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已經不是三歲小猴了!】
12月14日是猴子日,我們來聊聊臺灣獼猴吧~
臺灣獼猴的交配季約發生在每年10月到隔年2月(部分記錄寫11月開始)。看看行事曆,那不就是現在這個時候嗎?在這期間觀察臺灣獼猴,或許可以看到有些母猴臉部跟屁屁紅通通的,大多情況下,那是可受孕的跡象。母猴約在4歲前後就會達到性成熟,而公猴則是5歲。就這一點來說,「我們都不是三歲小孩了」這句話,或許還挺適合臺灣獼猴的呢。XD
臺灣獼猴是臺灣特有種,我們時常對牠們有所誤解,以為猴子很兇,會搶人們的食物。實際上,真正的野猴,看到人類的反應通常是警戒,不然就是不理人。野猴在戶外有自己覓食的能力,牠們會取食榕樹、山欖、黃心柿、茄苳、野桐、銀合歡、小葉桑、山葛、構樹、山黃麻、山紅柿等植物的葉片,以及山黃麻、山香圓、大葉楠、姑婆芋、長梗紫苧麻、楊桐和針刺草的果實…等,林林總總超過300種植物。除此之外,臺灣獼猴還會吃鱗翅目的幼蟲和白蟻。
那麼,為什麼部分猴群會搶人的食物呢?原來,惡名昭彰的搶食行為是源於人們餵食野生動物的壞習慣。當野猴將人類與食物做連結,就開始不怕人,跟人類靠太近。這樣的狀況,終究會引發人猴衝突——近年猴子因為過於靠近人類而遭到虐待,或是被車撞死的新聞時有所聞。
或許猴子在一般人的認知中又頑皮又兇,但是當我們實際走訪山林、遇見牠們,會發現獼猴其實意外的可愛。因為,獼猴實在太像人了!仔細端詳牠們的表情跟行為,我們有時會想起我們自己,因此觀察再怎麼久都不會覺得厭煩。可愛的猴子們,真希望你們在野外過得好好的。
猴子日的今天,分一點關懷給臺灣獼猴,但是不要分吃的給牠們喔!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排灣族:巴里的紅眼睛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里慕伊.阿紀(泰雅族作家) 本書特色: 達悟族知多少? ‧達悟Tao語意是「人」,現在蘭嶼人都以達悟族自稱。 ‧「雅美」一詞是日本人統治時所使用,也是現在台灣官方的稱法。 ‧達悟的拼板舟、半穴...
紅 楠 大葉楠 在 玉子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現在這個世道難以生存,猴囡仔們在討論,既然工作這麼難找,是不是乾脆找個理想對象,給人家養比較輕鬆呢?
究竟,猴囡仔最後會決定依賴誰呢?
--------------------------------------------
大家好,我是玉子!
過去屬於保育類的台灣獼猴,已在2019年1月正式被列為一般類。牠們除了可能面臨到可怕的驅趕手段之外,還可能因為小猴子可愛,讓民眾心生憐愛,而想要帶回家養。
從保育類除名的獼猴們,就可以被任意飼養嗎? NONONO! 答案是「不行」!為什麼呢? 首先,當然是《野生動物保育法》不允許,養了可能會罰30萬喔!
另一方面,我們來看看猴子這邊開出的嚴苛條件:
●理想對象你好,我們一年的活動範圍約為100公頃(有人餵食的話會變成30-50公頃),希望您能夠擁有這麼大的土地讓我們跑跳。
●每年三餐都吃香蕉多無趣~ 我們會吃的東西可多了!
榕樹、山欖、黃心柿、茄苳、野桐、銀合歡、小葉桑、山葛、構樹、山黃麻、山紅柿,還有山黃麻、山香圓、大葉楠、姑婆芋、長梗紫苧麻、楊桐和針刺草的果實……等,林林總總超過300種植物,希望這些植物您都有種。
喔對!偶爾我們也想吃鱗翅目的幼蟲跟白蟻,可以幫我們抓嗎?
●我們是群居性的動物,很需要陪伴,尤其發情的時候會變得焦躁。希望您能滿足我們的社交(?)需求
哇……看完這些條件,是不是大家都退避三舍了!!
抱歉了猴子們,養你們的理想對象似乎不存在,你們只能靠自己啦~
原來,要讓猴子獲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是這麼的不容易!人類還是把猴囡仔交給自然山林去照顧吧~
不過呀~玉子呼籲如果有人真的真的很想養小猴子,那不妨自己生一隻吧(修旦幾類)如此既能滿足心中那無處安放的父/母愛,還能為國家的生育率盡一份心力唷!
延伸閱讀
【台灣獼猴不再是保育類,可以養嗎?】
http://www.tanews.org.tw/info/16104
紅 楠 大葉楠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現在這個世道難以生存,猴囡仔們在討論,既然工作這麼難找,是不是乾脆找個理想對象,給人家養比較輕鬆呢?
究竟,猴囡仔最後會決定依賴誰呢?
--------------------------------------------
大家好,我是玉子!
過去屬於保育類的台灣獼猴,已在2019年1月正式被列為一般類。牠們除了可能面臨到可怕的驅趕手段之外,還可能因為小猴子可愛,讓民眾心生憐愛,而想要帶回家養。
從保育類除名的獼猴們,就可以被任意飼養嗎? NONONO! 答案是「不行」!為什麼呢? 首先,當然是《野生動物保育法》不允許,養了可能會罰30萬喔!
另一方面,我們來看看猴子這邊開出的嚴苛條件:
●理想對象你好,我們一年的活動範圍約為100公頃(有人餵食的話會變成30-50公頃),希望您能夠擁有這麼大的土地讓我們跑跳。
●每年三餐都吃香蕉多無趣~ 我們會吃的東西可多了!
榕樹、山欖、黃心柿、茄苳、野桐、銀合歡、小葉桑、山葛、構樹、山黃麻、山紅柿,還有山黃麻、山香圓、大葉楠、姑婆芋、長梗紫苧麻、楊桐和針刺草的果實……等,林林總總超過300種植物,希望這些植物您都有種。
喔對!偶爾我們也想吃鱗翅目的幼蟲跟白蟻,可以幫我們抓嗎?
●我們是群居性的動物,很需要陪伴,尤其發情的時候會變得焦躁。希望您能滿足我們的社交(?)需求
哇……看完這些條件,是不是大家都退避三舍了!!
抱歉了猴子們,養你們的理想對象似乎不存在,你們只能靠自己啦~
原來,要讓猴子獲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是這麼的不容易!人類還是把猴囡仔交給自然山林去照顧吧~
不過呀~玉子呼籲如果有人真的真的很想養小猴子,那不妨自己生一隻吧(修旦幾類)如此既能滿足心中那無處安放的父/母愛,還能為國家的生育率盡一份心力唷!
延伸閱讀
【台灣獼猴不再是保育類,可以養嗎?】
http://www.tanews.org.tw/info/16104
紅 楠 大葉楠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排灣族:巴里的紅眼睛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里慕伊.阿紀(泰雅族作家)
本書特色:
達悟族知多少?
‧達悟Tao語意是「人」,現在蘭嶼人都以達悟族自稱。
‧「雅美」一詞是日本人統治時所使用,也是現在台灣官方的稱法。
‧達悟的拼板舟、半穴居、語言、文化等,與菲律賓巴丹島相近,同為人類學家所稱的「南島語族」。
‧製造拼板舟大致有七種木材:龍骨與舟底可選用堅硬厚實的番龍眼、欖仁舅或蘭嶼赤楠,船身則選可浮在水面的輕質綠島榕、大葉山欖或麵包樹;並以小葉桑削成接合用的小木釘。
‧達悟人生性和平,不使用武器攻擊敵人、不獵首,近年來曾為核廢料問題憤怒抗爭。
‧每年3-6月是蘭嶼飛魚祭,但由於各地的大量捕捉,能夠隨著黑潮洄游到蘭嶼的飛魚已年年減少。
達悟族神話與傳說
1. 竹生人和石生人:蘭嶼是達悟「人之島」
美麗的蘭嶼被一群古怪的人佔領並破壞,天上的人以大洪水淹沒,並在九年後恢復美好生態。接著在漁人部落、紅頭部落降下石生人、竹生人兩個孩子,開始繁衍後代,以珍惜之心守護,並將蘭嶼命名為達悟之島。
2. 飛魚之神:飛魚的捕捉與食用法則
達悟族人吃了飛魚後,全身奇癢難治,飛魚之神託夢給族中長老,教導正確捕捉與食用方法:男女分工虔誠合作、只捕一年份量不貪多、不在戶外吃、要樂於分享親友弱勢…。
3. 達悟拼板舟:向地底人學造舟
天上的人派地底人化身的老鼠到底底參觀學習:共有共享、合力造舟,預先種植祭船儀式所需食材,適當選材、不破壞山林,不罵人或說話不禮貌,夥伴若遭遇不幸時必須暫停表示悼念…。
4 林投樹下的男孩:正直、寬厚的健康人格
年輕女孩未婚生子,在族人壓力下只好丟棄在林投樹底下,幸好被老夫婦撿回,以愛心溫柔養育。男孩長大後英俊孝順又懂事,舉辦了達悟族最隆重的筵席回報老夫婦,也邀請生母、族人一起享用。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
紅 楠 大葉楠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達悟族:飛魚之神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里慕伊.阿紀 Rimuy Aki(泰雅族作家)
本書特色:
達悟族知多少?
‧達悟Tao語意是「人」,現在蘭嶼人都以達悟族自稱。
‧「雅美」一詞是日本人統治時所使用,也是現在台灣官方的稱法。
‧達悟的拼板舟、半穴居、語言、文化等,與菲律賓巴丹島相近,同為人類學家所稱的「南島語族」。
‧製造拼板舟大致有七種木材:龍骨與舟底可選用堅硬厚實的番龍眼、欖仁舅或蘭嶼赤楠,船身則選可浮在水面的輕質綠島榕、大葉山欖或麵包樹;並以小葉桑削成接合用的小木釘。
‧達悟人生性和平,不使用武器攻擊敵人、不獵首,近年來曾為核廢料問題憤怒抗爭。
‧每年3-6月是蘭嶼飛魚祭,但由於各地的大量捕捉,能夠隨著黑潮洄游到蘭嶼的飛魚已年年減少。
達悟族神話與傳說
1. 竹生人和石生人:蘭嶼是達悟「人之島」
美麗的蘭嶼被一群古怪的人佔領並破壞,天上的人以大洪水淹沒,並在九年後恢復美好生態。接著在漁人部落、紅頭部落降下石生人、竹生人兩個孩子,開始繁衍後代,以珍惜之心守護,並將蘭嶼命名為達悟之島。
2. 飛魚之神:飛魚的捕捉與食用法則
達悟族人吃了飛魚後,全身奇癢難治,飛魚之神託夢給族中長老,教導正確捕捉與食用方法:男女分工虔誠合作、只捕一年份量不貪多、不在戶外吃、要樂於分享親友弱勢…。
3. 達悟拼板舟:向地底人學造舟
天上的人派地底人化身的老鼠到底底參觀學習:共有共享、合力造舟,預先種植祭船儀式所需食材,適當選材、不破壞山林,不罵人或說話不禮貌,夥伴若遭遇不幸時必須暫停表示悼念…。
4 林投樹下的男孩:正直、寬厚的健康人格
年輕女孩未婚生子,在族人壓力下只好丟棄在林投樹底下,幸好被老夫婦撿回,以愛心溫柔養育。男孩長大後英俊孝順又懂事,舉辦了達悟族最隆重的筵席回報老夫婦,也邀請生母、族人一起享用。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