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越獄風雲 🇮🇱🇵🇸
「以色列的囚犯,巴勒斯坦的英雄?」以色列北部戒備森嚴的吉爾波監獄(Gilboa)在9月6日發生當地最大規模的6人逃獄事件——過去幾個月,6名具有恐攻背景的男囚犯靠著一支生鏽的湯匙,挖開牢房內水槽下方的一個洞,並由此連接到監獄外牆,成功逃獄。消息一出,震驚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引發兩極反應:以色列對監獄安保問題敲響警鐘,官方強硬表態要將所有罪犯逮捕歸案;反觀巴勒斯坦人則聚集在加薩一帶遊行慶祝、讚頌逃獄囚犯「掙脫以色列,爭取自由!」,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更為此朝以色列發射火箭炮。
以色列-加薩自5月中旬歷經11天的交火後,雙方談成停火協議,如今再次因為越獄事件以及這6名囚犯的特殊背景,讓衝突再次升級。
目前,已知4名嫌犯分別在10日和11日被逮捕,其餘2名仍持續逃亡中。根據各大外媒如《BBC》、《衛報》等報導,6名囚犯在9月6日凌晨1點30分,在牢房內的水槽後方挖開了一個洞,並利用監獄的結構缺陷——當初蓋監獄時因支柱下沉,而在監獄地底下撐開了一個中空空間——囚犯們透過此空間一路到達監獄牆外,最終在牆外的一條土路上挖出一條狹窄的逃脫隧道。當時,由於在警衛塔上站崗監督的獄警在值班當晚睡著,這也才讓囚犯幾乎毫無阻礙地逃跑。
被蒙在鼓裡的以色列獄警卻一直要到約凌晨3點30分,在居民通報看見「可疑份子」後,才發現囚犯們早已不見。當中,讓外界跌破眼鏡的是:協助囚犯們開挖隧道、成功逃獄的工具,竟是一支不起眼的生鏽湯匙。
也因此,越獄消息震驚以色列媒體,除了大篇幅報導,也認為於2004年建成的吉爾波監獄,其保安問題各方面都出現嚴重疏漏,包括:為何將6名囚犯(且其中3位被視為具有極高逃獄風險)都關押在同一個牢房裡?監視系統出了什麼問題?是否有獄警要為此負責等等?
《半島電視台》報導,逃跑的6名逃獄的囚犯中,其中5名來自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過去都有恐怖攻擊的前科,而另一位名為祖貝迪(Zakaria Zubeidi)的囚犯則是法塔赫(Fatah)武裝組織的重要高階成員,曾參加巴勒斯坦大起義。他們因為被控對以色列發起恐怖攻擊,而被判終生監禁。
據囚犯權利組織《Addameer》統計,目前約有4,650 名巴勒斯坦人——包括女性和小孩——被關押在以色列和被以色列佔領土地的監獄裡。當中,約520人是在沒有被審判的情況下被關押入獄。這些囚犯對以色列來說是犯人,但巴勒斯坦人卻將他們視為「抗議以色列非法佔領」的英雄政治犯。這也是為何,過去一周也有巴勒斯坦人在加薩聲援6名囚犯,高舉「湯匙」,慶祝他們勇敢的越獄行為。
「你怎麼可能會把來自同一個地方的囚犯都關押在一起?!而且,你更加不會把來自傑寧的囚犯關押在吉爾波監獄!」另一邊,以色列監獄管理局向《HAARETZ》抱怨。這6名越獄囚犯皆來自約旦河西岸北部的傑寧市,該市的地理位置就離吉爾波監獄不遠。於是,除了居民們的情報,以色列也出動辛貝特特工、軍隊和警察,包括搜捕犬和直升機加入搜捕行動,也在周邊地區設立了檢查站,最後於10日在以色列北部城市拿撒勒逮捕其中2名囚犯,並於11日在一處停車場發現另外2名囚犯。
不過,就在以色列警方於10日宣布逮捕2位囚犯不久後,以色列-加薩一帶的衝突再次升級,以色列南部響起火箭發射警報。連續幾個晚上,以色列與統治加薩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Hamas)再次以火箭回擊雙方,目前為止仍未收到嚴重的傷亡報告,不過局勢有可能持續升級。
尤其,哈馬斯也出面聲援,更以人質交換為籌碼,施壓以色列釋放這6名囚犯。《美聯社》報導,哈瑪斯據信持有4名以色列人的遺體,包括2位平民和2位在2014年交火中喪生的士兵。雙方過去並沒有就這4名以色列人有過認真的談判,但確實有過交換人質的先例,例如2011年,以色列為贖回一位被哈瑪斯綁架5年的士兵,最終以釋放1,000名巴勒斯坦囚犯做交換。因此這一次,哈瑪斯再次以人質交換,向以色列表態:「如果不釋放這些英雄,就不會有交換(人質)的協議。」
哈馬斯的火箭發射與發言換來以色列的強硬回應,以色列陸軍參謀長表示若局勢升級,哈馬斯和加薩地帶將付出沉重代價。此次的6人越獄事件演變至今,也讓外界擔憂雙方在歷經11天的交火後,於5月達成的停火協議將變得無效。不過事實上,停火協議也十分脆弱,以色列-加薩期間仍發生大小衝突事件,包括巴人不滿以軍在其中一場抗議中殺害自己人、不滿以色列再次嚴厲控管加薩走廊、在乾旱的夏天水都被以色列人搶走等,種種累積起來的新仇舊恨也因為越獄事件有了發洩的出口,而一觸即發。
至於重新被逮捕的4位囚犯接下來會面對什麼問題?一名律師告訴《半島電視台》,表示囚犯們應該會被轉換到以色列南部一棟不通風、也沒有暖氣的監獄裡,並且完全禁止家人或律師與他們接觸。律師預計,他們將被單獨囚禁,並禁止與其他囚犯接觸,可能被迫過著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
圖片來源:RT / 歐新社:(1)監獄外牆被挖開的洞、(2)其中2名被逮捕的越獄囚犯、(3)聲援囚犯被抓的巴勒斯坦人、(4)用湯匙支持囚犯的示威者
#巴勒斯坦 #以色列 #越獄 #逃獄 #prison #囚犯 #加薩 #udnglobal #轉角國際
約旦地理位置 在 賓狗單字 Bingo Bilingu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以巴衝突 #第一次發長文
#歡迎分享
要讀懂英文國際新聞
其實背景知識非常重要
它可以讓你秒懂標題及內文
今天,就來帶你看懂以巴衝突
———
最近電視上,除了疫情之外
也會看到以巴衝突的飛彈影片
天空一閃一閃的那樣
這個以色列 vs. 巴勒斯坦衝突
你好像很熟悉,它好像一直在發生
但你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在吵什麼
今天就來說這段
殘酷又令人難過的故事
先帶個地理位置
想像一下世界地圖
把地中海簡化成橢圓形
這個橢圓形的右下角是阿拉伯半島
長得像個大靴子
以色列就在這個右下角的沿岸
阿拉伯半島的最根部這樣
#根部聽起來
#好像怪怪
而在這個地方
以色列跟巴勒斯坦
發生了好幾十年的衝突
——————
#猶太人vs.阿拉伯人
很久很久以前
中東(或西亞)是由鄂圖曼帝國統治
而在世界第一次大戰後
鄂圖曼帝國被英國打敗
英國拿下中東區域的主導權
當時,這個地方
主要人口是阿拉伯人
只有少數是猶太人
不過呢,當時流離失所的猶太人相信
這個地區是猶太人祖先生活的地方
而且對於猶太教來說
這裡的 #耶路撒冷 這個城市
是個神聖的地方
總有一天要回來建國
但阿拉伯人也覺得
這裡是他們家啊
他們在這裡生活紮根
他們信奉的伊斯蘭教
也將耶路撒冷視為神聖的城市耶
#簡單來說 #意見不合
#插播
#飛兒樂團的應許之地
#應該就是講以巴衝突
後來二戰爆發
德國納粹對猶太人進行種族屠殺
控制中東的英國
或許出自國際壓力
或許因為其他長期打算
#比如說放一顆棋子
就想為猶太人安排一個家
這一安排,就安排在中東的巴勒斯坦
讓歐洲的猶太人逃過來
而對巴勒斯坦人來說
他們家突然被搶走耶
當然是森 77
#而且英國這麼有心的話
#怎麼不分自己的國土給猶太人呢
#大眼睛注視
於是,巴勒斯坦人
及鄰近的阿拉伯國家同胞
就想搶回這塊地
跟猶太人開始發生衝突
在二戰結束後
猶太人自行宣布建國
#房客變地主的概念
戰爭一觸即發
以色列對上眾多阿拉伯鄰國
但以色列仍然戰勝
畢竟有強國撐腰嘛
之後以色列霸佔了多數領土
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
分住在三塊區域:
- West Bank(約旦河西岸)
- Golan Heights(戈蘭高地)
- Gaza Strip(加薩走廊)
從現在的地圖看起來
宛如破碎三塊零星的地,
分散在以色列這個國家裡
是很不堪的處境
然後持續不時發生衝突至今
—————
以上,是以巴衝突的結構跟歷史
那最近為什麼要射飛彈呢?
原因仍然是耶路撒冷
這個迷人卻引發衝突的城市
曾經一度
耶路撒冷是左半邊給以色列
右半邊給巴勒斯坦
#一人一半
#不要吵
#防疫爸媽每天怒喊
但後來以色列還是整碗捧去
佔領全部的耶路撒冷
美國前總統川普還直接支持
說耶路撒冷都是以色列的
而最近新聞上看到的衝突是,
以色列佔領了全部的耶路撒冷嘛
但右半邊那裡
還是有原本的巴勒斯坦居民
而以色列為了完整佔據耶路撒冷
甚至確保以色列
是個「純淨的」民族國家
就要趕走這些巴勒斯坦居民
這就引發巴勒斯坦居民抗議
而以色列政府回以暴力鎮壓
而且,鎮壓的地方偏偏是
是伊斯蘭教非常重要的一座清真寺
#巴勒斯坦同胞震怒
上述抗議衝突
是發生在 West Bank 約旦河西岸
但你可能知道
飛彈攻擊,不是在加薩走廊嗎?
是的,是這樣的:
統治 Gaza Strip加薩走廊的是哈瑪斯
新聞上所謂的恐怖組織
#不過所謂恐怖
#其實也是立場不同罷了
#去看進擊的巨人就懂
哈瑪斯看到巴勒斯坦同胞被欺負
就警告以色利
給我停止武力鎮壓喔!
但是以色列並未配合
所以哈瑪斯的飛彈就射出去
以色列也就順勢攻打加薩走廊
就這樣
形成新聞上看到的軍事衝突
———
#賓狗個人觀點
其實我覺得
以巴衝突誰對誰錯,很難說
因為猶太人曾經被迫害得很慘
但巴勒斯坦人的家也是被搶走
真要說的話
我覺得是當初英國處理太粗糙
或是很奸巧地以人道為藉口
順水推舟
放了顆西方的棋子到中東
總之,短時間內
以巴的解套
連看也看不到
———
拉回到台灣人的生活和世界
我的感覺是,
疫情真的很慘、中國威脅也很可怕
對於未來
沒什麼可以硬是樂觀的說詞
但是,我們不是唯一面對困境的
我們目前也還在努力著
台灣是個爭氣的小島 💪
有聲版這裡請: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ossbyctcn310875o0859el7/platforms
#英文學習
#賓狗 #聽新聞學英文 #podcast #以色列 #巴勒斯坦 #國際新聞 #新聞 #學英文 #英文學習
約旦地理位置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盧斯達:超譯《六國論》— 想解決問題 卻無意中成為國家滅亡的注腳】
特區政府改變考試安排,收窄範文考核範圍,不考《六國論》和《岳陽樓記》。有人認為,這是教育局為了「避諱」,以免那句「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觸動北京神經。
雖然話就話一次半次,個人亦不相信長期由工商理科人掌管的教育局,會有這樣的意識形態敏感度;但既然保安局近來也說過,要「清理」好教育界,未來在這些關節動刀,亦非不可想像。2019 年初,中國也在考試中刪除了《史記.陳涉世家》,那篇就是寫一個在大澤鄉起義的秦國公務員。所以要杜絕以古非今的歪風,港中一體,拿《六國論》來祭旗亦合乎「新常態」。
六國論的前設問題
《六國論》表面上講六國其實並非打不過秦國,只是六國競相向秦國獻媚自保,不去團結抵抗,最終被逐個攻滅。然而《六國論》不是史書,而是一篇史論。寫史論,必然會挑選自己合意的素材,亦無意扮演「上帝視覺」。秦國的西北軍事體制、軍事技術、全民皆兵的程度,就遠遠優勝過其餘六國;最快「胡服騎射」的趙國、以及同樣鄰近蠻族的燕國,也撐持很久,就因為他們技術上體制上與秦國相似,但他們總量太小,就算國家換代升級,僅只能自保,打不過秦。
越接近「華夏」,時間就流得越慢,也就是其他傳統國家,像齊、魯乃至周室,都因為周制難脫,貴族政治橫行,擁抱蠻風的速度不夠,是結構性問題。戰爭時期,就是一場軍事技術升級的競賽,像德國已經研究核武器,美國也要落場爭,才搞「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六方團結,當然好難,大家彼此都有新仇舊恨;但即使合眾,是否就打得過軍事已經升級的秦國?等於敘利亞、伊拉克、埃及、約旦、科威特、黎巴嫩六個國家聯手,是否就打得過美國?至少中東國家真的團結圍毆過以色列,但也打不過。
六國作為地理的犧牲者
回到戰國,技術既然要更新,當然要跟外面接觸。秦國在西邊邊境,幾乎全部與「非周天子領土」接壤,也就是他們不斷與蠻族交流,又打又降,互有勝敗,有利輸入戰爭技術。而北方的趙、燕兩國,也有很長的異族介入線,他們也跟外族打仗和交流。三條在「周天下」北面的長城遺址,就是對外頻密交往/戰爭的事實物證。
而處於「周天下」中間和核心位置的國家,就受到地理詛咒,因為他們較難接觸外面,他們的鄰國,又是是升級換代極慢的技術弱國。戰國時期也有「資源詛咒」的概念,你血緣上越接近周王室,那你的封地就越接近中原,身份尊貴,但也因為這樣,從先世以來就截斷了與異族文明接觸/打仗的機會,那就從創業開國之先,已經將滅亡的成局寫在了牆上。
澶淵之盟與六國論
《六國論》作者蘇洵飽讀詩書,而且比較實務,未必不知道是否賂秦,可能都改變不了結果。然而,蘇洵寫這篇文,不是在乎秦國為何稱霸,他是想問,宋國如何面對敵對的遼國和契丹人。
蘇洵生於 1009 年。在他出生 6 年前,北宋面對契丹人遼國侵略,激戰一輪之後,宋軍已經基本形勢佔優,朝廷竟然決定議和,訂「澶淵之盟」,「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守存」,宋人還每年向遼國課金,與遼國互約為兄弟之國。宋為兄、遼為弟。簽了,已經是政策。幣是歲歲輸,而且遼國還可以要求你加課金。
在之後長大的蘇洵,想必覺得喪權辱國,形勢亦不可持久。他寫《六國論》講一個道理:我們向蠻族輸幣,能夠解決遼國問題嗎?會不會重覆六國被秦國打爆的結局?雖然他力主宋人不應走向課金保平安,但「澶淵之盟」還是確定了輸出戰馬和屬於國防重地的燕雲十六州,仍然由遼國控制。
當時停戰,是由於遼軍大將被流矢射殺,加上宋真宗「親征」到達前線,宋軍士氣大振,其實借勢進攻,奪取燕雲十六州,亦未嘗無可能,反正宋軍也可說是自衛反擊;但宋帝選擇議和,明明很想要回十六州,但沒有以戰勝國的身份索要。
議和可以令軍費支出大幅度下降,之後幾十年確實亦基本上和平;然而這燕雲之地,仍然成為宋人內心的刺,最後成為自己的滅亡遠因。之後的宋人,仍然很想奪取燕雲之地。也有後繼皇帝透露過自己有「山後之志」。
多年以後,被契丹人長期欺壓的女真人建立了「金朝」,形勢更加複雜。金國要打遼國,就自然拉攏宋國,宋人因為太想要回燕雲十六州,竟然答應。最終金兵打爆了遼國,但同時金人也通過合作看清了豬隊友戰力何等腐敗,於是轉個頭又攻打宋國,後者兵敗如山倒,金人擄去宋國宗室,那就是南宋岳飛說的「靖康恥」。
《六國論》在蘇洵年代,受惠於刻印技術發達,文章流傳甚廣,也有很多 Fans 去學其寫作方法。在朝廷圈子,蘇洵有極大影響力,甚至被譽為「一人改變宋初浮靡文風」的 KOL,與韓愈、孟子等以鬧交著名的地圖炮宗師並列。
因為「澶淵之盟」的刺激,產生了《六國論》,也產生了最後的主戰派宋徽宗。因為「澶淵之盟」的記憶,他們對燕雲十六洲 (或廣義的收復中原)更加執迷。面對金國聯金滅遼的提議,徽宗竟然傻呼呼答應,並夢想著金兵如約歸還燕雲十六州,並且可以長期保有勝果。最後金兵反悔,當然是實力主義,但藉口還是燕雲十六州的歸還接收問題。
靖康恥雖然可歌可泣,但某程度上就是決策失誤,導致事態更嚴重。
之後宋室南渡。經靖康一役,宋人已經跟金人結成世仇。到蒙古提議想聯宋滅金,宋人就馬上應允了,因為宋人實在太想金人陷家產,之後的都是歷史。
宋的軍事弱勢以燕雲開始,也是「燕雲復國運動」令宋國多次陷入毀滅性泥沼,最終亡國。不是輸幣令其滅亡,而是「燕雲復國運動」令宋國徹底陷入致命戰略被動。
六國論作為宋人愛國主義的物證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文本似乎想力挽狂瀾,但似乎它在宋國邁向毀滅的路上,產生了負面效果。《六國論》想要解決領土不完整和輸幣予蠻夷的地位失序感,但燕雲十六州卻是無法突破的技術瓶頸。當技術無法突破,就算多麼團結一齊行動,都無助事態。遼國滅亡之後,宋還是打不過金,便說明了宋人自身有某些軍事、體制、後勤的長期缺陷,便不是大家齊心就能解決。
最大的問題是,宋國處於多個民族帝國並立的困難時代。正是因為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宋人在文化上淡雅,但在政治上激進。宋人並不擁有天下,是事實,也是今日的現狀,但士人自視為中華,便非常憂患。他們喋喋不休討論甚麼王朝屬於正統,潛意識便是害怕「我朝不是正統」。宋人幾次重大起落,都是「自視為中華」的意識形態和現實起重大衝突的結果。
尚武是應當的,宋軍亦不是如教科書般說得文弱,否則怎能對抗遼軍很多年;在歐洲已經大片淪陷於蒙古鐵蹄的時候,南宋也頂了很多年。然而文人精神世界建構的尚武,往往用錯地方,他們內心難以接受中國已經變成「國際」,有不同的國家,領土爭議必然導致產生不必要的敵國,而後續戰爭亦可能引致自身徹底滅亡。
宋國在多民族諸帝國的壓迫下,也發展出某種國族主義,否則不會兵敗時有軍民死戰殉國的光輝歷史。然而「宋人愛國主義」就是由於精神高尚、現實骨感的不調和所致,由於自己不是真命天子,所以更要努力去證明。越努力去證明 (要收復燕雲之地),就越遭遇失敗,越失敗就越要去證明,惡性循環。
聯金滅遼,從了;聯蒙滅金,又從了。自己加速作為戰略緩衝的鄰國滅亡,戰略上看來愚不可及,卻完全表達出宋人在心理上隱秘的共通矛盾。因為他們太恨遼國。遼國比他們強大,宋人不可以做阿二,為了戰勝遼國而不顧一切;為了戰勝遼國,造成了靖康之難。
現在的宋人愛國主義
宋人愛國主義在香港也有,因為我們一直在秦政以外,但自己又被異族殖民統治,大家就不斷離岸地製作中國符號,以顯示自己的正統性。戰後古裝劇、金庸小說、新儒家大一統史觀、中國水災香港捐錢、愛國者認為香港才是真正的中華.......都是香港人當年扮演了南宋角色的物證。在蠻族的包圍下,宋人只能更加確信自己就是正統,就是中華文明的傳人,才能自我定位。
當新中國在文革終結後拋棄共產主義,進入國際政治之後,他們完全吸納了香港創造的關於中國歷史、文化的想像,他自己固然成為「正統」的統治者,香港在他們眼中則成了蠻夷,而中國人看世界,則尤如回到 11 世紀的中原。外面有西夏,有遼,有金,有蒙古。而中國的燕雲十六州,可能是晶片制程、美元霸權、香港和台灣等等。說來原來《六國論》是中國人此時此刻很應該讀的救國書。
宋「朝」情結,苦害過香港,也正在將中國拖入泥石流。
約旦地理位置 在 舊約故事-停、看、聽02 跨過約旦河地理位置介紹-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