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前的最美橋梁】#猜猜這是哪座橋
臺北市主要腹地由河流環繞,對外交通大多仰賴橋梁串連,許多橋梁擁有豐富悠久的歷史底蘊,卻也總在都市發展需求下被迫「改朝換代」,使得舊時風貌再不復見。
作為日本時代銜接「敕使街道」(今中山北路)與臺灣神社(今圓山大飯店)的明治橋,修建於1901年,最初為鐵製桁架橋,1927年即因坐落於劍潭山與基隆河畔的優美景色入選臺灣八景,為第一代明治橋。
第二代明治橋則落成於1933年,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欄杆由花崗岩砌成,橋頭及橋尾的兩側各有一座燈柱,整體造型溫潤典雅,是當時工藝美學的一大成就,因與週遭的山青水秀相得益彰,被許多人認為是臺灣史上最美的橋梁。
戰後明治橋改稱中山橋,隨著通往士林、北投、大直、內湖的交通運量不斷增加,在歷經多次整建後已逐漸失去初始風貌,而拆除重建與文資保護的聲音也不斷拉扯,直到2001年因納莉颱風造成大臺北地區嚴重水災,基隆河整治與中山橋議題再度浮上臺面,前臺北市長馬英九終以「影響水利」為由,宣布拆除橋梁,並允諾將易地重建。
然而十九年過去了,拆除後的明治橋被分割成435塊,堆放於再春游泳池舊址,如何協助它重現風貌,至今仍無定論。
#中山橋 #明治橋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美的景色
#希望能看到明治橋再現風華
#報時光UDNtime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59/9/14
攝影:陳維在
圖說:專以淡水河、基隆河一帶開辦遊艇業務的金龍輪船公司,於十四日上午在台北市中山橋堍的該公司臨時碼頭開航。
歷史新聞
【1998-11-06/民生報/22版/都會焦點】
中山舊橋 古蹟與防洪之爭
公安為由除之後快 緬懷古蹟極力捍衛
如何兼顧 亟待專家提供解決之道
【記者鄭朝陽╱專題報導】台北人要不要拆除中山舊橋,最近又成為熱門話題,有人拿公共安全為由想要除之而後快,有人則緬懷古蹟的歷史價值極力捍衛。中山橋未來的命運未卜,但回憶這座橋梁的歷史與存廢之爭,卻也凸顯出台灣對歷史文化保存的無力感。
坐落於中山北路、橫跨圓山基隆河的中山橋,至今已有近66年歷史。這座橋最早建於民國3年,當時還是一座鐵吊橋,民國19年,改建為三孔的混凝土拱橋,並於民國22年完工,成為台灣第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橋梁。
由於完工當時正值日據明治時期,因此該橋又稱為明治橋。橋的總長度有120公尺,寬17公尺,護欄以精磨的花崗岩砌築,配有復古式的青銅路燈,是一座典型的和式橋梁,也是聯絡當年圓山台灣神宮的前站。到了民國57年,為了紓解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橋面拓寬為23公尺,並畫設有四線快車道、兩線慢車道及兩側的人行道。
工程界盛讚中山橋的施工品質與典雅的造型,使它曾經擁有全台造型最優雅橋梁的美譽,後來北二高碧潭橋也採取類似的復古設計。
老台北人可能都不陌生,早年的中山橋下,基隆河是脫了衣就可以下水游泳的好地方,拱橋的造型搭配搖櫓而過的扁舟,勾勒出一幅優閒的人間意境。不過,隨著上游的開發腳步日漸加快,以及政府長期忽視河道的疏濬,基隆河開始砂淤穢塞,河岸兩旁的雜草取代了親水的空間,慢慢地,荒蕪的景象掩蓋了上述記憶,橋面的青銅路燈、精心設計的鳥居,也因為拓寬工程而消失殆盡。
中山橋因位處圓山的急彎,歷年來發生多起中山北路南向北行駛的車輛,因超速無法轉過橋頭彎道,導致越過車道中心線及對方的來車道,撞斷對面的護欄而墜河,因此一度有「奪命彎道」與「奈何橋」的惡名。
事實上,當年的中山橋也是一條「迎賓道」,每當外國元首來訪,車隊經由中山橋出入圓山飯店時,中山北路就會採取快車道淨空的管制措施,而國賓車隊就行駛在道路中央的雙黃線上,這也就是當年橋面沒有設置中央分隔島的原因。後來因為飛車墜河事件層出不窮,經由媒體輿論深入檢討原因之後,才由台北市政府增設了相關安全設施。
民國76年琳恩颱風來襲,造成汐止地區與台北市東區嚴重淹水,此時的中山橋上、下游水位差僅有1.6公尺,雖然沒有斷橋及洪水溢堤,但在水理上及工程風險上,中山橋已被認定為一座相當危險的橋梁。因此,考量二百年的洪水頻率,拆除中山橋、另建新橋的呼聲響起,新建的中山二橋在民國83年7月完工通車,至於舊橋的拆除原本也要同步展開,但適逢市長選舉而遭延宕,加上藝文界為中山橋請命的舉動,也為其存廢投下變數。
陳水扁打敗黃大洲獲選市長,新市府便針對中山舊橋的拆除委託台大教授許銘熙等人組成專案小組進行研究,研究結果,拆橋可確保二百年洪水頻率的要求,但若採取相關替代方案,例如將中山橋到南湖大橋的堤防加高2.1公尺、在圓山設分洪道及活動擋水牆等水工配合措施,加上在南湖大橋設置攔汙設施,可有效紓解中山橋的疏洪瓶頸,但不必拆橋的代價卻高達數億元,比新建一座橋梁的造價還要高;最後陳水扁市長仍裁示保留中山橋,但上述替代方案所需經費,應審慎評估其經濟效益。
雖然市長以古蹟看待中山橋,但台北市民政局在完成古蹟評定之後,至今仍未公告,以致惹來經濟部水資源局多次要求拆除的爭執,公共安全與古蹟孰重,也成為中央與地方角力的關鍵。
橋是可以跨河通行的道路,尤其是中山橋連繫了圓山文化觀光帶的建築,如市立美術館、兒童育樂中心、圓山飯店、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忠烈祠、故宮博物院等,如果拆了,等於截斷了這個觀光帶的步行系統,值得考慮,如何兼顧防洪與經濟效益,亟待專家提供解決之道。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納莉颱風基隆」的推薦目錄:
- 關於納莉颱風基隆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納莉颱風基隆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納莉颱風基隆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納莉颱風基隆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納莉颱風基隆 在 Re: [新聞] 累積雨量破1千6 恐水淹台北- 看板TY_Research 的評價
- 關於納莉颱風基隆 在 分享| 當年還很小,七堵先後被納莉與象神重創過,有人還記得 ... 的評價
- 關於納莉颱風基隆 在 【看當年】納莉颱風|2001年|公視我們的島穿梭島嶼二十年 的評價
- 關於納莉颱風基隆 在 大家還記得納莉颱風嗎? (第4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納莉颱風基隆 在 Re: [問卦] 當年納莉颱風到底有多恐怖?...轉自PTT-Gossiping板 的評價
- 關於納莉颱風基隆 在 Re: 9/17 歷史上的這一天納莉重創汐止 的評價
納莉颱風基隆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蘇貞昌讚許基隆河整治政績,打趣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被他操瘦,每公斤要收減重費用。
行政院長蘇貞昌(右)20日視察基隆河腳踏車道,簡報時,秀出當年行政院整治基隆河的政績,稱許時任台北縣府水利局長李孟諺(簡報照片後左)治水盡心盡力。
蘇貞昌希望串連基隆河沿岸與都會區的腳踏車道
,一直從汐止到基隆。將來希望能從淡水河口吃小吃,然後再到基隆廟口大吃一頓,接著還可以到瑞芳。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02200082.aspx
李孟諺簡報時提到,以往擔任前台北縣府水利局長時,民國89年象神颱風、民國90年的納莉颱風造成汐止淹水,長安國小水淹三層樓高,印象深刻。基隆河不淹水後,可以多增加親水設施。
納莉颱風基隆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北市長:馬英九
【納莉颱風】 #你印象最深的颱風是哪一次
2001年9月的納莉颱風
可說是史上最怪的颱風
它以詭異的行徑滯留臺灣長達49小時
造成北臺灣面臨嚴重的豪雨災情
尤以臺北市及臺北縣受創最深
更造成捷運系統全面癱瘓
歷時3個月重建才恢復全線通車
至今車站仍留有當年淹水的高度紀錄線
#臺北淹得最誇張的一次
#整條捷運線變成地下漂漂河
#好險今年颱風都繞過臺灣
#報時光UDNtime
【老派摩登女子鋼筆文具組 〡 報時光 X SKB】
募資限定優惠倒數中 按此 ►►► https://pse.is/U6BC9
日期:2001/9/17
圖說:臺北車站在納莉颱風的肆虐下也無法逃離被大水淹沒的命運,整個地下車站軌道與月台全都浸泡在大水中,而節節上升的水位更令駐守在該區的鐵路警察不敢大意,只得坐在階梯上盯著水位。
攝影:杜建重
歷史新聞
【2001-09-17/聯合晚報/1版/要聞】
北台灣大淹水
16人死亡9失蹤 瑞芳汐止變汪洋 北市幾全泡水 部分淹水地區 明停止上班上課
【記者孔令琪╱台北報導】颱風「納莉」侵襲北台,強風豪雨造成北台灣包括台北市、台北縣、宜蘭縣、基隆市慘重災情;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所接獲的最新死傷統計,全台目前已有16人死亡、9人失蹤,數十人受傷,陳總統中午指示,國軍全力投入救災。
根據災情通報,台北市受創最為嚴重,內湖、南港、木柵,幾乎一片水鄉澤國,處處淹至二樓以上,各抽水站失靈,河水倒灌,午後情形更為嚴重,市長馬英九第一次以市長名義請求外縣市及軍方立刻動員支援。
納莉颱風帶來的豐沛雨量,在北台灣地區造成嚴重水災,台北市內湖區可以說有三分之二是泡在水裡。台北縣的汐止市幾乎全部淹在水裡面,有的地方甚至淹到兩層樓高。另外瑞芳、貢寮、雙溪等三個消防分隊因為遭到淹水影響嚴重,無法出動進行救災疏散勤務。
台北市方面受災嚴重,捷運全面停駛,各抽水站都「掛了」,午後淹水續漲。社子島地區,和景美溪木柵路四段三三巷一帶淹水嚴重。另外連接南港、內湖的南湖大橋,也因為淹水超過橋面而封閉。木柵老泉街,和內湖大湖山莊街部分地區淹水一層樓高,有民眾受困。
納莉颱風今晚才會從中台灣附近離境,明才能解除警報。
受災地區,台北市淹水部分地區明天停止上班上課,台北縣下午決定是否停止上班上課,但雙溪先確定停止上班上課,宜蘭與基隆下午決定。
納莉颱風基隆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納莉颱風基隆 在 分享| 當年還很小,七堵先後被納莉與象神重創過,有人還記得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歷史上的今天| 1787年美國憲法起草、1988年漢城奧運會、2001年納莉颱風水災 ... 往車站的隧道都淹掉了;基隆河兩岸有擱淺的吳郭魚跟大烏龜、貨櫃卡在崇智橋旁流不過去. ... <看更多>
納莉颱風基隆 在 【看當年】納莉颱風|2001年|公視我們的島穿梭島嶼二十年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穿梭島嶼20年#環境史# 納莉颱風 路徑奇特的 納莉颱風 ,在台灣陸地滯留49個小時以上,長時間的驚人雨量讓台北、新竹、嘉義日雨量創下歷史新紀錄, ... ... <看更多>
納莉颱風基隆 在 Re: [新聞] 累積雨量破1千6 恐水淹台北- 看板TY_Research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印象中當年的情況(我老家在平溪)
基隆河上游的平溪鄉(現新北市平溪區)
以一般情況的水位和當時淹水高度相比
差不多是有三層樓的高度
(實際淹水高度在106縣道以上一層樓)
除此之外納莉颱風從9/16傍晚開始在基隆河沿岸上空都有強大雷雨胞
造成沿岸地區降雨強度極大...淹水幾乎是無法避免
當年沒有員山子分洪設施...因此可以想像的到
基隆河除了上游水位非常高還不斷往下游灌入之外
各地又有強烈降雨...是不可能不淹水的
除了某些地區的基隆河沿岸堤防缺口導致洪水灌入市區
例如貨櫃隨洪水漂流的事件...導致貨櫃卡在橋梁上堵塞水流
沿岸淹水速度非常快就上升
包括瑞芳鎮和汐止市(現為瑞芳區和汐止區)淹水高度均達到三層樓
五堵一帶地勢較低所以淹水最嚴重...許多人甚至只能跑到屋頂上求救
台北市區方面...玉成抽水站到9/17凌晨一點時冷卻塔被淹沒造成抽水機組停擺
(因為水淹起來的速度比抽水的速度快!!)
基本上是最大的傷害...接著其他抽水站也相繼停擺
因此洪水不只從堤防缺口進入南港,內湖和松山區
部分也從汐止流入南港
加上南港和內湖分別有時雨量破百釐米的記錄,累積雨量也很高
只要是稍微低漥一點的地方就會開始積水
最糟的是台北雨勢最強大正好出現在9/17清晨到上午(玉成抽水站已經掛點了)
所以當時台北市從南港區和信義區一直往中正區那一帶累積雨量都很可觀
(信義區甚至四天的累積雨量超過1000釐米,南港也幾乎破千)
洪水開始從南港往西竄流...一直淹到台北火車站一帶
包括忠孝東路一到七段全部淹水,以及台北捷運板南線水從昆陽淹到龍山寺站
(當時板南線只有從新埔到昆陽)
台鐵台北火車站月台層淹水(從松山區灌入)
還因此導致捷運台北車站淡水新店中和線完全滅頂...洪水漫流到雙連以及古亭站
捷運台北車站往火車站樓層淹水約230公分高
據我所聞當時連台北的消防緊急應變中心都差點被洪水殲滅
現在除了員山子分洪之外
在內湖的大溝溪也設有滯洪池,容量13萬立方公尺
抽水站也有新設幾座...並加強玉成抽水站的應變能力和設備
下水道設備也比以前完善
以目前而言...至少在台北地區還沒有再遇到像當年納莉颱風一般的強降雨
(倒是在別的地方出現比以往更強的降雨...例如莫拉克和梅姬的共伴效應...)
不過下水道類的排洪設施...以及減少地表逕流的工程設計
也是有助於減少局部性強降雨造成部分地區積水的問題
--
南風翻殘觴,情難忘,心神傷;寂寞深鎖幽樓,正迷茫。
薄酒化愁浪,怨滄桑,妒鴛鴦;憑欄極眼遠天,空悲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75.180.114.1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