. #27:
這一集簡單歌唱
來改善常常被叫音癡的小夥伴們五音不全的問題
是不是常常在自學唱歌的時候,不知道走音怎麼辦
是不是常常在想 音癡有救嗎?
今天就來當大家的走音救星,改善音準
最近常常聽到有愛唱歌的小夥伴覺得好像聽不出音高
身邊的朋友都說自己是音癡,唱歌難聽
可能是耳朵聽不出音高
也有可能是聲帶(聲帶閉合)沒有做好
當然也有可能兩邊都沒有,就無法唱歌好聽
還會覺得唱歌好難
自學唱歌的首先
開始唱歌訓練就是要好好地聽
再來進行唱高唱低的唱歌訓練
在家練唱沒有鋼琴的話也可以下載APP喔
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
在自學唱歌音高測試的時候,腦袋在想什麼
有沒有漸漸覺得改善音準了呢
#五音不全 #音高 #音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I33QsLOOU/hqdefault.jpg)
絕對音感意思 在 Shoppinglin歌唱教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音乐速度调节器/Music Speed Changer
是免費的播放App,很特別的是可以做小數點的pitch挪移,
對於有絕對音高的人應該很困擾,但拿來練習相對音感其實是ok的。
我自己一般會使用的是Audipo,
可以參考此影片
https://youtu.be/6m2tcvyzo4Y
如果你願意支持我,
或是不好意思問我問題,
可以訂閱我在PressPlay
"你的聲音解題老師"活動
每月台幣100元的金額,
能支持我有更多的時間,
製作更多影片,
也更能督促你無拘束的提問
謝謝你的觀看
"每月100元" 歌唱問題隨你問,更多影片搶先看,
以及 唯一的視訊教學管道,
只在 https://pressplay.cc/shoppinglin
講座、評審、社團指導、個人聲音課,請私訊
臉書專頁: 《ShoppingLin歌唱分享/歌唱教學》
https://www.facebook.com/shoppinglin.f
新竹教唱駐點歌唱教室 可洛音樂、PM樂器
台北教唱請聯絡臉書詢問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6kM7QeNQ4I/hqdefault.jpg)
絕對音感意思 在 你有「絕對音感」嗎?絕對音感到底是什麼?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什麼是 絕對音感 ?擁有 絕對音感 真的有那麼神嗎?這是個討論度非常高,卻不是那麼簡單的主題,歡迎分享你的看法喔!關於檸檬卷: http://LemonJanet.com ... ... <看更多>
絕對音感意思 在 5分鐘搞清"絕對音感"和"相對音感"的分別【中文字幕】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絕對音感 大家可能也聽過了,究竟是甚麼呢?--------------------I don't own the source video.我並沒有擁有這部影片的版權一 ... ... <看更多>
絕對音感意思 在 Re: [問題] 有關絕對音感- 看板Musicteach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其實英文維基百科裡已經把何謂絕對音感(absolute pitch)介紹得相當詳盡了,
而且幾乎所有陳述都有明確附上根據來源(這是判別資料可信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請見以下連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bsolute_pitch
我挑其中幾個段落大略翻譯一下,如有誤還請指正:
Absolute pitch (AP), or perfect pitch, is the ability to name or reproduce a
tone without reference to an external standard.[1]
絕對音感,是指可以不參考外界標準就辨識或重現一個音的能力。
The naming/labeling of notes need not be verbal. AP can also be demonstrated
by other codes such as auditory imagery or sensorimotor responses, for
example, reproducing a tone on an instrument. Therefore a musician from an
aural tradition, with no musical notation, can still exhibit AP if allowed to
reproduce a sounded note.
為音符命名、分類不一定要靠口語。 絕對音感也可以用別的代號來表現,像是靠腦中想像
的聲音或是 sensorimoter responses (譯註:這是心理學術語,很抱歉我不確定其標準中
文譯名,姑且稱之為 "感覺-動作 反應" 吧?) , 例如用樂器重現出一個聽到的音。
因此一個只靠聽覺學習而沒學過音樂記號的音樂家也可以表現出絕對音感,如果他可以重
現出一個外界發出的音符。
Possessors of absolute pitch exhibit the ability in varying degrees.
Generally, absolute pitch implies some or all of the following abilities when
done without reference to an external standard:
。Identify by name individual pitches (e.g. A, B, C#) played on various
instruments
。Name the key of a given piece of tonal music just by listening (without
reference to an external tone)
。Identify and name all the tones of a given chord or other tonal mass
。Sing a given pitch without an external reference
。Name the pitches of common everyday noises such as car horns
有絕對音感的人表現出其能力的程度因人而異。
大致來說,有絕對音感的人可以在沒有外音提示下表現出以下的部分或全部能力:
1.可以說出各種樂器演奏出來的音的音名(例如A,B,C#),藉以辨識出那些音。
2.(在不靠外音提示的情況下)只靠聽就辨識出一段調性音樂的調性為何。
3.辨識出一個和絃的組成音(譯註:抱歉,這一項後半部我不太確定其意)
4.在沒有外界參考的情況下唱出某個特定的音符。
5.辨識出日常生活中的聲音如汽車喇叭聲。(譯註:如果該聲音恰好很接近十二種音當中的
某一種的話滿有可能聽出來的,但我覺得該聲若是微分音或是很多音混在一起的聲音的
話非常難聽出來吧。不過請注意,wiki上並沒有說有絕對音感的人一定能聽出"所有"日
常聲音。像汽車喇叭這種只有單音的聲音還算是可辨識的,如果要求要辨認所有日常生
活中可能出現的聲音我想連調音器也抓不準吧,因為大部分日常生活中的聲音根本不會
是穩定頻率的單音啊! 多的是不規則頻率的一堆聲音混在一起的合聲吧!)
Individuals may possess both absolute pitch and relative pitch ability in
varying degrees. Both relative and absolute pitch work together in actual
musical listening and practice, although individuals exhibit preferred
strategies in using each skill.
不同人可以同時具有不等程度的絕對音感和相對音感。在實際的音樂聽辨和練習中絕對音
感和相對音感是共同合作的,雖然不同人在使用不同技巧時可能會用自己比較偏好的那種
策略。
Absolute pitch sense appears to be influenced by cultural exposure to music,
especially in the familiarization of the equal-tempered C-major scale. Most
of the absolute listeners that were tested in this respect identified the
C-major tones more reliably and, except for B, more quickly than the five
"black key" tones,[12]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higher prevalence of these
tones in ordinary musical experience. One study of Dutch non-musicians also
demonstrated a bias toward using C-major tones in ordinary speech, especially
on syllables related to emphasis.
絕對音感似乎會受一個人在他的文化中較常接觸到的音樂有關,尤其是關於熟悉C大調音階
這個現象。大部分有絕對音感的人在這方面的測試中,比起五個"黑鍵"音,能夠更快速且
可靠地辨認出C大調音階上的音(除了B以外),反映出一般音樂經驗中這些音是出現得較普
遍的。
(譯註:我從未聽說過有任何台灣人覺得辨識B比其他"白鍵音"來的困難,也許這個現象
跟外國通行的唱名有關? 有熟悉外國唱名的板友想到任何可能的理由嗎?)
一個以荷蘭籍非音樂家為對象的研究也顯示出人們在一般演說中偏好使用C大調音階上的音
,尤其是在跟重點有關的音節時。
Many people have believed that musical ability itself is an inborn
talent.[39] Some scientists currently believe absolute pitch may have an
underlying genetic basis and are trying to locate genetic correlates[40];
while evidence suggesting a genetic locus has recently arisen[41], most
believe that the acquisition of absolute pitch requires early training during
a critical period of development, regardless of whether or not a genetic
predisposition toward development exists.[42] The "unlearning theory," first
proposed by Abraham,[43] has recently been revived b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s who argue that every person possesses absolute pitch (as a mode
of perceptual processing) as an infant, but that a shift in cognitive
processing styles (from local, absolute processing to global, relational
processing) causes most people to unlearn it; or, at least, causes children
with musical training to discard absolute pitch as they learn to identify
musical intervals.[44] Additionally, any nascent absolute pitch may be lost
simply by the lack of reinforcement or lack of clear advantages in most
activities in which the developing child is involved. An unequivocal
resolution to the ongoing debate would require controlled experiments that
are both impractical and unethical.
許多人相信絕對音感是天生的才能。有些科學家現在相信絕對音感也許有潛在的基因基礎
並試圖找出那些基因;不過儘管最近出現了可能支持基因論的證據,大部分人還是相信絕對
音感需要在某些發展的關鍵期施以早期訓練,不管有沒有這方面的基因。
(譯註:以下牽涉到若干心理學術語,我不確定其標準中文譯名,只好姑且照字面直譯,若
有誤請指正,謝謝)由 Abraham 首次提出的"放棄學習理論"最近被某些發展心理學家重新
提出,他們認為所有人在嬰兒時期都具有絕對音感,但是認知處理模式的提升(從局部性的
、絕對性的認知模式,提升至全面性的、相對性的認知模式)使得大部分人丟棄了這種能力
;或是至少使得接受音樂訓練的孩子在學習辨認音程時拋棄了絕對音感。再加上,任何天生
的絕對音感都可能因為單純缺乏強化或是對成長中的孩子從事的大部分活動沒有明顯幫助
而被丟棄。
要清楚解決這個持續中的爭論,必須要進行一場不可能實行且不道德的控制實驗。
Researchers have been trying to teach absolute pitch ability for more than a
century,[45] and various commercial absolute-pitch training courses have been
offered to the public since the early 1900s.[46] Although it has been shown
possible to learn to identify pitches, keys, and everyday sounds later in
life, no training method for adults has yet been shown to produce abilities
comparable to naturally occurring absolute pitch.[47][48]
超過一世紀以來研究者們一直試圖教出絕對音感,各式各樣的商業化訓練課程也從1900年
代就開始出現了。雖然透過後天教育培養出能夠辨識音符、調性、還有日常生活中的聲音
的能力已被證實為可行的,但還沒有任何針對成年人的教法可以訓練出比得上天生絕對音
感的能力。
For children aged 2–4, observations have suggested a certain method of music
education[49] may be successful in training absolute pitch,[50] but the same
method has also been shown to fail with students 5 years and older.[51]
觀察指出某些音樂教育方法對於兩歲到四歲間的孩童可能可以成功訓練出絕對音感,
但是同樣的方法對於超過五歲的小孩卻無效。
Persons who have born absolute pitch may feel irritated when a piece is
transposed to a different key or played at a nonstandard pitch.[52] Musicians
with absolute pitch may fail to develop relative pitch skills when following
standard curricula, conceptualizing music as a sequence of absolute tones
instead; it thus becomes difficult for them to transpose or play a
transposing instrument.[53] They may also not be able to continue playing or
singing with a group when the pitch drops, or with an orchestra that is not
tuned to standard concert pitch A4 = 440 hertz (variable); this may be due to
a perception of pitch which is categorical rather than freely adjustable.
有絕對音感者在一段音樂被移到不同調性或是以非標準的音演奏時可能會覺得不適。
有絕對音感的音樂家接受標準課程時可能會無法建立相對音感,而是把音樂聽成一序列的
絕對音高;因此對他們來說移調演出或是演奏移調樂器較困難。他們也可能無法持續在降音
的情況下跟團體合奏或歌唱,或是跟一個沒有調成標準音的管弦樂團合奏。這可能是因為
他們是用絕對的、不可動的方式來辨識音高,而非用可調整式的辨識方式。
(
譯註:
我就有過這種困擾啊!有位爵士鋼琴老師要我移到12調演奏時要使用首調唱名法,
可是對我來說G聽起來就是So的發音,D就是Re的發音,硬要我把它們聽成別的發音我實在
做不到啊!就算我很清楚知道那些音在各調中的級數為何我也沒辦法把它們聽成首調唱名。
為了避開根深蒂固烙在腦海的固定調唱名與首調唱名之間的衝突,我只好不唱首調唱名,
改唱級數。結果被老師發現後他就要求我不能這樣做,一定要唱首調唱名。他說:"不然以
後你音感不好不要怪我喔",所以我就浪費很多時間在跟自己的絕對音感對抗......
後來我發現也有爵士鋼琴老師和我一樣會很直覺聽成固定調唱名,所以她也沒辦法用首調
唱名法,但是爵士鋼琴還是彈得很好,移調也不成問題,我才鬆了一口氣不再強迫自己使
用違背我聽覺的首調唱名法,而是熟悉同一個音在各調中的級數各別為何就好了。果然就
運作得沒什麼問題。
所以說...絕對音感有什麼好的?頂多就是抓歌時定調比較快吧。
現實中很多音樂很強的人都沒有絕對音感,也有很多有絕對音感的人作曲編曲能力並不強
。音樂高手間的共同點是相對音感都很好吧,絕對音感並非重點!
清楚絕對音感是什麼意思的人怎麼可能會覺得絕對音感是件值得得意的事,
或是想要假裝自己有絕對音感呢? 誤以為絕對音感很了不起的人才會這樣想吧。
至於為什麼原本意思很單純且沒有特別褒義的絕對音感會被逐漸誤解成如今這種太傳奇的
說法我也不曉得,搞得連有絕對音感的人都因為覺得說自己有絕對音感恐有臭屁之虞而說
自己沒有,然後做個測驗以後才發現自己有?
根據這個頁面上的資料顯示,雖然歐洲有絕對音感者很少,
但在亞洲有絕對音感的人比例還滿高的,研究者猜測可能跟亞洲的語言注重聲調變化有關
。這一段我累了所以沒完全翻譯出來,但是頁面上有寫喔~有興趣的板友可以去讀一下。
所以身處台灣的各位知道自己有"傳說中的"絕對音感也不用驚訝啦,哈哈。
)
The prevalence of absolute pitch is considerably higher among individuals
with early childhood in East Asia.[33][34][35][36] This difference has been
suggested to be racial in origin.[37] A study has claimed that individuals of
East Asian heritage rea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r Canada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evalence of absolute pitch than do Caucasians of
the same geographical origin,[36] asserting that the difference in prevalence
is more likely to be explained by linguistic experience than genetic
heritage. Many East Asians speak tone languages such as Mandarin and
Cantonese, while others (such as those in Japan and certain provinces of
Korea) speak pitch accent languages; the prevalence of absolute pitch may be
explained by exposure to pitches together with meaningful labels very early
in life.
在東亞度過早期童年的人明顯有較高的比例擁有絕對音感。
這樣的差異剛開始被猜測為跟種族有關。
但有研究顯示在美國或加拿大被撫養長大的東亞後裔並沒有明顯比住在同地區的白人有更
高的比例擁有絕對音感,顯示這份絕對音感普及率的差異比較可能是由於語言經驗所致,
而不是由基因所致。許多東亞人使用音調語言(tone language)例如中文和廣東話,而其他
人(如日本和韓國的某些區域)使用音高重音語言;絕對音感的普及率可能與在人生中非常早
期就接觸具有特殊意義的各種音調有關。
(譯註:別的國家的情形我不曉得,可是我之前一直猜想台灣人的絕對音感那麼普遍是因為
台灣的孩童音樂教育絕大部分都使用固定調唱名法欸......? 有哪位板友從小學鋼琴時就
是使用首調唱名法嗎?)
Absolute pitch is not a prerequisite for developing a high level of talent as
a musician or composer, and musicians may disagree about the overall value
and relevance of absolute pitch ability to musical experience. Owing to
uncertainty in the historical record, and, until recently, lack of objective
tests, it is often impossible to determine whether notable composers and
musicians had absolute pitch or not. Since absolute pitch is rare in European
musical culture,[35] claims that any particular musician possessed it are to
be doubted, unless there is clear contemporary evidence.
絕對音感並非建立高級音樂或作曲能力的必要條件,且整體來講音樂家們不認為絕對音感
對於音樂經驗是關鍵的。基於歷史紀錄的不確定性且至今仍缺乏客觀檢驗方法,要決定(歷
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和音樂家們有無絕對音感通常是不可能的。
因為歐洲音樂文化中罕有絕對音感者,聲稱(歷史上)任何特定的音樂家擁有絕對音感通常
會被懷疑,除非有明顯的當代證據。
Absolute pitch may influence the ability to transpose while sight-reading, as
a musician with absolute pitch may focus greater attention on the exact notes
presented in a musical score rather tha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represented by the notation.
絕對音感會影響視奏時的移調能力,因為絕對音感者會較專注於譜上精確的音符而非譜上
呈現出來的結構性特色。
(譯註:我相信很多板友應該也像我一樣很難看著E調的五線譜唱出F調的音,或是唱著唱著
會不小心唱成譜上寫的絕對音吧?)
Many musicians have quite good relative pitch, a skill which can be learned.
With practice, it is possible to listen to a single known pitch once (from a
pitch pipe or a tuning fork) and then have stable, reliable pitch
identification by comparing the notes heard to the stored memory of the tonic
pitch.[60] Unlike absolute pitch, this skill is dependent on a recently
perceived tonal center.
許多音樂家都有相當好的相對音感,而相對音感是可以習得的能力。
透過練習,可以只聽一個已知的音一次(來自調音笛或音叉)然後就可透過比較聽到的音跟
記憶中的主音而擁有穩定而可靠的辨音能力。不像絕對音感,這種技巧隨最近接受到的調
性中心而變。
(譯註:意思就是說,他可以聽出音跟音之間的關係,但是不確定那些音的絕對音高為何。
不過只要你給他聽一個已知絕對音高的音來做比較,他就可以判斷了)
===============================(翻譯結束)=====================================
我想以上這些大部分陳述都有列出根據來源(在我給的wiki連結裡)的資料應該已經把何謂
絕對音感解釋得相當清楚了,
也某種程度上澄清了
"黑鍵音聽不太準還算絕對音感嗎(大部分絕對音感者確實是聽白鍵聽得比較快且準)" 、
"絕對音感很稀有嗎(在歐美地區還滿稀有的,但在東亞頗常見)" 、
"絕對音感可以由後天訓練嗎(兒童通常可以,但成年人似乎很難)" 、
"有絕對音感的人在音樂上比較厲害嗎(沒這回事,比較重要的能力是相對音感。絕對音感
可有可無,有時甚至可能造成移調等方面的障礙)"
等等常見的疑惑。
如果對這些說法有疑慮者,可以點去我給的wiki連結找一下其敘述的根據來源,
看看那個來源是否足以說服你。或是檢查一下我的翻譯有沒有翻錯。
謝謝你看完這篇好長的文章,如果有意見的話歡迎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66.10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