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你聽過的營養鬼話#23 ]
蛋裡面的膽固醇是好膽固醇!!!???
前幾天有粉絲私訊給我一個影片,她說那則影片在長輩圈裡面被瘋傳,內容是一個"老師"在宣傳健康飲食概念,接下來奇文共賞一下,因為不想增加這個影片的點閱率,所以不公開影片連結,直接擷取內容給麵粉們看。
⭐️奇文共賞⭐️
每天早上吃一顆蛋會讓家庭每天都很和平、很和諧(!?)。身體吸收膽固醇的方式是先來的先吸收,滿了就不會再吸收了。第一好的膽固醇是雞蛋,所以最好在早上吃一顆雞蛋,吃了之後,若吃的第二顆、第三顆雞蛋怎麼辦?多的膽固醇就不會被吸收了,會被身體排出去。第二名的好膽固醇就是在水裡游的生物,水裡游的生物裡面的膽固醇都是HDL,都是好膽固醇,接下來是陸地上走的,兩隻腳的也都是好膽固醇,而四隻腳的全部都是壞膽固醇。(好,我打不下去了)
看到這邊應該有很多麵粉已經覺得很扯了,但是這個影片觀看次數高達68萬次..............而且還有很多人相信😱😱😱
其實我覺得自己能耐著性子看完也是蠻厲害的(我用1.5倍速觀看)。然後粉絲跟我說她之前也聽醫生說過:"雞蛋裡面的膽固醇是好膽固醇"的說法,所以感到很疑惑來問我到底是不是真的,
⭐️食物裡的膽固醇有分好壞?⭐️
我們俗稱的好膽固醇以及壞膽固醇指的其實是 #脂蛋白,而非單純的膽固醇。膽固醇在人體內會由脂蛋白攜帶著在血液中循環,而脂蛋白可分為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俗稱為低密度膽固醇或壞膽固醇,英文簡寫為LDL-C;高密度脂蛋白則俗稱為高密度膽固醇或好膽固醇,英文簡寫為HDL-C。雖然我們平常提到它們都只會簡稱為好膽固醇或壞膽固醇,但指的其實是攜帶膽固醇的脂蛋白(當然也包含其內含有的膽固醇)。
重點來了!!!!!
食物裡面的膽固醇有分好壞嗎?看了上面對好壞膽固醇的解釋,大家應該就會知道,食物中並不存在所謂的好膽固醇與壞膽固醇,因為食物裡面的膽固醇就是 #單純的膽固醇 而已!
⭐️影響膽固醇的飲食因子⭐️
在了解飲食因子之前,必須先了解一個基本概念:人體內的膽固醇至少七成以上是 #自身合成 的,而非吃進來的,所以飲食中的膽固醇確實不會是影響膽固醇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吃太多 #飽和脂肪 以及 #反式脂肪 就容易讓體內膽固醇上升。
⭐️飲食中的膽固醇會影響血膽固醇嗎?⭐️
這個問題其實到現在都還是沒有一個定論,給大家看看這十多年來有多少變化,就知道我心有多累了🤣🤣🤣:
💡2010年,美國的飲食指南建議一般健康成人每天的膽固醇攝取量應小於300毫克。
💡2011年,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女性為了預防心血管疾病,每天膽固醇的攝取量應小於150毫克;美國的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NCEP-ATPIII)建議,每天的膽固醇攝取量應少於200毫克。
#接下來是第一個翻轉
💡2013年由美國心臟學會發表的飲食指南沒有對膽固醇的攝取量加以限制,原因是:”沒有足夠的研究證據顯示減少飲食中膽固醇的攝取可降低血膽固醇”
💡2015年美國飲食指南取消了以往建議每天的膽固醇攝取要低於300毫克的建議,但仍強調在健康的飲食模式之下,可盡量減少膽固醇的攝取。。
這時候開始社會風氣突然變成”可以一天吃很多顆蛋也沒關係!”、”不用限制飲食中的膽固醇沒有關係!!!”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 不!!!
💡2019年美國心臟協會發表的預防心血管疾病指南中,表示降低飲食中的膽固醇,對降低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有幫助。
💡2020年的美國飲食指南中提到了:美國國家科學會建議,在不影響飲食營養充足性的前提之下,應該盡量降低反式脂肪酸以及膽固醇的攝取量。
看到這邊是不是覺得心好累🤣
⭐️結論⭐️
到底飲食中的膽固醇,或是雞蛋(一個蛋黃含有約200毫克膽固醇)需不需要限制?首先你必須了解自己是哪一種人,如果你是一個健健康康的人的話,也許吃多少膽固醇或是雞蛋,都對健康沒有什麼影響;但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或是你已經有高膽固醇或是心血管疾病的問題,我會認為還是 #適量限制膽固醇的攝取 比較好。再來還要考慮到 #生活模式,一個作息規律、每天運動、睡眠充足、飲食均衡、蔬菜吃得很多、不太吃紅肉的人,或許每天吃5 顆蛋也沒問題;但如果時常熬夜、不運動、大魚大肉的人,每天吃五顆蛋可能就會很有問題了。
看了上萬的個案,累積眾多經驗以後,我認為飲食建議沒有絕對,都是需要了解每個人的生活跟飲食習慣,才能給予最合適的飲食建議。因此不要看了網路上的影片或是文章,就認為可以套用到所有情況跟所有人身上。
最後自己推薦一下:營養麵包現在在內湖-恆新復健科診所 有營養諮詢門診,只要有開診的時間都很歡迎大家來諮詢喔😃😃😃
#那些年你聽過的營養鬼話 #媒體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同時也有4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來賓: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 陳煜醫師 ➡️ 更年期不是女性專有,男性也有更年期!?疲憊無力、脾氣暴躁、中年發福、三高威脅、晚上不性福都可能是「#男性更年期」搞的鬼? 兄弟們,你有男性更年期嗎?來 #自我檢測 看看吧⬇️ https://www.surveycake.com/s/wMqR6 ...
糖尿病 學會 年 會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是「螞蟻人」嗎? 提醒您注意「糖上癮」的危害?】
上班族壓力大,休息時間來點甜食、手搖飲,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覺得很紓壓,糖分一下肚感覺精神瞬間都來了。不過您知道嗎?糖分其實會對身體產生慢性傷害,長期下來不但會引發疲憊和注意力下降,還會成癮!這也就是為什麼「螞蟻人」(嗜甜者)比一般人容易覺得累的原因[1]。
為什麼每次都對自己說:「我只吃一塊餅乾就好。」但卻不知不覺地一塊接著一塊,有時候甚至把整包的糖果餅乾都吃完了?是因為吃甜食會讓你心情愉悅嗎?如果甜食真的能讓你心情變好,那一開始為什麼要限制自己只能吃一塊?是因為害怕吃太多造成身體的負擔?還是因為你擔心整包餅乾吃個精光後,隨之而來的罪惡感,讓你懊悔不已,責怪自己如此缺乏自制力。
我們會刻意控制甜食的食用量,不敢大口大口地吃,就是因為我們早就知道攝取過多糖分對身體不好。你可能會心存懷疑,吃甜食明明就能讓心情變好。若糖分並不能讓人感到開心或滿足,為什麼每次吃糖果餅乾總是一塊接著一塊[2]?
■小心!別不知不覺就對糖上癮
吃太多含添加糖的食物、精製碳水化合物、又喝含糖飲料,會讓身體處在一個因血糖過高而興奮的狀態,過多的糖會衝到血液中,胰島素就會要肝臟合成肝醣,轉化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和身體的脂肪細胞裡,形成脂肪肝,甚至會溢到血液中,造成血管阻塞,增加心臟病的風險[3]。
■攝取過量的糖,恐會造成身體健康極大危害
糖在體內會產生類鴉片物質及多巴胺,「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指出,「吃糖就像吃嗎啡一樣,它會讓你有愉悅感,當吃糖變習慣之後,就會習慣要透過吃糖來刺激愉悅感,就像毒品上癮,容易愈吃愈多,長期下來就會影響健康[4]」
■攝取過多糖的壞處?
糖攝取過多,除了容易蛀牙外,還會誘發胰島素抗性,增加肥胖、代謝症候群機會,並使血壓、血糖、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加速身體老化,並被懷疑可能也會增加癌症風險[5]。
■怎麼樣算是吃太多糖呢?
根據WHO每日糖攝取量的指導方針,每日的糖攝取量應減少到當日熱量攝取的10%,低於5%更好。有關每日添加糖攝取量上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2018年發布新版「國民飲食指標」,增列「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之建議。
添加糖指在製造或製備食物與飲料時額外添加的糖,包括黑糖、蔗糖、糖霜、葡萄糖、砂糖、白糖、玉米糖漿、蜂蜜、楓糖漿等,不包括人工甜味劑及自然存在食物內的糖,例如牛奶和水果中的糖。
喝1杯含糖飲料,添加糖攝取量就容易超過每日上限參考值。若每日攝取2000大卡,添加糖攝取應低於200大卡,以1公克糖熱量4大卡計算,每日添加糖攝取應低於50公克。依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1杯700毫升的「全糖」珍珠奶茶,含糖量近62公克,一天一杯就超過每日糖攝取上限[6]。
■糖吃太多,會發生什麼事?
1. 體重增加、肥胖
攝取過多糖就會增加過多熱量,由於糖是「空熱量」,沒有蛋白質或纖維,無法攝取到營養,也沒辦法給你飽足感。《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一篇研究[7]也發現,飲用含糖飲料會促進成人和兒童的體重增加。
高糖份的人工食物,能讓血糖快速劇烈變化,因此能很快帶來飽足感,但也很快會餓,很有可能會讓人渴求更多高糖份食物,進而使人對糖的依賴加劇。
柳朋馳醫師指出,吃糖一定會增加熱量,造成體重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發胖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容易疲倦、肝功能異常,甚至會增加心血管風險,這些也是糖吃太多,對身體帶來的影響。
2.影響認知功能、情緒
攝入過多的糖,也會讓你感覺情緒低落,尤其是當你吃高糖、加工的零食。不含蛋白質或脂肪的高糖食物會讓血糖飆升,讓你感到疲倦、煩躁和憂鬱,甚至發表在《神經病學雜誌(Neurology)》上的一項研究也發現,高血糖對認知有負面影響。
柳朋馳醫師指出,高嗜糖的民眾確實會影響認知功能,也會對於記憶有影響,可以從糖尿病病人身上發現,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都會提高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甚至進展成失智症。若是長期處於高血糖的狀況下,也會影響到腦血管健康。
柳朋馳醫師提醒「長期吃糖,可能會引發糖尿病,產生這些風險,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這是必須要注意的」
3. 皮膚冒粉刺、痘痘
造成粉刺、痘痘的原因很多,吃糖就是其中一個。《美國醫學會皮膚病學期刊(JAMA Dermatology)》一項研究發現,富含糖的食物及牛奶、脂肪食物的飲食和成人皮膚問題有關。
糖會影響皮膚健康,吃太多糖,容易影響胰島素、荷爾蒙,造成皮膚問題,且還會形成糖化終產物(AGEs),會讓皮膚失去彈性、下垂,斑點與皺紋也會變多。
4.影響消化系統
柳朋馳醫師說「長期血糖偏高的情況下,可能會影響自律神經,自律神經失衡,容易導致便秘,另外,也有研究發現,糖份攝取也和腸內菌相改變有關係,這些都會影響腸道健康,甚至透過腸腦軸線等,引發憂鬱等狀況」
另一方面,如果攝取添加大量糖分的食物,很可能會減少攝取對於有益腸道、身體健康的蔬果,缺乏重要營養素[8]。
■糖與糖尿病真有關係?
「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蓉」表示,很多人以為,吃太多的糖就會得糖尿病,其實兩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長期食用過多的糖,會促成三酸甘油脂過高,增加熱量的攝取,增加肥胖的機率,甚至產生「代謝症候群」,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若本身有糖尿病,卻不加以控制糖的攝取量,會使病情更加嚴重。
以第二型糖尿病為例,造成疾病的起因,除了家族遺傳,多半與肥胖、少運動、BMI值過高、不均衡飲食等後天習慣有關,而糖的熱量高,太常吃會導致肥胖,大家還是要適可而止。
我們日常生活中會吃到的糖多為蔗糖,經由轉換一部分分解為葡萄糖,成為血糖的來源;另一部分則轉為果糖,長期累積會導致三酸甘油脂過高、脂肪肝等慢性問題,不容小覷。針對腹部肥胖或三餐飲食不規律又愛吃糖的人,更是要特別小心,未來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一般人來得更高[9]。
■「控制額外添加精製糖」:戒糖後的身體變化,好處多多
無論是麵包烘焙品、醬料、糖飲等含糖的食物,最好是適可而止,一般飲食建議成人每天的添加糖攝取不要超過總熱量的10%,美國心臟學會的建議更明確,希望女性每天控制添加糖的攝取量在25克以內,男性在37克以下。然而,統計上看起來成人攝取的糖量常常超標兩、三倍以上。
剛開始大家可能對「添加糖有幾克」是沒什麼概念的,而這時就要多多讀食物的成分標示。當食物標示上面有寫到「蔗糖、葡萄糖、果醣、麥芽糖、糖蜜、水解澱粉、轉化糖、玉米糖漿、蜂蜜」等成分的,都是指添加糖份。盡量選擇每100公克裡,含糖量小於5克的食物。
精緻糖的陷阱 如果認真看食物成分你會發現一罐330cc的可樂,總糖份就是35克。一天喝一瓶就接近添加糖超標了。而許多人認為很健康的乳酸菌飲料,糖份比例也極高,每100毫升常含有15克左右的糖,千萬不要以為上面寫著零脂肪或幫助消化就是健康飲品。
另外,一杯大杯700cc的珍珠奶茶,就算你很客氣的點了微糖版本,總糖量也是將近40克,全糖的就更不用說了,已經是超過60克的糖。為了健康著想,這些都是少碰為妙[10]。
■七招減糖大作戰
肥胖、代謝症候群、心臟病、三高(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慢性發炎、非酒精性的脂肪肝、牙菌斑和蛀牙等等眾多疾病,都與「糖」有關!
「減糖該怎麼做?」總令人很困惑。畢竟飲食習慣不是說變就能變的,我們得先意識到糖帶來的健康影響,了解哪些食物對健康不利,並找到面對的方式。接下來我們就提供幾個方法,讓你一步步減糖。
➤不要喝含糖飲料
沒錯,雖然街上每走幾步就有一家飲料店,賣著甜滋滋還不給調甜度的大杯茶飲,但這些含糖飲料真的是健康殺手。另外超商裡充斥著可樂、汽水、能量飲料也都是含糖飲料,還有些人以為果汁、奶昔很健康,其實裡面含的糖份還是過量。記得都要避免。
你可能會很狐疑「不喝飲料要喝什麼?」,嗯,喝白開水最好。但如果你真的還無法一步到位,你可以試試看喝氣泡水,氣泡水帶有汽水的口感,但不含糖,如果你還想要更多味道,可以加一點原味檸檬汁和冰塊,在白天就很清涼醒腦了。
咖啡與茶同樣是萬年不敗的飲品,只是你最好選擇喝不加甜味劑也不加糖的,不要習慣「加一匙XX糖漿」這樣的喝法,要的話就加天然的肉桂、薄荷葉等,增添風味。
➤從明顯含糖高的食物的開始減糖
哪些食物的含糖量很高呢?蛋糕、麵包、甜甜圈、冰淇淋之中的糖份大概都佔了三分之一強,並不是好的食物選擇。吃愈多,你會愈喜歡吃甜的東西,但身體感到愈累,也不容易覺得飽,反正就愈吃愈多。而且這一類的食物營養成分其實都不高,對身體壞處大於好處。
➤不吃加工食物
不管口味是甜的還是鹹的,加工食物總是不可避免的加了不少糖,讓我們覺得肉鬆、肉乾、火鍋料怎麼這麼鹹甜有味,愈吃愈停不下來。愈精緻的食物,添加愈多合成物、顏色、乳化劑、口味,都不利於我們的健康,營養成分少,卻稱增加身體負擔。
➤學會看標示
購買食物時,養成看標示的習慣。了解每一百克這個食物裡面,含了幾克的糖。目前建議每天女性不要攝取超過25克的糖,男性不要超過35克。
➤減少精緻澱粉
麵粉、白米飯算是精緻澱粉類的食物,本身已經是單醣形式,我們吃下肚後很快變成糖影響血糖值,因此最好是選擇全穀類的主食。
➤事先計畫好食物選擇
如果你突然覺得肚子很餓,就很容易亂吃東西,順手抓一把巧克力棒、餅乾什麼的,反正能止住肚子餓的就好。就算你是吃市面上標著「健康」取向的餅乾,像是雜糧棒、蛋白質補充包等,不一定真的健康喔!
但如果你先想好,準備好一盒切好的芭樂帶到公司,就不用在點心時間吃零食。或者在家準備蒸熟無調味的花生、無調味的堅果、不加糖的果乾、水煮蛋、新鮮水果等,作為嘴饞時的點心選擇,就比較能揚棄各種甜滋滋但不健康的食物喔!
➤盡量睡飽
睡眠不足時我們會心情不好,免疫力下降,做事難以專心,人會變胖,同時也會影響自己選擇的食物種類,更不可能對高熱量的甜食說「不」。另外愈晚上床睡覺,愈需要零食消夜,因此,還是早早睡覺睡飽飽,最不傷害健康。
一般我們的生活模式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吃進一堆糖,因此你必須先意識到糖的危害與減糖的重要性,再一步步往減糖邁進[11]。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Yahoo 新聞)沒生病卻常喊累?你可能是「螞蟻人」:https://bit.ly/3lwEKBB
[2](什麼是糖上癮?:https://www.sportsplanetmag.com/article/desc/17091216593707262)
[3](康健雜誌)「小心!別不知不覺就對糖上癮」: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test/index/147
[4](康健)「糖吃太多,會發生什麼事?」: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585
[5](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攝取過多糖的壞處?」: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661&pid=9708&sid=9709
[6](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人糖攝取量上限」: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661&pid=9709
[7]
Maria Maersk, Anita Belza, Hans Stødkilde-Jørgensen, Steffen Ringgaard, Elizaveta Chabanova, Henrik Thomsen, Steen B Pedersen, Arne Astrup, Bjørn Richelsen, Sucrose-sweetened beverages increase fat storage in the liver, muscle, and visceral fat depot: a 6-mo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Volume 95, Issue 2, February 2012, Pages 283–289, https://doi.org/10.3945/ajcn.111.022533
▪ https://academic.oup.com/ajcn/article/95/2/283/4576708
[8](康健)「糖吃太多,會發生什麼事?」: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585
[9](翻轉醫療x長照喵) 「愛吃糖,就會得糖尿病嗎?」:https://bit.ly/3AiRl1z
[10](良醫健康網)「你以為「黑糖、蜂蜜」比糖健康嗎?想要皮膚變好、不再失眠...外科醫師破除「戒糖」2大迷思」: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3003136&p=2
[11](照護線上)「七招減糖大作戰(懶人包)」: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19/04/sugar.html
➤➤照片
[8]
[7]:FIGURE 1. Mean (±SEM) relative changes in ectopic fat accumulation in VAT, liver, and skeletal muscle.
[7]:FIGURE 2. Mean (6SEM) relative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螞蟻人 #糖上癮 #手搖飲 #糖尿病 #失智症 #代謝症候群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食用玩家-食藥署 / 新光醫院家醫科 / 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糖尿病 學會 年 會 在 小獅子代購Little-Lion-Sho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品此檔優惠
#許願款
顧客許願款❤️歐美日多個國家盛行綠咖啡多年,幫助身體促進新陳代謝細胞更新同時也是抗氧化的重要首選‼️研究指出,綠咖啡中「綠原酸」能調節腸道、幫助控制血糖、脂肪細胞代謝;但咖啡豆如果經過烤焙,綠原酸就會大量流失,只有綠咖啡才能保留豐富的綠原酸~
【德國Sanct Bernhard綠咖啡豆膠囊】
規格 : 120入 (2個月)
有效期限 : 2023
🌟經臨床證實:
🔹22天平均減退10%體重‼️
🔹22天平均降低16%脂肪比例‼️
❓什麼是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
綠咖啡具有天然綠原酸成分,這是一種酚酸類的物質,幫助降低與抑制腸道吸收糖分,可促進肝醣合成,避免血糖過高,加快脂肪在體內燃燒的速度。
❓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作用性
咖啡綠原酸能♦️刺激粒線體,加速對脂肪的作用♦️讓脂質進入粒腺體內燃燒、消耗,轉換成熱量,因此能降低體脂肪♦️幫助在意體脂肪的人縮減腹部脂肪。
🌟《醫學國際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在一項人體實驗中發現,攝取綠原酸含量高的咖啡受試者,12週之後體重平均下降達5.4公斤‼️至於所喝的咖啡綠原酸含量較少的一組,平均體重只減1.7公斤。體脂肪方面,咖啡中綠原酸含量多的一組,平均減少3.6%,而綠原酸攝取較低的組別,則平均減少0.7%。
❓綠原酸每日建議使用量
每日食用量每日食用限量🔹400毫克。
❓此款膠囊特別添加成分-「鉻」
膠囊中特意添加的「鉻」,幫助平衡血糖水平,避免過分節食帶來的低血糖,保持正常的營養代謝。
✅每一顆膠囊成分
1️⃣綠咖啡提取物 400 毫克=含綠原酸 200毫克。
2️⃣鉻 50 微克。
✅使用方法
每天二次,早晚飯前半小時服用一顆,直接用溫水送服。
❌不含麩質❌酵母❌牛奶衍生物❌鹽❌乳糖❌人造色素,❌香精和防腐劑 。
✅適用人群 : 成人,易胖者。
⚠️十六歲以下、經期懷孕或哺乳不建議服用。
===綠咖啡綠原酸功能===
以下為醫學期刊資料提供參考
🌟幫助促進新陳代謝
綠原酸多酚能促進新陳代謝;若細胞持續的更新,使身體機能代謝維持最好狀態。
🌟 抑制脂肪吸收,預防代謝症候群
2010年國際咖啡科學會議中發表研究指出:綠原酸能夠干擾脂肪酶酵素活性,♦️抑制脂肪的分解與吸收,也意味著皮下脂肪或內臟脂肪不易囤積於體內,濃度越高,效果越顯著,達到預防代謝症候群的功效。
🌟抗氧化、減少自由基,保護眼睛
醫學界「自由基-抗氧化物質」理論日益被重視,咖啡中的綠原酸、茶葉中的兒茶素♦️建議運用天然的植化素成份‼️用最簡單的方式攝取抗氧化物質,讓身體年輕健康。
康乃爾大學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咖啡中所富含的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可能有保護視網膜細胞的作用。視網膜位於眼球的內層,由一層感光細胞和其他神經細胞組成,負責接受及組織視覺影像,供大腦辨認。視網膜同時也是身體裡新陳代謝最活躍的組織之一。視網膜的耗氧速度甚至比大腦還快,而氧化壓力所引起的現象,如黃斑部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青光眼,都有可能導致失明。
♦️研究人員解釋,綠原酸的抗氧化作用,幫助減少視網膜細胞死亡的原因之一。
抑制醣類吸收,調節血糖
🌟綠原酸有抑制葡萄糖吸收的功能,進而幫助減輕體重。
日本食品科學工學會刊上的研究也有相同的結果,♦️綠原酸濃度越高,越容易抑制醣類分解酵素的活性,進而使血糖上升趨緩。
🌟降血脂、三高,增加血管力
攝取「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可有效提升血管力。血管力,指的是為了將必須的血液量輸送至必須的部位時,血管調節收縮擴張的力量。飲食作息不正常、年齡增長等各種原因導致血管變硬,使得控制血管收縮擴張的神經機能低下,血液流動受到阻礙,進而造成必要的氧氣、營養素、熱能等難以輸送至細胞,體內的二氧化碳等老廢物質也無法回收代謝,手腳冰冷、肌膚乾燥、心血管疾病等跟著找上門來。
♦️《臨床和實驗性高血壓期刊(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在一項針對有輕微高血壓的患者的實驗中發現,一組給予綠原酸咖啡萃取物,對照組則服用安慰劑。攝取咖啡綠原酸的組別,收縮壓與舒張壓都明顯降低,飲用安慰劑的另一組在血壓方面卻沒有明顯的下降。
🌟降低體脂肪、緊實小腹
咖啡綠原酸能刺激粒線體,加速對脂肪的作用,讓脂質進入粒腺體內燃燒、消耗,轉換成熱量,因此能降低體脂肪,幫助在意體脂肪的人縮減腹部脂肪。
🌟調節免疫、改善發炎
人體發炎時,體內會產生許多氧化反應,消滅了病變細胞,卻也傷害原本健康的細胞,綠原酸的抗氧化能力使發炎現象獲得改善。
🌟美肌護膚
綠原酸可防止黑色素沈澱,預防黑斑產生,並對抗活性氧物質,保持肌膚彈性有光澤;更可加速肌膚的新陳代謝,使皮膚加速排出廢舊角質,淡化因循環不暢導致的黑眼圈。
#紐澳代購
#德國
糖尿病 學會 年 會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來賓: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 陳煜醫師
➡️ 更年期不是女性專有,男性也有更年期!?疲憊無力、脾氣暴躁、中年發福、三高威脅、晚上不性福都可能是「#男性更年期」搞的鬼?
兄弟們,你有男性更年期嗎?來 #自我檢測 看看吧⬇️
https://www.surveycake.com/s/wMqR6
蒼藍鴿精選作品及健康好物推薦▶ https://campsite.bio/bluepigeonn
加入Youtube會員支持科普頻道▶ https://reurl.cc/j7lLdn
訂閱LBRY頻道以備不時之需▶ https://ppt.cc/fNJ2px
*蒼藍鴿使用的保健品牌「藥師健生活」:
輸入折扣碼「bluepig」享全品項9折優惠!
點我購買▶ https://reurl.cc/N6Mb86
#更年期 #男性更年期 #睪固酮 #睪固酮低下 #脾氣暴躁 #情緒不穩 #憂鬱 #焦慮 #失眠 #治療方式 #運動 #補充睪固酮 #肥胖 #代謝症候群 #高血壓 #高血脂 #高血糖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身材走樣 #鮪魚肚 #泌尿科 #自費 #健保
「Kevin MacLeod」創作的「Breaktime - Silent Film L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0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關於『癌症』的真相!
► https://youtu.be/tYKIhSoBIrg
大胃王吃了這麼多為何不會胖?網路真相揭密!
► https://youtu.be/StGteShJaLM
為何早餐店奶茶是「地表最強瀉劑」?網路真相破解!
► https://youtu.be/B37Dek2u1lY
實測挑戰!你看得懂醫生寫的病歷嗎?
► https://youtu.be/mgxRuDbSV88
失眠淺眠怎麼辦?這幾招讓你一夜好眠!
► https://youtu.be/28fdCrV6EKo
念醫學系真的好嗎?一路上的心境歷程有什麼變化?
► https://youtu.be/a9z4YK1qH38
癌症新療法「免疫治療」有多貴?原理是什麼?
► https://youtu.be/TJduprv5uhQ
【追蹤蒼藍鴿】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台大醫學系/健康/保健/工作細胞
糖尿病 學會 年 會 在 女子健心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位好媽媽、好妻子、好媳婦應該必需要是什麼樣子?沒特別想要有小孩的Nita,在先生、家人的期待下決定生育,沒想到自覺身體健康的她,兩次生產過程卻經歷難產、妊娠糖尿病、腹腔長腫瘤、產後憂鬱等等的身心健康考驗。辭職成為全職媽媽的她,生活重心全圍繞家庭,卻因感受不到與小孩的連結與愛,背負著深重的愧疚與罪惡感,種種壓抑住的情緒成為濃重的烏雲,使她看不見自己的價值與活著的意義⋯⋯。後來遇見的生活教練,提供了她一套『思想力量的金字塔』和各種心態轉念的工具,讓Nita學會傾聽內心的聲音、不再與其他人比較、減少了自我質疑、建立起自信,不再覺得自己沒有價值,讓她在混沌的生活中看見一條可以往前走的路!收聽這集Nita的人生故事分享,重新定義自己的身份與價值,檢視標籤與信念,從迷惘中看見自己的力量與改變生活的潛力!
------------------
🌟加入【女子健心療書會】 一年帶你讀完100本精選好書❤️ 馬上點擊報名連結加入,一起成長:https://pay.weread.com.tw/redirect/bypass/peipei/?channel=podcast
------------------
節目中將與你聊聊的內容有⬇️
00:01:51 走過生產鬼門關的經歷
00:09:52 如何走出產後憂鬱、失控的健康與生活
00:20:47 心態轉念工具-思想力量的金字塔
00:28:50 舊有信念的覺察與化解
00:35:21 看見自我改變的見證
00:42:28 重點整理與總結
-------------------------
⭐️ 看本集音頻文章:https://girlpoweroom.com/nita/
-------------------------
本集節目由統一陽光贊助,滿75元可使用折扣碼GIRLPOBL5獲得優惠唷!
點擊享聽眾優惠:https://reurl.cc/xgKOYE
-------------------------
✨歡迎請我喝杯咖啡!讓我能持續創作出更多優質內容給你聽吧❤️
👉🏻贊助連結:https://pay.firstory.me/user/ck7a2gx3ms2vl0873fv7w0gsn
⬇️來這邊找來賓Nita:
IG【@nita_huang93】https://www.instagram.com/nita_huang93/
------------------------------------------------------------
👇🏻在其他平台上收聽女子健心室Podcast:
-Firststory:https://reurl.cc/yZpgv2
-Spotify: https://reurl.cc/Mvz9xL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WdOyZy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nzYyjd
-Pressplay、Anchor、Castro、Pocket Cast、Breaker
------------------------------------------------------------
👇🏻其他資源:
臉書私密社團:https://reurl.cc/9EnxNY
粉絲專頁:https://reurl.cc/GVNQyG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girl_power_room/
健心電子報:https://artisanal-pioneer-9065.ck.page/10f6acb1ea
Peipei的新書:https://reurl.cc/Mvz9pk
------------------------------------------------------------
👇🏻聯絡資訊:
歡迎寄信到: 💌 girlpoweroom@gmail.com
在IG上追蹤我、給我私訊:
🔍Peipei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peipeifitlife/
🔍女子健心室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girl_power_room/
糖尿病 學會 年 會 在 筋肉媽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完整課程為5小時37分鐘【從懷孕到產後:筋肉媽媽的孕婦運動指南】
https://hahow.in/cr/mom-fitness
孕期運動沒做好,腹肌分離可能更嚴重~
腹肌分離嚴重,不只產後小腹垂垂還會腰痠背痛~
所以要教大家孕動動得巧!
節錄幾個線上課同學的疑問,因為相信也是很多媽咪的疑問~好不容易懷孕了一定很呵護身體,小心謹慎絕對是好的,但也請記得,如果是坊間迷思和沒有科學根據的傳言,媽媽們要學會分辨喔~懷孕運動絕對對媽咪寶寶都好處多多~等我懷上第二胎也會貫徹這一套運動準則到產後。
\
「孕期第一期的運動强度可以和懷孕前的一樣?第一期有好多禁忌,是可以維持同樣强度嗎?還是有點怕怕耶」
筋肉媽媽回答:
如果有看完這影片,就會知道孕期運動的目的是避免骨骼位置變異太多,大家最怕的產後髖變大回不去、腰痠背痛、變成X型或者O型腿......起始都是因為骨骼位置變異而來。
而你能維持骨骼位置需要靠的就是肌肉耐力,當然要趁懷孕第一孕期,肚子還沒有變很大時開始,讓身體在沒有被迫改變的狀態下,盡量把肌力練起來,才能在後續第二孕期、第三孕期,肚子越來越大時,還能有足夠肌力去維持骨骼位置。
懷孕第一期可以比照懷孕前強度,而後隨著孕期身體結構產生改變後開始減緩運動強度;這不是我說的,而是依據生理科學、多國多年文獻與實際研究結果喔~多數懷孕第一孕期的禁忌,都只是以訛傳訛毫無科學根基,遵循不確定的習俗,那樣並不會讓媽媽與寶寶更健康。
想想有什麼理由不能維持強度呢?
您的骨骼還沒有因為肚子變大產生位移改變,肌肉量也沒有下滑,脂肪量增加的還不多~~如果說擔心因為運動寶寶會滑出來,那打噴嚏與大笑不就危險了?請放心運動,因為持續強化的肌肉耐力,才是幫助您懷孕過程更健康的主因。
如果是不健康的胚胎,他會以任何形式在懷孕前期流產,你即使不做什麼也會自然淘汰;健康的胚胎不會因為維持運動強度而落胎,這個迷思必須要推翻。
當然前提是您的醫生已經確定寶寶為健康妊娠,准許運動才運動,以醫囑為主。
\
【從懷孕到產後:筋肉媽媽的孕婦運動指南】線上課正式上課!
https://hahow.in/cr/mom-fitness
🤰課程已經正式上架,之前有訂購的同學快去看完整課程,還沒有購買的同學,正式課程有5小時37分鐘,從第一孕期到產後運動都細細教學給你,包含科學知識、安全指南、迷思破解......這個小精華只是萬般精彩的其中一點點呢~
收錄筋肉媽媽孕婦運動學生回饋:
#懷孕六個月開始上課酸痛感消失了
#二胎開始筋肉媽媽肌力課孕後期沒有腰酸背痛恥骨痛呢
#進產房用筋肉媽媽教的呼吸沒有抓握就生出寶寶了
#產後五個月了漏尿次數非常少_第一胎離不開護墊
#產後恢復速度很快很好
筋肉媽媽為台灣第一位,由 ACE 美國運動協會認可與核准的孕婦與產婦體適能運動講師,並且可以頒發「ACE 美國運動協會」授權教練再教育學分之孕產與婦運動課程的認證; 2016 年起,在台灣與中國教授「孕婦產婦運動教練認證」的次數超過 30 場,教授過的教練超過 400 人;筋肉媽媽同時為台灣婦產科身心醫學會,連續三年年會上邀約之講者,分享孕期產後運動給醫療產業的同仁。
課程雖然是以「孕期」作為主要的設計標準,不過各個孕期發展的運動動作,其實並不會受到「孕期」的限制,主要還是以「個人的身體狀態能承受的運動動作」為主。
第一孕期為最適合整理、調正身體的時機,運動設計對應為底定運動基礎的動作——不管你是哪個階段進來的,都建議可以好好地從這開始打底練習!
第二孕期已轉變為大肚子狀態,可能會碰到「脊椎健康」、「骨盆維持」、「虎背熊腰」、「妊娠糖尿病」、「頻漏尿」的問題——這些狀況在各個孕期階段都是可以去改善的!
第三孕期即將臨盆,是最需要安全運動的時期,在這個階段的運動強度偏低,只需要做動作即可——如果你的身體狀態比較辛苦一些,都可以盡量靠這章節會講到的「全身性運動」去喚醒身體,維持機能。
產後一年、多年依然是關鍵時機,不要怕來不及!針對產後幾個狀況:「腹肌分離」、「帶著半獸人寶寶的腰痠背痛」、「希望增進體力與改善體態」—— 生產之後,我們依然做你最強的後盾,站在同一戰隊,與你一起衝鋒陷陣!
【從懷孕到產後:筋肉媽媽的孕婦運動指南】
https://hahow.in/cr/mom-fitness
收錄筋肉媽媽孕婦運動學生回饋:
#透過筋肉媽媽教的運動感覺又能重新找回身體掌控權
#懷孕六個月開始上課酸痛感消失了
#二胎開始筋肉媽媽肌力課孕後期沒有腰酸背痛恥骨痛呢
#進產房用筋肉媽媽教的呼吸沒有抓握就生出寶寶了
#產後五個月了漏尿次數非常少_第一胎離不開護墊
#產後恢復速度很快很好
🤰課程介紹與購買:
https://hahow.in/cr/mom-fitness
如果你想要理解更多女性增肌與減脂秘密,請來看看我的線上課:
■筋肉媽媽在Hahow線上課
【女性增肌減脂高效訓練 】
https://hahow.in/cr/melodywan
■筋肉媽媽微型線上知識課:
【蜜桃翹臀基礎訓練班】
https://reurl.cc/Y1ZVkD
【核心肌群基礎班】
https://reurl.cc/1xxqWp
【骨盆底肌訓練班】
https://forms.gle/7GLRtnYG7yL89Eiz8
【腰瘦美麗進階核心訓練班】
https://reurl.cc/pyARbd
【女性荷爾蒙與減肥】
https://forms.gle/chGFZ6APXj8Bzib98
【擊退橘皮的筋膜訓練】
https://reurl.cc/Njmyoq
■筋肉媽媽面對面運動教學:
Line@傳送門: https://lin.ee/aicJKVK
■各種團購好康「筋肉媽媽buybuy團」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zmom...
■任何運動疑問請先到『筋日頭條』網誌爬文:
https://jzfitness.tw
■筋肉媽媽《我愛,我強大》
博客來 http://tinyurl.com/y27ucn6w
三采 http://tinyurl.com/yxw8u7nc
誠品 http://tinyurl.com/yyfrbbc3
MOMO https://bit.ly/2EvS3Aq
金石堂 https://bit.ly/2E83DBL
讀冊 https://bit.ly/2E6eUTx
墊腳石 https://bit.ly/3hxKG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