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聖火傳遞儀式🏆
#奧運 #東京 #聖火 #納粹德國
現在每屆奧運都會有的聖火接力賽,很尷尬的是....納粹開啟的先例。
❤帶你回八十年前的那場奧運:https://youtu.be/Ow0VVJO6w20
以往都會有聖火壇在主場體育館,儀式性的象徵一下....
1936年不同,為了展現雅利安人種從奧林匹亞遺址抵達現代柏林的政治秀。
三千多名運動員、跑上十二夜、甚至還要乘車才能抵達的崎嶇地形,路況太糟則要重鋪⛔️
📌7月20號,活動開始!在希臘以光學大師-蔡司 (Zeiss)鏡片進行陽光反射,他們在戰時負責製造各式光學瞄鏡。
📌27公分長的聖火住本體,由德國鋼鐵重工克虜伯(Krupp)委任製造,火源設計可以在任何天氣考驗下續燃十分鐘,這公司明顯也是後來二戰各大砲的生產者。
📌這路徑所經過的國家,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希臘、捷克、匈牙利全數在3年後列入第三帝國版圖!奧地利更快在2年後被「德奧合併」,難道是事先場勘?😱
納粹德國 版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很多人問我,今年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首推什麼片,我的答案都只有一個,那就是約拿斯.梅卡斯的《追憶立陶宛之旅》。首次與VERSE雜誌合作,關於該片的背景介紹與評析的全文如下。)
.
在美國做前衛創作的前衛電影大師約拿斯.梅卡斯(Jonas Mekas),大概始料未及自己的「私電影」不僅飄洋過海到了東洋,甚至從此改寫了日本電影人對紀錄片的認知。
.
日本影評人、學者那田尚史曾在論述日本紀錄片發展史時提出「前梅卡斯時代」和「後梅卡斯時代」,至於前後的分野,指的並非是他的出生前後,而是其代表作《追憶立陶宛之旅 Reminiscences of a Journey to Lithuania》(1972)在被引介到日本之前與之後。
.
依照那田尚史的論點,日本過去對紀錄片的創作,必然是要記述「反常時空」,例如小川紳介的《三里塚》系列和今村昌平的《人間蒸發》(1967)。但在《追憶立陶宛之旅》進入日本之後,日本電影工作者大為驚嘆所為純粹日常的生活記述所蘊含的力量,對紀錄片的觀點由此改變,催生出的作品包括鈴木志郎康的《日落印象》(1975),對沖繩導演高嶺剛尤其影響至深。在本屆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之中,同置梅卡斯與高嶺剛專題放映,相互參照,亦能發覺作品之中的精神共同處。
.
約拿斯.梅卡斯於1922年出生於立陶宛東北部帕涅韋日斯縣的小村落塞梅尼史基艾。在他18歲那年,立陶宛遭到蘇聯侵佔,立陶宛人對此或許感到麻痺,因為這個小國在20世紀初以來,便屢屢成為列強盤中飧。
.
1795年起,立陶宛便隸屬於沙俄版圖,一戰期間被德國佔領,於1918年取得獨立後,首府維爾紐斯又被波蘭強據。立國人可說永無寧日。而蘇聯大軍在1940年進駐立陶宛的隔年就爆發德蘇戰爭,立陶宛疆土被歸於納粹德國麾下。
.
年輕的梅卡斯對獨裁專制(無論是納粹抑或蘇聯)感到憤恨,經常透過打字機記述自己對時局的不滿,一次打字機意外遭竊,深怕遭到清算,只好帶著阿道法斯.梅卡斯(Adolfas Mekas)逃亡他地。卻在途中被納粹⋯⋯(詳全文請點下列連結)
.
.
本文重點
●約拿斯.梅卡斯遭遇到了什麼樣的納粹迫害?
●梅卡斯與安迪.沃荷等藝術家有何淵源?
●為何立場反共的約拿斯會遭到蘇聯的熱情款待?
●《追憶立陶宛之旅》之中有哪幾個層次可以欣賞?
.
https://www.verse.com.tw/article/tidf-reminiscences-of-a-journey-to-lithuania?fbclid=IwAR2wG45GxPOQgOsocEKpOu9FeiT7-vAGCWEzh9lHf14r9C-Zc24v6NSBoD4
回不去的《追憶立陶宛之旅》:逃亡藝術家以私電影擁抱鄉愁
VERSE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Taiwa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 - TIDF
納粹德國 版圖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世道人生:中美關係的變遷 - 李怡
1979年元旦日中美建交,一月底鄧小平以副總理身份訪美。隨行的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李慎之問鄧小平:「我們為甚麼要這麼重視同美國的關係?」鄧回答說:「回頭看看這幾十年來,凡是和美國搞好關係的國家,都富起來了。」言外之意,中國也得如此。
這以後就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確實富起來。但說改革開放並不真實,中國實際上只是開放,並沒有作體制的改革,而所謂開放,就是向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放,又首先以通往西方世界的窗口──香港為起點。
即使1989年六四後,鄧小平也權衡輕重,對西方世界抵制中國的行動採取低調回應,提出「韜光養晦、絕不出頭」的外交基調。
1997年香港主權轉移,香港在一國兩制之下由於美國的《香港政策法》而繼續享有與中國區別的特殊關稅區地位,並在進口高科技產品方面,不受美國對共產國家的禁運限制。2001年中國經15年談判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隨後十多年經濟的飛速發展,最關鍵的因素,是中國在香港設立的公司引進高科技產品、大量引進外資(包括港資)工廠,以盜竊技術和侵犯知識產權方式發展高科技產品生產。沒有美國、世貿、香港這些條件,中國的經濟不可能有這樣快速的發展。
鄧小平在40年前的話,也可以作一個反證,就是與美國為敵的國家,不僅沒有富起來,而且輸得很慘,落後得很快。遠的比如二戰時不可一世的納粹德國、法西斯日本,以及戰後席捲半個地球、豢養了一些附庸國的蘇俄帝國,更不用提伊拉克薩達姆、利比亞卡扎菲、委內瑞拉查韋斯了,這些與美國為敵的國家無一例外都輸得很慘。網上有一張拍攝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的照片,一群伊朗少女穿着時尚,臉上、肢體滿溢自由氣質,那時伊朗處於巴列維王朝時期,社會開放,女人花枝招展,伊朗是當時亞洲最有錢的國家,人均GDP超過日本。這一切,在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後戛然而止。在與美交惡與神權統治40年後,現在這個國家的女人必須把自己裹得密密實實,沒有父兄等男性陪同,甚至不能出門。8,300萬人口裏,超過6,000萬處於絕對貧困狀態。
鄧小平之後,江澤民延續鄧的美國政策,中美認可的關係定義,1997年是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2001年是中美合作夥伴關係,美國顯然放棄冷戰時期對中國的「圍堵」(Containment),甚而不提「交往」(Engagement),而是「夥伴」(Partners)了。
不過,中國人「一闊臉就變」的特性,在富起來之後就藏不住了。2012年中美首腦在會晤時,中方提出了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概念。「大國」,眾所周知不是指人口多、面積大,而是強國的觀念,意思是不再「韜光養晦、絕不出頭」,而是躋身超級大國,凌駕所有國家,要與超強的美國平起平坐、平分秋色──這是一種挑戰性提法。
2012年習近平上台後,提出中國要從「富起來」走向「強起來」,進一步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一帶一路、2025中國製造等口號,想用經濟實力推廣中國專政體制的政治模式、改變國際政治版圖,擺明對「美帝」挑戰,美國不可能視而不見。
如果說,這些都只是中國自慰式打嘴炮的話,也就罷了,但中國的「大國」姿態還伴隨着對外行動。明天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