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看《女人碎片》,來聊聊為何這部21世紀的現代電影,竟滿滿成載著聖經的寓意——原諒與永生。
如果你還記得電影的最後一幕,或許你心中會發出一種疑惑,到底女主角瑪莎,最後是否真有一個女兒?電影的結尾是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瑪莎做完晚餐,呼叫正在爬樹的女兒來吃晚餐,女兒坐在蘋果樹上準備吃掉剛剛摘下的蘋果。這個段落,到底是瑪莎的真實未來,還是她的假想幻覺?
先回到瑪莎與蕭恩的名字。
.
#MarthaWeiss
瑪莎的名字是 Martha Weiss(Vanessa Kirby 飾演),Weiss 這個姓氏,來自德國與猶太姓氏,意思是純白、純潔、正直。瑪莎的母親在家庭聚餐之前,曾經對瑪莎述說身為一個母親,她期待瑪莎能夠為自己的立場發聲、爭取正義與權利。
瑪莎的母親出生於納粹時期,瑪莎的外婆還在懷孕時期,就失去先生,瑪莎的外婆是躲在簡陋小屋偷偷將瑪莎的母親生下。後來嬰兒送到醫院,醫生判定瑪莎的母親應該沒救,只是瑪莎的母親硬頸的生命力,硬是救了自己。瑪莎的母親秉持這種硬頸精神,活到今日,也爬到今日的社會階級。她深切期待瑪莎同樣懷有這種硬頸的抵抗精神,一定要出庭爭取自己的利益,為離開人間的孩子爭取正義。
瑪莎的母親是個知識分子,這一家人都具有相當的經濟條件與教育程度,瑪莎的表妹還是個執業律師。瑪莎的母親為了趕走瑪莎的先生,特地簽了一張支票,硬是要瑪莎的先生蕭恩自行離開,從此不再出現。這張支票上面的面額肯定不小,如此才能讓蕭恩樂意接受從瑪莎的世界徹底消失的代價(包括失去與瑪莎表妹的地下戀情)。
.
#SeanCarson
至於蕭恩的名字是 Sean Carson(Shia LaBeouf 飾演),Cason 這個姓氏來自蘇格蘭,早期移民到美國的蘇格蘭人,大多數都是在蘇格蘭因為飢荒而無法生存的社會底層(十九世紀中期)。擁有一個蘇格蘭的姓氏,暗示著蕭恩是個藍領階級。《女人碎片》的故事,開場始於建橋大業,蕭恩向朋友大喊自己的女兒即將出生,期待他自己的女兒將來可以踏上這座由蕭恩建造的大橋。不過,蕭恩顯然並不是擁有這座跨河大橋的建商,而是受雇的藍領。
接著,下班之後的蕭恩來到車行,原來是瑪莎的母親已經為即將臨盆的女兒購買一輛新車,為了是要讓孫女將來有車可乘。新車會由瑪莎的母親買單,因為蕭恩無力負擔一輛家庭用車。蕭恩的姓氏已經隱隱地暗示瑪莎與他之間的婚姻癥結——經濟困窘與階級差異。
.
#經濟拮据與在家生產
瑪莎必須在家生產,因為環境並未充裕到能夠讓她在醫院生產。的確,由助產士看護並且在家生產在近代的美國是種潮流,但是在瑪莎的故事裡,即使生產過程已經開始變得比較危急,助產士也建議應該上醫院急診,瑪莎在考慮之後還是堅持在家生產,堅持相信助產士的專業(如此也可以理解,為何最後瑪莎會在法庭上告訴法官,她依然相信助產士當時並非故意危害女兒的生命),因為一旦叫了救護車,一旦住進醫院,未來的生產費用將不是蕭恩有能力應付,也不是瑪莎樂意再回到母親家請求援助。
因為擔憂經濟問題,瑪莎為先生設想,也妥協於現狀,結果,犧牲的竟然是自己剛剛出世的女兒,這讓瑪莎極為痛苦、悲傷與內疚,只是,這樣的內疚卻是說不出口的悲痛。
.
#內疚與藉口
在最沈重的悲傷裡,人性會本能地想要找個出口出氣,上法庭控告助產士是最直接的出口,也是最單純的藉口,既可以得到金錢的賠償,也可以在名義上獲得法官正義的判決。
但是,瑪莎最終意識到:「不管我得到多少賠償金,或是判決結果如何,都救不回我的...,我怎麼可以把悲痛轉嫁給別人?一個已經備受煎熬的人,我知道她不會認同的。完全不會。雖然我女兒活著的時間如此短暫,那不是她來到世間的原因。」
.
#原諒與釋懷
說完這段話,瑪莎終於微笑,幾乎是整部電影中的第一次微笑,含著眼淚打從內心釋懷地笑。因為,當瑪莎對助產士放下成見,也原諒助產士,就是她放下對自己無聲的自責與內疚。原諒他人,就是原諒自己。放下對他人的仇恨,也是寬容對待自己。
這是非常偉大的情操,能夠在內心真誠地原諒曾經帶給自己痛苦的他人,意識到自己的痛苦不完全是他人所致,其實部分來自自己錯誤的判斷。此時的瑪莎,不僅接受失去女兒與自己判斷失誤的事實,同時也為助產士辯解,歸還正義給受到誤會的助產士。
此時的瑪莎對於生命已經有更深沉的認識。
.
#拉薩路復活與瑪莎
在約翰福音的第十一章有講到一個拉撒路(Lazarus)復活的故事,這個故事對於曾經看過《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2014)的朋友來說肯定不陌生。
不過,在拉薩路的復活故事之前還有個小故事,就是耶穌來到拉薩路的家,見到拉薩路的兩個妹妹。
拉薩路有兩個妹妹,一個是瑪莎(Martha, 有些聖經翻譯為馬大),一個是瑪麗。當耶穌告訴瑪莎,他將會讓拉薩路復活,即使拉薩路已經死去,也埋在墳裡四天。
瑪莎覺得不可思議,充滿疑惑,於是與耶穌有以下的對話:
「拉薩路將會復活」耶穌說。
「是的。在上帝的最後審判之日,他將復活。」瑪莎回答。
「我就是復活與生命。那些相信我的人將活著,即使他們已經死了。那些活著且相信我的人,經永生不死。你相信嗎?」耶穌回復。
直到他們走到拉薩路的墳墓前,瑪莎還是無法全信耶穌,於是耶穌再次對瑪莎說:我不是跟妳說過,只要你相信,你就會看見神蹟。
接著,拉薩路的墳墓打開,拉薩路就走了出來。他真的復活了。
.
#瑪莎女兒的復活
這裡就要回到《女人的碎片》,主角「瑪莎」的名字明顯是取自聖經的拉薩路故事。倘若瑪莎相信耶穌,她就會看見神蹟,也會看見復活。
當然,在現實世界,我們並未真正見過復活,不過,電影中的瑪莎孤獨徘徊在城市邊緣時,她卻逐漸理解到生與死沒有界線,生命真有可能重生與復活。
當助產士的律師詢問瑪莎,對於自己剛出生的女兒有何印象時,瑪莎回答:像是蘋果的香味。
在此之前,瑪莎喜歡沉醉在吸聞蘋果的香味,每天都到超市購買一顆蘋果,也為每顆蘋果留下果籽,包裹在冰箱濕潤的衛生紙。日復一日,蘋果籽發芽了,瑪莎也由這些蘋果籽重新遇見生命。
於是回到電影最後一幕,到底瑪莎後來是否真有個女兒,女兒真的有在陽光下的蘋果樹上吃蘋果嗎?
對於瑪莎來說,這是真的,因為瑪莎相信女兒生命真實存在,也相信即使是死去,女兒還是活著,以不同的形式活在世界上——或許是蘋果樹、或許是蘋果、也或許是記憶、回憶、與想像。
「相信」很重要。萬事萬物都不曾真正的消逝,只是以不同的形式活在不同的空間。生與死的界線只是具象形式的改變,在抽象形式上,始終存在。於是對瑪莎來說,只要相信女兒沒有死去,她就不是真的死去,只是以不同形式活在瑪莎的身邊而已。
《女人的碎片》以非常幽微又自然的方式,傳遞在聖經中關於原諒與永生的精神,不需要任何一句說教,只消透過瑪莎撿拾生命碎片拼湊自我的過程。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4
#2021年5月19日
#女人碎片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拿撒勒Nazareth是加利利省南方的一個小山城,耶穌在這裡住了三十年,也是他傳道的起點。天使報喜堂,建於1966年,是當今基督教世界最神聖的禮拜堂之一。該堂已是在同一地點上建立的第五座教堂。“同一地點”是指天使向聖母瑪利亞問安報信的地方,也稱為“聖母領報洞”。1955年進行考古挖掘時,發現了古時的...
約翰福音 第 一章 講 道 在 水深之處(水深之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𝙒𝙊𝙈𝙀𝙉 𝙄𝙉 𝙏𝙃𝙀 𝘽𝙄𝘽𝙇𝙀 - 聖經中的女子 / 瑪利亞 MARY
馬利亞(伯大尼的)(Mary)這名字含有「背叛者」、「苦」的意思(約翰福音十一章)
這位馬利亞是馬大的妹妹。這對姊妹都愛耶穌,耶穌也愛她們。她們還有一個弟弟,名叫拉撒路,她們一家人住在伯大尼。馬利亞最喜歡安靜地坐在基督 的腳前,聽祂講道,基督稱讚她,說她選擇了「那上好的」。當耶穌使她的弟弟從墳墓裡起死回生,她心存感恩地用一瓶極貴的真哪躂香膏膏祂的腳,再用她的頭髮 擦乾香膏,耶穌稱讚她所做的是件美事,又說她是為祂的安葬之日存留的。
今天是要過去的。主快要回來了!凡你今天所能作在主身上的,你當趁著還有今天就去作。如果你已經到了主的面前,與主面對面了,那時想再回頭來作甚麼,卻已經太遲了。誰能說主耶穌今年不會來呢?誰能說主耶穌今天不會來呢?也許就是今天主要來,也許就是今天是頂末了的一個機會。所以,就是在今天,你應當奉獻給主。只有今天。如果到那天你見了主,就是有千萬的心,也願一一給主;就是有千萬的世界,也能撇下不顧;但是,那天已經太遲了,你的機會已經過去了。你是應當趁著還有機會來事奉主的。(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倪柝聲文集第一輯第十七冊》)
約翰福音 第 一章 講 道 在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晚的講道撮要。
我想補充的是:我寫這篇講章的時候,Headphone 大部分時間都在 loop 着 J.S Bach 的 St. John Passion: Chorale: Herr, unser Herrscher (Chorus) 。昨晚有聽道的人,可以聽一下這音樂感受那份耶穌離別的哀傷與盼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JWjdc0DFFI
【路思直擊】陳韋安:告別.出發.離去
紀錄:何小明
神學路思神學培靈研經大會「天國與人間」第三場培靈會,於2月12日晚上假中華基督教會深愛堂舉行,主題為「告別.出發.離去」,由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助理教授陳韋安博士主講,從耶穌的離別之言,帶出教會只有從軟弱和失敗中不斷重新出發。
/耶穌離別與教會本相
約翰福音十三至十七章被稱為「離別之言」(Farewell Discourse),作者用五章篇幅描寫最後晚餐及耶穌的告別,焦點在於「起來,我們走吧!」(約十四31d)很多學者極為困擾:為何耶穌說走不走,要到十八章才出去?陳韋安以神學釋經向度思考這個「話走唔走」的矛盾:「耶穌的離別之言,卻處處表達祂的同在,很弔詭。」他指出歷世歷代教會一直面對離別與同在之間的張力:「耶穌的離別與同在造成教會的本質,奠定了教會歷世歷代的本相……教會無可避免處在光明和黑暗、失敗和勝利、建立和拆毀的辯證關係中。」
陳博士指出,今日香港教會最大問題是嚴重強調耶穌的同在,同時嚴重忽略耶穌的離別:「今日教會一味高舉耶穌的同在:『耶穌愛你、恩典太美麗、平安、喜樂、祝福』,凡此種種也充滿於教會的信息,教會大量複製主同在的道,講壇裝飾擺設、金句卡、利是封、廣告招牌、頸鍊、橫額、書籤……每星期講、跟旁邊人講……教會詩歌不斷重複主同在的道……耶穌的同在成為教會一切問題的解答:『你拍拖失戀嗎?不用怕,耶穌愛你。』耶穌愛你遂成為簡化、易入口的口號和公式,是機器化屬靈的安慰。」正如潘霍華曾批判教會,「教會將恩典看為次貨,變成大平賣的喜樂、 大平賣的安慰、大平賣的耶穌愛你」。
「耶穌同在」製造了教會的成功神學、喜樂神學、祝福神學。我們過分強調耶穌同在,就會忽視耶穌的離別及祂留下的叮囑,陳博士以動畫電影《玩轉腦朋友》為例,指出當我們過分強調「樂」時,便忽視了「愁」,看來負面的「愁」其實是不可或缺的:「耶穌的告別、出發、離去,正正像阿愁一樣。」耶穌告別和被捉拿時,門徒逃躲、恐慌、潰不成軍,與第十八章時的表現相去甚遠。門徒像孤兒一樣,教會在地上軟弱地帶著上帝的道出發,從此展開歷代教會軟弱的歷史,就是失敗中掙扎的歷史:彼得不認主、安提阿事件、教廷腐敗、十字軍東征……「教會從來都是背著傷痕軟弱直到如今,而耶穌的離別清楚告訴我們,教會注定要一次又一次從失敗中出發。」
/耶穌離別的寶貴資產
今日不少香港年輕信徒壓抑著巨大的無力感:「教會離地,對世界不聞不問,或一面倒求中立、求平安、求穩定。」陳博士表示,如今香港教會、社會面對是非顛倒及種種問題,「我們為香港唱哀歌,我們為教會唱哀歌,我們發現耶穌離別的傷痛……我們除了研討、除了聲援、聯署,好像甚麼也改變不了,這樣說不是傳揚失敗主義,不是批評教會,更不是傳絕望的道,相反,教會可否從這個軟弱和失敗的起點出發?教會的軟弱同時是教會出發的起點。教會的起步永遠是我們墮落的地方,我們發現自己的墮落,才不至於永遠墮落。……盼望我們不再天真地以為教會無問題,不再狂妄地以為上帝站在自己一方,不再虛偽以為只要掩蓋這些軟弱就是榮耀。」
他寄語信徒,別再營造耶穌的同在,並且去發現耶穌離別留給我們的寶貴財產:
1)聖靈(約十五26-27):讓我們在無助無力時想起主的話,聖靈是我們良心的見證,我們要不斷在掙扎中尋求神心意前行;
2)禱告(約十四13-14):叫我們在一無所有時可奉主名求;
3)彼此相愛的命令(約十五12):孤獨時仍有支持、愛我們的弟兄,即使在教會艱難時,主依然留下醒覺的信徒,彼此守望、扶持;
4)平安(約十四27):耶穌所賜的平安不是表面膚淺神同在的平安,而是離別的平安,「縱然離別、無力、無出路,仍有平安」。
/香港教會也在離別中出發
門徒多馬像替香港教會問了一個實際的問題(約十四5):我們如何走下去?耶穌回答他,說自己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正因為耶穌是道路,耶穌的同在和離別,不再是兩個矛盾的主題,而是聖經上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呼召和跟從。……因為耶穌基督已經離別,我們便不能停留,我們只能跟從!」陳博士並指出,約翰福音一開始時,耶穌沒有呼召彼得、沒有「來跟從我」,直到最後廿一章耶穌真正離別,彼得將要在軟弱中出發時,耶穌才對彼得說「來跟從我」,陳博士認為「正正因為耶穌即將出發,教會也將要在離別中出發」。自此,耶穌的同在和耶穌的離別之間張力,因「來跟從我」這句話而解決了。
「主的同在並非靜態,主的離別也非絕望。教會不能停留,要離開固有想法、習以為常經驗、過往有效的答案、自命不凡的事工模式,耶穌不會停在那裡,教會只能再出發、再出發、再出發。」
最後,陳博士重新解釋〈足印〉的歌詞,沙灘上的一雙足印,不是耶穌抱住我們,也不是我們孤獨無助,「正正因為耶穌基督在你前面走,你只能緊緊跟隨,望著祂走過每一步,踏上祂每個走過的足跡」。出發,走下去!如今香港信徒亦要帶著聖靈、禱告、平安和盼望,與身邊的人出發。
神學路思培靈研經大會已截止報名,各場聚會均歡迎walk in參與。入場安排:goo.gl/OsaZKY。
約翰福音 第 一章 講 道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拿撒勒Nazareth是加利利省南方的一個小山城,耶穌在這裡住了三十年,也是他傳道的起點。天使報喜堂,建於1966年,是當今基督教世界最神聖的禮拜堂之一。該堂已是在同一地點上建立的第五座教堂。“同一地點”是指天使向聖母瑪利亞問安報信的地方,也稱為“聖母領報洞”。1955年進行考古挖掘時,發現了古時的第一座教堂。第二座教堂建於拜占庭時期,第三座建於西元二世紀初,第四座完成於1877年。走進大門。教堂前的空地有點小,只能仰面看著眼前的山牆。牆上有天使、瑪利亞及四福音書作者的雕像。四福音書是分別由耶穌基督的門徒馬太(瑪竇)、約翰(若望)以及彼得(伯多祿)的門徒馬可(馬爾穀)和保羅(保祿)的門徒路加寫的四部介紹耶穌生平事蹟的書,是新約聖經的第一部分。馬太、約翰、馬可、路加也因此被稱為四福音使徒。走進教堂,我們先去天使報喜洞。牆上有天使、瑪利亞及四福音書作者的雕像。大廳裏用欄杆圍著一個下沉式廳堂。參觀者必須沿著圍欄走到另一側才能下到廳堂,走到半圓形圍欄的頂部,可以看到天使報喜洞。以賽亞書十一章一節稱救世主彌賽亞為“枝子”,表徵基督是從大衛的父親耶西所發出的枝條,這枝條在寒微的環境中萌芽成長。希伯來文“枝子”和“拿撒勒”相似,故耶穌是拿撒勒人含有雙關的意思。說出他不是生於顯赫的王室,也不是長於耶路撒冷那樣的名城,而是生於一個貧寒之家,長於被藐視的城。他這位拿撒勒人(枝子),不是莊嚴大樹高聳的枝子,而是看來微不足道的枝條。因著他是如此的低微,他能貼近所有軟弱的人,體會所有遭患難之人的處境,憐恤一切在痛苦中之人的心情。因此被稱為拿撒勒人耶穌。地面大堂是教堂的禮拜大廳,看起來很樸素。祭壇後面是大幅的壁畫,教堂入口處的彩色玻璃牆很漂亮。走出教堂的大門,右側的圍牆上掛滿了各個國家的教會贈送的畫像。畫像的主題是“聖母瑪利亞抱著剛出生的耶穌”。
拿撒勒通往提比利亞路上有個叫“迦拿”的小村莊,在拿撒勒東北約10餘公里,聖經《新約》中共有四次提到迦拿,都稱為加利利的迦拿。耶穌在加利利的迦拿行了第一個神跡。“神跡”,英文名是miracle或sign,指宗教聖經中提到的,由全能者上帝施行的奇事或不可思議的現象。神跡是只有神所特有的權柄,是高出自然律的現象。可以說,神跡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耶穌的第一個“神跡”是把水變成酒。約翰福音中說耶穌和他的門徒一同參加在迦拿舉行的一場猶太婚禮。當主人的酒用盡時,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在約翰福音中沒有提到名字)告訴耶穌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回答說,“婦人,這與我與你有什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耶穌的母親對僕人說,“他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做什麼。”(約翰福音 2章3-5節)。耶穌命令僕人將空石缸都盛滿水,他們照此辦理,於是耶穌又告訴他們舀出一些水來,送給首席侍應。侍應品嘗時,水已經變成了酒,他並不知道耶穌所做的。然後他對新郎說,新郎違背了宴席上先上好酒的風俗,把好酒留到最後才上(約翰福音 2:6-10)。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跡,用以展示他的榮耀,並且他的門徒就信入了他(約翰福音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