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麼晚才懷孕發現也有很多讀者有疑問
我跟老逼其實今年10月中就結婚第八年了
(交往加結婚加起來是快要18年 大半輩子)
如果有發露我們每年週年婚紗的讀者可能會記得
老實說剛結完婚的前幾年
那個時候的確是不太想要小孩的
覺得還可以再多過幾年的兩人自由生活
什麼懷孕、小孩、育兒,以後再來想吧
加上那時候真的常常一兩個月就出國旅行
我們常常是突然想到 就預訂了下一趟旅程
一個牡羊 一個射手 確實是比較行動派
-
再來大概五、六前我開始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其實我從大學以來就很容易睡不好
當了部落客以後因為沒有上班下班的界線
不太知道該怎麼好好放鬆 神經繃得很緊
患得患失的狀態慢慢更嚴重了 工作壓力也大
有一次我記得是真的一個禮拜都沒有睡著
不誇張,那時候我好像忘了怎麼睡覺
怎麼樣就是沒法入眠,很累,腦壓很高
眼睛都充血,但就是閉上眼睛再累都睡不著
身體很累 但精神上更是折磨到一個臨界點
超級痛苦的一個禮拜 也確實因此有點憂鬱症
總之算是一個心理生病的狀態了吧
旁人或家人怎麼勸怎麼安慰也無濟於事
去看了精神科醫生以後,在診所大哭
從此開始我不算短期的安眠藥人生
大概吃了三年半的安眠藥以後
發現自己有點藥物上癮 劑量不輕
我會覺得只要不吃藥 我就會睡不著 情緒不安穩
非常依賴安眠藥 就算出去玩 好幾天
搭飛機 我還是會吃安眠藥
對於這點我心很慌,心理狀態也不太健康
吃到後來有時候會失憶 還有變得健忘
忘記自己睡前半小時在幹嘛 或爆買爆吃
覺得自己再這樣下去不太妙了以後
查了很多怎麼樣可以戒掉藥物的方法以後
最後是靠著催眠我把安眠藥給戒掉了
這個有機會還真的想跟你們聊聊
去催眠的時候不知道是渲洩壓力還什麼的
也是就在催眠師那邊大哭了起來 淚流滿面那種
我真的覺得幫我催眠的老師很厲害,也是恩人
所以我都還滿鼓勵我身邊心理狀態有問題的朋友
都滿可以去催眠看看的 學會怎麼放鬆很重要
因為很多心理上的疾病也是來自於深層壓力
只是我們對於自己的身體和大腦並沒有那麼認識
要面對自己心理的問題更是沒有那麼容易
有機會好像可以再寫一篇跟你們分享~
那當然在吃藥的這段時間內
我就再也沒考慮過懷孕或生小孩了
畢竟我自己連自己都處理不好了
再懷孕也是枉然吧🥲
-
算一算應該戒掉有兩年半了吧!
戒掉安眠藥以後這段時間
我覺得自己有活得比較開心一點
感覺就是好像"自己比較放過自己了"
不用那麼跟別人比較 給自己那麼大壓力
能夠追求很純粹的幸福就很美滿
現在覺得可以自己入睡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天生好睡的人真的不了解難睡的人的痛苦QQ)
其實也算是到了這兩年才真的比較沒有避孕吧!
然後也就遇到疫情都不能像以前一樣跑出國
關於我們會這麼晚有小孩,又是高齡懷孕
也順便跟你們交代一下大概原因啦
這中間當然被各式各樣親戚朋友關心過很多次
「結婚那麼久了,怎麼還不快點有小孩啊?爸媽很想抱孫子」
「年紀都大了,要生小孩要快點生,不然沒體力帶欸」
「再不生可能要生不出來了喔 你們真的不生小孩嗎?!」
以上諸如此類的關心常常都會被問到
可能真的聽不超過上百遍了
每次我被問也不會生氣或尷尬,或不耐煩
算是非常習慣了吧!覺得會想問也是正常
因為旁人也不會了解實際的情況是怎麼樣
就回答說「沒有不生啦!就順其自然啦!」
簡單笑笑帶過,那時候真的就是想自然就好了
也不要太強求什麼,給自己更多壓力也不好
說實話本來有小孩就不是婚姻生活的唯一解
有很多夫妻有了小孩,到最後也是離婚收場
沒有好好的溝通與陪伴 一切都是枉然
所以我真的覺得有小孩也好,沒有也罷
都有各自的人生過法 自己知道怎麼做就好
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跟你們聊這個
就是說說講一下我這結婚將近八年來
被問到要不要生小孩的心路歷程
我平時算是很少講這類的東西吧
主要就是部落客工作還是報喜不報憂
其實我們也沒有你們想得那麼光鮮亮麗
每一行要擔的壓力都不太一樣
我的個性天生又是多慮跟愛煩惱的類型
可能也是還好現在我已經戒掉安眠藥了
不然我現在應該還是要吃藥才能睡覺
這種情況下又怎麼能懷孕呢?你們說對吧!
-
⭐歡迎全方位追蹤姊⭐
🍎最新動態都在IG🔎cuterosalind
https://www.instagram.com/cuterosalind/
(生活、美妝、影片跟更多想聊的都發限動喔)
🍏蘋果悄悄話社團
https://goo.gl/DRgwkG
(二手拍/精品折扣/美妝資訊/超便宜團購/跟我一起敗家)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脫髮問題一直令人關注,例如成因?有冇得醫?市面的護髮用品及生髮用品是否有效?坊間的偏方又是否可以防止脫髮?中年男士李先生因轉了一份壓力很大的工作而出現脫髮現象,根據他形容除了頭髮稀薄之外,更加出現俗稱的「鬼剃頭」。精神科專科醫生歐陽國樑指出,壓力引致的脫髮有兩大種:第一種是普通壓力脫髮,由於壓力令毛...
精神科藥物五大類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常常心情不好算是憂鬱症嗎?】
—憂鬱症普遍性比想像還要高!不只心情低落,任何徵兆都應警覺!
知名網紅阿滴以經營英文教學YouTube頻道日前突然在臉書及YouTube發布貼文及影片坦承,自己罹患憂鬱症近1年。
在外界眼中事業成功、有這麼多朋友跟可愛妹妹,一向給人正向樂觀印象的阿滴,怎麼會得憂鬱症?阿滴表示自己從2020年在紐時刊登廣告「Who Can Help ? Taiwan」後就開始有一些憂鬱傾向了。「常常會覺得自己很爛、對工作表現很焦慮、睡眠障礙很嚴重、會很害怕網路上的批評、也會無故地悲傷哭泣。」
阿滴表示,狀況最糟的時候,他喪失了所有動力跟精力,做什麼都無法開心,連微笑都做不到,情緒只剩下焦慮跟憂鬱,甚至連龍貓這種超無害的動畫都會無法連續看15分鐘。「每天都非常的痛苦,光是活著就用盡力氣了。」阿滴希望藉由自己的經歷跟康復的過程,能幫助一些正在憂鬱症中掙扎的朋友。
很多人會覺得憂鬱症患者就是草莓玻璃心,一點點壓力就受不了,其實這個說法是有偏誤的,精神科醫師陳嬿伊分析,通常壓力過大的感受很常見於憂鬱症病發前的狀況,但壓力絕對不是直接引起憂鬱症的病因,事實上,很多患者往往是因為太ㄍㄧㄥ才會發病[1]。
■WHO:「憂鬱症」是所有造成失能疾病的第1名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說,在2020年全世界有3大疾病需要重視,包括:「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
WHO將憂鬱症列為2020年世界第2大疾病。根據國內統計,憂鬱症的盛行率占8.9%,換算下來,超過200萬人罹患憂鬱症[2]。
「憂鬱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負擔,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2,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憂鬱症」也是所有造成失能疾病的第1名。這幾年可以由媒體報導看到許多影視名人得了憂鬱症,也看到國內的自殺率一直上升,這其中有相當比例都與「憂鬱症」有關。
■憂鬱症與身心疾病的共病
「憂鬱症」很可能會合併各種身體疾病。許多慢性疾病或嚴重身體疾病都可能合併有憂鬱症,像是糖尿病、高血壓、洗腎患者,甚至癌症合併憂鬱症的比例都達1/3-1/4。合併憂鬱症常會惡化身體疾病的症狀與處理,許多憂鬱症患者的頭痛與身體不明原因的不舒服增加,生活品質也因而下降。
但是多數醫師只注意到身體疾病的治療,而忽略了伴隨著的憂鬱的處理。另外憂鬱症也容易合併其他的精神疾病,超過50%的憂鬱症合併至少一種焦慮症,很多的焦慮症甚至物質濫用最後皆會併生憂鬱症。一旦合併憂鬱症會加重了原有疾病的治療[3]。
■憂鬱症如同心靈的感冒
有的人說憂鬱症如同「心靈的感冒」,巧妙比喻著憂鬱症的普遍常見,彷彿像感冒病毒一般,當我們先天脆弱性高、後天抵抗力不足,此時再加上吹風受凍時則很有可能患病。而憂鬱症確實也是受到生理、心理、環境社會等多重因素下相互影響的結果,當個人的心理功能失調,無法面對生活壓力時,所產生的情感型疾病。
■憂鬱症若缺乏治療很難自行康復
值得注意的是,憂鬱症如此普遍,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推估,全台約有200萬人罹患憂鬱症,但在台灣許多人不願承認自己有憂鬱症,也抗拒治療。只有五分之一的憂鬱症患者有去求助,還有五分之四沒有求任何治療。因此當我們周遭親友向我們求援時,千萬正視與尊重對方的求助訊號,避免憾事發生[4]。
■我的家人會是憂鬱症嗎?以青少年為例
青少年的憂鬱症,很容易被簡化為「叛逆期」,此時的孩子內在性賀爾蒙大量變動、外在人際與親密關係也容易卡關的階段,情緒起伏大,不一定是終日悶悶不樂,反而可能是以暴躁易怒、自殘自傷的方式呈現。除了負面情緒外,可觀察孩子是否有下列變化:
▪ 對以前喜歡的活動、食物等失去興趣。
▪ 對於學習、打理自己等感到疲累、懶散。
▪ 體重突然短時間內明顯增加或減少,暴飲暴食或不吃不喝。
▪ 睡眠困擾,展現出失眠或是嗜睡。
▪ 有自殺想法或透露出活著沒意義等語言。
此時的孩子需要更多關心與耐心,除了上述五點供參考外,學校的輔導室也是可用的資源。如有疑慮可直接就醫交由專業醫師診斷,部分身心科診所特有青少年門診,坊間心理諮商所所提供的親子或個人諮商,也能協助孩子們抒發身心壓力,促進親子關係。
■我的家人會是憂鬱症嗎?以老年人為例
60歲以上老年人同樣面臨身心與生活的劇烈變化,包含身體老化、退休、子女空巢期、甚至喪親喪偶等哀傷失落。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的數據,老年人如出現自殺想法,實際執行的自殺成功率比青少年還要高出許多。董氏基金會整理對於老年憂鬱常見的症狀:
▪ 出現類似被害妄想,或悲觀的想法強烈。
▪ 焦慮不安與社交推縮,好像難以平靜下來,也不想與人交談。
▪ 呈現判斷力遲鈍或記憶力衰退等情況(非失智所造成)。
除了上述三點外,林皇吉醫師(2006)指出老年人較難表達憂鬱情緒,較常展現抱怨身體不適、頭痛、焦躁易怒…等非典型憂鬱症狀展現,因此高達 50% 的老年憂鬱在內科或家庭醫學科門診被遺漏掉。如家中長輩抗拒前往精神科就診,坊間心理諮商所也有老人個別諮商或團體服務,藉由專業人士的協助轉介,可多一份助力,鼓勵長輩就診[5]。
當心愛的人有憂鬱症,我該如何面對?是要小心翼翼地談話,然後不要提到任何關於憂鬱症的敏感話題?或是都不理他,讓他一個人靜一靜?還是應該鼓勵他多正向思考?
■面對憂鬱症患者時,可參考「3不守則」與「6個正確觀念」
「不鼓勵,不責備,不反駁」
1. 不鼓勵:不要一直對患者說要加油要正向思考等話語。
2. 不責備:不要責備患者說都是他的錯,或是有病就什麼事都做不好等等。
3. 不反駁:面對患者沮喪的話語,傾聽就好,不要一直反駁對方說的都是錯的。
除了3不守則之外,一起來看看6個面對憂鬱症患者的正確觀念
1. 關心
如果你身邊有人有憂鬱症,你一定會被一定程度的影響。最重要第一件事可以鼓勵或陪伴她就醫,並且盡力陪伴他完成療程,或是在他不適應原本療程時陪伴他尋找他法。不過也要時時注意不要讓自己過度沉浸在朋友罹患憂鬱症的情緒中。
2. 傾聽
傾聽憂鬱症患者時,要讓他了解事情現在不好,但不代表未來會不好。
3. 不要不理他
即使病患拒絕,也要要伸出援手,患者的孤單感很強,會拒絕與人接觸,但千萬不要這樣就不理他。
4. 說出來
在患者談起自殺念頭的時候,坦率地與他們談論自殺的話題,並且告訴他們的醫師或是心理師。
5. 一起出去玩
可以適時地邀請他一起出門運動或是參加一些輕鬆的活動,但千萬不要強迫他們。
6. 鼓勵就醫
周圍的人要積極鼓勵她就醫,用它自身的個性說服他就醫。讓他知道療程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因為當療程結束,他將會好轉很多[6]。
■憂鬱症的治療:主要分為「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兩個部分
一、心理治療:主要有認知行為、精神分析、人際方面等三大類的心理治療。
1.認知行為治療
憂鬱症患者常有自責、無助、罪惡感等負面想法;認知行為治療是幫助病人能自我覺察負面認知,發展新的思考模式,積極練習調整在不同情境下,應該有怎樣合宜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2.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藉著分析探討過去經驗對自己現在的影響,促進自我覺察和重新建構患者的人格及自我認同感,達到改善憂鬱症狀及防範復發的目標。
3. 人際方面的心理治療
人際取向的心理治療為避免憂鬱症引發的人際障礙,探討適應不良的人際關係,並學習溝通和社交能力,建立人際互動的信任感、親密感和應付能力,達到改善憂鬱症狀。
二、藥物治療:由醫生開立抗憂鬱藥物,幫助對抗憂鬱症,一般的療程是三至六個月(根據國內報告指出,穩定服藥超過三個月,快速復發的比例只有5%)。副作用可能為無法集中注意力或嗜睡。新一代的抗憂鬱藥物,具有調節大腦血清或調節正腎上腺素的功能。如:百憂解(Prozac)、克憂果(Seroxat)、無鬱寧(Luvox)、速悅(Efexor)等副作用已經減少,大多服用1-2週能改善心情,3-4週情緒可讓情平穩。
▪ 輕度憂鬱可以自我調適壓力或作紓壓放鬆的活動來調整。
▪ 中、重度以上等級的的憂鬱症則建議以藥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可見其功效。
若是治療部完全或是放棄治療,則會使憂鬱症復發或加重病症。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期盼憂鬱症家屬及病者本身,能用正確的心態,一起面對憂鬱症,才是解決問題之道[5]。
■憂鬱症污名化:你是不是有神經病阿?
衛福部2018年統計,台灣憂鬱症確診人數突破兩百萬。你我身邊都有許多「隱性」憂鬱症患者,只是大家都為了某些原因閉口不談,才讓這項疾患看似距離遙遠、遠到彷彿事不關己。「憂鬱症在台灣有點像個禁忌話題。患者不會主動告訴身邊的人自己有憂鬱症,尤其在工作場合,根本不會有人敢以憂鬱症發病為由請假。」
小鬱亂入創作者林妤恒說道。「老一輩可能還會說,你是不是神經病阿?是不是抗壓性很差?一旦讓別人知道患病事實,就會被貼上很多負面標籤。」
■「不敢說、不知道怎麼說、不知道去哪求助」因此成為許多自覺需要幫助的人心上說不出口的痛:林妤恒說,小鬱亂入專題完成後,粉專一下子湧入許多深陷憂鬱,卻連傾訴對象都沒有的網友。「他們都在問『你可以幫助我嗎?』因為他們不知道現實生活中有誰可以幫助他們,他們不知道可以去哪裡看醫生,他們不敢跟親朋好友講,所以只能找我們訴說。」
聽來哀傷,但這卻是台灣憂鬱症患者不得不練習面對的課題:「憂鬱症污名化」。這不單是指要學著和親人溝通,或要面對身邊親友的詢問、關心,汙名化無所不在,舉凡茶水間裡同事無心調侃,報章媒體為追點閱信手寫下的聳動標題。台灣社會給「憂鬱症」貼上的負面標籤,常一不小心就竄入患者視野之中[7]。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今周刊)「精神科醫師:大家都搞錯了!就是因為抗壓性太好,才容易得憂鬱症」: https://bit.ly/3BFCW0I
[2](美麗佳人 Marie Claire Taiwan)「女性憂鬱症高2倍!身旁親友有「這些症狀」逾2周是求救訊號,4大良方幫你遠離憂鬱」:https://www.marieclaire.com.tw/beauty/health-fitness/44104?atcr=297ad1
[3](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正視憂鬱症造成的社會經濟負擔」: http://www.depression.org.tw/knowledge/info.asp?/70.html
[4](今健康)「憂鬱症普遍性比想像還要高!不只心情低落,任何徵兆都應警覺!」:https://gooddoctorweb.com/post/952
[5](Heho健康)「家人長期心情不好?別忽略了青少年和老年人的憂鬱症狀」:https://heho.com.tw/archives/180574
[6](小鬱亂入Depressy Trouble )「如何面對憂鬱症患者:5件你可以做的事」:https://depressytrouble.tw/index.php/portfolio/how_to_face_patient/
[7](風傳媒)「面對他的憂鬱,我還能做些什麼?當最親的人憂鬱纏身,這些「看似善意」陪伴方式千萬別再用」: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863566?mode=whole
➤➤照片
[2] 圖說:女性不但憂鬱症的比例較高,且產生自殺的企圖也是男性的2倍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憂鬱症 #憂鬱症污名化
小鬱亂入Depressy Trouble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今周刊 / 美麗佳人 Marie Claire Taiwan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 今健康
Heho健康 / 小鬱亂入Depressy Trouble
風傳媒
精神科藥物五大類 在 奶奶心理學 ‖ Psycholog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再也感受不到情緒的麻木
-
與世界失聯疏遠的「解離」
▶︎ 是為什麼而哭的,怎麼不記得了?
曾經想過,如果再也沒有眼淚,是不是未來被別人怎樣說嘴,都不會再感到難過了?哭著哭著好幾個禮拜,某天看著鏡子問自己是誰,卻怎麼的,有點答不出來 ......。
儘管還是會想起難過的事情,但比起「覺得」難過,更像是「知道」自己在難過。真正的自己與現實隔了片玻璃,感受不到溫度,只剩一片朦朧。
▶︎ 和世界失聯一樣的「解離」
「知道」自己在難過、在開心,卻無法立即性的做出反應,對過往的創傷也隨之模糊,與自己、與世界周遭疏離,在心理學中,我們稱之為「解離」(Dissociation)。
經歷過「解離」的人們,在多數時候是源自於童年的慢性創傷(chronic trauma)導致。因為創傷大到身體無法負荷,於是,身體透過封閉自己的五感自欺欺人,從與世界的疏遠來讓自己不再受傷,而這也導致了整個世界變得不再那麼真實。
▶︎ 「解離」的十大症狀
精神科醫師們一直以來嘗試概括所有「解離」症狀,但每個人的症狀都不大相同,根據 BetterHealth 可知,概括有以下十種:
・和自己的連結疏遠,比起「感覺」更像「知道」
・無法承受更多的情緒
・情緒起伏劇烈,常沒有來由的又哭又笑
・憂鬱或焦慮,有時兩者都有
・整個世界都變得扭曲疏離
・對於身心狀態的失衡沒有任何記憶
・無法好好專注一件事
・忘記最基本的自己 (e.g. 名字、喜歡的東西)
・不知道怎樣的行為才是原來的自己
・覺得任何行為都像在「扮演」
▶︎ 為什麼會發生「解離」?
「解離」是一種心理防衛機轉,也就是內在為了保護自己而做出的應對措施,多數心理學家認為「解離」源自於童年造成的慢性創傷,儘管如此,成為大人後,仍有可能經歷解離。
發生解離的瞬間,往往是因為生活中的某個觸發物導致。像是過往曾經遭受家庭暴力,於是遇到身邊的人再次想對自己施暴 (觸發物),就進入了解離。然而,單純的一個景象、氣味、聲音,都有可能觸發過往創傷,導致解離產生。
▶︎ 「解離」常見的五個治療方式
「解離」的學術研究數量不多,治療方式大多源自臨床研究,簡單來說,在治療上會針對以下五個方向:
・創造安全的環境
・精神藥物
・催眠療法
・心理諮商
・壓力調節
・結合其他症狀治療(解離通常伴有其他症狀)
關於日常的舒緩方式,因為「解離」普遍難以被察覺,加上學術研究較少,因此建議還是尋求醫療協助為佳。
▶︎ 無法感受難過,只是身體放棄感受難過
在《全裸監督》導演內田英治撰寫的《午夜天鵝》中,女主角一果也有類似解離的徵狀。一果從小被媽媽呵護,後來因為經濟壓力,一果媽媽整天喝得醉醺醺的,把一果當成沙包般拳打腳踢。
原本的一果就和平常人一樣,會哭、會笑、會感到幸福,但到了某個瞬間,他變得安靜,不再感覺到難過,腦袋像被清空一樣,對任何情緒都不再有反應。一果的媽媽再怎麼用力打他,他也只「知道」身體會痛,卻不「覺得」難過。每當不安,一果就習慣性的啃咬自己的手,透過疼痛來發洩內在的害怕。
▶︎ 關於脆弱、關於自我、關於愛的日本文學
內田英治的《午夜天鵝》,是一本關於脆弱、關於自我、關於愛的日本文學。
在四個與《午夜天鵝》相伴的夜晚裡,我的內心糾葛不斷,想是內田英治花了六年多的時間實地考察,讓每個角色都活了起來。比起劇情畫面感的精彩描繪,更多的是因為作者對人性的深刻描寫,觸動到沈澱內在深處的情感,而一次性迸發出的感嘆吧?
📍書籍資訊
書名:《午夜天鵝》
出版社:采實文化 @acmebook01
作者:內田英治 《AV帝王:全裸監督》導演
小註記:首刷還送衛生紙,但我是哭到直接去廁所洗臉啦... :)
👉 追蹤 @psycho._.tw,每周日準時遞上暖暖心理文
✨簡單用心理學,找到潛意識埋藏的真相!✨
———————————————————————
參考來源:BetterHealth 《Dissociation and dissociative disorders》、Mind 《Dissociation and dissociative disorders》
#心理學 #心理 #解離 #憂鬱 #情緒 #想太多 #dissociation #depression #psychology #mood #emotion #合作推廣
———————————————————————
精神科藥物五大類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脫髮問題一直令人關注,例如成因?有冇得醫?市面的護髮用品及生髮用品是否有效?坊間的偏方又是否可以防止脫髮?中年男士李先生因轉了一份壓力很大的工作而出現脫髮現象,根據他形容除了頭髮稀薄之外,更加出現俗稱的「鬼剃頭」。精神科專科醫生歐陽國樑指出,壓力引致的脫髮有兩大種:第一種是普通壓力脫髮,由於壓力令毛囊停止生長,令整個頭也會甩頭髮。另一種是「鬼剃頭」,因自我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傷害了毛囊,出現一小束掉髮,並在頭皮上甩成一小塊。這兩種是因為壓力而導致的脫髮,如處理得宜,脫髮問題可以即時改善;但內在的情緒及心理鬱結問題,就要配合適當的藥物或心理治療。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比較罕見的成因名為「拔毛症」,它有點類似強迫症狀,強迫自己以拔毛方式去宣洩情緒,重複又重複,甚至有機會變成習慣。當然,透過適當的治療,頭髮有很大機會能回復生長。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瑞士最靚學校】30萬一年酒管學校讀啲乜?同總統子女做同學 五星級宿舍有情侶房 (果籽)(https://youtu.be/0fspyD1XI7s)
【白化病】全身白色途人見到即彈開 白化三兄弟:變相唔使排隊都幾好 (果籽) (https://youtu.be/eZfM1wgm84w)
【告別街舖】有人鬧$100紅豆沙搵笨 有人排足個半鐘 車仔麵店老闆娘:「終於輪到我揀客!」(果籽)(https://youtu.be/ZRxuvymM7j4)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果籽 #脫髮 #洗頭水 #生髮 #護髮 #無矽洗頭水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精神科藥物五大類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2/04/17「煉心術」ep 64 長版本
題目:人格障礙 x 自戀
主持:安靜
嘉賓:Dr. Gracemary Leung 梁國香博士
(資深臨床心理學家、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榮譽助理教授)
1. 英國和香港臨床心理執業,有如此分別?
2. Dr. Leung 在英國法庭擔任專家證人(expert witness),原來這樣幫助囚犯(包括謀殺及強姦犯等)?
3. 人格是甚麼?又有哪五大分類?
4. 甚麼是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
5. 15歲前竟然已有這些特徵!?
6. 人格障礙的成因原來和童年大有關係!?
7. 犯罪中的、黑社會中、商業世界裏的人格障礙會怎樣?
8. 正常自戀 VS 不正常自戀
9. 公開型自戀 VS 隱閉型自戀,童年被教育的方法竟有差別!?
10. 人格障礙的親密關係
11. 人格障礙的愛與普通人的愛竟有如此分別!?
12. 人格障礙在家庭與工作
13. 人格障礙的心理治療方法
14. 英國法例:人格障礙精神科藥物無法治療,幫助他們的應是心理治療!
15. 以讀攻毒:人格障礙解碼
逢星期日12:00 - 13:30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alchemy.hk/
精神科藥物五大類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2/04/17「煉心術」ep 64 長版本
題目:人格障礙 x 自戀
主持:安靜
嘉賓:Dr. Gracemary Leung 梁國香博士
(資深臨床心理學家、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榮譽助理教授)
1. 英國和香港臨床心理執業,有如此分別?
2. Dr. Leung 在英國法庭擔任專家證人(expert witness),原來這樣幫助囚犯(包括謀殺及強姦犯等)?
3. 人格是甚麼?又有哪五大分類?
4. 甚麼是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
5. 15歲前竟然已有這些特徵!?
6. 人格障礙的成因原來和童年大有關係!?
7. 犯罪中的、黑社會中、商業世界裏的人格障礙會怎樣?
8. 正常自戀 VS 不正常自戀
9. 公開型自戀 VS 隱閉型自戀,童年被教育的方法竟有差別!?
10. 人格障礙的親密關係
11. 人格障礙的愛與普通人的愛竟有如此分別!?
12. 人格障礙在家庭與工作
13. 人格障礙的心理治療方法
14. 英國法例:人格障礙精神科藥物無法治療,幫助他們的應是心理治療!
15. 以讀攻毒:人格障礙解碼
逢星期日12:00 - 13:30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alchemy.hk/