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好書分享:《活在大漢》&《活在大宋》套書】
「穿越到大漢,體驗世井風情遊方趣;轉生至大宋,盡享豪門貴冑買笑去」
提及「漢朝」,聯想到什麼關鍵字?大腦依稀浮現國、高中課本的模糊記憶:漢高祖劉邦、漢武帝、文景之治,喜歡稗官野史的朋友可能會憶及善妒的呂后與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悽悽慘慘戚戚。教科書上的知識離我們很遙遠,結束學生生涯,再也沾不上邊,曾經死記硬背事件、年表,一問三不知,早早還給老師。
老師諄諄教誨讀史應以史為鑑,考盛衰、知興替,然而多數人只為了考試,歷史有趣之處消磨於日復一日。《活在大漢》讓沉睡的死板板歷史躍然而出,以輕快流暢的文字帶領讀者駕時空機穿越回大漢,用現代價值觀瞧瞧漢朝有多「潮」?在沒有冷氣、網路與手機的古代,如何讓生活動起來。
穿越守則第一條切記,就算你的夜晚比白天還美麗,夜貓子請好好待在家裡,大漢有宵禁,晚間七點便無法通行,孫叔叔充滿磁性的嗓音提醒:「夜深了,趕快回家吧!」流連街頭夜不眠,官府衙役會親自在牢房留盞燈給你,不妨以此為藉口留宿美男子霍光住所,逮著機會生米煮成熟飯,順便請他哥哥霍去病簽名。
次者莫忘漢代禮節繁瑣,謀生求職不可小覷來而不往非禮,拜訪親友記得拎隻風乾野雞,菜過五味方能言事,陳設便餐得右手放羹湯、左手擺乾菜、燒烤置遠,醬料佐近,諸事與禮教文化脫不了關係,處處講究和諧統一,吃飯吃到胃潰瘍,下次乾脆自個兒關廁所吃便當才輕鬆愜意。
在漢代謀什麼出路CP值高,作者一併細說分明,誤以為錢多事少離家近想考公務員大錯特錯不要去,不懂詭譎多變政治遊戲規則,休想魚躍龍門,連鹹魚翻身也難。瞧瞧飛將軍李廣建功不易封侯難,小小史官司馬遷御前獲罪遭宮刑,外交使節蘇勿牧羊北海邊羈留十九年。尤其漢武帝在位間,宰相是高風險職業,七人被罷免、五人上黃泉,僅一人得善終,那光明燈不知點了幾百遍。
看了書別嚇到倒退三百步掉進井裡面,漢代宮廷流行香薰,妃嬪姬妾視珍奇香料為獲得萬千寵愛的寶貝,王公貴族追求藥效,希冀返老還童,長生不老,調香師靠一手絕活,盆缽滿盈賺個飽;漢樂府發揚光大,宮廷娛樂不能少,人人皆迷金曲K歌這小愛好,通曉音律展現才能變漢朝周杰倫,亦或擔任樂工收集樂曲任君選;再不然加入方士集團,鑽研修仙煉丹、召神劾鬼,把皇帝唬得一愣一愣,然謹記歷史發展,伴君如伴虎,巫蠱之禍前記得收拾包袱趕快逃。
本書自社會常識、政治制度、科技文化、娛樂生活、時尚潮流等面向切入,角度新奇、觀點全面,活靈活現呈現漢朝的舊故事、新面貌,融深度學識於幽默談笑,大幅提高可讀性及趣味性,輕鬆讀史不可少,讀後漢代風情於腦中自然展現,有如3D立體畫面,無須懸梁刺骨也能記牢。
在漢朝玩了一遭,現在我們穿越至宋朝~
宋朝在一般人印象中是國力積弱不振的朝代、匯集內憂外患的朝代,疆域狹小的朝代、重文輕武的朝代,岳飛領十二道厄運金牌而非奧運金牌的朝代。但它也是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時代,文化商業教育興興向榮的時代,文人最崇尚的年代,時光穿梭機會大塞車的年代!
《活在大宋》以各式各樣鮮活之歷史專題,深入介紹這個富饒美麗的文明,從食、衣、住、行至文藝娛樂,無一不品,讀者可將自身代入時空旅人,一窺宮闈華麗生活下之秘辛,或假想轉生成平民百姓,全方位地觀察、體會活在當代一流大都市之樂趣。
例如宋朝戶籍制度流通開放,即便投胎在雞不生蛋的鄉下,亦能透過經商、應試、出差、求職等方式,至輕歌漫舞幾時休的汴梁居住工作,一年期滿,即在當地落戶,化身天龍國人,當然有戶在蛋黃區無貸款的高門大戶帝寶更好,屆時騎寶馬、乘坐轎,風頭一時無兩,比開藍寶堅尼更風光。
在經濟昌盛的宋代就業法子多,賺錢機會也不少,首先歡迎你報名大宋公職補習班,宋朝公務員選考限制少,百歲人瑞能報考;社會地位高、一朝中舉人人稱羨;工資福利好,不僅有糧食、衣料各類額外收入和補助,還有大大小小的節日和帶薪假,足夠你一年出國兩次遊,玩樂不忘上工,才能拒絕賄絡引誘,專心為朝廷工作。即日起街頭巷尾揪團報,最高折扣可抵三貫錢,現在報名便送金廢帝完顏亮畫像一禎,鼓勵考生臨陣磨槍不亮也光。
不擅讀書,有一技傍身也能闖天下,宋代商業繁榮興盛,瓷器、冶煉、釀酒、造紙、印刷,百業興興向榮,汴梁日夜車水馬龍,餐飲服務業可投入東京城七十二家五星級大酒店,專營官酒販賣,夜夜笙歌不知醉。攢夠了資本,便加盟最著名的白礬樓酒店,全盛時期共有三千家加盟腳店,比五十嵐還多駐點,不妨試著激發創意開發品項,推出酒家新招牌─酒麴加粉圓(結果馬上倒店)。
錢賺多不怕沒處花,出遊可逛山水、觀園林、參寺廟,穿有羅裙、百褶裙,趕上裙,頭戴金銀掐絲珍珠冠,身圍紋理如玉通天犀角帶,渴了淺酌蒲中酒、蘇合香,薔薇露,餓了細嚐軟羊麵、私雞麵、炒鱔麵,飯後再來些梨圈、李子旋、林檎乾甜甜嘴。
哎喲客官白銀萬兩,要求食精膾細,小店還不先端出只取羊頭兩腮嫩肉的羊頭簽,再上盤肉慾橫流吃珍稀的雙下駝峰角子和雪天牛尾狸,收尾吃風雅則來碗農曆十月割下初綻梅花,在蜜罐中細細封存,隔年夏天才取熱湯泡製的湯綻梅,舌尖上的大宋是五感交織的狂歡饗宴。若仍嘴饞,請至書中一覽,玉盤珍饈、雕欄畫棟、歌舞百戲盡在此書,為你濃縮整整三百年,繁華璀璨的驚喜。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套』《活在大漢》&《活在大宋》套書,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穿越至漢朝或宋朝時,最想從事的職業?例如:
「《活在大漢&活在大宋》:憑我傾國傾城的姿色,看來只能當名妓賣藝不賣身惹~(其實在街頭要飯)」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9/19(日)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1/9/20(一)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活在大漢 #活在大宋 #祈莫昕 #劉曙剛 #商周出版 #人文 #歷史
📖博客來75折:https://bit.ly/39cG2My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120的網紅aoi青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青虫aoi 首張創作專輯《有你的故事 ū lí ê kòo-sū》 🎧 聽專輯 ➩https://aoi.lnk.to/firstalbum 🔔 訂閱青虫aoi 頻道➩https://youtube.com/c/Aoimushiband / 《刺蝟悲歌 Tshì Uī Pi Kua》 ...
紙言甜故老師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書推薦+送書]-大小兄弟
童心未泯,只是停歇在書頁之中
◎仿思源宋體鉛筆手寫字,繁體中文版限定
◎《遺失的靈魂》繪者&女巫獎得主共同創作
◎喚醒對童年時光的哀悼和讚頌
▸▸「大大」和「小小」兩人同一天誕生。「小小」誕生在屋內,「大大」誕生在花園;「小小」是個小嬰兒,「大大」是個大巨人。「大大」的鞋子大得像花盆,水杯是一座水井,玩具是一棵大樹。「小小」呢?「小小」跟你我小時候一樣,是正常的大小。
▸▸ 這對兄弟心意相通,形影不離,相互依存。他們一起玩耍,無論好日壞日。隨著時間流逝,「小小」長大了,成為情竇初開的少年。而「大大」呢?隨著時間流逝,他卻越變越小,變得小如火柴,小如塵埃,似乎只能在記憶中尋找。
本書特色
【繪畫亮點】
▸▸ 本書繪者尤安娜・康哲友只用最素樸的材料作畫:鉛筆、色鉛筆和舊紙材。她搜集而來的舊紙能見褪色、摺痕、殘膠、黃斑、細小的塗鴉……等痕跡,呈現了纖細且私密的生活即景,也保留了時光和記憶的厚度。亮麗的單色點綴和疏淡的鉛筆灰調,則體現了這則故事甜美而惆悵的基調。
【文字亮點】
▸▸ 作者亨利・莫尼業選用詩意的詞彙寫下這則奇幻又微妙的成長旅程,並為寓意的詮釋留下豐富的想像空間。如果「大大」和「小小」是同一個人,這本書似乎將喚起我們對童心的哀悼和讚頌。如果你相信童心未泯,它只是停歇在書頁之中,那麼打開這本書,就能感受到。
「我們的誕生其實是入睡,是忘卻。」
「兒童乃成人之父。我可以指望:我一世光陰,自始至終貫穿著對天然的虔敬。」——— 詩人 華茲華斯 (William Wordsworth)
【設計亮點】
▸▸ 中文版延續了原文的手寫字設計,全書近1,500字採用仿思源宋體鉛筆手寫字。讀者將在錯落有致的筆畫之間體會繪者康哲友所言:「鉛筆一動,靈魂就裸露。」
……………………………………
『送書活動來囉』!
我們將會送出三本《大小兄弟》給大家!
方法:
1.「按讚」替「Henry羅寶鴻老師」專頁按讚+追蹤+設定搶先看。
2.「分享」在此po文按讚及分享到您臉書上 。
3. 看完上面連結的「書本詳細介紹」後,請在這篇po文留言區上留言:『我想要得到這本書,因為⋯』,並tag兩位好朋友,就有機會抽到這本書囉!
4. 請注意!沒有替本粉專按讚+留言+留言內容不符+沒tag朋友,及沒公開分享,都沒辦法參加抽獎的噢!
截止時間:2021/08/31 - 2021/09/02晚上11:59止
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bit.ly/3wPvZqc
誠 品 https://bit.ly/3y7eDWY
金石堂 https://bit.ly/3y5H7AN
讀 冊 https://bit.ly/3rn19Ef
MOMO https://bit.ly/3kDfafI
大 塊https://bit.ly/3zhZQZM
紙言甜故老師 在 曹雅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於《鹹汫》
因為和《夜酌》微電影主角許許相識近十年,她是一位很努力的女孩,個性活潑,歌唱的不錯,因此我們老想著有天要一起合作音樂影像作品,於是《夜酌》就上演了。她自己開的店,自己的故事,於是讓她親自上陣,我也為她的故事寫了這首歌,她說,他和家人每次聽到,都還是會潰堤,因為每字每句,都是她跟家人、事業、感情的真實連結。
「我望啊望,等待編成一張網,
那會網袂著你的人影」
許許在前年籌備開第二間分店時(夜酌主場景)當時爸爸罹癌住院,直到過世,再也無法親臨,許許說,爸爸因為癌症前後進出醫院數次,但她沒料想到,這次是真的離別⋯她一直在等著爸爸出現,思念編成一張網,只求捕捉熟悉的身影,但結局卻讓人失望了。
「心內話一張一張寫,塞在嚨喉喊無聲」
為了寫歌準確度,跟許許深聊了她和家人的事。因為居酒屋的特色是來店消費可以寫便條紙,貼在店牆上,每次去店裡看便條紙都好氣又好笑,各種獵奇留言都有,著實有趣!一問之下,許許的爸爸在家裡也常寫便條紙,尤其在跟媽媽吵架時(笑)就以此溝通,也會留給小孩,由此可見許爸爸算是個性內斂的人,說不出口就用文字表達,也許有些晦曖,但就是愛,無庸置疑。
在製作這首歌時其實沒見過baby老師,但老師的威名當然清楚😂直到去年在大河岸參加了黃瑞豐老師五十週年音樂會表演,才真正見到廬山真面目。他叼著捲菸,紮了小馬尾,非常本我:「很久沒聽到唱現場這麽穩的歌手了!」我戰戰兢兢的不斷說謝謝,也順道聊起要製作《自本》的事,收工回家和製作人三哥討論後,於是鼓起勇氣將《鹹汫》的demo傳給老師聽,很榮幸的獲得他的讚賞,他爽快豪氣說:「好聽!給我編,一定更棒!」
錄音來來回回好幾個版本,baby老師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後來提議請黃韻玲老師來幫忙配唱製作,我心裡又是一陣驚慌,天哪,我該怎麼辦,壓力山大,白眼都翻不起來了。
小玲老師來的那天,慣例唱了幾次給她聽,之後她喊了暫停,在主控室那頭悠悠的說:「妳是不是不快樂?」我當下還沒意會過來,覺得今天就是工作,心情算是平靜謹慎,於是我否認了。接著她又說:「不是,妳已經不快樂很久了,我聽的出來,妳太壓抑冷靜了,我無法接收到妳要表達的意思。」這時我才真正傻住,整個語塞。
接著我被召回主控室,坐在三哥、baby老師、小玲老師中間,我頓時覺得像被傳喚的人,手心開始冒汗。
「妳要明白,妳已經不是參賽者,妳是一位歌手,我知道在這個行業,有太多時候必須迎合,但唯獨妳在唱歌時,妳才被允許將真正的自己給攤開交出,為什麼不好好把握機會?」小玲老師的眼神溫暖堅定,那道牆瞬間被穿破,我終於崩潰了。
「沒關係,妳想哭就哭,哭完了我們再繼續唱,不用覺得害怕,那就是妳,真正的妳。」
年輕時衝動莽撞,一副欠揍天地不理,
為了夢想奔走,過程中遇到磨難、感情有過創傷、親情事業拉扯、身上的稜角被時歲不斷打磨,很多人事物都變了,包括自己的心,或鹹或酸,箇中鹹汫,只有自己能嚐。
鹹汫
夜酌微電影主題曲
作詞:曹雅雯
作曲:曹雅雯、鍾興民
編曲:鍾興民
少年 眠夢 無天 無地
直溜溜毋知通繞彎
也鹹 也汫 有冷 有暖
人情的滋味遮複雜
懵懵 懂懂 若風 若雨
彎曲疼痛的感情路
也酸 也甜 有澀 有苦
才知付出無一定有結果
我望啊望
等待編成一張網
哪會網袂到你的人影
心內話一張一張寫
塞咧嚨喉喊無聲
伊想啊想
已經紡見的模樣
日子猶閣會當行偌久伊想啊想
目睭漸漸起雺霧
你敢有聽到這條歌
你佇遐敢有人作伴
若是想起你我就輕輕唱出聲
你敢會聽 你敢有聽
我想啊想
目睭漸漸起雺霧
《鹹汫》MV連結🔗
https://youtu.be/uX8SlnXVL04
《自本》數位平台收聽👇🏻
https://olivia.londer.tw
安樂茂思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Anlemouse Production 張三 Zion 鍾興民BabyC 黃韻玲 Kay H.
#自本 #全創作專輯
紙言甜故老師 在 aoi青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青虫aoi 首張創作專輯《有你的故事 ū lí ê kòo-sū》
🎧 聽專輯 ➩https://aoi.lnk.to/firstalbum
🔔 訂閱青虫aoi 頻道➩https://youtube.com/c/Aoimushiband
/
《刺蝟悲歌 Tshì Uī Pi Kua》
這世界上有一種相愛,叫互相傷害
「我們的愛就像兩隻刺蝟,靠太近彷彿有針在刺
離太遠又冷到顫抖,不得已只好分開」
#刺蝟理論 #金童玉女 #七世戀人
/
◤ 青虫aoi 專場 ◢
⋄【刺蝟悲歌 Tshì Uī Pi Kua】青虫aoi 專輯發行場 ⋄
日 期|2021/01/24(日)
時 間|19:00進場 · 19:30開演
地 點|小地方展演空間 APA mini
地 址|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147號B1
票 價|一蕊媠花預售票 500元/我就是刁故意現場票 600元
啟售時間|2020/12/16(三)12:00
購票連結|https://reurl.cc/Mdp4j3
/
#青虫aoi X #林柏宏 X #李沐
《刺蝟悲歌》原本在青虫創作中談的是「刺蝟理論」。哲學家叔本華以「刺蝟理論」比喻建立人際關係時的情境,如同在寒冷雪地中的兩隻刺蝟會忍不住想要靠近對方取暖,但是靠太近又會無法控制地刺傷彼此;就像人與人的親密關係總伴隨著不可避免的傷害。
陳健禾與順兩位導演以傳統「金童玉女」為故事骨幹,架起七世戀人時空,由林柏宏與李沐擔任男女主角。前傳《刺蝟悲歌》裡,兩人的工作為接引者,傳說中行善的人歸西後,會由金童玉女來接引他們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工作中金童玉女各司其職,在精神上互相依戀,但因其特殊身份僅能依靠嗅覺感受對方,無法有身體的接觸,致使柏拉圖式的關係在玉女心中漸漸產生質變。故事最後玉女因同情亡者,而犯下縱放靈魂的罪過,導致兩人受到懲罰必須分開,東方的金童玉女與西方的刺蝟理論,透過音樂和影像的結合,編織出台語歌的新維度。
MV 中關鍵道具「蘋果」象徵兩人對愛的欲望,而總是拿著無法進食,不止揭示了兩人的神祉身份無法彼此親近,也隱喻了對愛的觸不可及。續集《無你的故事》中,林柏宏與李沐則飾演一對前世被迫分離的戀人,今世在三角關係中重逢,兩支MV並陳表現總是想彼此靠近卻又互相傷害的感情樣貌。
/
編織系 #都會民謠 暖聲 - 青虫 aoi
2020 首張 #台語 創作專輯《 有你的故事 ū lí ê kòo-sū》
「我的身軀變做一張一張紙,阮朋友的故事攏寫佇遮。」
這是青虫 aoi 的第一張專輯,也是他們嘗試跟這個世界建立連結的載具。《有你的故事》裡的每首創作都應對著一個「你」,這個「你」可以是一個對象,亦可以代表一種議題。
青虫 aoi 試圖把存於當下社會與個人日常的經驗反覆咀嚼,並雕琢著既熟悉但又不熟練的語言,吐出絲線,鋪陳在旋律之上--經線是自我、情緒、聲響;緯線則是語言、對象、情節,彼此緊密地交錯。如同這張作品的音樂風格,橫跨了醉心電氣、原聲搖滾與溫暖民謠等元素,帶出了更豐富的聽覺紋理,卻又不失純粹。
將「你」編織於故事之中,用輕盈的口吻說深刻的話題,刻劃出這個世代青年們的所思所想,唱出每一段「有你的故事」。
▶關於青虫 About Aoi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c/Aoimushiband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OIMUSHIBAND/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oimushiband/
StreetVoice|https://streetvoice.com/AOIMUSHIBAND/
🛒 [ 實體專輯 ] 購買通路
◈誠品:https://reurl.cc/3LbvAX
◈博客來:https://reurl.cc/x0Knbb
◈五大唱片:https://reurl.cc/A8boe8
◈佳佳唱片:https://reurl.cc/4mbZ7j
◈光南唱片:https://reurl.cc/GrGWRv
🎧 數位平台聆聽專輯 ➩https://aoi.lnk.to/firstalbum
🎬 MUSIC VIDEO
無你的故事_https://youtu.be/JGK5Z0h33NA
簡幼_https://youtu.be/aajufCLGiTQ
媠花_ https://youtu.be/VJ8CaDuYKOU
青鳥_https://youtu.be/DayZSsUtmUk
我毋是刁故意_https://youtu.be/7wtlmbDxVgM
/
刺蝟悲歌 Tshì Uī Pi Kua
Lyrics
一步一步 接近你 是自然 是身不由己
日日夜夜 思念你 每一暝 攏想欲夢著你
一擺一擺 傷害你 真失禮 我毋是刁故意
若是鬥陣顛倒無歡喜 不如放手
咱的愛親像兩隻刺蝟 倚傷近袂輸針咧揻
離傷遠又閣爍爍顫 不得已只好來分開
咱的愛親像兩隻刺蝟 鬥陣的歡喜總是有限
痛苦的感覺袂輸永遠 扯扯咧才是咱的圓滿
咱的愛親像一條悲歌 音樂那奏心那疼
過去的甜蜜袂輸電影 放煞就好清醒啦
咱的愛親像一條悲歌 音樂那奏心那疼
幸福愈唱是愈細聲 不如放手
咱的愛親像兩隻刺蝟 倚傷近袂輸針咧揻
離傷遠又閣爍爍顫 不得已只好來分開
咱的愛親像兩隻刺蝟 鬥陣的歡喜總是有限
痛苦的感覺袂輸永遠 扯扯咧才是咱的圓滿
咱的愛親像一條悲歌 音樂那奏心那疼
幸福愈唱愈細聲 心愛的就此再會啦
- - -
一步一步 接近你 是自然 是身不由己
日日夜夜思念你 每一晚 都想要夢到你
一次一次 傷害你 很抱歉 我不是有意的
如果在一起反而不開心 不如放手
我們的愛像兩隻刺蝟 靠太近彷彿有針在刺
離太遠又冷得顫抖 不得已只好分開
我們的愛像兩隻刺蝟 在一起的開心往往有限
痛苦的感覺彷彿永遠 切斷關係才是我們的圓滿
我們的愛像一首悲歌 音樂進行著心也痛著
過去的甜蜜就像電影 放映完就該清醒了
我們的愛像一首悲歌 音樂進行著心也痛著
幸福越唱越小聲 不如放手
我們的愛像兩隻刺蝟 靠太近彷彿針在刺
離太遠又冷得打顫 不得已只好分開
我們的愛像兩隻刺蝟 在一起的開心往往有限
痛苦的感覺彷彿永遠 切斷關係才是我們的圓滿
我們的愛像一首悲歌 音樂進行著心也痛著
幸福越唱越小聲 心愛的人 就此再會吧
--
▶音樂製作 Credit
詞曲 Lyrics&Co|黃如琦 Jeannie H
製作人 Producer |法蘭 Fran Chen
編曲 Arrangement|青虫aoi、法蘭 Fran Chen
主唱 Vocal|黃如琦 Jeannie H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黃柏翰 Po Han Huang
貝斯 Bass|郭宏 Hung Kuo
鼓 Drum|蔡信展 Hsin Chan Tsai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 |黃如琦 Jeannie H、法蘭 Fran Chen
和聲 Backing Vocals|黃如琦 Jeannie H、法蘭 Fran Chen
主要錄音師 Main Recording Engineer|徐玉光 Isidore Hsu
主要錄音室 Main Recording Studio|輕鬆玩工作室 Studio-One
錄音室助理Recording Assistant|江昱澄 Allen Chiang、林彥慶 Yen
鼓共同監製&錄音師 Drum Co-Producer & Recording Engineer|單為明 Link Shan
鼓錄音室 Drum Recording Studio|Lights Up Studio
鼓錄音助理 Drum Recording Assistant|于世政 Shih Cheng Yu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李詠恩 Joshua Lee
混音室 Mixing Studio|荒原錄音室 The Wasteland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陳陸泰 LuTai Chen (A-Tai)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陳陸泰 LuTai Chen (A-Tai)
母帶後期處理工作室 Mastering Studio|原艾母帶工程錄音室 Mugwort Mastering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毛琮文老師與他的tele
▶MV製作團隊
Production Company 製作公司 | 雞肉飯影像工作室
Director 導演 | 陳健禾
Assistant Director 副導演|李佳樺
Producer 製片 | 李光哲
Line Producer 執行製片 | 張丁文
Production Assistant 製片助理 | 周昀楓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攝影指導 | 順
Additional Camera B機攝影師 | 基奇
First Assistant Camera 攝影大助 | 何晟豪
Second Assistant Camera 攝影二助 |鄭傑中
Gaffer 燈光師 | 順
Best Boy Electric 燈光大助 | 曾鈺展
Electrician 燈光助理 | 楊育鈞
Art Director 美術指導 | 羅文璟
Set Decorator 執行美術 | 廖姿穎
Art Department Assistant 美術助理 | 林効賢、蘇立亞智
Costume Designer 造型師 | 花籽
Make-Up Artist 化妝師 | 蔣佳芸(李沐)、美少女工作室-偉文(林柏宏)
Hair Stylist 髮型師 | 林亞靜(定裝)、黃若宜(李沐) 、Zoom Hair Styling-Spud(林柏宏)
Cast 演員 | 林柏宏、李沐
Extras 群眾演員 | 張忠瑞
Still Photographer 劇照師 | 黃煌智 Yellow
Transportation 九巴司機 | 廖桑車隊
Editor 剪接師 | 陳健禾
Colorist 調光師 | 朱四郎(圈起來映畫)
VFX _Artist 特效師 | 江光健、王芳俊(動工設計)
Front Design 標準字設計|鄭麗華(動工設計)
Special Thanks 特別感謝 | Anita、Cheer Chou、陳柏言
視覺、唱片裝幀|Li-Hua Cheng 鄭麗華(動工設計 mokraft)
企劃|啟兒 Cheer Chou/黃如琦 Jeannie H/戴均叡 (戴居) Roy Dai
歌詞用字指導|陳豐惠Tân Hong Hūi@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Li Kang Khioh Taiwanese Foundation
-本專輯受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

紙言甜故老師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為何一個酒鬼可以寫出這麼厲害的小說?
───
☞〈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25/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瑞蒙‧卡佛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瑞蒙卡佛 #美國小說 #文學
────
你知道「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真正意義嗎?是什麼現實因素磨損了我們的生命?本集我們繼續讀伊格言老師的文章〈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在上一集我們講述了瑞蒙‧卡佛的小說〈所有東西都黏在他身上〉──相愛的年輕夫妻因為丈夫想去打獵而起了爭執,後來和解;女孩下廚為男孩做了早餐,男孩卻不小心弄翻了盤子,將培根、煎蛋等一鍋子食物黏到身上。而見證這畫面的小貝比,他們的女兒,長大後,在聖誕節這天,獨自來到米蘭拜訪父親。女兒對父親說:「我想知道自己小時候的樣子」;父親回應:「我可以告訴你還是小嬰兒時候的事。那與妳有關,可是只有一點點關係」。
一點點關係。那是見證,彷彿又未曾見證。小貝比不會有意識,但確實是在場的,目擊過父母不復存在的甜蜜時光。但究竟是什麼樣的機緣或遭遇讓長大的女兒必須在聖誕節時來到米蘭,向父親索求一個絕無特出之處的兒時故事呢?卡佛始終未曾明確交代。但故事是這樣收尾的:
就這樣,他說,故事說完了,我承認這不算是個故事。
我覺得很好聽,她說。
他聳了聳肩,把酒杯拿到窗戶旁。天色已經暗了,但是仍在下雪。
有些事情變了,他說,我不知道是怎麼改變的,但有時候你不會發覺,有時候也不希望它們改變。
對,這倒是真的,只是──她沒有說完她想說的話。
她停止這個話題。從窗戶的倒影中,他看到她正仔細看著她的指甲,然後她抬起頭,興高采烈地問他可不可以帶他參觀米蘭市。
他說,把靴子穿上,我們走吧。
但他待在窗邊,回憶著。他們曾經歡笑,依偎著彼此笑著,直到淚水湧出,而其他的一切種種──寒冷,和他冒著寒冷要去的地方──都在外面,在外面不遠。
小說結束。離那一天打翻培根、煎蛋,已倏忽過了二十多年,當年的小貝比已然成年,但與父親看來似乎並不熟稔;而父親則獨居於米蘭。伊格言說,許多看不清的故事(想必皆以分離與敗壞為主題)懸浮在這敘事的空白之間,然而如此真切,帶著粗礪而明確的觸感。像一座湖,湖水清淺前緣的沙岸,你看見群聚的細沙困處於此(它們的形象是憂傷的、雖則多彩但仍帶著某種光度不足的灰暗),僅僅露出模糊的,不明確的稜角;隨後便無聲消逝於吋吋加深的水中。「她停止這個話題」──故事轉身離去,於時間與對話的縫隙間缺席。窗外大雪紛飛,無數的變動與死亡猶且在冰冷中流動醞釀──他們「曾經歡笑,依偎著彼此笑著,直到淚水湧出」;而即便如此,我們所擁有的,或人生所可能擁有的,依舊僅僅只是寒冷,以及,薛西佛斯式的,終究徒勞的行進,手無寸鐵但持續不斷冒著寒冷要去的他方──「其他的一切種種──寒冷,和他冒著寒冷要去的地方──都在外面,在外面不遠。」
伊格言說,這就是無可迴避的終局。。。。。。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紙言甜故老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木雕創作展 #翁千筑專訪
靜止的溫柔與憂愁
著迷於人們淡然所思的表情與氛圍,翁千筑以木雕刻劃人像,試圖傳達生命經驗中的憂愁與溫柔,期許作品中的生命力讓觀者投射所感。
▶成長過程◀
成長於嘉義布袋的翁千筑,與我們聊起自己的成長過程,每位家人對她走藝術創作這條路都有所影響。對文化歷史很有興趣的父親,節儉卻不吝於為家中添購書目,許多美好的童年回憶就是伴她成長的漢聲繪本。在幼稚園任教的母親,讓她幼時開始接觸摺紙、3D手作紙模型,啟發在立體類創作的興趣。除了父母親,身為老么的翁千筑有兩位優秀的姊姊,她微笑說家有三姊妹,十分熱鬧也發生許多趣事,從小擅於畫畫的二姊可說是繪畫的啟蒙者,說到大學考取台藝大雕塑系,翁千筑笑說進入台藝大是一圓與姐姐同校的夢想!
▶求學與踏入創作◀
木雕創作削、切這樣(減)的過程,對翁千筑來說如同挖鑿內心深處,在創作時釋放自己情感,這也是為何翁千筑如此喜愛木頭的原因。她從小性格就很鮮明:我喜歡整理東西、收納整齊,也善於保存物品,應該是有點整理癖吧!在她的創作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不疾不徐的步調,與有些內斂拘謹的氣質。在台藝大求學期間,只要創作上遇到技法上的瓶頸,翁千筑便會默默投注更多時間來克服問題,也因此經常在早上五、六點遇到來工作室看學生作品的老師。翁千筑認為老師們願意在課後私人時間來關心學生創作很令人感動,也感受到系上師生間緊密的關係。木雕創作的啟蒙恩師為賴永興老師,另外一位楊北辰老師則是思想上的啟蒙老師,畢業展時楊老師一句話:妳的作品有一種氣質。成為翁千筑持續創作的原因。大學畢業後為顧及生計歷經了五、六種工作,其中有台北故事館的導覽員與咖啡廳店員等,也因為擔任導覽員這份工作,有了機會訓練面對大眾的膽量與口條。
▶以人為創作◀
從很小開始翁千筑便對(人的表情)產生興趣,尤其著迷中性獨特的氣質,作品中的人物多半來自翁千筑的想像,再參考自己的樣貌刻劃而成,藉由記住生活中片斷的畫面或感受,表現記憶中的情緒。
人物木雕創作者中,翁千筑很欣賞日本的舟越桂和義大利Bruno Walpoth,他們的作品都有著平淡的表情,卻極具情感穿透力,能深深打動她。兩位木雕家的作品呈現也是她想追求的美與目標。Bruno Walpoth曾說他對自己所有的作品都不是最滿意,因此對於作品總是不太自信。翁千筑覺得自己的作品總是不滿意、覺得可以更好,一件作品的形成要經過思考與多次的修改與調整,因此她期許能將沒有自信的部分轉化為前進的動力,讓創作達到更高的境界。
▶溫柔與憂愁◀
此次展出主題(靜止的溫柔與憂愁)象徵著正面與負面情緒,兩者存於她的性格當中,也在作品中交雜並存著(憂愁)來自於她的性格特質,經歷親人的病逝,以及生活不穩定所帶來的焦慮、憂愁與壓抑的狀態…,在翁千筑看似平靜的表情下,內在部份卻是情感濃烈、亟欲宣洩,卻又難以釋放。她將這些情緒置入作品當中。除了憂愁,(溫柔)也是她本質的一部份,那淡淡的溫柔是什麼樣呢?翁千筑舉例攝影師Jenny Lewis在母親與新生兒的系列作品中,母親溫柔而淺淺的微笑,就像是她欲表達的溫柔氛圍。
▶將生命經驗融入作品中◀
翁千筑所刻劃的人物以簡單的肢體動作,表達出在生命中各種困頓、焦慮抑或欣喜的心理狀態,希望作品能呈現某種情緒與氛圍,緩慢滲透而出,引領觀者進入我想表達的靜與美。相似的沉靜感,藉人物臉部些微的表情差異和肢體動作,營造出不同的氛圍。
藉由下面介紹本次展出的三件作品,希望能讓讀者與觀者更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與氛圍,(夕陽下等待)刻劃年輕女子拉長著頸與思索的表情,似乎獨坐久候多時,源自於翁千筑看見至親坐在椅上、思念已逝老伴,那看向窗外、望其歸來的樣貌,將等待思念對方的氛圍轉換為不同形體的木雕呈現出來。(入懷)刻劃兩位相似的人們輕擁彼此,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默契不言而喻、樣貌有許多契合之處,這件作品在表達遇到氣味相投、聊得來的知己時,感到輕柔放鬆的甜蜜、欣喜之感。(融不進的圈)則是翁千筑以自己的樣貌作刻劃,前傾的姿態像是想要接近,卻微駝著背、避開視線交集。人物的表情與姿態象徵創作者逃避於人群,卻想與他人建立關係的矛盾感,消失的嘴巴代表其不善言語,在團體中常感覺到格格不入的邊緣感,孤獨而壓抑的心理狀態。
電影導演李安曾說:我是個脆弱的人,但我真誠地面對自己的脆弱,才有動人的作品。對翁千筑來說,創作像是揭露自己內在的過程,當中有些矛盾、猶豫與膽怯,對她來每件創作都像是一種自我挑戰與突破。
翁千筑 – 以木雕將記憶中的情緒用簡單的肢體動作刻劃出來,靜靜傳達那憂愁與溫柔並濟的氛圍。
翁千筑簡歷:
2012 / 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畢業
2014~至今 /進駐於435藝術家工作室, 435藝文特區, 新北
獲獎經歷:
2016 / 第34屆桃源美展雕塑類 入選,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桃園
2014 / 臺灣國際木雕競賽 入選, 三義木雕博物館, 苗栗
2013 / 臺灣國際木雕競賽 佳作, 三義木雕博物館, 苗栗
2011 / 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 師生美展 木雕類 優選獎, 新北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紙言甜故老師 在 紙言- [經典] 以為係甜故,點知咁感人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Hello Penana故事平台 遲啲係咪會 夾份送份禮物比大家? 謝艾琳和其他12 人 · 13 · 1 · · Penana故事平台. 係ar · 紙言. 2021年3月8日.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