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殺小姐學行銷
經營 IG 企業號的一些基本操作方式分享~
最近關於IG經營的分享越來越多了!
🙋 好奇問:大家陸續加入IG了嗎?
【筆記分享:關於 Instagram 】
因為 Facebook 粉專觸及愈來愈低,廣告費也愈來愈貴的關係,近來常有許多朋友考慮是否轉移陣地至 IG?我的回答一向都是建議要開始投注心力在 IG 的經營,但並非放棄 FB 投靠 IG,畢竟它們本一家,兩邊其實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接下來會簡單分享一些 IG 企業號的基本操作方式,如果你已是熟悉 IG 的玩家,可以直接略過這篇,以下內容比較適合想要開始經營 IG 的捧油~~~
--
首先,很常被問的問題就是:我是品牌/電商主,本來就有 IG 帳號,要轉換為商業帳號嗎?
📍 為什麼要 #IG企業號?有什麼好處?
➡ 其實經營 IG 企業號的邏輯可以等同於經營 FB 粉專。相較於個人號,多了以下功能:
1. 可加入 Contact Icon,讓顧客更容易聯絡到你(如CTA可以設電話、Mail、導航至目的地)
2. 可觀看 IG 洞察報告
3. 可有「查看更多」等 CTA 使用於 IG Story
ps. 當超過一萬追蹤者時才能使用(廣告貼文不在此限)
pps. 如何轉換為企業號?>> 進入右上角的「…」符號「設定」,選擇「切換到商業檔案」即可。
--
📍 今年會有什麼 #IG新功能?
➡ IG 商店
透過產品目錄可將產品名稱及價格直接 tag 在 IG 的圖片上,使顧客更了解產品資訊並能透過點選 tag 直接進入你的商品頁購買(目前僅開放美國地區使用,台灣可以期待囉!)
➡ 新版洞察報告
每則貼文皆可查看,能顯示「有多少人看過你的貼文」以及「多少人瀏覽你的商業檔案」。
➡ IG Story 支援自動版位
除了原有的Facebook、Instagram Feed、Audience Netwrok外,新版的自動版位將會包含 Instagram Stories(相容素材格式為 9:16)。
--
📍 IG Story #限時動態廣告 必須知道的事
➡ 限時動態廣告會隨機出現在兩則原生動態之間,為全螢幕畫面。
➡ 影音素材要求:
1. 解析度:1080*1920 pixels
2. 大小 4GB 以下
3. 長度上限 15 秒
4. 不提供字幕選項,需字幕得先行製作完再上傳
5. 可選有聲或無聲
➡ 點擊可暫停影片、可加入 CTA,上滑即導至連結。
--
📍 建議的 #廣告投放和測試方向?
➡ 製作吸睛的全螢幕影片,一素材多用。
如可用在:(相關規格請參考此文附圖)
1. FB 動態
2. 即時文章
3. Facebook In-stream
4. IG Stories
5. 行動聯播網
ps. 唯一不能使用全螢幕影片的是 IG 動態牆
➡ 測試方向
1. 受眾:可區分年齡層測試
2. 版位:延伸 9:16 素材至其它版位,同時投放測試成效
3. 廣告創意:因受眾長期下來已被訓練的審美標準很高,建議以不同設計方式與素材,多做不同版本測試。
ps. 方向建議:美圖+GIF/emoji、小編現身說法、B/A強調功能性、形象創意(此種適合節慶或大型優惠時用)
4. 利用不同年齡層加不同目標做投放測試。
如:觸及+13-17y、觸及+18-25y、流量+13-17y、流量+18-25y(建議可用觸及目標投給現有名單,以新版位觸及舊客)(2018 Q1 發現 IG Story 轉換已有顯著提昇,顯示使用者開始打破純觀看的使用行為)
➡ 承上123,可利用分組測試工具,找出最合適的投放策略。
可測試目標如:觸及、流量、views、轉換、Install、開發潛在顧客…等。
分組測試工具與自己分開廣告組合測試有什麼分別?>> 確保受眾不會重疊、單一變數、測試結果通知。
--
📍 常見問題
❔ IG Story 24h 就沒了,可以一天發佈很多支嗎?
➡ 沒有限制,但建議一天最多 4-5 個。可把想要保存的 IG story high light 起來,讓受眾之後在帳號檔案中也可看到。
❔ 如何快一點累積 IG Followers?
➡ 建議把 FB 人流導到 IG(使用廣告 or 活動)並嘗試用新版位投給舊客名單。或可加熱門 #hashtag 較容易被搜尋到。
❔ 一定要認證帳號或有一萬以上粉絲才能有連結功能嗎?
➡ 限時動態無論是否為認證帳號或擁有一萬粉,下廣告即可有連結功能。而為認證帳號或有一萬粉者,會自動開通。
ps. 但不建議大家去買追蹤者,因為會干擾後台抓受眾的品質,影響後續廣告成效。
❔ 為什麼我的廣告上傳後會被禁音?
➡ 其實 IG story 跟 Facebook 廣告規範幾乎相同,也有 20% 文字限制、背景音樂也是有版權規範的。
❔ 聽說 IG 都是小女生在用的,如果我的品牌/商品的 TA 是較高年齡層,或是男性,還要用 IG 嗎?
➡ 目前 IG 的使用者正在急速增加中,年齡區間也在擴張。並且透過 FB 外包研調機構的數據顯示,全球約 78% 的網紅都有使用 IG,為目前現有平台中比例最高的。也因此,有愈來愈多不同年齡層的女生開始使用,而男生為了看妹也會用XD 所以有其未來潛力在,建議可開始測試效果。
❔ 我有 IG 帳號也有企業號,不是不會用,只是不知道還可以怎麼用。有沒有建議 IG 素材製作的工具?或是操作得好的、值得參考的網紅或品牌?
➡ 當然有,而且很多,但這篇已經很長了… 其實 google 一下或是到 YouTube 都可以搜到非常多的教學文和影音。
設計素材是我的弱項,但針對像我這樣的非設計背景,其實現在有許多相當直覺化的工具可以使用,美感不夠強也可以做出不少騙騙人的東西XD
那如果有人有興趣想了解的話,可以留言告訴我,看大家是不是真的有這個需求?有的話,我再找時間寫一篇推薦素材製作苦手使用的 APP 和小工具,還有分享一些可以參考學習的對象。
以上,希望這篇對各位有幫助囉!❤
#Kiki的社群小筆記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紅a產品目錄 在 Tiny 微影 香港玩具及模型品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各位朋友好啊!
好似好耐都無出過車仔Post. 相信各位拜年既拜年, 旅行既旅行, 都回來各就各位, TINY由2014年10月同大家見面開始, 已經進入第4個年頭。
2014-2017的產品目錄仲有少少產品仲等待完成中, 而2018新產品目錄希望可以土趕在六月玩具節同大家見面。
在尖沙咀店中遇見好多朋友都好驚我們出車出得太密, 話每個4-6款就啱啱好, 我問點解啦? 因為話4-6架$400就差唔多, 怕女友, 老婆乍型。 其實下次可以好友善咁提下一盒粉底都$3XX, 半打車仔都ok抵架。
今年預告下有什麼"新搞作"先(可能又係長文, 眼瞓唔駛理我) 店方面除了尖沙咀, 元朗, 荃新天地在3月下旬開幕, 另外預告一下銅鑼灣現址200呎已經迫到進入半貨倉狀態, 所以六月會搬去一間大十倍的新店, 更方便港島區朋友買情景配件。
今天廠告訴我"有5個工人"返左工, 所以3月新車如韋川拖車, 伯明翰丹拿A, Prado香港警車希望出到。 四月有兩大CrossOver的系列(三月話俾大家知) 九巴蛋車五月有第一款九巴狗年(九狗), 咁同龍狗就一對啦。
今年題材多籮籮, 本地有新4款小販車+報紙檔, 裝甲車, 山頂䌫車, 消防船, 荔園, 港鐵, 輕鐵...歐系有Mini, BMW, i3, Iveco, 平治, VW等新車, 受惠於台灣澳門系列, 有日系既RAV4, Camry, 另外年中年尾各重型車系會出場, 夠晒斤兩, 我掙扎左好耐1/87定1/76, 結果做1/76。 以上總之全港最Hit既車一定有(如新衝鋒車, 小巴, 救護, 高空拯救, 九巴, GOGOVAN), 最有感情又有(如臭豆腐, 茘園, 馬會, 紅A, TVB, 山頂䌫車, 海洋公園, 三菱...), 最估唔到最冷門的都有。 總之唔理您五十六十後的前輩, 定七十八十後的朋友, 定九十千禧的小朋友都一定找到你至愛的車仔。
人仔方面, 今年會出多30-40款(無人阻到我地出香港人!) 因為TINY人車景只會越來越豐富同多人玩, 夾埋80M同陳鴻輝先生唐樓系列一流。
至於TINY Q會進入高速成長期, 大家就算唔玩開回力車都一定覺得好X得意 (上年個酒後駕駛廣告真係笑死我)。 未必最X受歡迎, 但保證最Q得意。
另外主宰未來五年的兩大系列都會在今年登場, 但因為商標註冊中, 不便在此公開, 但其中一個六月展出, 另一系列七月將橫空降臨。
仲有1/43, 1/18, 樹脂系列下次Plan完再同大家介紹。
Pre Order here
http://www.tiny.com.hk/v33/pdtdetail.asp?pdt_id=ATC64281
紅a產品目錄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凱馳 百年企業三年「換心」 秤斤論兩賣空氣
作者:賀桂芬 2016-07-06 天下雜誌601期
百年企業凱馳,穩居清潔設備世界冠軍寶座,卻痛下決心轉型工業4.0。它花了三年時間組織改造,打散各部門,採S型編組;現在也不賣清潔機器,而是改賣計量空氣。
四月十二日,四十年來,從沒洗過澡的台南安平古堡眺望台,紅磚牆和地板上的陳年老垢,有高溫蒸氣和高壓水柱經過的地方,瞬時光潔。
為它洗澡的,是全球清潔設備龍頭,德國凱馳(Karcher)。被凱馳「洗澡」的地標,還有巴西基督像、埃及曼儂巨像、美國拉什莫爾山的總統群像、紐約自由女神像等全球九十幾座名勝古蹟。
凱馳五年前向全世界員工宣示,啟動為期十年的「凱馳艦隊計劃」,全面向工業4.0轉型。凱馳台灣總經理陳永欽指出,轉型的內涵,簡言之,就是產品導向轉向客戶導向,「以前公司生產什麼,就叫我們賣什麼,現在是研發人員和產品經理直接跟我們第一線人員接觸,客戶要什麼,公司就做什麼,舊的組織和流程沒這彈性。」
幾乎每家公司都把「客戶導向」四字掛在嘴邊,凱馳卻是從公司組織、工作模式和商業模式,全盤改變。
今年八十一歲、年營業額超過八百億台幣的凱馳,穩居世界冠軍已數十年,眼下也沒有挑戰其寶座的明顯對手,為什麼啟動如此大的換心手術?
「以前客人上門才看到產品目錄、聽我們的介紹,」陳永欽指出,「現在彈指間他就能得到產品資訊、用戶評鑑,我們的回應速度太慢,不改變很危險。」
凱馳將編制從多層級改為矩陣式,像S型常態分班,打散各部門人員。
以前完全不和第一線業務和服務人員接觸的凱馳研發人員,如今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必須和第一線人員工一起工作。「這是很大的變化。十年前,你不會找到任何公司工程師和服務人員一起工作,」替凱馳規劃轉型的SAP物聯網總裁凱瑟(Thomas Kaiser)指出。
「我們現在帶經銷商去總公司,都會被直接帶去和研發人員交流,以前根本見不到他們,」在凱馳工作超過二十年的陳永欽,對於一家老公司三年內有如此大的改變驚訝不已,「產品經理以前三、五年都見不到他一次,現在一年來台灣兩次。」
凱馳的新型產品,介面如今已全面改變為簡易的圖說,歐洲已經全面上網,遠端即時監測機器狀況。
以前客戶機器故障,必須打電話苦等維修,「客戶人工成本都很高,一台機器壞了,那一天他們就要靠很多人力去補,」陳永欽說,「現在我們透過電腦監看,就可以告訴它,這台機器電瓶最多只剩三個月的壽命,那個刮刀兩個月內一定要換,預測性偵測維護讓雙方成本都降低,效率都提高,」這一套,歐洲已經做了,「台灣正期待導入。」
凱馳甚至完全顛覆原有的商業模式,客戶可以不買機器,改買使用多少壓縮過的空氣來計費的服務。因為凱馳的清潔設備,都是壓縮空氣形成壓力,讓水變成高壓強水柱,來清潔髒污。
「以前,我們是賣愈大台機器愈有利,但客戶不一定需要,現在可以選擇訂定最低用量、付一定金額,」陳永欽指出,「我們根據客戶的需求預估,來配置設備給客戶使用,用量超過合約最低門檻,就再支付額外費用,」客戶不必再購置機器,維修服務也可以一應交予凱馳處理。
「它有能力做到剛剛好的服務,其他人沒有,這就是競爭優勢,」《工業4.0》作者桑德勒指出。
從終端使用者的需求,往回推動服務,需求決定研發設計和生產,「以終為始的工業4.0新價值鏈,已開始改變德國企業界的思惟和行為。這跟第一、二次工業革命所形成的商業模式完全顛倒,」桑德勒說,「接下來的幾年,會看到改變愈來愈多、愈來愈快。」
資料來源: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